肾结核的综合诊断
肾结核知识

基本介绍
肾结核在婴幼儿较少见,多发生在学龄儿童和青少年。是在原发结核的晚期发生的 一种肺外结核,通常在原发结核发病后3~20年,才出现临床肾结核。
临床表现
肾结核是由结核杆菌经血行到达肾脏,首先在肾皮质 形成病灶(结核结节).此时无临床表现,但在尿液中可能 查出结核杆菌,称为病理性肾结核。部分患儿可能自愈,未 能自愈者,则成为隐伏病灶,当患儿机体抵抗力下降时,病 情则会进一步发展,病灶扩大并融合,甚至发生干酪性坏死. 形成空洞,然后空洞破溃侵入肾盂、肾盏,如继续发展可蔓 延至输尿管和膀胱,可出现尿频、尿急、尿痛和脓尿等一系 列泌尿系统症状,故此时称为临床肾结核。病变继续发展可 引起输尿管口狭窄和膀胱挛缩而加重尿频,甚至尿失禁。血 尿、脓尿、蛋白尿加重。由于膀胱挛缩,使尿液回流, 从而 加重肾脏破坏而导致对侧肾盂积水。晚期可导致肾盂积脓, 向肾被囊破溃后可形成肾周围脓肿,此时可伴有高热和严重 的中毒症状,腰痛并可在一侧腰部触及肿块。病变严重者晚 期可发生肾衰竭。
诊断
可根据结核病史、肾结核的临床表现、结核菌素试验阳性及小便的改变做出初 步诊断。对尿沉渣及尿培养检出结核杆菌,即可确诊。
治疗
强化期联合应用异烟腓、利福平、毗嗪 酰胺、乙胺丁醇或链霉素四联药物抗 结核,有外科手术指征如肾盂积水以及输尿管狭窄等应手术治疗。
谢谢观看
结核病的诊断标准

结核病的诊断标准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感染性疾病,临床上,常采用一定的诊断标准来判断患者是否为结核病。
下面将介绍结核病的诊断标准及其相关参考内容。
1. 症状和体征:结核病患者常常出现持续性咳嗽、咳痰、低热、乏力等症状。
体检时,可发现有肺部湿性啰音、肺部广泛收听啰音、肺部实质音变震颤等。
此外,部分患者可能会有全身症状、纳差、消瘦等表现。
2. 结核病相关病史:结核病患者常有结核病家族史、结核病接触史、结核病疫区居住史等,这些病史与结核病的发病具有相关性。
3. 影像学检查:常用的影像学检查包括胸部X线片、胸部CT扫描、胸部MRI等。
在影像学上,可以观察到肺部浸润、空洞、纤维化、胸膜增厚等病变。
这些影像学表现可以作为结核病的诊断依据。
4. 病原学检查:结核病的病原学检查主要是通过痰涂片涂片镜检、痰培养、痰PCR等方法来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的存在。
痰涂片涂片镜检可以直接观察到结核分枝杆菌。
痰培养可以将痰样本进行培养,以确认结核分枝杆菌种类及其耐药情况。
痰PCR可以通过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的DNA/RNA片段来进行结核病的诊断。
5. 其他实验室检查:如结核菌素皮肤测试(PPD试验)、结核抗体检测等。
PPD试验是常用的结核病筛查方法,但其结果不能作为诊断结核病的依据。
结核抗体检测是利用免疫学方法检测结核抗体的存在来判断结核病,但由于其敏感性和特异性较低,目前尚未成为结核病的常规诊断方法。
综上所述,结核病的诊断标准通常包括症状和体征、结核病相关病史、影像学检查、病原学检查和其他实验室检查等。
同时,在诊断过程中,医生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以及其他相关因素,经过综合判断来确定是否为结核病。
在诊断过程中,应该排除其他肺部疾病,以确保患者正确地接受结核病的治疗和管理。
肾结核金标准

肾结核金标准
肾结核的诊断和治疗通常需要多种临床和实验室信息的综合评估。
金标准用于确定肾结核的确诊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病史和临床症状:包括患者的病史,如持续发热、腰部疼痛、
尿液中带血或脓液等症状。
2.影像学检查:包括肾脏的X射线、超声、计算机断层扫描(CT)
或磁共振成像(MRI)等检查,以观察肾脏的结构和病变。
3.尿液检查:检查尿液中是否存在白细胞、蛋白质、红细胞或细
菌。
4.血液检查:包括全血细胞计数、血沉、C反应蛋白等,以评估
患者的炎症情况。
5.结核菌检测:这可以通过痰液、尿液或其他体液样本来进行。
最常用的是结核菌素皮内试验(PPD)或干扰素释放试验(IGRA),以检测机体是否暴露于结核分枝杆菌。
6.痰液检测:对于有肺结核病史的患者,痰液培养和酸杆菌染色
可以用于诊断结核病的存在。
7.尿液培养:尿液培养可以用于检测肾结核的诊断,因为肾结核
通常会导致尿液中出现结核分枝杆菌。
8.活检:在某些情况下,需要通过对肾脏进行活检来明确肾结核
的诊断。
这是一种侵入性的诊断方法,通常在其他检查无法提
供明确答案时才会考虑。
请注意,肾结核的诊断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医生根据患者的临
床症状、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综合评估。
确诊肾结核的金标准通常是多种检查和临床信息的综合。
如果怀疑患有肾结核或其他结核病,请寻求专业医疗建议,以进行全面的评估和诊断。
肾结核的诊断与治疗

4、腰痛:发生率约10%。早期一般无腰痛,但晚期结核性脓肾,可出 现腰痛。如对侧肾积水,则可出现对侧腰痛。少数病人可因血块或 脓块堵塞输尿管而引起肾绞痛。
5、全身症状:贫血、低热、盗汗、食欲减退、消瘦无力等。双侧肾结 核或一侧肾结核、对侧肾积水,晚期可出现尿毒症。部分肾结核病 人可有高血压,可能与肾小动脉狭窄导致肾素分泌增多有关。
退最晚。
酸性尿、血尿与脓尿
酸性尿可能与干酪坏死有关; 血尿:镜下血尿、肉眼血尿、终未血尿、 全程血尿、疼痛性血尿、间歇性血尿、突 发性血尿。
尿的细菌学特征
结核杆菌——诊断肾结核最可靠的依据。 尿涂片:阳性率约50%-70%; BACTEC快速培养:阳性率约80%-90%; PCR-TB:阳性率90%-100%。 简便、快速、敏感性高(1-20个菌)特异 性强
酸杆菌可以污染尿液,从形态学 上难以与结核分支杆菌区别,导 致假阳性。尤其不能依靠1次阳性
合物,有助结核病的诊断。常用检测 方法有放免测定法(RIA)及酶联免疫吸
结果来诊断。故收集尿液标本时 附试验(ELISA)。湖北医学院用ELISA
应将外阴及尿道口洗净避免污染, 测定结核菌抗体诊断肾结核,与病理
宜宾县人民医院泌尿外科
目录
一、概述 二、发病机制 三、肾结核的临床表现 四、肾结核的检查诊断 五、肾结核的诊断 六、肾结核的治疗 七、肾结核的护理
一、概 述
肾结核:由结核杆菌所引起的肾脏系统病变,并且造成肾 脏系统器质和功能的损害,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
泌尿系结核中最常见的一种疾病。是全身结核的一部分, 与肺结核、骨结核密切相关,多发于20~40岁的青壮年,男性 多于女性。主要表现是膀胱刺激症状、血尿和脓尿。治疗以全 身支持、合理应用抗结核药物为主,必要时手术清除病灶。
肾结核的症状有哪些?

肾结核的症状有哪些?常见症状:无痛性血尿、尿频、尿痛、尿急、低热、盗汗、血尿脓尿1.膀胱刺激症膀胱刺激症状是肾结核的最重要、最主要也是最早出现的症状。
当结核杆菌对膀胱黏膜造成结核性炎症时,患者开始先有尿频,排尿次数在白天和晚上都逐渐增加,可以由每天数次增加到数十次,严重者每小时要排尿数次,直至可出现类似尿失禁现象。
75%~80%都有尿频症状。
在尿频的同时,可出现尿急、尿痛、排尿不能等待,必须立即排出,难以忍耐。
排尿终末时在尿道或耻骨上膀胱区有灼痛感觉。
膀胱病变日趋严重,这些病状也越显著。
2.血尿血尿是肾结核的第二个重要症状,发生率为70%~80%。
一般与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同时出现。
血尿的来源大多来自膀胱病变,但也可来自肾脏本身。
血尿的程度不等,多为轻度的肉眼血尿或为显微镜血尿,但有3%的病例为明显的肉眼血尿并且是惟一的首发症状。
血尿的出现多数为终末血尿,乃是膀胱的结核性炎症和溃疡在排尿时膀胱收缩引起出血。
若血尿来自肾脏,则可为全程血尿。
3.脓尿由于肾脏和膀胱的结核性炎症,造成组织破坏,尿液中可出现大量脓细胞,同时在尿液内亦可混有干酪样物质,使尿液混浊不清,严重者呈米汤样脓尿。
脓尿的发生率为20%左右。
4.腰痛肾脏结核病变严重者可引起结核性脓肾,肾脏体积增大,在腰部存在肿块,出现腰痛。
国内资料的发生率为10%。
若有对侧肾盂积水,则在对侧可出现腰部症状。
少数病人在血块、脓块通过输尿管时可引起肾部绞痛。
5.全身症状由于肾结核是全身结核病中一个组成部分,因此可以出现一般结核病变的各种症状。
如食欲减退、消瘦、乏力、盗汗、低热等,可在肾结核较严重时出现,或因其他器官结核而引起。
6.其他症状由于肾结核继发于其他器官的结核或者并发其他器官结核,因此可以出现一些其他器官结核的症状,如骨结核的冷脓肿,淋巴结核的窦道,肠结核的腹泻、腹痛,尤其是伴发男生殖道结核时附睾有结节存在。
肾结核科普讲座PPT

参与健康教育活动,提升自我管理能力。
谢谢观看
肾结检查、血液检查、影像学检查(如CT、 超声)和肾活检。
结合患者病史和症状进行综合评估。
肾结核的诊断
早期诊断的重要性
早期发现肾结核可以显著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 症发生率。
及时就医是关键,尤其是有肺结核病史的患者。
肾结核的诊断
误诊的风险
肾结核的症状可能与其他疾病相似,容易被误诊 。
肾结核的流行病学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肾结核在发展中国家 更为常见,尤其是艾滋病疫区。
在某些地区,肾结核的发病率逐渐上升。
肾结核简介
肾结核的症状
主要症状包括腰痛、尿频、尿急、血尿和发热等 。
由于症状不典型,早期诊断较为困难。
肾结核的传播途径
肾结核的传播途径 肾结核是如何传播的?
肾结核主要是由肺结核传播而来,结核菌通 过血液或淋巴系统扩散至肾脏。
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理支持有助于康复。
肾结核的生活管理
肾结核的生活管理 饮食与营养
均衡饮食,增加蛋白质和维生素的摄入,有助于 增强免疫力。
避免烟酒,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肾结核的生活管理 心理支持
面对疾病的心理负担,患者应寻求心理咨询和家 人支持。
积极的心态有助于康复。
肾结核的生活管理 定期体检
专业医师的鉴别诊断非常重要。
肾结核的治疗
肾结核的治疗 治疗方案
常用的治疗方案包括抗结核药物,通常需要 持续6到12个月。
遵循医嘱,按时服药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肾结核的治疗 治疗中的注意事项
患者在治疗期间应定期复查,及时调整药物 剂量。
注意观察副作用,及时向医生反馈。
肾结核的诊断和治疗医生指南

血液检查
血常规检查可出现贫血,血沉增快 等表现,对肾结核的诊断有一定参 考价值。
结核菌素试验
结核菌素试验阳性提示曾感染过结 核分枝杆菌或接种过卡介苗,强阳 性则提示活动性结核病的可能。
03 肾结核的治疗
药物治疗
一线抗结核药物
通常首选使用一线抗结核药物, 如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等 。这些药物可以有效抑制结核分 枝杆菌的生长,控制病情发展。
支持性治疗
营养支持
肾结核患者常常伴有营养不良,因此需要进行合理的营养支持, 包括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的饮食摄入。
疼痛管理
肾结核可能导致腰部疼痛不适,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选择合 适的镇痛药物和措施,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心理支持
长期的疾病治疗可能对患者造成一定的心理负担,医生应关注患者 的心理健康,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辅导。
药物联合应用
为了增强疗效和降低耐药性的产 生,通常会将两种或多种抗结核 药物联合应用。医生会根据患者 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组合
。
疗程和剂量
药物治疗肾结核通常需要长达数 月甚至数年的时间。医生会根据 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药物耐受 性等因素来调整具体的疗程和剂
量。
手术治疗
手术指征
对于药物治疗无效、病情严重或存在并发症的患者,可能需要考虑手术治疗。手术指征包 括肾功能丧失、肾脓肿、肾盂积水等。
消除恐慌情绪
通过宣传教育,消除患者对肾结核的恐慌情绪,引导他们积极配 合治疗,提高治疗效果。
1.谢谢聆 听
手术方式
常用的手术方式包括肾切除术、肾部分切除术和脓肿引流术等。具体手术方式的选择应根 据患者的病变范围、肾功能状况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估。
术前评估和准备
肾结核的CT影像学特点及诊断要点

肾结核的CT影像学特点及诊断要点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影像学专家,我深知肾结核的CT影像学特点及其诊断要点。
在这篇文档中,我将详细阐述我的专业见解,并通过实际案例为您揭示肾结核的CT表现。
肾结核是一种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主要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
在我国,肾结核的发病率较高,且容易误诊。
因此,熟悉肾结核的CT影像学特点,对于临床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一、CT影像学特点1. 肾脏形态改变在肾结核患者中,肾脏体积往往缩小,形态失常。
长轴层面可见肾脏呈锥形或分叶状,边缘不光滑。
这主要源于结核病变对肾脏实质的破坏,以及局部纤维组织的增生。
2. 皮质破坏肾结核患者肾脏皮质可见不规则的破坏区,边缘模糊。
破坏区可局限于一个肾段,也可累及整个肾脏。
在增强扫描中,皮质破坏区表现为低密度影,与正常肾皮质形成鲜明对比。
3. 钙化肾结核病灶易发生钙化。
CT表现为病灶区域出现密度较高的钙化灶,呈斑点状或斑片状。
钙化是肾结核的一个特征性表现,有助于诊断。
4. 坏死肾结核病灶周围可见坏死区,表现为低密度影。
坏死区边缘模糊,与正常肾组织界限不清。
在增强扫描中,坏死区无明显强化。
5. 空洞肾结核可形成空洞,空洞壁厚薄不均,内壁不光滑。
空洞内可见干酪样物质,表现为低密度影。
部分患者空洞内有液体积聚,呈液平。
6. 纤维化肾结核晚期,病变区域可出现纤维化。
CT表现为肾脏局部结构紊乱,边缘不光滑。
纤维化区域密度增高,与正常肾组织界限明显。
二、诊断要点1. 临床症状肾结核患者常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
部分患者伴有低热、盗汗、乏力等全身症状。
结合临床症状,有助于初步判断肾结核。
2. 实验室检查尿液检查可发现红细胞、白细胞、蛋白等异常。
血清抗酸杆菌检查阳性,有助于确诊。
3. CT影像学表现结合肾结核的CT影像学特点,如肾脏形态改变、皮质破坏、钙化、坏死、空洞等,有助于诊断。
4. 鉴别诊断肾结核需与肾癌、肾囊肿、肾结石等疾病进行鉴别。
肾癌多表现为孤立性肿块,边缘清晰;肾囊肿为圆形或椭圆形低密度影,边界光滑;肾结石呈高密度影,伴有肾积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肾结核的综合诊断目的探讨提高肾结核诊断的方法。
方法回顾分析肾结核诊断的方法和诊断敏感性。
结果尿抗酸杆菌检查、尿PCR检测结核菌DNA、KUB/IVU、B超、CT对肾结核的诊出率分别为29.3%(17/58)、79.3%(46/58)、84.5%(49/58)、44.8%(26/58)和65.5%(38/58),经上述检查不能确诊的患者,行膀胱镜活检、输尿管镜检、经皮肾穿刺引流液查结核菌及引流液PCR检测结核菌DNA等可提高诊断率。
结论随着不典型性肾结核的增多,肾结核的诊断需要依靠多种诊断方法才能作出正确诊断。
标签:肾输尿管结核;诊断Comprehensive diaghosis of renal tuberculosis HU Dong-hua,QIU Xue-de,LI Ze-hui,et al.Zones Renmin Hospital,Xianggelila 674402,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improve the diagnosis of kidney tuberculosis.Methods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kidney tuberculosis methods and diagnostic sensitivity.Results The positive results of Urine acid-fast bacilli, urine PCR-TB-DNA, KUB/IVU, B ultrasound scan, CT was 29.3%(17/58),79.3%(46/58),84.5%(49/58),44.8%(26/58)and 65.5%(38/58)respectively. The cystoscope biopsy, ureteroscopy and biopsy and PCR-TB-DNA in the fluid from percutaneous nephrostomy might conduce to the diagnosis when all of above examinations could not gain the final diagnosis.Conclusion Because of increasing of atypism kidney tuberculosis, combination of various diagnosis methods was necessary.【Key words】Kidney tuberculosis; Diagnosis疑为肾输尿管结核者的诊断包括病原学和病变部位的诊断两个方面,前者依靠尿沉渣检查结核菌等确定,后者主要依靠各种影像学检查。
然而,近年肾结核越来越不典型。
因此,单一靠某种方法往往难以确立肾结核的诊断。
为提高肾结核诊断准确性,笔者回顾总结了2003年5月~2008年10月58例不典型肾结核患者的综合诊断结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58例患者,男37例,女21例,年龄17~67岁。
其中11例(18.0%)患者有明显的尿频、尿急、尿痛、腰痛和发热史;9例(15.5%)仅轻微尿频;3例(5.2%)仅肾积水伴腰痛和发热;14例(24.1%)有患侧腰痛;27例(48.2%)无明显尿急、尿频、尿痛、血尿、腰部不适和结核全身症状者而于体检时偶然发现肾积水或其他原因就诊;其他疾病就诊的患者中1例(1.7%)马蹄肾,手术时疑为一侧肾结核,术后病理检查证实;1例(1.7%)患侧输尿管结石术后半年复查发现患侧肾无功能,再次手术探查时发现结核;2例(3.4%)确诊为附睾结核者做泌尿系造影发现一侧肾有结核;4例患者以肾结石就诊。
1.2 方法作尿沉渣查结核菌,尿多聚酶联反应查结核菌DAN (PCR-TB-DNA),红细胞沉降率,结核菌素试验,以及结核抗体检查等;作泌尿系平片/静脉尿路造影(KUB/IVU)、B超、CT等影像学检查;仍然不能确诊或肾输尿管的病变程度不能明确的患者,再作膀胱镜及逆行造影同时取膀胱组织活检;不能确诊则作肾穿刺造瘘引流液查抗酸杆菌检查及引流液PCR-TB-DNA,对不明原因输尿管中下段狭窄者,如不能查出病源菌,作输尿管镜检查并取组织活检,并同时利用镜体或球囊扩张等法治疗输尿管狭窄。
2 结果2.1 病原学和其他检查58例患者中,17例(29.3%)患者尿抗酸杆菌检查阳性者;46例(79.3%)尿PCR-TB-DNA阳性。
其他检查中红细胞沉降率增快者(≥30 mm/h)仅19例(32.8%);结核菌素试验(PPD):(+)者21例(36.2%),(++)17例(29.3%),(+++)5例(8.6%),阴性者15例(25.9%);结核抗体检测:阴性17例(35.4%,17/48),弱阳性~阳性31例(64.5%,17/48),其余患者未查。
尿常规白细胞增多者37例(63.8%)。
2.2 X线检查58例患者均作KUB和IVU检查,49例患者(84.5%)有异常X线表现,9例(15.5%)患者不能确定诊断。
KUB显示11例者肾影明显增大(19%),5例(8.6%)肾区钙化,4例(6.9%)有一侧肾结石,其余患者未见异常。
IVU检查:14例肾脏不显影;4例肾结石合并非梗阻部位肾盏积水;7例双肾不明原因肾盏明显积水;14例(24.1%)仅表现为不明原因输尿管狭窄并不同程度肾积水;8例(13.8%)不明原因肾脏不显影,其中2例合并对侧肾积水(3.4%);疑为肾自截者7例(12.1%)。
1例马蹄肾一侧肾积水,4例肾结石伴非结石梗阻部位肾盏扩张。
对9例KUB/IVU不能明确病变情况的患者逆行插管成功,3例肾积水和输尿管僵直多部位狭窄,6例肾积水同时有肾盏边缘模糊或虫蚀样破坏并伴输尿管狭窄。
2.3 B超检查58例未能明确异常表现者12例(20.6%),诊断为结石并积水者6例(10.3%),患肾体积增大伴肾盂扩张22例(37.9%),实质内囊肿样回声区2例(0.3%),实质萎缩例伴肾盂及输尿管壁增厚回声增强11例(19.0%),肾内钙化灶5例(8.6%)。
B超明确诊断结核26例(44.8%)。
2.4 CT检查58例患者CT疑为肾结核38例(65.5%)。
多发性肾实质干酪坏死、纤维组织增生及其引起的肾盂、肾盏不对称性积水,围绕肾盂排列形成CT特征性的“花瓣”状改变者仅为19例(32.8%);肾内囊腔有对比剂进入,肾盏颈部、肾盂、输尿管及膀胱壁增生变厚者9例(15.5%)。
肾盂不扩张或轻中度扩张,与肾盏扩张不成比例伴肾盏钙化者3例(5.2%)。
一侧肾脏钙化自截对侧肾积水2例(3.4%),肾实质萎缩破坏伴钙化者5例(8.6%)。
其余患者仅诊为肾结石、肾积水、肾萎缩或马蹄肾。
2.5 膀胱镜加病理检查12例病原学检查不能拟诊结核的患者和KUB/IVU 不能明确诊断肾脏病变程度的患者作膀胱镜检及逆行造影,发现干酪样病变者7例,慢性炎症11例,无特殊发现者3例。
2.6 经皮肾穿刺对IVU显影不良,逆行插管失败或肾积水较重的19例患者作B超引导下经皮肾穿刺造瘘引流液查抗酸杆菌检查。
肾穿刺引流液检查:PCR-TB-DNA阳性15例,引流液查抗酸杆菌阳性者7例。
充分引流后作顺行造影18例患者均表现有结核肾输尿管病变表现,1例仅表现输尿管单纯狭窄。
2.7 输尿管镜检14例有输尿管明显狭窄者9例作输尿管镜检,采用硬膜外麻醉,经尿道置入8/9.8F输尿管硬镜,观察膀胱及患侧输尿管情况。
5例表现为单一部位输尿管狭窄,3例表现为多处狭窄。
同时用取石钳钳取输尿管壁组织行病理检查,4例患者表现为结核性病理改变,4例患者表现为慢性炎症,1例输尿管镜检失败。
尿查抗酸杆菌、尿PCR-TB-DNA、KUB/IVU、B超和CT等对肾结核的拟诊率分别为:29.3%(17/58)、79.3%(46/58)、84.5%(49/58)、44.8%(26/58)和65.5%(38/58)。
可见单纯依靠某一种方式已难以确诊肾结核。
尿液作病原学检查不能确诊的12例患者8例通过肾穿刺造瘘引流液作病源检查后确诊。
通过上述诊断手段仍然有4例患者不能明确诊断,2例由手术后病理标本确诊,2例输尿管狭窄的患者因为治疗后狭窄复发伴高热再次检查方被确诊。
3 讨论一般认为典型肾结核患者多有久治不愈的尿频、尿急、尿痛、血尿、脓尿等表现,常伴消瘦、乏力、低热和盗汗等全身症状。
本组患者仅有11例(18.0%)较为典型的结核表现,大部分患者的临床表现不典型。
近年来,由于人们的营养普遍改善,体质增强,广谱抗生素特别是喹诺酮类抗生素的广泛应用,肾结核已多无典型临床表现,靠临床表现诊断为结核的患者减少。
文献报道典型肾结核尿结核菌阳性率为34.0%~36.0%[1,2],但非典型患者的阳性率仅为20%,本组的尿沉渣查结核菌仅有29.3%的患者阳性。
结核感染相关检查如红细胞沉降率,结核菌素试验,以及结核抗体检查往往缺乏特异性,只能作为参考。
文献报道,尿PCR-TB-DNA检查的阳性率可为50.0%~94.3%[1,3]。
本组尿PCR-TB-DNA阳性率79.3%,在病原学检查方面明显优于尿沉渣查结核菌。
但文献报道认为,由于各实验室的条件差异使结果差异较大[4],尚不能达到完全病源确诊的目标。
如果患者尿液检查不能确诊,有肾穿刺造瘘的适应证,笔者认为作引流液病原学检查,可提高确诊率,本组12例尿沉渣查结核菌和尿PCR-TB-DNA检查均未能明确病原,8例通过引流液检查确诊。
李彦峰等[5]回顾性分析32年349例肾结核的KUB和IVU结果异常率为95.9%。
本组X线检查肾结核异常率为84.5%。
可见也有部分患者不能诊断。
有学者认为KUB和IVU结果可能缺乏特异性,有时甚至产生误导,因此,只能作为一个定性诊断[4]。
笔者认为对于肾脏不显影或显影不佳的患者,可考虑行逆行造影检查,如插管失败,可以考虑经皮肾穿刺引流液查病源外可以行顺行造影,则可提高X线诊断的准确率。
不仅如此,经皮肾穿刺还可引流结核所致的脓液,可经过该通道行输尿管扩张等治疗。
因此,经皮肾穿刺造影可作为一个结核X 线诊断的重要补充手段。
B超早期仅显示肾脏轻度积水,肾实质破坏后,可有“囊肿样”的无回声区,其形态不规则,界限不清。
中晚期无回声区累及整个肾脏,肾盂、肾盏不规则扩张,内有可流动的细点状回声,肾盂及输尿管壁增厚,钙化灶表现为无回声区的点状或条索状强回声,肾自截时,肾形态消失,肾区见一弧形带状强回声,后方伴声影。
典型肾结核的诊断准确率为87.5%~90.3%[6,7]。
本组仅为44.8%,因此,B超检查只能作为一个初步筛选或辅助检查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