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选氟尿嘧啶植入剂中人氟安乳腺癌

合集下载

乳腺癌术中植入氟尿嘧啶植入剂的安全性研究

乳腺癌术中植入氟尿嘧啶植入剂的安全性研究

乳腺癌术中植入氟尿嘧啶植入剂的安全性研究覃怀成;孔勇;钟先荣;汪祖来;陈希纲【期刊名称】《实用医学杂志》【年(卷),期】2011(27)17【摘要】目的:探索进展期乳腺癌术中手术部位植入氟尿嘧啶植入剂化疗的安全性,寻找预防乳腺癌局部复发的新途径.方法:63例Ⅱ期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术中植入氟尿嘧啶植入剂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在胸大肌及腋窝植入氟尿嘧啶植入剂.观察植药后白细胞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胆红素和肌酐变化.切口引流液的量.皮下积液,局部溃疡及有无淋巴漏等.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的白细胞及ALT、胆红素和肌酐变化,皮下积液,局部溃疡及有无淋巴漏的发生率以及切口引流量差异无显著性;两组术后第l天血白细胞计数、ALT、胆红素和肌酐较治疗前有明显升高(P<0.05),但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乳腺癌术中植入氟尿嘧啶植入剂安全可靠.是术后局部区域性化疗的有效途径.%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safety of local chemotherapy with fluorouracil implants in patients with breast cancer who were receiving modified radical mastectomy.Methods Sixty-three patients with breast cancer who were to receive modified radical mastectomy were divided into fluoromacil group and controlgroup.Patients in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therapy, and patients in fluorouracil group received fluorouracil implants implanted in major pectoral muscle and axillary fossa.The counting of leucocyte, bilirubin, ALT, Cr, the drainage of the incision, the incidence of subcutaneous fluid, local ulceration were observed.Results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the counting of leucocyte, bilirubin, ALT, Cr, the drainage of the incision, the incidence of subcutaneous fluid, and local ulcerat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 > 0.05), but there existed significant changes after the surgery in the two groups (P < 0.05).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fluorouracil implants in patients with breast cancer is safe, effective, and convenient, and might become a new promising method to prevent postoperative local recurrence of breast cancer.【总页数】2页(P3135-3136)【作者】覃怀成;孔勇;钟先荣;汪祖来;陈希纲【作者单位】543001,广西桂东人民医院普通外科;543001,广西桂东人民医院普通外科;543001,广西桂东人民医院普通外科;543001,广西桂东人民医院普通外科;530026,南宁市,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外科【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在进展期胃癌术中使用氟尿嘧啶植入剂的安全性研究 [J], 张信来;梁卫;张宏;布日古德;刘明;2.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氟尿嘧啶植入剂缓释化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J], 周海存;马秀芬;毛红岩;隆建萍;独晓燕3.胃癌术中应用氟尿嘧啶缓释植入剂的安全性研究 [J], 李天武;覃怀成4.乳腺癌手术中植入氟尿嘧啶植入剂间质化疗疗效分析 [J], 宋德霸;黄继胜5.氟尿嘧啶植入剂在早期乳腺癌保乳术中的安全性研究 [J], 闭永浩;黄恒艺;谢林宏;钟贤君;冯楚霞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乳腺癌术中植入缓释氟尿嘧啶间质化疗的研究

乳腺癌术中植入缓释氟尿嘧啶间质化疗的研究
S nYa —e i est , a gme 2 0 0, h n ) u ts n Un v r i Ji n y n5 9 0 C ia
AB T S RACT:Obe tv To e p o e t eciia a ey a de f a yo u t ie —ee s l o o r — j cie x lr h l c ls ft n fi c fs san d r la efu r u a n c
南 昌 大 学 学报 ( 医学 版 )2 1 第 5 0 2年 2卷 第 1期
J un l f nh n ies y Me i l c ne 0 2 Vo. 2No 1 o r a o ca gUnvri ( dc i c)2 1 , 15 . Na t aSe
33
乳 腺 癌 术 中植 入 缓 释 氟 尿 嘧 啶 间质 化 疗 的 研 究
氟 尿 嘧 啶植 入 剂 , 剂 量 为 60mg 总 0 。对 照 组 无 植 入 。术 后 常 规 化 疗 。观 察 术 后 切 口感 染 、 液 或 裂 开 , 肢 水 肿 、 渗 患
组 织 溃 烂 情 况 及 局 部疼 痛 、 瓣 坏 死 、 下 积 液 等 局 部 不 良反 应 情 况 ; 察 手 术 前 后 患 者 的 血 红 细 胞 、 皮 皮 观 白细 胞 计 数 及谷丙转氨酶 、 血肌 酐 水 平 ; 察 患 者 肿 瘤 局 部 复 发 情 况 和 3年 生 存 率 。结 果 观 植入 剂组 和对照组均 未发 生切 口
周 毅, 关健 华 , 林启 谋 , 春 花 杜
( 中山大 学附属 江 门 医院普 通 外科 , 东 江 门 5 9 0 ) 广 2 0 0
摘 要 :目的 探讨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植入缓释氟尿嘧啶的临床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

氟尿嘧啶植入剂在乳腺癌术中应用的对比研究

氟尿嘧啶植入剂在乳腺癌术中应用的对比研究

氟尿嘧啶植入剂在乳腺癌术中应用的对比研究郭迅;裴明祥;张文新;邱福轩【摘要】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局部使用氟尿嘧啶植入剂化疗的安全性.方法:138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根治使用氟尿嘧啶植入剂与否分为氟尿嘧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常规治疗.氟尿嘧啶组在胸大肌埋植、在腋窝撒布氟尿嘧啶植入剂,观察植药后对血细胞、谷丙转氨酶(ALT)、肌酐(Cr)的影响以及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住院天数、植药部位疼痛、局部硬结、腋窝积液、局部溃疡的发生情况.结果:术中植入氟尿嘧啶植入剂.氟尿嘧啶组与对照组的红细胞和血小板、恶心呕吐、住院天数、植药部位疼痛、腋窝积液、局部溃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氟尿嘧啶组局部硬结的发生率高,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白细胞计数、ALT和Cr较治疗前有明显升高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根治术中植入氟尿嘧啶植入剂安全、可靠、方便,是术后局部区域性化疗的有效途径,预防局部复发.【期刊名称】《中国医药导报》【年(卷),期】2010(007)014【总页数】2页(P55-56)【关键词】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氟尿嘧啶植入剂【作者】郭迅;裴明祥;张文新;邱福轩【作者单位】焦作煤业集团中央医院,河南焦作,454000;焦作煤业集团中央医院,河南焦作,454000;焦作煤业集团中央医院,河南焦作,454000;焦作煤业集团中央医院,河南焦作,454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7.92004年9月~2008年12月我院共收治乳腺癌病例138例,根据入院时间先后和使用氟尿嘧啶植入剂与否分为氟尿嘧啶组和对照组。

观察使用植入剂后的毒副作用和术后并发症,为临床预防乳腺癌术后局部复发探索新途径。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我院普外科收治的手术治疗的乳腺癌病例共198例,2006年8月起治疗的病例术中使用氟尿嘧啶植入剂,由此患者分为氟尿嘧啶组和对照组。

中人氟安(氟尿嘧啶植入剂)

中人氟安(氟尿嘧啶植入剂)

中人氟安(氟尿嘧啶植入剂)【药品名称】商品名称:中人氟安通用名称:氟尿嘧啶植入剂英文名称:Fluorouracil Implants【成份】化学名称:5-氟-2,4(1H,3H)-嘧啶二酮化学结构式:分子式:C4H3FN2O2分子量:130.08 【适应症】主要用于食管癌、结、直肠癌、胃癌等。

【用法用量】(1)老年晚期癌症病人的姑息性化疗:按体表面积一次皮下植入0.2g/m2,每10天一次,连用两次有休息10天为一疗程或尊医嘱。

(2)联合化疗:每次按体表面积0.5g/m2植药,每三周重复,二至4次为一疗程或遵医嘱。

(3)体表肿瘤或手术中植药:一次0.2~0.5g/m2,或遵医嘱。

用法:皮下给药(1)患者双上臂内侧,外侧,双下腹部腹壁等可植药部位作为药区域(见图1a,1b),植药区应无急、慢性皮肤疾病,结节状把横。

(2)植药部位常规消毒后,用0.5%利多卡因在植药区域皮下做辐射状组织浸润麻醉,浸润范围视植药区域大小而定。

(3)局麻后持专用植药针沿深筋膜与肌肉之间(见图2)缓慢进针,穿刺3~5cm后,将植药针后退1cm,植入本品药20mg(一管装药量);植药针再后退1cm植入第二个20mng,一个植药通道不得超过80mg。

(4)完成第一植药通道植药后,呈辐射状进行第二植药通道穿刺(见图3),植药程序同(3)。

(5)一个植药区域呈辐射状分布植药通道5~6个。

每一植药区域植药总量腹部不超过0.46g,上臂不超过0.3g。

(6)植药完毕后,穿刺点用75%酒精棉球压迫1~2分钟,用创可贴保护创面。

【不良反应】1.本品临床应用过程中可见食欲减退、白细胞减少等轻微的不良反应,但随着剂量的增加可能会出现于氟尿嘧啶注射液类似的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口腔粘膜炎、腹泻、脱发及血小板减少等。

2.局部不良反应(1)每一植药通道给药量超过80mg时,植药部位可能出现红肿,硬结,轻度疼痛,多发生在植药后第4-8天,8-15天逐渐自行消失。

乳腺癌手术中植入氟尿嘧啶植入剂间质化疗疗效分析

乳腺癌手术中植入氟尿嘧啶植入剂间质化疗疗效分析

乳腺癌手术中植入氟尿嘧啶植入剂间质化疗疗效分析宋德霸;黄继胜【期刊名称】《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年(卷),期】2018(17)21【摘要】目的分析乳腺癌手术中植入氟尿嘧啶植入剂的间质化疗疗效.方法依据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回顾性选取河南省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乳腺癌患者80例,依据术中植入氟尿嘧啶植入剂与否将这些患者分为植入组(n=40)和未植入组(n=40).对两组患者的切口愈合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局部复发、远处转移、带瘤生存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无切口感染,植入组患者的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带瘤生存率2.5% [(1/40)、10.0% (4/40)、7.5% (3/40)]均显著低于未植入组[12.5% (5/40)、17.5% (7/40)、15.0% (6/40)](P <0.05),带瘤生存率15.0% (6/40)显著高于植入组7.5%(3/40)(P <0.05),但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5.0% (6/40)vs. 12.5% (5/40)]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乳腺癌手术中植入氟尿嘧啶植入剂间质化疗疗效较未植入显著,同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推广应用.【总页数】3页(P2317-2319)【作者】宋德霸;黄继胜【作者单位】河南省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甲状腺乳腺外科河南商丘 476000;河南省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甲状腺乳腺外科河南商丘 476000【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一次性专用植药针植入抗肿瘤缓释植入剂在局部间质化疗中的应用进展 [J], 杜军2.乳腺癌术中植入缓释氟尿嘧啶间质化疗的研究 [J], 周毅;关健华;林启谋;杜春花3.乳腺癌术中植入氟尿嘧啶植入剂的安全性研究 [J], 覃怀成;孔勇;钟先荣;汪祖来;陈希纲4.乳腺癌术中植入缓释氟尿嘧啶间质化疗的研究 [J], 周毅;关健华;林启谋;杜春花5.乳腺癌术中植入缓释氟尿嘧啶间质化疗的临床研究 [J], 金立亭;原俊;温固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乳腺癌手术中植入氟尿嘧啶植入剂间质化疗疗效分析

乳腺癌手术中植入氟尿嘧啶植入剂间质化疗疗效分析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8年 11月 第 17卷 第 21期
·2317·
膜来保护术后排尿功能和性功能。国内卫洪波等[14]提出 肿瘤位于直肠前壁时应切除 Denonvillier's筋膜,在其他情 况下,手术平面应该位于该层筋膜的后方。本研究发现 解剖平面紧贴精囊的患者术后勃起功能和射精功能障碍 发生率分别为 76.9%和 72.7%,解剖平面稍远离精囊的 勃起功能和射精功能均为 11.1%。两者比较差异均具有 统计学意义(勃起功能 P <0.01,SongK,etal.Voidingandsexualfunctionafterauto nomic-nerve-preservingsurgeryforrectalcancerindisease-free malepatients[J].KoreanJUrol,2010,51(12):858-862.
[10] LiangJT,LaiHS,LeePH.Laparoscopicpelvicautonomicnerve-pre servingsurgeryforpatientswithlowerrectalcancerafterchemoradiation therapy[J].AnnSurgOncol,2007,14(4):1285-1287.
[11] LangeMM,MaasCP,MarijnenCA,etal.Urinarydysfunctionafter rectalcancertreatmentismainlycausedbysurgery[J].BrJSurg, 2008,95(8):1020-1028.
[12] MorinoM,PariniU,AllaixME,etal.Malesexualandurinaryfunc tionafterlaparoscopictotalmesorectalexcision[J].SurgEndosc,2009, 23(6):1233-1240.

植入中人氟安在乳腺癌治疗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研究

植入中人氟安在乳腺癌治疗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研究

植入中人氟安在乳腺癌治疗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研究陈戈;骆萍;龚宇;周瑶;赵瑞君;谢春伟【摘要】选取我院2010年6月~2012年6月治疗的乳腺癌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签的方式将其随机分为对照和观察组,每组40例。

对照组于术前采用柔比星(CEF80)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植入中人氟安进行化疗。

连续化疗2个周期后就化疗效果、安全性及复发率进行组间比较及统计学分析。

结果观察组研究对象的总有效率为68.0%高于对照组,但无显著差异性(P>0.05);在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术后复发率的比较中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且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

植入中人氟安用于乳腺癌的治疗中具有疗效显著,安全性高,预后良好等优势,适于临床推广使用。

【期刊名称】《现代诊断与治疗》【年(卷),期】2014(000)016【总页数】2页(P3724-3725)【关键词】中人氟安;植入;表柔比星;化疗;乳腺癌【作者】陈戈;骆萍;龚宇;周瑶;赵瑞君;谢春伟【作者单位】南昌市第三医院乳腺外科,江西南昌 330009;南昌市第三医院乳腺外科,江西南昌 330009;南昌市第三医院乳腺外科,江西南昌 330009;南昌市第三医院乳腺外科,江西南昌 330009;南昌市第三医院乳腺外科,江西南昌330009;南昌市第三医院乳腺外科,江西南昌 33000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7.9乳腺癌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不仅直接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会发生转移,进而危及患者的生命。

因而对其治疗方法及疗效的研究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现阶段临床采用放化疗、手术治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及中医药治疗等方法对乳腺癌进行治疗,随着人们对乳房美观的要求,临床常采用微创手术治疗,而术前辅助化疗对改善术前分期及手术疗效具有重要的价值[1]。

但现阶段化疗方法具有治疗时间长,疗效差,副作用大等弊端,影响了其临床推广使用。

我处对植入中人氟安化疗方式用于乳腺癌治疗中的价值进行研究,现报告如下。

乳腺癌术中植入中人氟安的临床观察

乳腺癌术中植入中人氟安的临床观察

液情况 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 .5 ; P 00 )观察组局部复发率、 远处转移率及生存率优于对照组 , 两组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O0 ) P< .5 。结论 : 乳腺癌术中植入中人 氟安临床疗效 显著 , 预后 良好 。 【 关键词 ] 乳腺癌 ; 植入 ; 中人氟安
T e d tcin o r a tc ri o ai pa tf o o r cls sa n d r la e fri pa ti p r t n h ee t fb e s a cn m o m ln u r u a i u ti e ee s o l m ln n o e a o i y h U S u—
q g( i n
P ol s o ilnLapn on ,i pn 110 C i ) e e s t ini C ut L n i 57 0 , hn p H pa i g y a g a
A src : bef e T p rahtec n a ua v f c o rat ac o pat uruaiss ndr es rmp n b tat 0 jc v oapoc l i crteeet bes cri ma m l o rc ut e lae o l t n i h ic l i f n i nf o l l i a e f i a i
现报告 如下。
l 资料与方法
2oo ̄ ) o95 。具 体步骤 : 首先给予改 良根 治术 , 梭形切 口, 横 切
开 皮肤的部位距离病 灶 3O一50 e 对 皮瓣 进行 游离 , 度 . . m, 厚
达 到 O3 05c , 步增厚一 直到 达胸 骨缘 , . — . m 逐 向上方 到达 锁 骨下缘 , 向下方 直到腹直 肌的上缘 , 向外侧 到达背 阔肌 前缘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缓释植入剂
临床思考
1 术中切缘病理 2 术后化疗对局部的有效性 3 放疗的应用
保乳手术
间质化 疗的开展
小于2cm的乳腺癌周围癌细胞分布情况
浸润性导管癌及周围的乳管内浸润
图1 矢状位脂肪抑制成像,乳腺癌2cm,乳晕方向乳管内浸 润呈条索状高信号,浸润为距离为1.5cm,该点同样呈 快速增强曲线(右图7号曲线)
术中-时机选择、第一时间、综合治疗 区域性 靶向性,提高药物有效性,减少不良反应
缓释持续作用-时间依耐性的药物
细胞增殖周期
胃癌细胞增殖周期 15-84h 肠癌细胞增殖周期 39-123h 肝癌细胞增殖周期 28-56 h 乳腺癌 20-48h 食管癌 28-41h
持续释放360h以上 能够覆盖多个肿瘤细胞增殖周期
乳腺癌术后局部皮肤反应
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皮下腺体广泛 切除即刻假体乳房再造术中皮下植 入中人氟安
中人氟安植入后3-4周内伤口 周围皮肤红肿情况
术中是消灭残留灶,降低复发率的最佳机会
肿瘤部位药物浓度低(代谢和清除效应) 自发耐药细胞多
a c b
UICC 临床肿瘤学手册 第七版
区域缓释化疗
区域缓释化疗
亚临床残留
第一时间
浓度高
副反应小
时间长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术后残留病灶迅速增殖, 处于对化疗最敏感阶段
持续释放360h以上,覆盖 多个肿瘤细胞的增殖周期
术中区域性缓释化疗
损伤、出血
生长因子、血小板 活化因子、炎症介 质增加
免疫低下
原发灶对转移癌的 抑制作用消失
肿瘤细胞
快速增殖
手术前肿瘤生物学特点
肿瘤负荷大(细胞数109~1012) 细胞增殖比率低(10%~40%)G0期为60%~ 90%
5-Fu、DDP等均对G0期细胞无作用 自发耐药细胞数量
(1cm3病灶约 含109肿瘤细胞,即有104自发耐药细胞)
图2 浸润性导管癌及周围的乳管内浸润情况 HE ×40
手术局部血液循环的破坏 瘢痕形成 全身化疗药物局部浓度?
(局部浓度与作用时间的乘积)
术后 局部抑制
放疗-局部复发的 抑制
局部植入 增加组 织内药物浓度
植入用缓释氟尿嘧啶
1 扩散距离 3-7cm
2 释放速率 D1: 20% D5: 50% D15: >75%
手术一周后残留肿瘤生物学特点
肿瘤负荷继续增加,增殖速度逐渐变慢 负荷增大,增殖比率降低,部分细胞进入G0期 5-Fu、DDP等常用药物对G0期细胞无作用 负荷增大,自发耐药细胞数相应增加 亚临床癌灶已初具耐药这一生物学特点
术后一周内残留肿瘤生物学特点
肿瘤负荷小(103~108) 残留灶迅速(24小时内)进入增殖状态,几乎所有 细胞均可进入5-Fu敏感的时相(G1、S期),此时 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异常敏感 因为负荷小,自发耐药细胞少 一周内可增殖24 ~ 27倍,成为肉眼可见肿瘤
优选氟尿嘧啶植入剂中人氟安 乳腺癌
术前植入 控制原发病灶,缩小手术范围




放疗、化疗的增敏手段



失去手术治疗机会 姑息治疗
减缓肿瘤进展,改善局部症状
理想的肿瘤临床治疗策略
控释药物系统优点
药物浓度平稳 高分子骨架和膜层技术
对半衰期短的药物减少给药次数 对患者全身影响小 对肿瘤杀伤持久
手术加速了残留肿瘤细胞的增殖
局部扩大切除后
术中植入中人氟安, 背阔肌肌皮瓣胸壁 创面覆盖成型
中人氟安在局部晚期病例的治疗
自肿瘤周围穿刺植入中人氟安, 结合新辅助化疗后,肿瘤局限性 缩小
乳腺癌根治胸壁扩大切除即刻 背阔肌肌皮瓣乳房成型术后3 周
中人氟安植入的相关问题
局部植入与术后引流 乳腺癌术后局部皮肤反应 术后异物肉芽肿的形成与鉴别 感染?
化疗药物作用时间
肿瘤细胞增殖周期 平均为 50-60h 5-Fu持续时间仅6至8h DDP持续时间为24h 紫杉醇持续时间为24至
48h
5-Fu(静脉化疗)作用机理和代谢途径
氟尿嘧啶植入剂(中人氟安 ) 临床应用
术中区域性缓释化疗
SLOW-RELEASE CHEMOTHERAPY
5-Fu为时相特异性药物,主要作用于细胞增殖 周期的S期和部分G1期,5-Fu是典型的时间依 赖性药物,维持有效抑瘤浓度
3 特点 长效作用 缓控释作用 靶点区维持有效药物浓度 避免肝脏首过效应
75.119ug/g
乳腺癌保乳手术中自切缘植入中人氟安

乳腺癌保乳手术中自切缘植入中人氟安
乳腺癌保乳手术
右乳内上,肿瘤直径1.5cm
右乳癌保乳手术后一周
中人氟安在局部复发病例的治疗
乳腺癌术后局部复发, 赫赛汀+泰索帝治疗6 周期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