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方案

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方案
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方案

传统文化进校园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进一步加强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更好地让学生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结合现有的课程资源和儿童的认知规律,进行重点教育,引导他们品味、感知、接受优秀传统文化。

二、传统文化进校园,推动学校内涵发展的具体举措

1、创设具有浓郁传统文化气息的校园环境。

学校以“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作为载体,让孩子通晓礼仪规范、懂礼行礼、践礼并传播礼,让“美行成习”成为校园的风尚;打造“与礼同行”的主题文化。学校将这一核心元素外化在学校形象设计中,开展“处处皆文化”活动,精心设计了校园文化建设方案,从室外空间和室内空间两个方面展开规划。室内空间主要由教室文化、楼道文化、走廊文化、办公室文化、会议室文化、校史文化等建筑空间组成。室外空间主要由道路文化、广场文化、围墙文化组成,营造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

2、开展诵读经典活动,营造书香校园

开展“读经典文句、与圣贤为友”活动。以《弟子规》等为主要内容,利用每天晨读等时间,广泛开展经典文句诵读活动,并通过吟诵比赛、读书会、心得体会交流等,促进儿童对传统优美诗文的学习、理解和感悟。每学期各班出一期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作品”为

主要内容的手抄报,并进行评比。开展中高年级的学生学习和践行中华优秀传统美德、学习国学经典心得体会、欣赏优秀中华传统文化、文学和艺术,并写出自己的感想和体会,组织中高年级“传统文化进校园”征文比赛,以文抒怀。

3、开展读书活动,让书香浸润校园。

开展“爱读书、勤读书、读好书、好读书”活动,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加阅读量,以开拓学生视野,将读书活动渗透到教与学的各个环节。制定详实可行的阅读计划,创设阅读氛围,让学生乐于看书。一是鼓励学生节约零用钱用于购买课外读物,家里建立个人小书库。二是调查学生家中的藏书量和种类,特别是适合小学生的书籍,作出统计,绘制成表,要求每人每月选一至两本带到学校,建立班级图书库。学校根据班级小书库的图书数量、出借记录、管理制度等评比书香班级。三是建立“流动书柜”,学校在每个楼层的平台处都放置了两个流动书柜,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可以尽情在书海遨游。

4、弘扬传统文化,规范书写汉字。

一是加强老师的培训。学校于开学初由参加省汉字书写培训的冯惠霞老师对全校老师进行培训;12月3日,我校又邀请全国有名的汉字书写专家吴明亮老师对全校教师进行汉字规范书写的培训,提高全体老师的指导能力。

二是加强学生的训练。我校规定全校每周二下午2时至2时30分为书法练习时间。在规定的时间内,学生都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钢笔字训练(一、二年级进行铅笔字训练)。

三是以赛代练:十六周,学校开展“书写规范汉字,弘扬中华文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