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第十章详解

合集下载

第十章矿化期、矿化阶段及矿物的生成顺序详解

第十章矿化期、矿化阶段及矿物的生成顺序详解

方铅矿
毒砂
3.矿物同时形成的标志
1)固溶体出溶结构:固溶体出溶的矿物其接触边缘平滑,无锯
齿状接触边,格状交叉处不加宽;乳浊状结构、叶片状结构、 格状、结状结构
定向乳浊状结构
乳浊状结构
Sph Tet Cp
雪花状结构
格状结构
2)共结边结构:矿物接触边界平直或呈舒缓波状,无相互插入 或溶蚀现象
期,主要形成各种钙、铁、镁、铝的硅酸盐矿物以及氧化
物;石英硫化物期,以形成石英和大量的硫化物为特征
3.确定矿化期的标志 ①对矿床的基础地质进行详细的野外研究,了解矿床形成条件
和矿床产出特点
②典型的矿物共生组合和矿石组构特征
如鞍山式石英-磁铁矿矿石产于前寒武系火山沉积变质岩系中 一定的层位中, 具有特征的条带状和皱纹状构造,常见磁铁矿
2.确定矿物世代的标志 1)矿物的形态特征及颗粒性质
黄铁矿的 不同世代
2)矿物共生组合特点
3)晶粒内部结构和典型结构
4)矿物化学组分和物理性质的差异
五、矿物生成顺序表
1.概念: 将野外、室内收集的有关矿床的矿化类型及矿化演化特征
等的实际资料,以简明的图表方式表示
2.矿物生成顺序表的内容 1)矿化期、矿化阶段(如有可附测温资料) 2)主要矿物及其世代 3)各主要矿物含量及其生成顺序 4)主要矿石类型,矿石组构,各矿化阶段标型元素等 3.矿物生成顺序表的编制实例
第十章 矿化期、矿化阶段及矿物的生成顺序
一.矿化期(成矿期) 二.矿化阶段(成矿阶段) 三.矿物的生成顺序 四.矿物的世代
五.矿物生成顺序表
一、矿化期
1. 概念:较长的矿化作用过程, 成矿地质作用和物理化学条件 差异明显、时间间隔较长

第十章自然对流详解演示文稿

第十章自然对流详解演示文稿

l
l
u
v
U and V
u0
u0
t t tw t
l 为特征长度, u0 为任意选择的参考速度
Nu
Y Y 0 U V 0 X Y
U
U X
V
U Y
g (tw t )l
u02
1 Rel
2U Y 2
U V X YBiblioteka 1 2 Rel Pr Y 2
• 定义Gr数,
Grl
g (tw t )l3 2
• 重点:大空间垂直平壁上的层流自然对流Nu关联式 • 自然对流的边界层
• 浮力 –流体 密度差 –体积力:重力,科里奥利力
温差密度差浮升力自然对流自然对流换热
• 自由发展边界层 热管道,热导线等
大空间竖直平壁上的自然对流换热
tw t
u(x,y)
tw
t
g x
y u
v
• 层流,湍流?
• 层流:热阻主要取决于 边 界 层厚度 , hx逐渐 减 小
• 或,利用针对常热流的经验关联式:(10-79) to (10-87)
自然对流与强制对流并存的混合对流
在对流换热中有时需要既考虑强制对流亦考虑自然对流
考察浮升力与惯性力的比值
一般认为,
gtl3 2 Gr 2 u 2l2 Re2
Gr / Re2 0.1 时,自然对流的影响不能忽略,
而 Gr / Re2 10 时,强制对流的影响相对于自然对流可以
• 动量方程→
U
U X
V
U Y
Grl Rel 2
1 Rel
2U Y 2
• 自然对流里的Gr数类比于强迫对流里的Re数
• Gr数的物理意义:浮力与粘性力的比值 – Gr 数越大,自然对流越强烈flow

大学物理课后习题详解(第十章)中国石油大学

大学物理课后习题详解(第十章)中国石油大学

根据高斯定理可得 方向由的正负确定
10-22 如图所示,在xOy平面内有与y轴平行、位于和处的两条无限长平 行均匀带电直线,电荷线密度分别为和。求z轴上任一点的电场强度。
[解] 无限长带电直线在线外任一点的电场强度 所以 P点的场强 由对称性知合场强的z方向分量为零,x方向分量 而
所以 方向指向x轴负方向 10-23 如图所示,在半径为R,体电荷密度为的均匀带电球体内点处放
所以 证毕。
10-27 电量q均匀分布在长为2l的细杆上,求在杆外延长线上与杆端距离 为a的点P的电势(以无穷远为零电势点)。 [解] 取如图所示的电荷元dq,,它在P点产生的电势为
则整个带电直线在P点产生的电势为
10-28 如图所示,在点电荷+q的电场中,若取图中点P处为电势零点, 则点M的电势为多少? [解] 取P点为电势零点,则M点电势为
10-10 如图所示,一厚度为b的无限大带电平板,其体电荷密度为 (0≤x≤b),式中k为正常量。求:(1)平板外两侧任一点和处的场强大小; (2)平板内任一点P处的电场强度; (3)场强为零的点在何处? [解] (1)过点作一圆柱体穿过无限大带电平板,由高斯定理
即 所以 因此平板外一点的场强与距平板的距离无关, (2)板内(即0≤x≤b区域) (3)若电场强度为0,则 此时,此即为场强为0的点。
10-1l 一半无限长的均匀带电直线,线电荷密度为。试证明:在通过带 电直线端点与直线垂直的平面上,任一点的电场强度 E的方向都与这直 线成45°角。 [解] 如图选择直角坐标系,在棒上取电荷元
它在过棒端的垂直面上任意点贡献场强为
由于

所以
总场强的分量为 它与负y方向的夹角是
10-12 一带电细线弯成半径为R的半圆形,线电荷密度,式中为一常 量,为半径R与x轴所成的夹角,如图所示。试求环心O处的电场强度。 [解] 取电荷元

010环节动物门详解

010环节动物门详解

环毛蚓生殖系统
雌性生殖器官 卵 巢:1对,位于13节前方,腹
神经链两侧; 卵漏斗:1对,位于13节内; 输卵管:1对,连接卵漏斗; 雌性生殖孔:1个,输卵管在14节
腹神经链下合并并开口于14节腹面 正中。
受精囊:3对,位于7、8、9、节 由坛、坛管、盲管(接受精子)组 成。 。
生殖环带
性成熟时,14—16节的刚毛消失,体壁变厚变硬 ,在生殖时分泌粘液形成指状卵茧,以保证在陆 地上受精的顺利进行,使胚胎发育避免了干燥环 境。
• 约3000余种, • 身体分节,疣足退化,体表具刚毛; • 生殖发育
– 雌雄同体,异体受精; – 性成熟时体表形成环带(Clitellum); – 交配时两虫互相授精,卵产于环带中,脱落成卵茧
(cocoon),直接发育。 • 根据生殖腺、环带及刚毛构造等分三目。
– 常见种类:杜拉蚓(Drawida)、环毛蚓(Pheretima)
• 蚯蚓可使土壤疏松、改良土壤、提高肥力,促 进农业增产。
• 世界的蚯蚓约有1800多种,我国已记录229种。 环毛属种类多,我国有100多种.
二、外形形态
• 蚯蚓生活在潮湿的土壤中,其身体的形态和结构 表现了对土壤环境的高度适应:
– 1)头部退化,触手、触须、眼点等感官均已消失; –2) 口前叶富有肌肉,当内腔充满体液时,可向前伸张,
一、进化地位
环节动物是在动物进化史占有重要地位的一 个类群,出现了一系列新的特征:
– 身体(同律)分节,出现疣足或刚毛 – 发达的真体腔和闭管式循环系统 – 链式神经系统
二、生物学特征
1 . 身体同律分节,出现了原始的附肢(疣足) 2 . 两侧对称、三胚层、发达的真体腔、闭管式
循环系统; 3 . 后肾管型的排泄系统; 4 . 链状神经系统; 5 . 雌雄同体或异体,海洋中间接发育的种类都

逄锦聚《政治经济学》(第4版)课后习题详解(10第十章 资本主义条件下的企业)

逄锦聚《政治经济学》(第4版)课后习题详解(10第十章 资本主义条件下的企业)

逄锦聚《政治经济学》(第4版)第十章资本主义条件下的企业课后习题详解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概念题1.企业制度答:企业制度是指企业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结合的社会形式,是调节企业内工人与工人、资本家、企业家之间关系的各种社会规则。

企业制度是一个多层次的制度体系,包含以下内容:(1)企业的产权结构和财产关系。

主要指企业原始所有权结构和出资方式、财产的占有状况、权益实现状况企业资产的支配权如何行使、出资者参与经营的程度以及出资者所有权与企业资产支配权的关系。

(2)与企业产权结构相适应的企业组织结构。

主要指出资者、经营者以及生产者之间的制约、制衡的组织关系。

(3)财产责任及决策权限的相关规则。

主要指不同的产权主体在企业整体发展和日常经营中的决策权限和相应责任的划分。

2.虚拟企业[中央财经大学2012研]答:虚拟企业是指某一企业或若干企业以一种或多种的优势资源为核心,为实现特定的企业目标,仅保留企业中最关键的功能和职能部门,而将其他的功能和职能虚设,实现资源的最佳组合而建立起来的企业组织。

虚拟企业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1)网络虚拟企业,主要是指利用因特网和信息技术、电子货币等先进技术手段,提供商品和服务;(2)品牌型虚拟企业,主要是指以商品和服务品牌资源为核心,而虚拟掉生产等部分职能的企业;(3)联盟型虚拟企业,主要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具有资源优势互补的企业,为实现共同的战略目标,通过各种协议、契约结成的利益风险共享的松散型联合体。

3.利益相关者答:利益相关者是指在某一企业里享有一种或多种利益关系,并与企业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个体或群体。

第十章成本核算常识详解

第十章成本核算常识详解

第十章成本核算常识[ 知识目标 ]1.理解成本核算的要求和一般程序2.着重掌握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3.理解成本分析的常用方法[ 技能目标 ]1.能运用品种法计算产品的成本2.能对产品生产成本进行简要分析案例故事:某企业本月份发生如下费用:1. 为生产产品领用原材料共78 000 元;2. 支付本月份借款利息10 000 元;2.购买固定资产 50 000 元;3. 车间设备发生维修费 2 000 元;4. 预付下一季度的劳动保险费 20 000 元5. 支付税款的滞纳金 3 000 元。

请问: 1. 本月支付的上述费用,哪些应列入成本,哪些不应列入成本?2. 上述应记入产品成本的费用是多少?第一节成本核算的要求和一般程序一、成本核算的要求成本核算概括地说,就是对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生产费用进行审核、归集和分配,计算出各种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包括生产费用的发生核算和产品成本的形成核算两个方面。

成本核算是成本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为了充分发挥成本核算的职能和作用,为企业经营管理决策提供真实可靠的信息、不断降低产品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在成本核算过程中应遵守下列基本要求:(一)正确确定财产物资的计价和价值转移方法企业的财产物资是生产资料,其价值在生产经营过程随着消耗要转移到产品成本和费用中去。

所以,财产物质的计价方法和价值转移将是影响产品成本和期间费用的重要因素。

如:在材料核算中包括材料采购成本的确认、在实际成本计价时材料发出成本方法的选择(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移动加权平均法、个别认定法)、在计划成本计价时材料成本差异率的计算(个别差异率、分类差异率、综合差异率)等。

在固定资产核算中包括固定资产原值的计算方法、折旧方法等。

此外还有涉及低值易耗品和包装物的摊销方法、摊销期限长短等。

为了正确计算产品成本,对于各种财产物资的价格和价值转移,都应确定合理、简便、科学的方法;这些方法已经确定,应保持相对稳定,不得随意变动,以保证成本信息的可比性。

第十章 高中定语从句详解

第十章    高中定语从句详解

定语从句定语从句由关系代词或关系副词引导。

关系词除了起引导作用外,在从句中还担任一定的成份。

1.who, whom引导的定语从句who, whom用于代替人。

who在定语从句中作主语;whom在定语从句中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在限制性定语中可以省略,在口语中可用who代替whom。

The man who wrote this book is a friend of mine.Is that the boy(whom / who)you spoke of the other day ?2.which引导的定语从句which指物,在定语从句中作主语或宾语,在限制性定语中作宾语中可以省略。

He is driving a car which can travel 150 miles an hour.The clock(which)my grandfather bought 20 years ago is still in good order. 3.that引导的定语从句that指人或指物,在定语从句中作主语,宾语或表语。

He is a man that / who means what he says. 他是个说话算数的人。

The pictures(that / which)I had taken won the first prize.He doesn’t seem to be the man that he was. 他似乎和过去大不一样。

(that代替the man作was的表语)4.whose引导的定语从句whose指人,也可指物,在定语从句中作定语。

指物时可与of which互换使用。

I have a classmate whose father is a mayor.I live in the house whose windows face south.I live in the house the windows of which face south. = of which the windows face southWe looked at the tower whose tip / the tip of which was golden.5.关系副词when, where, why引导的定语从句when, where, why引导的定语从句,分别修饰表示时间、地点、原因的先行词,并分别在从句中作时间、地点、原因状语。

10 八年级物理第十章 浮力 知识点总结详解

10 八年级物理第十章 浮力 知识点总结详解

第十章 浮力一、浮力1:浮力:一切浸在液体或气体里的物体,都受到液体或气体对它竖直向上的力,这个力叫浮力。

浮力产生的原因: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对它的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

浮力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

施力物体:液(气)体二、阿基米德原理1. 阿基米德原理: 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

2. 阿基米德原理公式:排浮G F =ρ液gV 排从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浮力的只决定于液体的密度、物体排液的体积(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与物体的形状、密度、质量、体积、及在液体的深度、运动状态无关。

适用条件:液体(或气体) 三、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⑵说明:①密度均匀的物体悬浮(或漂浮)在某液体中,若把物体切成大小不等的两块,则大块、小块都悬浮(或漂浮)。

②悬浮与漂浮的比较相同:F 浮=G 不同:悬浮ρ液=ρ物;V 排=V 物漂浮ρ液<ρ物;V 排<V 物③判断物体浮沉(状态)有两种方法:比较F 浮与G 或比较ρ液与ρ物。

④冰或冰中含有木块、蜡块、等密度小于水的物体,冰化为水后液面不变,冰中含有铁块、石块等密大于水的物体,冰化为水后液面下降。

漂浮问题:一:物体漂浮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等于它受的重力; 二:同一物体淹没在不同液体里,所受浮力相同;三:同一物体在不同液体里漂浮,在密度大的液体里浸入的体积小;四:漂浮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是它总体积的几分之几,物体密度就是液体密度的几分之几;三、物体的浮沉条件的应用:1.浮力的应用排水量:轮船满载时排开水的质量。

单位:吨(t),由排水量m 可计算出:排开液体的体积V 排=m/p ;排开液体的重力G排=m g ;轮船受到的浮力F 浮 =m g ,轮船和货物共重G=mg 。

2)潜水艇是靠改变自身的重力来实现上浮或下潜。

3)气球和飞艇是靠充入密度小于的气体来改变浮力。

2、浮力的计算:1)压力差法:F 浮=F 向上-F 向下2)称量法:F 浮=G 物-F 拉(当题目中出现弹簧测力计条件时,一般选用此方法) 3)漂浮悬浮法:F 浮=G 物 4)阿基米德法:F 浮=G 排=ρ液gV 排(当题目中出现体积条件时,一般选用此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牛顿冷却公式 qc htw t
10
qw qc
h t
tw t y y0
它把对流换热表面传热系数与流体的温度场联系起来。
注意:
在分析解法及数值法求解中,第一类边界条件与第二类边 界条件的已知量是不同的。
第一类边界条件的问题中,壁面温度是已知的,分析求解的 目的是求壁面法向的温度变化率。
流体内部和流体与壁面间导热热阻小 单位体积流体能携带更多能量
有碍流体流动,不利于热对流
自然对流换热增强
6
(5) 换热表面的几何因素
内部流动对流换热:管内或槽内
外部流动对流换热:外掠平板、圆管、管束










7
综上所述,表面传热系数是众多因素的函数:
8
对流换热分类
9
3. 研究对流换热的方法
18
➢ 比拟法
利用热量传递与动量传递在机理上的共性建立表面换热系数h
与摩擦系数之间的比拟关系式。
12
10-4 对流换热的实验研究方法
实验研究是传热学研究中的主要和可靠手段;尤其是复杂 的传热学问题
尽管数值传热学发展很快,但实验研究仍是检验数值模拟 和数学模型正确与否的唯一方法。 问题:如何进行实验研究?
t
y y0
第二类边界条件的问题中,壁面换热的热流密度是已知的,
相应的温度梯度是已知的,分析求解的目的是确定壁温tw。
这两种边界条件问题的共同点就是要解出流体流体内的温度
分布,即温度场。
11
注意:上式与导热问题第三类边界条件的差别
(1)导热问题中,h已知,此处h为未知值;
(2)导热问题中, λ为固体导热系数,此处λ 为流体导热系数;
从公式可知,要计算换热量,温度及面积比较容易 得到,主要认识是如何求得对流换热系数h。
2.对流换热的影响因素
流动起因、流动状态、流体有无相变、流体的热 物理性质、换热表面的几何因素等。
3
(1)流动起因 自然对流:流体因各部分温度不同而引起的密度差
异所产生的流动(Free convection)。 强制对流:由外力(如:泵、风机、水压头)作用
同类现象:是指相同形式和内容的微分方程式(控制方程+单 值性条件方程)所描述的现象。
不同类现象:描写电场与导热物体的温度场的微分方程虽然形 式相仿,但内容不同。因此,电场与温度场之间只有“类比”或者 “比拟”,但不存在相似。
同样,速度场与温度场之间微分方程虽然形式相同,但内容 不同,因此也只能比拟,不存在相似。
第十章 对流换热
§10-1 概述 §10-4 对流换热的实验研究方法 §10-5 单相流体强迫对流换热特征数关联式 §10-6 自然对流换热
1
10-1 概述
1. 对流换热现象及公式 (1)定义:流体与固体
y t∞ u∞
壁直接接触时所发生的热 量传递过程。
tw
x
qw
对流换热与热对流不同,既有热对流,
17
物理现象相似
对于两个同类的物理现象,如果在相应的时刻与相应的地点上 与现象有关的物理量一一对应成比例,则称此两现象彼此相似。
有三点说明: 只有同类的现象才能谈论相似问题; 与现象有关的物理量要一一对应成比例; 对非稳态问题要求在对应的时刻各物理量的空间分布相似。
(1)只有同类的现象才能谈论相似问题;
➢ 分析法(解析解,理论分析法)
a)建立边界层内的微分方程组求h; 思路:取控制体,利用质量守恒、能量守恒和动量守恒 建立微分方程组综合单值性条件。
简化:不考虑辐射,对流换热量就等于贴壁流体层的导热 量,将傅里叶定律应用于贴壁流体层。
t
qw
t y
y0
y y0为贴壁处壁面法线方向上的流体温度的变化率;λ为流体 的导热系数;A为换热面积。
把酱油到进汤里,花半小时酱油才能和汤混合,用汤匙一搅, 依靠紊流几秒钟它们就混合在一起了。
如果没有紊流的掺混,烟囱浓烟中的有害物质将长期积聚, 危害人类环境。
5
(3) 流体有无相变 h相变 h单相
单相换热 相变换热:凝结、沸腾、升华、凝固、融化等
(4) 流体的热物理性质
热导率 比热容 运动粘度
密度 动力粘度 体胀系数
(3)导热问题中, t为固体温度,此处t为流体温度。
(4)上式h为局部传热系数,而求整个表面的表面传热系数应把 牛顿冷却公式用于整个表面得出。
b)建立边界层的积分方程组求解h(近似解法);
➢ 数值法
➢ 实验法
用相似原理或量纲分析法,将众多的影响因素归纳成为数不 多的几个无量纲的准则,通过实验确定h的具体关系式。
表面传热系数是众多因素的函数;有些影响因素相互制约 和影响(如:温度与热物性);如果采取逐个研究各变量的影 响,实验工作量极为庞大、也极难进行。
— 相似理论指导下的实验研究
13Βιβλιοθήκη 1. 相似理论基本知识相似的概念
相似的概念最初来自几何学,如果两个 图形的对应边一一成比例,对应角相等,则 称两个图形几何相似,对于两个相似的图形, 器重任何一个都可以看成是另一个图形的按 比例缩小或者放大的结果。
所产生的流动(Forced convection)。
h强制 h自然
4
(2) 流动状态 h湍流 h层流
层流:整个流场呈一簇互相平行的流线(Laminar flow) 湍流(紊流):流体质点做复杂无规则的运动(Turbulent flow)
紊流流动极为普遍
麦浪滚滚,旗帜飘扬,都 由空气紊流引起
香烟的烟在静止的空气中上 升,可以看到从层流到紊流的转 化。 没有紊流的世界是不可想象的
也有导热;不是基本传热方式。
(2)对流换热的特点:
1)导热与热对流同时存在的复杂热传递过程。 2)流体与壁面直接接触和宏观运动;也必须有温差。 3)由于流体的粘性和受壁面摩擦阻力的影响,紧贴 壁面处会形成速度梯度很大的边界层。
2
(3)对流换热计算式 牛顿冷却公式
y t∞ u∞
对流换热系数
tw x qw
14
几何相似
彼此几何相似的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
若(1)、(2)相似: 若(1)、(3)相似:
几何相 似倍数
15
整理,得:
即:两三角形相似时,不仅各对应边成比例,而且它们的 LA、 LB 数值必定相等
16
可以论证:若两个三角 形具备相同的
那么它们必定相似! ➢ LA、LB分别相等表达了三角形相似的充分和必要条件 ➢ LA、LB有判断两三角形是否相似的作用 ➢ LA、LB是无量纲的 —— 几何相似特征数 —— 几何相似准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