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客车侧翻耐撞性的结构设计方法

大客车侧翻耐撞性的结构设计方法
大客车侧翻耐撞性的结构设计方法

车身安全结构的秘密 爱唯欧整车拆解汇总

如何确保小型车在碰撞事故中对乘员提供尽可能多的安全保护是始终困扰工程技术人员的一道难题,由于受先天“体型”的限制,小型车往往需要在车身安全结构以及被动安全系统上做出更多的努力。 一辆车出厂后,车身表面有车身覆盖件,坐入车内,所能看到和摸到的则是内部装饰件,而夹在它们中间而且往往也是消费者很难看到的白车身则是一辆车的骨架,更形象的说,它就类似于支撑人体的骨骼。车上的零部件都是或直接或间接的安装在白车身上,而且它的结构设计也决定了车辆在碰撞时的安全性能。我们就通过对爱唯欧这款小型车进行拆解,来看看车身结构以及相关零部件在设计上是如何保证乘员安全的。 ●车身安全设计理念 当层层剥去它的“皮肤”和“肉体”后,车身骨架便清晰的浮现在眼前。其实对于小型车来说,由于车身相对较短,所以就需要车头和车尾的溃缩吸能区在碰撞后出现溃缩变形的同时也要保持有一定的刚性,也就是相对要“坚硬”一些,这样则不至于使得碰撞对乘

员舱造成破坏。当然,如果吸能区过于“坚硬”,那么碰撞时的能量最终则会转移到乘员身上,对其造成巨大伤害,所以如何平衡好“软”与“硬”的关系,往往是车身设计中一个很棘手的问题。 除此之外,如何在一点受到撞击后,将这种能量传递给整个车身,也就是分散可溃缩车身设计同样会起到很大的作用,特别是溃缩区相对狭小的小型车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溃缩区用尽这种极端碰撞情况下,高强度的乘员舱则是对车内乘员的最后保障,对乘员舱的设计就是要足够“坚硬”以防止任何物体对乘员舱的侵入。明白这两个道理后,我们就更容易理解车身的设计的缘由了。 ●双前防撞梁同时具有行人保护设计

两道车身纵梁从前防撞梁一直贯穿至车尾,这两根纵梁可谓是整个车身的“中流砥柱”,它一方面起到支承车身的作用,另外当车辆发生纵向碰撞时,用来分散撞击能量和抵御车身的变形。

《汽车车身结构与设计》习题与解答要点

《汽车车身结构与设计》习题与解答 第一章车身概论 1、汽车的三大总成是什么? 答:底盘、发动机、车身。 2、简述车身在汽车中的重要性。 答:整车生产能力的发展取决与车身的生产能力,汽车的更新换代在很大程度上也决定与车身,我们所看到的汽车概念大多指车身概念,汽车的改型或改装主要依赖于车身。 3、车身有什么特点? 答:a:汽车车身是运载乘客或货物的活动建筑物,由于其在运动中载人、载物的特殊性,所以汽车车身的设计与制造需要综合运用空气动力、空气调节、结构设计、造型艺术、机械制造、仪器仪表、复合材料、电子电器、防音隔振、装饰装潢、人体工程等不同领域的知识。 b:自1885年德国人卡尔·弗里德里希·本茨研制出世界上第一辆马车式三轮汽车,并成立了世界上第一家汽车制造公司——奔驰汽车公司以来,汽车车身的造型随着时代的推移和科技的进步经历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马车车厢形车身;20世纪20、30年代的薄板冲压焊接箱形车身;第二次世界大战后50、60年代冷冲压技术生产的体现流线型、挺拔大方的车身。而到了20世纪70、80年代现代汽车的各种车身造型已初具雏形,新材料、新工艺的使用更使得汽车车身的设计制造得到了飞速发展。 4、简介车身材料。 答:现代汽车车身使用的材料品种很多,除金属(主要是高强度钢板)和轻合金(主要是铝合金)以外,还大量使用各种非金属材料如:塑料、橡胶、玻璃、木材、油漆、纺织品、皮革、复合材料等。随着汽车车身制造技术的发展,为了轻量化以及提高安全性、舒适性,非金属材料、复合材料在汽车车身的加工制造中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 5、车身主要包括哪些部分? 答:一般说,车身包括白车身及其附件。白车身通常是指已经装焊好但未喷涂油漆的白皮车身,主要是车身结构件和覆盖件的焊接总成,并包括前后板制件与车门。车身结构件和覆盖件焊(铆)接在一起即成为车身总成,该总成必须保证车身的强度与刚度,它可划分为地板、顶盖、前围板、后围板、侧围板、门立柱和仪表板总成。车身前板制件一般是指车头部分的零部件,包括水箱框架和前脸、前翼子板、挡泥板、发动机罩以及各种加强板、固定件。6、车身有哪些承载形式? 答:车身按照承载形式的不同,可以分为非承载式、半承载式、承载式三大类。

汽车车身结构与设计考试题目

第一章 1. 什么是车身结构件、车身覆盖件 答:车身结构件:支撑覆盖件的全部车身结构零件的总称。 车身覆盖件:覆盖车身内部结构的表面板件。 2. 车身类型一般按什么分类,可分为哪几类?非承载式车身的车架一般可分为哪 几类?答:车身类型一般按承载形式不同,可分为非承载式、半承载式和承载式。 非承载式车身的车架一般可分为:1)框式车架:边梁式车架和周边式车架2)脊梁式车架3)综合式车架 3.边梁式、周边式、脊梁式、X 式车架的用途及特点?轿车车身特点分类有 哪些?轿车车身造型分类有哪些? 答:边梁式车架: 特点:此式车架结构便于安装车身(包括驾驶室、车箱或其它专用车身乃至特 种装备等)和布置其它总成,有利于满足改装变型和发展多品种的需要。 用途:被广泛采用在货车、大多数专用汽车和直接利用货车底盘改装的大客车 以及早期生产的轿车上。 周边式车架: 特点:最大的特点是前、后狭窄端系通过所谓的“缓冲臂”或“抗扭盒”与中 部纵梁焊接相连,前缓冲臂位于前围板下部倾斜踏板前方,后缓冲臂位于后座下 方。由于它是一种曲柄式结构,容许缓冲臂具有一定程度的弹性变形,它可以吸 收来自不平路面的冲击和降低车内的噪声。此外,由于车架中部的宽度接近于车 身地板的宽度,从而既提高了整车的横向稳定性,又减小了车架纵梁外侧装置件 的悬伸长度。 用途:适应轿车车身地板从边梁式派生出来的。 脊梁式车架: 特点:具有很大的抗扭刚度,结构上容许车轮有较大的跳动空间,便于装用独立悬架。 用途:被采用在某些高越野性汽车上。 X 式车架: 特点:车架的前、后端均近似于边梁式车架,中部为一短脊管,前、后两端便于 分别安装发动机和后驱动桥。中部脊梁的宽度和高度较大,可以提高抗扭刚度。 用途:多采用于轿车上。

论土建结构工程的安全性(新版)

( 安全论文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论土建结构工程的安全性(新 版) Safety is inseparable from production and efficiency. Only when safety is good can we ensure better production. Pay attention to safety at all times.

论土建结构工程的安全性(新版) 摘要:土建结构工程的安全性是土建结构的重要问题,本文从我国结构设计规范的安全设置水准以及调节安全设置的不同见解,提出了提高土建结构安全性的措施。 关键词:土建结构;土木工程;安全性 前言:土建结构的安全性就是指防止破坏倒塌的一种能力,它也是结构工程非常重要的质量标准,而结构工程的安全性也是主要由于施工的水平和结构的设计,并且与结构的正确维护、检测有关,这些又与土建工程法规和技术标准合理设置及运用有相当的关联性。 一、我国结构设计规范的安全设置 1.我国规范自1959年以来均规定楼板承受的活荷载是每平方米150公斤(现已确定在新的规范里将改回到200公斤),而美、英则

为240和250公斤;规范规定的荷载分项系数与材料强度分项系数的大小,前者是计算确定荷载对结构构件的作用时,将荷载标准值加以放大的一个系数,后者是计算确定结构构件固有的承载能力时,将构件材料的强度标准值加以缩小的一个系数。这些用量值表示的系数体现了结构构件在给定标准荷载作用下的安全度,在安全系数设计方法(如我国的公路桥涵结构设计规范)中称为安全系数,体现了安全储备的需要;而在可靠度设计方法(如我国的建筑结构设计规范)中称为分项系数,体现了一定的名义失效概率或可靠指标。安全系数或分项系数越大,表明安全度越高。 2.结构的整体牢固性 不但结构构件要有很好的承载能力,而且结构物还要有整体的牢固性。结构的整体牢固性主要是指结构出现局部损坏,但不至于导致大范围倒塌的能力,换一种说法讲是结构能适应与其不相称的破坏。结构的整体牢固性主要是依靠结构优良的延性和必要的冗余度,用来预防地震、爆炸、火灾等自然灾害或人为差错导致的巨大灾难,尽量减轻灾害所造成的损失。例如汶川地震造成的巨大伤亡

城轨车辆耐撞性及其吸能结构的研究

城轨车辆耐撞性及其吸能结构的研究 随着轨道交通行业的迅速发展及其运量的不断加大,车辆运行的安全性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轨道车辆的安全性分为主动安全性和被动安全性,从以往发生的事故来看,仅仅依靠主动安全防护技术往往难以确保乘员的生命安全与车体结构不受到重创,因此车辆被动安全防护技术已经成为国内外轨道车辆技术人员所研究的重要课题。 本文首先利用ANSYS/LS-DYNA软件分别对三种同等壁厚的薄壁管件(圆管、方管、锥形管)的碰撞过程与装在某B型地铁头车上压溃式吸能结构的工作过程进行了仿真分析,得出了它们各自的吸能量与碰撞力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在此基础上对其耐撞性进行了研究和评价。其次,依据金属切削过程会消耗大量能量的原理,对不同参数(刀具前角、切削深度、工件材料、工件形状等)下刀具切削工件的过程进行了碰撞仿真分析,探索了各种参数对切削吸能过程的影响。 结果表明,刀具切削工件吸收能量的过程与管被压溃吸收能量的过程相近,但前者的平均碰撞力远小于后者且其波动幅度也比后者更小。在对不同切削形式下的切削式吸能结构进行了碰撞仿真分析和吸能特性的评估后得知,切削—压溃式吸能结构吸能效果最优。 最后,分别对无防爬吸能结构、装有压溃式防爬吸能结构和装有切削式防爬吸能结构的B型地铁列车头车在12.25km/h和18.36km/h两种速度下正面碰撞固定刚性墙的过程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1)装有切削式防爬吸能结构头车端梁和缓冲梁的吸能量比无防爬吸能结构时的吸能量降低达93.6%和57.5%,比装有压溃式防爬吸能结构时的吸能量降低达23.6%和29.3%;(2)装有压溃式防爬吸能结构头车的初始碰撞力峰值最小,其值是无防爬吸能结构时的38.3%和46.2%,

轿车车身结构及其设计解析

第六章轿车车身结构及其设计 第一节轿车车身结构及其分类 1.1 轿车定义 GB3730.1-88 轿车是用于载送人员及随身物品,且座位布置在两轴之间的四轮汽车。 轿车车身的作用是能为乘员提供一个较舒适的乘坐环境以及一定的安全保护措施,它包括白车身及其附件,并与底盘、发动机、电子电器设备一起构成轿车的四大总成。由于它是轿车上载人的容器,因此要求轿车车身应具有良好的舒适性和安全性。此外,轿车车身又是包容整车的壳体,能够最直观地反映轿车外观形象的特点,从而决定了现代轿车车身设计非常注重外部造型以符合人们对轿车外形的审美要求,更好的开创轿车市场。 1.2 轿车车身结构 早期轿车沿用马车车身,并没有自身独立的车身,被人们称作“没有马的马车”,随着时代的进步,轿车车身成为了轿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轿车车身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车身本体、车身外装件、内装件和车身电气附件等。 1.2.1车身本体 1—1 三厢式轿车车身结构图 1、发动机盖 2、前档泥板 3、前围上盖板 4、前围板 5、车顶盖 6、前柱 7、上边梁 8、顶盖侧板 9、后围上盖板10、行李箱盖11、后柱12、后围板13、后翼子板14、中柱15、车门16、下边梁17、底板18、前翼子板19、前纵梁20、前横梁21、前裙板22、散热器框架23、发动机盖前支撑板车身本体即白车身,它包含车身的骨架结构,由车身结构件和车身覆盖件组合而成,是主要承载构件的骨架件,其截面形状、受力方向、力如何传递、力矩的位置都是设计时应注意的问题,如图1-1所示为三厢式轿车车身的结构图。 车身结构件主要是车身结构中的梁和支柱,用来支撑车身覆盖件,并通过焊接而成车

建筑结构设计中存在的安全性问题解析

建筑结构设计中存在的安全性问题解析 发表时间:2016-09-08T11:13:53.110Z 来源:《建筑建材装饰》2015年10月上作者:王健[导读] 本文从当前建筑结构设计中存在的安全性问题入手,就其针对性的解决策略进行了探究。 (南京雄力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江苏南京210000) 摘要: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进步使得我国建筑工程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建筑工程数目与日俱增,同时结构形式也越发复杂,这进一步增加了建筑结构设计的难度。因此,提高建筑结构设计安全性势在必行。本文从当前建筑结构设计中存在的安全性问题入手,就其针对性的解决策略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建筑结构;设计;安全问题 前言 安全性是建筑结构设计中的重中之重,其设计的合理性不仅会对建筑结构的整体性,更会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产生损害,所以必须要加强建筑结构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此外,还应强化设计人员对建筑安全性的认识,明确责任,提高辨析能力,进行经验的积累,使建筑结构的设计工作更趋规范化、专业化。 1当前建筑结构设计中存在的安全性问题 1.1结构抗震性偏低 建筑物的抗震强度直接关乎建筑物的安全性和质量,进而会对建筑居民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产生重要影响。地震过程中所产生的冲击波会对建筑结构的承载性能产生巨大的剪力和扭力,会对建筑主体结构造成严重的破坏,比如汶川、玉树和雅安等地震对我国社会经济以及人民的生命财产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所以加强建筑的抗震性研究,降低生命财产损失和地震灾害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为了提高建筑抗震性能,我国制订了一系列相关的抗震规范,比如抗震的设计原则为“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但是由于部分建筑结构设计人员缺乏质量和安全意识,所以在结构设计中没有进行合理的抗震设计,无法切实按照抗震规范的要求来进行抗震验算。另外,部分设计人员抱着侥幸的心理并根据设计经验进行抗震设计,由于我国地域广,地势复杂,所以地震的发生级别和概率也各不相同,但是很多设计人员没有考虑到这一点,进而也很容易致使建筑物的结构抗震强度设计不满足抗震设计的相关规范和标准。 1.2设计人员的安全意识不强 部分建筑结构设计人员没有将建筑结构安全问题作为设计中需要考虑的重点内容,从而致使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技术规范和安全操作问题频繁发生。就设计人员安全意识缺乏的具体表现而言,主要表现为结构设计中材料的偷工减料以及所采用的规范是老版本的规范,而没有采用国家最新版本的设计规范来进行设计等。 1.3结构设计不合理 在建筑结构设计的过程中,结构设计不合理首先表现为建筑物构造设计或者建筑物材料装修不合理,又或者火灾和地震等因素会对建筑物整体结构产生影响,甚至产生变形或倒塌等问题,所以不利于保障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其次,部分建筑结构设计人员过于重视建筑物结构的外观设计,而忽略了建筑物的安全性、稳定性和整体质量。最后,鉴于建筑结构设计人员的职业素养不高或者其他方面因素的影响,他们没有给予结构设计和施工足够的重视和监督管理,所以结构设计中的问题众多或者施工单位没有按照规范和施工要求来进行严格施工。 2建筑结构设计中安全性问题的解决策略 2.1重视建筑结构设计的抗震性能 建筑结构抗震性能是建筑结构设计中一个需要重点考虑的因素,本应受到结构设计人员的充分重视,但是由于建筑结构受到地域性因素的限制,并且地震的发生也会因地质地貌的不同而存在差异,我国许多地区已经多年没有发生过地震,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这些罕见地震发生区域的建筑设计中就无需考虑结构的抗震性。因此,为了确保结构设计的合理性,结构设计人员必须要充分重视建筑结构的抗震性,同时要结合地震及其可能发生共振的情况来进行抗震设计,从而达到提高建筑结构抗震性,确保人们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而就重视建筑结构设计中抗震性能的具体内容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着手努力:首先,建筑结构设计人员需要详细调查和分析建筑当地的自然环境因素,并要采用科学有效的方法和手段来合理选择施工材料,加之对建筑结构的合理规划和设计,从而达到有效提高建筑结构抗震性能、安全性能和耐久度的目的。其次,建筑结构设计人员必须要充分考虑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各个细节,如剪力墙结构、混凝土结构和钢筋骨架结构等,提高建筑结构设计质量,降低或避免地震对人们的安全性产生影响。 2.2增强结构设计人员的安全意识 安全意识是建筑结构人员必须具备的素质,它是设计人员的设计灵魂。如果结构设计人员缺乏安全意识,就无法将安全设计理念灌输到建筑结构设计中来,致使建筑结构设计作品中出现一系列的安全问题,这不仅会影响建筑设计单位的信誉,也会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损害。因此,为了提高建筑结构设计的安全性,就必须要不断提升结构设计人员的安全意识。而就具体的培养策略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结构设计人员的安全意识:首先,建筑结构设计人员必须要树立科学、严谨、细心的工作态度,可以正确认识和看待结构设计工作,同时还需要具有广泛的知识面,不断提高建筑结构设计人员的设计经验和专业能力,所以可以通过安全意识的培养来加强建筑结构设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能力。其次,除了具有丰富的设计经验和高超的设计技能外,还要加强对建筑结构设计人员安全意识的培养力度,切不可将设计能力和设计经验作为结构设计人员的唯一选拔标准。 2.3提高结构设计的质量 正如上述所述,结构设计缺乏合理性的问题经常出现,这与建筑结构设计人员的专业设计能力和素质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所以为了确保建筑结构设计的可行性和合理性,就必须要全面提高建筑结构设计人员的专业水平。建筑结构设计人员必须要详细地了解建筑结构的自然环境、结构材料和施工技术,从而全面确保建筑结构设计的安全。 2.4应用新兴技术提高建筑结构设计安全性

机械结构设计准则汇总

机械结构设计准则汇总 第一部分、塑料件 1、概述: 注塑件设计的一般原则: z 充分考虑塑料件的成型工艺性,如流动性; z 塑料件的形状在保证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应有利于充模,排气,补缩, 同时能适应高效冷却硬化; z 塑料设计应考虑成型模具的总体结构,特别是抽芯与脱出制品的复杂程 度,同时应充分考虑到模具零件的形状及制造工艺,以便使制品具有较 好的经济性: z 塑料件设计主要内容是零件的形状、尺寸、壁厚、孔、圆角、加强筋、 螺纹、嵌件、表面粗糙度的设计。 1.1、常用塑料介绍 常用的塑料主要有 ABS、AS、PC、PMMA、PS、HIPS、PP、POM 等,其 中常用的透明塑料有 PC、PMMA、PS、AS。高档电子产品的外壳通常采用 ABS+PC;显示屏采用 PC,如采用 PMMA 则需进行表面硬化处理。日常生活中 使用的中底挡电子产品大多使用 HIPS 和 ABS 做外壳,HIPS 因其有较好的抗老 化性能,逐步有取代 ABS 的趋势。 1.2、常见表面处理介绍 表面处理有电镀、喷涂、丝印、移印。ABS、HIPS、PC 料都有较好的表面处 理效果。而 PP 料的表面处理性能较差,通常要做预处理工艺。近几年发展起来 的模内转印技术(IMD)、注塑成型表面装饰技术(IML)、魔术镜(HALF MIRROR)制造技术。 IMD 与 IML 的区别及优势: 1、 IMD 膜片的基材多数为剥离性强的 PET,而 IML 的膜片多数为 PC。 2、 IMD 注塑时只是膜片上的油墨跟树脂接合,而 IML 是整个膜片履在树 脂上。 9 3、 IMD 是通过送膜机器自动输送定位,IML 是通过人工操作手工挂。 1.3、外形设计 对于塑料件,如外形设计错误,很可能造成模具报废,所以要特别小心。外 形设计要求产品外观美观、流畅,曲面过渡圆滑、自然,符合人体工程。 现实生活中使用的大多数电子产品,外壳主要都是由上、下壳组成,理论上 上下壳的外形可以重合,但实际上由于模具的制造精度、注塑参数等因素影响, 造成上、下外形尺寸大小不一致,即面刮(面壳大于底壳)或底刮(底壳大于面壳)。可接受面刮<0.15mm,可接受底刮<0.1mm。所以在无法保证零段差时,尽 量使产品:面壳>底壳。 一般来说,上壳因有较多的按键孔,成型缩水较大,所以缩水率选择较大, 一般选 0.5%。 底壳成型缩水较小,所以缩水率选择较小,一般选 0.4%。

汽车前后防撞梁设计地的要求的要求规范

汽车前后防撞梁设计规范 一、目的: 指导汽车前后防撞梁总成设计;提供汽车前后防撞梁总成设计的思路。 二、范围: 该规范适应于M1类车辆汽车前后防撞梁的设计。主要介绍了汽车开发过程中汽车前后防撞梁总成的作用及在整车中的影响。首先对汽车前后防撞梁在整车中的功能进行了概述,尤其是对汽车前后防撞梁碰撞性能做了详细的描述;同时对汽车前后防撞梁总成设计要点作了描述;最后对汽车前后防撞梁的加工制造性作了阐述。 三、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1551-2003 乘用车正面碰撞时的乘员保护 GB 17354-1998 汽车前、后端保护装置 GB 20072-2006 乘用车后碰撞燃油系统安全要求 C-NCAP 中国新车评估程序2012版 四、汽车前后防撞梁总成主要功能 1、汽车前后防撞梁总成功能概述 汽车前后防撞梁总成,是车身第一次承受撞击力的装置,也是车身中的一个重要构件,其功能主要有: a. 保护保险杠在低速碰撞过程中尽量不要破裂或者发生永久变形。 b. 保护车身骨架前后端纵梁在行人保护或者可维修性碰撞时不发生永久变形或者破裂。 c. 在100%正面高速碰撞、后面高速碰撞时起到第一次的吸能作用,在偏置碰撞中不仅起到第一次吸能作用,还能起到碰撞过程中均衡传递受力的作用,防止车身左右两侧受力不均。 2、汽车前后防撞梁总成碰撞性能概述 前防撞梁总成碰撞性能 前防撞梁总成的碰撞性能主要需满足低速碰撞和高速碰撞两个部分的法规要求。其中, 低速碰撞需满足的法规要求为:GB17354-1998 汽车前、后端保护装置。高速碰撞需满足的法规要求为:GB11551-2003 乘用车正面碰撞时的乘员保护; C-NCAP标准,需满足其100%正面碰撞和40%偏置碰撞要求。 3、低速碰撞对前防撞梁设计的性能要求 低速碰撞的国家标准GB l7354—1998规定的正撞速度为4km/h,车角碰撞速度为2.5 km/h,对车身的要求就是车身本体、前防撞梁和吸能盒等不能有

建筑结构的安全性设计

建筑结构的安全性设计 建筑结构设计的安全性定义 建筑结构设计的安全性实质就是通过科学合理的建筑结构设计,提高建筑的安全性。具体指建筑工程设计师通过合理的设计,提高工程施工的合理性,防止建筑结构发生破坏性事件。在很大程度上,建筑工程的安全性是由工程设计师的设计水平和工程的施工水平决定的。当然,建筑的安全性还与建筑结构的使用和维护有关。在进行建筑工程项目的设计工作中,不仅要将建筑结构的安全性考虑进去,而且还要兼顾到建筑工程的经济适用性。通常情况下,建筑结构的设计必须要满足以下几个功能: 1、安全性。所谓建筑结构的安全性是指在建筑工程正常施工的前提下,建筑结构能够承受由于各种破坏作用,并且能够在一定的突发事件中保持建筑的稳定性。安全性是建筑工程建设发展的灵魂,任何建筑工程的建设都要将其放在首位。 2、经济性。经济性建立在安全性的基础之上,只有保证了建筑结构的安全性,才能够考虑建筑工程施工的经济性和适用性。在正常的情况下,建筑工程首先要具备良好的工作性能,进而为社会创造出良好的经济效益。 3、耐久性。我们通常说的建筑结构的可靠性,不仅包括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和经济性,也包括建筑结构的耐久性。安全性、经济性,以及耐久性是建筑结构的可靠标志。建筑结构在相关规定的时间内,在一定

的条件下,实现预定功能发生的概率,在建筑领域被称之为建筑结构的安全度。因此,要想提高建筑工程的安全性,在建筑结构的设计中就必须要将建筑结构进行良好的分析,进而有效提高建筑结构的安全性能,促进建筑工程建设的发展,促进建筑业的发展。 建筑结构设计中提高建筑安全性的必要性 当前,我国正在推行房屋建筑的体制改革,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生命财产的安全性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在建筑工程的造价中,建筑结构的造价和相关材料的价格所占比例并不大,适当的安全储备几乎不会影响建筑工程总造价的波动,但是却能够有效提高工程的质量。建筑保障问题在人们心中的地位越来越高,对于那些安全度相对较低的安全财产,业主加大保险金的付出,从经济的角度上讲,并不是很划算。 站在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上来看,通过材料的选择,采取科学的建筑构造措施,使建筑结构的安全储备提高,有着非常大的必要性。提高建筑结构耐久性的投入并不是非常多,但是却能够有效延长建筑的使用寿命,降低工作量。因此,保证建筑结构设计的安全性,不仅能够促进建筑业的发展,而且也能够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三、建筑工程结构设计中提高建筑安全性的措施(一)加强工程结构设计安全性的管理 要想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就必须要聘用好的设计单位,只有资质深的工程设计单位才能够设计出安全的建筑工程,因此,建筑工程结构

基于事故数据的乘用车品牌类型耐撞性和攻击性分析

技术研究 | Technology Research 18道路交通科学技术 2019.02文/王励旸 李平凡 李艳 0 引言 我国的机动化水平持续提高,汽车逐步走进千家 万户,车辆使用需求仍在扩展。其中,车辆安全因素日 渐受到重视,消费者正逐步形成参考国内外基于碰撞 试验的安全性评价结果选择购车品牌的习惯。然而, 通过有限的碰撞试验不能覆盖真实事故中全部事故 形态。有研究指出,碰撞试验条件苛刻、成本高昂而内 容却较单一,难以全面模拟事故环境,应以基于事故 数据的车辆安全性分析作为补充。在国外,澳大利亚、 瑞典等国开展了此类分析,通过建立统计模型部分还 原事发时车辆的工况,从而在真实场景下评估车辆安全性。国外实践表明,此类分析可与基于碰撞试验的安全性评价互为补充,对于汽车企业的研发、消费者购车以及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进行针对性管控均具有指导意义。1 国内外研究现状澳大利亚早在1992年即开始进行基于事故数据的车辆安全性分析,此后逐步形成了每年更新事故数据发布报告的机制,同时也发布基于评价结果的车系安全性评级手册,以五星制评级的表达方式为消摘 要:为分析我国道路环境下乘用车品牌类型的安全性, 本文基于2014-2017年的事故数据,利用logit模型,考虑14种非车辆因素,分析了7种品牌类型的耐撞性和攻击性,检验了耐撞性和攻击性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超豪华品牌的耐撞性在乘用车中最强,自主品牌轿车的攻击性最弱。综合耐撞性和攻击性的结果,豪华品牌轿车拥有最高的总体安全性。 Abstract :In order to analyze the safety performance of different brands of passenger cars under Chinese road condition, this paper, using logit model and simultaneously taking 14 non-vehicle factors into consideration, estimated the crash-worthiness and crash aggressivity of seven brands of passenger cars based on the crash data from 2014 to 2017.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crash-worthiness and crash aggressivity was examined. The analysis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rash-worthiness of the ultra-luxury brands were the strongest among passenger cars and the self-owned brands were the least aggressive. When combining the results of crash-worthiness and crash aggressivity; luxury brands have the highest overall safety performance. 关键词:耐撞性;攻击性;基于事故数据的车辆安全性评价;logit模型;乘用车;品牌 Key words :crash-worthiness; crash aggressivity; car safety rating based on crash data; logit model; passenger car; brand 基于事故数据的乘用车品牌类型 耐撞性和攻击性分析

浅谈提高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安全性

浅谈提高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安全性 发表时间:2019-09-21T16:29:27.453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19期作者:赵辉 [导读] 摘要:我国目前各地区经济发展程度还存在较大差异、施工平均水平不高、建筑材料质量整体水平欠缺。 身份证号:13022519681224XXXX 摘要:我国目前各地区经济发展程度还存在较大差异、施工平均水平不高、建筑材料质量整体水平欠缺。在跟国际通行的建筑结构设计规范相比中,还是偏于不安全的范畴。因此,提高建筑结构设计的安全性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建筑结构设计中安全性的概述出发,分析了目前建筑结构设计中存在的主要安全隐患,并就建筑结构设计中如何提高安全性进行探讨。 关键词:建筑结构;设计;安全性 1建筑结构设计安全性 建筑结构设计安全性的确定,应在统计学理论及概率论的基础上,对成功的数据进行分析总结,并根据当前设计及施工技术水平、国家或地区资源状况和经济水平、建筑材料质量等综合考量。但是,在建筑结构设计的实际操作中,很少考虑工程项目所在地的经济条件和资源状况,更多的依靠结构工程师的经验、结构选型、建筑材料质量、目前的施工技术水平等进行综合考虑,这是导致安全系数和工程造价偏高的现象发生的原因之一。 2建筑结构设计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作者通过多年的工作经验,并结合相关的资料,总结出如下建筑结构设计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 2.1抗震度不够 我国虽不是地震经常发生的国家,但曾出现过的唐山大地震和汶川大地震这样具有极大破坏力的灾难,给我们国家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在地震中,我们不难发现有很多的豆腐渣工程,达不到抗震的要求。因此,在重建家园的时候,我们应该把建筑物的抗震性能作为重要的性能指标,对于像八级这样的大地震也能稳定,从而减少地震发生时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同时,在设计中也不能恪守规则,生搬硬套,要结合实际情况而设计,选择不同的抗震规范,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2.2建筑结构设计不合理 由于建筑结构设计者的知识和经验不足,导致其设计的建筑结构不合理,存在安全隐患或其他问题。这种人员虽然只是建筑结构设计行业中的极少数,但他们的存在也非常值得重视。因此设计人员要人人自危,不能只考虑公司利益,也要切身为顾客考虑,学会换位思考。设计人员要全而考虑情况后,再进行设计,并把不合理的设计或只顾美观不顾质量的设计扼杀在襁褓中,不要等到造成恶果时,再想补救措施。 2.3人为因素 通常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为了追求更高的经济效益,在结构设计中偷工减料。一方面,一些建筑公司为节省开支,获取高额利润,过度节约钢材,偷工减料,不重视建筑物的质量和安全性能,导致建筑物中钢材等材料的性能减弱,从而导致了建筑物的质量不过关,安全性能下降。而我国对建筑物钢筋的配筋率有明确规定,要求建筑物的不同部位的配筋率不同,因此,建筑设计人员要对建筑物的配筋率高度重视,对施工过程进行实时监督。另一方面,一些建筑公司为了节省开支,在施工中使用冷轧变形钢筋,虽然节约了资金,但这种钢筋强度和韧性都达不到规范中的规定,给建筑物的安全性能带来了隐患。 3如何提高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安全性 3.1在结构设计中采取的措施 3.1.1做好建筑结构的概念设计 结构的概念设计是根据各种安全灾害和工程经验等形成的基本设计原则和设计思想,依据对建筑结构的总体理解及掌握,在特定的建筑空间及环境条件下,有意识的利用结构总体系和各分体系间的力学特性及关系,采用概念性近似计算方法,快速、有效地对结构总体系及分体系进行构思、比较与选择,从整体的角度来确定建筑结构的总体布置和细部措施的宏观控制。具体为选出合适的竖向结构体系、水平分体系、基础类型、确定结构总体方案的布置、相应的分体系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结构的计算模型、结构的构造等,在初步设计前为所设计的工程项目设想一个概念性的总体方案,使其后的设计、施工都能够比较顺利,避免发生难以补救的原则性错误。 3.1.2结构方案对其安全性的影响 一个好的结构方案是实现结构安全性的基础性条件。结构方案设计属于创造性工作,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在选择确定竖向结构体系、水平分体系、基础类型,进行结构布置、截面尺寸确定、构件连接、材料强度等级选择等工作中,需要考虑所选结构体系是否具有好的整体稳定性、结构传力途径是否直接明确、结构整体是否有足够的必要的多余约束、局部破坏会不会引起连续倒塌等等,规范没有规定现成的公式,需要设计人员根据经验对所设计建筑及结构整体把握,选用适当的模型进行适当的计算,并判断选择,确定结构方案。 3.1.3结构构造措施、计算简图的确定 结构构造措施、计算简图的确定是建筑结构概念设计另一方面的内容。结构设计中,根据结构概念设计的原则,为保证结构的安全性,作为结构计算的前提和补充,对结构和非结构构件的各部分采取的细部措施,是结构的构造措施。在结构的分析和设计计算中,都需要对真实的结构进行适当的简化、假设,选取出相应的计算简图。选取结构的计算简图只能是根据结构的概念、力学原理进行,没有办法通过计算选取。选出的计算简图能否代表结构原型,取决于设计者对结构体系及构造、结构力学模型、结构力学响应等的把握。结构的计算简图是结构计算分析的基础,只有选定的计算简图和结构原型比较相符,计算出的结果才是有效的。 3.1.4做好建筑结构的计算设计 在一个较好的结构方案的基础上,选取合适的计算模型对结构进行分析计算,进行构件承载力设计或校核是实现结构安全性的重要方法及步骤。也就是说,建筑结构计算设计分为结构分析和截面设计。 在结构设计过程中进行的建筑结构的分析,是将预测出的结构设计基准期内施加于结构的各种作用代表值施加于前面所述建筑结构方案的简化后得出的计算简图,并求解结构在各种工况下的效应——轴力、弯矩、剪力、扭矩、截面的位移、裂缝、正应力、切应力等,并选择合适的参量作为控制构件截面承载力、变形设计的依据。设计过程中的结构分析有几点需要注意:一是,对于作用预测得是否准确,尤其一些偶然作用如地震作用,对结构分析的影响很大。二是,结构分析的对象是计划建造结构简图,是模型,不完全等同于建造好的结

机械结构设计的原则和特点

5.1.1机械结构设计的任务 机械结构设计的任务是在总体设计的基础上,根据所确定的原理方案,确定并绘出具体的结构图,以体现所要求的功能。是将抽象的工作原理具体化为某类构件或零部件,具体内容为在确定结构件的材料、形状、尺寸、公差、热处理方式和表面状况的同时,还须考虑其加工工艺、强度、刚度、精度以及与其它零件相互之间关系等问题。所以,结构设计的直接产物虽是技术图纸,但结构设计工作不是简单的机械制图,图纸只是表达设计方案的语言,综合技术的具体化是结构设计的基本内容。 5.1.2机械结构设计特点 机械结构设计的主要特点有:(1)它是集思考、绘图、计算(有时进行必要的实验)于一体的设计过程,是机械设计中涉及的问题最多、最具体、工作量最大的工作阶段,在整个机械设计过程中,平均约80%的时间用于结构设计,对机械设计的成败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机械结构设计问题的多解性,即满足同一设计要求的机械结构并不是唯一的。(3)机械结构设计阶段是一个很活跃的设计环节,常常需反复交叉的进行。为此,在进行机械结构设计时,必须了解从机器的整体出发对机械结构的基本要求 5.2机械结构件的结构要素和设计方法 5.2.1结构件的几何要素 机械结构的功能主要是靠机械零部件的几何形状及各个零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实现的。零部件的几何形状由它的表面所构成,

一个零件通常有多个表面,在这些表面中有的与其它零部件表面直接接触,把这一部分表面称为功能表面。在功能表面之间的联结部分称为联接表面。 零件的功能表面是决定机械功能的重要因素,功能表面的设计是零部件结构设计的核心问题。描述功能表面的主要几何参数有表面的几何形状、尺寸大小、表面数量、位置、顺序等。通过对功能表面的变异设计,可以得到为实现同一技术功能的多种结构方案。 5.2.2结构件之间的联接 在机器或机械中,任何零件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因此在结构设计中除了研究零件本身的功能和其它特征外,还必须研究零件之间的相互关系。 零件的相关分为直接相关和间接相关两类。凡两零件有直接装配关系的,成为直接相关。没有直接装配关系的相关成为间接相关。间接相关又分为位置相关和运动相关两类。位置相关是指两零件在相互位置上有要求,如减速器中两相邻的传动轴,其中心距必须保证一定的精度,两轴线必须平行,以保证齿轮的正常啮合。运动相关是指一零件的运动轨迹与另一零件有关,如车床刀架的运动轨迹必须平行于于主轴的中心线,这是靠床身导轨和主轴轴线相平行来保证的,所以,主轴与导轨之间位置相关;而刀架与主轴之间为运动相关。 多数零件都有两个或更多的直接相关零件,故每个零件大都具有两个或多个部位在结构上与其它零件有关。在进行结构设计时,两零件直接相关部位必须同时考虑,以便合理地选择材料的热处理方式、

(整理)车身结构设计真题

车身结构设计试题 一、填空 1、汽车的主要部件由(发动机)、(底盘)、(车身)、(电气部件)四部分组成。 2、单排座汽车的总质量=(整备质量+允许最大载重量+驾驶员及随员质量)。 3、汽车模型雕塑是(汽车外形设计)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 4、汽车车身形式按车身壳体受力情况可分为(承载式)、(半承载式)、(非承载式)三 种。 5、汽车车身形式按驾驶室发动机的相对位置可分为(长头式)、(短头式)、(平头式)、 (偏置式)四种。 6、车架的结构形式归纳起来主要有(框式)、(脊背式)、(综合式)三种。 7、图样临时处理单(通称小票)中规定不得用本单通过(超差品)和代料问题。 8、汽车门锁按其结构形式分为(舌簧)式、(转子)式和(钩簧)式。 9、升力在汽车行驶方向的分力为(诱导阻力)。 10、零件图的尺寸标注应满足(清晰)、(完整)、(合理)等基本要求。 11、空气阻力有(形状阻力)、(诱导阻力)、(摩擦阻力)、(干涉阻力)、(内部阻力) 五种。 12、简单的汽车行驶方程式(F Z=ΣF)。 13、汽车车身结构件及覆盖件的焊接总成为(车身本体)。 14、汽车形式过程中车架主要承受(对称垂直)动载荷和(斜对称)动载荷。 15、纵梁是货车车架中的(主要承载)元件,它的长度大致和(整车长度)相等。 16、汽车门锁具有(功能)性和(装饰)性。 17、车架宽度是指(左、右)纵梁腹板(外侧)之间的宽度。 18、车架前端到驾驶室后围这段车架为(车架的前段)。 19、驾驶室后面的后悬架以前这段为(车架的中段)。 20、汽车车门的类型有(顺开式)、(逆开式)、(推拉式)、(折叠式)(上掀式)五种。 21、框式车架可分为(边梁式)、(周边式)两种。 22、常用的金属材料分为(黑色)金属、(有色)金属。 23、有色金属是指除(黑色金属)以外的基本金属,如(铜、铝、银)等。 24、根据《机械制图图纸幅面及格式》的规定图纸按幅面大小分为(A0、A1、A2、A3、 A4、A5)。 25、汽车玻璃升降器,按臂数可分为(单臂式)和(双臂式)。 26、根据《机械制图图纸》的规定,绘图是采用的图线共有(八)种。 27、承载式车身的特点式汽车没有(车架),(车身)就作为发动机和底盘各总成的安 装基础。 28、车身壳体按结构形式分为(骨架式)(非骨架式)(无骨架式)。 29、力的单位名称为(牛顿)。 30、货车车箱板开启形式一般为(单开)式和(三开)式。 二、选择题 1、车身结构件是(A) A 支撑覆盖件的全部结构件 B 车身的所有零件 2.我厂生产的面包车车门按开启方式有(C) A 一种 B 二种 C 三种 3.车身本体是(A) A 车身结构件及覆盖件的总成 B 车身结构件及覆盖件总成还包括附件及装饰件

建筑结构设计中提高建筑安全性探讨

建筑结构设计中提高建筑安全性探讨 摘要:本文从建筑结构设计中安全性的重要性和概述出发,分析了目前建筑结构设计中存在的主要安全隐患,并针对这些安全隐患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建筑结构设计,安全性,抗震,耐久性 abstract: this article from the building structural design of the importance of safety and overview, analyzes the present existing in the design of the building structure of the main security hidden danger, and in the light of these hidden security trouble and puts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s. keywords: building structural design, safety, earthquake, durability 一、前言 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安全性问题关系着国家的财产安全和人们的 人身安全,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在建筑设计中,安全性不能保证,其它问题就无从谈起。因此,必须在建筑结构设计中不断的提高建筑安全问题。本文从建筑结构设计中安全性的重要性和概述出发,分析了目前建筑结构设计中存在的主要安全隐患,并针对这些安全隐患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二、建筑结构安全性的概念

建筑物结构的安全性是指在设计师设计下,通过合理的施工,在一定的环境下具有防止破坏倒塌的能力,是结构工程中最为重要的指标。建筑结构工程的安全性主要取决于设计设计水平和施工水准, 同时,也与结构的正确使用(维护、检测)有关,而这些又与土建工程法规和技术标准(规范、规程、条例等)的合理设置及运用相关联。在建筑工程项目设计中,既要考虑到结构安全性,又要顾及经济的可行性。一般来说,建筑结构必须满足以下几个功能要求:安全性能、经济适用性、耐久性。 三、建筑结构设计中存在的安全问题 作者通过多年的工作经验,并结合相关的资料,总结出如下建筑结构设计中存在的安全问题:抗震度不够、建筑结构设计不合理以及人为因素等。 1、抗震度不够 我国虽不是地震经常发生的国家,但曾出现过的唐山大地震和汶川大地震这样具有极大破坏力的灾难,给我们国家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在地震中,我们不难发现有很多的豆腐渣工程,达不到抗震的要求。因此,在重建家园的时候,我们应该把建筑物的抗震性能作为重要的性能指标,对于像八级这样的大地震也能稳定,从而减少地震发生时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同时,在设计中也不能恪守规则,生搬硬套,要结合实际情况而设计,选择不同的抗震规范,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钣金结构设计准则

1 引言 薄板指板厚和其长宽相比小得多的钢板。它的横向抗弯能力差,不宜用于受横向弯曲载荷作用的场合。薄板就其材料而言是金属,但因其特殊的几何形状厚度很小,所以薄板构件的加工工艺有其特殊性。和薄板构件有关的加工工艺有三类:(1)下料:它包括剪切和冲裁。(2)成形:它包括弯曲、折叠、卷边和深拉。(3)连接:它包括焊接、粘接等。薄板构件的结构设计主要应考虑加工工艺的要求和特点。此外,要注意构件的批量大小。 薄板构件之所以被广泛采用是因为薄板有下列优点: (1)易变形,这样可用简单的加工工艺制造多种形式的构件。 (2)薄板构件重量轻。 (3)加工量小,由于薄板表面质量高,厚度方向尺寸公差小,板面不需加工。(4)易于裁剪、焊接,可制造大而复杂的构件。 (5)形状规范,便于自动加工。 2 结构设计准则 在设计产品零件时,必须考虑到容易制造的问题。尽量想一些方法既能使加工容易,又能使材料节约,还能使强度增加,又不出废品。为此设计人员应该注意以下制造方面事项。 钣金件的工艺性是指零件在冲切、弯曲、拉伸加工中的难易程度。良好的工艺应保证材料消耗少,工序数目少,模具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高,产品质量稳定。在一般情况下,对钣金件工艺性影响最大的是材料的性能、零件的几何形状、尺寸和精度要求。

如何在薄板构件结构设计时充分考虑加工工艺的要求和特点,这里推荐几条设计准则。 2.1 简单形状准则 切割面几何形状越简单,切割下料越方便、简单、切割的路径越短,切割量也越小。如直线比曲线简单,圆比椭圆及其它高阶曲线简单,规则图形比不规则图形简单(见图1)。 (a)不合理结构(b)改进结构 图1 图2a的结构只有在批量大时方有意义,否则冲裁时,切割麻烦,因此,小批量生产时,宜用图b所示结构。 (a)不合理结构(b)改进结构 图2 2.2 节省原料准则(冲切件的构型准则) 节省原材料意味着减少制造成本。零碎的下角料常作废料处理,因此在薄板构件的设计中,要尽量减少下脚料。冲切弃料最少以减少料的浪费。特别在批量大的构件下料时效果显著,减少下角料的途径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