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国家开放大学电大《灌溉排水新技术》形成性考核1-2

合集下载

国家开放大学一网一平台电大《灌溉排水新技术》形考任务判断题题库及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一网一平台电大《灌溉排水新技术》形考任务判断题题库及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一网一平台电大《灌溉排水新技术》形考任务判断题题库及答案一、判断题1.渠道输水损失主要包括水面蒸发损失、漏水损失两大部分。

【正确答案】错误2.除涝设计标准有三种表示方式:暴雨重现期、排涝保证率、典型年。

【正确答案】正确3.水分作为生产函数的自变量一般用灌水量(W)、实际腾发量(ETa)和土壤含水率三种指标表示。

【正确答案】正确4.除涝设计标准的暴雨重现期,目前我国大多采用2-3年一遇的设计标准。

【正确答案】错误5.排水沟的深度越小,则排水效果越好。

【正确答案】错误6.地下暗管排水系统的管材不能使用鼠道。

【正确答案】正确7,无坝引水进水闸的闸孔尺寸主要由引水流量和闸上、下游的水位差决定。

【正确答案】正确8.在喷灌中,组合喷灌强度应超过土壤入渗率,不致形成积水和径流。

【正确答案】错误9.灌区的用水计划按渠系可分为全灌区用水计划、支渠用水计划、斗渠用水计划。

【正确答案】正确10.土壤中有效水的上限为田间持水率,下限为凋萎系数。

【正确答案】正确11.都江堰水利工程建于公元256年。

【正确答案】错误12.我国灌溉设计标准有两种表示方法:抗旱系数和抗旱天数。

13.排水沟的深度越大,则排水效果越好。

【正确答案】正确14.按照根系分布土层中的毛管水与地下水的关系,可将毛管水分为毛管悬着水和毛管上升水两种类型。

【正确答案】正确15.冲洗定额是在单位面积上使计划脱盐层的含盐量降低到作物生长允许的程度所需的冲洗水量。

【正确答案】正确16.薄露灌溉属于水稻节水灌溉技术。

【正确答案】正确17.地下暗管排水系统的管材不能使用鼠道。

【正确答案】正确18.农渠和农沟之间的田块叫做条田。

【正确答案】正确19.灌区的配水方式,一般有续灌、轮灌。

【正确答案】正确20.田间持水量是指土壤中的悬着毛管水量达到最小值时的土壤含水率。

【正确答案】错误21.配水效率不属于田间灌水效率评估指标。

【正确答案】正确22.为了保证排水通畅和防止冲刷,上、下级排水沟衔接处应有一定的跌差,一般为0.2~0.3m,并以缓坡形式衔接。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节水灌溉技术》期末筒答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705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节水灌溉技术》期末筒答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705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节水灌溉技术》期末筒答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705)一、筒答题1.冻胀土基地处理措施中如何设置保温层?答:对于大型渠道,可在防渗层下铺设硬质泡沫塑料。

(3分)保温板的厚度应通过热工计算确定。

(2 分)对于中、小型渠道,保温板的厚度可按设计冻深的1/10〜1/15取用。

(3分)2.滴头的作用是什么?分为哪几类?答:滴头能将毛管中的压力水流进行消能,以稳定的速度一滴滴的滴入土壤。

(3分)它主要有以下几种:微管滴头(1分);内镶式滴头(1分);压力补偿式滴头(1分);插杆式滴头(1分);薄壁滴管灌管带(1分)。

3.简述作物生长期的需水规律。

答:一般的情况是干旱、半干旱地区的作物需水量比湿润地区大(2分);干旱年比湿润年份的大(1 分);作物生育期长的比生育期短的大(1分);耕作粗放、管理水平低的比精耕细作、管理水平高的大(2 分)。

作物的日需水量,一般生长前期需水量小,有小逐渐增大,到生长盛期需水量最大,后期又逐渐减小。

(2分)4.要大力普及推广水稻节水灌溉技术,主要应抓好哪几项工作?答:(1)破除水稻深水淹灌的旧习惯,树立水稻科学灌溉的新观念。

(4分)(2)加强组织领导,建立普及推广网络。

(2分)(3)完善田间灌排渠系,消灭串灌串排。

(2分)5.简述蓄水工程的作用与分类。

答:作用:为了对收集的雨水加以储存和进行人为调控利用,解决降雨在时间上分布不均匀和供需错位的矛盾,做到秋雨春用,蓄余补欠。

(3分)分类:水窖、水窑、蓄水罐、塘坝和涝池等形式。

(5分)6.与一般明渠灌溉相比较,低压管道输水具有哪些优点?答:(1)提高水的有效利用率(2分(2)节能(2分);⑶节省土渠占地(2分);⑷成本较低(2分);(5)灌水及时,增产增收(2分)。

7.简述小麦的需水量和需水规律。

答:小麦全生育期的总需水量约3900〜6000 m3∕hm2 (260—400 1113/亩),其中植株蒸腾量约占60%〜70%,棵间蒸发量占30%〜40%。

国家开放大学《灌溉排水新技术》99问答题参考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灌溉排水新技术》99问答题参考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灌溉排水新技术》99问答题参考答案1、今后世界灌溉发展的趋势是什么?据预测,全世界人口到本世纪中叶,将增加47%,而耕地只能增加4%,为满足未来对粮食的需求,主要靠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因此,发展灌溉仍将是今后发展农业的重要措施之一。

今后世界灌溉发展的趋势是:(1)灌溉方面仍将以地面灌溉为主,喷灌、微灌等现代灌溉将有较大的发展;(2)为缓解水资源紧缺状况,提高灌溉水的利用系数,管道输水、渠道防渗、污水灌溉、雨水利用等可持续灌溉农业和科学的灌溉方法以及节水灌溉技术将日益发展;(3)改进农田水土管理,提高自动控制技术;(4)激光平地技术、红外线遥测、遥控等新技术将广泛地得到应用。

2、灌溉排水新技术的主要研究内容有哪些?灌溉排水的基本任务是研究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的各种工程技术措施,调节和改变土壤水分状况和有关地区水情的变化规律、消除水旱灾害和高效利用水资源,促进农业生产稳定的发展。

灌溉排水新技术主要研究以下一些基本内容。

(1)土壤水分、盐分的运移规律,探求作物生长与土壤水分状况、盐分状况之间的内在联系;(2)作物水分生产函数及其变化规律;(3)作物传统灌溉制度和非充分灌溉原理;(4)现代节水灌溉技术的理论与设计方法;(5)低洼易涝区治理和盐碱地改良的基本原理和工程技术措施;(6)灌区水资源优化管理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方法;(7)灌溉管理理论、配水原理和计算方法;(8)灌区现代化管理理论及计算机在灌排管理现代化中的应用。

3、水对作物的生理作用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水是原生质的主要成分。

细胞作为植物的结构单位及功能单位,是由细胞壁和原生质体组成。

原生质体外面是质膜,里面是无数颗粒状和膜状的内容物浸埋在衬质中。

原生质含水量一般在80%以上才可以保持溶胶状态,以保证各种生理生化过程的进行。

如果含水量减少,原生质由溶胶状态变成凝胶状态,细胞生命活动将大大减缓(例如休眠种子)。

如果原生质失水过多,就会引起生物胶体的破坏,导致细胞的死亡。

国家开放大学《灌溉排水新技术》99问答题参考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灌溉排水新技术》99问答题参考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灌溉排水新技术》99问答题参考答案1、今后世界灌溉发展的趋势是什么?据预测,全世界人口到本世纪中叶,将增加47%,而耕地只能增加4%,为满足未来对粮食的需求,主要靠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因此,发展灌溉仍将是今后发展农业的重要措施之一。

今后世界灌溉发展的趋势是:(1)灌溉方面仍将以地面灌溉为主,喷灌、微灌等现代灌溉将有较大的发展;(2)为缓解水资源紧缺状况,提高灌溉水的利用系数,管道输水、渠道防渗、污水灌溉、雨水利用等可持续灌溉农业和科学的灌溉方法以及节水灌溉技术将日益发展;(3)改进农田水土管理,提高自动控制技术;(4)激光平地技术、红外线遥测、遥控等新技术将广泛地得到应用。

2、灌溉排水新技术的主要研究内容有哪些?灌溉排水的基本任务是研究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的各种工程技术措施,调节和改变土壤水分状况和有关地区水情的变化规律、消除水旱灾害和高效利用水资源,促进农业生产稳定的发展。

灌溉排水新技术主要研究以下一些基本内容。

(1)土壤水分、盐分的运移规律,探求作物生长与土壤水分状况、盐分状况之间的内在联系;(2)作物水分生产函数及其变化规律;(3)作物传统灌溉制度和非充分灌溉原理;(4)现代节水灌溉技术的理论与设计方法;(5)低洼易涝区治理和盐碱地改良的基本原理和工程技术措施;(6)灌区水资源优化管理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方法;(7)灌溉管理理论、配水原理和计算方法;(8)灌区现代化管理理论及计算机在灌排管理现代化中的应用。

3、水对作物的生理作用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水是原生质的主要成分。

细胞作为植物的结构单位及功能单位,是由细胞壁和原生质体组成。

原生质体外面是质膜,里面是无数颗粒状和膜状的内容物浸埋在衬质中。

原生质含水量一般在80%以上才可以保持溶胶状态,以保证各种生理生化过程的进行。

如果含水量减少,原生质由溶胶状态变成凝胶状态,细胞生命活动将大大减缓(例如休眠种子)。

如果原生质失水过多,就会引起生物胶体的破坏,导致细胞的死亡。

灌溉排水 新技术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灌溉排水 新技术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灌溉排水新技术 形考作业一答案 一、问答题1、水对作物的生理作用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答:水对作物的生理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5个方面:细胞原生质的重要成分、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一切生化反应的介质、溶解和输送养分、保持作物体处于一定形态。

2、土壤水的总势能包括哪些分势?答:土壤水的总势能是对应力场的各分势的总和,各势分述如下:重力势,由重力场引起水势的变化、压力势,是由于压力场中压力差的存在而引起的、基质势,是由固相基质的吸引力和毛管力造成的、溶质势,是由土壤溶液中各种溶质对水分子的吸附作用而产生的,其恒为负值。

3、常用的三种分阶段考虑的水分生产函数数学模型如何表达? 答:常用的三种分阶段考虑的水分生产函数模型: 1) 加法模型11nam a i i m m Y ET ET Y ET β=⎡⎤-=-⎢⎥⎣⎦∑ 2) 相乘函数模型1inaa i m m iY ET Y ET λ=⎡⎤=⎢⎥⎣⎦∏ 3) 积和综合模型2211n nn oi i oi i i a oi ai M M M YY M M =⎡⎤⎛⎫⎛⎫-∆⎢⎥=-∙∙Φ ⎪ ⎪∆⎢⎥⎝⎭⎝⎭⎣⎦∑4、如何确定泡田定额?答:泡田期的灌溉用水量(泡田定额)可用下式确定: 1011110.667()M h S e t P =++-1M ——泡田期灌溉用水量,3/m 亩;0h ——插秧时田面所需的水层深度,mm ;1S ——泡田期的渗透量,即开始泡田到插秧期间的总渗透量,mm ; 1t ——泡田期的日数;1e ——1t 时期内水田田面平均蒸发强度,/mm d ; 1P ——1t 时期内的降雨量,mm ;二、选择题1、土壤含水量对作物各种生理活动的影响是不一致的,土壤水分的减少对以下各项活动影响程度排序正确的是( a )。

a. 生长>蒸腾>同化;b. 生长>同化>蒸腾;c.蒸腾>生长>同化;d. 同化>生长>蒸腾。

国家开放大学《灌溉排水新技术》综合练习题1-4参考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灌溉排水新技术》综合练习题1-4参考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灌溉排水新技术》综合练习题1-4参考答案综合练习1一、填空题1、SPAC概念认为(土壤)-植物-(大气)是一个统一的连续体。

2、水分作为生产函数的自变量一般用(灌水量)、(实际腾发量)和土壤含水率三种指标表示。

3、农作物的灌溉制度是指作物播种前及全生育期内灌水次数、每次的(灌水日期)和(灌水定额)。

4、渠道输水损失主要包括(水面蒸发损失)、(漏水损失)和渗水损失三大部分。

5、微灌技术按灌水时水流出流形式分为(微喷灌)、(滴灌)和涌泉灌溉。

6、(喷灌均匀度)是指喷灌面积上水量分布的均匀程度,常用均匀系数和水量分布图来表示。

7、我国南方渍害低产田可划分为贮渍型、(涝渍型)、潜渍型、泉渍型、盐渍型和(酸渍型)等六种不同类型。

8、在盐碱化地区,(地下水临界深度)是拟定排水沟深度的主要依据。

9、灌溉管理的质量评估指标体系,可从工程效益目标实现程度、(工程管理)、(灌溉用水管理)、组织管理、综合经营管理等五个方面进行。

10、在水源满足灌溉用水条件下,进行配水量计算可按(灌溉面积)比例或按(毛灌溉用水量)比例进行分配。

二、名词解释1.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土壤水吸力或土水势(通常为基质势)是随土壤含水量而变化的,其关系曲线称为土壤水分特征曲线。

2.喷灌强度——是指单位时间内喷洒在单位面积上的水量,也就是单位时间内喷洒在灌溉面积上的水深。

3.冲洗定额——在单位面积上使计划脱盐层的含盐量降低到作物生长允许的程度所需的冲洗水量。

4.薄露灌溉——是一种稻田灌薄水层、适时落干露田的灌水技术。

三、选择题1、取土样,装入10g重铝盒中,称其重量为50g,放入烘箱烘干后重40g,则土壤重量含水率为()。

A、20%B、25%C、33.3%D、40%2、布置低压管道系统时,如果水源位于田块中心,且长宽比大于2,最适宜的管网布置形式为()。

A、“一”字形布置B、“T”形布置C、“L”形布置D、环形布置3、可以作为雨水径流集蓄灌溉工程径流聚集区域的有()。

国开河南电大本科《灌溉排水新技术》形考任务(作业练习1)试题及答案

国开河南电大本科《灌溉排水新技术》形考任务(作业练习1)试题及答案

国开河南电大本科《灌溉排水新技术》形考任务作业练习1试题及答案1.经过改进的地面节水灌溉方法有()。

A.细流沟灌B.小管出流C.长畦分段灌D.渗灌[答案]A C2.我国灌溉设计标准的表示方法有()。

A.灌溉设计保证率B.抗旱天数C.灌溉效率D.灌溉时间[答案]A B3.灌溉管理的质量评估指标体系包括()。

A.工程效益目标实现程度B.工程管理C.灌溉用水管理D.组织管理E.综合经营管理[答案]A B C D E4.除涝设计标准表示方式有()。

A.暴雨重现期B.排涝保证率C.典型年D.季节[答案]A B C5.据作用力的类型和被作物利用的难易程度,把土壤中的液态水划分为()。

A.束缚水B.吸附水C.毛管水D.重力水[答案]A C D6.灌区的用水计划按渠系可分为()。

A.水渠用水计划B.全灌区用水计划C.支渠用水计划D.斗渠用水计划[答案]B C D7.水分作为生产函数的自变量一般用()指标表示。

A.灌水量B.实际腾发(蒸发蒸腾)量C.土壤含水量D.降雨量[答案]A B C8.按照管道可移动程度可将喷灌系统分为()。

A.固定式B.半固定式C.移动式D.半移动式[答案]A B C9.分阶段考虑的作物水分生产函数模型分为()。

A.加法模型B.相乘函数(乘法)模型C.相除函数D.积和综合模型[答案]A B D10.蒸腾系数指作物制造每克干物质所需要的水的克数,一般为()。

A.20-30B.50-80C.100-500D.500-800[答案]C11.水资源优化管理的动态规划数学模型,不包含()。

A.阶段变量B.状态变量C.离散变量D.决策变量[答案]C12.输水骨干管道的管网布置形式一般没有()。

A.环状B.树枝状C.鱼骨状D.三角形[答案]D13.实际灌入田间并储存在作物根吸水层中的有效水量和渠首引水流量的比值,是()。

A.渠系水利用系数B.渠道水利用系数C.灌溉水利用系数D.田间水利用系数[答案]C14.以下()不属于喷灌技术参数指标。

中央电大《灌溉排水新技术》形考答案

中央电大《灌溉排水新技术》形考答案

中央电大《灌溉排水新技术》形考答案《灌溉排水新技术》形考复习题(一)(包含第一、二章内容)一、不定项选择题1、衡量作物蒸腾强弱的表示方法有()。

B.蒸腾效率A.蒸腾速率C.蒸腾系数D.蒸腾原动力2、在重力作用下,沿着土壤中大孔隙向下渗透至根区以下的水分叫做()。

B.膜状水C.毛管水D.重力水A.吸湿水3、()是指土壤水分体积占土壤孔隙容积的百分数。

B. 土壤容积百分率A.土壤质量百分率C.土壤水饱和度D.土壤相对含水量4、下列哪些是土壤水分的主要来源()B.灌水入渗A.降雨C.裂隙水D.承压水5、单位数量土壤水所具有的势能称为()。

B.压力势A.土水势C.基质势D.重力势6、下列哪些属于影响作物产量的可控因素()。

B.水量A.气候C.种子D.肥料7、水分作为生产函数的自变量一般用下列哪些指标表示()。

B. 腾发量A. 灌水量C. 土壤含水量D. 边际产量8、下列哪些是分阶段考虑的作物水分生产函数模型()。

B. 减法模型A. 加法模型C. 相乘函数模型D. 积和综合模型二、判断题1、原生质是细胞的主体。

()2、蒸腾效率是蒸腾系数的倒数。

()3、碳水化合物和土壤含水量的关系与蛋白质相同。

()4、土壤含水量增高时,脂肪含量和油的碘价都有降低的趋势。

()5、当农田水分多时,蒸发蒸腾强烈,空气湿度高、气温低。

()6、土壤基质势越低,土壤阻力越小。

()7、土壤比水容随土壤含水量变化较大。

()8、毛管水能抗拒重力作用而不流失。

()9、田间持水量是土壤中有效水的下限。

()10、一般壤质土的有效含水量最多,砂质土含量最多。

()11、因变量只有一个,即产量。

()12、缺水程度用实际腾发量和最大腾发量之比表示。

()参考答案一、不定项选择题C AB A BCD ABC ACD ABC D二、判断题√√××√×√√××√√《灌溉排水新技术》形考复习题(二)(包含第三、四章内容)一、不定向选择题1、旱作物目前的节水型灌水方法主要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灌溉排水新技术》作业作业1本次作业对应于文字教材1至2章,应按相应教学进度完成。

一、问答题(简要回答,每题2分,共40分)1、水对作物的生理作用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P7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细胞原生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一切生化反应的介质;溶解和输送养分;保持作物体处于一定形态。

2、简述水对作物的生态作用。

P9-10在作物的一生中,水对其生育发展状态作用各异,主要表现在:种子萌发期,水分可使种皮软化,氧气透入,呼吸加强,凝胶状态的原生质向溶胶状态转变,促进种子萌发。

水分影响作物根系的发育,土壤水分多,根系生长缓慢,土壤水分较少时,根系较发达。

水分影响作物茎叶的生长,一般是土壤水分缺乏时,茎叶生长缓慢,而水分过多时,作物茎秆细长柔弱,后期易倒伏。

水分影响作物的生理活动,水分的减少对生长的影响最大,其次是蒸腾,再次是同化。

土壤水的含量还会影响作物的产品质量,一般土壤含水量少时(在适宜含水量范围内),氮和蛋白质含量有所增加;碳水化合物,当土壤含水量减少时,淀粉含量相应减少,木质素和半纤维有所增加,纤维素不变,果胶质则减少;在土壤含水量增高时,脂肪含量和油的碘价,都有增高的趋势;纤维作物的纤维,在土壤含水量较低的情况下,作物的导管发达,输导组织充实,纤维质量好。

3、水对改善作物生态环境的作用有哪些?P10-11水对改善作物生态环境的作用主表现在:以水调气;以水调温;以水调肥;改善农田小气候;提高耕作质量和效率;影响农业技术措施的采用和实施。

4、何谓作物蒸腾?有何作用?P8作物将根部从土壤中吸入体内的水分,通过植物体本身输送到作物的叶片,由叶片上的气孔,蒸散到大气中去的现象,叫做作物蒸腾。

作用:首先,蒸腾是作物吸收和转运水分的主要动力;第二,蒸腾作用引起的上升气流能使进入作物的各种矿物盐类分配到各个部位;第三,蒸腾可调节作物体内的温度。

5、衡量作物蒸腾作用强弱的表示方法有哪几种?P9衡量作物蒸腾强弱的表示方法有以下3种:⑴作物在一定时间内单位叶面面积蒸腾的水量,蒸腾速率;⑵作物制造1g干物质所需要的水分克数,蒸腾系数;⑶作物每消耗1kg水所形成的干物质克数,蒸腾效率。

6、如何对土壤水进行分类?P14-15存在于土壤中的水,我们把它称为土壤水。

可根据土壤水的存在形态及水分在土壤中的受力情况进行分类。

土壤水有三种存在形态,气态、固态和液态,其中气态水是以水汽的形式存在于土壤孔隙中的气态水分子,可与大气相通,数量极少;固态水是指土壤冻结时存在于土壤中的冰晶;液态水是以液态的形式存在于土壤孔隙中的水分,它是对作物最有意义的水分形式。

液态水,根据水进入土壤后受力的不同和被作物利用的难易程度,可分为:吸湿水和膜状水;毛管水;重力水。

其中吸湿水和膜状水是受土粒的分子引力作用,而吸持的水分;毛管水是受毛管力作用而保持的水分;重力水是在重力的作用下穿行于土壤中的水分。

7、何谓土壤水分常数?有哪几种?P16将土壤水的数量和形态联系起来的特征含水量,称为土壤水分常数。

常用的有:吸湿系数(空气的相对湿度达到饱和时,土壤吸湿量达最大值,称最大吸湿量或吸湿系数)、最大分子持水量(膜状水达到最大时的土壤含水率)、田间持水量(毛管水悬着水的最大含量)、凋萎系数(当植物的吸水力小于土壤的持水力,植物因水分亏缺而发生永久凋萎,此时的土壤含水量称作凋萎系数)8、何谓土壤水分的有效性?处于有效水上下限之间的水分是否具有同等的有效性?P16土壤水分的有效性是指土壤水分是否能被作物利用及其被利用的难易程度。

土壤中的有效水分是指田间持水率与凋萎系数之间的水分。

处于有效水上下限之间的水分不具有同等的有效性,被植物的利用有难易的区别,愈靠近凋萎系数的水则愈难被吸收。

9、简述SPAC 的基本概念。

P12SPAC 是Soil 、Plant 、Atmosphere 、Continuum 首字母的组合,是土壤-作物-大气连续体的简称。

水分经由土壤到达植物根系,进入根系,通过细胞传输,进入植物茎,由植物木质部到达叶片,再由叶气孔扩散到空气层,最后参与大气的交换。

这样的一个过程形成了一个统一、动态的系统,即土壤-作物-大气的连续体。

10、土壤含水量有哪些表示方法?如何计算?P17-18常用的表示方法有:质量百分率、容积百分率、相对含水量、土壤贮水量、土壤水饱和度。

计算方法:质量百分率可用下式计算:W 水重=%100W W ⨯干土干土湿-W 。

容积百分率可用公式土水重土壤水水容==γ⨯⨯W 100%V V W 计算,其中γ土为土壤密度。

相对含水率可用土壤含水量除以田间含水量或全持水量(水田)的百分数。

土壤贮水量,可水层厚表示,水层厚度=土层厚度×土水重γ⨯W /10。

土壤水饱和度=%100⨯土壤孔隙容积土壤水分体积。

11、土壤水的总势能包括哪些分势?P19土壤水的总势能包括:压力势、基质势、渗透势、重力势和温度场及电磁场的作用引起的势能等。

压力势是由于压力场中压力差的存在而引起的。

基质势是由固相基质的吸引力和毛管力造成的。

溶质势是由土壤溶液中各种溶质对水分子的吸附作用而产生的。

12、研究土壤水分运动有哪两种理论?本章讲述的是哪种理论?P21土壤水分运动的研究一般有两种途径。

一种是毛管理论,一种是势能理论。

本章讲述的是土壤水分运动的势能理论。

13、按总量计算的作物水分生产函数是如何表达的?P31按总量计算的作物水分生产函数通常是以产量反应系数(K y )解释相对产量的下降数(1-Y a /Y m )与全生育期相对腾发量差额总量(1-ET a /ET m )之间的关系。

具体表达式为:[]m a y ma ET ET K Y Y /11-=-式中:Y a -实际产量;Y m -最高产量;K y -产量反应系数;ET a -实际腾发量;ET m -最大腾发量。

14、分阶段考虑的作物水分生产函数模型有何共同假定?P33分阶段考虑的作物水分生产函数模型的共同假定有两点:⑴各阶段缺水,即实际腾发量小于最大腾发量时,均对作物生长发育不利,最终形成的产量将会降低;⑵全生育期由缺水造成的减产,是各个生育阶段缺水效应的综合结果。

15、常用的三种分阶段考虑的水分生产函数数学模型如何表达?P33-35常用的三种分阶段考虑的水分生产函数有加法模型、相乘函数模型、积和综合模型。

⑴加法模型是不考虑各阶段之间缺水对产量影响,同时认为各阶段的缺水效应可简单叠加。

其模型为:⎥⎦⎤⎢⎣⎡--=∑=m a m n i i ma ET ET ET Y Y 11β (2-3)式 式中:i -作物生育阶段的序号;n -全生育期阶段的个数;βi -第i 阶段敏感性参数;Y a -实际产量;Y m -最高产量;K y -产量反应系数;ET a -实际腾发量;ET m -最大腾发量。

⑵相乘模型这种模型以乘法形式反映各阶段缺水效应之间的联系。

每阶段的缺水不仅影响本阶段,还对以后的阶段产生影响。

若其中某一阶段严重缺水,相对腾发量接近于零,则最后形成的产量亦接近于零。

其典型模型为:ii n i m a m a ET ET Y Y λ∏=⎥⎦⎤⎢⎣⎡=1 (2-4)式 式中:λi -作物对第i 阶段缺水的敏感性指标;其它符号意义同上。

⑶积和综合模型积和综合模型,是由加法与乘法两类模型式综合而成。

其模型为:i n aioi n k i oi i oi a M M M M M Y Y φ.)].()(1[221∑=--=∆∆ (2-5)式 式中:k -生育阶段数;ΔY a -每一生育阶段充分供水情况下,单位面积平均最大的增产量,kg/hm 2;ΔY -在非充分供水M i 情况下,单位面积平均最大的增产量,kg/hm 2;M oi -第i 生育阶段内需要的最大灌水量;M i -第i 生育阶段灌水定额的多年平均值;n -作物指数,变化于0.6-1.0之间;Φi -总增产中,某一生育阶段平均灌溉增产的分摊比例。

16、制定灌溉制度的方法有哪些?P38制定充分灌溉条件下的灌溉制度的方法有3种。

⑴总结群众丰产灌水经验法;⑵根据灌溉试验资料制定灌溉制度;⑶按水量平衡原理分析制定作物灌溉制度。

17、如何确定泡田定额? P40泡田定额可用公式计算。

公式为:M 1=0.667(h 0+S 1+e 1t 1-P 1)式中:M 1-泡田期灌溉用水量,m 3/亩;h 0-插秧时田面所需的水层深度,mm ;S 1-泡田期的渗漏量,mm ;e 1-泡田期内水田男厕平均蒸发强度,mm/d ;t 1-泡田期的日数;P 1-泡田期内的降雨量,mm 。

泡田定额亦可用相似灌区的实测值确定。

一般泡田水层在30-50mm 条件下,泡田定额大约等于以下数值:黏土和黏壤土为50-80m 3/亩;中壤土和砂壤土为80-130 m 3/亩。

18、用水量平衡法确定旱作物的灌溉制度时,需要哪些基本参数?如何确定?P48-50用水量平衡法确定旱作物的灌溉制度时,需要的基本参数有土壤计划湿润层深度、土壤适宜含水率、有效降雨量、地下水补给量、计划湿润层增加而增加的水量等。

确定方法:土壤计划湿润层深度,随作物根系活动层深度、土壤性质、地下水埋深等因素而变,可通过试验来确定。

一般在作物生长初期,采用30-40cm ;至生长末期一般不超过0.8-1.0m ;地下水位较高的盐碱化地区,不宜大于0.6m 。

土壤最适宜含水率,一般控制在最大、最小含水率之间。

允许最大含水率以不致造成深层渗漏为原则,一般采用田间持水率,作物允许最小含水率应大于凋萎系数。

有效降雨,在生产实践中,常用有效利用系数法来计算,其公式为:P 0=αP式中:α-降雨入渗系数,一般次降雨小于5mm 时,α为0;次降雨量在5-50mm 时,α约为1.0-0.8;次降雨量大于50mm 时,α约为0.7-0.8。

P -实际降雨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