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读联之悟
读联之悟

读联之悟学习目标1读懂文中所列举对联的大意及作者的感悟。
2.了解对联的基础知识,理解对联这一传统文学样式的语言特点及审美价值。
学习重难点读懂文中所列举对联的大意及作者的感悟。
【导入】对联的故事从前,有个姓李的财主,他鱼肉百姓,无恶不作,百姓对他恨之入骨。
有一年过年,家家户户忙着贴对联。
李家更不用说了。
李财主写了一副对联叫人贴在大门的两旁,对联是:父成龙,子成龙,代代全成龙;父发财,子发财,辈辈都发财。
第二天一大早,李财主的门前围满了一大群看热闹的人,他们有说有笑,议论纷纷,大家都称赞道:“改得好,改得好!”门外吵嚷声惊动了李财主,他以为人们在称赞他的对联,忙打开大门,一看门上的对联,立时气得昏倒在门前的台阶上。
原来,李财主门上的对联,被秀才改成了:父成聋,子成聋,代代全成聋;父泼财,子泼财。
辈辈都泼财。
为了这副对联,李财主整整病了一个多月,人们无不拍手称快。
同村一位穷秀才看了对联,沉思了一会便离去了。
活动一. 自读课文,掌握字词1.检查预习,抽读生词。
掷()田垄()金穗()音谐旨远()底蕴()拴()马厩()赫然()不遗余力()表率()楷模()俚语()诠释()有的而放()谨防()2.词语释义底蕴:事情的具体内容。
不遗余力:遗:留;余力:剩下的力量。
把全部力量都使出来,一点不保留。
猎取:夺取苦口婆心:苦口:反复规劝;婆心:仁慈的心肠。
比喻善意而又耐心地劝导。
流俗:一般的风俗习惯豁然贯通:豁然:通达的样子;贯通:前后贯穿通晓。
指一下了弄通了某个道理。
有的:的,箭靶子;有目标。
活动二. 朗读课文,理清层次1. 文中哪些地方是写作者读对联的感悟(在书上标记出起止段)?总共悟了几幅对联,分别是关于哪一方面的?悟联(3—10段):八副对联,是关于读书. 写作. 治学(惜时). 做人. 养身五个方面。
2 . 文中除了写读对联的感悟外, 其他段落还写了什么?( 读联1-2, 爱联11)喜欢读联的原因:篇幅小小含量大大,花费的时间少少的,得益往往是多多的。
八年级语文《读联之悟》学习要点

《读联之悟》学习要点学习目标:1、读懂文章所列举的几副对联,理解作者的感悟。
2、从文中的对联体会和掌握对联的基本知识。
3、理解对联这种文字样式所反映出的语言的精练和审美价值。
作者介绍:本文选自1995年1月7日《济南日报》。
作者于沙。
有关资料:读对联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
一般人都把此联读成:海水潮,朝朝潮,朝潮朝落;浮云长(zhǎng),常常长,常长常消。
也有的读成:海水潮,朝潮朝潮,朝朝落;浮云长,常长常长,常常消。
其实,除了这两种读法外,还有八种读法,这便不大为人所知了。
海水,朝朝潮,朝潮,朝朝落;浮云,常常长,常长,常常消。
海水潮,朝朝潮,朝朝潮落;浮云长,常常长,常常长消。
海水潮,朝潮,朝朝潮,朝落;浮云长,常长,常常长,常消。
海水潮,潮!潮!潮!朝潮朝落;浮云长,长!长!长!常长常消。
海水朝潮,朝朝潮,朝朝落;浮云常长,常常长,常常消。
海水朝潮,朝潮,朝朝潮落;浮云常长,常长,常常长消。
海水朝潮,潮!潮!潮!朝朝落;浮云常长,长!长!长!常常消。
海水朝朝潮,朝潮朝朝落;浮云常常长,常长常常消。
基础知识:1、给下列粗字注音。
田垄(lǒng)马厩(jiù)豁然(huò)浮躁(zào)赫然(hè)删繁(shān)花魂(hún)楷模(kǎi)淡雅(yǎ)瞬间(shùn)罐子(guàn)谦恭(gōng)底蕴(yùn)诠释(quán)谨防(jǐn)俚语(lí)2、辨析下列形近字。
3、多音字组词。
4、理解下列词语。
言少意丰:语言简洁而含义丰富。
词雅句丽,音谐旨远:意思是说对联用词典雅,语句华丽,音韵和谐,含义深远。
意趣:意味和兴趣。
底蕴:(事情)的详细内容。
不遗余力:把所有的力量都使出来,毫不保留。
马厩:马棚。
赫然:形容令人惊讶或引人注目的事物突然出现。
苦口婆心:不辞烦劳、反复恳切地说。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20课《读联之悟》同步练习 鄂教版 (1)

鄂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读联之悟》同步练习及答案[文笔精华]美文中散步,品尝心灵的鸡汤……◎纸上读来终觉浅∕心中悟出始知深……[自主积累]积累中运用,构建知识的殿堂……1.将下面的句子抄写在田字格内,要做到准确、规范、端正、整洁。
(3分)(烟台中考题)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2.给加点的字注音。
(1)深层的底蕴.(),只有悟,才能获得。
(2)联意明白,不须诠.()释。
(3)下联赫.()然宣告:虽只“一字空”,也不可有!3.先补充完整词语,再解释词语。
(1)言()意():(2)不()余力:(3)闻鸡起():4.揣摩语言:谈谈你的理解。
(1)“笔墨漫教忙里错,声名只怕老来低”(2)“何物媚人,二月杏花八月桂;是谁催我,三更灯火五更鸡”(3)这窄窄的田垄上,却长出十粒五双的金穗来5.填空。
(1)《读联之悟》主要阐析了作者在阅读对联时的,提到了关于、、、、方面的对联给人的深刻启示,表明了作者对“联”的之情。
(2)作者是,本名,系国家级作家,著有诗集、散文诗集、抒情歌词集、散文集、歌词理论集等11种。
曾获国际炎黄文化研究会金奖。
(3)对联,雅称,俗称。
它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汉语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
其特点:①要字数,断句。
②要平仄,音调。
③要词性,位置。
④要内容,上下。
(4)在2005年春节晚会上,来自全国各地的特色对联,融历史、地理、诗文、典故等文化于一体,成为晚会的精彩亮点之一。
请你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在下面两副对联的前面填上省名。
(2分) (湖北黄冈中考题)上联:八百里洞庭凭岳阳壮阔;下联:两千年赤壁览黄鹤风流。
上联:石林自有高材生,群峰拔地;下联:琼海独具大手笔,五指擎天。
[阅读探究]品读中探究,体味语言的蕴籍……(一)课内精读纸上读来终觉浅/,L,,中悟出始知深”。
此联是关于读书的。
意在:读,是重要的;悟,是更重要的。
读而不悟,只能认识表层;深层的底蕴,只有悟,才能获得。
20《读联之悟》课件

请你简短的语言概括作者 所悟的道理。
小
•
结
本文以读联——悟联——爱联 为线,重点写自己对对联的感悟, 以及所获得的美的享受,表达了 对对联的无比喜爱之情。
红 梅 点 点 绣 千 山
春 雨 丝 丝 润 万 物
岁东 瑞风 雪迎 兆新 丰 年
青 绿 山 水 不 长 老 流
水 镜 底 中 月 花
春 秋花 月
大 陆 对 长 空
天 热 对 身 地 运
雨 动 对 山 风 花 对 海 树
• 补充对联知识 • 对联的种类约分为春联、喜联、寿联、挽 联、装饰联、行业联、交际联和杂联(包 括谐趣联....)。 • 对联文字长短不一,短的仅一、两个字; 长的可达几百字。 • 对联形式多样,有正对、反对、流水对、 联球对、集句对等。 • 但不管何类对联,使用何种形式,却又必 须具备以下特点:
宝塔诗: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诗 绮美,镶奇。
明月夜,落花时。
能助欢笑,也伤别离。
调清金石怨,吟苦鬼神悲。
王下只应我爱,世间唯有君知。 自从都尉别苏句,便到司空送白辞。 ——白居易
看山看水独坐
听风听雨高眠 客去客来日日
花开花落年年
秋来明月照蓬门,香满禅房出径。
屈指灵山会后,居然紫竹成林。
童男童女拜观音,仆仆何嫌荣顿。 ——唐伯虎
数字诗: 司马相如给卓文君一封信写着“一、二、三、四、五、六、七、 八、九、十、百、千、万”十三个数字的家书。文君反复看信,明 白丈夫的意思。数字中无“亿”,表明已对她 无“意”。卓文君既 悲痛又愤恨,当即复信叫来人带回。信的内容是这样写的: “一别之后,两地相思,说的是三四月,却谁知是五六年。七 弦琴无心弹,八行书无可传,九连环从中折断。十里长亭望眼欲穿。 百般怨,千般念,万般无奈把郎怨。 万语千言道不尽,百无聊赖十凭栏。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中 秋月圆人不圆。七月半烧香秉烛问苍天,六月伏天人人摇扇我心寒, 五月榴花如火偏遇阵阵冷雨浇花端,四月枇杷黄,我欲对镜心意乱, 三月桃花随流水,二月风筝线儿断。噫!郎呀郎,巴不得下一世你 为女来我为男。” 司马相如对这首用数字连成的诗一连看了好几遍,越看越感到 惭愧,越觉得对不起对自己一片痴情的妻子。终于用驷马高车,亲 自回乡,把文君接往长安。
读联之悟PPT5 鄂教版 (共23张PPT)

•赏
• 买 • 悟
• ——爱
写作方法
1、作者写喜欢对联的原因只用了两个段落, 突出强调“言少意丰”。中间大部紧扣“读” 和“悟”,写读8副对联所获得的关于读书、 写作、做学问、养生的感悟。每出一幅对联, 就接着写自己的理解、感悟,一联一悟,由 此所生发出的对人生等方面的思考,也只是 点到为止。作者对对联的喜爱之情,除了三 二末的“我对联,爱之深深”直接表达以外, 更多的是全文字里行间所蕴含着的对对联由 衷的赞美和欣赏。
谢
谢!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激励学生学习的名言格言 220、每一个成功者都有一个开始。勇于开始,才能找到成功的路。 221、世界会向那些有目标和远见的人让路(冯两努——香港著名推销商) 222、绊脚石乃是进身之阶。 223、销售世界上第一号的产品——不是汽车,而是自己。在你成功地把自己推销给别人之前,你必须百分之百的把自己推销给自己。 224、即使爬到最高的山上,一次也只能脚踏实地地迈一步。 225、积极思考造成积极人生,消极思考造成消极人生。 226、人之所以有一张嘴,而有两只耳朵,原因是听的要比说的多一倍。 227、别想一下造出大海,必须先由小河川开始。 228、有事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归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229、以诚感人者,人亦诚而应。 230、积极的人在每一次忧患中都看到一个机会,而消极的人则在每个机会都看到某种忧患。 231、出门走好路,出口说好话,出手做好事。 232、旁观者的姓名永远爬不到比赛的计分板上。 233、怠惰是贫穷的制造厂。 234、莫找借口失败,只找理由成功。(不为失败找理由,要为成功找方法) 235、如果我们想要更多的玫瑰花,就必须种植更多的玫瑰树。 236、伟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与别人共处逆境时,别人失去了信心,他却下决心实现自己的目标。 237、世上没有绝望的处境,只有对处境绝望的人。 238、回避现实的人,未来将更不理想。 239、当你感到悲哀痛苦时,最好是去学些什么东西。学习会使你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240、伟人所达到并保持着的高处,并不是一飞就到的,而是他们在同伴们都睡着的时候,一步步艰辛地向上爬 241、世界上那些最容易的事情中,拖延时间最不费力。 242、坚韧是成功的一大要素,只要在门上敲得够久、够大声,终会把人唤醒的。 243、人之所以能,是相信能。 244、没有口水与汗水,就没有成功的泪水。 245、一个有信念者所开发出的力量,大于99个只有兴趣者。 246、环境不会改变,解决之道在于改变自己。 247、两粒种子,一片森林。 248、每一发奋努力的背后,必有加倍的赏赐。 249、如果你希望成功,以恒心为良友,以经验为参谋,以小心为兄弟,以希望为哨兵。 250、大多数人想要改造这个世界,但却罕有人想改造自己。
学习对联心得体会

学习对联心得体会学习对联心得体会当在某些事情上我们有很深的体会时,不妨将其写成一篇心得体会,让自己铭记于心,这样我们就可以提高对思维的训练。
那么写心得体会要注意的内容有什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学习对联心得体会,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学习对联心得体会篇1我受五期班委之托今天有幸和大家一起交流学联的心得体会。
说实话,比较汗颜。
因为觉得自己学得不好,怕有负老师和各位学友的期望。
但是要说收获肯定是有的。
回顾学联这一路,我大致做了一下总结:分为心得篇和实战演练篇。
一、心得篇:我想简单说两点,一是学联如做人,一个端正认真的学习态度是必须的。
二、学联如爬山,脚踏实地,持之以恒才能到达希望的彼岸,不断积累,循序渐进才能厚积薄发。
(因为时间关系,此处省略一千字。
)总体来说就是对东风老师提出的'四心三多'正确理解和灵活运用。
这里有两点我觉得不能省略,一是关于'多练'的问题。
有的同学想,我对的句子不好,怕别人笑话,因此索性只做个旁观者。
我想说,我们要勇于做那只'过河的小马',你不下水,永远不知水的深浅,不知下水后的精彩。
或许因为我是工科生,喜欢用数字来制定目标和考核目标完成。
从2014年十一月至今,我给自己定下一个规定,每天对句最少五个。
东风老师的对句三百已经完成一半,自己出句二百多个。
加上临屏对句早就超过了一千个,且不论好坏,多炼才能锻炼我的思考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和学习能力,你对不出,你就会想办法去阅读,去学习他人的句子。
从而反思自己的句子,如果只是旁观,能收获到什么呢?我一直坚信两句话,也把这两句话作为自己学习的座右铭,那就是:'勤能补拙'和'天道酬勤'。
东风老师在国粹搞的对句联赛中,我坚持参加对句,其中一个句子被有幸选入到优秀对句赏析里,这让我着实窃喜了一番呢。
二是练习方法问题。
偷偷告诉你们一个学习流水对的诀窍哈,这个秘密我可是第一次爆料哦。
读联之悟的教学教案设计

读联之悟的教学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对联的基本特点和规律。
学生能够创作出有意义的对联。
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阅读、分析和讨论,提高对联鉴赏能力。
学生通过实践创作,提高对联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体验对联文化的魅力,增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学生培养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对联的基本特点和规律。
对联的创作方法和技巧。
2. 教学难点:对联的平仄、对仗和意境的把握。
创作具有个性和创意的对联。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对联的基本特点、规律和创作方法。
案例分析法:分析经典对联,引导学生理解和欣赏。
实践创作法:学生动手创作对联,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2. 教学手段:投影仪:展示对联案例、示范创作过程。
教案、课件:提供详细的教学内容和指导。
纸、笔:供学生练习书写和创作。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展示经典对联,引导学生关注和思考对联的特点和魅力。
学生分享对对联的初步认识和感受。
2. 知识讲解:教师讲解对联的基本特点、规律和创作方法。
学生认真听讲,记录重点内容。
3. 案例分析:教师展示经典对联,引导学生分析和欣赏。
学生发表自己对对联的理解和感受。
4. 实践创作:教师示范对联创作过程,引导学生动手尝试。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分组合作创作对联。
5.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创作心得和经验。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学生个别辅导和反馈。
6. 作品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对联作品,分享创作成果。
教师和学生共同评价,给予肯定和建议。
学生反思自己在课堂上的学习收获和不足之处。
五、教学评价1. 过程性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思考和表达能力。
评价学生在实践创作中的表现,包括对联的平仄、对仗和意境等方面。
2. 作品性评价:评价学生对联作品的创意、结构和表达效果。
评价学生在作品中的个性化和独特性。
和读书有关的3副对联

和读书有关的3副对联1. 上联:读书似探宝,山中寻宝需勤力。
下联:开卷如采珠,海里采珠要耐心。
横批:乐在书中。
- 例子:我有个朋友小明,他以前觉得读书很枯燥。
我就跟他说呀,读书就像在山里探宝呢。
你想啊,山里那么多地方,宝藏不会自己跑到你跟前,你得勤奋地去找,一本书里的知识就像宝藏一样,不认真读怎么能发现呢?开卷读书又好比在海里采珠,大海那么大,珍珠藏在深处,没有耐心可不行。
小明听了我的话后,开始认真读书,现在可喜欢读书啦。
2. 上联:读好书如交良友,益我身心。
下联:品妙文若饮琼浆,润吾灵魂。
横批:书韵悠长。
- 例子:有次我参加读书分享会,碰到一个叫小红的女孩。
她分享说读书就像交朋友一样。
她以前很孤独,后来读了好多好书,感觉就像交了一群良友。
那些书中的智慧就像益友一样,让她身心受益。
我深有同感啊,读一篇妙文的时候,就像喝了琼浆玉液,灵魂都被滋润了呢。
3. 上联:一卷在手心宁静,书中觅趣。
下联:半榻横身意悠然,卷里寻真。
横批:读书之乐。
- 例子:我爷爷特别爱读书。
他常说,只要手里拿着一卷书,心里就特别宁静。
他坐在那半榻上读书的样子可惬意了。
他说在书里就能找到乐趣,能寻觅到很多真理呢。
有一回我心情很烦躁,爷爷就把我拉到他身边,给我一本书,我读着读着就像他一样,沉浸在书里,心也慢慢静下来了。
4. 上联:晨读佳作迎朝旭,知识盈怀。
下联:夜品华章伴月辉,智慧入脑。
横批:日读夜思。
- 例子:邻居家的弟弟学习不太好,我就给他建议早上读些佳作。
我跟他说呀,早上迎着朝阳读书,就像给一天的生活注入满满的知识能量,那些知识会充满你的心怀。
晚上呢,伴着月光品味华章,智慧就像涓涓细流一样进入大脑。
弟弟照着做了,学习成绩还真慢慢提高了呢。
5. 上联:读书能破千般惑,明灯一盏。
下联:开卷可通万重山,宝钥一枚。
横批:书为向导。
- 例子:我的同学小莉总是有很多疑惑,不管是生活上的还是学习上的。
我就告诉她,读书呀,就像有一盏明灯,能破除千般疑惑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 结
• 读联——悟联——爱联
• 重点写自己对对联的感悟,以 及所获得的美的享受,表达了 对对联的无比喜爱之情。
• 作者对对联的感情 是什么?从哪些地 方可见?
作者为什么选择读对联?
“越来越...!越来越...!”:表明“时间”宝 贵。 “篇幅小小”——读起来花费的时间便“少 少的” “含量大大”——读后的收益就往往会“多 多的” 对联“言少意丰”正合要求。
句子赏析
• 这窄窄的田垄上,却长出十粒五双的 金穗来。
初读课文,思考问题:
1.读了哪八副对联? 2.作者分别有什么感悟? 3.八副对联间有何关系?
关于读书(3-4)
• 纸上读来终觉浅 心中悟出始知深
“读”和“悟”的关系,告诉我们要重 “悟”。
• 书从疑处翻成语 文到穷时自有神
要善疑,不遗余力地去“思”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关于写作(5-6)
• 板凳要坐三年冷 文章不写一字空
写作的态度:强调要“冷”
浮躁:只停留在浅层次,只求做表面文章 急躁:耐不住寂寞,急功近利
• 删繁就简三秋树 领异标新二月花
写作技巧:删、简、异、新
句子赏析
• 不如此,虽有网而晒之岸边,仍不可 得鱼。
网:比喻写作的基本技能 鱼:比喻写出的好文章。 虽有写作的基本技能而不能沉下心来 做学问,结果,就像把网晒在岸边一样 ,仍不可得鱼,即也写不好文章。
父成龙,子成龙,代代全成龙; 父发财,子发财,辈辈都发财。
同村一位穷秀才看了对联,沉思了 一会便离去了。
第二天一大早,李财主的门前围满了一大 群看热闹的人,他们有说有笑,议论纷纷,大 家都称赞道:“改得好,改得好!” 门外吵嚷声惊动了李财主,他以为人们在 称赞他的对联,忙打开大门,一看门上的对联, 立时气得昏倒在门前的台阶上。 原来,李财主门上的对联,被秀才改成了: 父成聋,子成聋,代代全成聋; 父泼财,子泼财。辈辈都泼财。 为了这副对联,李财主整整病了一个多月, 人们无不拍手称快。
“读书、写作、做人、养生”四 类对联的感悟,概括了一个人的主 要精神生活内容。 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对联都 能让人“每读、每有所悟”。
作者在读对联的过程中悟出了哪些道理?
• 读书做学问的正确方法 • 谦虚、乐观、永葆晚节的人生 哲理。
再读课文,谈理解
• 默读1、2段,说说 作者为什么选择读 对联。 • “这窄窄的田垄上 ,却长出十粒五双 的金穗来”的含义 ?
目标
• 1、读懂文章所列举的几副对联,理解作者的感悟 2、从文中的对联体会和掌握对联的基本知识 3、理解对联这种文学样式所反映出的语言的精练 的审美价值
从前,有个姓李的财主,他鱼肉百 姓,无恶不作,百姓对他恨之入骨。 有一年过年,家家户户忙着贴对联。李 家更不用说了。李财主写了一副对联叫 人贴在大门的两旁,对联是:
句子赏析
• 这二月的花魂,足可以让我们这些号 称作家的人以为楷模。 “二月的花”是早春的花,其魂, 就是春的引领,是山花烂漫的先行者, 作家应当以此为楷模,敢于标新立异。
关于养生(9-10)
• 百岁以前休叹老 七情之内本无愁
注意心理保健
• 笔墨漫教忙里错 声名只怕老来低
特别谨防“忙里出错”和“老来名声 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