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 地方政府的类型及行政区划

合集下载

中国的行政区划与地方政府

中国的行政区划与地方政府

中国的行政区划与地方政府中国是一个庞大的国家,为了更好地管理和治理国家事务,中国实行了行政区划体制,并设立了地方政府。

行政区划和地方政府在中国国家治理体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于维护国家统一、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行政区划的概念与分类行政区划是指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地理空间按照行政管理的需要进行划分,分为不同的行政区域,每个行政区域由相应的地方政府进行管理。

中国的行政区划分为省级、地级、县级三个层次。

1. 省级行政区划中国的省级行政区划指的是中国的23个省、5个自治区和2个特别行政区。

每个省级行政区域都设立了省级政府,并由省级政府负责该区域的经济、文化、教育、人口等方面的管理和发展。

省级行政区划是中国行政区划的最高层次,代表着中国国家统一的意志。

2. 地级行政区划地级行政区划是指中国的地级市、自治州等地方行政单位。

中国共设有333个地级行政区域,在这些区域内设立有地级政府,由地级政府负责该区域的地方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工作。

地级行政区划在中国的行政管理中起着桥梁和纽带的作用,连接着省级行政区划和县级行政区划。

3. 县级行政区划县级行政区划是中国行政区划的最低层次,也是最为广泛的层次。

中国共有2851个县级行政区域,每个县级行政区域都设有县级政府,由县级政府负责该区域内的基层治理、农村发展、社会事务等工作。

县级行政区划直接面向基层社区和乡村,为地方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二、地方政府的职责与作用地方政府是指负责管理和治理本地区事务的政府机构。

在中国的行政区划体系中,地方政府承担着非常重要的职责和作用。

1. 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地方政府负责本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工作。

他们制定和执行本地区的经济发展规划,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吸引外商投资,促进产业发展和就业增长。

同时,地方政府还负责保障社会的安定和和谐,加强社会管理和维护社会秩序。

2. 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地方政府负责本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提供。

第三章 地方政府体系的分类

第三章 地方政府体系的分类

第三章地方政府体系的分类第一节依据在政治体制中的地位不同可以将地方政府分为:纯属地方行政机关的行政体地方政府、实行地方自治的自治体地方政府、兼具上述两类地方政府特点的混合体地方政府一、行政体地方政府1、行政体地方政府的基本特征地方政府是中央和上级政府的下级行政机关,不存在代表当地公民利益和意愿的代议机关。

2、行政体地方政府的实质:治理国家部分地域的地方国家行政机关;是中央集权体制的产物,是集政治统治与行政管理于一体的地方国家机关。

3、行政体地方政府的首长及其主要部属的权力来源4、行政体地方政府的地位:不具备独立的法人资格5、弊端:6、优点:7、发展趋势:不适应当代社会发展的需要8、行政体地方政府存在的三种情况:二、自治体地方政府1、产生当地居民依法选举产生的地方政府,拥有自身权利、义务和独立地位的法人单位,是公法人。

2、自治体地方政府的基本特征国家对纯属地方的事务,不由自己任命行政长官来管理,而由当地公民选举产生的自治体地方政府来管理。

3、自治体地方政府行政机关的职权权力来源:公共权力在政治层面上的纵向分权4、自治体地方政府的权限5、自治体地方政府的财政制度6、自治体地方政府工作人员的性质7、优点:8、弊端:三、混合体地方政府产生:地方存在有当地居民选举(直接的或间接的)产生的、代表当地居民意愿的代议机构,并由代议机构(通常称为权力机关)选出执行机关和行政机关特点:地方政府与地方权力机关的双重权力来源地方行政机关是中央和上级行政机关在当地的代表,是它们的下级机关。

在各级权力机关之间不存在上下隶属关系,只存在法律监督和指导关系。

行政机关为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在接受上级行政机关领导的同时,又对产生它的地方权力机关负责,并接受其领导。

优点:缺点:第二节依据地方政府设置的目的一、划分依据地方政府设置目的影响相关地方政府的职责重点、机构设置和运作方式。

国家是按地域划分其居民的,地方政府正是国家为治理一部分地域而设置的,因此,地域治理就是地方政府主要的、基本的功能。

第一课 国土与人民第二课时 行政区划

第一课 国土与人民第二课时 行政区划

第一课国土与人民第二课时行政区划导入新课:复习导入信封导入【师】请同学们看幻灯片上的一个信封,信封上有三个地名,分别是吉林省、东丰县、沙河镇,他们的范围有什么不同?【生】吉林省的范围最大,沙河镇的范围最小。

【师】三个地名的行政级别有什么不同?【生】省级、县级、乡级【师】省级、县级、乡级都是行政区划,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相关行政区划的内容。

讲述新课:(一)三级行政区划1、三级行政区划:【师】请你说一说中国的三级行政区划?【生】①省(自治区、直辖市)②县(自治县、市)③乡(镇)【师】(与省同一级别的行政区划有哪些?自治区、直辖市)【师】(自治区是我国为了尊重少数民族人民,制定了区域自治制度让少数民族的人们对自己实行管理,自治区内的最高长官必须由少数民族的人担任。

)【师】(与县同一级别的行政区划有哪些?自治县、市)【师】(浙江省有一个自治县,叫做景宁县,他是畲族自治县,这些畲族人来源于福建省,现在他们与浙江的汉族人民聚居在一起,他们的姓氏一般是钟、蓝。

)2、划分原则:【师】划分行政区划的目的或者原则是什么?【生】中国国土面积大,便于管理、促动经济发展和民族团结。

3、特别行政区的设立【师】在必要时,我国除了区分三级行政区划之外,还设立了什么?【生】特别行政区【师】我国在哪里设立了特别行政区?【生】香港、澳门【师】对于特别行政区,我国政府制定了什么政策?【生】“一国两制”的政策,即祖国内地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和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师】你如何看待台湾问题?【生】台湾是祖国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台湾人民是我们的骨肉同胞。

尽早实现台湾与祖国大陆的统一,是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

【过度】大家知道我国有几个省级行政区划吗?【生】34个【师】一个省级行政区划有很多个县级行政区划,比如浙江省就有宁波市、杭州市、绍兴市、嘉兴市等。

一个市又有很多乡镇,这样一来我国的行政区划是很多的。

那么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的内容是三级行政区划中的省级行政区划。

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地方政府

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地方政府

二、我国地方政府的性质、民政府是我国地方各级权力机 关――人民代表大会的执行机关,是地方各级国 家行政机关。 地位: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对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和 上一级国家行政机关负责并报告工作。地方各级 人民政府都是中央人民政府统一领导下的国家行 政机关,都服从中央人民政府的领导。 层次:我国地方政府是按照行政区划设立的,因 此地方政府的层级与行政区划基本一致。
宪法第三十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行政区域划 分如下: 1、全国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 2、省、自治区分为自治州、县、自治县、市; 3、县、自治县分为乡、民族乡、镇 直辖市和较大的市分为区、县。 自治州分为县、自治县、市。
• 4直辖市,2 • 23省 • 2特别行政区 286地级市 • 16地区 • 30自治州 • 3盟
行政公署
1.行政公署是省、自治区人民政府的派出机关,历史 上也称为“专员公署”,不属于一级政府。
2.行政公署是中华民国时期的“行政督察区”的“行 政督查专员公署”的简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 立后将原“行政督察区”改为“专区”,则成为“专 区行政专员公署”的简称;1970年代“专区”改称 “地区”,作为“地区行政专员公署”的简称,成为 正式的机构名称。管理地区的行政公署叫地区行政公 署,管理盟的行政公署叫盟行政公署。

广东省人民政府工作部门设置(2013年机构改革后 省政府办公厅:1个 省政府组成部门:24个 直属特设机构:1个 直属机构:15个 广东省人民政府设置工作部门共41个。 省政府直属特设机构 (1个): 广东省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五)派出机关 现行《地方组织法》规定:“省、自治区的人 民政府在必要时候,经国务院批准,可以设立 若干派出机关。” 行政公署:省人民政府的派出机关称为“行政 公署”,简称“行署”。其所管辖的区域称“ 地区”。

三地方政府的类型 ppt课件

三地方政府的类型 ppt课件
维持传统中央集权政体的国家 实行地方自治国家中的部分高层地方政府 联邦制国家中直属联邦管理地区的政府
自治体地方政府
由当地居民依法选举产生的地方政府,国家部分地域的居民,依据 国家相关的法律规定,组成地方自治团体,选举产生治理本地域社会公 共事务的地方政府。
地方自治社团是一个拥有自身权利、义务和独立地位的法人单位, 通常称为“公法人”。
自治体地方政府不由中央政府任命或批准任命,履行职责所运用 的公共权力,通过选举直接来自于当地居民授予,同上级和中央政府之 间不存在命令指挥与服从的关系。
地方自治体制是公共权力在政治层面上的纵向分权。 地方自治体拥有的权限:组织权
财政权 行政权 地方立法权 制裁权 优点:当地居民的广泛参与和监督 缺点:局部利益取代国家整体利益;中央政令难以有效落实
地方制度安排:国家对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政治、行政关系做出 的制度安排,反映地方政府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与作用, 以及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的关系。
地方政府的设置目的:反映国家对所设置的地方政府应有作用的基本要求, 也是评判该地方政府活动是否有效的基本依据。
地方政府所居的层级位置:较高层级/较低层级
• 特殊型地方政府 包括除了民族区域型和城镇型两类地方政府以外的所有其他特殊型
地方政府。
政治需要/行政管理 特点:明确的特定设置目的;存在数量很少;制度方面的特殊安 排;府际关系方面的特殊性。 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湖北省神农架林区,贵州省万山、六枝特区
四 按层级分类的地方政府
• 地方层级结构:各地方政府单位之间,通过各种关系而形成 的纵向的上下体系。包括行政隶属形成的上下级关系、实施 法律监督形成的上下级关系以及地域包容形成的层级关系。
二、按地方制度分类的地方政府

中国的地方政府与行政区划

中国的地方政府与行政区划

中国的地方政府与行政区划地方政府和行政区划是中国政治体系中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在国家管理和治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中国的地方政府体制主要包括省级政府、地市级政府和县级政府,而行政区划则将中国划分为不同级别的行政区域,便于政府组织管理和资源配置。

以下将从历史背景、地方政府职责、行政区划类型等方面展开论述。

一、历史背景中国的地方政府和行政区划都有着悠久的历史。

早在古代,中国就采用了一些形式的地方政府和行政区划。

这些政权的建立往往以地理和人文特征为基础,以满足统治和管理的需要。

而在近代,随着国家统一和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地方政府和行政区划也逐渐形成并发展起来。

二、地方政府职责与功能地方政府负责管理本地区的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的事务,具体职责和功能涵盖很广泛。

首先,地方政府要负责制定和实施本地区的发展规划和政策,以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

其次,地方政府承担着基本公共服务的提供责任,包括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

此外,地方政府还需要保障社会稳定和维护公共安全,为民众提供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

总之,地方政府在国家政治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承担着实际的管理职能。

三、行政区划类型中国的行政区划按照地理范围和行政级别划分,可分为省级行政区划、地市级行政区划和县级行政区划。

省级行政区划是中国地方行政管理的最高级别,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

地市级行政区划是省级行政区划下属的行政单位,主要包括地级市和自治州,共有333个。

县级行政区划则是地市级行政区划下的行政单位,按照区、县、市来划分,约有2800多个。

四、地方政府和行政区划的关系地方政府和行政区划密不可分,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地方政府作为行政区划的组织者和管理者,行使着行政权力,承担着行政责任。

同时,行政区划为地方政府提供了组织结构和管理框架,在具体的实践中提供了便利。

地方政府根据行政区划的划分,设立相应的管理机构,并负责这些机构的工作运行和协调管理。

地方政府类型

地方政府类型

第三章地方政府的类型开展地方政府研究,有必要按地方政府在地方政制中的地位、它的设置目的和它在行政层级中所居位置等不同角度进行类型划分,以利于分析地方政府的活动特点,提高地方政府活动的效益。

第一节地方政府的类型划分一、划分地方政府类型的意义开展地方政府研究,人们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研究对象的数目极为庞大。

仅以中国为例,2003年底,各级地方政府的总数就有41 497个:省级地方政府34个,地级地方政府312个,县级地方政府2861个,乡级地方政府38 290个。

当代世界有将近200个国家,不少国家的地方政府都超过了1万,如法国的各级地方政府就有36 000多个,美国的地方政府也有近83 000个。

面对数目如此庞大的研究对象,显然不能在逐一研究的基础上,归纳地方政府的活动特点和探索其活动规律;只可能是按一定的标准将地方政府加以分门别类,在此基础上开展研究。

从地方政府活动的特点出发,按一定方法将众多地方政府分门别类,对进行地方政府研究极为必要。

从科学分类基础上对同类地方政府进行研究,寻找其共同点;对不同类型地方政府进行比较分析,寻找其差异,有助于更好地了解、认识地方政府活动的特点和规律,更好地发挥地方政府的应有功能。

二、地方政府类型划分的方法对地方政府进行类型划分是基于研究地方政府的需要。

研究者的目的和着眼点不同,对所选择的地方政府特点也必然不同,从而形成多种分类方法。

在不同的分类方法下,同一地方政府会分属不同分类中的某个类型,这是十分自然的。

例如从历史发展演变的角度来考察地方政府时,可以将地方政府分为古代的、近代的、当代的等多个类型。

为比较不同地方政府的职责重点时,可以将地方政府分为城镇的、乡村的。

为比较不同社会制度下的地方政府特点,人们可以将地方政府分为封建国家地方政府、资本主义国家地方政府、社会主义国家地方政府。

此外还可将地方政府按其辖域面积、人口进行分类。

地方政府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其研究目的在于了解地方政府的活动特点,探索其活动规律,寻求提高政府活动能力的途径,使地方政府能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第二节中国的行政区划》课件教材课程

《第二节中国的行政区划》课件教材课程
用本省区历史名称的:冀、豫、鲁、粤、琼、渝、 蜀、黔、滇、鄂、桂
用本省的河流或山名:闽(江) 、赣(江) 、湘(江) 、皖(山)
一省两简称的:川或蜀、云或滇、甘或陇、贵或黔、陕或秦
省级行政单位简称
三字歌谣
黑吉辽,内蒙古, 陕甘宁,青新藏, 云贵川,晋冀鲁, 豫苏皖,湘鄂渝, 琼粤桂,浙闽赣, 京津沪,港澳台.
一、我国现行行政区划的划分
三级行政区划
省(自治区、直辖市)
县(自治县、县级市) 镇(乡)
32个 省
省级行政单位 5个 自治区
4个 直辖市
(34个)
2个 特别行政区
三级行政区划
1. 划分原则: 便于行政管理,有利于经 济发展和民族团结。
2. 三级行政区:
省(自治区、直辖市) 县(自治县、市、区) 乡( 镇 、民族乡 )
青海 湖南
省级行政单位识记黑龙江宁夏 Nhomakorabea重庆
江西
省级行政单位识记
海南
台湾
内蒙
广东
省级行政单位识记
山东 云南
山西 河北
湖南教育出版社 制作
利用轮廓巧妙记忆
省级行政单位轮廓
新疆 西藏
宁夏
青海
内蒙古
甘肃
陕西
省级行政单位轮廓
湖北
安徽
江苏
湖南
江西
浙江
省级行政单位轮廓
四川
贵州
广东
云南
海南
广西 福建 台湾
省级行政单位识记
让我们再来复习一下
省级行政单位识记
省级行政单位识记
新疆
陕西
甘肃
湖北 广西
吉林 北京
浙江
西藏
省级行政单位识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的省、县、乡政府即 是一般地域型政府。 省 (23) 县 (1463) 乡 (14119)
2、民族区域型地方政府
多民族单一制国家为解决少数民族问题 ,在民族聚居区域组成的国家结构单元 中,设置并赋予一定自主权的政府,称 为民族区域型地方政府。 1、目的:落实国家民族政策,维护少数 民族权益,促进少数民族发展,增进民 族团结,保持社会稳定和国家统一。 2、标准:民族构成比例。
3、中间层地方政府
介于基层地方政府和最高层地方政府之间的 地方政府。 1、特点: 第一,设置特点。中间层级地方政府的设置 ,更多出于管理上的需要。影响其设置的因 素大致有: (1)国土面积的大小和人口的多少; (2)基层地方政府单位的数量; (3)有效管理可能达到的幅度; (4)国家的政治体制。
2006年为止,中国民族区 域型地方政府数量: 自治区(5); 自治州(30); 自治县(120,包括3个自 治旗)
3、城镇型的地方政府
国家基于市镇地区专门管理的需要组成 的国家结构单元所设旨的政府,称为城 镇型地方政府。在我国主要指市、市辖 区和镇。 市; 镇;
(1)设置出于两方面考虑: 第一,非农业居民为主,生活高度社会 化,差生了不同于农业自然经济的公共 管理需求。 第二,经济发展,在国家中的地位日益 重要,影响扩大,需加强管理。
地方行政建制是国家结构单元,它是由一定
地域居民组成的政治实体。 它有四个构成要素:地域、居民、政府和 国家权力,以行政单位的存在为主要标志

地方行政单位
地方行政单位是国家按地方行政建制设臵的治理该
国家结构单元的一级政府,是该单元各地方机构组 成的整体。相关的地方行政层次、幅度、等地、级 别等概念。
二、中国行政区划现状与改革
(一)行政区划 行政区划即是国家行政机关分级管理的 区域划分制度,是国家为实行国家行政 管理对其领土进行分级划分形成的领土 结构。 行政区划有三个结构要素,是一个包含 行政建制、行政单位和行政区域三者及 其之间相互关系的综合性的概念。
行政建制、行政单位和行政区域
地方制度安排 行政体、自治体、混合体 设置目的 一般地域型、民族区域型、城镇型、特殊型 所居层级 高层、中层、基层
(二)按地方制度分类的地方政府
地方制度指处理一个国家的中央与 地方政治、行政关系的制度安排。 反映地方政府在国家政治体系中的 地位,地方政府作为一个独立法人 的程度。 按照地方制度的不同,地方政府 可分为三类:行政体地方政府、自 治体地方政府和混合体地方政府。
(2)行政体地方政府的优点主要表现在:
第一,政令统一,行政效率高,有助于增 进国家的统一和政治统治。 第二,中央政府能从大局出发,全面统筹 ,克服地方保护主义。 第三,地方事务由中央政府的代表主持、 全国政策统一,同一方式施行于全国,避 免畸轻畸重,发展不均衡。
(3)行政体地方政府的弊病主要为:
第一,广大居民被排除在外,不符合 政治民主原则。 第二,各地的情况有关异,整齐划一 政策难收到实效。 第三,天高皇帝远,易受地方官员蒙 蔽。 第四,地方正常积极性无从发挥。
(4)行政体地方政府的存在情形及表现:
存在: 典型,传统中央集权制国家—中国 仍维持传统中央集权制的国家—沙特 地方自治国家部分高层地方—挪威 联邦制国家中直属联邦地区的政府—加拿 大西北地区和育空地区
(3)民族自治区与特别行政区的异同点 : 共同点: 第一,都享有自治权。 第二,与中央都是地方与中央的关系。 不同点: 第一,二者设置目的不同。 第二,地方制度、自治程度不同。 第三,社会制度不同。
(四)按行政层级分类的地方政府
依照地方政府在行政层级中所居的位置对 地方政府进行的类型划分。一般可作如下 分类: (1)直接与地方居民发生关系的地方政府, 称为基层地方政府。 (2)直接与中央发生关系的地方政府,称为 最高层级地力政府。 (3)介于基层与最高层之间的地方政府 ,称为中间层级地方政府。
(2)优点:
(1) 增进地方政治民主,保障自由,能 有效地监督政府的行为。 (2)能更好地发挥地方的积极性,从实 际出发,办好本地的各项事务。 (3) 经费由地方自筹资金解决,其使用 效果居民最易切身体受,利于对政府费 用使用的监督。
(3)弊端:
第一,中央政令难以得到 完全贯彻。 其二,容易造成保护主义 ,增加了地方政府之间的 矛盾等等。 其三,由于资源不同,容 易造成区域发展不平衡。
第二阶段(1954—1967),实行省、县、乡(人民公社)三 级制。1954年6月19日通过决议,撤销六大区行政建制 。 宪法规定:全国划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省、自治 区分为自治州、县、自治县、市;县、自治县分为乡、 民族乡、镇。直辖市和较大的市分为区。自治州分为县 、自治县、市。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都是民族自治 地方。 并县热。到了1958年,结果又取消了乡建制。农村基层 实行政社合一——人民公社,人民公社既是农村集体经 济组织,又是基层政权组织。 乡是最不稳定的一级政府。为什么?
地方行政层次是指地方行政单位因彼此隶属而构成的
层级数。
地方行政单位的管辖幅度,对不同层次的行政单位有 着不向的内涵。
地方行政单位的等第,是指居于同一地方 行政层次的同类建制的行政单位间的行政 等第差别,如县分甲乙。 地方行政单位的级别取决于它在行政体制 中的隶属关系所形成的地位。
地方行政区域
(2)优点: 其一,它有政治上的分权,既体 现全局利益,又体现地方利益, 兼顾两个积极性。 其二,它有行政上的集权,保证 执行上的高效。
(3)缺点: 其一,大多取代行政体地方政府而 创建,易出现地方行政体政府的弊 端。 其二,缺乏成功的经验,特别是 在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的体制和职权 行使方面需完善。
我国地方政府的层级系统图
(二)我国行政区划的演变
第一阶段(1949—1953年),主要实行大区、
省、县、乡四级制,设各级地方人民政府。
建立了东北、华北、西北、华东、中南、西 南六大行政区,简称大区,作为省以上的一 级区划建制。 为什么要设区?设区的利弊?
14直辖
东北大区辖辽东、辽西、吉林、黑龙江、松江 、热河六省及沈阳、鞍山、抚顺、本溪、长春 、哈尔滨六市和旅大行署区。 华北大区辖河北、山西、平原、绥远、察哈尔 五省及北京、天津两市和内蒙古自治区。 华东大区辖山东、浙江、福建及台湾四省,苏 南、苏北、皖南、皖北四个行署区(相当于省) 和上海、南京两市。 中南大区辖河南、湖北、湖南、江西、广东、 广西六省及 武汉、广州两市,、 西北大区辖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五 省和西安市 西南大区辖云南、贵州、西康三省,川东、川 西、川南、川北四个行署区及重庆、成都两市 和西藏地区。
(2)与其他层级相比,其承担的职能 的特点是: (1)职能数量相对地要少; (2)内容同居民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3) 性质多呈现社会管理的特性。 中国基层地方政府:乡(14119)、民 族乡(1088)、镇(19369)。
2、最高层地方政府
最高层地方政府是指在国家结构体系中,位居 中央政府之下,是最高层级的地方政府。 (1)特点: 其一,设置特点。中央分支,地方上级,显示 出明显的政治性。 其二,权限划分。既拥有中央政府赋予的较大 的权限,又受中央政府的严厉控制。 其三,职能的履行。以间接方式为主。 中国高层地方政府:省、自治区、直辖市、特 别行政区。
(1)这类地方政府通常有如下特点: 第一,有特定的设置目的; 第二,一国同一时间里,数量总是很少的; 第三,存在时间相对较短,设置的原因消失, 就可能被其他类型地方政府取代。 第四,通常在体制都有某种特殊安排。
(2)特殊型地方政府设置的具体目的, 一般有两种: 第一,基于政治上的考虑。与中央政府 关系或政治体制上特殊,或者兼有之。 第二,主要基于行政管理上的考虑。大 都基于某种经济上的原因。 此外,在美国还存在为管理某一单项职 能而设的特殊型地方政府。
(2)设置标准。设置城镇政府大都包括 两个因素: 要有一定数量的城镇居民,具体数量或 人口密度; 城镇本身具有某种重要的地位,政治、 经济、文化。 数量:2006年,直辖市(4)、地级市( 283)、县级市(369)、镇(19369)
4、特殊型地方政府
国家基于各种特定政治需要或行政需要,设置 的少量各式各样的国家结构单元,为此所设置 的政府,总称为特殊型地方政府。
地方行政区域是地方行 政单位管辖的范围,包 括一定的地域和在这一 地域上的居民。
行政建制、单位、区划的关联
地方行政建制在这三者中最为稳定,或设或 撤。 地方行政单位在建制不变的情况下,可以出 现两个方面的变化:其具体组成的地方国家 机关的改革,或其行政隶属关系的改变。 行政区域则是最易改变的,在同一地方行政 单位管辖下,由边界调整或下属行政单位的 改变,都可以导致行政区域的改变。
1、基层地方政府
指对所辖地域承担直接管理与服务职责的地方 政府最低层级,直接面向地方居民,是国家的 政治基础。 (1)基层地方政府的特点: 从类型看,基层地方政府易采用自治体制。 从体制看,基层地方政府适立采用议行合一制 。 从组织看,基层地方政府组织较简单,行政部 门设置也不太多。
3、混合体地方政府
产生过程与自治体同,行政机关与上级关 系与行政体同,故称混合体地方政府。 (1)基本特征是: 其一,地方存在代议机构,并由代议机构 选出执行机关和行政机关。 其二,行政集权,地方行政机关是中央和 上级行政机关在当地的代表,是它们的下 级机关。 其三,政治分权,各级权力机关非上下隶 属关系,只及行政区划
王惠娜
本讲主要内容
一、地方政府的类型 二、中国的行政区划现状 与改革 三、分析一个中国行政区 划改革的案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