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业推广体制的改革和发展思考

关于农业推广体制的改革和发展思考
关于农业推广体制的改革和发展思考

《农业推广》论文

关于小南辛堡镇农业推广体质的改革和发展思考

姓名:戚晨利

年级: 2012秋

专业:农村行政管理

学校:怀来电大

学号:1213004468682

论文摘要

农业技术推广是推动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针对小南辛堡镇现行农业技术推广体制存在的问题,必须加强政府对农技推广的支持,深化农业技术推广机制改革,创新农业技术推广组织,形成社会化的农业技术服务体系,以适应新时期农业经济发展的需要。近年来,我国农业科技方面的成果在世界上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先进性也走在同行业前列,但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乏力,没有真正把科果用到生产中、真正发挥出科技的威力。所以说,科技成果若不加以推广应用最大限度地发挥生产力的作用,研究开发也就失去了现实意义。本文从小南辛堡镇目前农业技术难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现状出发,分析存在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办法以及加强农业技术推广需要采取的措施。针对小南辛堡镇现行农业技术推广体制存在的问题,必须加强政府对农技推广的支持,深化农业技术推广机制改革,创新农业技术推广组织,形成社会化的农业技术服务体系,以适应新时期农业经济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存在的问题;创新;解决措施;组织创新;激励机制

提纲

一、当前农业技术推广中存在的问题 (3)

1、农业推广资金投入不足,制约着推广力度 (3)

2、传统的农业科技推广从推广项目选择机制 (3)

3、农业技术推广队伍积极性不高,影响农技推广效率 (3)

4、农业技术推广缺乏有效的渠道 (3)

二、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创新与改革措施 (4)

1、加强思想认识,重视技术推广在农业生产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4)

2、做好培训工作,提高农民素质 (4)

3、加强推广队伍建设,建立一支精干推广团队 (4)

4、稳定推广队伍,保障推广人员的利益 (4)

三、改进推广方式,完善农业技术市场,拓展服务领域。 (5)

参考文献 (6)

推广体制的改革和发展思考

戚晨利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农业已经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科技进步越来越重要。而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又是农业科技进步的重要支柱,是实现农业工业化、产业化、现代化的基本保证。,随着我国农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优化,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定,小南辛堡镇农业生产的高效、持续发展对科学技术、信息技术、生产资料供应、农产品质量、农业生产者素质的要求愈来愈高;在以计划经济和短缺经济为特征的条件下形成的政府农业推广体系,在推广理念、推广内容、推广方式方法,特别是在机构设置、运行机制、管理方式、投资渠道等方面,显现出与市场经济体制下农业生产发展的诸多不适应。针对小南辛堡现行农业技镇术推广体制存在的问题,必须加强政府对农技推广的支持,深化农业技术推服务体系,以适应新时期农业经济的需要.

一、当前农业技术推广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是在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随着我国市场化影响了农业技术对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据有关部门测算,我国畜禽发病死亡每年直接经济损失达238亿元,相当于畜牧业总产值的2.82%,农民平均年损失26.44元。猪、禽的死亡率每降低一个百分点,农民人均将减少损失1.87元,按出栏后的计算,人均可增收9.76元。另据测算,如果我国通过推广先进技术,是我国化肥利用率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每年可以节省成本252亿元,亩节省成本12.9元;如果使我国农药的利用率达到发达国家水平,每年可以节省成本90亿元,亩节省成本4.6元。

1、农业推广资金不足,制约着推广力度。发达国家农技推广经费一般占到农业总产值的0.6%~1.0%,发展中国家也在0.5%左右,但我国不足0.2%,人均经费更少。因经费不足等原因,部分地方政府“卸包袱”,出现了“线断、网破、人散”的被动局面。

2、传统的农业科技推广从推广项目选择机制、技术上不能适应变化中的农户生产需求。长期以来,我国农业科研、推广基本是以提高农产化,农业生品数量为主要目标。现代农业面对的是一个买方市场,消费需求多样化,品质高端产处于大的改变,他们对技术需求的行为也发生变化,主要体现在对传统的粮食生产技术需求迫切性下降,而对经济作物生产技术的需求逐步增加;由原来对高产技术的需求对优质技术的需求,由节约资金技术的需求转变为节约劳动技术的需求。但现行的农业技术扩散机制是以提高农作物特别是粮食作物的产量为主要目标,建立在“地区目标群体的社会经济条件具有完全同质性”这一假设基础之上的,自然不能同农户的生产需求相适应。

3、农业技术推广队伍积极性不高,影响农技推广效率。在现行农业推广制度下,农业技术推广及开发的速度,效果,服务质量,最后效益不能和推广主体的努力程度或付出挂钩,农业制度对农业科技进步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

4、农业技术推广缺乏有效的渠道。我国农业经营存在分散性的特点:农业涉及2亿多个农户。农业生产的高度分散性,农民组织的缺失,使得技术推广成本高。

二、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创新与改革措施

根据目前农业技术难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现状出发,分析存在的原因,提出解决办法以及加强农业技术推广需要采取的措施。

1、加强思想认识,重视技术推广在农业生产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技术推广是一项扎根农村、常抓不懈的服务性工作,必须要求科技人员深入推广第一线,依靠示范种植、技术服务、现场指导、发放宣传资料和结合影像资料等多种形式,让农民明确农业技术在农业生产当中的重要性、从思想上接受科技人员给他们提供的服务;通过长期细致周到的工作,潜移默化地对农民产生巨大的作用,特别是通过科技人员的耐心工作,使农业收入取得明显成效,这种利益驱动会促使农民变被动为主动,有利于推广工作的普及开展和辐射联动效应。这种良性互动能够极大地加快农业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推动农技推广进入发展的快车道。过去,农技推广迟缓,工作没有取得明显成效,根源就在于没有让农民从思想上认识到农业技术的巨大威力,农民接受起来比较困难(不配合甚至排斥),所以说,搞好农技推广工作,关键是做好宣传教育、做好思想动员工作,这项工作是否到位是农技推广工作是否能做好的前提和基础,也是推广工作是否有生命力的关键所在。

2、做好培训工作,提高农民素质农技推广的对象是农民,农技推广的载体也是农民,农民在农业技术推广中扮演着主要角色,起着关键性的作用,直接决定农技推广的成效。为了有条不紊推进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深入开展,必须想方设法提高农民素质,通过讲座、定期培训、现场观摩等多种途径向农民传授农业技术和农业知识,多渠道让农民接触农业科技,丰富其知识,开阔其眼界,让他们以现代新型农民的视野来经营管理农业,以农场主的角色发展现代农业。农民素质提高了,技术推广工作进行起来就没有障碍,限制农技推广的这一瓶颈问题就会迎刃而解。过去,只是为了推广而推广,没有考虑农民的接受能力和现实存在的问题,因而推广效果不理想。

3、加强推广队伍建设,建立一支精干推广团队.农业技术推广是一项综合性工作,推广人员必须具有丰富的知识结构,不仅要有农村工作的经验,还要有很好的沟通能力和灵活的处事方式。现代推广工作对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提出很高的要求,过去那种“一张嘴,两条腿”的推广形式已经不适应现代农技推广发展的新形势,且严重阻碍推广工作的开展和整体推进,必须与时俱进,根据新时期出现的新情况作出调整和改进。为确保推广工作的质量和进度,根据推广工作的性质、范围和要求,建立一支专业推广队伍,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把推广工作做到实处,让农民真正分享到科技发展带来的好处,推广工作就能得到他们的支持和配合,工作就能顺利开展,而且效果显著。这样推广任务就不仅仅是推广人员单方面的事情,而是推广人员与农民共同的事业,把原来农民的被动性变为积极性、主动性甚至是能动性,推广工作一定会取得满意效果。所以说推广人员必须要具有很全面的专业知识和业务素质,这样的一支队伍是推广工作有序开展的重要保障,是进行好推广工作的关键。

4、稳定推广队伍,保障推广人员的利益要使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就必须下大力气创造一个良好的政策支持环境。事实证明,好的政策可以调

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了稳定推广队伍,促进推广工作深入有效地开展,必须为推广技术人员提供政策保障,确保们在技术职称评聘晋升、劳动报酬等方面不受损失,让他们安心工作,没有后顾之忧。可以出台新的成绩评定办法,让推广人员觉得干推广工作仍然可以出成果,实现自身价值,尽量排除不利于推广工作开展的干扰因素,应该为主动从事推广工作的人员提供优惠政策,给他们的工作提供方便,让其真正喜欢这项工作,并全身心投入推广事业,这样农技推广工作才能健康发展。过去推广工作半途而废,没有发展壮大,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推广人员政策待遇得不到保障,科技人员考虑自身利益,纷纷退出推广领域,致使推广工作不能继续开展,科技成果不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三、改进推广方式,完善农业技术市场,拓展服务领域。

必须建立起一个高层次的宏观管理机构才能保证放而不乱,管而不死,使多元化的推广与技术创新机制。为此,让农民逐渐成为推广活动的主体应当研究农户的技术采用行为,培育积极的用户系统,完善技术承包、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服务等各项工作。与此同时,要调整推广机构的职能,拓展服务领域,使其与用户系统及市场的需要相适应。推广人员急需提高素质,用现代农技推广手段及先进设备武装自己。只有这样,推广机构及人员才能更好地为用户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服务,逐步实现部分推广服务的产业化与商品化。农业技术推广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只有认识到推广对象的技术采用行为及其决定因素,并据此全面改进推广方面的影响因素和非推广方面的影响因素,才能真正让农民逐渐成为推广活动的积极主体,提高农业推广工作的影响力与效率,从而提高农业推广投资的效益。建立国家级农技推广领导与协调机构,也可以是更综合的技术创新协调机构,可直接隶属于国务院相应的机构,全面负责农业推广与技术创新的统筹协调。各地区可根据具体情况设立相应的协调机构,从而形成一个有效的调控体系。通过这个体系,把现有的各个相关的分散体系中各自拥有的农业技术推广部分有机地衔接起来,近期至少可以考虑对分散在各体系内的农业技术推广项目和经费进行统一协调、集中使用,以提高农业技术推广资金的使用效率。

【参考文献】

[1]高启杰.我国农业推广投资现状与制度改革的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

[2]陈良玉、高启杰.优化农业推广模式发展农业推广事业[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3]杜青林.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改革与发展.学习时报.2013年第212期

[4]国鲁来.农业技术创新诱致的组织制度创新》.中国农村观察.2013年第5期

华南农业大学农业推广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

华南农业大学农业推广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 养殖领域研究生培养方案 (2010年修订) 一、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具体如下: 1.学习和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方针和政策;树立科学发展观;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身心健康;有高尚的科学道德和良好的合作精神;能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 2.掌握畜牧或水产科学与生产领域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业知识和相关的人文、社科、管理知识;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实验技能、先进技术方法、现代技术手段;具有创新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的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了解本学科领域国内外发展动态,能够阅读本学科领域的外文文献。 二、研究领域 1.养殖领域 三、学习年限 1.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采取集中在校全脱产的学习方式,学习年限为2年。 2.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一般不能提前毕业。 3.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一般不延长学习年限。如确实需要延长学习年限的硕士研究生

在每年4月、10月由研究生本人申请,填写《华南农业大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延期申请论文答辩审批表》,经导师和所在学院主管研究生负责人同意,报研究生处审批。 4.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申请延长学习年限,不能超过学校规定的最长学习年限。 四、培养方式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采取多学科综合、宽口径的培养方式。实行双导师负责制,以校内导师指导为主,校外导师参与实践过程、项目研究、课程与论文等多个环节的指导工作。鼓励吸收不同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和实践领域有丰富经验的专业人员,共同承担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工作。 五、课程设置 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应修学分为26学分(含参加学术交流所得的2学分、实践教学所得的3学分和撰写文献综述所得的1学分)。课程学习时间一般为1年。 1.学位课(10学分) 1)公共学位课(7学分) ①自然辩证法2学分,36学时 ②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1学分,18学时 ③专业硕士英语4学分,72学时 2)专业领域公共课(3学分) ①农业推广理论与实践1学分,18学时 ②农业科技与三农政策1学分,18学时 ③农业传播技术与应用1学分,18学时 2.必修环节(6学分),由各导师结合毕业论文安排。 ①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必修环节(实践教学)3学分,54学时 ②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必修环节(学术交流)2学分,36学时 ③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必修环节(撰写文献综述)1学分,18学时

农业推广体系问题及策略

摘要:近年来,国家陆续出来了多项扶持农业发展的政策,极大提升了荆州市农民参与现代化农业的积极性,农业发展水平显著提升。与此同时,我们必须要深刻认识到荆州市农业推广体系尚不完善,存在农业科技成果质量差、农民素质低、推广队伍结构不合理等问题,不仅影响了荆州市农业发展,而且减少了农民的收入,因此,解决农业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刻不容缓。 关键词:荆州市;农业推广;推广体系 1我国农业推广体系的基本现状 我国农业推广体系从农业部到各省、市、县、乡、村、村民小组分别建立了农业推广总站、市县农业推广中心、乡农业推广站、村科技组和科技示范户,最后把农业技术以及科技成果推广到农户中。从组织形式看出,省级以下的农业推广组织是受政府和上一级推广组织的双重领导。经过20年建设,我国己形成政府推广机构为主体、专群结合的多元化农业推广网络,专职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已经达到210万人,推广站数达到35.5万余所。 2荆州市农业农业推广中存在的问题 (1)农业推广体制不完善。荆州市现行农业科技体制是在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逐渐形成的,它具有一套与计划经济相适应的组织结构和运行机制,在这一时期确实为荆州市农业生产的技术进步与产量提高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随着农民非农收入的提高与农业生产比较效益的下降,农民在农业生产上采用新技术,尤其是大田作物新技术的积极性降低,使这种(搞行政和计划为主)体制失去了其以前所发挥的作用,农业推广效率降低。由于推广项目均是由各级政府决定的(而不是由农民决定的),从而为技术推广活动带来诸多不确定性。技术的推广与否,一是决定于政府财政是否有钱;二是决定于政府财政部门及相关财政预算编制人员的知识水平与个人行为。在现行农业推广体系内,上层的农业推广单位经费多、工作条件好、人员的待遇高;而基层单位经费少、工作条件差,人员的待遇低,影响农业推广效率。 (2)农业科技成果质量低。由于科研选题偏离市场需求,造成农业科技成果偏离市场需求,而科研选题偏离市场需求主要是科研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荆州市现阶段农业科研管理体制基本上还是政府主导型,而非市场主导型,多数农业科技成果不能直接应用于生产,只是停留在基础研究阶段和实验室成果阶段,并没有到达应用技术开发阶段和中试、示范推广转化阶段。 (3)农民的文化素质较低。受历史、体制、政策等因素的影响,荆州市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偏低。资料显示,荆州市6亿农村劳动力的60%以上仅为小学文化程度;大量青壮年劳动力转向城市二、三产业,农业从业人员素质更加低下。由于文化素质的限制,农民缺乏接受新知识、新信息以及应用新技术新设备的能力,缺乏市场意识,缺乏科学管理能力,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农业科技推广整体质量的提高。而只有农民综合素质的整体提高,才能使农民有能力增加投入,调整结构,发展农业,才能使农业现代化具备现实可能性。 3荆州市农业推广的策略 (1)实施目标管理。一是对乡镇政府的年度考评中明确对农业发展规划、资金、人员、设备保障及农业发展指标等内容实现量化考评,并在整个考评内容中占有一定的权重,从而有效的确保各级领导对农业工作的重视与投入。二是明确乡镇农业服务中心工作责任,量化其工作任务,年终进行考评,建立激励机制调动推广人员的积极性。从而有效的使他们全身心的投入到农业推广工作中。 (2)创新推广理念。农民是农业生产和经营的主体,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最终要通过农民来实现。因此,要尊重农民的自主权,从农民的需要出发,以效益为目标,开展产前、产中、产后全程服务,不仅要为农民生产提供技术指导和信息服务,也要为农户经营管理、组织化

2016复习农业推广理论

《农业推广理论与方法》思考题 1、简述现代农业推广的含义及主要社会功能。 (1)含义:现代农业推广是一项旨在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的农村教育与咨询服务工作。推广人员通过沟通及其他相关方式与方法,组织与教育推广对象,使其增进知识,提高技能,改变观念与态度,从而自觉自愿地改变行为,采用和传播创新,并获得自我组织与决策能力来解决其面临的问题,最终实现培育新型农民、发展农村产业、繁荣农村社会的目标。 (2)主要社会功能:农业推广的社会功能可以分为直接功能和间接功能两类。 1.直接功能(1)增进农村居民的基本知识与信息。(2)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生产技术水平。(3)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技能。(4)改变农民的价值观念、态度和行为。(5)增强农民的自我组织与决策能力。 2.间接功能(1)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2)提高农业生产与经营效率。(3)改善农村社区生活环境及生活质量。(4)优化农业生态条件。(5)促进农村组织发展。(6)执行国家的农业计划、方针与政策。 2、需要层次理论及其对农业推广工作有何指导意义。 (1)需要层次理论: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需要层次论”,把人类的需要划分为五个层次,并认为人类的需要是以层次的形式出现的,按其重要性和发生的先后顺序,由低级到高级呈梯状排列,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一般认为,以上五个层次的需要是循序渐进的。当低一层次的需要得到相对满足后,追求高一层次的需要便为人们奋斗的动力。(2)需要理论在农业推广中的应用①应深入了解农民的实际需要,启发诱导、挖掘农民需要;要尊重农民的客观需要;辨别合理与不合理、合法与不合法的需要;分析满足需要的可能性、可行性,尽可能满足农民合理可行的需要。②分析农民需要的层次性。根据需要层次理论,推广人员应用对不同地区(发达、一般、落后等)和不同个体(生产水平高低等)制订不同的推广目标,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农民的不同需要。③分析农民需要的主导性。所谓需要的主导性就是在众多的需要中,某种需要在一定时期内起主导作用,它是关键的需要,只要一经满足,就会起较大的效果。 3、衡量农业科技成果质量的标准有哪些。技术方法类成果与物化成果的推广方法有什么不同? (1)衡量科技成果质量通常有5项标准:创新性(指其创新点在解决问题的途径、方法、技术等方面,比已有成果更具有科学先进的实用价值)、成熟性(指成果应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可靠程度。成熟的成果应经多年、多点观察、试验、验证,具有重演性,定性-成熟)、效益性(指成果采用后,应有明显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其中经济效益是决定成果转化快慢的关键。有些难以协调三效矛盾,长远与近期,整体与局部的关系的成果转化问题,就需要一定的政府行为来组织转化)、适用性(指成果在生产上的适应范围。适应性广的成果易转化,否则转化成本高,规模效益差,难以转化)、实用性(指成果在应用推广过程中的难易程度。有些技术,创新性、成熟性、效益性都没毛病,但操作复杂,要求实施条件苛刻,甚至现有条件无法实现,这样的成果只能作为储备技术)。(2)推动农业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中,均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但在推广应用时的难易程度,在技术市场中交换的方式等方面存在差异。①物化类有形成果的特点:商品性,特异性,时效性。②技术方法类无形成果的特点:生态区域性,效果的不稳定性,综合性和相关性,不可逆转的时序性,持续性和应用的分散性。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创新策略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创新策略农业发展离不开技术支持,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是提升农民生活质量的主要手段,农业技术推广转化,是新常态下农业部门的重要工作。推广部门还要做好新品种和技术的普及,提升农民对此方面的重视度,增加经济收益,改善生活水平。 1新常态下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意义 农业技术推广是向农民推广新型、适合的种植技术,通过使用新型农业技术,建立生态和经济效益结合的农业生产体系,提升农民的经济效益。农技推广不但可以保护生态环境,还可以加强农作物质量和产量,借此转变农民种植理念和模式,打破传统思维模式,为我国农业培育专业生产人才,促进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 2新常态下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创新策略 2.1创新工作理念 新常态背景下,无论是技术推广人员,还是技术推广对象,都需要随着时代的变化转变以往种植技术的认知,工作中创新推广理念,将新的农业种植技术和时代接轨。农业部门对其进行培训,使农民和推广人员都有良好的知识和观念,利用最新的种植理念让农民主动接受新技术,推广人员可以为其提供更细致的服务,站在农民的角度,将专业的新技术推荐变成技术服务,以农民为本,通过其可以接受的方式进行各种推广工作。重视以当地政府政策为核心,灵活使用各种推广方式,积极帮助农民将适合的技术手段运用到实际生产中,加强农业成果的转化率。

2.2加大资金投入 农业技术推广工程中,需要大量的经费支撑,政府要配合技术部门做好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工作,积极投入资金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如果政府资金有限,可整合当地企业资源,为技术推广提供更多经费,因为单依靠政府的投资不足以完成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农业部门需创新融资途径,吸引更多的民间企业参与其中,解决资金问题,并通过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和各大企业之间的联系,实现共同富裕。另外,当地政府要做好技术推广监督工作,保证推广过程科学,促进新技术推广工作顺利进行。 2.3建立多元化推广形式 新常态下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主要以国家研发新技术为主导,农村合作社等基层部门共同执行的一套多元化推广体系,众多基层部门虽然工作形式不同,但是在技术推广工作上呈相互协调的状态,各自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创新主要包括推广结构多元化、方法多元化和功能多元化。结构多元化主要以政府为主体,各大企业或农村集体组织共同参与。方法多元化指将自上到下推广手段和自下到上推广手段结合,不断创新和强化技术推广服务方法。功能多元化从原先的单一服务模式转向现在多方面进行工作,将有偿合作和无偿合作结合,提升市场竞争力。 2.4创新责任制 基层技术推广工作可提升农民经济效益,促进我国农业向精细化、机械化和生态化发展,具有时代意义。所以,新常态背景下,农业部

农业推广体系存在的问题

农业推广体系存在的问题 1、农业推广体系目前存在的问题 1.1运行机制不完善 我国目前的农业推广体制依旧受经济体制的影响,主要是从上至下的运行模式。完成上级指派的任务是考核推广机构的主要指标。在人事管理中,都是按照资历来排列辈份。而在分配形式上则是平均主义。在评价体制上,脱离了服务对象,也就是作为服务对象的农民并不能参加推广机构的评价,这样一来,推广机构和人员的职责无法保障,无法调动其积极性和创造性。 1.2农业推广经费不足 统计发达国家农业技术推广相关经费情况,可以看出,这些国家农业技术推广经费占农业总产值的0.6%~1.0%;而统计发展中国家,可以看到其农业技术推广经费大约占农业总产值的0.5%。但是我国的农业推广技术经费却不到0.2%。真正用在农业推广项目上的资金少于农业技术推广经费总数的20%,而基层的农业技术推广经费更少。因为资金不够,所以部分服务设施都是20世纪60—70年代购置的,20世纪80年代后期也因为建设资金太少而导致配套设施不足、落后、老化。在资金不够的情况下,一些推广机构经常将有偿的服务技术放在首位,并没有考虑到是否对农民有利。 1.3推广人员素质偏低 因为我国县乡的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不合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偏低,专业知识也不能与时俱进,推广人员在基层工作的时间太少,无法及

时地掌握相关信息,有关的专业培训机构也不多。更重要的是,工作条件差,待遇不高,连最基本的生活都无法保障。因此,留不住人才,也影响到了推广的效率。 2、对策 2.1创新管理体制 管理体制的完善和创新,能够更好地让农业技术推广体制稳定地发展。应建立科学的人事管理体制,每个岗位的责任制度要明确,招聘适合岗位的人才,换句话说,就是由身份管理转向岗位管理,以岗位的要求来决定招聘要求。并将有管理经验、农业技术专长的人才调整到农业部门的领导岗位,让有专业知识和管理经验的人才对不懂农业技术推广的人员进行管理和培训。建立考评制度,除了基本工资之外,其他部分与绩效挂钩,拉开档次,提高推广人员的积极性。 2.2加大资金投入 通过法律,让国家每年投资在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中的费用逐渐增加。还可以对间接融资的体制进行创新和完善,鼓励私人投资,设立农技推广部门,加大对推广部门的经济投资。除此之外,也需要正确看待技术推广和经营收入之间的关系。设立有关的担保基金,让有关的技术推广项目贷款难的问题得到解决。 2.3提高推广人员的素质 农业科技推广的根本就是农业科技推广的队伍建设,为了使农业推广体制得到更好的完善,必须要提高人员的服务能力和整体素质。首先要做的就是改进考评制度,通过考试录用相关人才,竞争上岗,

农业科技推广模式建议方案

农业科技推广模式建议方案 根据国务院《关于支持继续办好X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若干政策的批复》和X省委、省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继续办好X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若干政策的批复>意见》的精神,X区要充分发挥科技引领作用,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创新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和模式,构建信息化社会化科技创业推广服务体系,探索全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推广的新模式。 一、X农业科技推广模式现状 现代农业示范推广是X区要承担的一项重要国家使命。经过多年的探索,X已经建立起“政府推动下、以农业大学为依托、以基层农技力量为骨干”的农业科技推广模式。 为了鼓励教学科研人员投身农技推广,X大学在职称晋升中单列了“推广教授”岗位,在考评上不以论文论英雄,只看农技推广的实际效果;同时,按照下乡的实际天数,给“推广教授”发放生活补助。与此同时,还在学校的人才发展战略规划中推出“推广专家支持计划”,对入选者每人资助15万元,专项用于示范基地建设。 目前,X区和X大学组建了一支由300余名“推广教授”和1000多名基层农技人员参与的推广队伍,通过建立苹果、甜瓜、

猕猴桃、茶叶等多个农业试验示范站,在开展新品种培育、新技术示范的同时,为当地农技人员和果农传授新技术,科研专家、基层技术干部与农民实现了“面对面”,大大加快了农业科技“落地生根”。 同时,X区先后在X、X、X、X、X等16个省区建设示范推广基地160多个、专家大院37个,引进、推广国内外良种1700多种,推广农业实用技术1000余项,推广农林作物良种2亿亩,受益农民5000多万人,每年科技示范推广效益60多亿元,农业科研成果转化率已达到48%(据统计,目前全国的农业科研成果中,只有20%左右进入生产中)。 二、X农业科技推广模式转型 在新形势下,X区积极推进农业科技推广模式的转型,提出了新的发展思路:聚焦干旱半干旱地区现代农业发展,以现代农业企业为龙头,以涉农高校、科研单位为依托,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以产业链条为纽带,鼓励企业、科研单位、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基层农技推广队伍等各种社会力量参与到产业链条的各个环节,开展农业科技推广服务,做强龙头企业,做大农业产业,探索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多方共赢、利益共享”的可持续发展的科技推广服务机制,形成各种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

农业推广理论与实践考试真题与答案

农业推广理论与实践 一、分析题 1、改图反应的是农业创新扩散过程:农业创新的扩散过程与农民的采用过程是平行的,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包括突破阶段,紧要阶段,跟随阶段和从众阶段。1.突破阶段 在突破阶段单位时间内的采用者人数最少,在跟随阶段结束从众阶段开始时人数最多。在突破阶段扩散的对象被称为创新先驱者(或称进步农民),这些一般是科技示范户,科技带头人或农村的领袖人物。突破阶段农业创新的采用者要承担一定的风险,他们最需要与外界多发生联系,农业推广单位与农业推广人员必须了解这一特点,并予以适当的扶持。2.紧要阶段。紧要阶段也称为自我推进阶段,该阶段经历的时间和人数主要决定于突破阶段先驱者的试用结果,如试用结果确实产生良好效益,早期采用者会在短时间内增加人数。紧要阶段的扩散对象被称为早期采用者,他们也是农村中接受新事物的积极者,只是客观条件和心理因素致使其不愿做冒险的先驱者。3.跟随阶段。跟随阶段的扩散对象被称为早期多数,他们最讲实际,一旦发现创新成功,便会积极热情设法采用,扩散的范围、人数和效益额取决于早期多数,因为早期多数对后期多数起重要作用。4.从众阶段。后期多数所处的阶段中扩散速率不断减小,又称为浪峰减退阶段。 2、该公式反应的是改变农民行为的基本策略,有:①以改变农民为中心的策略。从农民本身人手,使其行为发生改变。提高农民受教育的程度,知识状况的改善,提高生产技能,为行为改变创造更多的积极因素;改变农民对农业创新的态度,提高农民对农业创新的认识;增强农民行为改变的内在动力。②以改变环境为中心的策略。从农民的生产与生活环境入手,使其行为发生改变。如改善生产、生活、文化环境及经营环境。③农民与环境同时改变策略。提高素质与改变工作环境同时进行。 3、农业科技成果的应用可以是单项技术措施,也可以是多项技术组装的综合技术,综合技术效果的总和一般低于各单项技术效果的简单累加,但任何一项单项技术都不能像综合技术那样使农业生产提高到一个崭新的高度。农作物新品种的育成和推广应用,总是与整个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只有科学的运用相应配套的栽培技术、科学的耕作制度、灌溉技术、新农药和化肥等新成果的应用,良种内在潜力才能得到充分表达。如:良种配良法,采用推广时,还要配以与之相应的先进栽培技术、耕作、种植、灌溉制度等。 二、论述题(以下内容挑重点写即可) 1、农业技术推广的过程就是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与农民沟通的过程,推广效果取决于信息与沟通,信息为内容,沟通为手段;在某种意义上说,沟通比信息更重要。沟通是影响农业推广工作效率的主要因素,没有沟通,推广的内容就不可能被农民所接受。因此,这就需要我们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与农民进行巧妙有效的沟通,使农业科技成果得以尽快推广。 (1)与农民做知心朋友与农民沟通的第一步就是与农民做知心朋友,这是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世界观问题。如果推广人员只看到农民文化成度低、素质低,农村条件差,从心底瞧不起农民,不想和农民交朋友,那就很难和农民沟通,,推广工作也很难取得成功。因此,我们一开始与农民接触,就要表现出朴实、诚恳、谦虚、热情。要人乡随俗,放下架子,给农民讲解用词一定要简单明了、通俗易懂,要关心了解农民生产的生活需要,和农民朋友共同探讨所关心的问题,给农民提供信息、传授技术,提高农民的技术能和素质,取得农民的信任,做农民的知心朋友。 (2)找准切入点推广沟通的最终目的就是要让农民接受新技术,采用新成果,为农民解决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农民究竟要什么?生产中有什么问题?这是与农民沟通的第二步——找准切入点。在市场经

基层农技推广工作方案

基层农技推广工作方案 一、县基本情况 1、基本情况: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日照充足,雨量充沛,总的特点是春早、夏长、秋短、冬迟。年平均气温℃,年平均日照小时,年无霜期284天,年平均降雨量1497毫米。全县辖14个乡镇,131个行政村,国土面积万公顷。XX年全县人口万人,农业人口万人,农户72224户,农村劳动力万人;XX年农民人均年纯收入4390元。 2、农业概况:县主要农业产业有粮食、蔬菜、花生、脐橙、茶叶、生猪、水面养殖等。常年粮食作物播面约24万亩,蔬菜播面约万亩,花生播面约万亩,果园面积约万亩,茶园面积约万亩,年生猪出栏约万头,水面养殖约万亩。XX年农业总产值127886万元,其中畜牧业总产值37522万元,渔业总产值23843万元。 3、基层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情况:根据省政府《关于深化改革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文件要求以及省农业厅、市农业和粮食局的统一部署,我县XX年9月份县政府出台了《关于深化改革

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文件,财政、人劳、编办以及各乡党委、政府对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在资金、编制等各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全县14个乡均整合农技、农机、畜牧、水产、茶果、经管等岗位,合并成立了乡农业技术推广综合站,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至XX年7月,全县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的各项改革取得较好效果,达到了“整合资源、综合建站、统一协调、分块运作,‘三权’归县、财政保障、双重管理、以县为主”的改革目标。XX年和XX年,我县分别实施了“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我们按项目方案要求,确定了主导产业、主导品种、主推技术,遴选与确定了技术指导员和科技示范户,积极开展技术指导与培训,建设示范基地等一系列相关工作,目前各项工作已取得初见较好的成效。 二、年度目标 总体目标是通过项目的实施,达到构建职能明确、机构完善、队伍精干、保障有力、运转高效的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的目标,建立人员聘用制度、农技推广责任制度、农技人员培训制度、农技人员工作考核考评制度、多元推广制度等基层农技人员管理机制,完善“专家-农技人员-科技示范户”的农业科技成果

农业推广学复习要点(课后复习试题)

第一章导论 1、农业推广p6 现代农业推广是一项旨在开发人力资源的涉农教育与咨询服务工作。推广人员通过沟通及其他相关方式与方法,组织与教育推广对象,使其增进知识,提高技能,改变观念与态度,从而自觉自愿地改变行为,采用和传播创新,并获得自我组织与决策能力来解决其面临的问题,最终实现培育新型农民、发展农业与农村,增进社会福利的目标。 2、推广服务系统目标团体系统P10 农业推广工作过程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它包括两个基本的子系统,即推广服务系统和目标团体系统,前者是指推广人员、组织结构及其所处的生存空间和环境,后者是指推广对象、社会结构及其所处的生存空间和环境。 3、美国的合作农业推广法《史密斯—利弗法》最早是于1914年通过的。 4、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农业推广法规《农业推广规程》是于1929年公布的。 5、怎样理解农业推广的发展趋势?P3-4 4个方面:一是推广工作的内容已由狭义的农业技术推广拓展到生产与生活的综合咨询夫妇。二是推广对象的范围扩大(不只限于农民、农村妇女、农村青少年、农村老年等农村民众,还包括农业经营者、农民基层组织和一般消费者)。三是推广人员与组织机构多元化(目前影响较大的主要有行政型、教育型、项目型、企业型和自助型5种)。四是推广方法与方式更加重视以沟通为基础的现代信息传播与教育咨询方法。 6、当代世界农业推广模式主要有哪些类型?P4-5 五大类型:传递服务模式、合同约束模式、意识启蒙模式、参与服务模式、综合咨询模式(详细内容较多,看书!) 7、现代农业推广的主要特征有哪些?P6 推广的内容已由狭义的农业技术推广拓展到了推广对象生产与生活的综合咨询服务; 推广的目标由单纯的增产增收发展到促进推广对象生产的发展与生活的改善; 推广的指导理论更强调以沟通为基础的行为改变和问题解决原理; 推广的策略方式更重视由下而上的项目参与方式; 推广方法重视以沟通为基础的现代信息传播与教育咨询方法; 推广组织形式多元化; 推广管理科学化、法制化; 推广研究方法更加重视定量方法和实证方法。 8、农业推广的社会功能有哪些?P6-7 直接功能: 增进推广对象的基本知识与信息; 提高务农人员的生产技术水平; 提高推广对象的生活技能; 改变推广对象的价值观念、态度和行为; 增强推广对象的自我组织和决策能力。 间接功能: 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提高农业生产与经营效率; 改善农村社区生活环境与生活质量;

农业推广

1、结合你自身的工作实际或亲身经历,谈谈你心中的农业推广是什么?P1 2、如何理解教材中农业推广的定义。请举例说明。P1 3、如何通过农业推广为解决三农问题做出贡献?P4 4、你为什么要学习农业推广?计划如何学习农业推广P10? 5、结合实际谈谈认知原理对你有什么启示?P22-23 6、阐述需求层次理论。P24-25 7、怎样才能达到农民自愿改变行为的目的?P34-35 8、扩散规律说明了什么?P39 9、为什么说创新的关键阶段以后就不需要推广措施的支持了。这个发现有什么意义?P41 10、创新的个体采用过程对提高推广效果有什么实际意义?P43-44 11、创新的纯体采用过程和创新扩散有区别吗?为什么?P38、43 12、结合实际,谈谈如何提高创新的采用效果。P46-48 13、案例分析: 在一个村庄中,一个农民在自己的田里种植着一种高产新品种的小麦,已经有四年了,可他的村庄里没有任何人效仿。只是他的几个亲密的亲戚和朋友才得知有关他试验情况的信息,并且他们种植这一新品种也获得_r成功。直到该创新者第一次种植试验过去四年后,推广服务组织才开始在村庄宣传这一新的品种,然后,这一新品种迅速地为村庄里大多数人所采用。题目: (1)谈谈出现上述情况的可能原因 从宏观大环境看,政策扶持力度有限,法律法规保护不够;从微观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本身存在诸多问题和矛盾。其根本的原因在于现有的农业技术推广体制破落、陈旧,与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不合拍,与农村改革和经济发展不相称,既影响了农村工作,也制约了自我发展。具体说来:行政干预严重;农业技术推广经费不足;农业技术推广投资强度低(指农业推广费用占农业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农业技术推广队伍不稳、人员不足、素质不高、分布不合理;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缺乏整体观念和系统性等。 (2)谈谈推广组织是如何使创新得以传播的?【宣传、示范、利益诱导】P120 农业推广作业2 1、哪种推广体系更适合你所在地区的情况?为什么?P51 2、我国农业推广体系存在哪些问题?请举例说明。P60-62 3、为什么说我国农业推广体系多元化应该是改革的方向?P58 4、农业推广的无偿服务与有偿服务的优缺点是什么?P71 5、结合当地实际,谈谈哪种农业推广技术服务形式是比较理想的推广方式?为什么? P71-74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发表时间:2019-02-13T16:31:16.220Z 来源:《建筑模拟》2018年第32期作者:袁存田[导读] 本文针对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应对策略,以供参考。 袁存田 成武县大田集镇农技站 就目前来说,越来越多的先进技术和设备应用到了实际的农业生产中,但是,在一些地区还存在一定的技术缺陷,这对农业的生产起到了一定的阻碍。本文针对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应对策略,以供参考。 随着我国对农业的越来越重视,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农业技术方法也是越来越丰富,这也为农业经济的发展有着很大关系,而在一些农业生产中,还存在诸多的因素,不仅影响本地区发展和生产的落后性,也影响了农业经济进步的发展,面对技术推广中的问题,采取怎样的应对策略来进行处理,就需要相关部门重点进行研究,同时也是促进基层农业发展必须要解决的内容。 1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 1.1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队伍建设还有待提高 农业推广人员的综合水平是直接影响其技术的质量和效果,因此,这就需要相关推广人员具有良好的综合水平。但是,在实际的基础农业技术推广中,还存在推广人员技术水平有限的情况,这也是基础农业发展中比较普遍存在的情况。由于现代社会经济的提高,热衷于农业发展的人是越来越少,因此,这也就导致了推广人员的比较缺乏。在实际的推广过程中,较多的还是一些老技术员,这些老技术人员对于新技术的掌握也存在一定的难度,更别提有效的推广,从而造成基层农业技术推广队伍力量的不足。 1.2基层农业技术推广资金有限 在进行技术推广的过程中,是需要涉及到相应的资金使用,这也是对其技术推广所必须的基本支持。但是,在实际的技术推广过程中,对于农业推广的资金使用并非十分支持,这一方面是因相关部门内部的资金有限,另一方面是上级部门对农业技术推广的意识并不是很强,而没有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因此造成了相关设施的落后性,这也就对其技术的推广效果造成了很大的障碍;另外,由于受到资金的限制和约束,其推广手段也就具有一定程度的局限性,在推广的过程中,无法规范的进行技术的演示和传授。因此,导致技术推广的效果并没有达到预期。 1.3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管理体系还不够完善 在进行技术推广的过程中,是需要具有规范合理的体系来促进工作的进行,这也是提高技术推广的必要保障,但是,在实际的技术推广中,并没有规范的推广体系,以致于在工作进行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农户的需求与推广工作之间产生的不协调,甚至出现不对应的情况,这也就没有发挥其技术推广的作甩另外,在一些基层农业技术的推广中,由于没有技术推广体系的制约,很容易就会产生推广的盲目性以及无用性,这就造成了人力、物力的浪费。 2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存在问题的应对策略 2.1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队伍建设 在技术的推广中,相关人员是直接的工作实施者,他们的水平直接影响到了推广的质量和效果。面对这种情况,就需要加强推广人员队伍建设,从而充分发挥推广人员的作用,对基层农业实现全面的技术推广。比如,相关部门可以使用定期培训的方法来进行对推广人员的培训,将一些先进的技术知识和方法进行收集和整理,进而来进行有效的传授,让他们更好的投入到实际的技术推广工作中,同时,相关部门还需要其技术推广人员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能够和农户之间进行有效的沟通,针对农户实际的技术使用情况以及使用问题进行及时的了解,并进一步去解决他们出现的技术问题,从而实现对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 2.2加大基层农业技术推广资金的投入 资金的使用和支持是推动技术更好传播的基本条件,只有充足的物质支持才能够有效的推进相关工作的开展和进行,因此,为了更好的进行推广措施和工作的有效实行,就需要相关部门加大其物质条件的使用。比如,相关部门要清楚的认识到实际的农业技术发展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相应技术推广设备的采购和更新,为其农业技术推广提供良好的条件;另外,在技术推广设备的采购过程中所涉及到的资金使用,都需要进行有效的监督,并对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及时有效的了解和掌握,必要的时候还可以建立一定的资金审批流程,从而保证投入到农业技术推广中资金都得到了有效的发挥,避免其技术推广资金的挪用和非正常使用。 2.3完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管理体系 农业技术推广管理体系是促进其规范化和有效化发展的必要途径,只有具有良好的推广管理体系,才能促进农户对农业技术的有效掌握,真正的实现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因此,这就需要相关部门认识到管理的现状,并完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管理体系。比如,相关部门可以建立相应的考评制度,来对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效果进行考核,根据其表现优劣进行相应的奖惩,这样就可以有效的促进农业技术推广的质量和效率;另外,还可以建立规范的技术推广流程制度,将技术推广的具体内容制定相应的计划方案,根据实际的情况进行分析,并定期对技术推广的效果进行反馈和掌握,从而保证技术推广的有效性,避免人力物力的浪费。 农业技术推广对我国农业发展有着积极的推进作用,因此,相关部门就需要充分认识到农业技术推广的重要性,进而对其农业技术推广中的现状进行有效的分析,针对其技术推广中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进行解决和处理,从而促进其农业技术的推广,这对提高基层农业的生产水平以及基层农业的长期发展具有着重要的意义。

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建设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787841109.html, 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建设 作者:马铁梅 来源:《时代报告》2012年第11期 中图分类号:F324.3文献标识码:A 摘要:为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我国应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建设,完善农业技术推广机制,建设多元化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确保我国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 农业技术的应用和推广是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实现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环节。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农业以及农村经济也逐渐进入到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对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是推动农业科技进步的极为重要力量,它支撑着现代农业的发展,支撑着我国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近年来,我国对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建设工作高度重视。我国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有待进一步改革和建设。 一、我国农业技术推广的体系的现状 我国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分为五级,包括有中央、省、市、县、乡,有农业经营管理、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畜牧兽医服务中心、农机化推广服务、水产技术推广服务等农业机构。其中,县、乡2级的农业推广部门是直接为农民提供服务的最基层最基础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组织结构由三大模块组成,即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准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和商业技术推广体系。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是我国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领导力量,准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是我国农业科技服务体系未来的主导力量,商业技术推广体系则是我国年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重要的新生力量。近年来,我国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有很大的进展,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工作也有着较好的发展趋势。但是,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建设工作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有待于进一步改革和建设。 二、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存在的问题 1.管理体制不够健全 我国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是在计划经济的条件下建立起来的。这种推广管理体制靠行政方式管理,依照计划模式运行,推广工作缺乏协调和配合,各地区、个部门之间各自为政,缺乏合作性、协调性,各自为政,致使农业技术的推广责任不够明确。农业技术推广体制的管理不到位,致使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技术指导跟不上,技术推广工作不能很好的普及到农村的基

我国农业推广体系现状与发展对策

我国农业推广体系现状与发展对策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王达 摘要:农业推广作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桥梁和纽带, 是现代农业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进入 21 世纪以来, 我国农业发展进入了崭新的历史阶段,然而面临全球经济一体化、加入WTO和农业新技术革命的形势,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种种问题逐渐暴露,存在着农业推广机构设置不合理,定位不恰当,运行制度存在缺陷,农业推广资金投入不足,推广与科研、教育分离,基层农技推广人员素质差,观念陈旧等问题,制约着推广力度。本文从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现状出发,分析了我国农业推广体系存在的问题,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推广体系的构建与运行的内在趋势,并提出完善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农业推广体系现状发展对策 农业推广与农业科研、农业教育并称为农业发展的“三大支柱”, 是农业科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1]。农业推广体系( Agricultural Extension System) 作为促进农业创新成果转化的重要载体和途径, 是农业推广工作的基础和组织保证, 也是我国农业支持和保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为我国农业生产技术进步和农产品产量提高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2]。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是国家设立在县乡两级为农民提供农业公共服务的组织,是实施科教兴农战略的重要载体,是推动农业科技进步的重要力量。进入新世纪以来,面对农村改革发展的新形势和亿万农民建设现代农业的新需求,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滞后,导致科技供给传输不下去,农民需求反馈不上来,科研成果的中试、熟化、示范缺乏工作依托,迫切需要深化改革,加强建设[4-5]。 1 我国农业推广体系现状 我国农业推广体系是政府对农业进行支持的重要组成部分。建国后, 党和政府在积极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的同时, 非常重视加强农业推广体系的建设, 历经半个世纪的不断发展和改革, 已建成种植业、林业、畜牧、水产、水利、农机化、经营管理七大专业技术推广网络, 形成自上而下的垂直的我国农业推广体系。截至2003 年底,农业部所属种植业、畜牧兽医、水产、农机化、经营管理5 个系统,全国县乡两级共有推广机构15.1 万个,其中县级 2.37 万个,乡级约 12.75 万个;有农技推广人员100.78 万人,其中,县级推广人员 33.4 万人,乡级农技推广人员67.4 万人;乡镇农业“五站”现有国家编制内农技人

农业推广理论与实践 复习题

农业推广理论与实践课程考试复习题 一、简答题 1.具体分析比较哪些农业创新技术易被采用和扩散。。 2.现代农业推广的含义与特征 3.改变农民行为的方法有什么? 4.在选择和运用农业推广方法时,应当考虑哪些因素? 5. 农业推广沟通具有的特点 6. 为什么农业科技成果在大规模推广前必须进行试验和示范?农业推广试验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7.农业推广工作评价的基本原则 8.与其他论文相比,农业推广论文在内容、特点、选题原则上有哪些独特之处? 9. 简述农业推广计划(项目)制定的原则 10.简述农业推广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11. 简述农业推广人员的职业特征是什么? 12. 简述按农民需要进行推广,推广机构和人员应注意的问题。 13. 简述农业推广人员的职业道德。 14. 简述农业推广有哪些具体方法。 15. 简述成果示范的基本要求。 16. 简述农业推广项目选择的主要原则。 二、论述题 1.联系某项农业科技成果在某地区推广的实际,论述促进该项农业科技成果推广的主要思路与做法。 2.试述行为科学原理在农业推广中的重要作用。 3.试论适合我国当前国情的农业推广教育的方式和方法。 4.试述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条件及转化的途径和方法 5.农业推广经营服务的指导思想及原则是什么? 6.农业推广有哪些具体方法,在农业推广实践中如何综合运用这些推广方法。 7.晏阳初的“定县实验”对我们现代农业推广有何指导意义。 8.就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和综合频道[焦点访谈]当麦子遇到苹果(20111127)涉及的农业推广问题,谈谈你的看法。 9.论农业推广方法的选择和应用。 10.联系某项技术在某地区推广的实际,试论如何正确选择和运用农业推广方法。

关于农业推广体制的改革和发展思考

《农业推广》论文 关于小南辛堡镇农业推广体质的改革和发展思考 姓名:戚晨利 年级: 2012秋 专业:农村行政管理 学校:怀来电大 学号:1213004468682

论文摘要 农业技术推广是推动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针对小南辛堡镇现行农业技术推广体制存在的问题,必须加强政府对农技推广的支持,深化农业技术推广机制改革,创新农业技术推广组织,形成社会化的农业技术服务体系,以适应新时期农业经济发展的需要。近年来,我国农业科技方面的成果在世界上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先进性也走在同行业前列,但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乏力,没有真正把科果用到生产中、真正发挥出科技的威力。所以说,科技成果若不加以推广应用最大限度地发挥生产力的作用,研究开发也就失去了现实意义。本文从小南辛堡镇目前农业技术难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现状出发,分析存在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办法以及加强农业技术推广需要采取的措施。针对小南辛堡镇现行农业技术推广体制存在的问题,必须加强政府对农技推广的支持,深化农业技术推广机制改革,创新农业技术推广组织,形成社会化的农业技术服务体系,以适应新时期农业经济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存在的问题;创新;解决措施;组织创新;激励机制

提纲 一、当前农业技术推广中存在的问题 (3) 1、农业推广资金投入不足,制约着推广力度 (3) 2、传统的农业科技推广从推广项目选择机制 (3) 3、农业技术推广队伍积极性不高,影响农技推广效率 (3) 4、农业技术推广缺乏有效的渠道 (3) 二、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创新与改革措施 (4) 1、加强思想认识,重视技术推广在农业生产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4) 2、做好培训工作,提高农民素质 (4) 3、加强推广队伍建设,建立一支精干推广团队 (4) 4、稳定推广队伍,保障推广人员的利益 (4) 三、改进推广方式,完善农业技术市场,拓展服务领域。 (5) 参考文献 (6)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问题及对策探讨【论文】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问题及对策探讨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口不断增长,传统的农业技术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基本需求,因此,在工业与科技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我国基层的农业技术需要得到进一步的创新与发展。受传统农业种植观念的影响,许多农业从业者从思想意识上无法接受新型的农业科技模式,因此,在新型农业技术的推广与发展中,还存在许多的不足。主要基于现阶段农业技术推广中存在的不足,有针对性的提出改进措施,全面推进农业技术的推广工作,为农产品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关键词:农业技术推广;问题;对策 引言 在科学技术的促进下,农业技术也在持续的发展,给社会经济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要实现高科技农业技术的全面发展,让其遍布在全国各个区域,还需要做好农业技术的宣传与推广工作。因此,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作为主要的实施者,需要不断加强自身的专业水平,提高农业技术的宣传和推广效果。

1做好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必要性 农业作为民生发展的重要保障,其技术的发展是满足社会居民基本需求的重要基础。科学技术是当今社会的第一生产力,在农业技术中也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从现阶段的农业发展趋势来看,只有坚持科技兴农的道路,才能保证农业的生命力永久不逝;其次,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农业的重要地位,传统的农业种植技术无法适应人口增长的速度,没有科技含量的粗放式的农业技术在现阶段的农业活动中还占有较为普遍的位置,若想要将我国的农业大国地位发展成农业强国,就必须大力推广农业科学技术;其三,农产品是农业技术的重要产物,农产品的质量一直是社会大众广泛关注的问题,劣质的农产品不仅给社会大众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的影响,还会给农业生产技术造成负面影响。因此,大力推广科技化的农业生产技术,不仅能提高农产品的生产品质,还能改善农产品的销售现状,促进农业经济的大力发展;工农业在我国的发展道路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位置,我国的农业群体数量较为庞大,即便城市化建设的趋势不断增强,但农民群体依旧是占有了较大比例[1]。在市场经济的推动下,农民的收入更加多元化发展,但农产品始终是农业的主要收入来源,因此,通过农业技术的推广宣传,让基层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