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岭南特色城市设计及建筑设计指南

合集下载

广州特色建筑

广州特色建筑

一.广州民居(P69~76)1.西关大屋西关大屋,俗称古老大屋,是中国广州市荔湾区西关一带兴建的富有岭南特色的传统民居,多为名门望族、官僚巨贾所建。

大部分西关大屋兴建于清朝同治、光绪年间,主要分布在多宝路、宝华路、龙津路西、上下九路等地。

最著名的西关大屋有坐落于宝源北街18号的“梁资政第”、坐落于多宝路的邓宫保第以及坐落于宝华路正中的钟家花园等,但现已不复存在。

现在硕果仅存的名宅只有小画舫斋。

南至三连直街,东至龙津西路,西至西关上支涌,北至逢源沙地一巷。

清末至民国初年西关的传统民居建筑,从建筑的平面布局、立面构成、剖面到细部装饰等都有浓厚的广州地方特色和风格,其规模较大的建筑被称为“西关大屋”。

一般每座大屋面积400平方米,从入门起设有门厅、天井、轿房、神厅、内房、房厅,还有青云巷、挂廊、花局、庭院等布置,内部装饰多采用木刻的花眉、花罩、屏风和满州花窗,门前有水磨青砖石墙、矮角门、趟龙门、回字门廊等。

西关大屋平面布局狭长,独特的结构又利于穿堂风,故有冬暖夏凉的优点。

1993年8月广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构成这些住宅高大明亮,厅园结合,装饰精美。

基本布局是三间两廊,左右对称,中间为主要厅堂。

中轴线由前而后,依次为门廊、门厅(门官厅)、轿厅(茶厅)、正厅(大厅或神厅)、头房(长辈房)、二厅(饭厅)、二房(尾房)。

每厅为一进。

厅与厅间以天井相隔,天井上加小屋盖,靠高侧窗(水窗)或天窗通风采光。

正间两旁主要有书房、偏厅、卧室和楼梯间等。

最后为厨房。

门厅右边一般设有庭院小品,栽种花木,布置山石鱼池以供游憩观赏。

庭院后部为书房。

大屋两侧各有一条青云巷(取“平步青云”意),又称“冷巷”、“火巷”、“水巷”等,有通风、防火、排水、采光、晒晾、交通、栽花木等多种功用。

门面装修与竹筒屋相同。

外为矮脚双扇门,中为趟栊,内为大门,均由高级硬木制成。

室内装修讲究,陈设家具、灯具、条幅、对联、书籍、古董、字画、瓶花、盆栽、笼鸟、镜台及各种艺术品。

广州岭南特色街区城市设计指引探讨

广州岭南特色街区城市设计指引探讨
特色街区;城市设计;要素框架;设计指引;广州
纵 观 岭 南 城 市 与 建筑 相 关 概 念 .岭 南城 市 与 建 筑 的研 究 主 要 集 中在 城 市 特 色 、 岭南 文 化 、岭 南 建筑 、岭 南 园 林 以 及岭 南 水 乡 等 方 面”】.并 未 意识 到 以 区域 性研 究 为基 础 的建 构 体 系 的 重 要 性 】 2016年 2月 .国家 发 布 《中共 中央 国务 院关 于 进一 步 加强 城 市
3 提 炼 特 色 街 区要 素 类 型 的 科 学 方 法
在 探 究 现 代 建 筑 与 文 化 传 统 的 关 系 中 ,类 型 的 研 究 是 一 条 重 要 的途 径 。类 型 学 首 先是 一 种 认 识事 物 的考 察 、描 述 和 研 究 ” ,从 而 了解 同 一类 事 物 的 内在 普遍 性及 表 现 形 式 的 多样 性 。运 用 类型 学 的 科 学 方法 主 要 价值 在 于 对从 空 间要 素 人 手对 建 筑 、街 区 、不 同界 面等 进 行 类 型 原型 的 概 括提 取 及 还 原 ,对岭 南 特 色 街 区所 传 达 的 城市 记 忆 延 续 及未 来 的城 市 街 区设 计 进 行思 考 。类 型 学 方法 主 要 分 为 “类 型 的提 取 ” 以及 “类 型 的 转 换 与 还 原 ” 。 类 型 的提 取 是 针 对 既 存 的 建 筑 形 式 通 过 对 比 分析 ,从 表 层 结 构逐 步 得 出其 深层 结 构 。类 型 的还 原 即 将 类 型 的 深 层 结 构 放 在 具 体 的语 境 当 中 ,综 合 各 类 影 响 因 素 .逐步 得 出新 的表层 结 构直 至产 生 新 的建筑 形 态 。
2 街 区层 面 特 色 城 市 设 计 要 素 的 确 定

广州亚运村岭南水乡建筑设计

广州亚运村岭南水乡建筑设计

义 编 ; 1 } :1 0 0 0 — 6 6 6 4 ( 2 0 l 3 ) O 5 — 0 l ( ) 9 — 0 6
l I I I 4 f 1 分炎 | j :T L 9 8 6
收稿 l ¨ _ I 期 :2 0l 2 一 ( ) 6 — 0 7 ;
义献标 基码 :A
Ke y wo r ds :l a n d s c a p e a l ’ c h i t e c t u r e ;L i n g n a n g a r d e n a r c h i t e c t u r e ; Gu a n gz h o u As i a n Ga me s Vi l l a g e
Qi n g D y n a s t y . I t ma k e s e n t i r e l y wi t h a w o o d e n s t r u c t u r e . a l mo s t t h e n e w c o n s t l ‘ t l c t i o n O I 、 L h l g n a r i ( h u ’ d e n a r c h i t c c t u t ‘ c T h e s c k i n d s【 ) 1
广 州 亚 运 村 位 于 广 州 市 南 番 禺 区 内 , 占 地 约 2 . 5 k m‘ ’ ,基 址 内有 4 条 河 涌 纵横 交错 。广 州 市 为 了 弘 扬 广州亚运会 “ 激情 盛会 ,感 动 世 界 ” 的理 念 ,在 亚 运 村
总 体 规 划 基 础 上 ,结 合 亚运 村 的滨 河 地 貌 ,打 造 岭 南 水 乡 文 化 景 观 ,使 之 成 为 展示 岭南 风 采 的窗 口 。岭 南 水 乡

岭南地域城市设计的尝试

岭南地域城市设计的尝试

岭南地域城市设计的尝试摘要:广州南站核心商务中心区依托着华南地区综合客运交通枢纽---广州南站,是广州南部公共中心,是广佛深度融合的重点地区。

关键词:岭南地域广州南站建筑风格设计构思Abstract: the core business center of guangzhou south station in south China based on a comprehensive passenger transport hub- -guangzhou station, is guangzhou south public center, is the guangfo depth of the fusion of key areas.Key words: lingnan region guangzhou south station design concept of architectural style1项目概况1.1广州南站核心商务区位分析:广州南站位于广州和佛山交界地区,南站地区的建设将为“广佛同城化”迈出实质性的一步。

广州南站距广州珠江新城17km,距佛山禅城中心18km,距番禺区中心10km,区位条件十分优越;是联系珠三角东、西两翼都市经济核心密集区,各重要节点处于南站的30分钟轨道出行圈与45分钟公路出行圈,是广州实现“南拓”“西联”及广佛同城化的重要策源地。

规划实施后将实现2小时覆盖全省、1小时覆盖珠三角、半小时覆盖广佛重点地区的出行圈。

南站为广佛两市提供公共交通枢纽平台,成为同城整合的催化剂。

规划利用南站巨型交通综合枢纽的交通优势及广佛核心的区位优势,发展承接港澳、辐射珠三角,联系内陆地区的以商务、商贸等功能为主导的现代产业服务功能集聚区。

1.2广州南站介绍:广州南站是全国六大铁路客运枢纽中心之一,其高铁轨道数、站体规模、客运量均为国内前列。

是珠三角地区城际快速客运系统的中心、是华南地区的区域交通平台、是广州市的城市门户和支撑广州作为国家中心城市的战略性基础施之一。

广州工业建筑遗产之岭南特色

广州工业建筑遗产之岭南特色

广州工业建筑遗产之岭南特色贾超;郑力鹏【摘要】Guangzhou is China's important industrial city, and is also a political, economic and cultural center of Lingnan. The combination of industrial civilization and local culture is a typical character of the industrial building heritages in Guangzhou. This article deeply analysis the industry types, spatial distribution, architectural style and the development mode of Lingnan features in Guangzhou industrial building heritage from the viewpoints of natural, social and cultural.Then point out the regionality and particularity of the industrial building heritage in Guangzhou.%广州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城市,也是岭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工业文明与岭南文化的结合是广州工业建筑遗产的典型特色。

文章从自然、社会、文化三个角度进行阐述,深入分析广州工业建筑遗产的产业类型、空间分布、建筑风格与开发模式所体现的岭南特色,指出广州工业建筑遗产的地域性与特殊性。

【期刊名称】《南方建筑》【年(卷),期】2016(000)002【总页数】6页(P6-11)【关键词】工业建筑遗产;岭南特色;广州【作者】贾超;郑力鹏【作者单位】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27;TU-862012年国际工业遗产保护委员会(TICCIH)通过的《亚洲工业遗产中国台北宣言》中指出亚洲工业遗产与当地自然资源、土地发展、风土经济的密切关系,强调工业建筑遗产地域性研究的重要性。

广州市岭南特色城市设计及建筑设计指南

广州市岭南特色城市设计及建筑设计指南
园林中供人游览、观赏、休憩并构成景观的建筑物或构筑 物的统称。 2.3.4 园林小品 small garden ornaments
园林中供休息、装饰、景观照明、展示和为园林管理及方 便游人之用的小型设施。 2.3.5 种植设计 planting design
按植物生态习性和园林规划设计的要求,合理配置各种植 物,以发挥它们的园林功能和观赏特性的设计活动。 2.3.6 适地适树 planting according to the environment
表、岭外、扬越、百越、南粤。即五岭以南,指中国南方五岭 之南的地区。 2.0.2 特色 characteristic
一个事物或一种事物显著区别于其他事物的风格、形式, 是由事物赖以产生和发展的特定的具体的环境因素所决定的, 是其所属事物独有的。
2.1 城 市 设 计
2.1.1 广州市域 administrative region of Guangzhou 即广州市的行政地域,包括 10 个市辖区和 2 个县级市(增
在屋面防水层上铺以种植介质,并种植植物的屋面。 2.2.5 理水 regulation of the rainwater and landscape water
涉及三个层面:城市设计、建筑空间以及园林景观;是以 水资源为载体,寻求水与城市空间、自然和人文环境等的相互 联系、相互作用的最佳融合方式,有助于形成“渗、滞、蓄、用、 排”的低冲击雨洪管理模式。
为改善城市的空气流通情况,沿主要盛行风向辟设延伸的, 以大型空旷地带连成,保持或引导空气流吹向城市建成区的廊 道结构。 2.1.6 慢行系统 slow-traffic system
城市绿色交通系统的首要构成及综合交通体系的重要组成 部分,由步行系统与非机动车系统两大部分构成。 2.1.7 贴线率 conforming line ratio

浅议岭南建筑规划设计技术要点

浅议岭南建筑规划设计技术要点

浅议岭南建筑规划设计技术要点摘要:本文在归纳岭南特色的基础上,探讨岭南建筑规划设计技术要点:尊重自然山水自然格局、设计多元化、人性化的开敞空间、建筑轻巧通透等。

关键词:岭南特色、城市空间、技术要点中图分类号: G3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 岭南特色概述1.1 岭南的定义(1)岭南的地域属性岭南之概念具有多种含义,有作为地区名、道名或者唐方镇名等的含义。

本文所指的岭南是一个地域性的概念,特指中国南方五岭(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之南的地区,相当于现在广东、广西、海南全境,以及湖南、江西等省的部分地区。

(2)岭南的文化属性“岭南”区别于作为我国六大行政区之一的华南地区的概念(包括广东、广西、海南和南海诸岛),也区别于作为经济圈来被认识的珠江三角洲的概念。

岭南的本质更多是一种文化社会范畴,包括以岭南文化作为核心文化内涵而存在的。

因此可以涵括以广府文化为底蕴的珠江三角洲地区,以潮汕文化为底蕴的潮汕地区,以客家文化为底蕴的梅州等岭南地域范围内的地区等等。

何谓岭南文化?岭南文化是岭南人民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创造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

它是一种感性自然的原生型文化、一种包容性的移民文化;是一种商业文化,世俗文化;是一种海洋文化。

岭南文化可概述为八大特征:重商性、开放性、兼容性、多元性、务实性、享乐性、直观性。

这些基本特性有机联系在一起,构成了岭南文化的本质和特色。

1.2 岭南建筑岭南建筑常指岭南派的建筑和园林,是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才逐渐形成的,人们把这支极具岭南地方特色的建筑流派称之为“广派”或“岭南派”。

著名建筑评论家、清华大学教授曾昭奋教授归纳出“岭南派”建筑风格的特色是自由、自然和符合人们活动规律的平面安排;明快、开朗和形式多样的立面和体形;与园林绿化和城市或地域环境的有机结合。

另一位著名建筑评论家、清华大学教授艾定增教授则从八个方面概括了岭南派建筑的主流和成就:(1)宁变勿仿,宁今勿古。

广州建筑规划设计方案

广州建筑规划设计方案

广州建筑规划设计方案广州是中国南方的经济、交通和文化中心,作为一个现代化的大城市,建筑规划设计方案对城市的发展至关重要。

在这篇文章中,将讨论广州的建筑规划设计方案,并探讨其对城市未来的影响。

首先,广州的建筑规划设计方案应注重城市可持续发展。

在城市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环境保护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因此,广州需要制定建筑规划设计方案,以确保建筑的绿色环保和节能减排。

对于新建建筑物,应优先选择符合能源效率标准的建材和设备。

对于现有建筑,可以考虑推行节能改造,使用太阳能或其他清洁能源。

此外,建筑规划设计方案还应考虑城市的绿化和景观,营造宜居的环境。

其次,广州的建筑规划设计方案还应关注城市的交通状况。

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城市交通问题越来越严重。

因此,建筑规划设计方案应考虑如何改善交通状况和便利城市居民的出行。

一方面,可以通过规划建设地铁线路来缓解交通拥堵。

另一方面,可以建设停车场和停车楼,以解决停车难的问题。

此外,还可以考虑鼓励居民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和非机动车,减少私家车使用。

再次,广州的建筑规划设计方案还应关注城市的功能布局。

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大,优化城市的功能布局是必要的。

建筑规划设计方案应考虑如何合理配置不同的功能区域,包括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等。

同时,还可以考虑建设多功能的综合体和城市广场,丰富城市的生活和文化氛围。

此外,广州的建筑规划设计方案还应关注保护和恢复历史文化遗产。

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广州有许多珍贵的历史建筑和文化遗迹。

建筑规划设计方案应考虑如何保护这些历史建筑和文化遗迹,以及如何将其与现代建筑相结合。

可以通过修复古建筑、保留传统风格来体现历史文化的价值。

同时,可以在建筑设计中融入传统元素,以保持城市的独特特色。

综上所述,广州的建筑规划设计方案需要注重可持续发展、改善城市交通、优化功能布局和保护历史文化遗产。

这些方面的规划设计将促进广州城市的健康发展,提升城市的品质和吸引力。

同时,需要政府、设计师和居民共同努力,共同实施这些规划设计方案,为广州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指南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 4. 岭南特色的城市设计;5. 岭南特色的建筑设计;6. 岭南特 色的园林设计。
本指南由广州市城乡建设委员会负责管理。各单位在执行 过程中,如有意见和建议,请及时向广州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建 筑节能与科技设计处反映。
1
组织单位:广州市城乡建设委员会 编制单位: 广州珠江外资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表、岭外、扬越、百越、南粤。即五岭以南,指中国南方五岭 之南的地区。 2.0.2 特色 characteristic
一个事物或一种事物显著区别于其他事物的风格、形式, 是由事物赖以产生和发展的特定的具体的环境因素所决定的, 是其所属事物独有的。
2.1 城 市 设 计
2.1.1 广州市域 administrative region of Guangzhou 即广州市的行政地域,包括 10 个市辖区和 2 个县级市(增
经广泛调查研究,广州市主要领导高屋建瓴地作出弘扬岭 南建筑文化的战略部署,提出编制广州市岭南特色规划建筑设 计指南的要求。编制组认真总结我市近现代岭南特色城市规划 和建筑设计的实践经验,在充分征求业界专家学者、规划建设 管理部门意见的基础上,编制了指南草案。又经过七轮讨论、 四轮专家审查,最终形成了本指南。
3
4
1总则
1.0.1 为进一步强化国家中心城市地位,实现建设世界文化名城 的目标,在广州新型城市化发展进程中传承及弘扬岭南文化, 繁荣建筑创作,推进文化建设,特制定本指南。 1.0.2 响应广州构建“花城”、“水城”、“绿城”生态城市的发展战 略,贯彻文化价值、生态价值、空间价值相结合的原则,坚持“绿 色生态城市”和“宜居城市”理念,彰显岭南特色。 1.0.3 保护与弘扬齐头并进,传承及发扬岭南自然要素和人文要 素相互交融的城市特色。随着社会发展,新技术、新材料、新 理念不断涌现,传承和弘扬岭南建筑文化应学习、吸收人类文 明进步的成果,并与地方文化相结合,在城市建设的进程中赋 予城市环境以地域性表现。 1.0.4 岭南建筑的产生和发展,反映了岭南文化的兼容并蓄和务 实创新。应根据气候环境、生活习惯和文化习俗等特点,不拘 一格、不定一尊、不守一隅,在现代城市建设中凸显地域和文 化特征。 1.0.5 传承和弘扬岭南建筑应与绿色建筑所倡导的可持续发展 原则相一致,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提供安全、健康、舒 适、适用、高效、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因立地条件和小气候而选择相适应的植物进行的绿化。
6
2.3.7 借景 borrowed scenery,view borrowing 对景观自身条件加以利用,或借用外部景观从而完善园林
自身的方法。
7
3基本规定
3.0.1 岭南特色城市设计应贯穿于城市总体规划、城市近期建设 规划、城市详细规划及各类村庄规划等类型的各个阶段,以及 各类型旧城改造、新城规划。 3.0.2 岭南特色建筑应结合岭南地区的气候、资源、生态环境、 人文等特点进行设计。 3.0.3 岭南特色建筑设计应在设计理念、方法和技术等方面进行 创新,采用新理念、新技术、新材料在建筑的内涵和外延上表 现岭南建筑文化。 3.0.4 岭南特色园林设计应贯彻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可持续发 展、经济合理等基本原则,创造良好生态和景观效果,体现岭 南的历史文化特色。
广州市岭南特色 城市设计及建筑设计指南
Guidelines for urban design and architectural design with Lingnan characteristics in Guangzhou
二○一二年十一月 广州市城乡建设委员会 发布
前言
现代岭南建筑是极具地域性特征的现代建筑,创新是岭南 建筑传承和发展的必由之路。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新材 料、新技术和新工艺的不断进步,如何传承和弘扬岭南建筑文 化,赋予岭南建筑崭新的、持久的生命力,加强广州兼具国际 视野和岭南特色的城市文化形象建设,已成为城市规划设计与 建筑设计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广州市岭南特色城市设计及建 筑设计指南》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为改善城市的空气流通情况,沿主要盛行风向辟设延伸的, 以大型空旷地带连成,保持或引导空气流吹向城市建成区的廊 道结构。 2.1.6 慢行系统 slow-traffic system
城市绿色交通系统的首要构成及综合交通体系的重要组成 部分,由步行系统与非机动车系统两大部分构成。 2.1.7 贴线率 conforming line ratio
由建筑物围合而成的露天部分,属于建筑内部空间,多用 于建筑内部的采光、通风和排水等。天井平面较为窄小,便于 形成高宽比较大的竖向空间,利于采光和通风。 2.2.3 敞厅 open hall
传统南方建筑中有屋顶、面向天井或庭院部分无外墙、且 可多功能使用的起居活动空间。 2.2.4 种植屋面 planted roof
3
2.1.3 历史文化名镇名村 historic towns and villages 保存文物丰富,且具有重大历史价值或纪念意义的,能较
完整地反映一些历史时期传统风貌和地方民族特色的镇和村。 2.1.4 历史建筑 historic buildings
经城市、县人民政府确定公布的具有一定保护价值,能够 反映历史风貌和地方特色,未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也未登记 为不可移动文物的建筑物、构筑物。 2.1.5 通风廊道 ventilation breezeway
在屋面防水层上铺以种植介质,并种植植物的屋面。 2.2.5 理水 regulation of the rainwater and landscape water
涉及三个层面:城市设计、建筑空间以及园林景观;是以 水资源为载体,寻求水与城市空间、自然和人文环境等的相互 联系、相互作用的最佳融合方式,有助于形成“渗、滞、蓄、用、 排”的低冲击雨洪管理模式。
5
2.3 园 林 设 计
2.3.1 园林 garden and park 在一定地域内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因地制宜地
改造地形、整治水系、栽种植物、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方法 创作而成的优美的游憩境域。 2.3.2 岭南园林 Lingnan garden
以岭南地区为中心,包括广东、广西、海南、福建西南和 台湾等地的园林,是一种极具开放性、兼容性和多元性的中国 园林形式。岭南地区由于所处的气候条件、地理环境和人文习 俗,在总体布局、空间组织、建筑造型、色彩运用、叠石理水 和花木配置方面别具一格,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的园林艺术。 2.3.3 园林建筑 garden building
1
1.0.6 本指南属于宏观指导定性的层面,为进一步设计提供指 导思想,并非针对城市及建筑设计的具体手法及细节控制。 1.0.7 广州地区的建设活动,除执行本指南的规定之外,尚应符 合现行的其他相关标准规范和规划要求。
2
2术 语
2.0.1 岭南 Lingnan 地理上的概念,始称于唐贞观年间的岭南道,古时也称岭
城市、从化市),面积为 7434 平方公里。 2.1.2 历史城区 historic centre
历史城区范围由东濠涌-小北路-环市中路-环市西路- 人民北路-流花路-广三铁路-珠江(珠江大桥东桥-海旁内 街)-海旁内街-新民大街-革新路-梅园西路-工业大道北 -南田路-江湾路-江湾大桥形成的封闭环状地区。面积 20.39 平方公里。
4.1 总体城市设计 ................................................................. 9 4.2 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发展 .......................................... 9 4.3 新区的城市设计 ............................................................ 11 5 岭南特色的建筑设计 .............................................................. 16 5.1 岭南特色的建筑文化追求 ........................................... 16 5.2 岭南特色的建筑空间设计 ........................................... 18 5.3 岭南建筑的理水 ........................................................... 21 6 岭南特色的园林设计 ................................................. ……….24 6.1 总体设计 ....................................................................... 24 6.2 造园要素 ....................................................................... 25 6.3 材料工艺 ....................................................................... 27 附录 A 园林植物推荐名录......................................................... 28 参考文献名录 .............................................................................. 31 条 文 说 明 ................................................................................ 33
园林中供人游览、观赏、休憩并构成景观的建筑物或构筑 物的统称。 2.3.4 园林小品 small garden ornament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