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组成原理课后答案_白中英主编_第五版_立体化教材

合集下载

计算机组成原理第五版 白中英(详细)第4章习题参考答案

计算机组成原理第五版 白中英(详细)第4章习题参考答案

第4章习题参考答案1.ASCII码是7位,如果设计主存单元字长为32位,指令字长为12位,是否合理?为什么?答:不合理。

指令最好半字长或单字长,设16位比较合适。

一个字符的ASCII 是7位,如果设计主存单元字长为32位,则一个单元可以放四个字符,这也是可以的,只是在存取单个字符时,要多花些时间而已,不过,一条指令至少占一个单元,但只占一个单元的12位,而另20位就浪费了,这样看来就不合理,因为通常单字长指令很多,浪费也就很大了。

2.假设某计算机指令长度为32位,具有双操作数、单操作数、无操作数三类指令形式,指令系统共有70条指令,请设计满足要求的指令格式。

答:字长32位,指令系统共有70条指令,所以其操作码至少需要7位。

双操作数指令单操作数指令无操作数指令3.指令格式结构如下所示,试分析指令格式及寻址方式特点。

答:该指令格式及寻址方式特点如下:(1) 单字长二地址指令。

(2) 操作码字段OP可以指定26=64种操作。

(3) 源和目标都是通用寄存器(可分指向16个寄存器)所以是RR型指令,即两个操作数均在寄存器中。

(4) 这种指令结构常用于RR之间的数据传送及算术逻辑运算类指令。

4.指令格式结构如下所示,试分析指令格式及寻址方式特点。

15 10 9 8 7 4 3 0答:该指令格式及寻址方式特点如下:(1)双字长二地址指令,用于访问存储器。

(2)操作码字段OP可以指定26=64种操作。

(3)RS型指令,一个操作数在通用寄存器(选择16个之一),另一个操作数在主存中。

有效地址可通过变址寻址求得,即有效地址等于变址寄存器(选择16个之一)内容加上位移量。

5.指令格式结构如下所示,试分析指令格式及寻址方式特点。

答:该指令格式及寻址方式特点如下:(1)该指令为单字长双操作数指令,源操作数和目的操作数均由寻址方式和寄存器构成,寄存器均有8个,寻址方式均有8种。

根据寻址方式的不同,指令可以是RR型、RS型、也可以是SS型;(2)因为OP为4位,所以最多可以有16种操作。

白中英《计算机组成原理》(第5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复习答案

白中英《计算机组成原理》(第5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复习答案

白中英《计算机组成原理》(第5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完整版>精研学习网>无偿试用20%资料
全国547所院校视频及题库全收集
考研全套>视频资料>课后答案>往年真题>职称考试
第1章计算机系统概论
1.1复习笔记
1.2课后习题详解
第2章运算方法和运算器
2.1复习笔记
2.2课后习题详解
第3章多层次的存储器
3.1复习笔记
3.2课后习题详解
第4章指令系统
4.1复习笔记
4.2课后习题详解
第5章中央处理器
5.1复习笔记
5.2课后习题详解
第6章总线系统
6.1复习笔记
6.2课后习题详解
第7章外存与I/O设备
7.1复习笔记
7.2课后习题详解
第8章输入输出系统
8.1复习笔记
8.2课后习题详解
第9章并行组织与结构
9.1复习笔记
9.2课后习题详解
第10章课程教学实验设计
第11章课程综合设计。

计算机组成原理附标准答案(白中英)

计算机组成原理附标准答案(白中英)

计算机组成原理附标准答案(⽩中英)第⼀章1.模拟计算机的特点是数值由连续量来表⽰,运算过程也是连续的。

数字计算机的主要特点是按位运算,并且不连续地跳动计算。

模拟计算机⽤电压表⽰数据,采⽤电压组合和测量值的计算⽅式,盘上连线的控制⽅式,⽽数字计算机⽤数字0和1表⽰数据,采⽤数字计数的计算⽅式,程序控制的控制⽅式。

数字计算机与模拟计算机相⽐,精度⾼,数据存储量⼤,逻辑判断能⼒强。

2.数字计算机可分为专⽤计算机和通⽤计算机,是根据计算机的效率、速度、价格、运⾏的经济性和适应性来划分的。

3.科学计算、⾃动控制、测量和测试、信息处理、教育和卫⽣、家⽤电器、⼈⼯智能。

4.主要设计思想是:存储程序通⽤电⼦计算机⽅案,主要组成部分有:运算器、逻辑控制装置、存储器、输⼊和输出设备5.存储器所有存储单元的总数称为存储器的存储容量。

每个存储单元都有编号,称为单元地址。

如果某字代表要处理的数据,称为数据字。

如果某字为⼀条指令,称为指令字。

6.每⼀个基本操作称为⼀条指令,⽽解算某⼀问题的⼀串指令序列,称为程序。

7.取指周期中从内存读出的信息流是指令流,⽽在执⾏器周期中从内存读出的信息流是指令流。

8.半导体存储器称为内存,存储容量更⼤的磁盘存储器和光盘存储器称为外存,内存和外存共同⽤来保存⼆进制数据。

运算器和控制器合在⼀起称为中央处理器,简称CPU,它⽤来控制计算机及进⾏算术逻辑运算。

适配器是外围设备与主机联系的桥梁,它的作⽤相当于⼀个转换器,使主机和外围设备并⾏协调地⼯作。

9.计算机的系统软件包括系统程序和应⽤程序。

系统程序⽤来简化程序设计,简化使⽤⽅法,提⾼计算机的使⽤效率,发挥和扩⼤计算机的功能⽤⽤途;应⽤程序是⽤户利⽤计算机来解决某些问题⽽编制的程序。

10.在早期的计算机中,⼈们是直接⽤机器语⾔来编写程序的,这种程序称为⼿编程序或⽬的程序;后来,为了编写程序⽅便和提⾼使⽤效率,⼈们使⽤汇编语⾔来编写程序,称为汇编程序;为了进⼀步实现程序⾃动化和便于程序交流,使不熟悉具体计算机的⼈也能很⽅便地使⽤计算机,⼈们⼜创造了算法语⾔,⽤算法语⾔编写的程序称为源程序,源程序通过编译系统产⽣编译程序,也可通过解释系统进⾏解释执⾏;随着计算机技术的⽇益发展,⼈们⼜创造出操作系统;随着计算机在信息处理、情报检索及各种管理系统中应⽤的发展,要求⼤量处理某些数据,建⽴和检索⼤量的表格,于是产⽣了数据库管理系统。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后答案(白中英主编_第五版 立体化教材)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后答案(白中英主编_第五版 立体化教材)
即[-x]补< 01000000
a0*a1*a2a6101000000
a0*a1*a2a600111111
a0a1a2a611000000
即a0a1= 11, a2→a6不全为0或至少有一个为1(但不是“其余取0”)
3.字长32位浮点数,阶码8位,用移码表示,尾数23位,用补码表示,基为2
Es
E1→E8
-0.5 = -0.1(2)= -0.100000 = 1, 100000
(1)若x >= 0,则a0 = 0, a1→a6任意即可
3
计算机组成原理第五版习题答案
[x]补= x = a0. a1a2…a6
(2)若x < 0,则x > -0.5
只需-x < 0.5, -x> 0
[x]补= -x, [0.5]补= 01000000
Ms
M21
M0
(1)最大的数的二进制表示
E = 11111111
Ms = 0, M = 11…1(全1)
1 11111111 01111111111111111111111
(2)最小的二进制数
E = 11111111
Ms = 1, M = 00…0(全0)
1 11111111 1000000000000000000000
[-y]补= + 11 00101
[x-y]补= 11 11100
结果没有溢出,x−y=−00100
5
计算机组成原理第五版习题答案
(3)[x]补=00 11011
[-y]补=00 10011
[x]补=
00 11011
[-y]补= + 00 10011
[x-y]补= 01 01110

计算机组成原理第五版_白中英(详细)第2章作业参考答案

计算机组成原理第五版_白中英(详细)第2章作业参考答案

第2章作业参考答案1、(1) -35(=23)16 (2)127 (3)-127 (4)-1[-35]原=10100011[127]原=01111111 [-127]原=11111111 [-1]原=10000001[-35]反=11011100[127]反=01111111 [-127]反=10000000 [-1]反=11111110[-35]补=11011101[127]补=01111111 [-127]补=10000001 [-1]补=111111112 当a 7=0时,x ≥0,满足x>-0.5的条件,即:若a 7=0,a 6~ a 0可取任意值 当a 7=1时,x<0,若要满足x>-0.5的条件,则由补码表示与其真值的关系,可知:7061524334251676022222221)2(1--------=*+*+*+*+*+*+*+-=*+-=∑a a a a a a a a x i i i 要使x>-0.5 ,所以要求a 6=1,并且a 5~a 0不能全部为0所以,要使x>-0.5,则要求a 7=0;或者a 7= a 6=1,并且a 5~a 0至少有一个为13、由题目要求可知,该浮点数的格式为:31 30 23 22 0注:由于S是数符,已表示了尾数的符号,所以为了提高表示精度,M(23位)不必存储符号位,只需存小数点后面的有效数值位即可。

(1)最大数的二进制表示为:0 11111111 1111……111(23个1)(2)最小数的二进制表示为:1 11111111 0000……000(23个0)(3)非IEEE754标准的补码表示的规格化数是指其最高有效位与符号位相反故有:最大正数为:0 11111111 1111……111(23个1)=+(1-2-23)⨯2127最小正数为:0 00000000 1000……000(22个0)=+0.5⨯2-128最大负数为:1 00000000 0111……111(22个1)=-(0.5+2-23)⨯2-128最小负数为:1 11111111 0000……000(23个0)=-1⨯2127所以其表示数的范围是:+0.5⨯2-128~+(1-2-23)⨯2127以及-1⨯2127~-(0.5+2-23)⨯2-1284、IEEE754标准32位浮点的规格化数为X=(-1)S⨯1.M⨯2E-127(1)27/6427/64=27⨯2-6=(11011)2⨯2-6=(1.1011)2⨯2-2所以S=0,E=e+127=125=(01111101)2,M=101132位的规格化浮点数为:00111110 11011000 00000000 00000000,即十六进制的(3ED80000)16(2)-27/64-27/64=-(1.1011)2 2-2所以S=1,E=e+127=125=(01111101)2,M=101132位的规格化浮点数为:10111110 11011000 00000000 00000000,即十六进制的(BED80000)165、[x+y]补=[x]补+[y]补(1)x=11011,y=00011[x+y]补=0011011+0000011=0011110;没有溢出,x+y=11110(2)x=11011,y=-10101[x+y]补=0011011+1101011=0000110;0 0 1 1 0 1 1+ 1 1 0 1 0 1 10 00 0 1 1 0没有溢出,x+y=00110(3)x=-10110,y=-00001=1101010+1111111=1101001;没有溢出,x+y=-10111[x+y]补6、[x-y]补=[x]补+[-y]补(1)x=11011,y=-11111[-y]补=0011111[x-y]补=0011011+0011111=0111010;0 0 1 1 0 1 1+ 0 0 1 1 1 1 10 1 1 1 0 1 0正溢出,x-y=+111010(2)x=10111,y=11011[-y]补=1100101[x-y]补=0010111+1100101=1111100;0 0 1 0 1 1 1+ 1 1 0 0 1 0 11 1 1 1 1 0 0没有溢出,x-y=-00100(3)x=11011,y=-10011[-y]补=0010011[x-y]补=0011011+0010011=0101110;正溢出,x-y=+1011107、(1)x=11011,y=-11111用原码阵列乘法器1 1 0 1 11 1 1 1 11 1 0 1 11 1 0 1 11 1 0 1 11 1 0 1 11 1 0 1 11 1 0 1 0 0 0 1 0 1[x⨯y]符号=0⊕1=1所以[x⨯y]原=1 1101000101用直接补码阵列乘法器:[x]补=011011,[y]补=100001(0) 1 1 0 1 1⨯(1) 0 0 0 0 1(0) 1 1 0 1 1(0) 0 0 0 0 0(0) 0 0 0 0 0(0) 0 0 0 0 0(0) 0 0 0 0 00 (1) (1) (0) (1) (1)0 (1) (1) 0 (1) (1) 1 1 0 1 1将乘积中的符号位用负权表示,其他的负权位化为正权,得:[x⨯y]补=1 0010111011(2) x=-11111,y=-11011用原码阵列乘法器1 1 1 1 1⨯ 1 1 0 1 11 1 1 1 11 1 1 1 10 0 0 0 01 1 1 1 11 1 1 1 11 1 0 1 0 0 0 1 0 1[x⨯y]符号=1⊕1=0所以[x⨯y]原=0 1101000101用直接补码阵列乘法器:[x]补=100001,[y]补=100101(1) 0 0 0 0 1⨯(1) 0 0 1 0 1(1) 0 0 0 0 1(0) 0 0 0 0 0(1) 0 0 0 0 1(0) 0 0 0 0 0(0) 0 0 0 0 01 (0) (0) (0) (0) (1)1 0 0 (1) (1) 0 0 0 1 0 1将乘积中的符号位用负权表示,其他的负权位化为正权,得:[x⨯y]补=0 11010001018、(1) x=11000,y=-11111用原码阵列除法器计算,符号位单独处理,商的符号位=0⊕1=1设a=(|x|⨯2-5),b=(|y|⨯2-5),则a,b均为正的纯小数,且x÷y的数值=(a÷b);余数等于(a÷b)的余数乘以25下面用不恢复余数法的原码阵列除法器计算a÷b[a]补=[|x|⨯2-5]补=0.11000,[b]补=[|y|⨯2-5]补=0.11111,[-b]补=1.00001过程如下:0. 1 1 0 0 0+[-b]补 1. 0 0 0 0 11. 1 1 0 0 1 ——余数为负,商为01. 1 0 0 1 0 ——余数和商左移一位(0)+[b]补0. 1 1 1 1 10. 1 0 0 0 1 ——余数为正,商为11. 0 0 0 1 0 ——余数和商左移一位(01)+[-b]补 1. 0 0 0 0 10. 0 0 0 1 1 ——商为10. 0 0 1 1 0 ——(011)+[-b]补 1. 0 0 0 0 11. 0 0 1 1 1 ——商为00. 0 1 1 1 0 ——(0110)+[b]补0. 1 1 1 1 11. 0 1 1 0 1 ——商为00. 1 1 0 1 0 ——(01100)+[b]补0. 1 1 1 1 11. 1 1 0 0 1 ——商为0——(011000)即:a÷b的商为0.11000;余数为1.11001⨯2-5,因为1.11001为负数,加b处理为正数,1.11001+b=1.11001+0.11111=0.11000,所以a÷b的余数为0.11000⨯2-5所以,(x÷y)的商=-0.11000,原码为:1.11000;余数为0.11000(2) x=-01011,y=11001商的符号位=1⊕0=1设a=|x|⨯2-5,b=|y|⨯2-5,则a,b均为正的纯小数,且x÷y的数值=a÷b;余数等于(a÷b)的余数乘以25下面用不恢复余数法的原码阵列除法器计算a÷b[a]补=[|x|⨯2-5]补=0.01011,[b]补=[|y|⨯2-5]补=0.11001,[-b]补=1.00111过程如下:0. 0 1 0 1 1+[-b]补 1. 0 0 1 1 11. 1 0 0 1 0 ——余数为负,商为01. 0 0 1 0 0 ——余数和商左移一位(0)+[b]补0. 1 1 0 0 11. 1 1 1 0 1 ——余数为负,商为01. 1 1 0 1 0 ——余数和商左移一位(00)+[b]补0. 1 1 0 0 10. 1 0 0 1 1 ——商为11. 0 0 1 1 0 ——(001)+[-b]补 1. 0 0 1 1 10. 0 1 1 0 1 ——商为10. 1 1 0 1 0 ——(0011)+[-b]补 1. 0 0 1 1 10. 0 0 0 0 1 ——商为10. 0 0 0 1 0 ——(00111)+[-b]补 1. 0 0 1 1 11. 0 1 0 0 1 ——商为0——(001110)即:a÷b的商为0.01110;余数为1.01001⨯2-5,因为1.01001为负数,加b处理为正数,1.01001+b=1.01001+0.11001=0.00010,所以a÷b的余数为0.00010⨯2-5所以,(x÷y)的商=-0.01110,原码为:1.01110;余数为0.000109、(1)x=2-011⨯0.100101,y=2-010⨯(-0.011110)E X=-011,E y=-010,所以[E X]补=1101,[E y]补=1110M X=0.100101,M y=-0.011110,所以[M X]补=0.100101,[M y]补=1.100010[x]浮=1101 0.100101,[y]浮=1110 1.100010E X<E y,E y-E X = E y+(-E X)=1110+0011=0001对阶后[x]浮=1110 0.010010(1),[y]浮=1110 1.100010对阶后的尾数相加:M X+M y=0.010010(1)+1.1000100. 0 1 0 0 1 0 (1)+ 1. 1 0 0 0 1 01. 1 1 0 1 0 0 (1)x+y=1.110100(1)⨯21110,化为规格化数(左移2位)为:x+y=1.010010⨯21100,即:x+y=-0.101110⨯2-4对阶后的位数相减:M X-M y=M X+(-M y)=0.010010(1)+0.0111100. 0 1 0 0 1 0 (1)+ 0. 0 1 1 1 1 00. 1 1 0 0 0 0 (1)x-y=0.110000(1)⨯21110,已经是规格化数,采用0舍1入法进行舍入处理:x-y=0.110001⨯21110,即:x-y=0.110001⨯2-2(2)x=2-101⨯(-0.010110),y=2-100⨯(0.010110)E X=-101,E y=-100,所以[E X]补=1011,[E y]补=1100M X=-0.010110,M y=0.010110,所以[M X]补=1.101010,[M y]补=0.010110 [x]浮=1011 1.101010,[y]浮=1100 0.010110E X <E y ,E y -E X = E y +(-E X )=1100+0101=0001对阶后[x]浮=1100 1.110101(0),[y]浮=1100 0.010110对阶后的尾数相加:M X +M y =1.110101+0.0101101. 1 1 0 1 0 1+ 0. 0 1 0 1 1 00. 0 0 1 0 1 1x+y=0.001011⨯21100,化为规格化数(左移2位)为:x+y=0.101100⨯21010,即: x+y=0.101100⨯2-6对阶后的位数相减:M X -M y =M X +(-M y )=1.110101+1.1010101. 1 1 0 1 0 1+ 1. 1 0 1 0 1 01. 0 1 1 1 1 1x-y=1.011111⨯21100,已经是规格化数,所以x-y=-0.100001⨯2-410、 (1) ⎥⎦⎤⎢⎣⎡⎪⎭⎫ ⎝⎛-⨯⨯⎪⎭⎫ ⎝⎛⨯16921613243 M x =110100.02110116134=⨯=-,Ex=0011 M y =100100.021*******-=⨯-=--,Ey=0100 Ex+Ey=0011+0100=0111[x ⨯y]符=0⊕1=1,乘积的数值=|M x |⨯|M y |:0. 1 1 0 1⨯ 0. 1 0 0 10 1 1 0 10 0 0 0 00 0 0 0 00 1 1 0 10 0 0 0 00 0 1 1 1 0 1 0 1所以,x ⨯y =-0.01110101⨯20111,规格化处理(左移一位),并采用0舍1入法进行舍入:x ⨯y =-0.111011⨯20110即:⎥⎦⎤⎢⎣⎡⎪⎭⎫ ⎝⎛-⨯⨯⎪⎭⎫ ⎝⎛⨯16921613243=-0.111011⨯26 (2) ⎪⎭⎫ ⎝⎛⨯÷⎪⎭⎫ ⎝⎛⨯-161523213232 将x 、y 化为规格化数:M x =011010.02110132135=⨯=-,Ex=1110 M y =111100.021********=⨯=-,Ey=0011 Ex-Ey=Ex+(-Ey)=1110+1101=1011[x ÷y]符=0⊕0=0,下面用加减交替法计算尾数M x ÷M y :[Mx]补=0.011010,[My]补=0.111100,[-My]补=1.0001000. 0 1 1 0 1 0+[-My]补 1. 0 0 0 1 0 01. 0 1 1 1 1 0 ——余数为负,商为00. 1 1 1 1 0 0 ——余数和商左移一位(0) +[My]补0. 1 1 1 1 0 01. 1 1 1 0 0 0 ——余数为负,商为01. 1 1 0 0 0 0 ——余数和商左移一位(00) +[My]补0. 1 1 1 1 0 00. 1 0 1 1 0 0 ——余数为正,商为11. 0 1 1 0 0 0 ——余数和商左移一位(001) +[-My]补 1. 0 0 0 1 0 00. 0 1 1 1 0 0 ——商为10. 1 1 1 0 0 0 ——(0011)+[-My]补 1. 0 0 0 1 0 01. 1 1 1 1 0 0 ——商为01. 1 1 1 0 0 0 ——(00110)+[My]补0. 1 1 1 1 0 00. 1 1 0 1 0 0 ——商为11. 1 0 1 0 0 0 ——(001101)+[-My]补 1. 0 0 0 1 0 00. 1 0 1 1 0 0 ——商为11. 0 1 1 0 0 0 ——(0011011)+[-My]补 1. 0 0 0 1 0 00. 0 1 1 1 0 0 ——商为1——(00110111)Mx÷My的商为0.0110111,余数为0.011100⨯2-7,由于x化为0.01101(Mx)是尾数右移2位才得到,所以x÷y真正的余数是0.011100⨯2-7再尾数左移2位,即0.011100⨯2-9=0.111000⨯2-10所以,x÷y的商为:0.0110111⨯21011,规格化处理后为:0.110111⨯21010=0.110111⨯2-6,余数为0.111000⨯2-1011、不考虑181ALU的函数发生器,而是从简单的全加器出发,则:若设4位的二进制数为A=A3A2A1A0,B=B3B2B1B0,并设G i=A i B i,P i=A i⊕B i,由全加器进位输出的逻辑函数C i+1=A i B i+C i(A i⊕B i)可知:(由于进位输出函数还可以写成C i+1=A i B i+C i(A i+B i),故P i=A i+B i也可)(1) 串行进位方式:C1=A0B0+C0(A0⊕B0)=G0+P0C0C2=A1B1+C1(A1⊕B1)=G1+P1C1C3=A2B2+C2(A2⊕B2)=G2+P2C2C4=A3B3+C3(A3⊕B3)=G3+P3C3(2) 并行进位方式:C1=G0+P0C0C2=G1+P1C1=G1+P1(G0+P0C0)=G1+P1G0+P1P0C0C3=G2+P2C2=G2+P2(G1+P1G0+P1P0C0)=G2+P2G1+P2P1G0+P2P1P0C0C4=G3+P3C3=G3+P3G2+P3P2G1+P3P2P1G0+P3P2P1P0C012、(1) -5-5=-(101)2=-(1.01)2⨯22所以S=1E=e+127=2+127=129=(81)16=(10000001)2M=(01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2故浮点格式为:1 10000001 01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用十六进制表示为:(C0A00000)16(2) -1.5-1.5=-(1.1)2=-(1.1)2⨯20所以S=1E=e+127=0+127= (7F)16=(01111111)2M=(1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2故浮点格式为:1 01111111 1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用十六进制表示为:(BFC00000)16(3) 384384=(180)16=(1 1000 0000)2=(1.1)2⨯28所以S=0E=e+127=8+127=135= (87)16=(10000111)2M=(1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2故浮点格式为:0 10000111 1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用十六进制表示为:(43C00000)16(4) 1/161/16= (1.0)2⨯2-4所以S=0E=e+127=-4+127= (7B)16=(01111011)2M=(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2故浮点格式为:0 01111011 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用十六进制表示为:(3D800000)16(5) -1/32-1/32=-(1.0)2⨯2-5所以S=1E=e+127=-5+127= (7A)16=(01111010)2M=(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2故浮点格式为:1 01111010 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用十六进制表示为:(BD000000)1613、(1) 1 10000011 11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S=1E=(83)16=131 e=E-127=131-127=41.M=(1.11)2所以,该浮点数为-(1.11)2⨯24=-(11100)2=-28(2) 0 01111110 101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S=0E=(7E)16=126 e=E-127=126-127=-11.M=(1.101)2所以,该浮点数为(1.101)2⨯2-1=(0.1101)2=0.812514、IEEE754标准中,32位二进制数仍然有232种不同的组合,但是由于在IEEE754标准中,阶码为全1并且尾数为非0的情况不表示一个数。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后答案 中英主编第五版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后答案 中英主编第五版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后答案中英主编第五版计算机组成原理课后答案第一章:计算机系统概述1. 数据是计算机系统处理的基本对象,其形式包括数字、文本、图像、音频等多种类型。

2. 信息是对数据进行加工处理后得到的有用结果,例如计算、存储、传输等操作。

3. 计算机系统组成包括硬件和软件两个部分。

硬件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等;软件包括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两部分。

4. 计算机系统的层次结构包括硬件层、指令系统层、操作系统层和应用层等,每一层都在上层的基础上提供更高级的功能,为上层提供服务。

第二章:数字系统1. 数制是一种用来表示数字的符号体系,常见的数制包括二进制、八进制、十进制和十六进制。

2. 在二进制系统中,每一位上的数值称为位权,位权的值是2的幂次方。

3. 二进制转换为十进制可以使用位置权重法,将二进制数每一位与对应的位权相乘,然后求和即可。

4. 十进制转换为二进制可以使用短除法,不断将十进制数除以2取余数,直到商为0为止,将余数按倒序排列即为二进制数。

第三章:汇编语言1. 汇编语言是一种与机器语言直接对应的低级语言,使用助记符来表示机器指令。

2. 汇编语言的指令包括数据传输指令、运算指令、逻辑指令、控制转移指令等,用于完成各种计算机操作。

3. 汇编程序是由一系列汇编语句组成的程序,需要经过汇编器的处理转换为机器语言程序,再由计算机执行。

4. 汇编语言相对于机器语言具有可读性强、编写方便的优点,但是移植性较差,需要根据不同的硬件平台进行适配。

第四章:总线1. 总线是计算机各部件之间传输数据和信号的通道,包括数据总线、地址总线和控制总线等。

2. 数据总线用于传输数据,地址总线用于指定操作的存储单元或者IO设备,控制总线用于传递控制信息。

3. 总线的性能指标包括宽度(数据位宽)、带宽(传输速率)和周期(传输时间)等。

第五章:存储器1. 存储器是计算机中用于存储指令和数据的设备,包括主存储器和辅助存储器两部分。

计算机组成原理第五版白中英(详细)第3章习题答案

计算机组成原理第五版白中英(详细)第3章习题答案

第3章习题‎答案1、设有一个具‎有20位地‎址和32位‎字长的存储‎器,问 (1) 该存储器能‎存储多少字‎节的信息? (2) 如果存储器‎由512K ‎×8位SRA ‎M 芯片组成‎,需要多少片‎? (3) 需要多少位‎地址作芯片‎选择? 解:(1) 该存储器能‎存储:字节4M 832220=⨯(2) 需要片8823228512322192020=⨯⨯=⨯⨯K(3) 用512K ‎⨯8位的芯片‎构成字长为‎32位的存‎储器,则需要每4‎片为一组进‎行字长的位‎数扩展,然后再由2‎组进行存储‎器容量的扩‎展。

所以只需一‎位最高位地‎址进行芯片‎选择。

2、已知某64‎位机主存采‎用半导体存‎储器,其地址码为‎26位,若使用4M ‎×8位的DR ‎A M 芯片组‎成该机所允‎许的最大主‎存空间,并选用内存‎条结构形式‎,问; (1) 若每个内存‎条为16M ‎×64位,共需几个内‎存条? (2) 每个内存条‎内共有多少‎D RAM 芯‎片? (3) 主存共需多‎少DRAM ‎芯片? CPU 如何‎选择各内存‎条? 解:(1) 共需内存条‎条4641664226=⨯⨯M (2) 每个内存条‎内共有个芯‎32846416=⨯⨯M M 片 (3) 主存共需多‎少个RAM ‎1288464648464226=⨯⨯=⨯⨯M M M 芯片, 共有4个内‎存条,故CPU 选‎择内存条用‎最高两位地‎址A 24和‎A 25通过‎2:4译码器实‎现;其余的24‎根地址线用‎于内存条内‎部单元的选‎择。

3、用16K ×8位的DR ‎A M 芯片构‎成64K ×32位存储‎器,要求: (1) 画出该存储‎器的组成逻‎辑框图。

(2) 设存储器读‎/写周期为0‎.5μS ,CPU 在1‎μS 内至少‎要访问一次‎。

试问采用哪‎种刷新方式‎比较合理?两次刷新的‎最大时间间‎隔是多少?对全部存储‎单元刷新一‎遍所需的实‎际刷新时间‎是多少? 解:(1) 用16K ×8位的DR ‎A M 芯片构‎成64K ×32位存储‎器,需要用个芯‎16448163264=⨯=⨯⨯K K 片,其中每4片‎为一组构成‎16K ×32位——进行字长位‎数扩展(一组内的4‎个芯片只有‎数据信号线‎不互连——分别接D0‎~D 7、D 8~D 15、D 16~D23和D ‎24~D 31,其余同名引‎脚互连),需要低14‎位地址(A 0~A 13)作为模块内‎各个芯片的‎内部单元地‎址——分成行、列地址两次‎由A 0~A6引脚输‎入;然后再由4‎组进行存储‎器容量扩展‎,用高两位地‎址A 14、A15通过‎2:4译码器实‎现4组中选‎择一组。

计算机组成原理第五版课后答案

计算机组成原理第五版课后答案

计算机组成原理第五版课后答案1. 比较数字计算机和模拟计算机的特点。

答: (1)模拟计算机的特点: 数值由连续量来表示, 运算过程也是连续的。

同时用电压表示数据, 采用电压组合和测量值的方式来进行计算, 以及盘上连线的控制方式。

数字计算机的主要特点:按位运算, 并且不连续地跳动计算。

用数字 0 和 1 表示数据, 采用数字计数的计算方式, 程序控制的控制方式。

数字计算机与模拟计算机相比, 精度高, 数据存储量大, 逻辑判断能力强。

2. 数字计算机如何分类?分类的依据是什么?答: 数字计算机可分为专用计算机和通用计算机, 是根据计算机的效率、速度、价格、运行的经济性和适应性来划分的。

3. 数字计算机有哪些主要应用?答: 数字计算机的主要应用有: 科学计算、自动控制、测量和测试、信息处理、教育和卫生、家用电器、人工智能。

4. 冯·诺依曼型计算机的主要设计思想是什么?它包括哪些主要组成部分?答: 冯·诺依曼型计算机的主要设计思想是: 采用存储程序的方式, 编制好的程序和数据存放在同一存储器中, 计算机可以在无人干预的情况下自动完成逐条取出指令和执行指令的任务;在机器内部, 指令和数据均以二进制码表示,指令在存储器中按执行顺序存放。

主要组成部分有: 运算器、逻辑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

5. 什么是存储容量?什么是单元地址?什么是数据字?什么是指令字?答: (1)存储器所有存储单元的总数称为存储器的存储容量。

(2)每个存储单元都有编号, 称为单元地址。

(3)如果某字代表要处理的数据, 称为数据字。

(4)如果某字为一条指令, 称为指令字。

6. 什么是指令?什么是程序?答: 计算机硬件可直接执行的每一个基本的算术运算或逻辑运算操作称为一条指令, 而解算某一问题的一串指令序列, 称为程序。

7. 指令和数据均存放在内存中, 计算机如何区分它们是指令还是数据?答:取指周期中从内存读出的信息流是指令流, 它流向控制器;而在执行器周期中从内存读出的信息流是数据流, 它流向运算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第一章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计算机组成原理第五版习题答案
1. 模拟计算机的特点是数值由连续量来表示,运算过程也是连续的。数字计算机的主要特 点是按位运算,并且不连续地跳动计算。模拟计算机用电压表示数据,采用电压组合和 测量值的计算方式,盘上连线的控制方式,而数字计算机用数字 0 和 1 表示数据,采用 数字计数的计算方式,程序控制的控制方式。数字计算机与模拟计算机相比,精度高, 数据存储量大,逻辑判断能力强。
2. 数字计算机可分为专用计算机和通用计算机,是根据计算机的效率、速度、价格、运行 的经济性和适应性来划分的。
3. 科学计算、自动控制、测量和测试、信息处理、教育和卫生、家用电器、人工智能。 4. 主要设计思想是:采用存储程序的方式,编制好的程序和数据存放在同一存储器中,计
算机可以在无人干预的情况下自动完成逐条取出指令和执行指令的任务;在机器内部, 指令和数据均以二进制码表示,指令在存储器中按执行顺序存放。主要组成部分有::运 算器、逻辑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 5. 存储器所有存储单元的总数称为存储器的存储容量。每个存储单元都有编号,称为单元 地址。如果某字代表要处理的数据,称为数据字。如果某字为一条指令,称为指令字。 6. 计算机硬件可直接执行的每一个基本的算术运算或逻辑运算操作称为一条指令,而解算 某一问题的一串指令序列,称为程序。 7. 取指周期中从内存读出的信息流是指令流,而在执行器周期中从内存读出的信息流是数 据流。 8. 半导体存储器称为内存,存储容量更大的磁盘存储器和光盘存储器称为外存,内存和外 存共同用来保存二进制数据。运算器和控制器合在一起称为中央处理器,简称 CPU,它 用来控制计算机及进行算术逻辑运算。适配器是外围设备与主机联系的桥梁,它的作用 相当于一个转换器,使主机和外围设备并行协调地工作。 9. 计算机的系统软件包括系统程序和应用程序。系统程序用来简化程序设计,简化使用方 法,提高计算机的使用效率,发挥和扩大计算机的功能用用途;应用程序是用户利用计 算机来解决某些问题而编制的程序。 10. 在早期的计算机中,人们是直接用机器语言来编写程序的,这种程序称为手编程序 或目的程序;后来,为了编写程序方便和提高使用效率,人们使用汇编语言来编写程序, 称为汇编程序;为了进一步实现程序自动化和便于程序交流,使不熟悉具体计算机的人 也能很方便地使用计算机,人们又创造了算法语言,用算法语言编写的程序称为源程序, 源程序通过编译系统产生编译程序,也可通过解释系统进行解释执行;随着计算机技术 的日益发展,人们又创造出操作系统;随着计算机在信息处理、情报检索及各种管理系 统中应用的发展,要求大量处理某些数据,建立和检索大量的表格,于是产生了数据库 管理系统。 11. 第一级是微程序设计级,这是一个实在的硬件级,它由机器硬件直接执行微指令; 第二级是一般机器级,也称为机器语言级,它由程序解释机器指令系统;第三级是操作 系统级,它由操作系统实现;第四级是汇编语言级,它给程序人员提供一种符号形式语 言,以减少程序编写的复杂性;第五级是高级语言级,它是面向用户的,为方便用户编 写应用程序而设置的。用一系列的级来组成计算机的接口对于掌握计算机是如何组成的 提供了一种好的结构和体制,而且用这种分级的观点来设计计算机对保证产生一个良好 的系统结构也是很有帮助的。
计算机组成原理第五版习题答案
计算机组成原理第五版习题答案
第一章 .............................................................................................................................................. 1 第二章 .............................................................................................................................................. 3 第三章 ............................................................................................................................................ 14 第四章 ............................................................................................................................................ 19 第五章 ............................................................................................................................................ 21 第六章 ............................................................................................................................................ 27 第七章 ............................................................................................................................................ 31 第八章 ............................................................................................................................................ 34 第九章 ............................................................................................................................................ 3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