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泥的处理和处置(修改)

合集下载

污泥的处理和处置

污泥的处理和处置
力降低重。力转速脱差不能太小,否则将由于污泥在机内积累,导致污 泥随分离水液区大量流失,固体回收率急剧下降,严重还会由于阻力
过大,扭矩超负荷损坏离心机。
离心脱水机—液环层的控制
液环层增厚一般会提高脱水的固体回收率,但液环 层增厚泥饼含固量将下降。在控制液环层厚度时应在 高固体回收率与泥饼含固率之间权衡。离心机液环层 厚度一般在5~15cm之间,具体取决于离心机的规格 以及重进力泥脱泥质。
内部水:污泥颗粒内 部的水占10%, 干化去除。
第三部分 污泥的处理
污泥处理的目的与原则
污泥处理的目的
减少污泥体积(降低含水率); 稳定污泥(去除挥发性成分); 便于输送、处置和利用。
污泥处理的一般原则
减量化——首先通过浓缩降低其含水率(99.5%降低至97.0%-
98% );后经脱水含水率进一步降低至60%-80%。必要时进行干 化处理(使含水率低于10%)(采用物理法);
小,污泥重经力低脱压区之后,含固量进一步提高,一般在20%左右。 高压脱水水区区:污泥进入高压区后,受到的压榨力逐渐增大,至高
压区的最后一个辊压筒,压榨力增至最大。污泥经高压区之后,含 固率进一步提高,一般大于20%。
污泥脱水——带式压滤机结构组成
滤带 滤带驱动系统
辊压筒
设计
系参统组成数
滤带张紧系统 滤带调偏系统
离心脱水机—进泥量控制和综合调控
每台离心脱水都有一个最大进泥量,实际进泥量超过该值 时,离心机将失去平衡,并受到损坏,因而运行中应严格控 制离心机的进泥量。在允许的范围内,当泥质和调质效果一 定时,进泥量越大,固体回收率和泥饼的含固量越低;反之, 进泥量降低,则固体回收率和泥饼的含固量将提高。
每台离心机都有一个极限最大入流固体量,当进泥含固量 升高导致入流固体量超过极限值,将由于扭矩过大,使离心 机超载而停机。离心机运行中,应综合调整各工艺参数,获 得最佳的脱水效果。

《污泥的处理和处置》课件

《污泥的处理和处置》课件
生物处理
利用微生物降解和转化污泥中的有机物,减少有机物的含量,使污泥变得更易处理。
特殊处理
针对特定类型的污泥,采用特殊的处理方法来解决淀法 • 气浮法 • 过滤压榨法
生物处理法
• 坑池法 • 活性污泥法 • 厌氧消化法
特殊污泥处理方法
• 热处理法 • 化学处理法 • 其他处理方法
《污泥的处理和处置》 PPT课件
污泥的处理和处置是一个重要的环境保护问题。本课件将介绍污泥的来源、 处理方法以及处置技术的发展趋势。
什么是污泥?
污泥是由废水处理过程中固液分离后产生的含有高浓度有机物和微生物的混 合物。
污泥的处理分类和目的
常规处理
采用物理和化学方法去除污泥中的固体和液体成分,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污泥的处置方法
常规处理方法
• 排放处理 • 埋存处理 • 堆肥处理
生物处置方法
• 厌氧消化 • 堆肥处置
特殊处置方法
• 重金属污泥处置 • 食品生产污泥处置
污泥处理和处置技术发展趋势
1 污泥资源化利用
将污泥转化为资源,如 能源和肥料,以减少对 环境的影响。
2 污泥处理技术创新
不断研发新的污泥处理 技术,提高处理效率和 资源利用率。
3 污泥处理市场前景
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提 高,污泥处理市场将迎 来更大的发展机遇。
结论
污泥的处理和处置是保护环境的重要任务,未来的发展方向将更注重资源化 利用和技术创新。

《水污染控制工程》第八章 污泥的处理与处置1

《水污染控制工程》第八章 污泥的处理与处置1

γ

P 1
100 1 2
100 P 2
式中: 1 —固体相对密度;
2 —水的相对密度。
污泥体积、相对密度与含水率的关系
污泥体积、相对密度与含水率的关系:
V

ms
w 100 - P
式中:V——污泥体积,m3; mS ——污泥中固体的质量,kg ;
W ——水的密度,kg/m3;
剩余活性污泥 0.5~1.5
8~10
厌氧消化污泥
1~3
8~10
普通生物滤池污泥 2~3
8~9 9~11
0 0.5~1.5
0 0.5~1.5
0 0.75~1.5
85~90 90~95 80~90 90~95 90~95 95~97
剩余污泥机械浓缩
污泥的稳定
大量的有机物
降低有机物量; 暂时不分解
特殊组分
土地利用相关的物质,包括营养物、重 金属、病原体及有毒物质等。
产品
营养物/% 氮 磷钾
典型农用肥料
5
10 10
废水生物固体典型值 3.3 2.3 0.3
废水生物固体的典型金属含量
污泥的物理特性及数量
污泥量
计算城市污水厂的污泥量时,一般以下表所列的 经验数据为基础。
污泥种类
污泥量/(L·m3)
固定式盖消化池
螺旋浆搅拌的消化池
污泥消化池
大型厌氧生物处理
沼气搅拌压缩机
热交换器
贮气罐
四、消化池的设计计算
内容
池体设计 加热保温系统设计
池体选型
确定池的数目和单 池容积 确定池体各部尺寸
布置消化池的各种 管道
搅拌设备设计

常规污泥处理处置流程

常规污泥处理处置流程

常规污泥处理处置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l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常规污泥处理处置流程简述如下:① 污泥收集与浓缩:从污水处理过程中收集污泥,首先通过重力浓缩或机械浓缩,减少污泥含水率,提高后续处理效率。

② 污泥消化:分为厌氧消化和好氧消化。

厌氧消化在无氧环境下,利用微生物分解有机物,产生沼气;好氧消化则需供氧,加速有机物稳定化,减少病原体。

③ 脱水处理:浓缩后的污泥通过化学调理(添加混凝剂、助凝剂)后,利用带式压滤机、离心脱水机等设备进一步降低含水率,便于运输和后续处理。

④ 干化:对于需要深度减量的污泥,可通过自然干化或机械干化进一步降低水分含量,直至形成泥饼或粉末状。

⑤ 焚烧:将干化后的污泥送入焚烧炉高温焚烧,彻底消灭病原体,减小体积,产生的热量可回收利用,灰烬视情况填埋或资源化利用。

⑥ 土地利用:符合标准的污泥经过无害化处理后,可作为土壤改良剂、肥料等回归土地,实现资源循环。

⑦ 填埋:对于无法资源化利用的污泥,经过稳定化、无害化处理后,可选择合规的填埋场进行安全填埋处置。

这一系列流程旨在实现污泥的安全、环保处理与资源化利用,减少环境污染。

污泥的处理和处置

污泥的处理和处置

第四节 污泥的厌氧消化法
稳定污泥常用的方法是消化法(厌氧生物 处理法),小型污水处理厂也可采用好氧 消化法、氯化氧化法、石灰稳定法和热处 理等方法使污泥性质得到稳定。
一. 污泥厌氧消化法的发展和分类
目的:污泥中的挥发性固体的量降低40%左右。 过程:水解、酸化、产乙酸、产甲烷。 控制过程:固态物的水解、液化、产甲烷。 优点:产生能量、使污泥固体总量减少、作土壤
污泥消化所产生的以甲烷为主的消化气量,主要取 决于被消化的挥发固体量。
第五节 污泥的干燥焚化与最终处置
污泥干燥是将脱水污泥通过处理,去除污泥中绝大 部分毛细管水、吸附水和颗粒内部水的方法。
污泥的干燥与焚化设备: 1. 转筒式干燥器和焚化炉 2.流化床焚化炉 3. Sevar干燥器
图6-27 转筒式干燥器流程图
污泥浓缩主要减缩污泥的间隙水。 方法:沉降法、气浮法、离心法
一. 沉降法
1. 间歇式污泥浓缩池 设计参数为停留时间,一般9-12h。浓缩池的上清
液,应回到初沉池前重新处理。
图6-2 间歇式污泥浓缩
2. 连续式污泥浓缩池
连续运行的浓缩池可 采用沉淀池的形式, 一般为竖流式(或辐 流式)。
设计参数
挥发性固体(用VSS表示),是指污泥中在600ºC的 燃烧炉中能被燃烧,并以气体逸出的那部分固体,反 映污泥的稳定化程度。
3. 污泥中的有毒有害物质
污泥中含有相当数量的氮、磷、钾,有一定的肥效, 但其中也含有有病菌、病毒、寄生虫卵、重金属等有 毒有害物质。
4. 污泥的脱水性能
用污泥比阻(R)或毛细吸水时间(CST)评价。
污泥比阻( SRF Special Resistant Filter) 是指在一定的压力下,在单位过滤介质面积上, 单位重量的干污泥所受到的阻力,常用R (m/kg)表示。 计算公式如下:

污泥处理及处置方案

污泥处理及处置方案

污泥处理及处置方案1. 背景介绍污泥是指废水处理过程中去除污染物后剩余的沉淀物和悬浊物,主要来源于工业和城市污水处理厂。

污泥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和微生物,如果不妥善处理和处置,就会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2. 污泥处理方法2.1 原位处置原位处置是指通过堆肥、固化、干化等方法将污泥处理成为稳定的有机肥或非危险废物。

这种方法适用于污泥量较小、污染物浓度较低的情况。

例如,将污泥与生活垃圾混合,通过堆肥处理可以得到稳定的有机肥。

将污泥与工业固体废物混合固化,可以得到稳定的非危险废物。

2.2 热解热解是指将污泥在高温下分解成一系列有机物和无机物的过程。

这种方法适用于污泥量较大、含水量较高、有机物含量较高的情况。

例如,将污泥制成颗粒状,通过焚烧得到有机物和无机物,有机物可以作为燃料利用,无机物可以用于建筑材料或填埋场。

2.3 压滤压滤是指通过机械力将污泥中的水分和固体分离的过程。

这种方法适用于污泥量较大、含水量较高的情况。

例如,通过压滤机将污泥压成饼状,然后进行贮存或处置。

2.4 低温干化低温干化是指将污泥在低温下脱水的过程。

这种方法适用于污泥量较大、含水量较高的情况。

例如,通过低温干化设备将污泥脱水,使其处理成为稳定的干粉。

3. 污泥处置方案选择针对不同的污泥情况和处理要求,应选择不同的处理方法进行处置。

应根据以下因素确定污泥处置方案:3.1 污泥性质污泥成分和性质不同,对于不同的处理方案有着不同的适应性。

如果污泥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适合采用热解或低温干化的方法;如果污泥中固体颗粒较小,含水量较高,适合采用压滤的方法。

3.2 处理要求如何处理污泥,需要根据处理要求来做出选择。

如果处理要求是将污泥处理成为稳定的有机肥,适合采用堆肥的方法;如果处理要求是将污泥处置成为非危险废物,适合采用固化的方法。

3.3 处置场地处置场地的要求也需要考虑在选择污泥处理方案时。

对于场地受限的情况,应该选择占用空间较小的处理方法,并尽可能将污泥处理成为能够利用或处置的有用物质。

污水处理中的固体废物处理和处置

污水处理中的固体废物处理和处置

污水处理中的固体废物处理和处置在污水处理过程中,除了处理水质,还有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固体废物的处理和处置。

固体废物主要包括污泥和其他固体产物,在处理过程中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其安全、环保地处理和处置。

一、污泥的处理和处置污泥是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主要固体废物,经过初步处理和沉淀后形成。

污泥中含有大量的有机质、微生物和重金属等有害物质,若不进行适当的处理和处置,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1. 污泥的处理方法:(1)脱水处理:通过脱水设备将污泥中的水分尽可能地去除,使其达到一定的固体含量,以便后续处理。

常见的脱水方法包括压滤、离心脱水等。

(2)消毒处理:对污泥进行消毒处理,杀灭其中的病原微生物,以防止污泥带来的传染病危害。

消毒方法可以采用热处理、化学消毒等。

2. 污泥的处置方法:(1)堆肥处理:将脱水后的污泥与适量的填料进行混合,利用微生物的作用进行堆肥。

堆肥处理可以将有机质转化为稳定的有机肥,减少其对环境的污染,并可作为土壤改良剂。

(2)焚烧处理:通过高温焚烧将污泥中的有机物和微生物彻底破坏,使其转化为无机灰渣。

焚烧处理可以有效减少污泥体积,但需要消耗大量能源,并可能产生有害气体。

二、其他固体废物的处理和处置除了污泥外,在污水处理过程中还会产生其他一些固体废物,如滤渣、残渣等。

这些固体废物中可能存在着有机物、重金属等有害物质,需要进行合理的处理和处置。

1. 固体废物的处理方法:(1)分离过程:将固体废物与水分进行分离,以减少废物对环境的污染。

可以通过物理方法(如沉淀、过滤等)或化学方法(如沉淀剂、药剂等)来实现固液分离。

(2)干燥处理:通过脱水、浓缩或干燥设备将固体废物中的水分蒸发或去除,使其达到一定的干燥程度。

干燥处理可以减少废物的体积,便于后续处置。

2. 固体废物的处置方法:(1)填埋处理:将固体废物掩埋在专门规划的垃圾填埋场中,以减少对环境的直接污染。

填埋处理应符合相应的环境保护标准,防止废物渗漏和气体产生。

污水处理污泥处理与处置

污水处理污泥处理与处置

填埋需要占用大量的土地资源,随着 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可用于填埋的土 地越来越少,因此填埋不是一种可持 续的处理方法。
环境影响
填埋可能会对地下水、土壤等环境造 成二次污染,因此需对填埋场地进行 防渗处理,并控制污泥的填埋深度和 高度。
材料利用
01
材料利用
将污泥用于建材、制陶、制砖等行业的生产原料,实现资源化利用。
XX国家的污泥焚烧技术,将污 泥转化为热能和电能,实现了 资源的有效利用。
案例三
XX国家的污泥土地利用技术, 将稳定后的污泥作为肥料和土 壤改良剂,实现了污泥的资源
化利用。
THANKS
感谢观看
好氧消化
通过好氧菌的作用,将污泥中的有机物氧化分解为水和二氧化碳,使污泥稳定 化。
污泥的减量化技术
焚烧法
将脱水后的污泥进行高温焚烧,使有机物燃烧转化为灰烬, 减量效果显著。
化学法
通过添加酸、碱或氧化剂等化学物质,使污泥中的有机物分 解或转化为更小的分子,达到减量目的。
02
污泥处置方法
土地利用
土地利用
污泥的资源化利用
资源化价值
污泥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营养元素和 重金属等,具有一定的资源化价值。
VS
利用方式
将污泥用于农业、建材、能源等领域,实 现资源循环利用,提高污泥处置的经济效 益。
04
污泥处理与处置的前景展望
技术发展与创新
01
02
03
,实现减量化和稳定化。
将脱水后的污泥用于土地改良, 如农用、园林、绿化等。污泥中 的有机质和营养元素可以改善土
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
卫生条件
污泥土地利用时,需确保污泥的卫 生条件,避免病原菌、重金属等有 害物质对土壤和植物造成危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连续式重力浓缩池.swf
连续重力浓缩池.swf
3、特点 (1)优点:操作简单;运行费用少; (2)缺点:占地面积大;会产生臭气; 三、气浮浓缩 1、工作原理:(同气浮法) 依靠微小气泡与污泥产生粘附作用,使污泥颗粒
密度小于水而上浮,并得到浓缩; 2、适用范围:活性污泥/消化污泥; 3、气浮装置(同气浮法) 系统组成:加压溶气装置、溶气释放装置、气浮
分离装置
回流加压溶气气浮.swf
4、设计计算:
(1)污泥负荷:kg/m2.h, kg/m2.d,表18-3。
(2)气固比:
Qg Sa R( fp / p 1)
QS
c0
Qg――气浮池释放的空气量,kg/h; Qs――流入的污泥固体量,g/h; c0――入流污泥浓度,kg/m3; R――回流比;
含固率(%)十含水率(%)=100(%)
4、污泥相对密度γ
污泥相对密度指污泥的质量与同体积水质量的比值。

1001 2

1001
P1 (100 P)2 P1 (100 P)
式中:γ1――固体相对密度;
P ――污泥含水率,%,
γ2--水的相对密度, γ2 =1;
5、污泥体积、相对密度与含水率关系
二、湿式氧化 将湿污泥中的有机物在高温、高压下,利用空 气中的氧进行氧化分解的一种方法。
污泥湿式氧化时,所需的空气量G(mg/ L)可 按下式计算:
G aCOD 0.232
式中:0.232――空气中氧的质量分数; a――空气过量系数。
三、污泥的焚烧 多段炉和流化床炉
流化床焚化炉
流化床焚烧炉.swf
So ——曝气池入流的BOD5,kg/m3;
Se ——二沉池出流的BOD5,kg/m3; Q——曝气池设计流量,m3/d; Kd——内源代谢系数,0.06~0.1d-1; XV——曝气池的平均VSS浓度,kg/m3; V——曝气池容积,m3
(2)以SS计:
X
SS
XVSS f
ΛXSS――剩余活性污泥量,kgSS/d;
石灰稳定法: 污泥中投加石灰,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杀灭病原菌; 稳定后污泥脱水性能得到改善,但污泥量增加。 氯稳定法: 氯稳定法pH值低,产生的污泥过滤性能差,产生有
毒的氯代有机物
臭氧稳定法: 目前污泥稳定最安全有效的方法,但运行费用高。
第五节 污泥脱水 一、污泥调理
1、调理目的 破坏污泥的胶态结构,改善污泥的脱水性能。 2、调理方法 (1)化学调理: 无机调理剂:铁盐、铝盐、石灰等; 有机调理剂:聚丙烯酰胺; (2)物理调理:
在外力(压力或真空)作用下,污泥中的水分 透过滤布或筛网,固体被截留,从而实现对污泥 的脱水。
真空过滤机
带式压滤机
(2)离心脱水
优点:效率高设备小、分离能力强、操作条件好; 缺点:离心脱水机制造工艺要求高、设备易磨损, 预处理要求高。
第六节 污泥的最终处置
一、污泥的综合利用 1、用作肥料和土壤改良剂: 2、其他用途
污泥水分.swf
2、污泥中的水分对污泥处理的影响 (1)含水率的大小影响污泥体积; (2)水分的存在形式影响污泥的处理、处置方式; (3)污泥含水率影响污泥状态,图18-1。
含水率>85%,污泥呈流态; 含水率65%~85%,污泥呈塑态; <60%,污泥呈固态。
第二节 污泥的处理工艺
一、污泥处理 1、处理目的: 减少污泥量并使其稳定,便于污泥的运输和最终 处置。 2、处理技术 (1)浓缩:降低含水率,减小污泥体积; (2)稳定:生物稳定、化学稳定、物理法;
R――回流比;
5、气浮浓缩特点: 优点:污泥含水率低;占地面积小,臭气问题 少;能去除油脂。 缺点:运行费用较高;操作要求高。
四、离心浓缩
1、工作原理:污泥中固、液的密度不同,在离心 机中受到的离心力不同而使二者分离。
2、适用范围:剩余活性污泥; 3、特点: 工作效率高,占地面积小,卫生条件好; 需要投加助凝剂,能耗高。
采用另一公式: V SN
1000
S——每人每天产生的污泥量,0.3-0.8L/d.人;
N——设计人口数,人;
2、剩余活性污泥量
(1)以VSS计: XVSS YQ(SO Se ) Kd XVV
ΔXVSS——剩余活性污泥量,kgVSS/d; Y——产率系数,kgVSS/kgBOD5,Y=0.5~0.6;
习题与思考题: P398书:1、2、3、4、5
V0 3
污泥含水率越高,降低污泥含水率时减容效 果越明显。
二、污泥量 计算城市污水厂的污泥量时,一般以表18-2所 列的经验数据为依据:
1、初沉污泥量
V

100c0Q
103(100 P
)
V——初沉污泥量,m3/d ; C0——进水中的悬浮物浓度,mg/L ή——沉淀池中悬浮物的去除率,% Q——污水流量,m3/d; P——污泥含水率,% ρ——污泥密度,以1000kg/m3
V Vc
LVS
c――污泥的VSS浓度,kgVSS/d;
LVS――消化池VSS固体容积负荷,kgVSS/m3.d;
按消化时间计算 V V Td
Td—消化时间,d。 (3)产气量与贮气罐容积:按公式计算,也可 以通过试验或经验资料确定。 (4)热力计算: (5)消化气的利用:
二、污泥的化学稳定
加热法、冷冻法:受自然条件、经济条件的限制;
添加惰性助滤剂:灰烬、飞灰、锯末;
淘洗法:主要用于消化污泥,降低污泥碱度;
二、污泥脱水 1、自然脱水 •利用自然力(蒸发、渗透等)对污泥进行脱水的 方法称为自然脱水。 •脱水机理:自然蒸发、渗透作用 •影响因素:气候条件、污泥性质、污泥调理。 2、机械脱水 在外力作用下,实现污泥中的水分与固体的分离。 (1)过滤脱水
污泥泥龄
c

消化池内VSS量(kg) 系统的VSS净输入量(kg
/
d)
有机物的降解程度高,时间短; 消化污泥量少,稳定,运行管理简单; 能耗大,不能回收沼气。 适用于中小型污水处理厂。
2、厌氧生物稳定(厌氧消化) (1)厌氧消化池分类 传统消化池、高速消化池和厌氧接触池。
间歇运行; 不加热、不搅拌,
f VSS 一般f=0.6~0.75。
SS
(3)以体积计:
V
SS
100X SS
(100 P)
Vss――剩余活性污泥量,m3/d;
△XSS――产生的悬浮固体,kgSS/d;
P――污泥含水率,%;
污泥密度,以1000kg/m3计;
三、污泥中的水分及其对污泥处理的影响 1、污泥中的水分 游离水:70% 毛细水: 20% 内部水: 10%
Sa――常压下空气在回流水中的饱和浓度,kg/m3; P――溶气罐绝对压力,一般采用0.3 Pa;
f――溶解效率,当容器罐内加填料及溶气时间为2~
3min时,f=0.9,不加填料时,f=0.5。
(3)气浮池面积: A Q(R 1)
q
Q ――入流污泥量,m3/d;
q ――表面水力负荷,m3/(m2.d)。
池液分层; 负荷低:0.48-
1.8kgVSS/m3·d,产 气量少; 消化时间30~60d。
高速消化池 负荷高:1.6-3.2kgVSS/m3·d 连续运行; 有搅拌设备,无分层现象; 消化时间短,产气量大;
消化气
进泥 完全混合
排泥
厌氧接触消化池
消化气 沉淀池
上清液
进泥
高速旋转的离心机
第四节 污泥稳定
一、概述: 1 定义: 采取措施降低污泥中有机物含量或使其暂时不分
解的过程。 2、稳定方法
生物稳定法、化学稳定法
二、污泥的生物稳定
1、好氧生物稳定(好氧消化)
对污泥进行持续曝气,依靠微生物的内源代谢稳 定污泥中的有机物。
C5H7 NO2 5O2 5CO2 NH3 2H2O
当1和
接近时,可简
0
化为:
V
V0
100 P0 100 P
V――含水率为P时的污泥体积。
V0――含水率为P0时的污泥体积。 适用于含水率大于80%的污泥。
例题:污泥的原始含水率为99.5%,求含水 率变为98.5%和97%时,污泥体积如何变化?
V

V0
100 100
P0 P
100 99.5 V0 100 98.5
排泥 污泥回流
表18-传统消化池 高速消化池 厌氧接触消化池
加热情况 加热或不加热 加热
加热
停留时间/d
>40
10~15
<10
负荷
0.48~0.8 1.6~3.2 1.6~3.2
/[kgVSS/(m3.d)]
加料、排料方式 间断 间断或连续
连续
搅拌
不要求
要求
要求
均衡配料
二、污泥的特性
1、污泥中的固体: 溶解物质(DS)、悬浮物质(SS)、总固体(TSS)。 TSS=SS+DS 用质量浓度mg/L或质量百分数(%)表示。 2、污泥固体的组分: 污泥固体的组分与污泥的来源有关。 表18-1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固体的典型组成。 3、含水率:
含水率:污泥中水含量的百分数,%; 含固率:污泥中固体含量的百分数,%。
不要求
不要求
要求
脱气
不要求
不要求
要求
排泥回流利用 不要求
不要求
要求
(2)厌氧消化池构造
•消化池池体:钢筋混凝土拱顶圆形池; •顶盖:浮动式顶盖、固定式顶盖;
固定式顶盖消化池
•附属设施: 加料、排料、 加热、搅拌、 破渣、集气、 排液、溢流 及其他监测 防护装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