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课化学史大题答案
化学史答案(仅参考)

一、选择题(2*10)附录一:重点注意复习的化学家:李时珍、阿伏伽德罗、波义尔、拉瓦锡、道尔顿、霍夫曼、诺贝尔、门捷列夫、能斯特、居里夫人、侯德榜、鲍林。
这里的人名会考八题左右。
二、填空题(1*25)每空1分。
1、划分为古代、近代和现代三个时期:从化学的萌芽至17世纪中期为古代化学时期;从17世纪中期—19世纪90年代中期为近代化学时期;从19世纪90年代末—20世纪以来为现代化学时期。
2、侯氏制碱化的方程式NaCl+NH3+CO2+H2O===NaHCO3+NH4Cl3、化学工业中最基本的化工原料,也直接或间接地作为其它工业原料的三酸是硝酸、盐酸、硫酸,两碱是烧碱、纯碱。
4、高分子化学与国计民生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天然高分子有绵花、蛋白质、天然橡胶。
5、化学史是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过程中,对大自然的化学知识的系统的历史的描述。
6、化学形成的重要标志波义耳化学观的确立。
7、青铜的成分是铜和锡,陶瓷的原料是黏土,8、十大环境危机全球变暖、臭氧层的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酸雨蔓延、森林锐减、水体污染、大气污染、海洋污染、垃圾围城、土地荒漠化。
9、绿色化学的含义是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工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反应物的原子全部转化为期望的最终产物。
三、简答题共25分1、师范生为什么要学习化学史?在实施全面的化学教育的诸多途径中,化学史教育是非常重要而有效的途径。
化学史在教学的意义有以下三点:1)、以史为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化学教学中适时地穿插一些与化学知识相关的趣闻轶事,引导学生追寻化学发展的历程,这样既引起了学生的好奇心,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更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同时,也有助于化学理论的理解和记忆,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效果。
2)、结合史料,加深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如能结合史料介绍化学理论的发展过程,不仅能加深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使学生能从发展的高度把握知识。
化学史试题

化学史试题设计及参考答案第一部分: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瓷器的烧成温度至少在()左右。
A、800℃B、1000℃C、1200℃D、1400℃2.于 1803首先提出科学的“原子”概念的化学家是()。
A.道尔顿B.阿伏加德罗C.康尼查罗D.法拉弟3.被英国《Nature》杂志称之为“一件迷人的艺术品”的教育著作是()。
A.《空间的化学》B.《分子建筑术》C.《化学研究》D.《化学原理》4. 李比希是()的创始人。
A.近代化学B.近代化学教育C.现代化学D.现代化学教育5. “化学可以给人以知识,化学史可以给人以智慧。
”这句话是下列哪位化学家说的?()A.波义耳B.徐寿C.葛洪D.傅鹰6. 下列不属于拉瓦锡对化学的贡献的是()。
A.推翻“燃素说”,对燃烧作出正确的解释,创立氧化学说B.证明金刚石的成分是C的同素异形体C.促成了世界第一个合成氨工厂的投产D.推动酸碱学说的发展7.在众多制碱法中,的成功是世界制碱技术的重大突破。
A、路布兰制碱法B、索尔维制碱法C、候氏制碱法D、综合制碱法8.毛泽东说,中国实业界有四个人不能忘记,“搞重工业的(),搞化学工业的(),搞交通运输的()和搞纺织工业的()。
”A、范旭东张之洞张謇卢作孚B、张之洞范旭东卢作孚张謇C、张謇卢作孚范旭东张之洞D、卢作孚张謇张之洞范旭东9.从化学的萌芽至17世纪中期,是古代化学时期。
这个时期的主要特点是以实用为主,中心是四大文明古国的(),代表性的成就是陶瓷、玻璃、造纸、火药、医药、酿造和金A、古印度古埃及B、中国古印度C、中国古巴比伦D、中国古埃及10.第一个提出()概念的是贝采尼乌斯。
A.反应速率B.反应物C.催化剂D.物质守恒定律二、多选题(10×1分=10分,选错或少选均不可得分)1.我国著名的陶瓷产地有( )。
A、江苏宜兴B、江西景德镇C、河北唐山D、广东佛山2.在化学的发展史上,许许多多的化学家为化学奉献了他们宝贵的一生。
化学历史考试题及答案

化学历史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化学元素周期表的创立者是:A. 道尔顿B. 门捷列夫C. 拉瓦锡D. 波义耳答案:B2. 被誉为现代化学之父的是:A. 波义耳B. 拉瓦锡C. 门捷列夫D. 道尔顿答案:B3. 化学中的“质量守恒定律”是由哪位科学家提出的?A. 道尔顿B. 拉瓦锡C. 门捷列夫D. 波义耳答案:B4. 以下哪位科学家提出了原子理论?A. 波义耳B. 拉瓦锡C. 道尔顿D. 门捷列夫答案:C5. 首次成功分离出氧气的科学家是:A. 波义耳B. 拉瓦锡C. 道尔顿D. 普利斯特里答案:D6. 化学中的“酸碱中和反应”最早是由哪位科学家描述的?A. 波义耳B. 拉瓦锡C. 道尔顿D. 门捷列夫答案:A7. 以下哪位科学家提出了“氧化说”?A. 波义耳B. 拉瓦锡C. 道尔顿D. 门捷列夫答案:B8. 化学中的“电化学”理论是由哪位科学家发展的?A. 波义耳B. 拉瓦锡C. 道尔顿D. 法拉第答案:D9. 首次提出“化学键”概念的科学家是:A. 波义耳B. 拉瓦锡C. 道尔顿D. 路易斯答案:D10. 以下哪位科学家提出了“同位素”的概念?A. 波义耳B. 拉瓦锡C. 道尔顿D. 索迪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以下哪些科学家对现代化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多选)A. 道尔顿B. 拉瓦锡C. 门捷列夫D. 牛顿答案:A, B, C12. 以下哪些科学家提出了化学理论或定律?(多选)A. 波义耳B. 拉瓦锡C. 门捷列夫D. 爱因斯坦答案:A, B, C13. 以下哪些科学家对元素周期表的建立做出了贡献?(多选)A. 道尔顿B. 门捷列夫C. 拉瓦锡D. 门德列耶夫答案:B, D14. 以下哪些科学家对原子理论做出了贡献?(多选)A. 道尔顿B. 拉瓦锡C. 门捷列夫D. 爱因斯坦答案:A15. 以下哪些科学家对电化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多选)A. 法拉第B. 道尔顿C. 拉瓦锡D. 门捷列夫答案:A三、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6. 化学元素周期表的创立者是______。
化学发展史答案

1、化学发展的四个时期和特点。
萌芽时期人类在逐步了解和利用这些物质的变化的过程中,制得了陶瓷,金属等对人类具有使用价值的产品丹药时期炼丹家和炼金术士们开始了最早的化学实验,炼丹家在实验过程中发明了火药,发现了若干元素,制成了某些合金,还制出和提纯了许多化合物,这些成果我们至今仍在利用。
燃素化学时期化学又借燃素说从炼金术中解放出来。
燃素说,认为化学反应是一种物质转移到另一种物质的过程,化学反应中物质守恒,这些观点奠定了近代化学思维的基础。
建立了科学的氧化理论和质量守恒定律,随后又建立一系列早期化学理论,为化学进一步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定量化学时期,拉瓦锡用定量化学实验阐述了燃烧的氧化学说,开创了定量化学时期,随后一系列化学家建立了电化学,有机化学等完善化学体系2、开设化学发展史课程的目的。
《化学发展史》是化学专业专业选修课程,开设本课程是改革化学系课程结构的一项内容。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其目的在于史为今用,为了更好地学习和研究现代化学。
本课程的学习对《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等课程的学习将从史学的角度出发明晰历史上一些化学基本理论的形成发展历程及其历史意义、方法论意义。
3、中国古代自然观有哪些?(1)阴阳五行说(2)八卦说(3)天人合一(4)唯物主义自然观4、燃素说的基本思想是什么?燃素说认为可燃物能够燃烧是因为它含有燃素,燃烧过程是可燃物中燃素放出的过程,燃素说认为化学反应是一种物质转移到另一种物质的过程,化学反应中物质守恒5、拉瓦锡对化学的主要贡献有哪些?举例说明。
拉瓦锡给出了氧与氢的命名,并且预测了硅的存在。
他帮助建立了公制。
拉瓦锡提出了“元素”的定义,按照这定义,于1789年发表第一个现代化学元素列表,列出33种元素,其中包括光与热和一些当时被认为是元素的化合物。
拉瓦锡的贡献促使18世纪的化学更加物理及数学化。
他提出规范的化学命名法,撰写了第一部真正现代化学教科书《化学基本论述》。
化学史课后答案

第一讲4.化学史的发端是< >,三大天然能源是< >,黑火药的主要成分是< >.5.陶与瓷的区别是什么?玻璃是古代什么人发明的?6.蔡伦、葛洪、李时珍的历史贡献分别是什么?为什么中国古代化学没有发展成为化学?7.炼丹术与炼金术的区别是什么?为什么说炼金术是化学的原始形式?8.解释中、英文"化学"名称的由来.9.从文字记录材料的发展历史,谈谈你对计算机、网络的看法.4、火的认识和利用煤、石油、天然气硝酸钾、硫磺、木炭.5、①瓷只能瓷土作胎.②胎的表面必施有玻璃质釉.③瓷器烧成温度至少要在1200℃左右,焙烧后胎体要达到烧结,器皿质地坚硬,敲之要能发出金石声,成品的吸水率很低.玻璃是古人代埃与人发明的.6、蔡伦是古代良纸的监制者和推广者.葛洪是晋代著名炼丹家.著有《抱朴子》、《金匮药方》、《肘后备急方》等.其中《抱朴子内篇》是他的主要炼丹著作,留下了较完整可靠的炼丹资料,对研究古代的炼丹术具有一定意义.李时珍,中国明朝卓越的药物学家.著《本草纲目》,书中对无机药物的化学性质与蒸馏、蒸发、升华、重结晶、沉淀、烧灼等技术做了详细的记述.对金属和合金也做了区别知识系统化并使之达到一个新水平.7、炼丹术与炼金术的主要区别在于:炼丹术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财富,而是为了获得服之不死的金丹,乞求长生不老之药,炼金术则以乞求财富为目的,着眼于点石成金.原因:尽管炼金术有其荒谬的一面,但一些炼金术士在其操作过程中,确也完成了不少化学转变,积累了某些化学知识,积累了一些实验方法与手段,炼金术士寻找黄金的苦心毅力,已使他们的后人获得许多有用的发明和有益的实验,并且促使化学走上光明的大路.8、中文:东传日本〔kimiya日文为"舍密"〕——>1860年改为"化学"〔来自于中文书籍《化学入门》〕——>1900年传回中国〔当时中文名"质学"或与物理等科学共称"格致"〕英文:炼丹术——>炼金术西传——>阿拉伯文al-kimiya〔中国古汉语"金液"的发音〕——>欧洲alchemy——>英语chemistry.9、〔略〕第二讲10.波义耳的重大贡献与名著是什么?11.石蕊试纸是如何发明的?给我们什么启示?12.有人利用磷的发现骗人钱财,波义耳利用科学揭穿其底细.结合当今社会的伪气功、纳米水等现象,谈谈你对科学的社会价值的认识.10、波义耳的重大贡献是:把化学确立为科学,是近代化学的奠基人;其名著是:1661年匿名出版的《怀疑派的化学家》.11、石蕊试纸是波义耳偶然发现植物的花与酸作用后会变色,进而实验研究各种植物的天然液汁与酸碱作用,从石蕊地衣中提出的紫色液发明而制成的.启示:注意平时生活中的细节,一个伟大发现有时就是从微小的事物开始的〔仅供参考,主观题可以自由发挥〕.第三讲13.什么是"燃素说"?由谁提出?如何客观评价"燃素说"?14.拉瓦锡的重大贡献与名著是什么?15.谁真正发现了氧气?为什么?16.了解卡文迪许的重要贡献与生平.17.如何评价拉瓦锡之死?是社会还是个人的责任?谈谈你的个人意见.13、用以解释燃烧现象的学说就是"燃素说",它由贝歇尔、施塔尔提出."燃素说"几乎解答了当时生产实际和化学实验中所提出的全部理论问题.它取代了炼金术思想在化学中的统治地位.正是从这点看,它有仅是必需的,而且在历史上起过积极作用,然而,"燃素说"虽是化学发展过程中一个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但它毕竟是一种错误的理论,随着实践的发展,它便漏洞百出.14、拉瓦锡的重大贡献是:推翻了"燃素说",对燃烧作出了正确的解释,创立了氧化学说.1777年发表《燃烧概论》论文,1789年出版名著《化学纲要》15、拉瓦锡真正发现了氧气.因为,虽然舍勒和普利斯特里都先于拉瓦锡发现氧气,但由于坚信"燃素说",而与真理失之交臂.而拉瓦锡持着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不盲从理论,善于继承前人的科技成果,与其他科学家交流,认识到空气是两种气体的混合物,其中一种能助燃,有助于呼吸的气体,他将其命名"氧".虽然他不是首先发现氧气,但恩格斯还称他为真正发现氧气的人.16、卡文迪许的重要贡献:研究了氢气的性质、二氧化碳的性质、硝酸的组成和水的组成、用实验证明空气中有惰性气体存在、发现了化学反应的当量关系,并提出当量的概念.生平:出生贵族家庭--考入剑桥大学,未毕业--巴黎留学--建立自己的实验室--从事化学和物理学研究-皇家学会会员、法国科学院外国院士-献身科学,终身未娶.17、我觉得社会、个人都有责任,首先,对于这样一个伟大的人物,社会不应该视其如一般人来对待,一个伟大的人,对于社会性,对于全人类都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就个人而言,拉瓦锡应该为自己辩护,争取.心理学认为,人都有生的本能.即使是伟大的人也不应太傲慢,有恃无恐.〔化学系99级同学的回答,仅供参考,重在独立的思考!〕第四讲18.为什么道尔顿的原子学说是真正科学的原子学说?为什么近代化学之父不是拉瓦锡而是道尔顿?19.道尔顿的科学成就有哪些?其成功给我们什么启示?20.简述化学符号的发展简史,并列举其中涉与的化学家.21.阿佛加德罗、拉瓦锡等均学习法学,却因兴趣而改行,终有大成,这些给我们什么启示?如何看兴趣、学业、职业和成就的关系?人生经常因为种种原因,面临学业、兴趣、职业的困惑,你将如何理解?22.简介第一次国际化学会议〔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结果〕.23.阿伏加德罗、康尼查罗的主要贡献是什么?18、道尔顿的原子学说认为原子是球形的质点,强调原子的重量,认为不同原子的体积不同,尤其是重量不同.而以往的原子论认为各种原子的本质是相同的,不同的只是它们的形状.此外,道尔顿还把元素概念同原子概念结合起来,从原子学说演绎出倍比定律,用实验证明这一定律,使原子学说有了实验基础,可见,道尔顿的原子学说与以往的原子论有着本质区别,因而是真正科学的原子学说.道尔顿原子学说的建立,标志着人类对物质结构的认识前进了一大步.它为以后的物理、化学、生物学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特别是促进了化学的迅速发展,开辟了化学全面、系统开展的新时期.化学中的新时代是随着原子论开始的.所以,近代化学之父不是拉瓦锡,而是道尔顿.19、道尔顿首先提出科学的"原子"概念,第一个测定原子量,其他方面还有气象学研究、气体分压定律、倍比定律、色盲遗传定律.他的成功是与他采用和创造了正确的科学方法分不开的,他善于继承前人的思想,把物理思想和方法引入化学中,又注重演绎法,注意理论与实践统一.〔仅供参考,重在独立思考〕20、①在金丹术时期,炼丹家和炼金家采用一些隐语来给物质命名和描述化学反应;②到了1782年,法国化学家莫尔沃发表了一篇论述统一化学命名法的论文;③1787年拉瓦锡等人在此基础上结合自己研究成果写成《化学命名法》;④1808年道尔顿提出"圆圈"式元素符号;⑤1813年贝采里乌斯提出具有现代形式的元素符号;⑥1860年第一次国际化学大会后通用.21、有人说,兴趣是我们最大的老师.我认为,要想在某个领域有所成就,第一要素就是你喜欢它,所以职业要与自己的兴趣相符.〔仅供参考,重在独立思考,具有个性,个性就是命运,就是成功!〕22、第一次国际化学会议的时间:1860年9月3日至5日;地点:德国卡尔斯鲁厄;人物:凯库勒为建议人,康尼查罗、武尔兹〔法〕、J·L·迈尔〔德〕、门捷列夫〔俄〕、罗斯科〔英〕等140名化学家出席了会议;起因:化学界在原子分子当量化学式化学符号等上存在分歧,使化学界处于混乱状态;结果:议而无果,起作用的是康尼查罗的小册子《化学哲学教程提要》. 23、阿伏加德罗的主要贡献是:提出了阿伏加德罗假说,即分子学说〔阿伏加德罗定律〕.康尼查罗的主要贡献是:推广分子论,名著《化学哲学教程提要》.第五讲24.戴维的贡献有哪些?其成功在研究方法上给我们什么启示?25.如何评价戴维的一生?他人生的成功与失败给我们什么启示?26.科学、科学家究竟有没有国界?谈谈你个人的思考.27.有人说法拉第的一生充满了机会和偶然,命运真的如此垂青法拉第吗?你如何看?谈谈你个人的命运、机会、偶然的思考.24、戴维的贡献有:发现钠、镁、钙、锶、钡、硼、硅等八种元素,发现笑气,推翻拉瓦锡关于酸的含氧学说,发明安全矿灯,发现法拉第.戴维的成功在研究方法上给我们:不要迷信权威,以理论指导实际.〔仅供启发,贵在独立思考〕25、戴维的一生在事业上很辉煌,感情生活则不大美满.他成功源于他的"天资 + 勤奋 + 机遇",他的失败则由于他过度的虚荣心.虚荣心可以有,但不能过度.〔仅供启发,贵在独立思考,发展个性!〕26、科学是没有国界的.科学自古以来就是一种以推动人类文明向前发展的重要工具,科学是无价的,既不能用金钱来形容,也不能名誉来衡量,只能以对人类贡献程度的大小,改变人民生活水平的程度来表示.即使如此,科学自身是不具备能动性的,它需要人民,当然是知识的上层精英来作为思想的载体,理论的根源,意识的摇篮来推动科学的产生以与发展.但是,科学家是有国界的,毕竟,科学界也是普普通通的生命体,他的出生存在属于自己的祖国,所以,科学家一旦为科学界作出卓越贡献,那么他不但为自己的祖国争得荣誉,而且为整个人类立下了汗马功劳.所以,科学家与科学有没有国界是相互联系的.27、命运这东西有时候真的很奇妙,然而幸运女神总是垂青寻那些有准备的人,法拉第的一生充满了机会和偶然,因为他时刻准备着.〔仅供启发,贵在独立思考,发展个性!〕第六讲28.贝采尼乌斯、维勒、李比希的主要贡献有哪些?29.李比希的成长历程给我们什么启示?维勒和李比希的失误给我们什么启示?30. 对有机分析分析作出重要的化学家有哪些?"有机物"、"有机化学"两词最早由谁提出?人们对电化二元论的认识经历了哪些过程?给我们什么启示?28、贝采尼乌斯的主要贡献有:推动有机分析发展,发现Se、Si、Zr,改革化学符号,测定原子量,第一个提出"催化剂"的概念,第一个提出同分异构现象,创立电化学说,培养了维勒等一批化学家.维勒的主要贡献有:制备出纯铝,发现铍、钇,发现硅烷,制得尿素,制取乙烯、Al和P的方法,培育英才.李比希的主要贡献有:制三氯甲烷、三氯乙醛等,与维勒一起发现了苯甲酰基,是农业化学的奠基人之一,最先在大学建立供教学用的实验室,培养了许多化学家,创立吉森学派.29、有时候,我们不需要方方面面都做得好才叫好,至少有一把刀锋利,我们便成功了.〔仅供启发,贵在独立思考,发展个性!〕维勒和李比希的失误给我们的启示:再坚持一下--也许我们离彼岸只相差一步.〔仅供启发,贵在独立思考,展示自我!〕30、对有机分析作出重要贡献的化学家有:舍勒、拉瓦锡、盖-吕萨克、泰纳、贝采尼乌斯、李比希、杜马等.贝格曼第一次提出"有机物";贝采尼乌斯提出"有机化学".31、贝采尼乌斯发展了戴维的概念,提出电化二元论,被广泛采纳;贝采尼乌斯盲目推广,出现漏洞;维勒和李比希发展了基团理论,罗朗和杜马提出并发展了取代学说,电化二元论被彻底抛弃,包括其合理成分.给我们的启示:要知道到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发展的,不要为了维护自己的学说而盲目地反对别人,甚至打击别人.〔仅供启发,贵在独立思考,展示自我!〕第七讲第八讲在哲学界,元素周期律的发现对哲学家有什么样的启发或意义?元素周期律不仅在化学上有重大意义,而且在物理学上也有重大意义,它是把化学和原子物理学联系起来的纽带.元素周期律还在哲学上有着重大意义,它用科学事实证明了量变引起质变的客观规律.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揭示了元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反映了元素性质与它的原子结构的关系,在哲学、自然科学、生产实践各方面都有重要意义.在哲学方面,元素周期律揭示了元素原子核电荷数递增引起元素性质发生周期性变化的事实,从自然科学上有力地论证了事物变化的量变引起质变的规律性.元素周期表是周期律的具体表现形式,它把元素纳入一个系统内,反映了元素间的内在联系,打破了曾经认为元素是互相孤立的形而上学观点.通过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的学习,可以加深对物质世界对立统一规律的认识.第九讲说明核化学的出现是福还是祸?科学的出现,尤其是一件新型产品或者专利均有其利弊.核化学的出现也是一样,当年,居里夫人是为了知识本身不断探索科学,她深信利益一定会大于潜在的危险,因她所研究的科学涉与镭等放射物与核能存在的危险.现在,核能在一个国家中已经作为一种战略手段,可以说是已经普化了,例如,我们生活用电由核能产生.在军事上,我们把核能作为反应堆,制造出核武器原子弹氢弹核潜艇,这些都是有利的一面,核化学保证了一个国家的电力资源供给和国防力量.但是,核化学也有其阴险的一面,例如,发生在二战时期的长崎广岛原子弹爆炸事件,还有前苏联切尔诺核电站核泄漏时间,均造成人员财产的重大伤亡,还有,当今朝韩局势的不明朗,朝韩军事升级,一旦矛盾被激发,很可能爆发和战争,地球陷入核冬天.之所以说核化学有利也有弊,就是因为以上原因.第十讲为什么没有出现本土中国人获取诺贝尔科学奖?首先,中国在经历晚清几百年的闭关锁国后,经历无数战争的洗礼,国家已经一穷二白,百废待兴,原本领先国际潮流数百年的科技文明已经大大落后于文艺复兴启蒙运动还有大大小小的##革命运动,使得西方文明的发展大大加速,而中国的自然科学一直滞后,观念的闭塞,经济的颓废,外来的侵略,使中国千疮百孔,面目全非.新中国成立后,到二十一世纪第一个十年,经济又突飞猛进了,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这只东方雄狮会醒来重坐冠军.现在,科学已经发展了,国内文明也有所进步,群众思想相对开放了,但是,为什么中国至今为止没人获得诺贝尔科学奖呢?我们不能说出吃了葡萄说葡萄酸,总结自身原因,可能有以下两点.一,中国的制度决定了,一个政治一元化的社会,思想上不允许多元化,它需要用某一种教条来限度人们的思维,把人们的思维过程变成一种一成不变的模式,这跟开放社会的文明是背道而驰的.它强调刚性的社会控制,而不是理性的建设和沟通.其次,就是本国的教育制度.本国的教育制度注重填鸭式教育,思想由学校,老师直接传达,限制了学生思想的发挥,自由的尺度被严重缩短,很难培养出真正的科学家,思维上开放,包容一切事物的科学家,所以就难以产生对世界科学贡献大的成果,这很大程度就决定了中国为什么少见诺奖人才.一、客观简答题〔3题每题10分共30分〕1.霍夫曼〔R·Hoffmann〕不仅是一位著名的化学家〔科学家〕,他在诗歌、科普方面也深有研究.请简述霍夫曼在科学领域、文学领域和科普领域的重要贡献〔每个领域至少列出一点〕.2.中国近现代化学涌现了许许多多著名的化学家,请列举你所知道的三位化学家的名字以与他们的成就.3.化学元素符号、化学式等都是化学符号,它们是化学科学中所特有的语言.作为一种形式化的国际语言,化学符号在不同国家中都是通用的,但其形成与出现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请简述化学符号的发展简史,并列举其中涉与的化学家.二、主观简答题〔4题每题10分共40分〕1.学完化学史这门课程,我们了解到许多化学家的生平.你最喜欢最佩服哪一位化学家?请简述你喜欢他佩服他的理由.〔外国的中国的均可,列出他让你佩服的地方〕4. "化学给人以知识,化学史给人以智慧".化学史教育已成为化学教育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其直接诱因当是我国化学课程改革对于化学史在化学教学中的作用的重视和强调.新课程的实施,为重新审视学科科学史的教育价值提供了契机.这是你第一次接触和学习化学史这一学科的知识.请你谈谈在化学史的学习过程中,你觉得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最大的收获是什么?你想进一步了解和辨明的问题又是什么?在下一步的学习中,你有哪些想法与计划?一、客观简答题1、科学领域:提出分子轨道对称守恒原则;对无机和有机分子的结构和反应性研究;在固体与表面化学方面的著作《固体和表面》.文学领域:会6国语言,从40岁起开始写诗,并在1987、1990、1999、2002先后出版了5本诗集——The Metamict State、Gaps and Verges、Memory Effects、Soliton 和Catalista:Poemas Escogidos.〔不要求写出诗集名〕科普领域:由哥伦比亚大学1995年出版的科普散文集The Same and Not the Same.〔不要求写出书名〕〔每个领域至少列出一点,每一点3分,文字表述1分〕2、徐寿:设立翻译馆,翻译了数百种科技书籍,对于现代科学技术在我国的传播起了很大的作用;创立了格致书院,发行了我国第一种科学技术期刊——《格致汇编》.黄鸣龙:创造性的改进了沃尔夫—凯西纳还原反应,被称为:"沃尔夫—凯西纳—黄鸣龙法".侯德榜:创立侯氏制碱法.〔还有范旭东、吴蕴初等人.每列出一个人名和贡献3分,文字表述1分.只列出人名没写出其贡献的不给分.〕3、①在金丹术时期,炼丹家和炼金家采用一些隐语给物质命名和描述化学反应;②到了1782年,法国化学家莫尔沃发表了一篇论述统一化学命名法的论文;③1787年拉瓦锡等人在此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研究成果写成《化学命名法》;④1808年道尔顿提出"圆圈"式元素符号;⑤1813年贝采里乌斯提出具有现代形式的元素符号;⑥1860年第一次国际化学大会后通用.二、主观简答题1、我最喜欢的化学家是美国化学家霍夫曼〔R·Hoffmann〕.他是一个集科学家、诗人、科普作家于一身的诺贝尔奖获得者.从一个文学学士,到物理学、硕士、博士,接着转移到有机化学,无机固体领域,40岁以后再次转向写诗和科普.他是一个天才,几乎无所不能,对哪一个领域感兴趣,只要投入精力,就能做出超乎想象的成绩.佩服他,因为他的成就,因为他总在科学中享受娱乐,因为他的寓学于乐.4、在学习化学史的过程中,我觉得印象最深刻的是化学家们对化学坚持不懈的追求和奋斗.最大的收获是从他们的经历中,学会了如何在职业、兴趣进行选择.我想进一步了解他们是为何拥有常人所达不到的毅力,坚持不懈永不放弃的.在下一步的学习中,我计划把精力更多的投入到探索和学习中,不再浪费时间.。
化学历史考试题及答案

化学历史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化学元素周期表是由哪位科学家创立的?A. 道尔顿B. 门捷列夫C. 阿伏伽德罗D. 波义耳答案:B2. 以下哪位科学家提出了原子论?A. 爱因斯坦B. 道尔顿C. 牛顿D. 门捷列夫答案:B3. 化学中“质量守恒定律”是谁提出的?A. 波义耳B. 拉瓦锡C. 道尔顿D. 门捷列夫答案:B4. 以下哪位科学家发现了氧气?A. 波义耳B. 拉瓦锡C. 道尔顿D. 门捷列夫答案:B5. 化学中的“酸碱中和”反应是谁首次明确描述的?A. 波义耳B. 拉瓦锡C. 道尔顿D. 门捷列夫答案:A6. 以下哪位科学家提出了分子的概念?A. 爱因斯坦B. 阿伏伽德罗C. 牛顿D. 门捷列夫答案:B7. 化学元素周期表的发现对化学学科的发展有何影响?A. 无影响B. 促进了化学元素的研究C. 阻碍了化学的发展D. 无关紧要答案:B8. 化学中的“氧化还原反应”是谁首次提出的?A. 波义耳B. 拉瓦锡C. 道尔顿D. 门捷列夫答案:B9. 以下哪位科学家提出了化学键的概念?A. 爱因斯坦B. 阿伏伽德罗C. 道尔顿D. 门捷列夫答案:C10. 化学中“同位素”的概念是由哪位科学家提出的?A. 波义耳B. 拉瓦锡C. 道尔顿D. 门捷列夫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15分)1. 化学元素周期表的创立者是________,他是一位俄国科学家。
答案:门捷列夫2. 道尔顿提出的原子论认为,所有物质都是由不可分割的________组成的。
答案:原子3. 拉瓦锡通过实验证明了________的存在,推翻了当时流行的燃素说。
答案:氧气4. 阿伏伽德罗定律指出,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力下,等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数量的________。
答案:分子5. 门捷列夫在元素周期表中,根据元素的________和化学性质将元素进行分类。
答案:原子量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波义耳对化学学科发展的贡献。
化学史通考试题库及答案

化学史通考试题库及答案1. 请列举至少三位对现代化学有重大贡献的科学家,并简述他们的主要贡献。
答案:艾萨克·牛顿(Isaac Newton)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奠定了经典力学的基础;安托万-洛朗·德·拉瓦锡(Antoine-Laurent de Lavoisier)通过实验确定了空气的组成,被誉为现代化学的奠基人;玛丽·居里(Marie Curie)发现了镭和钋两种新元素,对放射性研究做出了巨大贡献。
2. 描述门捷列夫是如何发现元素周期律的,并解释其对化学学科的影响。
答案:门捷列夫通过分析当时已知元素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发现这些性质呈现出周期性变化。
他据此提出了元素周期律,并设计了元素周期表,将元素按照原子量和化学性质进行分类。
这一发现极大地促进了化学学科的发展,为元素的研究和新元素的预测提供了理论基础。
3. 简述原子论的发展过程及其在化学中的重要性。
答案:原子论的发展经历了从古希腊哲学家的自然哲学猜想,到道尔顿提出现代原子论的科学理论。
原子论的确立为化学提供了一个基本的构建单元,使得化学反应和物质组成可以用原子和分子来解释,极大地推动了化学理论和实验的发展。
4. 描述化学键的发现过程及其在化学中的应用。
答案:化学键的发现始于19世纪末,科学家们通过对分子结构的研究,逐渐认识到原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这些作用力就是化学键。
化学键的发现和理解使得化学家能够预测和解释化合物的稳定性、反应性和物理性质,对有机化学、无机化学以及材料科学等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
5. 请解释什么是化学热力学,并说明其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答案:化学热力学是研究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和转换规律的学科。
它通过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来描述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和自发性。
在工业生产中,化学热力学用于优化反应条件,提高能源效率,预测反应的可行性,以及设计更环保和经济的工艺流程。
6. 简述什么是化学动力学,并举例说明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化学史习题[1]
![化学史习题[1]](https://img.taocdn.com/s3/m/4ef7528b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cf.png)
化学史复习题1、以地名命名的化学元素是( A )a铼 b硒 c钔 d钾2、第一个荣获诺贝尔化学奖的( B )a拉瓦锡 b范霍夫 c贝采尼乌斯 d居里夫人3、中国人早期进行的化学活动是( B )a用砂和苏打制取玻璃 b酿酒c用古铜做兵器、镜、瓶等物 d用金银作饰物4、“焰色反应”的最早发现者是( A )a陶弘景 b阿累尼乌斯 c哈伯 d诺贝尔5、酸碱指示剂的发现者是( D )a门捷列夫 b罗蒙诺索夫 c戴维 d玻义耳6、最早的化学萌芽活动是( C )a阴阳五行学说 b古代原子论 c用火 d炼丹术7、以星宿命名的化学元素是( B )a钙 b硒 c磷 d砷8、公元前100年中国发明造纸术。
公元105年东汉( 蔡伦)总结并推广了纸技术,而欧洲人还在用羊皮抄书呢!9、化学的历史渊源非常古老,化学的发展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道路。
它伴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而发展,我们把化学发展简单归为主要( 化学的萌芽时期)、( 炼丹术和医药化学时期)、(燃素化学时期)、(定量化学时期,既近代化学时期)、(科学相互渗透时期,既现代化学时期)五个时期。
10、1648年德国药剂师( J.R格劳伯)将食盐和矾油(硫酸)放人蒸馏釜中加热制取硫酸钠,并将逸出的刺激性气体用水吸收得到一种酸性溶液。
因为食盐来自海水,就将( 盐酸 )称之为“海盐精”。
11、在化学史上,所讲姓亨利的人实际上也不少。
发明亨利定律的亨利,是一位英国人。
他们祖孙三代都是医师兼有名的化学家。
发明亨利定律的亨利的名字是(威廉.亨利),他的父亲名托马斯·亨利,对化学的主要贡献是( 他曾发现一种植物如果处于纯的二氧化碳环境中就会枯萎,而在一种稀释的二氧化碳混合气体中,这种植物比在纯粹的空气中生长的更好),他的儿子名(威廉·查尔斯·亨利)。
他们三代是十八世纪到十九世纪的著名学者。
12、简单的化学分析法是从波义耳开始的,后来经过拉瓦锡、普里斯特里等许多化学家的努力,到18世纪末,瑞典化学家(贝格曼 Torbern Olof Bergman )总结前人的工作,创立了一系列有关定性和定量方面的分析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波义耳的重大贡献与名著是什么?
重大贡献:给化学元素提出了科学的定义,“波义耳把化学确立为科学”(恩格斯)是近代化学的奠基人
发明了减压蒸馏器,最早使用有刻度的仪器来测定气体和液体的体积.在大量的气体特性实验中总结出著名的气体定律-----现称为波义耳定律.
石蕊试纸即波义耳的发明
墨水的发明
发现硝酸银的性质:白色的硝酸银暴露在空气中,就会变成黑色。
为后来把硝酸银、氯化银、溴化银用于照相术上,做了先导性的工作.
磷的研究:波义耳指出:磷只在空气存在时才发光;磷在空气中燃烧形成白烟,这种白烟很快和水发生作用,形成的溶液呈酸性,这就是磷酸,把磷与强碱一起加热,会得到某种气体(磷化氢),这种气体与空气接触就燃烧起来,并形成缕缕白烟。
名著:《怀疑派化学家》
炼丹术与炼金术的区别是什么?为什么说炼金术是化学的原始形式?
炼丹术与炼金术的主要区别在于:;炼丹术通常指的是炼制长生不老丹药.
主要目的是乞求长生不老之药,炼金术通常指的是将贱金属转变成贵金属,主要以乞求财富为目的,着眼于点石成金。
原因:炼金术注重于元素之间的转化以及了解物质的性质,为化学这门学科打下了基础。
尽管炼金术有其荒谬的一面,但从炼金术中,人们发现了一些金属元素和化学反应,也完成了不少化学转变,积累了某些化学知识和一些实验方法与手段。
所以说炼金术是化学的原始形式
什么是“燃素说”?由谁提出?如何客观评价“燃素说”?
用以解释燃烧现象的学说就是"燃素说",它由贝歇尔、施塔尔提出。
"燃素说"几乎解答了当时生产实际和化学实验中所提出的全部理论问题。
它取代了炼金术思想在化学中的统治地位。
正是从这点看,它有仅是必需的,而且在历史上起过积极作用,然而,"燃素说"虽是化学发展过程中一个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但它毕竟是一种错误的理论,随着实践的发展,它便漏洞百出。
为什么道尔顿的原子学说是真正科学的原子学说?为什么近代化学之父不是拉瓦锡而是道尔顿?
道尔顿的原子学说认为原子是球形的质点,强调原子的重量,认为不同原子的体积不同,尤其是重量不同。
而以往的原子论认为各种原子的本质是相同的,不同的只是它们的形状。
此外,道尔顿还把元素概念同原子概念结合起来,从原子学说演绎出倍比定律,用实验证明这一定律,使原子学说有了实验基础,可见,道尔顿的原子学说与以往的原子论有着本质区别,因而是真正科学的原子学说。
道尔顿原子学说的建立,标志着人类对物质结构的认识前进了一大步。
它为以后的物理、化学、生物学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特别是促进了化学的迅速发展,开辟了化学全面、系统开展的新时期。
化学中的新时代是随着原子论开始的。
所以,近代化学之父不是拉瓦锡,而是道尔顿。
蔡伦、葛洪、李时珍的历史贡献分别是什么?为什么中国古代化学没有发展成为化学?
历史贡献:蔡伦是古代良纸的监制者和推广者。
葛洪是晋代著名炼丹家。
著有《抱朴子》、《金匮药方》、《肘后备急方》等。
其中《抱朴子内篇》是他的主要炼丹著作,.包含许多化学知识,具体地描写了炼制金银丹药等多方面有关化学的知识,也介绍了许多物质性质和物质变化。
留下了较完整可靠的炼丹资料,对研究古代的炼丹术具有一定意义。
李时珍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医药学家。
世称“医中之圣”。
著《本草纲目》,著作里记载着许多矿物化学知识, 对无机药物进行了分类。
对金属与非金属单质,一些化合物的性质和制法有一定的认识,。
对无机药物的化学性质及蒸馏、蒸发、升华、重结晶、沉淀、烧灼等技术做了详细的记述。
对金属和合金也做了区别知识系统化并使之达到一个新水平。
中国古代的化学炼丹术和炼金术在实践中屡遭失败,炼丹术在中国逐渐让位于本草学;炼金术在欧洲转移到冶金化学和医用化学方面。
而在中国主要是为了研究长生不老,炼丹是主要的,他们只是在炼丹的过程中出现了化学,并没有特别的去研究。
所以,没有发展成近代化学
元素周期律的提出与发展中,许多杰出科学家做出了贡献,试列出他们的名字与贡献;元素周期律的发现有何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哲学意义?
1789年拉瓦锡发表了人类历史上第一张《元素表》,
1829年德国化学家德贝莱纳提出“三元素组”规则
1862年法国化学家尚古多创建了《螺旋图》
1863年,英国化学家欧德林发表了《原子量和元素符号表》
1864年德国化学家迈尔发明了“六元素表”,
1865年英国化学家纽兰兹发现“八音律”
1869年门捷列夫制出元素周期表并对化学元素周期律做出比较完善的解释
元素周期律不仅在化学上有重大意义,而且在物理学上也有重大意义,它是把化学和原子物理学联系起来的纽带。
元素周期律还在哲学上有着重大意义,它用科学事实证明了量变引起质变的客观规律。
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揭示了元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反映了元素性质与它的原子结构的关系,在哲学、自然科学、生产实践各方面都有重要意义。
在哲学方面,元素周期律揭示了元素原子核电荷数递增引起元素性质发生周期性变化的事实,从自然科学上有力地论证了事物变化的量变引起质变的规律性。
元素周期表是周期律的具体表现形式,它把元素纳入一个系统内,反映了元素间的内在联系,打破了曾经认为元素是互相孤立的形而上学观点。
通过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的学习,可以加深对物质世界对立统一规律的认识。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支撑我国民族化学工业的两大支柱的代表人物是谁?他们有何贡献?
范旭东、吴蕴初
范旭东,杰出的化工实业家,我国重化学工业的奠基人。
20年代初,他创办了亚洲第一座纯碱工厂,突破了外国公司的垄断,与侯德榜等成功地解决了制碱过程一系列化学工艺与工程技术问题。
30年代,他创办了我国第一座生产合成氨的联合企业。
我国化学工业的先导者
开拓纯碱工业的爱国志士
发展实业,功在中华
化工科学研究的先驱
吴蕴初研制成功“味精”
创办我国第一家氯碱厂
创办合成氨及化工陶器厂
氯碱工业挺进大西南
重视科技事业积极培养人才
苯环结构学说有何意义?简述其提出年代前后煤焦油工业(染料、医药、炸药)的发展概况。
(自己写吧)
阿佛加德罗、拉瓦锡等均学习法学,却因兴趣而改行,终有大成,这些给我们什么启示?如何看兴趣、学业、职业和成就的关系?人生经常因为种种原因,面临学业、兴趣、职业的困惑,你将如何理解?(同上)
如何评价戴维的一生?他人生的成功与失败给我们启示?
戴维热情奔放,年轻时就做出了不少惊世之举而成为举世瞩目的化学家。
他擅长演讲,而且十分勤奋,先后在电化学、建立酸的氢学说、发现碘元素、发明矿用安全灯、创制电弧灯等方面做出贡献。
后又被选为皇家学会会员,出任皇家秘书。
总体来讲,戴维的一生在事业上很辉煌。
在健康,婚姻等方面由于全身投入科学事业,所以不如人意。
他成功源于他的"天资+ 勤奋+ 机遇",他的失败则由于他过度的虚荣心。
虚荣心可以有,但不能过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