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资源评价

合集下载

景点评价范文 旅游景点评价语句优秀3篇

景点评价范文 旅游景点评价语句优秀3篇

景点评价范文旅游景点评价语句优秀3篇关于景点评价范文(推荐篇一各位游客: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惠州旅游,我是你们的导游_x。

惠州西湖是位于中国广东省惠州市境内的一个城市浅水湖泊,是中国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其景观由“五湖六桥十八景”组成。

在历史上,惠州西湖曾和杭州西湖、颍州西湖合称为中国的三大西湖。

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广东省第一批省级风景名胜区之一。

位于广东省惠州市区内,原名丰湖,历史上曾与杭州西湖,颍州西湖齐名。

宋朝诗人杨万里曾有诗曰:“三处西湖一色秋,钱塘颍水与罗浮”,说的就是这三大西湖。

有“海内奇观,称西湖者三,惠州其一也”和“大中国西湖三十六,唯惠州足并杭州”的史载。

当然,这三个西湖的出名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们都曾经是宋朝大西湖的平湖门文学家苏东坡被贬到过的地方。

“东坡到处有西湖”,苏东坡给西湖留下胜迹,而胜迹更因东坡而倍添风采。

品评西湖,人称杭湖为“吴宫之西子”,惠湖为“苎萝村之西子”。

清杭州名士戴熙曰:“西湖各有妙,此(惠湖)以曲折胜”。

这些,不约而同地道出了惠州西湖的特点。

西湖原是横槎、天螺、水帘、榜山等山川水入江冲刷出来的洼地。

西枝江改道后的河床遂成为湖。

其西面和南面群山环抱,北依东江。

景区以山水资源为主体,融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于一体。

游览面积3.2平方公里,其中水面1.68平方公里。

湖水深浅不一,一般在1.5米左右,个别水深3至4米。

面积惠州西湖始建于五代(公元907~960年),相传这里原是古河道,后河流改道后遂冲积而形成5个相通的湖面,分别是丰湖、平湖、鳄湖、菱湖和南湖,统称西湖,湖面面积3.2平方公里。

1992年,西湖总体规划作出重大修编,周边的红花湖和金山湖景区并入西湖风景名胜区,景区范围由9平方公里扩大到19平方公里,保护范围由19.6平方公里扩大到52.5平方公里。

景点分为丰湖景区,平湖景区,菱湖景区,鳄湖景区,南湖景区,高榜山——红花湖景区,近年还加上了金山湖景区。

风景资源评定报告

风景资源评定报告

风景资源评定报告一、概述本次评定的目的是对特定的风景资源进行评估,以确定其质量和价值,为后续的保护、开发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风景资源是指在一定的地理和气候条件下,由于自然或人类活动所形成的具有一定观赏、文化、科学和生态价值的景观资源。

二、评定方法本次评定采用了综合评价法,即通过对风景资源的自然因素、人文因素、生态价值和旅游价值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估,以得出风景资源的整体质量和价值。

具体评价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资源调查:通过实地调查和资料收集,了解风景资源的类型、分布、特点及形成原因。

2.资源分析:对风景资源的自然属性、文化内涵、生态价值和旅游价值进行分析和评估。

3.专家打分: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对风景资源进行打分,以量化评价风景资源的质量和价值。

4.综合评价:根据专家打分结果,结合资源调查和分析结果,对风景资源进行综合评价。

三、评定结果经过综合评价,本次评定的风景资源质量较高,具有较高的观赏、文化、科学和生态价值。

具体评定结果如下:1.自然因素:该风景资源具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如山峰、峡谷、瀑布等,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

2.人文因素:该风景资源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如古建筑、石刻等,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

3.生态价值:该风景资源具有较为完整的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丰富,具有较高的生态价值。

4.旅游价值:该风景资源具有较为优越的旅游条件,如交通便捷、服务设施完善等,具有较高的旅游价值。

四、建议措施根据评定结果,提出以下建议措施:1.加强保护:加强对风景资源的保护,防止人为破坏和自然环境的变化对其造成的影响。

2.合理开发:在保护的前提下,对风景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发挥其综合效益。

3.加强管理:建立健全的管理机制,加强对风景资源的监管和管理,确保其持续利用和发展。

4.推广宣传:加强对风景资源的宣传和推广,提高其知名度和影响力,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观赏和旅游。

旅游资源评价4篇

旅游资源评价4篇

旅游资源评价4篇旅游资源评价旅游资源评价(一):xx旅游资源评价一).旅游资源丰富,种类众多,品位上乘拥有一个国家5A景区,南京市钟山风景名胜区-中山陵园风景区,4A景区、夫子庙、总统府、雨花台、阅江楼、朝天宫、玄武湖等[]二)、旅接游资源区位良好,交通便捷南京位于长三角地带,水路,陆路,航空等交通方式便捷,市内公交地铁乘坐方便,各旅游景点均能快速到达;在对外及市内旅游交通方面,新开通了几条国际航线及旅游包机专线,宁扬、宁通铁路也建成通车,新建了宁杭、宁通、宁宿徐等高速公路,市内玄武湖隧道、号地铁线、南京火车站、等交通设施。

三)市场潜力巨大南京所在的长江三角洲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区域。

除此之外,随着2022年北京奥运会和2022年上海世博会的举办,超多国际游客将涌入我国,作为重要的区域旅游城市,南京也将能吸引到一部分国际旅游者前来,南京的国际旅游收入届时也将会有大幅增加。

(四)发展基础雄厚南京作为老牌的旅游城市,其旅游产业在历届市委市政府的重视和扶持下,经过数十年的经营,发展的基础已经比较雄厚,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结构渐趋优化,旅游基础服务设施已经比较完备,相关的旅游业从业人员无论从数量上还是业务素质上在必须程度上已经能够应对将来旅游业发展要求的挑战,旅游业在第三产业内的支柱地位基本确立,这些都为南京将来进一步发展旅游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缺点、1、文化资源减少,商业化气息浓厚。

比如夫子庙,丧失发展底蕴2、旅游竞争力有待提高与长三角和国内重点旅游城市相比,南京的旅游竞争力不足,,境外旅游者人数和外汇收入有明显不足,国际旅游市场所占份额偏少,3、旅游产品欠缺深度,新兴旅游产品发展不足南京市的旅游产品仍旧以传统的观光型为主,对优质的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不够,造成一部分旅游资源的闲置,未能充分挖掘其中的潜力,同时,如休闲度假、生态旅游、商务节庆等新兴旅游产品虽有发展,但仍显不足,参与型产品稀缺,特色专项型产品种类不多,旅游供给不能很好地满足旅游者多样化的旅游需求。

泰山风景名胜区景观资源评价和景观营造研究

泰山风景名胜区景观资源评价和景观营造研究

(2)注重景观的多样性和特色性。泰山景观的多样性和特色性是其独特的 魅力之一。在规划时,我们要注重保留和培育各种特色景观,如石坞松涛、云海 玉盘等自然景观。
(3)合理利用旅游资源。泰山作为旅游胜地,需要合理利用其旅游资源。 在规划时,我们要根据旅游市场需求和资源特点,合理布局旅游线路和设施,提 高旅游体验和效益。
一、泰山景观资源评价
1、评价指标体系
在对泰山景观资源进行评价时,我们采用综合评价层、项目评价层和因子评 价层三个级别的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评价层主要包括景观资源质量和开发利用条 件两个方面。项目评价层包括自然、人文和服务景源三个指标。在因子评价层, 我们对自然景源进行美景度、特色性、整体性、环境质量、生态状况、环境耐受 力、环境容量、经济价值等八个方面的评价。
2、景观营造措施
为了营造优美的泰山景观,我们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1)加强生态保护。加强对泰山生态环境的保护,制定和执行严格的生态 保护措施,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
(2)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在保护资源的前提下,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实现 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要注重对历史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3)加强景区管理。加强对泰山景区的管理,制定严格的游客管理制度和 景区规划制度,防止过度开发和破坏景区环境。
感谢观看
泰山风景名胜区景观资源评价 和景观营造研究
目录
01 一、泰山景观资源评 价
03 三、结论
02
二、泰山景观营造研 究
04 参考内容
泰山,位于山东省中部,古称岱山、岱宗、岱岳、东岳、泰岳,被誉为“五 岳之首”和“天下第一山”。泰山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是中华民族的 精神家园和东方文化的缩影。通过对泰山风景名胜区景观资源的评价和景观营造 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保护这一珍贵的自然和文化遗产。

风景资源的调查与评价

风景资源的调查与评价

评价方法
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景区的景观质量、生态 价值、历史文化价值等方面进行评价。
案例分析
该景区资源丰富,景观质量高,具有很高的市场价值和生 态价值。但在调查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游客数量过多 、景区管理不规范等。
案例二:某自然保护区的资源调查与评价
调查目的 调查内容 评价方法 案例分析
设立专门负责风景资源管理的机构,负责 制定和执行相关政策,确保资源的合理利 用和保护。
制定和完善风景资源管理法规,明确资源 利用和保护的权责,规范相关行为。
建立风景资源监测系统
推广风景资源可持续利用理念
建立和完善风景资源监测系统,定期对资 源进行调查、评估和监测,及时掌握资源 状况和变化情况。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风景资源的认 识和保护意识,倡导可持续利用理念。
提高公众参与度
加强公众参与,鼓励社会各界共同参 与风景资源的保护工作,形成全社会 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
风景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促进生态旅游发展
利用风景资源发展生态旅游,实现资源 利用和保护的良性循环。
探索多元化投入机制
探索多元化投入机制,鼓励社会资本 参与风景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
加强科技创新
加强科技创新,推广应用新技术、新 方法,提高风景资源利用和保护的科 技水平。
实地调查
按照调查计划进行实地调查, 记录数据和信息,拍摄照片和 视频等。
编写调查报告
根据调查结果编写调查报告, 包括文字描述、图表和数据等。
调查数据的收集与分析
数据收集
通过实地考察、问卷调查、专家咨询等方式收集 数据,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数据分析
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结属性,可以分为自然风景资源和人文风景资 源。自然风景资源包括山岳、水体、动植物景观等,人文风 景资源则包括历史遗迹、建筑景观、民俗文化等。

岳麓山国家风景名胜区风景资源调查及评价报告.doc

岳麓山国家风景名胜区风景资源调查及评价报告.doc

岳麓山国家风景名胜区风景资源调查及评价报告一、评价原则(1)在真实资料的基础上,把现场踏查与资料分析相结合,实事求是的进行,把主客观评价结合起来。

(2)采取定性概括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综合评价景源的特征。

(3)根据风景资源的类别及其组合特点,选择适当的评价单元和评价指标,对独特或濒危景源,单独评价。

二、评价方法、标准与指标1 、评价方法(1)景源调查。

(2)景源筛选与分类。

(3)景源评分与分级。

(4)评价结论2 、评价标准风景资源分级标准,必须符合下列规定:(1)景源评价分级必须分为特级、一级、二级、三级、四级等五级。

(2)根据景源评价单元的特征,及其不同层次的评价指标分值和吸引力范围,评出风景资源等级。

(3)特级景源应具有珍贵、独特、世界遗产价值和意义,有世界奇迹般的吸引力。

(4)一级景源应具有名贵、罕见、国家重点保护价值和国家代表性作用,在国内外著名和有省际吸引力。

(5)二级景源应具有重要、特殊、省级重点保护价值和地方代表性作用,在省内外闻名和有省际吸引力。

(6)三级景源应具有—定价值和游线辅助作用,有市县级保护价值和相关地区的吸引力。

(7)四级景源应具有一般价值和构景作用,有本风景区或当地的吸引力。

风景资源评价结论应由景源等级统计表、评价分析、特征概括等三部分组成。

评价分析应表明主要评价指标的特征或结果分析;特征概括应表明风景资源的级别数量、类型特及其综合特征。

3 、评价指标风景资源评价单元应以景源现状分布图为基础,根据规划范围大小和景源规模、内容、结构及其游赏方式等特征,划分若干层次的评价单元,并作出等级评价。

在省域、市域的风景区体系规划中,应对风景区、景区或景点作出等级评价。

在风景区的总体、分区、详细规划中,就对景点或景物作出等级评价。

风景资源评价应对所选评价指标进行权重分析,评价指标的选择应符合规范的规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对风景区或部分较大景区进行评价时,宜选用综合评价层指标。

风景资源评价

风景资源评价

三、风景资源评价(一)评价原则1、风景资源评价原则1)风景资源评价必须在真实资料的基础上,把现场踏查与资料分析相结合,实事求是的进行。

2)风景资源评价应采取定性概括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综合评价景源的特征。

3)根据风景资源的类别及其组合特点,应选择适当的评价单元和评价指标,对独特或濒危景源,宜作单独评价。

2、风景资源评价步骤1)景源调查。

2)景源筛选与分类。

3)景源评分与分级。

4)评价结论等。

(二)风景资源分类1、中国旅游资源普查分类:共有6类,74种基本类型(第57页)。

6类指:地文景观类、水域风光类、生物景观类、古迹与建筑类、消闲求知健身类、购物类。

2、旅游资源分类分级分态系统:共有3个景系,10个景类、98个景型(第58-59页)。

3个景系指:自然景系、人文景系、服务景系。

10个景类指:地文景观类、水文景观类、气候生物景类、其他自然景类、历史遗产景类、现代人文吸引物景类、抽象人文吸引物景类、其他人文景类、旅游服务景类、其他服务景类。

3、中国旅游资源普查分类:共有3个层次,8个主类、34个亚类和155个基本类型(第64-66页)。

3个层次指:主类、亚类和基本类型。

8个主类指:地文景观、水域风光、生物景观、天象与气候景观、遗址遗迹、建筑与设施、旅游商品、人文活动。

4、风景资源调查内容分类:包含自然景源与人文景源。

1)天景:日月星光;虹霞蜃景;风雨阴晴;气候景象;自然声象;云雾景观;冰雪霜露;其他天景。

2)地景大尺度山地;山景;奇峰;峡谷;洞府;石林石景;沙景沙漠;火山溶岩;蚀余景观;洲岛屿礁;海岸景观;海底地形;地质珍迹;其他地景。

3)水景泉井;溪流;江河;湖泊;潭池;瀑布跌水;沼泽滩涂;海湾海域;冰雪冰川;其他水景。

4)生景森林;草地草原;古树名木;珍稀生物;植物生态类群;动物群栖息地;物候季相景观;其他生物景观。

5)园景历史名园;现代公园;植物园;动物园;庭宅花园;专类游园;陵园墓园;其他园景。

游客对临海旅游风景的评价

游客对临海旅游风景的评价

临海,作为一座充满历史底蕴和自然风光的城市,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探访。

以下是对临海旅游风景的一些评价:
1.丰富的历史文化:许多游客对临海的历史文化留下了深
刻印象。

作为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临海拥有众多的历史遗迹
和文化遗产,如古城墙、寺庙和古建筑等。

这些景点为游客提
供了深入了解临海历史文化的机会。

2.美丽的自然风光:临海的自然风光同样令人赞叹。

游客
们纷纷表示,临海的海滩、山川和湖泊等自然景观令人流连忘
返。

在这里,游客可以尽情享受大自然的宁静与美丽。

3.独特的地方美食:除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美丽的自然风
光外,临海的地方美食也备受游客好评。

许多游客表示,品尝
了临海的传统美食后,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些美食不仅味道
独特,而且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4.友好的当地居民:游客们还表示,临海的当地居民非常
友好和热情。

他们乐于为游客提供帮助和建议,使游客在旅行
中感受到家的温暖。

总的来说,临海旅游风景得到了游客们的高度评价。

无论是历史文化、自然风光还是地方美食,都给游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同时,友好的当地居民也为游客的旅行增色不少。

这些评价展示了临海作为旅游目的地的独特魅力和吸引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风景资源评价
(一)评价原则
1、风景资源评价原则
1)风景资源评价必须在真实资料的基础上,把现场踏查与资料分析相结合,实事求是的进行。

2)风景资源评价应采取定性概括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综合评价景源的特征。

3)根据风景资源的类别及其组合特点,应选择适当的评价单元和评价指标,对独特或濒危景源,宜作单独评价。

2、风景资源评价步骤
1)景源调查。

2)景源筛选与分类。

3)景源评分与分级。

4)评价结论等。

(二)风景资源分类
1、中国旅游资源普查分类:共有6类,74种基本类型(第57页)。

6类指:地文景观类、水域风光类、生物景观类、古迹与建筑类、消闲求知健身类、购物类。

2、旅游资源分类分级分态系统:共有3个景系,10个景类、98个景型(第58-59页)。

3个景系指:自然景系、人文景系、服务景系。

10个景类指:地文景观类、水文景观类、气候生物景类、其他自然景类、历史遗产景类、现代人文吸引物景类、抽象人文吸引物景类、其他人文景类、旅游服务景类、其他服务景类。

3、中国旅游资源普查分类:共有3个层次,8个主类、34个亚类和155个基本类型(第64-66页)。

3个层次指:主类、亚类和基本类型。

8个主类指:地文景观、水域风光、生物景观、天象与气候景观、遗址遗迹、建筑与设施、旅游商品、人文活动。

4、风景资源调查内容分类:包含自然景源与人文景源。

1)天景:
日月星光;虹霞蜃景;风雨阴晴;气候景象;自然声象;云雾景观;冰雪霜露;其他天景。

2)地景
大尺度山地;山景;奇峰;峡谷;洞府;石林石景;沙景沙漠;火山溶岩;蚀余景观;洲岛屿礁;海岸景观;海底地形;地质珍迹;其他地景。

3)水景
泉井;溪流;江河;湖泊;潭池;瀑布跌水;沼泽滩涂;海湾海域;冰雪冰川;其他水景。

4)生景
森林;草地草原;古树名木;珍稀生物;植物生态类群;动物群栖息地;物候季相景观;其他生物景观。

5)园景
历史名园;现代公园;植物园;动物园;庭宅花园;专类游园;陵园墓园;其他园景。

6)建筑
风景建筑;民居宗祠;文娱建筑;商业服务建筑;宫殿衙署;宗教建筑;纪念建筑;工交建筑;工程构筑物;其他建筑。

7)胜迹
遗址遗迹;摩崖题刻;石窟;雕塑;纪念地;科技工程;游娱文体场地;其他。

8)风物
节假庆典;民族民俗;宗教礼仪;神话传说;民间文艺;地方人物;地方物产;其他风物。

(三)评价指标
风景资源评价单元应以景源现状分布图为基础,根据规划范围大小和景源规模、内容、结构及其游赏方式等特征,划分若干层次的评价单元,并作出等级评价。

在省域、市域的风景区体系规划中,应对风景区、景区或景点作出等级评价。

在风景区的总体、分区、详细规划中,就对景点或景物作出等级评价。

风景资源评价应对所选评价指标进行权重分析,评价指标的选择应符合规范的规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对风景区或部分较大景区进行评价时,宜选用综合评价层指标。

2、对景点或景群进行评价时,宜选用项目评价层指标。

3、对景物进行评价时,宜在因子评价层指标中选择。

(四)评价标准
风景资源分级标准,必须符合下列规定:
1)景源评价分级必须分为特级、一级、二级、三级、四级等五级。

2)根据景源评价单元的特征,及其不同层次的评价指标分值和吸引力范围,评出风景资源等级。

3)特级景源应具有珍贵、独特、世界遗产价值和意义,有世界奇迹般的吸引力。

4)一级景源应具有名贵、罕见、国家重点保护价值和国家代表性作用,在国内外著名和有省际吸引力。

5)二级景源应具有重要、特殊、省级重点保护价值和地方代表性作用,在省内外闻名和有省际吸引力。

6)三级景源应具有—定价值和游线辅助作用,有市县级保护价值和相关地区的吸引力。

7)四级景源应具有一般价值和构景作用,有本风景区或当地的吸引力。

风景资源评价结论应由景源等级统计表、评价分析、特征概括等三部分组成。

评价分析应表明主要评价指标的特征或结果分析;特征概括应表明风景资源的级别数量、类型特及其综合特征。

(五)实例分析
青云山风景名胜区景源等级统计表
将乐玉华洞风景区
1、风景资源
依据其分类标准,玉华洞风景名胜区内的风景资源涵盖了二大类、八中类、
四十六小类。

具体分类列表如下:
玉华洞风景名胜区不仅风景资源丰富,而且现有五大景区内的风景资源的分布与构成都各具特色:
玉华洞景区则包含了玉华洞、金华洞、天阶山、梅花井等主要景点,是整个风景名胜区的重点所在。

其中尤以玉华洞的溶洞景观为代表,向世人展示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龟山景区以杨时墓园、理学大观园和龟山书院为整个风景名胜区人文景观之代表,反映了当地深厚的文化内涵。

同时还具有白鹭栖息地等很有价值的自然景观资源。

另外,自然景观区还有权具碧潭秀木特色的以五马峰观溪、青龙滩等为主的曹溪景区;有充分体现了生态林优美风光的湖管景区,该景区的景观特点是富有典型的亚热带动植物资源。

玉华洞风景名胜区的服务、游乐区在漠源民俗风情区,那里集中了风景名胜区内大部分的游乐和服务设施。

2、景点及评价
景点总表
景点评价分级表
景点评价结果
将乐玉华洞风景名胜区计97个主要景点参评,根据所确定的评价因子、评价标准及分级标准,进行逐项评定,得出评价结果如下:
1、特级景点3处,占3.1%;
2、一级景点14处,占14.4%;
3、二级景点24处,占24.7%;
4、三级景点25处,占25.8%;
5、四级景点31处,占32.0%。

景区评价结果
1.玉华洞景区:具有号称“闽山第一洞”的玉华洞,和被徐霞客称为“山骨棱厉,透露处层层有削玉裁云态”的天阶山,自然景观价值很高,为整个风景名胜区的核心景区。

2.龟山景区:具有深厚的人文景观价值,其主要景点宋朝大理学家杨时墓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墓上的风水树木也保护很好,同时白鹭栖息地也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和科研价值。

3.曹溪景区:具右碧谭秀木的溪流景观,漠村溪不仅水质良好而且适合漂流,自然景观价值较高。

4.湖管景区:具有保护良好的亚热带森林,种类众多的动植物资源,自然景观价值较高。

5.银华洞景区:具有以银华洞和石灰山为主体的岩溶景观,其中银华洞具有自身特色,岩溶景观和自然地质资源的价值不比玉华洞逊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