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性霉素B雾化吸入有效性探讨PPT演示课件
合集下载
雾化吸入疗法课件ppt课件课件

用。
雾化吸入疗法课件ppt课件
可必特雾化吸入剂:
• 每2.5ml含异丙托溴铵2.0ml,沙丁胺醇碱0.5ml。 适用于需要多种支气管扩张剂联合应用的病人, 用于治疗气道阻塞性疾病有关的可逆性支气管痉 挛。
• 用量:儿童 体重≤20kg,半支/每次,3~4次/日; 体重>20kg,1支/次,3~4次/日。成人 1~2支/次, 3~4次/日。
雾化吸入疗法课件ppt课件
雾化溶液使用步骤
1 用清洁的针筒或吸管, 将
指定剂量的 雾化溶液注 入雾化器中。用清水冲洗 针筒或吸管,再用来量度 适量的稀释液,稀释液与 雾化溶液同置於雾化器中, 使总容量为2毫升。
雾化吸入疗法课件ppt课件
雾化溶液使用步骤
2 盖好雾化器,并接上 咬咀或面罩。
雾化吸入疗法课件ppt课件
雾化吸入疗法课件ppt课件
0.5%的沙丁胺醇溶液:
主要适合治疗严重的急性哮喘发 作(哮喘危象)和应用一般治疗方法 不起作用的慢性支气管痉挛。药物剂 量按患儿的年龄划分,见表,加生理 盐水稀释至2ml。
雾化吸入疗法课件ppt课件
表:沙丁胺醇雾化溶液的配制
年龄(岁) 0.5%沙丁胺醇( ml )
0~4
雾化吸入疗法
雾化吸入疗法课件ppt课件
雾化吸入治疗的优点
•作用直接,全身副作用少。 •比口服药起效快且有效。 •用药量小,只有其它用药方式的十分 之一,对儿童无副作用。 •对患儿无痛苦,易于接受。
雾化吸入疗法课件ppt课件
压缩雾化和超声雾化的区别
压缩雾化器
• 雾化容积小(2ml),用药量少浓度高 • 颗粒大小选择性强 • 可同时雾化几种药物 • 病人耐受性好 • 可彻底洗涤和消毒 • 机器寿命长
注射用两性霉素BPPT课件

1.合理的选择血管 选择较粗、弹性好回流通畅的血管,尽量 避免下肢血管。尽量避免靠近关节部位,避免多次穿刺, 尽量应用留置针,以减少对血管的刺激,如有条件,可选 用PICC置管,以避免药物引起的外周静脉炎及药物外渗引 起的组织损伤。
2.严格控制输液速度 两性霉素B的药物浓度与静脉炎的发生 呈正相关关系,所以尽量使用输液泵,达到精确的入速 度一般不低于6小时,,再输入两性霉素B前,一般给予地 塞米松静脉注射,以减轻两性霉素B的不良反应。
注射用两性霉素B
2
(5) 磺胺类和抗菌增效剂:如磺胺嘧啶,甲氧苄啶 (6) 其他合成抗菌药:硝基呋喃类和喹诺酮类 (7) 抗真菌药:常用的品种有两性霉素B、灰黄霉素、制霉菌
素、克念菌素等 (8) 抗病毒类:阿昔洛韦,利巴韦林 (9) 抗结核药和抗麻风病药
注射用两性霉素B
3
名称
通用名:注射用两性霉素B 主要成分:两性霉素B
6骨骼肌系统:关节痛、肌痛
7神经系统:激动、焦虑、惊厥、抑郁、幻觉、张力过高、神 经质、神经病、感觉异常、精神病、言语功能障碍、木僵
注射用两性霉素B
12
8呼吸系统:咯血、肺水肿、咽炎、胸腔积液、呼吸道异常、 鼻窦炎
9皮肤及附属器官:痤疮、脱发、瘀点疹、皮肤颜色改变、皮 丘、大疱疹
10特别感官:弱视、耳聋、听力异常、耳鸣
局部给药:气溶吸入时成人每次5~10mg,用灭菌注射用水溶解成0.2 %~0.3%溶液应用;超声雾化吸入时本品浓度为0.01%~0.02%,每 日吸入2~3次,每次吸入5~10ml;持续膀胱冲洗时每日以两性霉素 B5mg加入1000ml灭菌注射用水中,按每小时注入40ml速度进行冲 洗,共用5~10日。
3.使用避光精密输液器可除去药液的微粒,以减少微粒污染, 减少静脉炎的发生。
两性霉素b雾化吸入有效性探讨 ppt课件

两性霉素B雾化吸入有效性探讨
温新潮 2017年11月28日
LOGO
LOGO
LOGO 相关研究1
两性霉素B雾化吸入治疗肺真菌感染的临床观察
二、研究对象资料
伴发疾病
性别
年龄
肝硬化脾功能亢进 并白细胞减少10例 2DM 15例 COPD 18例 IPF 6例 矽肺 1例
男性38例 女性12例
49~69岁 平均年龄58岁
张敏, 陈树. 临床内科杂志, 2010, 27(7):452-453.
LOGO
相关研究3
雾化吸入两性霉素B对侵袭性肺曲霉病预防效果的Meta 分析
一、检索方法
❖ MEDLINE生物医学数据库、科学引文索引ISI、医学 文摘资料库EMBASE Inhaled、inhalational、nebulized、nebulization、
一、研究对象资料
痰真菌培养结果
性别
年龄
白色念珠菌 26例 光滑念珠菌 9例 热带念珠菌 8例 克柔念珠菌 3例
男性30例 女性16例
68.25±4.78岁
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23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具有可 比性。
张敏, 陈树. 临床内科杂志, 2010, 27(7):452-453.
LOGO
相关研究2
AmB 25mg + H2O 20ml 每 次 取 10~12.5ml 雾化吸入,约 15~20min , bid , 疗程10~14d
对照组 氟康唑 0.2g ivgtt qd 或氟康唑 0.1g
po bid 疗程10~14d
张敏, 陈树. 临床内科杂志, 2010, 27(7):452-453.
收。
部分吸收。 所吸收。
温新潮 2017年11月28日
LOGO
LOGO
LOGO 相关研究1
两性霉素B雾化吸入治疗肺真菌感染的临床观察
二、研究对象资料
伴发疾病
性别
年龄
肝硬化脾功能亢进 并白细胞减少10例 2DM 15例 COPD 18例 IPF 6例 矽肺 1例
男性38例 女性12例
49~69岁 平均年龄58岁
张敏, 陈树. 临床内科杂志, 2010, 27(7):452-453.
LOGO
相关研究3
雾化吸入两性霉素B对侵袭性肺曲霉病预防效果的Meta 分析
一、检索方法
❖ MEDLINE生物医学数据库、科学引文索引ISI、医学 文摘资料库EMBASE Inhaled、inhalational、nebulized、nebulization、
一、研究对象资料
痰真菌培养结果
性别
年龄
白色念珠菌 26例 光滑念珠菌 9例 热带念珠菌 8例 克柔念珠菌 3例
男性30例 女性16例
68.25±4.78岁
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23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具有可 比性。
张敏, 陈树. 临床内科杂志, 2010, 27(7):452-453.
LOGO
相关研究2
AmB 25mg + H2O 20ml 每 次 取 10~12.5ml 雾化吸入,约 15~20min , bid , 疗程10~14d
对照组 氟康唑 0.2g ivgtt qd 或氟康唑 0.1g
po bid 疗程10~14d
张敏, 陈树. 临床内科杂志, 2010, 27(7):452-453.
收。
部分吸收。 所吸收。
抗菌药物的雾化吸入使用探讨ppt课件

研究提示: 雾化吸入药物大部分在呼吸道吸收,血清浓度小,肾脏排泄 少,抗菌作用显著,可以有效杀死细菌,改善肺部功能。
7
抗菌药物雾化吸入给药的现状
Hallal等在对比研究雾化吸入和静脉注射妥布霉素治疗(300mg,q12h) 铜绿假 单胞菌引起的VAP(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的研究表明,雾化吸入在危重VAP患者 体内的药物使用效果与静脉给药相当。
15
雾化吸入抗菌药物对细菌耐药性的影响
两种不同的观点: 一种观点是雾化疗法可以降低耐药菌的发生率,有研究表明, 在万古霉素的雾化治疗中,MRSA的耐药性明显降低; 另一种观点是雾化疗法 能增加细菌耐药性的发生率,一项雾化吸入给药和静脉注射阿米卡星的对比临 床研究中发现,雾化疗法使患者肺部灌洗液中铜绿假单胞菌菌株的 MIC上升了 7%。
3
雾化方法及装置
雾化吸入装置有小容量雾化器 (SVN) :如喷射雾化器 (jet nebulizers) 和超声雾化器(USN) 两种。
喷射雾化是最常用的雾化方法, 可采用氧气作为喷射雾化气源, 但须注意所用 的压力和流量。现住院常用为氧气驱动雾化吸入。
超声雾化由于超声的剧烈震荡可使雾化容器内的液体加温, 这对某些药物如含 蛋白质或肽类的化合物(糜蛋白酶)可能不利。
8
抗菌药物雾化吸入给药的现状
於江泉等在41例雾化吸入多黏菌素E的MDR革兰阴性菌所致VAP的治疗中,患者 随机分为2组 ,对照组常规予目标性抗感染 ,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 用多黏菌素E雾化吸入。结果:试验组痊愈率为 65.0%,有效率为 90.0 %;对照 组痊愈率为 28.8 %,有效率为66.7%, 两组痊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及对照组细菌清除率分别为 87.0 % 和 54.2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未出现明显肾功能及神经系 统损害 。
7
抗菌药物雾化吸入给药的现状
Hallal等在对比研究雾化吸入和静脉注射妥布霉素治疗(300mg,q12h) 铜绿假 单胞菌引起的VAP(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的研究表明,雾化吸入在危重VAP患者 体内的药物使用效果与静脉给药相当。
15
雾化吸入抗菌药物对细菌耐药性的影响
两种不同的观点: 一种观点是雾化疗法可以降低耐药菌的发生率,有研究表明, 在万古霉素的雾化治疗中,MRSA的耐药性明显降低; 另一种观点是雾化疗法 能增加细菌耐药性的发生率,一项雾化吸入给药和静脉注射阿米卡星的对比临 床研究中发现,雾化疗法使患者肺部灌洗液中铜绿假单胞菌菌株的 MIC上升了 7%。
3
雾化方法及装置
雾化吸入装置有小容量雾化器 (SVN) :如喷射雾化器 (jet nebulizers) 和超声雾化器(USN) 两种。
喷射雾化是最常用的雾化方法, 可采用氧气作为喷射雾化气源, 但须注意所用 的压力和流量。现住院常用为氧气驱动雾化吸入。
超声雾化由于超声的剧烈震荡可使雾化容器内的液体加温, 这对某些药物如含 蛋白质或肽类的化合物(糜蛋白酶)可能不利。
8
抗菌药物雾化吸入给药的现状
於江泉等在41例雾化吸入多黏菌素E的MDR革兰阴性菌所致VAP的治疗中,患者 随机分为2组 ,对照组常规予目标性抗感染 ,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 用多黏菌素E雾化吸入。结果:试验组痊愈率为 65.0%,有效率为 90.0 %;对照 组痊愈率为 28.8 %,有效率为66.7%, 两组痊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及对照组细菌清除率分别为 87.0 % 和 54.2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未出现明显肾功能及神经系 统损害 。
雾化吸入课件ppt免费

忽视长期使用的副作用。解决方法:长期使用雾化吸入疗法可能会 导致口腔干燥、咽喉不适等症状,应适当休息并增加饮水。
误区三
认为药物剂量越大越好。解决方法:严格按照医生处方使用药物,不 要随意增加药物剂量。
05
雾化吸入疗法的疗效及安全性评 估
雾化吸入疗法的疗效评估方法
临床指标观察
观察患者症状、体征、肺功能等临床指标的改善情况。
抗炎平喘药
布地奈德
氢化可的松
糖皮质激素,抑制炎症反应,减轻气 道高反应性。
糖皮质激素,抑制炎症反应,减轻气 道高反应性。
丙酸倍氯米松
糖皮质激素,抑制炎症反应,减轻气 道高反应性。
抗过敏药
酮替芬
组胺受体阻断剂,抑制过敏反应 ,缓解过敏症状。
氯雷他定
组胺受体阻断剂,抑制过敏反应 ,缓解过敏症状。
西替利嗪
组胺受体阻断剂,抑制过敏反应 ,缓解过敏症状。
祛痰药
氨溴索
促进黏液排出,减少黏液滞留,降低痰液黏稠度 。
复方异丙托溴铵
松弛气道平滑肌,促进排痰,改善气道通畅性。
N-乙酰半胱氨酸
分解痰液中的黏性成分,降低痰液黏稠度。
抗真菌药
两性霉素B
抗真菌药,抑制真菌细胞膜合成,抑制真菌生长。
制霉菌素
抗真菌药,破坏真菌细胞膜完整性,抑制真菌生长。
雾化吸入还可以用于治疗 其他疾病,如咽炎、喉炎 等。
02
雾化吸入的药物种类及作用机制
支气管扩张剂
沙丁胺醇
选择性β2受体激动剂,舒 张支气管平滑肌,缓解支 气管痉挛。
特布他林
选择性β2受体激动剂,舒 张支气管平滑肌,缓解支 气管痉挛。
异丙托溴铵
非选择性β受体阻断剂,舒 张支气管平滑肌,缓解支 气管痉挛。
误区三
认为药物剂量越大越好。解决方法:严格按照医生处方使用药物,不 要随意增加药物剂量。
05
雾化吸入疗法的疗效及安全性评 估
雾化吸入疗法的疗效评估方法
临床指标观察
观察患者症状、体征、肺功能等临床指标的改善情况。
抗炎平喘药
布地奈德
氢化可的松
糖皮质激素,抑制炎症反应,减轻气 道高反应性。
糖皮质激素,抑制炎症反应,减轻气 道高反应性。
丙酸倍氯米松
糖皮质激素,抑制炎症反应,减轻气 道高反应性。
抗过敏药
酮替芬
组胺受体阻断剂,抑制过敏反应 ,缓解过敏症状。
氯雷他定
组胺受体阻断剂,抑制过敏反应 ,缓解过敏症状。
西替利嗪
组胺受体阻断剂,抑制过敏反应 ,缓解过敏症状。
祛痰药
氨溴索
促进黏液排出,减少黏液滞留,降低痰液黏稠度 。
复方异丙托溴铵
松弛气道平滑肌,促进排痰,改善气道通畅性。
N-乙酰半胱氨酸
分解痰液中的黏性成分,降低痰液黏稠度。
抗真菌药
两性霉素B
抗真菌药,抑制真菌细胞膜合成,抑制真菌生长。
制霉菌素
抗真菌药,破坏真菌细胞膜完整性,抑制真菌生长。
雾化吸入还可以用于治疗 其他疾病,如咽炎、喉炎 等。
02
雾化吸入的药物种类及作用机制
支气管扩张剂
沙丁胺醇
选择性β2受体激动剂,舒 张支气管平滑肌,缓解支 气管痉挛。
特布他林
选择性β2受体激动剂,舒 张支气管平滑肌,缓解支 气管痉挛。
异丙托溴铵
非选择性β受体阻断剂,舒 张支气管平滑肌,缓解支 气管痉挛。
注射用两性霉素BPPT课件

2)肝功能损害,本品可致肝毒性,肝病患者避免应用本品。
3)治疗期间定时定期严密监测血、尿常规、肝、肾功能、血 钾、心电图等,如血尿素氮或血肌酐明显升高时,则需减 量或暂停治疗,直至肾功能恢复。
4)为减少本品不良反应,给药前可给解热镇痛药和抗组胺药。
14
5)本品治疗如中断7日以上者,需重新自小剂量 (0.25mg/kg)开始逐渐增加至所需要量。
9
静脉滴注给药时,均先以灭菌注射用水10ml配置本品50mg, 或5ml配置25mg,然后用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不可用氯化 钠注射液,因可产生沉淀),滴注液的药物浓度不超过 10mg/100ml,避光缓慢静滴,每次滴注时间需6小时以上, 稀释用葡萄糖注射液的pH值应在4.2以上。
10
不良反应
注 射 用 两 性 霉 素 B
1
抗微生物药分类
(1)β-内酰胺类 : ①青霉素:常用的品种有青霉素钠、青霉素钾、氨苄西 林钠、阿莫西林 ②头孢菌素:常用品种有头孢氨苄、头孢羟氨苄、头孢 唑啉钠、头孢拉定
(2)大环内酯类 ,林可霉素类 及万古霉素类 (3)氨基糖甙类 及多粘菌素类:链霉素、庆大霉素 (4)四环素类 及氯霉素类
2
(5) 磺胺类和抗菌增效剂:如磺胺嘧啶,甲氧苄啶 (6) 其他合成抗菌药:硝基呋喃类和喹诺酮类 (7) 抗真菌药:常用的品种有两性霉素B、灰黄霉素、制霉菌
素、克念菌素等 (8) 抗病毒类:阿昔洛韦,利巴韦林 (9) 抗结核药和抗麻风病药
3
名称
通用名:注射用两性霉素B 主要成分:两性霉素B
结构式:
注意事项
1.本品毒性大,不良反应多见,但它又是治疗危重深度真菌 感染的唯一有效药物,选用本品时必须权衡利弊后作出决 定。
3)治疗期间定时定期严密监测血、尿常规、肝、肾功能、血 钾、心电图等,如血尿素氮或血肌酐明显升高时,则需减 量或暂停治疗,直至肾功能恢复。
4)为减少本品不良反应,给药前可给解热镇痛药和抗组胺药。
14
5)本品治疗如中断7日以上者,需重新自小剂量 (0.25mg/kg)开始逐渐增加至所需要量。
9
静脉滴注给药时,均先以灭菌注射用水10ml配置本品50mg, 或5ml配置25mg,然后用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不可用氯化 钠注射液,因可产生沉淀),滴注液的药物浓度不超过 10mg/100ml,避光缓慢静滴,每次滴注时间需6小时以上, 稀释用葡萄糖注射液的pH值应在4.2以上。
10
不良反应
注 射 用 两 性 霉 素 B
1
抗微生物药分类
(1)β-内酰胺类 : ①青霉素:常用的品种有青霉素钠、青霉素钾、氨苄西 林钠、阿莫西林 ②头孢菌素:常用品种有头孢氨苄、头孢羟氨苄、头孢 唑啉钠、头孢拉定
(2)大环内酯类 ,林可霉素类 及万古霉素类 (3)氨基糖甙类 及多粘菌素类:链霉素、庆大霉素 (4)四环素类 及氯霉素类
2
(5) 磺胺类和抗菌增效剂:如磺胺嘧啶,甲氧苄啶 (6) 其他合成抗菌药:硝基呋喃类和喹诺酮类 (7) 抗真菌药:常用的品种有两性霉素B、灰黄霉素、制霉菌
素、克念菌素等 (8) 抗病毒类:阿昔洛韦,利巴韦林 (9) 抗结核药和抗麻风病药
3
名称
通用名:注射用两性霉素B 主要成分:两性霉素B
结构式:
注意事项
1.本品毒性大,不良反应多见,但它又是治疗危重深度真菌 感染的唯一有效药物,选用本品时必须权衡利弊后作出决 定。
雾化吸入治疗PPT课件

注意事项与建议
注意事项
家长应严格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治疗, 注意观察宝宝的反应,如有异常立即 就医。
建议
家长可以提前了解雾化吸入治疗的相 关知识,以便更好地配合医生进行治 疗。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 食结构也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
THANKS
感谢观看
解答
雾化吸入治疗可以直接将药物送至病 变部位,起效快,疗效显著,特别适 合儿童患者。
疑问
雾化吸入治疗对宝宝的身体有没有副 作用?
解答
在医生的指导下,按照正确的使用方 法进行治疗,雾化吸入治疗的副作用 很小,且可控。
疑问
宝宝需要进行多久的雾化吸入治疗?
解答
根据宝宝的病情和医生的建议,一般 需要进行5-7天的雾化吸入治疗。
原理
通过高速气流或超声波等物理手段,将药物或生理盐水等液 体破碎成微小颗粒,然后通过呼吸将这些微小颗粒吸入呼吸 道,药物在呼吸道黏膜上发挥作用,起到消炎、解痉、平喘 等作用,缓解呼吸道疾病的症状。
历史与发展
历史
雾化吸入治疗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中期,但直到20世纪50年代,随着医疗 技术的进步和雾化吸入装置的改进,雾化吸入治疗才开始广泛应用于临床。
发展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雾化吸入装置不断改进,雾化吸入治疗的药物种类 和适应症也不断增加。目前,雾化吸入治疗已经成为呼吸道疾病治疗的重要手 段之一。
适用范围与优势
适用范围
雾化吸入治疗适用于各种呼吸道疾病,如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喉炎、 支气管炎等。对于儿童和老年人等特殊人群,雾化吸入治疗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 有效性。
黏液溶解剂
降低痰液粘稠度,使之易于咳 出。
抗生素
用于治疗肺部感染。
两性霉素B雾化吸入有效性探讨PPT演示课件

2
LOGO 相关研究1
两性霉素B雾化吸入治疗肺真菌感染的临床观察
一、研究对象肺部感染表现
临床症状
实验室检查
1. 发热,最高39.5℃ 50例
2. 咳嗽、咳痰(痰多 不易咳出 )48例
3. 胸痛、呼吸困难 42例
4. 咯血(均为小量咯 血)8例
5. 双肺可闻及干湿性 啰音 22例
1. NEUT <0.5*10^9/L 8例
LOGO
相关研究2
氟康唑联合两性霉素B雾化吸人治疗老年糖尿病下呼吸 道真菌感染的疗效分析
治疗方法
观察组 氟康唑 0.2g ivgtt qd 或氟康唑 0.1g po bid 联合 AmB 25mg + H2O 20ml 每 次 取 10~12.5ml 雾化吸入,约 15~20min , bid , 疗程10~14d
LOGO
相关研究3
雾化吸入两性霉素B对侵袭性肺曲霉病预防效果的Meta 分析
三、纳入研究文献(入选临床研究)
发表时 间
2010
表1 入选临床研究的基本信息
AmBD:10
国家
研究时间mg
bid mg
t或id 7.5研究对象
AmBD:10
美国
mg bid 或7.5
1991.4~mg20ti0d9.12
15
LOGO
相关研究3
雾化吸入两性霉素B对侵袭性肺曲霉病预防效果的Meta 分析
一、检索方法
❖MEDLINE生物医学数据库、科学引文索引ISI、医学 文摘资料库EMBASE
Inhaled、inhalational、nebulized、nebulization、 aerosolized、aerosol、amphotericin、AmBisome、 Fungizone
LOGO 相关研究1
两性霉素B雾化吸入治疗肺真菌感染的临床观察
一、研究对象肺部感染表现
临床症状
实验室检查
1. 发热,最高39.5℃ 50例
2. 咳嗽、咳痰(痰多 不易咳出 )48例
3. 胸痛、呼吸困难 42例
4. 咯血(均为小量咯 血)8例
5. 双肺可闻及干湿性 啰音 22例
1. NEUT <0.5*10^9/L 8例
LOGO
相关研究2
氟康唑联合两性霉素B雾化吸人治疗老年糖尿病下呼吸 道真菌感染的疗效分析
治疗方法
观察组 氟康唑 0.2g ivgtt qd 或氟康唑 0.1g po bid 联合 AmB 25mg + H2O 20ml 每 次 取 10~12.5ml 雾化吸入,约 15~20min , bid , 疗程10~14d
LOGO
相关研究3
雾化吸入两性霉素B对侵袭性肺曲霉病预防效果的Meta 分析
三、纳入研究文献(入选临床研究)
发表时 间
2010
表1 入选临床研究的基本信息
AmBD:10
国家
研究时间mg
bid mg
t或id 7.5研究对象
AmBD:10
美国
mg bid 或7.5
1991.4~mg20ti0d9.12
15
LOGO
相关研究3
雾化吸入两性霉素B对侵袭性肺曲霉病预防效果的Meta 分析
一、检索方法
❖MEDLINE生物医学数据库、科学引文索引ISI、医学 文摘资料库EMBASE
Inhaled、inhalational、nebulized、nebulization、 aerosolized、aerosol、amphotericin、AmBisome、 Fungizone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OGO
相关研究2
氟康唑联合两性霉素B雾化吸人治疗老年糖尿病下呼吸 道真菌感染的疗效分析
治疗方法
观察组 氟康唑 0.2g ivgtt qd 或氟康唑 0.1g po bid 联合 AmB 25mg + H2O 20ml 每 次 取 10~12.5ml 雾化吸入,约 15~20min , bid , 疗程10~14d
15
LOGO
相关研究3
雾化吸入两性霉素B对侵袭性肺曲霉病预防效果的Meta 分析
一、检索方法
❖MEDLINE生物医学数据库、科学引文索引ISI、医学 文摘资料库EMBASE
Inhaled、inhalational、nebulized、nebulization、 aerosolized、aerosol、amphotericin、AmBisome、 Fungizone
多
6
LOGO 相关研究1
两性霉素B雾化吸入治疗肺真菌感染的临床观察
五、临床疗效观察
表1 对照组与观察组疗效比较(例)
有效 组别 例数 痊愈 显效 好转 无效
率
对照组 17 12
3
2
0 88.2
与对照组比较,#P>0.05
观察组 25 14
4
6
1 72.0#
7
LOGO 相关研究1
两性霉素B雾化吸入治疗肺真菌感染的临床观察 六、药物不良反应观察
治疗方法
观察组 AmB 25mg + 0.9%NS 20ml 取 10ml 雾 化 吸 入 约 15~20min , qd ,持续治疗14d
5
对照组 AmB 5~25mg
+0.9%NS 500ml 从5mg/d逐渐加量 至 25mg/d , 滴 注 时间>6h,qd,后 以 25mg/d 维 持 治 疗14d
一、研究对象资料
痰真菌培养结果
性别
年龄
白色念珠菌 26例 光滑念珠菌 9例 热带念珠菌 8例 克柔念珠菌 3例
男性30例 女性16例
68.25±4.78岁
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23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具有可 比性。
10
LOGO
相关研究2
氟康唑联合两性霉素B雾化吸人治疗老年糖尿病下呼吸 道真菌感染的疗效分析
❖万方数据库
雾化吸入、两性霉素BFra bibliotek16LOGO
相关研究3
雾化吸入两性霉素B对侵袭性肺曲霉病预防效果的Meta 分析
二、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动物实验)
纳入标准
1. 以 免 疫 抑 制 小 鼠 及 大 鼠 为研究对象; 2. 暴 露 因 素 为 雾 化 吸 入 AmB,雾化操作过程描述 详细,设空白对照或安慰 剂对照; 3.具有可评价指标: 各时间 点动物存活率。
2
LOGO 相关研究1
两性霉素B雾化吸入治疗肺真菌感染的临床观察
一、研究对象肺部感染表现
临床症状
实验室检查
1. 发热,最高39.5℃ 50例
2. 咳嗽、咳痰(痰多 不易咳出 )48例
3. 胸痛、呼吸困难 42例
4. 咯血(均为小量咯 血)8例
5. 双肺可闻及干湿性 啰音 22例
1. NEUT <0.5*10^9/L 8例
二、研究对象资料
伴发疾病
性别
年龄
肝硬化脾功能亢进 并白细胞减少10例 2DM 15例 COPD 18例 IPF 6例 矽肺 1例
男性38例 女性12例
49~69岁 平均年龄58岁
将两组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年龄、 性别构成、伴发疾病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4
LOGO 相关研究1
两性霉素B雾化吸入治疗肺真菌感染的临床观察
与对照组比较,#P<0.05
观察组 23 14
5
1
3 82.6#
13
LOGO
相关研究2
氟康唑联合两性霉素B雾化吸人治疗老年糖尿病下呼吸 道真菌感染的疗效分析
五、药物不良反应观察
14
LOGO
相关研究2
氟康唑联合两性霉素B雾化吸人治疗老年糖尿病下呼吸 道真菌感染的疗效分析
六、小结
两性霉素B配成混悬液,雾化吸入后易附着在气道内, 在局部形成药膜,药物浓度高,保留时间长,有利 于药物作用的发挥,避免了静脉用两性霉素B及加大 氟康唑剂量带来的副作用,同时气道湿化后痰液也 更易排出,有利于感染的控制。用药过程中几乎没 有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
LOGO 相关研究1
两性霉素B雾化吸入治疗肺真菌感染的临床观察
四、疗效判定标准
痊愈
显效
好转
无效
发热、咳嗽、 症 状 缓 解 , 症状稍减轻, 症 状 无 改 善
咳 痰 等 症 状 肺 部 阴 影 大 肺部阴影无 甚 至 加 重 ,
完 全 消 失 , 部分吸收
明显吸收
肺部阴影无
肺部阴影吸
吸收甚至增
收
12
对照组 氟康唑 0.2g ivgtt qd 或氟康唑 0.1g
po bid 疗程10~14d
LOGO
相关研究2
氟康唑联合两性霉素B雾化吸人治疗老年糖尿病下呼吸 道真菌感染的疗效分析
四、临床疗效比较
表2 对照组与观察组疗效比较(例)
有效 组别 例数 痊愈 显效 好转 无效
率
对照组 23
9
3
3
8 52.1
2. NEUT 0.5~1*10^9/L 17例
3. G test或GM test 阳性 37例
4. 痰培养出曲霉菌、 念珠菌或毛霉菌 34例
影像学表现
胸部CT检查可见纹理 增粗、增多表现为斑 片状影、结节影或团 块影,其中4例可见典 型晕征、新月征,病 变靠近胸膜多见。
3
LOGO 相关研究1
两性霉素B雾化吸入治疗肺真菌感染的临床观察
8
LOGO 相关研究1
两性霉素B雾化吸入治疗肺真菌感染的临床观察 七、小结 雾化吸入与静脉应用两性霉素B治疗肺部真 菌感染疗效相当。雾化吸入两性霉素B通过 局部给药,减少用药剂量,避免或减轻了静 脉用药所引起的不良反应。
9
LOGO
相关研究2
氟康唑联合两性霉素B雾化吸人治疗老年糖尿病下呼吸 道真菌感染的疗效分析
二、疗效判断
痊愈
显效
好转
无效
咳嗽、咳痰 气喘等症状 消失,体温 正常,肺部 阴影完全吸 收。
咳嗽、咳痰 气喘等症状 明显改善, 体温正常, 肺部阴影大 部分吸收。
11
咳嗽、咳痰 气喘等症状 有所改善, 体温正常, 肺部阴影有 所吸收。
咳嗽、咳痰 发热等症状 无改善甚至 加重,肺部 阴影无吸收 甚至增加。
两性霉素B雾化吸入有效性探讨
1
LOGO
背景
两性霉素B(AmB)为最早应用于临床的抗真菌 药,但由于其静脉应用不良反应明显,限制了临床 广泛使用。注射用两性霉素B(欧泊)药品说明书有 超声雾化吸入给药方式的记录。但目前雾化吸入两 性霉素B仍未广泛应用于临床。本文拟通过汇报4篇 两性霉素B雾化吸入方式给药的相关文献,探讨两性 霉素B雾化吸入给药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为AmB雾化 吸入预防性应用提供更充分的循证医学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