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心理神经生理机制

合集下载

人体解剖生理学第二章心理的神经生理机制

人体解剖生理学第二章心理的神经生理机制
递信息的必经之地。脑桥传递身体运动的信息,对注意、睡 眠具有调节的作用。
中脑(midbrain):中脑中存在着视觉和听觉的反射中枢。
网状结构 :脑干中神经纤维纵横交错,呈网状。上行激
活系统和下行激活系统。上行系统维持大脑皮层的觉醒状态; 下行系统能加强或者减弱肌肉的活动。
2020/4/12
22
脑干的功能:是维持个体生命,心跳、 呼吸、消化、体温、睡眠等重要生理 活动
16
二、中枢神经系统
结构:脊髓、脑干、间脑、小脑、边缘系 统、大脑
机能:整合和调谐全身的功能,加工全部 传入的神经信息,向身体的不同部位发出 指令。
2020/4/12
17
2020/4/12
18
(一)脊髓The Spinal Cord
脊髓的结构:脊髓是将脑和周围神经系统联系起来的神经元干线;
2020/4/12
26
边缘系统各Leabharlann 分的功能下丘脑由几个神经核团和更小的神经元组成
调解动机行为:摄食、引水、体温调节、性唤起。
维持身体内部的平衡
调节内分泌系统的活动
海马
边缘系统中最大的脑结构
在外显记忆获得中具有重要作用(Eichenbaum, 1999;Squire,1992 ).例: H.M海马切除病例
2020/4/12
3
(一)结构
胞体(Cell body) :由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组 成,在这里进行着维持生命的各种代谢活动.
树突(Dendrites ):较短,负责接受刺激,并把刺 激传向胞体。
轴突( Axon ):较长,每个神经元只有一个轴突。 作用是传导刺激到它联系的各种细胞
2020/4/12
4
2020/4/12

第二章 心理的生理机制

第二章 心理的生理机制

运动性语言中枢——运动性失语症(能看、能写、能
听、不能说)

听觉性语言中枢——听觉性失语症(能看、能写、能

说、不能听)


书写语言中枢——书写障碍(能看、能听、能说、
不能写)
视觉性语言中枢——视觉性失语症(能听、能写、能
说、不能看)
优势半球
近十几年来的研究资料表明,大脑两半 球在功能上是有一定分工的。左侧大脑半球 主要掌管抽象思维,即借助语言和其他符号 系统来进行思维,故称为优势脑。右侧半球 主要掌管形象材料的知觉以及情感活动称为 非优势脑。优势脑是人类所特有的现象,为 了开发人脑的潜能特别是易被忽略的右半球 的功能,有些科学家提倡做左侧肢体体操和 加强音乐、绘画教育,以发展儿童的智力。
电传递(单个神经细胞内的传递方式) 化学传递(神经细胞之间的传递方式)
人体神经系统结构图:

中枢神经系统
脊髓
脑神经(12对)
脊神经(31对) 植物性神经
周围神 经系统
植物性神经
植物性神经也称自主神经,分布于 内脏、心血管和腺体当中。包括交感神 经和副交感神经两大类。交感神经和副 交感神经对同一个内脏器官的作用往往 是相反的。例如,交感神经可以使心跳 加快、加强,副交感神经则使心跳减慢、 减弱。
图示:左右脑的关系
脑功能的各种学说
定位说
脑功能的定位说(开始于加尔和施普次海姆)提出的颅 相说。加尔检查了颅骨的外部特征,并将这些特征与行为 的某些方面联系起来。
颅骨突出表示下面的皮层发育完好,有很好的能力;而 颅骨凹陷表示下面的皮层发育不足,能力下降。
加尔进行了上千次的观察;提出了37种重要的官能,如 聪明、探究精神、忠实、竞争性、自爱、好色等。

《普通心理学》第二章考试习题及答案

《普通心理学》第二章考试习题及答案

第二章心理的神经生理机制一.单选题1.(2010年统考真题)右图为大脑半球分区结构图,其中①②③④四个区域分别代表的是( )A 额叶顶叶枕叶颞叶B 枕叶额叶颞叶顶叶C 顶叶颞叶枕叶额叶D 颞叶顶叶额叶枕叶2.(2010年统考真题)当看到雄伟壮观的国家体育场“鸟巢”时,你的大脑皮层接收的是( )A 眼睛传来的光波B 感觉通道里传来的神经冲动C “鸟巢”的形象D 感觉通道里传来的电磁波3.(2011年统考真题)除嗅觉外,感觉信息传入大脑皮层最后一个中转站是( )A 丘脑B 下丘脑C海马D桥脑4. (2011年统考真题)初级视觉区、初级听觉区、躯体感觉区、言语运动区,在大脑皮层的部位依次是( )A 顶叶,额叶,颞叶,枕叶B 顶叶,枕叶,颞叶,额叶C 枕叶,额叶,顶叶,颞叶D 枕叶,颞叶,顶叶,额叶5. (2012年统考真题)大脑两半球之间传递信息的神经结构是( )A 杏仁核B内囊 C 边缘系统 D 胼胝体6.(2012年统考真题)神经系统最小的单位是( )A 突触B 轴突C 神经元D 胞体7.(2013年统考真题)当你的手不小心被针扎的时候,手会立刻缩回来,完成该反射活动的神经中枢主要是( )A 脊髓B 大脑C 丘脑D 小脑8.(2013年统考真题)一位中风患者的右侧肢体瘫痪,其大脑皮层左半球的病变区域位于( )A额叶 B 顶叶C颞叶 D 枕叶9.(2014年统考真题)被称为"生命中枢"的脑组织是( )A小脑 B 中脑 C 底脑 D 延脑10.(2014年统考真题)人的躯体感觉区、视觉区、听觉区分别位于( )A 顶叶、颞叶、枕叶B 顶叶、枕叶、颞叶C 颞叶、枕叶、顶叶D 颞叶、顶叶、枕叶11.(2015年统考真题)一个病人听觉器官正常,但不能理解口语,该患者受伤的脑区域是( )A 布洛卡区B 威尼尔克区C 艾克斯区D 运动区12.(2015年统考真题)下列选项中,与有机体的呼吸、吞咽、排泄等基本生命活动有密切联系的是( )A 脑桥B 中脑C 延脑D 间脑二.名词解释1.神经元2.神经冲动3.静息电位4.动作电位5.神经-体液调节三.填空题1.神经元即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的结构和机能单位,其基本作用是____________。

普通心理学第二章(彭聃龄第四版)

普通心理学第二章(彭聃龄第四版)
普通心理学
第二章 心理的神经生理机制
目录
神经系统的进化 神经元 神经系统 脑功能的各种学说
2
神经系统的进化
心理是神经系统的功能,特别是脑的功能 神经系统和脑的进化为心理现象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神经系统的进化史
多细胞动物(腔肠动物): 脊椎动物: 爬行动物:
网状神经系统
管状神经系统 大脑皮层
大脑左右两半球的功能
• 左脑:言语、阅读、书写、数学运算、逻辑推理 • 右脑:空间知觉、情绪、欣赏音乐、艺术 • 大脑两半球功能的一侧优势
脑功能的各种学说
定位说
• 开始于加尔和斯柏兹姆提出的颅相说 • 真正的定位说开始于对失语症病人的临床研究 • 布洛卡 • 威尔尼克
整体说
• 代表人物:弗罗伦斯、拉什里 • 研究方法:脑毁损技术 白鼠走迷宫实验 • 研究结论:均势原理和总体活动原理
基础。
神经网络学说

各种心理活动,特别是一些高级复杂的认知活动,是由不同脑 区协同活动构成的神经网络来实现的

不同的脑区可以构成不同的神经网络,参与不同的认知活动, 发挥不同的作用

正是由这些脑区组成的动态神经网络构成了复杂认识活动的神 经基础
神经元
• 胞体 • 树突 • 轴突
胶质细胞
• 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有大量胶质细胞 • 数量1000亿 • 功能:胶质细胞对神经元的沟通有重要作用
胶质细胞的作用
首先
其次
第三
胶质细胞对神经元 的沟通有重要作用。 它为神经元的生长 提供了线路。
它在神经元周围 形成绝缘层,使 神经冲动得以快 速传递。
它给神经元输送 营养,清除神经 元间过多的神经 递质。
神经冲动在突触间的传递, 是借助于神经递质来完成的。

02彭聃龄《普通心理学》课件_第二章 心理的神经生理机制

02彭聃龄《普通心理学》课件_第二章 心理的神经生理机制

机体感觉区:位于中央后回,属布鲁德 曼的第1,2,3区,接受由皮肤、肌肉和内 脏器官传人的感觉信号,产生触压觉、温度 觉、痛觉、运动觉和内脏感觉等。
②初级运动区 布鲁德曼第4区,主要功能是发出动作 指令,支配和调节身体在空间的位置、姿势 及身体各部分的运动。
③言语区 布洛卡区:左半球额叶的后下方,靠近外 侧裂处,受损会引发运动性失语症。 威尔尼克区:颞叶上方、靠近枕叶处,损伤这 个区域将引起听觉性失语症。 角回:在顶枕叶交界处,损坏这个区域将 出现理解书面言语的障碍,产生视觉失语症或 失读症。 本书63页图2-19在不同语言作业中大脑不 同脑区的激活。
2 皮层相对大小的变化 皮层指数:新皮层的实际大小与一种典型的 哺乳动物新皮层的期望大小比值。 进化特点之二:新皮层容积增大。
3 皮层内部结构和功能的变化 进化特点之三:皮层结构、功能更加复杂。
第二节 神经元
1.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 (1)神经元 神经元即神经细胞。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 单位、功能单位和营养单位,是脑的建筑材料。
1967年斯佩里 (Sperry) 和嘎砸尼咖 (Gazzaniga)等人对做过上述手术的人做了详细的 研究, 他们的研究方法是这样的:
切断胼胝体的病人面对屏幕而坐, 从屏幕的 另一面用幻灯机向屏幕上进行投射,要求病人注 视屏幕中央的某一点, 然后向这个点的左侧 (即 病人的左侧视野)投射字词或投射实物的图形。 投射的时间很短, 被试来不及转动眼睛仔细观察, 投射的图形便消失了。投射在左侧视野的东西, 反映在被试视网膜的右侧 (颞侧), 通过视觉传导 道落入右侧大脑半球; 相反, 投射在右侧视
一但胼胝体被切断之后, 左右大脑两半球不 能互通信息,是否会影响一个人的智力? 其次, 切断胼胝体后, 大脑两半球不得不各自独立, 是 否会形成两个意识中心? 研究者们想到, 在正常 情况下大脑两半球随时互通信息, 很难单独研究 它们, 切断胼胝体后给单独研究一个大脑半球提 供了方便条件。 可是研究研究者们对做过上述 手术的病人观察了两年, 没有发现他们在智力、 性格等方面有什麽显著的异常。

普通心理学 第2章 心理和行为的神经生理基础 教学PPT课件

普通心理学 第2章  心理和行为的神经生理基础 教学PPT课件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脊髓和脑:脊髓位于椎管中,脑位于颅腔内。
(一)脊髓
脊髓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低级部位,上接延髓,下端终止于细长的终丝。从横切面 看,脊髓中间是呈“H”形的灰质,灰质外面是白质。灰质的主要成分是神经元的细 胞体,白质的主要成分是神经纤维束。
脊髓的主要作用有: ①它将脑和周围神经联系起来,成为神经传入与传出的中介; ②脊髓可完成简单反射活动,如膝跳反射。
二、中枢神经系统
3.小脑 小脑位于延髓与脑桥的背侧,主要是协助大脑维持身体平衡与协调动作。小脑若 发生疾病,则闭眼直立时站不稳,运动时不能完成精巧的动作。 在大脑半球内侧面有一个穹隆形的脑回,因其位置在大脑与间脑交接处的边缘, 故称为边缘叶。边缘叶与有关皮质和皮质下结构构成统一的机能系统,称为边缘系统, 包括海马和杏仁核等,其功能有:个体保存(寻食、防御等活动),种族保存(生殖 功能),内脏功能,控制情绪的发生和表现,等等。
细胞膜外具有更多带正电荷的钠离子(Na+)和带负电荷的氯离子(Cl-), 细
当神经元受到足够强的刺激后,细胞膜的通透性就会迅速发生变化,钠离子比钾 离子和氯离子更容易通过细胞膜,于是钠离子内流,使膜内电位上升,并高过细胞膜 外电位,出现了去极化状态。在去极化后,细胞膜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又开始下降,对 钾离子的通透性上升,细胞膜又恢复极化,这种电位变化称为动作电位,它代表神经 兴奋的状态。
三、突触
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是通过突触进行和实现的。 一个神经元与另一个神经元彼此接触的部位叫突 触,它是神经元在机能上发生联系的部位,是信 息传递和整合的关键。
神经元之间的突触联系大致有三种接触形式: 轴突—细胞体,轴突—轴突,轴突—树突。
突触包含三个部分:突触前部分、突触间隙 及突触后部分。
三、突触

心理的生理机制

心理的生理机制
第二章 心理活动的生理机制
BRAND PLANING
商业产品部
神经元的构造、分类及神经兴奋的传导
神经系统及其机能
高级神经活动学说
本章内容提要:
神经元的构造及其分类:
——人的一切心理活动,都要通过神经系统的活动来实现。神经系统被认为是人的心理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
——神经细胞具有接收、传递和处理信息的功能。
基本过程:兴奋和抑制 规律:
扩散与集中
相互诱导
01
02
03
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及其规律:
两种信号系统:
01
——用具体事物作为条件刺激而建立起来的条件反射系统称为第一信号系统;
02Biblioteka ——用语词作为条件刺激而建立起来的条件反射系统称为第二信号系统。
03
第一信号系统是人和动物共有的,而第二信号系统是人类所特有的。
神经元(又称神经细胞)的构造:
——神经传导是由感觉N细胞传到中间神经细胞,再传到运动神经细胞,是单向传导。
一、神经元
神经元的分类:
根据神经元机能,可分为:运动神经元、感觉神经元、联络神经元(中间)等。
根据神经元突起的数目,可分为:单极细胞、双极细胞、多极细胞。
1
神经兴奋的传导:
2
神经兴奋:
04
人的两种信号系统总是协同作用的。
05
作业:
名词解释:主要是反射、反射弧、经典性条件反射、操作性条件反射。(书后第一题)
阐述神经兴奋的产生和传导。
比较经典条件反射和操作条件反射的异同。
阐述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基本规律和系统性功能。
3
当以某一形式刺激神经时,神经元就会从较安静的状态转至较活动的状态,这一现象称为神经兴奋。

心理的神经生理机制PPT

心理的神经生理机制PPT

第二节 大脑皮层及其机能
第二节 大脑皮层及其机能
运动区
感觉区
听觉区
视觉区
言语区
味觉中枢
第二节 大脑皮层及其机能

大脑半球优势
右半球是艺术性的
左半球是科学性的
第三节 脑机能学说

一、定位说 脑的各项功能与皮层的特定部位有
关。
二、整体说 认为大脑皮层各个部位几乎以均
等的程度对学习发生作用,是以总体发生作用的。
周围神经系统
脊神经(31对) 植物性神经
交感神经 副交感神经
中枢神经系统局部结构图
中枢神经系统主要功能
脊髓向大脑传送神经冲动或把大脑发出的神经冲 动传递给效应器官;也能完成一些简单的反射, 如膝跳反射、肘反射等。 脑干是脑最古老的部位,也是维持生命的基本活 动,如呼吸、心跳、体温调节等。 小脑具有保持身体平衡,调节肌肉紧张度,实现 随意和不随意运动的作用。 大脑位于脑干和小脑之上,是脑和整个神经系统 的最高部位,结构复杂,功能高级。
突触的分类不同研究者给予不同的分类: 1、化学突触和电突触; 2、轴突-树突突触、轴突-胞体突触、轴突 -轴突突触; 3、包围式突触,依傍式突触; 4、兴奋型突触,抑制性突触。

第一节 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
脑干 (延脑、脑桥、中脑)

中枢神经系统
小脑 大脑
脊髓
神经系统
脑神经(12对)
第一节 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

(二)胶质细胞 在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有大量胶质细 胞,总数1000亿以上。
为神经元的生长提供了线路,并恢复受损的细 胞; 在神经元周围形成绝缘层,使神经冲动得以快 速传递; 给神经元输送营养,清除神经元间过多的神经 递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心理神经生理机制
二、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狼孩儿事件——印度,卡玛拉、亚玛拉, 1920年0月。
逃避日本深山里的中国矿工 鲁宾逊漂流记
第二章心理神经生理机制
三、个体心理具有主观能动作用
心境 动机 态度 价值观
第二章心理神经生理机制
第三节 神经元
一、神经元的结构与类型 (一)神经元的结构 神经元,又称神经组织,是构成神经系统结
(一)突触的结构
第二章心理神经生理机制
(二) 神经冲动的化学传导
神经冲动在突触间的传递,是借助于神经递质来完 成的。当神经冲动到达轴突末梢时,有些突触小泡 突然破裂,并通过突触前膜的张口处将存储的神经 递质释放出来。当这种神经递质经过突触间隙后, 就迅速作用于突触后膜,并激发突触后神经元内的 分于受体 (另一种化学物质),从而打开或关掉膜 内的某些离于通道,改变了膜的通透性,并引起突 触后神经元的电位变化,实现神经兴奋的传递
胞体:整合信息 树突:接受信息 轴突(神经纤维):传递信息 神经:是多个神经纤维组成的束。
第二章心理神经生理机制
(三)神经胶质细胞
神经胶质细胞(neuroglial cell)又称胶质细胞 (glial cell),是神经组织中除神经元以外的另一大 类细胞,其数量为神经元的10-50倍,而总体积与 神经元的总体积相差无几(神经元约占45%,神经 胶质细胞约占50%)。
中间神经元:也称联合神经元(association neuron)是在神经元之间起联络作用的神经元, 是多极神经元,人类神经系统中,最多的神经元, 构成中枢神经系统内的复杂网络。胞体位于中枢神 经系统的灰质内,其突起一般也位于灰质。
第二章心理神经生理机制
人的神经系统由140亿——160亿个神经元 组成。
一元论:认为精神世界是物质世界的派生,把灵 魂看成是物体世界发展的结果,是物质发展的最高阶 段。由此,心理是身体的一种机能,是由外界事物的 作用而产生的。
进化心理学
第二章心理神经生理机制
第二节 心理的实质
一、心理是脑的机能(心理是在大脑中产生的) 1.从物种发展史看心理是物质发展到高级阶段
的属性 2.解剖学的事实证明心理是脑的机能
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神经元是具有长突起 的细胞,它由细胞体(胞体)和细胞突起 (突起)构成。
第二章心理神经生理机制
胞体与突起结构图
第二章心理神经生理机制
(二)神经元的分类
1、根据神经元突起的数目划分 假单极神经元:胞体近似圆形,发出一个突起,在
离胞体不远处分成两支,一支树突分布到皮肤、肌 肉或内脏,另一支轴突进入脊髓或脑 双极神经元:胞体近似梭形,有一个树突和一个轴 突,分布在视网膜和前庭神经节。 多级神经元:胞体呈多边形,有一个轴突和许多树 突,分布最广,脑和脊髓灰质的神经元一般是这类。 根据神经元的机能,可分为感觉(传入)神经元, 运动(传出)神经元和联络(中间)神经元3种。 神经元的功能总体来说是:受到刺激后能产生兴奋, 并且传导兴奋。
此电流方向在膜外是由未兴奋部位流向兴奋部位; 在膜内是由兴奋部位流向未兴奋部位,形成局部回 路。这一局部电流,降低了邻近静息部分的膜电位, 使它发生去极化,出现锋电位。
紧接着,这个新的兴奋部位又可通过局部电流再刺 激它相邻部位的膜,产生锋电位。依次进行,就是 冲动的传导。
第二章心理神经生理机制
三、神经冲动的化学传导
第二章心理神经生理机制
第二章心理神经生理机制
2、根据神经元的功能
感觉神经元:也称传入神经元(afferent neuron) 是传导感觉冲动的,胞体在脑、脊神经节内,多为 假单极神经元。
运动神经元:也称传出神经元(efferent neuro), 是传导运动冲动的神经元,多为多极神经元。胞体 位于中枢神经系统的灰质和植物神经节内,其突起 构成传出神经纤维。
第二章心理神经生理机制
去极化:一般细胞的内部以细胞膜为界,内 部具负电性,这种极性程度的减弱称为去极 化。
锋电位:在刺激后几乎立即出现,潜伏期理神经生理机制
(二)神经冲动传导的过程
当神经纤维某一部分受刺激而兴奋时,这部分膜外 电位暂时较负,膜内电位较正,而邻近处于静息状 态的膜则仍是外正内负。这样,在兴奋部位与未兴 奋部位之间存在着电位差,出现局部电流。
胶质细胞没有传导能力,但对神经元的正常活动与 物质代谢都有重要作用。
在常规的神经组织切片中,通常神经胶质细胞的体 积比神经元小。
第二章心理神经生理机制
神经胶质细胞的功能
1.框架、支持作用; 2.修复、再生作用; 3.免疫应答; 4.物质代谢和营养中心; 5.绝缘; 6.稳定细胞外的K+浓度; 7.参与某些递质的生物活性物质的代谢; 8.增强突触形成与强化突触传递;
第二章心理神经生理机制
二、神经冲动的传导
(一)神经冲动传导的本质 神经纤维膜所产生锋电位的依次传递 静息电位:是指细胞未受刺激时,存在于细胞膜内外
两侧的外正内负的电位差。电位差存在于安静细胞膜 的两侧,简称静息电位或膜电位。哺乳动物神经细胞 的静息电位为-70mV 。 动作电位:可兴奋组织或细胞受到阈上刺激时,在静 息电位基础上发生的快速、可逆转、可传播的细胞膜 两侧的电变化。动作电位的主要成份是峰电位。
第二章心理神经生理机制
从进化树 中还可看 出:生物 进化有一 个规律。 都是从水 生到陆生, 从低等到 高等,从 单到复杂。
第二章心理神经生理机制
五、人类心理的起源
两种对立的心理观:
二元论:认为心理是独立与物质世界之外的精神 世界,把灵魂看成是世界的本原。由此,心理是不可 捉摸的,一切存在都是灵魂的产物。克莱:“存在就 是被感知”;陆九渊:“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 宙。”
《普通心理学》讲义
主编:彭聃龄 适用:心理学专业本科
第二章心理神经生理机制
第二章 心理的神经生理机制
第二章心理神经生理机制
第一节 心理的起源
一、反映是任何物质形态固有的特性 二、反映是一切生物的基本特性 三、感受性——心理的反映形式
第二章心理神经生理机制
四、动物心理的发展
(一)感觉阶段——无脊椎动物的心理发展 (二)知觉阶段-低等脊椎动物的心理发展 (三)思维的萌芽阶段——哺乳动物心理的发展 (四)具体思维萌芽阶段——灵长目动物的心理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