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由重分发(引入)技术
08路由重分布

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续)
5、因为EIGRP的度量相对复杂,所以在重分 因为EIGRP的度量相对复杂, EIGRP的度量相对复杂 布时,需要分别指定带宽、延迟、可靠性、 布时,需要分别指定带宽、延迟、可靠性、 带宽 负载以及MTU参数的值。 负载以及MTU参数的值。 以及MTU参数的值 6、EIGRP能够识别内部路由和外部路由,默 EIGRP能够识别内部路由和外部路由, 能够识别内部路由和外部路由 认情况下,内部路由的管理距离是90,外 认情况下,内部路由的管理距离是90, 90 170( 部路由的管理距离是170 部路由的管理距离是170(路由代码为 EX” ”D EX )。
3、注入默认路由
EIGRP:ip defaultEIGRP:ip default-network (D* 1.0.0.0/8) OR:redistribute static (D*EX 0.0.0.0/0) RIP:defaul defaulRIP:defaul-information originate defaultOR:ip default-network OR:redistribute static 0.0.0.0/0) (R* 0.0.0.0/0) OSPF:defaul defaulOSPF:defaul-information originate (O*E2 0.0.0.0/0)
度量
路由重分布时,必须给重分布而来的路 由指定的度量值被称为默认度量值或 由指定的度量值被称为默认度量值或种 子度量值,它是在重分布期间定义的。 子度量值,它是在重分布期间定义的。
路由协议 RIP EIGRP OSPF IS-IS BGP 默认种子度量值 无限大 无限大 BGP为1,其他为20 0 IGP的度量值
配置重分布( 配置重分布(续)
JUNIPER防火墙OSPF路由协议相关配置及重分发静态路由

启用OSPF1)在“network>routing>virtual router>edit”菜单中,编辑。
点击”Create ospf insance”,选中“Ospf enabled”。
2)如下图,启用发布缺省路由功能(可选项)。
编辑接口1)进入OSPF编辑界面点击config,如下图:选中要启用OSPF协议的接口,选中,点击add.2)在接口视图下,选中“enable”,如下图:引入静态路由到OSPF发布域1)建立1条静态路由(注意metric为1),如下图:2)在network>routing>virtual routers,点击“route map”,点击NEW,新建如下:以上表示只是重发布metric为1的静态路由到ospf 域中去。
备注说明:●以上是通过匹配静态路由的metric值来发布路由,也可通过匹配新建静态路由时的tag值,来发布静态路由,如下图。
●也可通过匹配静态路由的转发接口来发布路由,如下图表示从ethernet0/2转发的静态路由都发布到ospf域:●在同一个map的同一个sequence no中,metric、tag、interface如果同时选中的话,表示这3个值都要同时匹配,才能发布。
●如果想匹配其中一个metrci值、tag值或interface就发布的话,可在同一个map下,新建不同的sequence no,分别选中metrci值、tag值或interface。
3)在network>routing>virtual routers(ospf),点击add,如下:这样就把static列表的静态路由发布到ospf路由域中了。
引入接口直连路由到OSPF发布域1)在network>routing>virtual routers菜单中,点击Access list,新建access list ,2)在router map 中,新建route map,如下:备注说明:只有匹配Access list 10(网段是100.100.100.0/24)的接口直连路由才发布到OSPF 路由域。
路由引入原理

路由引入原理详解什么是路由在计算机网络中,路由(Routing)是指根据某种算法将数据包从源节点传输到目标节点的过程。
路由器(Router)是用来实现路由功能的设备,它根据网络中的路由表来选择最佳路径,并将数据包转发到下一个节点。
路由是网络通信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决定了数据包的传输路径和时间。
因此,了解路由引入原理对于理解网络通信的工作原理非常重要。
路由引入原理在计算机网络中,路由引入(Routing Introduction)是指将路由器引入到网络中的过程。
它包括了配置路由器、建立路由表和选择路由算法等步骤。
1. 配置路由器在引入路由之前,首先需要配置路由器的基本参数,包括IP地址、子网掩码、网关等。
这些参数用来标识路由器在网络中的位置,并确定它的工作方式。
配置路由器的过程通常通过命令行界面(CLI)或Web界面来完成。
管理员可以通过这些界面输入命令或设置选项来完成路由器的配置。
2. 建立路由表建立路由表是路由引入的核心步骤。
路由表是一个记录了网络中各个节点之间连接关系的表格,它用来指导路由器选择最佳路径。
路由表通常由管理员手动配置,或通过动态路由协议自动学习。
手动配置路由表需要管理员了解网络拓扑结构,并根据实际情况填写路由表项。
而动态路由协议则可以自动学习网络中的路由信息,并更新路由表。
建立路由表的过程中,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路由器之间的连接方式:路由器之间可以通过直连方式连接,也可以通过交换机、集线器等设备连接。
不同的连接方式会影响路由表的构建和选择算法。
•网络拓扑结构:网络拓扑结构决定了数据包传输的路径选择。
常见的网络拓扑结构有星型、环形、树形等。
不同的拓扑结构需要采用不同的路由算法。
•路由器的性能和带宽:路由器的性能和带宽决定了数据包的传输速度和质量。
在建立路由表时,需要考虑路由器的性能和带宽,以选择最佳路径。
3. 选择路由算法路由算法是决定数据包传输路径的核心。
它根据路由表中的信息和一定的策略来选择最佳路径。
实验08-路由重分发

RIP与OSPF的路由重分发实验目的:1、掌握RIP与OSPF的重发布配置。
2、理解OSPF的E1与E2类型的路由。
实验拓扑图实验步骤及要求:1、配置各台路由器的IP地址,并且使用Ping命令确认各路由器的直连口的互通性。
2、配置R1与R2的OSPF路由协议和R2与R3的RIP路由协议。
R1(config)#router ospf 1R1(config-router)#network 172.16.255.0 0.0.0.3 area 0R1(config-router)#network 172.16.1.0 0.0.0.255 area 0R1(config-router)#network 172.16.2.0 0.0.0.255 area 0R2(config)#router ospf 1R2(config-router)#network 172.16.255.0 0.0.0.3 area 0R2(config-router)#exitR2(config)#router ripR2(config-router)#network 192.168.255.0R3(config)#router ripR3(config-router)#network 192.168.255.0R3(config-router)#network 192.168.1.0R3(config-router)#network 192.168.2.03、查看R1、R2和R3的路由表R1#show ip routeCodes: C - connected, S - static, R - RIP, M - mobile, B - BGPD - EIGRP, EX - EIGRP external, O - OSPF, IA - OSPF inter areaN1 - OSPF NSSA external type 1, N2 - OSPF NSSA external type 2E1 - OSPF external type 1, E2 - OSPF external type 2i - IS-IS, L1 - IS-IS level-1, L2 - IS-IS level-2, ia - IS-IS inter area* - candidate default, U - per-user static route, o - ODRP - periodic downloaded static routeGateway of last resort is not set172.16.0.0/16 is variably subnetted, 3 subnets, 2 masksC 172.16.255.0/30 is directly connected, FastEthernet0/0C 172.16.1.0/24 is directly connected, Loopback0C 172.16.2.0/24 is directly connected, Loopback1R2#show ip routeCodes: C - connected, S - static, R - RIP, M - mobile, B - BGPD - EIGRP, EX - EIGRP external, O - OSPF, IA - OSPF inter areaN1 - OSPF NSSA external type 1, N2 - OSPF NSSA external type 2E1 - OSPF external type 1, E2 - OSPF external type 2i - IS-IS, L1 - IS-IS level-1, L2 - IS-IS level-2, ia - IS-IS inter area* - candidate default, U - per-user static route, o - ODRP - periodic downloaded static routeGateway of last resort is not set172.16.0.0/16 is variably subnetted, 3 subnets, 2 masksC 172.16.255.0/30 is directly connected, FastEthernet0/1O 172.16.1.1/32 [110/2] via 172.16.255.1, 00:03:33, FastEthernet0/1O 172.16.2.1/32 [110/2] via 172.16.255.1, 00:03:33, FastEthernet0/1从R1学习到的OSPF网络路由C 192.168.255.0/24 is directly connected, FastEthernet0/0R 192.168.1.0/24 [120/1] via 192.168.255.1, 00:00:25, FastEthernet0/0R 192.168.2.0/24 [120/1] via 192.168.255.1, 00:00:25, FastEthernet0/0从R3学习到的RIP网络路由R3#show ip routeCodes: C - connected, S - static, R - RIP, M - mobile, B - BGPD - EIGRP, EX - EIGRP external, O - OSPF, IA - OSPF inter areaN1 - OSPF NSSA external type 1, N2 - OSPF NSSA external type 2E1 - OSPF external type 1, E2 - OSPF external type 2i - IS-IS, L1 - IS-IS level-1, L2 - IS-IS level-2, ia - IS-IS inter area* - candidate default, U - per-user static route, o - ODRP - periodic downloaded static routeGateway of last resort is not setC 192.168.255.0/24 is directly connected, FastEthernet0/1C 192.168.1.0/24 is directly connected, Loopback0C 192.168.2.0/24 is directly connected, Loopback14、根据show ip route命令可以看出,只有R2路由才可以学习到整个网络的完整路由。
三层交换的概念 -回复

三层交换的概念-回复三层交换的概念是指在网络通信中利用三层协议进行交换操作的一种网络交换技术。
它基于三层网络协议,将数据包转发到合适的目的地。
三层交换技术使得网络可以根据IP地址来进行路由转发,提高了网络的性能和可靠性。
三层交换是将传统二层交换与三层路由相结合的一种网络交换方式。
在传统的二层交换中,交换机仅根据目标MAC地址来转发数据包,而无法根据网络层的地址(如IP地址)区分不同的网络。
而三层交换则能够根据网络层的地址来进行路由转发,实现更精确的数据包转发。
三层交换的关键特性包括以下几点:1. 路由转发:三层交换可以根据网络层地址(如IP地址)进行路由转发,只转发到达目的网络的数据包。
通过利用路由表来判断数据包的最佳路径,可以避免广播风暴和网络拥塞,提高网络的性能和可靠性。
2. 子网划分:三层交换可以将一个物理网络划分为多个逻辑网络,即子网。
每个子网可以有自己的网络层地址空间和路由策略,实现相互隔离的网络环境。
这样可以提高网络的安全性和管理灵活性。
3. 路由选择:三层交换根据路由协议和路由表来选择最佳路径进行数据包转发。
路由协议可以是静态路由,也可以是动态路由,如RIP(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和OSPF(Open Shortest Path First)。
通过路由选择算法,交换机可以根据网络的拓扑结构和链路状态来选择最优的路径,提高网络的效率和灵活性。
4. 多层ACL(Access Control List):三层交换可以根据ACL来控制数据包的流动。
ACL可以基于源IP地址、目的IP地址、协议类型、端口号等信息进行过滤和限制。
通过精确的访问控制,可以保护网络免受恶意攻击和非法访问。
5. 路由重分发:三层交换可以根据不同子网的需求进行路由重分发。
通过将路由信息公告到其他子网,可以实现不同子网之间的互通,扩大网络的覆盖范围。
三层交换的工作原理如下:1. 数据包接收:当交换机接收到一个数据包时,会先检查目标MAC地址。
14.1路由重发布(路由引入)

3.0 重发布的操作实训
动态路由协议重发布示例
重分发直连路由、静态路由和默认路由示例
• 重分发默认路由
default-information originate [ route-map route-map-name ] default-information originate [ always ] [ metric metric-value ] [ metrictype type-value ] [ route-map map-name ]
• 重分发静态路由
redistribute static [ metric metric-value ] redistribute static [ subnets ] [ metric metric-value ] [ metric-type { 1 | 2 } ] [ tag tag-value ] [ route-map map-tag ]
引入其它路由协议:RIP引入OSPF,OSPF引入RIP
重发布的默认度量值
• 路由重分发时,给重分发过来的路由默认被指定一个度量 值(metric值),也称“种子度量值”。OSPF度量值为: 代价[COST,10^8/带宽(byte)], RIP度量值为:跳数。
RIP 无穷大 必须手工指定
R1(config-router)#default-metric 1 //使用此命令来设定种子metric值
Static
Direct Direct
RTB
11.0.0.0
R R
OSPF
RTA
R
redistribute static subnets
Loopback0:2.2.2.2/32
引入静态路由包括:静态路由、默认路由
路由重分发工作原理

路由重分发工作原理路由重分发工作原理网络协议有很多种,例如isis、rip、ospf、bgp等,在大型公司中经常会出现网络设备之间运行多种网络协议的情况,各种网络协议之间如果不进行一定的配置那么设备之间是不能进行互通信息的,在这种情况下就出现了路由重分发技术,路由重分发的作用就是为了实现多种路由协议之间的协同工作。
路由重分发的工作原理:通过在各种路由协议的配置中添加一定的配置使将路由协议广播到另外的路由协议中,让各个路由协议都能检测到运行其他的路由协议的网段,从而实现数据的传输。
路由重分发技术需要用到redistribute命令rip协议的redistribute命令redistribute protocol 【metric metric-value】【match internal | external nssa-external type】【route-map map-tag】protocol:路由重分发的源路由协议 metric metric-value:设置路由重分发的度量值(1···6),没有将使用default-metric命令设置的metric值 match internal | external nssa-external type:设置重分发路由的条件,只适合重分发的源路由协议是ospf route-map map-tag应用路由图进行重分发ospf协议的redistribute命令 redistribute protocol 【subnets】【metric metric-value】【metric-type{1 | 2}】【tag tag-value】【route-map map-tag】protocol:路由重分发的源路由协议subnets:设置是否重分发子网metric metric-value:设置路由重分发的度量值(1···16777214),没有将使用default-metric命令设置的metric值metric metric-type:设置重分发的路由度量类型,默认值为2 tag tag-value:设置重分发的路由的tag(0···2147483647)默认为0 route-map map-tag应用路由图进行重分发重分发到ospf中的时候,除了直连路由和默认路由外,其他重分发的路由的默认的度量值是20,默认度量值类型是2,且默认不重分发子网。
路由重分发-redistribute

路由重分发-redistribute路由重分发 redistribute什么叫路由重分发?属于路由策略,主要⽤于不同的路由协议之间,使它们相互融合进⾏导⼊导出路由条⽬。
具体⽤在哪⾥呢?边界⽹关设备上,那企业内部会⽤到路由重分发吗?通常情况下是不可能⽤到的,因为⼀个企业内部通常是这样⼉的防⽕墙充当⽹关/双线接⼊/双⽹关———核⼼交换机———汇聚交换机,HSRP/VRRP(双GW),SLA上⾏监测,流量分摊MST,也就没啥了,然后只运⾏⼀种路由协议,这样能够保证安全的同时,还可以保证稳定。
这是⼀个企业内部⽹络的需求,⽽路由协议的重分布,多⽤于外部,/IDC/ISP像BGP的重分布学到⽬前为⽌,我们见到的协议有Rip eigrp ospf static connected 默认⽆论是哪种协议之间的重分发,都要遵循⼀个原则,就是“嫁鸡随鸡,嫁狗随狗”要遵循本地协议的“标准”如rip 参考的是跳数,Eigrp 参考的是复合度量值,带宽延迟可靠性负载 MTUOSPF 参考的是带宽 cost如果是宣告到他们的协议中,⼀定要遵循他们的标准实例Rip------eigrpR1-----R2运⾏ripR2-----R3运⾏eigrp最终由R2进⾏双向的重分发配置rip 和eigrp就不多说了R2(config-router)#router eigrp 1R2(config-router)#redistribute rip metric 10000 100 255 1 1500这就是前⾯所提到的,分布到什么协议,就要遵循什么协议的标准,Eigrp采⽤复全度量值做为参考,那么就要在重分布的时候设置这些参数顺序是带宽延迟(微秒)换算后=1ms 可靠性负载 MTUR2(config-router)#router ripR2(config-router)#redistribute eigrp 1 metric 1⽽RIP使⽤的是跳数,那么eigrp进rip后,也要遵循跳数的原则,这⾥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将Metric设置为15的话,将会发⽣⼀个现象,所有的重分布进rip的条⽬都将不可达,因为原始就是1 ,再加上15=16,,还有,就是如果不设置metric值的话,系统也会默认将这个跳数置为⽆穷⼤,也就是不可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路由重分发技术
一、路由重分发介绍
1、两个协议之间相互学习路由条目
2、可以省掉不必要的麻烦
二、路由重分发之间相互采用用的什么
1、OSPF:开销
2、EIGRP:度量
3、RIP:跳数
4、Static(静态):直接重分发
三、重分发配置命令
1、将OSPF重分发进RIP
①router rip :进入RIP进程
②redistribute ospf 100(进程号) metric 1(跳数) :为OSPF路由指定跳数
2、将RIP重分发到OSPF
①router ospf 100 :进入OSPF进程
②redistribute rip metric 100(开销) subnets :为RIP路由指定开销
3、将OSPF重分发到EIGRP
①router eigrp 100 :进入EIGRP进程
②redistribute ospf 100 metric 10000 1000 255 1 1500 :为OSPF路由指定度量
(带) (延) (可) (负) (M)
4、将静态重分发进OSPF
①router ospf 100 :进入OSPF进程
②redistribute static subnets :将静态重分发到OSPF
在OSPF中重分发不加Subnets重分到OSPF里的路由都是主类网络。
5、将直连重分发进RIP
①router rip :进入RIP进程
②redistribute connected :将直连重分发进RIP
6、另一种重分发路由方式
①router ospf 100 :进入OSPF进程
②redistribute eigrp 100 :将EIGRP重分发进OSPF(OSPF默认cost:20)
③default-metric 100(开销) :指定重分发的metric(度量)
四、查看重分发配置命令
1、show runnning-config |section router eigrp :查看EIGRP的重分发配置
2、show runnning-config |section router ospf :查看OSPF的重分发配置
3、show runnning-config |section router rip :查看RIP的重分发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