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流程)关于瓷砖生产工艺流程详细介绍
瓷砖生产工艺流程介绍怎么写的呢

瓷砖生产工艺流程介绍怎么写的呢
瓷砖是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室内装饰中,其生产过程涉及多个工艺环节。
下面将从原料准备、研磨成型、干燥、装炉烧成和包装出厂等方面介绍瓷砖的生产工艺流程。
首先,瓷砖的生产需要准备各种原料,包括瓷土、石英砂、长石和粘土等。
这些原料需按一定比例混合,经过一系列处理后得到瓷砖的坯体。
接下来是研磨成型的过程。
在这个环节中,原料经过研磨、混合、加水制浆等工序,最终形成了瓷砖的坯体。
坯体经过模具成型后,需要进行干燥处理,以去除多余的水分。
随后是装炉烧成阶段。
坯体放入炉内进行烧结,经过高温处理,使瓷砖坯体结晶硬化,形成坚硬的瓷质。
烧成过程需要控制好温度和时间,确保瓷砖的质量。
最后是包装出厂环节。
烧成后的瓷砖需要经过检查和质量验收,合格的产品进入包装环节。
通常瓷砖会根据规格、颜色等分类包装,并在外包装上标明产品信息和商标。
总的来说,瓷砖生产工艺流程相对复杂,需要严格按照要求操作,保证产品质量。
只有经过每个环节的精心处理,才能生产出质量过硬的瓷砖产品。
希望通过以上介绍,您对瓷砖的生产工艺流程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1。
瓷砖生产工艺流程介绍怎么写的好

瓷砖生产工艺流程介绍怎么写的好瓷砖是一种常见的装饰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室内和室外的地面和墙面装饰。
瓷砖的生产工艺流程包括原料准备、制胚、干燥、施釉、烧制等多个环节。
下面将详细介绍瓷砖生产的各个环节,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瓷砖的生产工艺流程。
1. 原料准备瓷砖的主要原料包括粘土、长石、石英和矿物颜料等。
在生产过程中,这些原料需要进行精确配比,以确保瓷砖的质量和色泽稳定。
原料的选择和配比是影响瓷砖品质的关键因素之一。
2. 制胚制胚是瓷砖生产的第一步,主要是将原料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在专用的制胚机器上进行压制,形成瓷砖的初步形态。
经过制胚后的瓷砖坯体需要经过充分的挤压和挤出,确保瓷砖的密实度和均匀性。
3. 干燥制胚完成后,瓷砖坯体需要进行干燥处理。
干燥的主要目的是去除水分,使瓷砖坯体具有一定的硬度和强度。
通常采用空气流通的热风干燥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瓷砖的生产效率和质量。
4. 施釉施釉是瓷砖表面处理的关键环节。
施釉可以使瓷砖具有更好的防污性能和装饰效果。
常用的施釉方法包括浸釉和喷釉两种,通过涂覆釉料和经过烘烤处理,使瓷砖表面形成坚硬的瓷釉层。
5. 烧制烧制是瓷砖生产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最关键的一个环节。
瓷砖需要放入窑炉中进行高温烧制,使瓷砖坯体变成坚硬的成品。
烧制过程需要控制温度、时间和气氛等因素,以确保瓷砖的烧结均匀和品质稳定。
总的来说,瓷砖生产的工艺流程需要严谨的操作和精准的控制,每一个环节都影响着最终瓷砖的质量和性能。
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生产工艺流程,才能生产出高质量的瓷砖产品,满足人们对于美观、耐用的装饰需求。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瓷砖生产工艺流程,为瓷砖生产提供参考和帮助。
瓷砖生产工艺流程详细介绍

瓷砖生产工艺流程详细介绍
1. 原料准备阶段
在瓷砖生产的第一阶段,需要准备各种原料。
主要原料包括粘土、长石、石英、矿渣等。
这些原料需要经过严格的筛分、混合和加工,以保证最终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2. 造粒和成型阶段
在这个阶段,原料会被送入破碎机进行造粒,然后通过挤压成型机或模压机进
行成型。
成型后的瓷砖经过压制,形成一定的厚度和形状。
3. 干燥和烧结阶段
成型后的瓷砖需要先进行干燥,通常会放在干燥室中进行热风干燥,以去除多
余的水分。
接着瓷砖会被送入窑炉进行烧结,将其加热到高温,使其各种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形成致密的结晶结构。
4. 釉面处理阶段
在烧结后的瓷砖表面通常会比较粗糙,需要通过涂釉进行表面处理。
涂釉一般
包括釉浆涂覆和烧结。
在烧结的过程中,釉面会与瓷砖基体结合,形成坚固的保护层,提高瓷砖的光亮度和耐磨性。
5. 包装和质检阶段
最后一道工序是将瓷砖进行包装和质检。
包装通常采用纸箱或木箱包装,以防
止瓷砖在运输过程中受到损坏。
质检是确保瓷砖质量符合标准的关键环节,包括外观、尺寸、平整度、色差等指标的检测。
以上是瓷砖生产工艺的基本流程,每个环节都需要严格的控制和管理,以确保
最终产品的质量和性能符合市场需求。
瓷砖制造工艺流程

瓷砖制造工艺流程
《瓷砖制造工艺流程》
瓷砖作为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地板和墙面装饰。
其制作工艺繁复,需要经过多道工序才能完成。
以下是瓷砖制造的基本工艺流程:
1. 原材料准备:瓷砖的原材料主要包括陶瓷粉、矿物质和颜料等。
这些原材料需要经过严格筛选和配比,确保瓷砖的质量和颜色。
2. 混合和成型:将筛选好的原材料与水混合,形成泥浆状的瓷泥。
然后通过压制或注塑的方式将瓷泥压制成瓷砖的形状,经过模具成型,成型完成后需要进行干燥处理。
3. 装饰和印花:瓷砖的表面装饰和图案印花是其设计的重要部分。
通过喷涂或者印刷的方式,将颜料或图案印在瓷砖表面,增加其装饰效果。
4. 烧制:经过装饰和印花的瓷砖需要进行烧制,通过高温烧结,使其达到一定的硬度和耐磨性。
烧制的温度和时间都是关键的参数,决定了瓷砖的质量。
5. 切割和修整:烧制完成的瓷砖需要进行切割和修整,使其尺寸规格达到要求,边角光滑,表面平整。
6. 包装和质检:最后,经过切割和修整的瓷砖需要进行包装和
质检。
质检过程将会检查瓷砖的表面质量、尺寸精度等,确保产品质量。
以上就是瓷砖制造的基本工艺流程,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经过精心设计和严格控制,才能生产出高质量的瓷砖产品。
瓷砖生产工艺流程介绍

瓷砖生产工艺流程介绍瓷砖是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它具有美观、耐用、易清洁等特点,在家居装修和建筑工程中广泛应用。
本文将介绍瓷砖的生产工艺流程,包括原材料准备、瓷砖制造、烧制和包装等环节。
原材料准备瓷砖的制作需要使用多种原材料,包括粘土、石英、长石、石灰石等。
这些原材料需要经过粉碎、混合和筛分等过程进行预处理。
首先,原材料被送入破碎机进行粉碎,然后进入混合机进行混合,以确保不同原材料的比例达到要求。
最后,经过筛分,除去过大或过小的颗粒,得到均匀的原料。
瓷砖制造瓷砖制造的第一步是将原材料和水混合成泥浆状。
这一步可以通过湿式或干式的方法来完成。
湿式制造是指在加入水的情况下,通过搅拌和研磨将原材料制成泥浆。
干式制造是指事先将原材料混合,形成粉末状,然后再加入水制成泥浆。
接下来,制成泥浆的原材料需要进行成型。
常见的成型方法有压制和挤压两种。
在压制方法中,泥浆被放入模具中,经过压力作用,使其成型。
而在挤压方法中,则是通过将泥浆挤出模具,然后切割成所需的形状。
烧制瓷砖成型后需要进行烧制,以使其变得坚固和耐用。
烧制过程是将瓷砖放入窑炉中进行高温处理。
这一步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去除瓷砖中的水分,二是将瓷砖中的主要原料晶化,使其拥有良好的物理特性。
烧制过程中,窑炉温度需要逐渐升高,通常分为预烧和烧成两个阶段。
预烧阶段温度较低,主要是为了去除瓷砖中的水分。
烧成阶段温度升高到较高温度,以使原材料中的石英和长石发生化学反应,形成瓷质体。
包装瓷砖烧成后,需要进行包装,以便运输和销售。
包装的过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清洁、检查、按规格分类、堆码、用方木隔板固定、翻包或用包装袋封装。
清洁是确保瓷砖表面干净的重要环节,一般采用喷水或使用清洁剂进行清洁。
检查是检查瓷砖的质量和尺寸是否符合要求。
按规格分类是将不同规格、花色的瓷砖分别进行分类堆放。
堆码是将瓷砖堆叠在一起,通常是按照一定的层数进行堆放。
用方木隔板固定是在堆码的过程中,利用方木隔板将瓷砖固定在一起,以防止瓷砖在运输过程中碰撞。
瓷砖生产工艺流程详细介绍

瓷砖生产工艺流程详细介绍1. 原材料准备瓷砖的主要原材料包括粘土、石英、长石等。
在生产前,首先需要按照一定比例将原材料进行搅拌,以确保砖体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同时,根据瓷砖的不同种类和规格,可以添加一些特殊原材料,如颜料和助剂等。
2. 取材与成型经过原材料准备后,将混合好的原料送入胚料窑,进行烧结处理。
烧结过程需要严格控制温度和时间,以确保瓷砖具有良好的强度和耐久性。
烧结完成后,将胚料进行冷却和切割,得到所需的瓷砖坯体。
3. 表面处理瓷砖坯体经过表面处理后,可以提高瓷砖的装饰效果和表面光滑度。
常见的表面处理方式包括抛光、喷釉和冷冲等。
抛光是通过机械设备将瓷砖表面磨光,使其呈现光滑亮丽的效果。
喷釉是将一层或多层的釉料喷涂在瓷砖表面,形成不同的颜色和花纹。
冷冲是将带有花纹的钢模板压入瓷砖表面,使其呈现出立体的图案。
4. 干燥和烧结经过表面处理后的瓷砖需要进行干燥,以去除水分并提高瓷砖的稳定性。
通常使用干燥窑进行干燥处理。
干燥完成后,将瓷砖送入烧窑进行烧结。
烧结过程是将瓷砖坯体进行高温处理,使其不仅具有良好的物理性能,还提高了瓷砖的光泽度和耐磨性。
烧结完成后,瓷砖经过冷却,可以进一步进行检验和包装。
5. 检验和包装生产出的瓷砖需要经过严格的质量检验,以确保其符合相关的标准和要求。
主要的检验项目包括外观质量、尺寸精度、抗弯强度和耐磨性等。
合格的瓷砖将进行包装,常见的包装方式包括纸箱和托盘包装。
在包装过程中,还需要标明瓷砖的规格、数量和生产日期等重要信息。
6. 库存和运输瓷砖经过包装后,将进入仓库进行存放和库存管理。
在仓库中需要做好防潮、防尘和防震等工作,以确保瓷砖的质量。
在运输过程中,需要采取合适的运输方式,并且注意保护瓷砖免受损坏。
7. 售后服务作为瓷砖的制造商,售后服务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在瓷砖销售之后,需要提供及时、高效的服务响应和解决方案,满足客户的需求和投诉。
售后服务可以包括产品的质量保证、技术咨询和维修等服务内容。
生产瓷砖的工艺流程是什么

生产瓷砖的工艺流程是什么
瓷砖作为建筑装饰中常用的材料之一,其生产工艺是经过多道复杂的工序才能最终制成。
首先,原材料的准备是瓷砖生产的第一步。
主要原料包括粘土、石英砂、长石等,在确定比例后进行混合。
混合后的原料需要经过研磨、过筛等处理,以确保原料颗粒的均匀度。
接下来,经过液态制成坯体的工序。
将混合均匀的原料加入水中,形成泥浆状物料。
然后利用压铸机或挤压机,将泥浆状物料压制成不同规格的坯体。
坯体在成型过程中需要经过真空脱水,以确保坯体内部的气泡被尽可能排除。
第三步是干燥。
将成型的坯体置于专用的干燥房中,通过控制温度、湿度等参数,使坯体中的水分逐渐蒸发,直至完全干燥。
这个过程中需要耐心等待,以免出现干燥不均匀导致的变形或开裂。
接下来是烧结。
在专用的窑炉中,将经过干燥处理的坯体进行高温烧结。
烧结的温度、时间等参数需要精确控制,以确保瓷砖的质地和色泽。
经过烧结后的瓷砖体积稳定,硬度增加,同时也具有耐磨、耐腐蚀等性能。
最后是瓷砖的修饰和包装。
在瓷砖表面进行釉料涂覆和装饰,以增加瓷砖的美观性和防污性。
经过修饰后的瓷砖进行质检,合格后包装出厂。
包装通常采用纸箱、木箱等方式,以保护瓷砖不受损坏。
总的来说,生产瓷砖是一个复杂而精细的工艺过程,需要严格控制每一个步骤及参数,才能保证最终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1。
瓷砖生产工艺流程介绍

汇报人:XX
CATALOGUE
目 录
• 原料准备与加工 • 成型工艺 • 干燥与烧成工艺 • 施釉与印花工艺 • 质检与包装入库 • 环保与安全生产
01
CATALOGUE
原料准备与加工
原料选择与检验
选择优质原料
选用高岭土、石英、长石等为主要原 料,确保原料质量稳定、成分纯净。
保标准。
包装材料选择和设计
包装材料
选用具有一定抗压、防震、防潮性能的包装材料 ,如瓦楞纸、泡沫等。
包装设计
根据瓷砖规格和运输要求,设计合理的包装结构 ,确保瓷砖在运输过程中不受损坏。
标识清晰
在包装上标明产品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日期 等信息,方便识别和管理。
入库管理规范
入库前准备
清理仓库,确保环境整 洁;准备好货架和搬运
喷釉法
利用喷枪将釉料均匀喷涂在瓷砖表面 ,形成光滑、均匀的釉层。喷釉设备 包括喷枪、空气压缩机、釉料搅拌器 等。
淋釉法
浸釉法
将瓷砖浸入釉料槽中,使釉料充分附 着在瓷砖表面,然后取出烘干。浸釉 设备包括釉料槽、输送带、烘干设备 等。
将釉料从淋釉机的淋釉嘴均匀淋在瓷 砖表面,形成连续的釉层。淋釉设备 包括淋釉机、输送带、烘干设备等。
将处理好的原料按照一定比例加入压机中,通过压制形成具有一定 强度和形状的瓷砖坯体。
质量控制
对成型后的瓷砖坯体进行质量检查,包括尺寸精度、表面平整度、 边角完整性等方面,确保产品质量符合要求。
03
CATALOGUE
干燥与烧成工艺
干燥设备与方法
干燥设备
主要包括连续式干燥器、间歇式干燥器和微波干燥器等。
釉料配方与性能
釉料成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瓷砖生产工艺流程详细介绍一、陶瓷的定义陶瓷的定义:以粘土为主要原料加上其他天然矿物原料经过拣选、粉碎、混练、煅烧等工序制作的各类产品称作陶瓷。
分为日用陶瓷、建筑陶瓷、电瓷。
以上陶瓷制品使用的主要原料是自然界的硅酸盐矿物(如粘土、长石、石英)所以又归属硅酸盐类及制品范畴。
二、陶瓷发展史我国是陶瓷生产大国,陶瓷生产有悠久历史和辉煌成就。
我国最早烧制的是陶器。
由于古代人民经过长期实践,积累经验,在原料的选择和精制、窑炉的改进及烧成温度的提高,釉的发展和使用有了新的突破,实现陶器到瓷器的转变。
陶瓷工业的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层出不穷。
三、世界瓷砖生产量目前世界瓷砖的生产和消费都获得了较大的发展。
2008年世界瓷砖产量84.95亿㎡,比07年增长3.5%左右。
在世界瓷砖生产总量中,亚洲处于主导地位,生产量亚洲为61.4%,欧洲为21.6%,美洲为13.5%,消费的比例大致为亚洲为58.9%,欧洲为20.1%,美洲为15.7%。
我国生产量大概34亿㎡,占世界生产份额达40%左右,西班牙生产量在5亿㎡左右,意大利生产量在5亿左右。
四、陶瓷行业布局1、生产基地以佛山为主2、新的生产基地目前在江西兴起五、瓷砖分类我公司生产的瓷砖品种繁多,现以地砖生产过程为例对我公司的生产工艺流程做个简单的介绍。
六、瓷砖的分类原则1、吸水率:用水加入砖底看水吸收快慢陶质砖:E>10%炻质砖:0.5%<E<10%瓷质砖:E<0.5%2、透光性:陶质砖:不透光炻质砖:透光性差瓷质砖:透光3、坯体特征:陶质砖:未玻化或玻化程度差,结构不致密,断面粗糙。
敲之声音粗哑。
炻质砖:半玻化状态,结构比陶质瓷致密,断面呈石状。
瓷质砖:玻化程度高,结构致密,断面呈贝壳状。
敲之声音清脆。
4、强度:陶质砖:机械强度低炻质砖:机械强度比陶质瓷高瓷质砖:机械强度高5、烧结程度:陶质砖:较差炻质砖:较好瓷质砖:良好6、烧成温度:陶质砖:1100℃左右炻质砖:1180℃左右瓷质砖:1250℃左右七、地砖生产工艺流程可分为几大步骤:(一)坯料的制备(二)釉料的制备(三)生产线工艺流程(一)坯料制备流程1、泥砂料进厂船运 车运长石长石砂料砂料黏土黏土以黏土为代表的可塑性原料以含石英砂料为代表的瘠性原料 以长石为主的熔剂性原料如果说石英是瓷砖的骨架,黏土就是瓷砖的经脉,而长石则是连结两者的血液。
粘土与适量的水混练以后形成泥团,这种泥团在一定外力的作用下产生形变但不开裂,当外力去掉以后,仍能保持其形状不变。
粘土的这种性质称为可塑性。
2、A 、验收原料进厂后由分厂验收人员取样进行检测,合格后过磅放入室外仓均化。
均化后的原料才允许生产加工。
B 、均化均化:通过挖机混合原料的各个位置,使原料不同位置的物理、化学性能相近3、下配料单配方确定的原则(1)坯料和釉料的组成应满足产品的物理、化学性质和使用要求;(2)拟定配方时应考虑生产工艺及设备条件;(3)了解各种原料对产品性质的影响;(4)拟定配方时应考虑经济上的合理性以及资源是否丰富、来源是否稳定。
配方经确定后由工艺技术员下达配方单,质检员根据泥砂料检测水份计算配方单实际投料量,由原料部负责按配方单配料。
4、司磅配料铲车司机根据《球磨配料看板》中配料单,通过铲车将各种原料加入电子称。
我司严格控制各种泥砂料重量误差,并设质检巡检抽查,确保配料的准确性。
5、投料通过皮带将电子喂料机上的已配好的各种物料输送到球磨机内进行投料球磨。
6、球磨通过输送带将泥砂料装入球磨机内,加入水和其他添加剂。
根据泥浆细度要求设定球磨时间至一定的细度测浆确定是否合格。
球石是帮助原料研磨、破碎的物质7、泥浆泥浆性能的要求:1、流动性、悬浮性要好,以便输送和储存。
2、含水率要合适,确保制粉过程中粉料产量高,能源消耗低 。
3、保证泥浆细度,使产品尺寸收缩、烧成温度与性能的稳定。
4、泥浆滴浆,看坯体颜色。
8、过筛除铁入池陈腐泥浆水份、细度达到标准后放浆过筛、除铁进入浆池内陈腐备用。
陈腐:将泥浆放入浆池一段时间,使其混合均匀,达到生产标准。
陈腐:将泥浆放入浆池一段时间,使其混合均匀,达到生产标准。
过筛除铁过筛除铁陈腐备用陈腐备用9、喷雾干燥喷雾干燥原理:通过柱塞泵压力将达到工艺要求的泥浆,压入干燥塔中的雾化器中,雾化器将泥浆雾化成细滴,在热风作用下干燥脱水制成一定颗粒级配的粉料。
柱塞泵热风炉10、粉料检测粉料性能的检测项目:(1)粉料水份的检测,一般瓷砖粉料水份控制在6%-7%。
(2)粉料颗粒级配检测,颗粒级配即粒度分布,是指粉料中各种粒径的颗粒所占的比例。
我们一般严格控制40目上的粉料颗粒度,对40目上粉料颗粒度合格率进行考核。
11、过筛入仓陈腐通过喷雾干燥后的粉料有一定的温度,且水份也不均匀,所以粉料一般需陈腐24小时后使用。
(1)陈腐时间太短,水份不均匀产品易产生夹层。
(2)陈腐时间太长,强度差,流动性差,不易填满压机模腔。
过筛陈腐坯与釉的定义坯:是利用铝硅酸盐矿物或少量化工原料为主要原料,利用传统的生产工艺手段,通过一定的方法成型(如干压、塑性、注浆),在一定的烧成制度(温度制度、压力制度、气氛制度)制成具有一定形状的制品。
釉:是施于陶瓷坯体表面的一层极薄的物质,它是根据坯体性能的要求,利用天然矿物原料及某些化工原料按比例配合,在高温作用下熔融而覆盖在坯体表面的富有光泽的玻璃层物质。
坯料与釉料的相同点(1)力学性能:坯和釉都具有强度高、脆性等特征。
(2)化学稳定性:坯和釉都具有较强的耐腐蚀性。
(3)电性能:传统陶瓷坯和釉都具有较大的介电常数,大多数情况下可当作绝缘体。
(4)热性能:坯和釉都具有较小膨胀系数,能够承受较大范围内的热急变。
坯料与釉料的不同点(1)力学性能:坯比釉强度大。
(2)化学稳定性:坯比釉耐腐蚀性强。
(3)热性能:坯的膨胀系数一般比釉略大。
(4)光学性能:坯体由于内部存在大量的晶体及气孔,透光性差。
釉则根据内部玻璃相及其他分相的构成比例分为透明釉及乳浊釉,光泽也有高光、亚光之分。
釉主要液相。
(二)釉料的制备化工、色料进厂化工色料检验12入库备用釉的过筛除铁测釉浆、试烧生产使用987下配料单人工配料球磨56431、化工、色料进厂根据产品生产配方需要和化工、色料库存情况,由分厂工艺部做物料采购计划,由采购部购进合适的化工、色料。
2、化工色料检验化工料进厂后,由各分厂化工料检测员根据《化工、色料检验标准》与标准样做板对比试烧,验收合格者入库待用。
3、釉班存料合格化工、色料由釉班领料组负责领入,存储在釉班库存,用时即取。
4、下配料单试制员根据产品做板试验后填写配方单,由釉班班长根据试制员下达的原始配方单填写配料单,准备配料。
注:釉料配方的确定原则与坯料大致相同。
5、人工配料釉班人员根据配料单将各种化工、色料过磅、配料入球磨。
6、球磨将配好的化工、色料、辅料加一定量的水后进行球磨,一般球磨6-8小时,具体时间根据据釉料细度来确定。
7、测釉浆、试烧测釉员对釉浆的含水率、细度、流动性等项目进行检测。
由下单的试制员对制备好的釉浆进行试烧。
8、釉的过筛除铁有些加入黑色料的釉浆不需要除铁这个工序,除铁会影响此色料的发色。
9、生产使用通过试烧符合生产需要的釉浆,陈腐后生产时拉至生产线使用。
(三)生产线工艺流程送粉压制干燥视需求喷水(浆)1234施釉印花其他装饰手法567上砖底粉8910进窑烧成性能检测印花釉的过筛釉浆的过筛除铁1、 送粉根据生产需要,经过陈腐的粉料从陈腐仓输至压机使用,为确保产品质量,一般情况下,几个料仓物料同时使用,减少粉料波动对生产的影响。
2、 压制粉料由输送带输送进入压机料斗,然后通过布料格栅布料、由压砖机压制成型。
3、 干燥压制成型后的生坯含有一定的水份,为了提高生坯的强度,满足输送和后工序的需要,生坯要进行干燥。
陶瓷厂现多采用多层卧式干燥窑,节省了占地面积,满足生坯对干燥速度的要求 。
4、视需求喷水(浆)压制成型的坯体在上釉前需要喷水。
其作用是:(1)使坯温降低到施釉所需要的温度,打通坯面上的毛细孔。
(2)加强坯、釉结合性,减少生产缺陷。
如缩釉。
5、施釉施釉的方式主要有两种:喷釉、淋釉。
(1) 喷釉多层卧室干燥窑喷釉:用喷枪通过压缩空气使釉浆在压力的作用下喷散成雾状,施到坯体表面 。
(2)淋釉淋釉:将釉浆抽入高位罐,通过釉槽和筛网格的缓冲作用,使釉浆通过光滑的钟罩,均匀如瀑布一样覆盖在坯体的表面 。
淋釉釉面比较适合胶辊印花。
喷釉与淋釉的区别A 、比重的区别:喷釉比重一般控制在1.45左右。
淋釉比重一般控制在1.75左右。
B 、平整度的区别喷釉釉坯表面呈细颗粒状分布,表面耐磨性比较好。
淋釉釉坯表面光滑适于高度精细的图案印刷或胶辊印花 。
6、印花胶辊印花 平板印花印花是按照预先设计的图样,通过转印花网或雕刻胶辊,将印花釉透过网孔或胶辊的毛细孔转印到釉坯上 。
平板印花与胶辊印花的区别A、成本:平板印花产品价格稍低,胶辊印花的价格较高些。
B、操作:平板印花操作方面简单,但部分产品经常出现粘网现象。
胶辊印花操作自动化程度高,对胶辊仪器操作要求比较高。
C、效果:胶辊印花图案细腻,有层次感,较案变化多样,平板印花图案单一,没有变化。
7、其他装饰手法施釉、印花结束后,根据产品需要有时还要用到其他方法装饰瓷砖,如打点釉,甩闪点。
8、上砖底粉什么是砖底粉呢?瓷砖在高温烧制时会产生液相,假如不上砖底粉会对辊棒造成破坏。
上过砖底粉的砖坯入窑烧成时才不易粘辊棒,延长辊棒的使用寿命。
9、进窑烧成A、目前墙地砖生产采用辊道窑烧成,辊道窑由许多平行排列的辊棒组成辊道,通过辊棒运转带动砖坯向前移动,入窑进行烧制。
B、产品烧成流程砖坯→预热带→烧成带→冷却带→成品公司通过窑炉自动控制系统,对产品烧制进行严格的控制,保证产品质量。
预热带砖坯在预热带完成有机物的挥发,结晶水的排除,晶型转变以及碳酸盐和硫酸盐的分解等物理化学反应。
烧成带瓷砖的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烧成带的最高烧成温度和保温时间,烧成温度和保温时间是保证坯体中出现一定量的液相也就是玻璃相,使产品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和低的吸水率。
即在烧成带成瓷。
冷却带辊道窑的冷却带分为急冷段、缓冷段和低温冷却段。
在急冷段冷风管横贯窑内辊道上下,对制品进行直接的快速冷却;在缓冷段的窑顶和窑底设置有热风抽出口;在低温冷却段用轴流风机对制品进行冷却。
10、性能检测地砖出窑,不仅仅要外观上完美,在各个性能上也要符合相应的标准。
其性能的检测项目大致有:防滑系数检测、热稳定性检测、耐磨性能检测、吸水率检测、强度检测等。
11、其他类型瓷砖生产工艺流程以上我们了解了地砖的生产工艺,它对于一系列有釉砖产品,例如外墙砖、内墙砖都基本大同小异;异处表现为有的产品要一次烧成,有的要两次烧成,有的要施底釉,有的施釉量大、有的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