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11.葡萄沟》教学设计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11.葡萄沟》教学设计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11.葡萄沟》教学设计

11 葡萄沟

教学目标:

1.认识“沟、产”等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好、干、分”,会写“份、坡”等10个字,会写“水果、月份”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领略葡萄沟的风土人情,产生对葡萄沟的向往之情。

3.联系上下文理解“五光十色”等词语的意思。

4.能了解葡萄沟的葡萄品种多和葡萄干是怎么制作的。

教学重点:

1.能了解葡萄沟的葡萄品种多和葡萄干是怎么制作的,产生对葡萄沟的向往之情。

2.体会作者喜爱葡萄沟,喜爱维吾尔族人民的感情。(必备品格)

教学难点:

联系上下文理解“五光十色”等词语,品味文中佳句。(关键能力)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能正确读写生字词语。(难点)

2.正确、流利朗读、背诵课文,初步感知数量词的用法。(重点)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导入类型:出示图片,猜一猜这是哪里?(葡萄沟。)

教师口述:火焰山是新疆吐鲁番最出名的景点,在它西侧有一处峡谷,因为盛产葡萄而称为葡萄沟。现在我们就走进课本去葡萄沟做客吧!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板书葡萄沟)

出示图片猜地方,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引导到课文的学习中来。

二、初读感知

1.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2.学生初读。要求: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3.检查初读情况。

(1)认读生字。练读生字,说记。

①注意读准翘舌音“产”,前鼻音“淡干分”,后鼻音“钉”等。

②识记。

利用形声字特点识字;如“梨一利、枝一支、城一成、钉一顶”。

联系生活识字。可以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词汇,识记积累。比如,“香梨、鸭梨、树枝、收衣服、城市、留下,口味”。

音近字、形近字的辨析。区别“分(fèn)”与“份”两个字的意思不同,“分(fèn)”表示成分,如“水分、养分,成分”:“份”表示划分的单位,如“分成三份、年份、月份、省份”。

(2)出示带生字的新词,让学生认读。

水沟山沟出产生产梨树梨花搭台搭架淡水淡绿能够足够好学好动干净晒干留下留念钉珠钉上分量分子味道美味

(3)学习多音字:“好分”。

练读句子,找发现。

A.雷锋叔叔是一个好人。

B.妈妈要出差,暂时要和小宝贝分开了。

在这里,“好”读“hǎo”,意思是“优点多或使人满意的,与“坏”相对”,还有一个读音是“hào”,意思是“喜爱”;“分”读“fēn”,意思是“区划开”,还有一个读音是“fèn ”,意思是“名位、职责、权利的限度”,组词如下:

好hǎo (好人)(好处)分fèn (水分)(分子)

hào(爱好)(好事)fēn(分开)(分别)

②读一读。

A.我和同桌的爱好(hào )完全不同。

B.将葡萄挂在架子上,让水分(fèn )蒸发掉。

(4)识字游戏。

放气球游戏,看谁放飞的气球多。(读对一个,就放飞一个气球。)(5)理解词语。

把词语和意思连起来。

山坡特指人们使用工具创造生产、生活资料的活动。

流动山顶与平地间的倾斜面。

生产①(液体或气体)移动;②经常变换位置。

(6)指名读课文,检查朗读情况,看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初读课文,自主学习生字新词,读通课文句子,为学习课文扫清障碍。

三、学习“会写字”

份坡枝起客老收城市利

1. 学生字。

(1)认读含有会写字的词语,读会写字,观察笔顺,掌握结构、音序、部首,组词,造句。

(2)多元识字。

①利用形声字特点识字:如“枝一支、城一成、破-坡客-各”。

②联系生活识字。可以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词汇,识记积累。比如,“树枝、收衣服、城市”。

③音近字、形近字的辨析。区别“分(fèn)”与“份”两个字的意思不同,“分(fèn)”表示成分,如“水分、养分、成分”;“份”表示划分的单位,如“分成三份、年份、月份、省份”。

自主多元识字,交流不同的识记方法,培养学生表达自我的能力和喜欢识字的兴趣。

2. 指导书写。

(1)观察生字书写特点,交流。

“客”,上下结构,上窄下宽。“市”,上扁下长。“份、坡、枝、收、城”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利”,左宽又窄。“起、老”半包围结构。

(2)老师范写,教师重点指导“坡、起”。

“坡”左窄右宽,“土”首横起笔在横中线上,最后一笔写成提;“按”的“一”从竖中线左侧起笔,竖撇撇向“土”下侧,“又”的横撇的撇尖过竖中线,捺胸略低于撇尖。

“起”半包围结构,“走”从左、下包围“己”,“走”中的“上”居左上格,下横在横中线,下竖与上竖垂直对齐,捺笔舒展至“己”下;“己”的横折的横段与“走”首笔横持平,第二笔横在横中线上侧。

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投影展示书写正确、美观的字词,相互借鉴。和课本对照,及时改正。

四、分类积累,练习表达

1.自由读课文,画出文中有新鲜感的词语,分类整理并摘抄积累:

表示葡萄长得茂盛的词语:茂密展开绿色的凉棚葡萄

结得多的词语:一个个一大串一大串五光十色

2.练习运用:练习用上面的词语说话。

秋天到了,苹果成熟了,()的树丛中,你会看到,有红的、黄的、绿的,还有半红半黄的苹果,()缀满枝头,()美丽极了。

设计意图:让学生画出词语,让学生初步积累这些词语,鼓励学生理解这些词语并学习运用,增强学生积累和运用字词的能力。

五、课堂小结

学习了《葡萄沟》,学会了很多生字新词,读通了课文,我们从读中感受到了葡萄沟是个好地方。

六、课后作业

完成《基础训练》本课“基础练习”板块的习题。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熟读课文,背诵课文。(重点)

2.引导学生在理解生词的基础上,抓住重点词语读懂句子、理解句子。并让学生读悟结合,体会到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难点)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和课文进行了亲密接触。这节课,我们要深入了解课文。现在就让我们走进课文,看看为什么说葡萄沟是个好地方。(稳书葡萄沟)

二、品读释疑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自由读第一自然段,想一想:葡萄沟在哪里?

根据学生回答出示句子:“新疆吐鲁番有个地方叫葡萄沟,那里出产水果。”

葡萄沟的具体地理位置是哪里?(新疆吐鲁番.)

2.葡萄沟盛产哪些水果?

预设:(1)有杏子、香梨、蜜桃、沙果,最有名的是葡萄。

(2)五月盛产杏子,七八月份盛产香梨、蜜桃、沙果,九十月份

盛产葡萄。

(板书:盛产的水果一种类多)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默读第二自然段,说一说葡萄沟的葡萄有什么特点?(茂盛。)你是怎么知道葡萄长得茂盛的?

[课件出示]葡萄种在山坡的梯田上。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就像搭起了一个个绿色的凉棚。

此处运用比喻,把葡萄茂密的枝叶比作绿色的凉棚,说明葡萄长得非常茂盛。

2.[课件出示]到了秋季,葡萄一大串一大串地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

(1)你从这句话读出了什么?(葡萄数量多,色泽鲜艳。)(称书一大串一大串五光十

(2)你从哪些词句读到这些?抓住关键词句,谈谈自己的感受。

预设:我从“一大串一大串”读出了葡萄的数量多。

我从“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读出了葡萄的色泽鲜艳,品种繁多。

(3)仿照文中的句子,写一句话,用上“有…..的….的….的,….的,….的,…”

示例:公园里开满了鲜花,有红的,黄的,白的,粉的,紫的,好看极了。

(4)谁能说一说“五光十色”的意思?(形容色彩鲜艳,花样繁多,颜色光彩鲜艳多色。)

3.指导朗读:“一大串一大串”“美丽极了”要重读,这一段要读出对葡萄的的喜爱之情。

设计意图: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课文内容,并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积累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自由读第四自然段,想一想葡萄干是怎样制成的?

1.[课件出示]收下来的葡萄有的运到城市去,有的运到阴房里制成葡萄干。

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这是一个过渡句,既交代了葡萄的销路,又引出下文对葡萄干制作过程的介绍。)

2.[课件出示]成串的葡萄挂在架子上,利用流动的热空气,把水分

蒸发掉,就成了葡萄干。

这里生产的葡萄干颜色鲜,味道甜,非常有名。(板书葡萄干有名:颜色鲜、味道甜)葡萄干是怎样制成的?用简洁概括的语言说说葡萄干的制作过程。

运到阴房---挂在架子上---利用流动的热空气---蒸发水分

(四)总结全文,朗读课文。

1.你喜欢葡萄沟吗?说明理由。

喜欢。因为葡萄沟是个好地方,这里盛产水果;这里的葡萄干颜色鲜,味道甜;这儿的老乡热情好客。所以说葡萄沟是个好地方。(救节老乡热情好客)那么我们一起来赞美一下葡萄沟吧!(生: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板书真是个好地方)

方法指导:总结性结尾

概念:所谓总结性结尾就是在文章的结尾处,用概括性的语言总结全文,点明主题。

效果:总结全文,点明主题,使读者得到一个清晰明确的总的印象。

2.回归课文,全班齐读全文。

设计意图:巧妙的问题引领,一步步深入理解,抓住关键词句,训练学生理解和思维能力。

三、课堂拓展

推荐阅读儿歌《新疆是个好地方》

听读《新疆是个好地方》,了解新疆的美丽风光和丰富物产。有兴趣的小朋友,可以找找相关歌曲听一听。

四、课文主旨

本文通过介绍葡萄沟盛产的葡萄的颜色、味道及制作葡萄干的过程,形象生动地说明了葡萄沟是个好地方,表达了作者对葡萄沟的赞美之情。

五、课堂小结

这是一篇充满浓郁风土人情的文章,课文“以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用生动形象的语句描写了葡萄沟的葡萄品种多、产量高、颜色鲜、味道甜,制成的葡萄干非常有名。让我们领略了葡萄沟的风土人情。

六、主题延伸

根据课文内容,给大家介绍一下美丽的葡萄沟吧!

葡萄沟的空气里弥漫着香甜可口的葡萄的香味。这里最有名的就是颜色各异的葡萄,美味的葡萄既可以做酒,还可以做葡萄干,圆圆的葡萄像一颗颗五颜六色的珍珠,美丽极了!欢迎全国各地的游客来美丽的葡萄沟旅游。

七、课后作业

完成《基础训练》本课“主题探究”“拓展提升”板块的习题。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成功之处:

就本课的教学来说,我认为以下两点把握得比较好:

1.通过课件,让学生非常直观的了解了“茂密”一词的意思。通过图片的展示,让学生自己体验枝叶呈现什么样的状态才算做“茂密”,然后让学生用自己的理解对词义进行总结。

这样的方法比较生动,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也给学生留下了较为深刻的印象。

2.在课文的学习过程中加入了句型训练。使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深入了解每个特殊的句型在表达作者思想感情方面所起到的作用。例如文章第二自然段的第二句“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就像搭起了一个个绿色的凉棚。”不仅让学生了解句子的内容,还将“……就像……”提出来让学生回忆比喻句的相关知识已达到最终运用的目的。还有将“……有的……有的……”句型让学生自己练习造句,学习应用。

不足之处:

教师范读对学生的示范性不够强。低年级的学生,在朗读方面,更多地是模仿老师。因此,作为一名老师,应该为学生做好朗读的示

范。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