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碳酸盐沉积
《沉积岩石学》海洋碳酸盐沉积环境及相模式

生物和浅水区飘运来或由碳酸盐岩重力流搬运
而来。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School of Geoscience, Yangtze University
因此,温暖、清洁、透光的浅水环境有利 于碳酸盐的形成这一条件并不是绝对的,应该 辩证来看待这一问题,有关碳酸盐的形成还有 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探索。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School of Geoscience, Yangtze University
非海洋环境碳酸盐沉积物主要有湖泊碳酸 盐沉积、土壤中的钙结核、钙质砂丘、钙质泉 华、洞穴碳酸钙沉积等形式,其中湖泊碳酸盐 沉积具有相当的研究价值。
湖泊碳酸盐 岩一般规模很 小,局部发育, 也有呈区域性的 较大规模发育。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School of Geoscience, Yangtze University
中扬子下寒武统天河板组灰岩与泥岩稳定互层
关于深度: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School of Geoscience, Yangtze University
海洋浅水(小于30m)环境有利于碳酸盐
的沉积是毫无疑问的,但是现代深海海底三分 之一以上的地区覆盖有30%以上的钙质软泥。
第十章 海洋碳酸盐沉积环境及相模式
(Sedimentary facies and facies model of ocean carbonate)
第一节 绪 论
一、碳酸盐沉积的环境
碳酸盐沉积物的形成方式有化学的、生物 化学的、生物的和机械的,以生物成因为主。
现代碳酸盐沉积物主要发育于海洋环境, 少量见于非海洋环境。
台地碳酸盐沉积
关于温度: 近些年来,人们也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现了不少现代和古代
海洋碳酸盐沉积

2 生物丘的沉积相模式
? (1) 底部生物碎屑颗粒质灰泥堆积 --多数的丘都是 从灰泥沉积开始,其中含有大量生物碎屑
? (2) 灰泥障积岩丘核 --是丘的最厚部分,主要由灰 泥组成,含有很多生物,能起到捕集或障积灰泥的 作用
? 碳酸盐岩都是良好 的石油和天然气的 储集岩
(3)Z带(低能带)
此带水很浅 波浪及潮汐作用很弱,其能量大多被海底摩擦消耗掉 水循环也很弱 形成白云石以及各种盐类矿物的沉积 在此带形成的岩石主要是泥晶石灰岩、泥晶白云岩以及蒸发岩 化石少见,但叠层藻席却相当发育
2.潮汐作用相带模式
? 潮上带 ? 潮间带 ? 局限潮下带 ? 开阔潮下带
(2)开阔陆棚相 --是较深水浅海沉积环境。主要为富含化石的石灰岩 与泥灰岩。层理明显 (3)碳酸盐台地的斜坡脚相 --位于碳酸盐台地的斜坡的末端,主要为 薄层的细粒石灰岩。生物群为广海陆棚的正常海洋的生物
B.台地边缘沉积区
(4)碳酸盐台地前缘斜坡相 --位于 深水陆棚与浅水碳酸盐台地过渡 带。为各种石灰岩,有大型的滑 塌构造
Ⅳ.块状及斑杂状构造 :灰岩结构与 构造不均一 Ⅴ.包裹缠绕构造 :粘结包壳生态是 常见组构
在碳酸盐岩的孔隙(如鸟眼、 生物体腔以及其他孔隙)中, 常见两种不同特征的充填物。 孔隙底部或下部为泥晶或粉晶 方解石、色较暗;孔隙顶部或 上部为亮晶方解石,色浅且多 呈白色。两者界面平直,且同 一岩层中的各个孔隙的类似界 面都相互平行。因其可指示岩 层的顶底,故称为示顶底构造。
灰岩和致密的内碎屑生物碎屑石灰岩,其基质主 要是灰泥即泥晶,也有亮晶
现代海洋碳酸盐环境

2021/8/17
10
第四节 现代深海碳酸盐沉积
2021/8/17
4
二、有障壁滨岸碳酸盐沉积
波斯湾的南部海岸是一个发育现代碳酸盐沉积的广阔区 域。
气候极端十旱,在阿布扎比的开阔陆棚的表面水温为 23~24℃。泻湖为22~26 ℃。蒸发作用强,故盐度很高,在阿 布扎比的泻湖以达4.5%,而在泻湖内可达5.4~6.7%。
海湾的阿布扎比一侧是一个广阔的向北微倾斜的碳酸盐 的碳酸盐大陆架,延岸地区及附近的水下大陆架。是各种碳 酸盐和蒸发的沉积环境。这些环境包括潮上盐沼(萨布哈)、 潮间带、潮下泻湖、滨外滩及珊瑚礁(迎风一侧),以及开 阔大陆架,在大量软体动物骨骼正在沉积。
3) 盐度可达4.5~5%, 甚至达27.0%,如波斯湾。
4)PH值一般为8~8.7或更高,而形成白云石的PH值
多在9以上。 2021/8/17
13
在深水斜坡及远洋水深碳酸盐沉积物中,还常见有钙质重 力流沉积。陆隆区,有可能出现等深流沉积。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深水碳酸盐沉积体系:与碎屑岩的结构和分布相似。
2021/8/17
11
方解石的补偿深度—CCD
(CCD——Calcite Compensation Depth)
随水深增加,由于水温降低和压力增加,使碳 酸钙溶解的饱和度增大,方解石和文石的溶解速度 也增加。在某一深度上碳酸盐沉积物的溶解速度和 供应速度达到平衡。在此深度之下,碳酸盐沉积物 被溶解而不能沉积下来,粘土质和硅质便相对得到 富集。现代海洋的CCD在4500m之下。
浅海沉积的类型及其沉积特征

浅海沉积的类型及其沉积特征
浅海沉积是指沉积在海洋浅水区域的沉积物,主要包括沉积岩、沉积土壤和沉积物等。
根据沉积物的性质和沉积环境的不同,浅海沉积可以分为多种类型,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浅海沉积类型及其沉积特征。
1. 碎屑岩类沉积
碎屑岩类沉积是指由海水中的碎屑物质沉积而成的岩石,包括砂岩、泥岩和千枚岩等。
这种沉积物质主要来源于陆地的物质,如岩石碎屑、河流冲积物等。
碎屑岩类沉积的特征是颗粒粗大,沉积速度较快,沉积厚度较薄,常见于海岸带和浅海陆架。
2. 生物碳酸盐类沉积
生物碳酸盐类沉积是指由海洋中的生物残骸和分泌物沉积而成的沉积物,包括珊瑚石、贝壳石和海洋泥灰岩等。
这种沉积物质主要来源于海洋生物的骨骼、壳和分泌物等,沉积速度较慢,沉积厚度较大,常见于热带和亚热带海域。
3. 碳酸盐岩类沉积
碳酸盐岩类沉积是指由海水中的碳酸盐沉积而成的岩石,包括石灰岩、白云岩和
大理石等。
这种沉积物质主要来源于海水中的碳酸盐,沉积速度较慢,沉积厚度较大,常见于热带和亚热带海域。
4. 硅质岩类沉积
硅质岩类沉积是指由海水中的硅质生物残骸和分泌物沉积而成的岩石,包括硅质岩和硅质海绵岩等。
这种沉积物质主要来源于海洋中的硅质生物,沉积速度较慢,沉积厚度较大,常见于深海和海山等地方。
总之,浅海沉积的类型和特征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沉积物质和沉积环境会形成不同的沉积类型。
对于地质学家和石油勘探人员来说,了解浅海沉积的类型和特征对于研究地质历史和勘探石油资源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9海洋碳酸盐沉积

第九章海洋碳酸盐岩沉积第一节碳酸盐岩岩石学基础一、碳酸盐岩结构组分碳酸盐岩结构组分指碳酸盐岩的组成部分,包括5种结构组分:颗粒、基质、胶结物、生物格架、晶粒。
1、颗粒主要有5种:内碎屑(intraclast)、球粒(pellet)、鲕粒(ooid)、藻粒(algal grain)、生屑(skeletal grain)(1)内碎屑:沉积不久的固结或半固结的碳酸盐沉积物被水流打碎而形成砾屑:>2mm砂屑:0.05-2mm粉屑:0.005-0.05mm(2)球粒(pellet)粪球粒(fecal pellet)(3)鲕粒(4)藻粒(5)生屑腕足类(brachiopod)、介形虫(ostracod)、瓣鳃类(bivalve)、腹足类(gastropod)、头足类(cephalopod)、三叶虫(trilobite)、有孔虫(foraminifera)、棘皮类(echinoderm)、层孔虫(stromatoporoid)、海绵类(sponge)、珊瑚(coral)、苔鲜虫(bryozoa)、绿藻(green algae)、红藻(red algae2、灰泥基质泥级,小于0.005mm成因:机械成因化学成因生物成因常发生重结晶代表低能环境3、胶结物化学沉淀、晶粒较粗(粉晶级以上)、明亮、高能形态:粒状、针状、柱状、次生加大胶结方式:接触式、孔隙式4、生物格架5、晶粒二、石灰岩结构分类三、白云岩分类及其成因(一)白云岩的结构分类按照结构组分分类--对沉积成因的白云岩按照晶粒大小分类--对交代成因的白云岩按照残余结构组分分类--对交代后原始结构仍能辨认的白云岩1、按照结构组分分类--对沉积成因的白云岩只是把石灰岩分类命名中的石灰岩”变为“白云岩”,“灰泥”变为“云泥”即可,如:云泥白云岩、颗粒质云泥白云岩、云泥颗粒白云岩、亮晶颗粒白云岩等2、按照晶粒大小分类--对交代成因的白云岩泥晶白云岩粉晶白云岩细晶白云岩中晶白云岩粗晶白云岩3、按照残余结构组分分类--对交代后原始结构仍能辨认的白云岩残余鲕粒白云岩、残余砂屑白云岩等(二)白云岩的形成机理(白云化作用类型)蒸发泵白云化作用回流渗透白云化作用混合水白云化作用深埋藏白云化作用第二节现代碳酸盐沉积环境1、现代碳酸盐沉积物的分布特征2、巴哈马台地(Bahamas)3、凯克斯台地(Caicos)4、佛罗里达湾(Florida)5、波斯湾(Persian Gulf)6、鲨鱼湾(Shark Bay)(1)暖(Warm)(2)浅(Shallow)(3)清(Clear)台地的类型1、孤立台地2、镶边台地3、碳酸盐岩缓坡第三节碳酸盐岩台地沉积一、台地(一)潮坪1、潮上带岩性:灰泥石灰岩为主,可夹球粒石灰岩、风暴岩;准同生白云岩、石膏结核;泥质含量高构造:纹理、鸟眼、泥裂、层状叠层石、石膏假晶化石:少见电测曲线:高伽马2、潮间带岩性:灰泥石灰岩为主,可夹球粒石灰岩、风暴岩;潮道充填构造:纹理、波状和柱状叠层石化石:少见3、潮下带岩性:灰泥石灰岩、含生物颗粒灰泥石灰岩,可夹风暴岩构造:块状构造化石:常见潮坪:潮坪主要包括潮间带和潮上带。
28碳酸盐台地沉积环境及29.海相深水碳酸盐解析

9
3、碳酸盐潮坪的层序ຫໍສະໝຸດ 碳酸盐潮坪的堆积速度总是大大超过它 们沉积所在的大陆架或台地的沉降速度。因 此,陆表海潮汐带沉积单元都是形成向上变 浅的基本层序。基本层序上部的潮上单元反 映邻近的陆地环境,特别是气候;基本层序 下部的潮下单元反映邻近潮坪的海洋环境类 型。
10
11
干旱气候潮坪的垂向层序从下往上是碳酸盐
30
跌积边缘--by-pass margin
跌积边缘-滩边缘沉积模式
31
沉积边缘--depositional margin
沉积边缘-礁边缘重力流沉积模式
32
沉积边缘--depositional margin
沉积边缘-滩边缘重力流沉积模式
33
(三)碳酸盐盆地
指陆源物贫乏的CCD界面以上的碳酸盐 沉积为主深水区域。 因水深,不透光,无波浪、风暴浪的作用, 无或极少底栖生物而浮游生物丰富。 沉积物主为富浮游生物的灰泥质沉积、含 粘土灰泥质沉积,常含火山物质。水平层理发 育。无浅水的各种构造。 局部发育钙屑(质)重力流沉积。
第一节 正常沉积作用
在深水沉积体系中,除了事件沉积作用之外,深 海盆地发育主要受静态物理化学作用控制的正常沉 积体系。
在开阔大洋,深水碳酸盐软泥,主要常是来自远 洋的浮游生物及深水底栖碳酸盐生物介壳所组成的 混合沉积。 海洋中碳酸盐的溶解分带:⑴非溶解带,⑵弱溶 解带,⑶中等溶解带,⑷强溶解带,⑸完全溶解带
18
1、颗粒滩水浅(5-10米至高出水面),海水循环良好, 盐度正常,氧气充足,但由于底质处于移动状态,不 适于海洋底栖生物繁殖。 2、由于波浪,潮汐及岸流经常簸选,常形成清洁的碳 酸盐砂堆积,以浅色亮晶鲕粒灰岩、亮晶生屑灰岩、 亮晶砂屑灰岩为主,颗粒分选磨圆好,无或少灰泥。 3、一般呈浅灰色至灰白色;多槽状交错层理、羽状交 错层理、板状交错层理,双向交错层理及底冲刷等构 造。 4、很少有原地底栖生物,可见多种异地的大型生物化 石碎屑,腹足类、双壳类、腕足类、绿藻、棘皮类等。
海洋环境及其相模式-4 (碳酸盐海相)

一、碳酸盐岩沉积相模式
☞ 二、潮坪碳酸盐岩沉积相模式
三、台地边缘浅滩相碳酸盐岩沉积特征 四、生物礁沉积特征 五、风暴成因的浅海碳酸盐岩沉积 六、大陆斜坡碳酸盐岩沉积特征 七、远洋深水碳酸盐岩沉积特征
1
二、潮坪碳酸盐沉积相模式
潮坪:潮汐作用为主,波浪作用较小,宽阔、平缓 倾斜的海岸(滨海)地区。
四、生物礁沉积特征
五、风暴成因的浅海碳酸盐岩沉积
六、大陆斜坡碳酸盐岩沉积特征
七、远洋深水碳酸盐岩沉积特征
4
1、正常碳酸盐潮坪沉积相模式
潮上顶部:陆相沉积,如风成砂、钙结壳和淋滤构造
潮上(泥坪): 白云岩化和含石膏的泥晶—粉屑灰岩、 藻席灰岩,鸟眼、窗格、干裂,被地下水上涌或结 晶作用形成帐蓬构造,被破碎成扁平砾石状角砾。
碳酸盐潮坪也可分为:潮上带、潮间带、潮下带。
按湿度和盐度可分为两类: (湿度和盐度)正常潮坪和 干旱盐化潮坪。
3
第三节 海洋碳酸盐岩沉积环境和相模式
一、碳酸盐岩沉积相模式
☞
☞
二、潮坪碳酸盐岩沉积相模式
1、正常潮坪碳酸盐岩沉积相模式 2、萨布哈碳酸盐岩潮坪沉积相模式
三、台地边缘浅滩相碳酸盐岩沉积特征
7
2、萨布哈碳酸盐潮坪沉积相模式
海岸萨布哈:是波 斯湾海岸的一片荒 芜低平的盐碱地。 现在用来代表干旱 气候条件下有盐壳 的盐坪、盐沼和盐 碱滩沉积环境。对 潮上带的盐坪称为 海岸萨布哈。大陆 内干旱盆地形成的 盐碱滩、干盐湖则 称为大陆萨布哈。
8
2、萨布哈碳酸盐潮坪沉积相模式
波斯湾的特鲁西尔海岸现代潮坪和萨布哈是一个最近三百年
内形成的海退序列。其底部为一套潮坪沉积的碳酸盐泥、藻泥碳
《沉积岩石学》海洋碳酸盐沉积环境及相模式 礁与礁相

为了澄清这种混乱,卡明斯和施罗克 (1928,1932)提出了生物丘(bioherm)和生 物层(biostram)的概念。
一些研究者直接引用他们的概念,强调地 形上的特点,并通过地层的接触关系去论述 礁。另一些研究者则强调造礁生物及其生态。
于是生态礁的概念开始引起人们的注意。 有些研究者为了避开这种争议而使用“生物 碳酸盐建隆”(organic carbonate buildup)这个 一般性的术语。
3. 礁的形成与演化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School of Geoscience, Yangtze University
同自然界的其他事物一样,礁也有它的发 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
海侵过程中的古地貌高地常常是礁的发生 地;地壳下沉的幅度与造礁生物生长幅度一致 是生物礁发育的必要条件。
海侵过程中海平面上升幅度太快,海水变 深,或海退过程中海平面下降得太快,海水变 浅,盐度增加,以及其他因素等,都会中止生 物礁的发育。
礁复合体或礁组合是指礁石灰岩和有关的 碳酸盐岩的集合体。多数人认为它是生物礁不 同相的总称,凡是与礁的形成发展相关的相都 应该括在礁复合体中。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School of Geoscience, Yangtze University
刘家场奥陶系红花园组生物礁灰岩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School of Geoscience, Yangtze University
3. 根据礁的形态分类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School of Geoscience, Yangtze University
线线状状礁礁 马马蹄蹄礁礁 点点 礁礁 塔塔 礁礁 桌桌 礁礁 台台 礁礁
分散在盆地、泻湖、台地 或滩中的孤立礁,也称作斑 礁、补丁礁或点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碳酸盐沉积相模式
? 陆表海清水沉积作用相模式 ? 潮汐作用相带模式 ? 威尔逊相模式
1.陆表海清水沉积作用
? (1)X带(低能带) 位于浪底或浪基面以下 ? (2)Y带(高能带)从波浪冲击海底的地点起,直
到波浪及潮汐的能量大部被消耗掉为止 ? (3)Z带(低能带)位于Y带的向岸方向,直到滨
岸为止
(1)X 带(低能带)
? 沉积物主要来自Y带的细粒物质即灰泥 ? 底栖生物和藻类都不发育 ? 沉积物多呈暗色 ? 这一环境有利于生油
(2)Y带(高能带)
? 向海方向一侧,由 于营养物质及氧均 较充分,各种生物 (包括造礁生物 )发 育,常形成 生物礁
? 向陆一侧是各种较 粗的颗粒堆积的有 利场所
(2)开阔陆棚相 --是较深水浅海沉积环境。主要为富含化石的石灰岩 与泥灰岩。层理明显 (3)碳酸盐台地的斜坡脚相 --位于碳酸盐台地的斜坡的末端,主要为 薄层的细粒石灰岩。生物群为广海陆棚的正常海洋的生物
B.台地边缘沉积区
(4)碳酸盐台地前缘斜坡相 --位于 深水陆棚与浅水碳酸盐台地过渡 带。为各种石灰岩,有大型的滑 塌构造
第四章 海洋碳酸盐沉积
? 一、碳酸盐沉积的基本条件 ? 二、碳酸盐沉积相模式 ? 三、浅水碳酸盐岩的沉积序列 ? 四、生物礁和生物丘 ? 五、与浅水台地毗邻的深水碳酸盐沉积
一、碳酸盐沉积的基本条件
? 生物在碳酸盐形成中的重要作用 ? 水动力条件对碳酸盐沉积的控制 ? 碳酸盐沉积基本上是在原地形成的 ? 碳酸盐沉积主要形成于温暖、清洁、透
(5)台地边缘生物礁相 --主要为块 状的石灰岩及白云岩,几乎全由 生物骨骼组成
(6)簸选的台地边缘砂相 --主要呈沙 洲、沙滩、扇状或带状的滨外坝或 风成沙丘岛
C.台地沉积区
(7)开阔台地相 --适合各种生物生 长。主要为各种石灰岩。沉积 物的球粒化及潜穴作用常见
(8)局限台地相 --泻湖相。海水循 环受到很大限制。主要为泥晶灰 岩,也有白云岩。纹理、鸟眼、 藻叠层石、小型的递变层理、白 云石壳及钙质结壳等构造发育
D.潮上带。为长期暴露地表产生的沉积特征,如纹层状粉晶白云岩、 白云化石灰岩、干裂及平铺层面的扁平角砾、窗孔构造、岩溶空洞、 钙质结壳、岩盐与石膏层等 。
灰岩和致密的内碎屑生物碎屑石灰岩,其基质主 要是灰泥即泥晶,也有亮晶
? 此带也和开阔潮下带一样有多变的生物群
? 在此带的较浅部位,还可出现由生物泥晶石灰岩 和粘结岩组成的生物丘
3.威尔逊相模式
? 盆地沉积区 ? 台地边缘沉积区 ? 台地沉积区
A.盆地沉积区
(1)盆地相--不利于底栖生物的生长和碳酸盐的沉积: ①浊积灰岩相 :由来自邻近陆棚及陆棚斜坡的碳酸盐岩碎屑组成的 异地石灰岩 ②深海瘦地槽相 :主要为薄的深海沉积物。常见有放射虫岩、红色 生物泥晶石灰岩及红色结核石灰岩等 ③克拉通盆地碳酸盐相 :为暗色薄层石灰岩。纹理发育
光的浅水环境 ? 碳酸盐的沉积作用迅速,但容易受到抑
制
1.生物在碳酸盐形成中的重要作用
? 海洋生物可以通过吸收 大量CO2 改变介质的条 件,促进碳酸钙的沉淀
? 生物可以把壳体,死亡 后沉积于水底,直接由 生物形成的碳酸盐组分 数量很大,其中有灰泥、 碳酸盐颗粒及原地生物 礁等
2.水动力条件对碳酸盐沉积的控制
? 在碳酸盐沉积中,每一类 颗粒都有其特定的形成条 件
4.碳酸盐主要形成于温暖、清洁、透光 的浅水环境
? 温暖的气候是碳酸盐沉 积的一个有利条件
? 浑浊水体对碳酸盐沉淀 有抑制作用
? 水浅温度高,透光性好, 有利于生物繁衍
5.碳酸盐的沉积作用迅速,但容易受 到抑制
? 要造成巨厚的 碳酸盐沉积, 盆地的沉降速 率必须与沉积 速度相适应
(9)台地蒸发岩相 --潮上带。主要 为白云岩及石膏或硬石膏。纹理 发育,有泥裂、叠层石等
三、浅水碳酸盐岩的沉积序列
? 浅水台地 上的碳酸 盐沉积进 行得非常 快,通常 为向上变
浅的序列 。
三、浅水碳酸盐岩的沉积序列
A.代表海进初期的基底薄层灰质砂和砾
B.潮下沉积的厚层 -块状泥晶灰岩、各种粒屑灰岩或礁灰岩。含丰富 的正常海相化石,生物扰动构造发育 C.潮间带沉积的各种碳酸盐岩。 间歇暴露的标志丰富,如干裂、鸟 眼构造;纹层构造发育,如叠层石、皱褶状纹层;暴露与沉积交替 出现的证据常见;人字形交错层和压扁层理、波状层理与透镜状层 理
? 碳酸盐岩都是良好 的石油和天然气的 储集岩
(3)Z带(低能带)
此带水很浅 波浪及潮汐作用很弱,其能量大多被海底摩擦消耗掉 水循环也很弱 形成白云石以及各种盐类矿物的沉积 在此带形成的岩石主要是泥晶石灰岩、泥晶白云岩以及蒸发岩 化石少见,但叠层藻席却相当发育
2.潮汐作用相带模式
? 潮上带 ? 潮间带 ? 局限潮下带 ? 开阔潮下带
灰泥总是堆积在安静的环境 中
较粗的颗粒如砾屑、砂屑、 生物碎屑等沉积在水动力条 件较强的水体中
有一些碳酸盐沉积如生物礁 等,呈块状的原地生物格架 产出在水动力条件活跃的地 区
3.碳酸盐沉积基本上是在原地形成的
? 碳酸盐沉积物基本上是在 原地或者是在盆地内形成 的
? 在高能环境仅留下颗粒, 在安静环境中颗粒与灰泥 并存
(3)开阔潮下带
为高能量环境,波浪和潮汐可以搅动和簸选底部的沉积物 主要沉积是清洁的 (即无灰泥的)内碎屑石灰岩或生物碎屑石灰岩 可出现低角度斜层理 各种海洋生物如棘皮类、珊瑚、腕足类、三叶虫以及软体动物均很 发育
(4)局限潮下带
? 此带为较低能的环境 ? 此带的岩石主要是轻微冲刷的内碎屑生物碎屑石
(1)潮上带
? 主要由白云岩、白云质泥晶石灰岩、球粒泥晶石灰岩组 成
? 在高潮或风暴时,沉积物沉积在有藻席覆盖的潮坪上
? 在低潮时,沉积物的上层和藻席发生干裂、风蚀以及后 来的再改造,就可以形成砾石级或细小的内碎屑
? 白云石是毛细带的上部 ,其干燥和泥裂作用与潮上带相同 在潮间带下部,风暴和潮汐能量形成内碎屑及生物碎屑堆积 潮间带上部藻席茂盛 潮间带下部柱状叠层石以及藻灰结核常见 虫孔常见,潮间带上部多为垂直虫孔,下部多为水平虫孔 潮间带也可有白云化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