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建筑土壤温度取值及对室内热环境的影响分析
混凝土地下室内环境标准

混凝土地下室内环境标准地下室作为建筑的一部分,为了满足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娱乐需求,需要提供一个健康、舒适、安全的室内环境。
本文将探讨混凝土地下室内环境的标准,包括空气质量、温度、湿度、噪声和照明等方面。
一、空气质量标准混凝土地下室内空气质量应符合以下标准:1.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不应超过1000ppm;2.空气中甲醛浓度不应超过0.1mg/m³;3.空气中苯浓度不应超过0.01mg/m³;4.空气中氨浓度不应超过0.02mg/m³;5.空气中TVOC不应超过0.5mg/m³;6.空气中PM2.5浓度不应超过75μg/m³;7.空气中PM10浓度不应超过150μg/m³。
二、温度标准混凝土地下室内温度应符合以下标准:1.夏季室内温度不应高于26℃;2.冬季室内温度不应低于18℃;3.春秋季节室内温度应保持在18℃-26℃之间。
三、湿度标准混凝土地下室内湿度应符合以下标准:1.夏季室内相对湿度不应高于60%;2.冬季室内相对湿度不应低于30%;3.春秋季节室内相对湿度应保持在30%-60%之间。
四、噪声标准混凝土地下室内噪声应符合以下标准:1.室内噪声不应超过50dB;2.室外噪声不应超过55dB。
五、照明标准混凝土地下室内照明应符合以下标准:1.室内照度不应低于50lx;2.室外照度不应低于20lx。
六、其他标准除上述标准外,混凝土地下室内应符合以下要求:1.室内应保持干燥、通风良好;2.应有适当的排水系统和防水措施;3.应有合适的消防设施和安全疏散通道;4.应有适当的垃圾处理设施。
总之,混凝土地下室内环境标准是为了保障人们的健康和安全,建议在建设地下室时,严格按照上述标准进行设计、施工和管理,以达到最佳的室内环境质量。
靠山窑冬季室内热环境实测研究

靠山窑冬季室内热环境实测研究导言近年来,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和热岛效应加剧,越来越多的研究致力于改善室内外热环境。
其中很多被动式建筑技术的研究将目光放到传统乡土建筑上。
传统乡土建筑通常是千百年适应地域气候的技术结晶,应用地域材料达到对地域气候和地形的适应性。
在乡土建筑中,覆土建筑技术已十分成熟。
通过充分利用地下热能和土壤的蓄热能力,作为天然节能建筑的黄土窑洞住宅可实现冬暖夏凉。
这种建筑对环境适应性极强,可实现舒适的室内热环境,减少建筑能耗,体现了建筑与自然的和谐,是我国绿色建筑的典型案例。
为达到建筑低碳节能的目的,有必要研究窑洞冬暖夏凉的机理。
国内已有的关于窑洞的研究大致可分为以下4类。
(1)关于窑洞建筑文化的研究,主要研究包括窑洞建筑产生的原因、窑洞及其建筑技术的发展历程、窑洞与农耕文化发展等方面。
(2)关于窑洞保护与利用的研究,从编制保护规划、制定保护措施等方面为窑洞建筑的保护提出意见,研究窑洞建筑技术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策略。
(3)关于窑洞建筑结构技术的研究,对窑洞的结构特点、材料性能等进行研究,分析窑洞建筑传统营造技术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4)关于窑洞内部物理环境的研究,从生态建筑的角度研究窑洞建筑,分析其内部的热环境、光环境、风环境等物理特征,探索改善其居住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方案。
学者们虽从文化、结构、物理环境等方面对窑洞进行了研究,但仍需进一步深入地定量研究窑洞的热环境及其传热机理。
本文通过实地测试定量研究窑洞冬季室内热环境,为学习窑洞的设计思路,提升现有绿色被动式建筑技术,降低建筑能耗提供数据支撑。
研究方法1.调查地点测量地点位于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贾里村(图1),该村处于北纬34°04',东经109°06',属我国建筑热工分区中的寒冷地区,冬季天气寒冷干燥,夏季天气炎热。
根据建筑形态及构造特征,我国窑洞主要可分为独立式窑洞、下沉式窑洞和靠山式窑洞3种。
土暖气原理

土暖气原理土暖气,又称地热,是一种利用地下热能进行供暖的方式。
它是一种环保、节能的供暖方式,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
那么,土暖气的原理是什么呢?土暖气的原理主要是利用地下深处的恒定温度来进行供暖。
地下深处的温度通常比地表温度要高,这是由于地热作用和地球内部的热量导致的。
地下深处的温度大约在5-20摄氏度之间,具体温度会根据地理位置和深度而有所不同。
土暖气系统主要由地热换热器、地热管道和室内换热器等组成。
地热换热器埋入地下,通过地热管道与室内换热器相连接。
当室内换热器需要供暖时,地热换热器会将地下的热能传递到室内,从而实现供暖的效果。
土暖气的原理可以简单理解为利用地下的恒定温度进行热交换。
地下深处的温度不受外界气温的影响,因此在冬季可以为室内提供温暖的热量,而在夏季则可以为室内提供凉爽的空气。
与传统的供暖方式相比,土暖气具有许多优势。
首先,它是一种清洁、环保的供暖方式,不会产生废气、废水等污染物。
其次,土暖气具有较高的能源利用率,可以节约能源成本。
此外,土暖气还可以提供稳定的室内温度,不会受外界气温的影响。
在实际应用中,土暖气系统需要根据具体的地理环境和建筑结构进行设计和施工。
在选择地热换热器的位置和深度时,需要考虑当地的地质情况和地下水情况,以确保地热能够有效地传递到室内。
此外,地热管道的敷设和室内换热器的安装也需要进行精心设计,以确保土暖气系统的正常运行。
总的来说,土暖气的原理是利用地下恒定温度进行供暖,它是一种清洁、环保、节能的供暖方式。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设计和施工,以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
相信随着人们对环保节能的重视,土暖气将会在未来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生土建筑室内热湿环境研究

生土建筑室内热湿环境研究生土建筑室内热湿环境研究简介随着人们对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传统的建筑材料和技术开始受到重视。
生土建筑作为一种具有悠久历史和独特特点的土建筑形式,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
然而,由于生土建筑存在着一些问题,特别是在室内热湿环境方面,如何提高其舒适性成为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
1.生土建筑的基本特点生土建筑是使用土壤和植物等活体材料搭建的建筑形式,其具有以下特点:(1) 良好的保温性能。
由于土壤具有较高的导热系数,对热量有较好的阻隔效果,因此生土建筑在保温方面较为突出。
(2) 良好的调湿性能。
土壤和植物能够吸收和释放水分,从而调节室内湿度,使人们更舒适。
(3) 独特的设计风格。
生土建筑的设计灵感来源于自然环境,常常追求与环境融为一体的效果,给人以舒适和和谐的感觉。
2.生土建筑室内热湿环境问题分析尽管生土建筑在保温和调湿方面有一定优势,但在现实应用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1) 夏季过热问题。
生土建筑在夏季由于土壤传热引起室内温度过高,造成不适。
(2) 冬季保温问题。
生土建筑在冬季夜晚由于土壤的低导热性和无法快速加热,导致室内温度下降。
(3) 湿度调节问题。
生土建筑的湿度调节主要依靠土壤和植物的吸湿和释湿能力,但其效果可能不稳定。
(4) 耐久性问题。
由于生土建筑材料的特殊性,其耐久性较差,需要进行维修和保养。
3.生土建筑室内热湿环境改善方法为了提高生土建筑的室内热湿环境舒适性,可以采取以下方法:(1) 加强保温措施。
通过增加土壤层的厚度、改进墙体细节等方法提高保温能力,减少夏季过热和冬季保温问题。
(2) 提高通风效果。
通过设计合理的窗户和通风口,增加自然通风,有效调节室内温度和湿度。
(3) 改进湿调措施。
可以在土壤中添加湿度调节材料,如竹炭、红砖块等,增强湿度调节能力。
(4) 强化维修和保养工作。
定期检查和维护,及时发现和处理损坏的部位,提高生土建筑的耐久性。
4.生土建筑室内热湿环境实践案例为了验证上述方法的有效性,我们进行了实践研究。
地下建筑的热工环境与节能策略

地下建筑的热工环境与节能策略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对于地下建筑也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地下建筑不仅要满足安全性需求,还要符合节能减排的政策要求。
地下建筑的设计与施工有着一些特殊之处,施工难度更高,并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地下建筑的主要能耗分为3部分:采光能耗、空调能耗、动力能耗。
该文主要针对地下建筑的能耗问题与节能策略进行分析。
关键词:地下建筑热工环境节能策略中图分类号:TU1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12(b)-0083-02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人类在地下建筑中的活动日益增加,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地下建筑不断得以发展壮大。
但是地下建筑又不同于地面建筑,为了让其和地面建筑有一样的舒适度标准,不但要改善地下环境,使其正常运行,也要控制成本,并进行节能设计。
1 地下建筑热工环境分析地面建筑受地面环境的影响,而地下建筑则受到土壤或岩石的影响,这些物质对维护其结构和热工性能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下面将分别介绍室外和室内的双重热湿作用对地下建筑的影响。
地下建筑室外热湿环境:地下建筑受到无限厚岩石或土壤的包围,就像地面建筑被室外空气和气候包围一样,这些物质对围护其结构有着重要影响;土壤或岩石的温度作用:与地面建筑不同,地下建筑主要靠土壤进行传热。
热量对土壤的影响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增加,还随昼夜及季节的变化而变化,因而具有局限性。
但土壤蓄热量大、隔热性好,因此热稳定性好,这对一些特殊建筑是非常重要的;土壤或岩石的湿度作用:地下建筑的一大特点就是潮湿,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有很多,如缺少阳光,通风不畅等,还会受到地下水位和土壤岩石的影响。
2 地下建筑室内湿热环境进入室内的阳光、空气温湿度、生产和生活所散发的热量和水分是影响地下建筑结构的气候因素。
(1)进入室内的阳光。
地下建筑处在地面以下,无法像地面建筑那样通过侧窗来获取阳光,以致采光不足,容易使地下建筑阴暗潮湿。
触地建筑地面对室内热环境影响实测研究

触地建筑地面对室内热环境影响实测研究一、引言当今社会,建筑物成为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建筑设计中,对室内热环境的控制是至关重要的,而地面作为建筑的基础和室内热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表面温度和热传递特性对室内热环境的影响尤为显著。
因此,对地面热环境的研究有着重要的实用价值。
二、地面对室内热环境的影响1. 地面的温度对室内热舒适性的影响据研究表明,地面表面温度的高低对室内热舒适性有着显著的影响。
在夏季,地面表面温度较高时容易导致室内热不舒适,甚至影响人体健康。
在冬季,地面表面温度过低会导致室内温度下降,增加室内供暖的负荷。
2. 地面热传递对建筑能耗的影响地面的热传递特性对建筑的能耗有着重要影响。
建筑的地面热传递特性决定了建筑的热传递路径和热传递关系,影响室内热环境的形成。
因此,对地面的热传递特性进行研究对于建筑节能减排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实测研究方法为深入理解地面对室内热环境的影响,本研究采用实测研究方法,对一栋建筑内不同地面材料的温度和热传递特性进行测试并分析。
1. 实测参数本研究选择了地板材料常用的瓷砖和木地板,以及新型地板材料UV发泡地板作为研究对象。
同时,采用舒适度PMV指数和热传递系数U值作为测试参数,通过测试数据对地面对室内热环境的影响进行评估。
2. 实测结果测试结果表明,不同地面材料的表面温度和热传递特性存在着较大差异。
瓷砖因其较高的热导率和散热能力,其表面温度较低,有助于降低室内温度。
UV发泡地板由于其较低的热导率和较好的保温性能,其表面温度较高,有助于保持室内温度。
而木地板因其较低的热导率和散热能力,其表面温度较高,有助于保持室内温度。
四、结论地面是建筑内热环境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表面温度和热传递特性对室内热舒适性和建筑节能减排具有重要影响。
通过实测研究不同地面材料的温度和热传递特性,可以为建筑设计提供实用的参考和建议,有助于提升建筑内部热环境的质量和节能减排的效果。
综上所述,对地面热环境的实测研究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在今后的建筑设计中应引起更多的重视和应用。
气象因素对建筑物室内热湿环境的影响评估

气象因素对建筑物室内热湿环境的影响评估建筑物的室内热湿环境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工作质量。
而气象因素直接影响着室内的温度和湿度变化,因此对建筑物室内热湿环境的影响评估非常关键。
首先,气温是影响室内热湿环境的重要气象因素之一。
在夏季,高温会导致建筑物内部的温度升高,增加室内热量的积聚,进而影响到人们的舒适度。
而在冬季,低温则会导致室内温度过低,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
因此,建筑物的气温调控成为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
通过合理选择建筑材料和采取适当的隔热措施,可以减少外界气温变化对室内温度的影响。
其次,湿度也是影响室内热湿环境的重要因素之一。
湿度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人们的舒适度和健康。
在湿度过高的环境中,人们容易感到闷热和不适,同时还容易滋生细菌和霉菌,对健康造成威胁。
而湿度过低则会导致室内干燥,引发皮肤干燥、喉咙不适等问题。
因此,保持室内湿度的适宜水平是重要的。
通过合理的空气湿化或者干燥设备,可以调节室内湿度,提供一个舒适的居住和工作环境。
另外,气象条件还会对建筑物室内的通风情况产生影响。
风的方向和强度会影响到建筑物外部空气流动的情况,从而影响到室内空气的流通。
好的通风可以使室内空气清新,并排去室内异味和有害气体。
然而,在高风速和风向不利的情况下,通风可能会导致室内温度和湿度剧烈变化,因此需要合理规划建筑物的通风系统,以达到优化室内舒适度的目的。
此外,气象条件还会影响到建筑物的太阳辐射和阴影情况,进而影响到室内的采光效果。
充足的自然采光可以减少人工照明的使用,提高室内的舒适度和能源利用效率。
因此,在建筑物设计和规划中,需要根据气象因素合理设计建筑物的朝向和窗户位置,以获得最佳的采光效果。
综上所述,气象因素对建筑物室内热湿环境的影响非常显著。
通过合理规划和设计建筑物的结构、通风系统以及采光方案,可以更好地适应气象条件,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提高人们的生活和工作质量。
因此,在建筑物设计和评估的过程中,充分考虑气象因素的影响是非常重要且必要的。
土暖气的原理

土暖气的原理土暖气是一种利用地热能源进行供暖的系统,它利用地下土壤中的热能来达到供暖的目的。
土暖气系统是一种环保、节能的供暖方式,它不仅可以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还可以降低供暖成本,对环境具有积极的影响。
土暖气的原理主要是利用地下土壤的恒定温度来进行供暖。
地下土壤的温度一般在5-15摄氏度之间,这个温度是相对恒定的,不会受到外界气温的影响。
土暖气系统通过埋设在地下的管道来进行热交换,将地下的热能传递到室内,从而达到供暖的目的。
土暖气系统中的管道一般是由导热性能良好的材料制成,比如聚乙烯管、聚丙烯管等。
这些管道埋设在地下,通过管道与地下土壤进行热交换。
在冬季,地下土壤的温度高于室内温度,土暖气系统通过管道将地下的热能传递到室内,从而提高室内温度;而在夏季,地下土壤的温度低于室内温度,土暖气系统则可以将室内的热量传递到地下,起到降温的作用。
土暖气系统的运行原理非常简单,但却非常有效。
它利用了地下土壤的恒定温度来进行热交换,不仅可以实现供暖,还可以实现降温的效果,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
与传统的供暖方式相比,土暖气系统不需要额外的能源消耗,减少了对化石能源的依赖,有利于保护环境。
除了供暖效果好以外,土暖气系统还具有比较长的使用寿命。
由于土暖气系统的管道埋设在地下,受到地下土壤的保护,不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因此可以保持较长时间的稳定运行。
而且土暖气系统的维护成本也相对较低,只需要定期检查管道的运行状态,保证管道的畅通和密封性即可。
总的来说,土暖气系统是一种环保、节能、稳定的供暖方式,它利用地下土壤的恒定温度进行热交换,不仅可以实现供暖,还可以实现降温的效果。
它的运行原理简单而有效,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是一种非常值得推广的供暖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n a l y s i s o f S oi l Te mp e r a t u r e Va l u e o f Un d e r gr Ou n d B u i l d i n g a n d i t s I n f l u e n c e t o t h e l n d oo r Th e r ma l E n v i r o n me n t
朱江鹏 1 7 周
( 1 . 西安 建筑科 技大 学 , 西安
敏 , 刘艳峰
7 1 0 0 1 8 )
7 1 0 0 5 5 ; 2 - 中国建筑西 北设计 研究 院 , 西安
摘要: 分析 了地 下建筑 的热工特 性 , 建立 了土壤 温度 的计算模 型 , 并对模 型进行 了验证 。根 据上 述所
Z HU J i a n g - p e n g , Z HO U Mi n 2 , L I U Y a n - f e n g
( 1 . X i ’ a n Un i v e r s i t y o f Ar c h i t e c t u r e A n dT e c h n o l o g y , Xi ’ a n 7 1 0 0 5 5 , C h i n a ; 2 . C h i n a No r t h we s t Ar c h i t e c t u r e De s i g n a n d R e s e a r c h I n s t i t u t e , X i ’ a n 7 1 0 0 1 8 , C h i n a ) Ab s t r a c t :T h e t h e r m a l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o f u n d e r g r o u n d b u i l d i n g w e r e a n l a y z e d ,a n d t h e c a l c u l a t i o n
m o d e l f o s o i l t e m p e r a t u r e W C I S e s t a b l i s h e d a n d v e r i i f e d .A c c o r d i n g t o t h e c a l c u l t a i o n m o d e l ,t h e s o i l
建立的土壤温度计算模型计算 出不 同深度的土壤温度值 , 以某地下建筑为模拟对象, 对其基
础 室温进行 了模 拟计 算。分 别分析 了不 同土壤 温度输 入值 与不 同埋深 深度对 地 下建筑基度取值提供 了一些参考意见。
关 键词 : 地 下建 筑 ; 土壤 温度 ; 基础 室温 ; 模 拟 中图分 类号 : T U9 文献 标 志码 : A 文 章编 号 : 1 6 7 3 — 7 2 3 7 ( 2 0 1 6 ) 0 1 — 0 0 1 8 — 0 4
2 0 1 6 年第 1 期 ( 总第 4 4 卷 第2 9 9 期)
d o i : 1 0 . 3 9 6 9  ̄ . i s s n . 1 6 7 3 — 7 2 3 7 . 2 0 1 6 . 0 1 . 0 0 5
建 筑 节 能
一 暖通与空调
地 下建筑 土壤温度取值 及 对 室 内热 环境 的影 响分 析
0 引 言
敬 源等 人 【 ] 在 分析 深 埋地 下 建 筑 的热工 特 性 时 , 引入 了壁体 反 应 系数 , 以此 建 立 了相 应 的数学 模 型 , 并 以
地下建筑 , 即建造在 岩层或土层 中的建 筑。地面建
v lu a e f o t h e u n d e r g r o u n d b u i l d i n g s o i l t e m p e r a t u r e .
K e y wo r d s:u n d e r g r o u n d b u i l d i n g ; s o i l t e mp e r a t u r e ; r o o mb a s e t e mp e r a t u r e ; s i mu l a t i o n
t e m p e r tu a r e o f d i f f e r e n t d e p t h i s c l a c u l te a d ,w i t h a n u n d e r g r o u n d b u i l d i n g a s t h e s i mu l ti a o n o b j e c t ,
s i m u l ti a n g i t s r o o m b a s e t e m p e r a t u r e .A n d t h e e f f e c t f o u n d e r ro g u n d b u i l d i n g r o o mb a s e t e m p e r tu a r e f o d i f f e r e n t s o i l t e m p e r t a u r e i n p u t v l a u e a n d d f i f e r e n t d e p t h w e r e a n l a y z e d , p r o p o s i n g s o me a d v i c e o n t h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