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税改革对居民家庭消费和储蓄行为的影响

房地产税改革对居民家庭消费和储蓄行为的影响
房地产税改革对居民家庭消费和储蓄行为的影响

一、引言与文献述评

房地产税改革与居民家庭的利益息息相关,开征后不仅会增加居民的税收负担,还会导致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的减少。家庭作为市场经济的重要主体,其消费和储蓄行为的变化会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直接影响。房地产税开征后,随着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的减少,其家庭消费和储蓄行为是否会发生变化?特别是在当前经济发展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冲击的背景下,如何刺激消费、促进消费升级,并妥善处理投资、消费和出口之间的结构性失衡问题,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此,评估房地产税改革的经济效应,特别是评估开征房地产税对居民家庭消费和储蓄行为产生的影响,对房地产税的政策设计和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就房价对居民消费和储蓄行为影响的问题进行了诸多研究,但关于房地产税对居民消费和储蓄行为影响的问题,国内学者的相关研究还相对较少。如李俊松等(2017)基于2007~2015年全国35个城市数据的研究发现,房产税试点显著降低了试点城市的居民消费倾向和居民发展型消费支出。但胡海生等(2018)的研究发现,征收房产税会降低高收入群体的消费水平,但对中低收入群体的消费水平影响较小。郭将等(2019)基于2011年上海和重庆房产税改革试点的研究发现,“重庆模式”对地区消费具有持续的抑制作用,而“上海模式”在短期内抑制了居民消费,但长期来看促进了居民消费增长。此外,范子英等(2015)基于2011年房产税试点政策的研究发现,开征房产税会对住房市场产生结构效应,这种结构效应对不同收入群体的居民储蓄行为具有不同的影响,房产税试点城市的低收入阶层会通过压缩衣着和交通通信等消费支出来提高其储蓄水平。

综上所述,国内部分学者主要基于2011年重庆和上海的房产税改革试点,探讨和分析了房产税对居民消费或储蓄的影响,但尚未得到一致结论。而房地产税改革对居民家庭消费和储蓄行为的影响还有待进行更加深入和系统的研究。为此,本文进行了如下创新性研究:第一,在研究视角与内容方面,国内学者以往的研究主要是从宏观的视角出发,基于重庆和上海的房产税试点,单独探讨房产税对居民消费或储蓄的影响;而本文则基于居民家庭的微观视角,同时探讨了房地产税对居民家庭消费和储蓄行为的影响,并分析了房地产税对不同特征家庭消费和储蓄行为影响的差异性。第二,在研究数据与方法方面,国内学者以往的研究主要利用城市层面的宏观数据,采用合成控制法或双重差分法(DID)等方法进行实证分析;而本文主要利用居民家庭的微观数据,采用情景模拟实验和有序

Probit模型进行实证分析,这可以进一步验证以往基于宏观数据研究结论的可靠性。

二、变量、数据与计量模型

(一)变量说明与数据来源

本文的被解释变量是居民减少家庭消费支出和减少家庭储蓄的行为倾向,核心解释变量是房地产税改革,即是否开征房地产税。为度量实验参与者减少家庭消费支出、减少家庭储蓄的行为倾向和房地产税改革,分别采用了李克特量表法和情景模拟的组间实验设计。具体而言,控制组是在未开征房地产税的情景下,让实验参与者回答是否会减少家庭消费支出和是否会减少家庭储蓄;实验组是在开征房地产税的情景下,让实验参与者回答是否会减少家庭消费支出和是否会减少家庭储蓄,问卷设计了“完全不会”“可能不会”“不确定”“可能会”和“完全会”五个选项。此外,还采集了实验参与者的房价预期(Price)、家庭收入(Income)、房产数量(Amount)、还贷压力(Repayment)、家庭人口(Population)、性别(Gender)、年龄(Age)、婚姻状况(Marriage)以及教育水平(Education)等作为控制变量,具体如表1(略)所示。

本文所使用的数据来自华中科技大学课题组与郑州大学课题组合作进行的情景模拟实验调查。在剔除无效样本和无房产样本后,最后共计获得有效样本1 465个。其中,控制组样本734个,实验组样本731个。表2(略)是控制组和实验组样本特征变量的统计性描述。总体而言,实验组和控制组样本特征的异质性较小,样本特征具有较高的一致性。

(二)计量模型的设定

本文的被解释变量是居民减少家庭消费支出(Consumption)和减少家庭储蓄(Saving)的行为倾向,并且为1~5的有序离散变量。因此,为了进行实证分析的需要,构建如下有序Probit计量模型:

在上述公式(1)和(2)中,Consumption

i 与Saving

i

分别表示居民减少家

庭消费支出和家庭储蓄比例的行为;Reform

i 表示房地产税改革,当Reform

i

=0时,

表示实验参与者在控制组,当Reform

i =1时,表示实验参与者在实验组;X

i

是一

组可能影响居民家庭消费和储蓄行为的控制变量;u

i

表示与解释变量无关的随机扰动项。

三、实证结果分析与讨论(略)

四、结论与政策启示

本文基于居民家庭的视角,利用情景模拟实验,从微观层面探讨了房地产税改革可能对居民家庭消费和储蓄行为倾向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开征房地产税会导致居民显著减少家庭消费支出,但并不会导致居民显著减少家庭储蓄。第二,开征房地产税会导致年收入在20万元以下的家庭和房贷每月还款在1 000元以上的家庭显著减少消费支出,但对年收入在20万元以上的家庭和房贷每月还款在1 000元以下家庭消费行为的影响不显著。第三,房地产税改革对仅有1套房产和4人以上家庭减少储蓄行为倾向的影响不显著,但对拥有2套以上房产和3人以下家庭减少储蓄行为倾向的影响显著为负。本文的研究结论有如下政策启示。

第一,坚持房地产税立法先行,分阶段、分地区实施的原则。稳步推进房地产税的立法是建设现代税收制度和现代财政制度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长效机制的重要内容,因此,可以坚持立法先行。但鉴于开征房地产税可能会导致居民显著减少家庭消费支出,建议分阶段、分地区稳步推进房地产税的实施。特别是在当前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出口贸易受到冲击、国内消费市场需求不足的背景下,为了稳定经济增长和稳定就业,必须减少房地产税改革对消费和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有鉴于此,在推进房地产税加快立法的过程中,我国政府应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分阶段、分地区稳步推进。

第二,充分考虑居民的纳税能力,制定差异化的税收政策。鉴于开征房地产税对不同收入水平和还贷压力家庭消费行为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我国政府在推进房地产税改革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纳税人的纳税能力,根据量能课税与公平税负的原则,制定差异化的房地产税政策。具体而言,房地产税的主要征收对象应该是拥有多套房产或大面积高档住宅的高收入家庭,并且可以考虑采用累进税率。对于仅有1套房产或住房还贷压力较大的中低收入家庭,要制定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免征或部分减免房地产税,以降低中低收入家庭的房地产税收负担,从而减少开征房地产税对其家庭日常生活消费的不利影响。

第三,完善公共服务供给体系,减少房地产税的负面影响。在居民家庭收入既定的情况下,开征房地产税后,居民宁可减少家庭消费也不愿减少家庭储蓄,甚至可能会增加预防性储蓄。究其原因,主要是当前我国的教育、医疗和养老等公共服务供给体系还不完善,居民对孩子的教育、家庭成员看病以及自己的养老等缺乏安全感,家庭预防性储蓄动机比较大。因此,我国在推进房地产税改革的同时,需要进一步完善教育、医疗和养老等公共服务的供给体系,并逐步提高社

会保障水平,甚至可以考虑将房地产税的收入主要用于改善公共服务和提高社会保障水平,从而使居民适当减少家庭预防性储蓄,进而促进消费和经济的稳定增长。

宏观调控下房产税改革的几点思考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财会月刊□□□□□□□□□□□□□□□□□□□□□□□□□□□□□□□□□□□□□□□□□□□□□□□房产税是世界各国普遍征收的一种财产税。房产税是以 房屋为征税对象,按房屋的计税余值或租金收入为计税依据, 向产权所有人征收的一种财产税。 自2011年1月房产税改革在上海、重庆试点后,改革的步伐可谓波澜不惊。虽然国家利用 房产税改革和 “限购”等手段,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房价的疯涨,但成效并不显著。2012今年7月至9月间,北京、上海、重庆 等地房价又有不同程度的回暖和上升。 今年年初全国“两会”上,财政部部长谢旭人曾明确表示,如今,2012年将适当扩大 房产税试点范围。2012年即将过去,房产税改革将如何推进, “十二五”时期我国房产税改革将如何深化,以及如何破解房 产税改革试点中出现的问题,都是当前国家财税系统和学术 界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结合房产税试点改革实践,从后危机时代我国面临的宏观和微观形势以及房价居高不下、通货膨胀、老百姓买房难、社会矛盾凸显等社会现状和问题提出几点思考。一、目前个人房产税开征存在的主要问题1.开征房产税的调控作用没有实现。从房产税试点情况来看,上海是对上海居民家庭新购第二套及以上住房和非上海居民家庭的新购住房征收房产税,税率因房价高低分别暂定为0.6%和0.4%。重庆则是对主城九区内存量增量独栋别墅、新购高档商品房、外地炒房客在重庆购第二套房征收房产税,税率为0.5%至1.2%。【摘要】本文基于我国房产税改革试点的背景,从分析现阶段开征个人房产税的利弊入手,研究后危机时代中国房地产宏观调控形势,从宏观调控角度探讨房产税改革试点中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以期为“十二五”时期我国房产税制改革的深入推进提供几点建议。 【关键词】房产税改革宏观调控公共财政 杨晶晶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财税学院武汉430071) 宏观调控下房产税改革的几点思考 选择Dm 2(年末长期银行借款/年末总银行借款)来替代公司 的债务期限结构还是存在着一定的缺陷。 五、研究结论 有关债务融资特别是债务期限结构的研究近来得到学者 们的广泛关注。 本文在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内部人和债权人间存在的信息不对称为切入点,考察能否利用高 质量审计这样的外部保护机制来减轻债权人利益受到侵害的 程度,从而为公司带来更多的长期债务融资。本文以2007~ 2010年连续4年均可获得相关资料的858家非金融类上市公司 构建的平衡面板数据(共计3432个观测值 )为研究样本,在控制相关变量的前提下采用混合模型经验检验了终极控制股东 性质不同时审计质量与我国上市公司债务期限结构之间的关 系。研究发现,审计质量与债务期限结构显著正相关。这说明 高质量的审计可增加报表的准确性和可信性,它使内部人与 债权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减小,有利于债权人防范投资 风险,此时债权人愿意提供长期债务支持。 进一步研究发现,相比非国有而言,上市公司的国有性质 使审计质量与债务期限结构之间的正相关关系减弱。这说明 由于我国的银行业主要以国有银行为主体,它们在向国有上 市公司发放长期债务时重点考虑的是相关政治目标、政府对 银行借贷行为的干预、国有上市公司特有的政策保护所带来的较低的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以及更为软化的预算约束,因而受审计质量的影响并不大。本文研究不仅为债权人保护的相关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还强调了作为独立第三方的外部审计在公司债务融资活动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上市公司可通过该外部监督机制来调整债务结构,从而优化资源配置。主要参考文献1.胡奕明,唐松莲.审计、信息透明度与银行贷款利率.审计研究,2007;62.江金锁.审计师规模与企业负债融资约束———来自中国上市家族企业的经验证据.财经问题研究,2010;73.江伟,雷光勇.制度环境、审计质量与债务融资.当代经济科学,2008;24.江伟,沈艺峰.大股东控制、资产替代与债权人保护.财经研究,2005;125.李秉祥.我国财务危机公司投资行为的财务特征分析.中国管理科学,2003;26.刘志远,毛淑珍,乐国林.政府控制、终极控制人与上市公司债务期限结构.当代财经,2008;17.雒敏,麦海燕.审计意见、审计质量与债务期限结构———基于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经济管理,2011;7 2012.11下旬·39·□

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学号43215120 钱琦镠周一晚上课) 消费是社会再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贯彻在生产的始终。消费拉动作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超过投资的影响作用,决定着经济增长速度的快慢和质量的高低。不同的消费模式往往伴随着不同水平的经济增长。 接下来我将分析消费作用于经济增长的机制原理,以此来进一步对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剖析。 消费作为需求力量,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有其本身的直接拉动,也有通过消费变量而诱导出来的其他需求对经济增长的间接拉动。消费作用于经济增长的机制是通过两个方面的原理来实现的。 一是通过消费对生产的直接施力,消费自身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在消费低迷情况下,资源不能得到充分利用,实际产量远远少于潜在的产量,生产能力就不会转化为现实的经济增长;当然如果消费过热,超出了资源和生产能力的约束,就会“欲速而不达”,形成表现为通货膨胀的经济实质负增长。 二是消费作为初始变量“借物打物”,通过其他变量拉动经济增长。如引致投资就主要是由消费的增长等经济行为诱导出来的投资,被消费诱导起来的投资被拉动起来以后,它就和消费一样促进经济增长。又如劳动力是经济增长的重要要素,而劳动力离不开消费,消费水平决定着劳动力的总量水平和素质构成。所以消费决定了劳动力,劳动力传导着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和贡献。 在之后我将对当前我国经济中影响消费需求的因素进行分析。 1、收入分配大拖后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但是相对于经济的日行千里,居民的收入增长却总慢三拍,消费水平没有得到经济增长的全部合理转化成果。在经济增长中,有相当的份额是城乡居民牺牲的消费。高投资政策,必然是低收入分配政策,也必然带来低消费,造成需求不足。 2 、价格机制改革“欲速而不达”。改革开放以来,价格往往被许多改革措施“祭刀”,在与国际市场接轨问题上,盲目追逐价格平行而忽视了产品品种、质量等非价格因素,也忽视居民的收入水平和购买能力。在利益驱动下,一些商品价格基本接近国际市场价格水平,有的甚至高于国际市场价格。然而,我国居民的购买力远落后于其他国家,且工薪阶层占绝大多数,从而形成低收入与高价格这一突出矛盾,居民的消费需求得不到充分满足,消费处于抑制状态,消费市场低迷,有效需求不足。 3、居民预期收入下降导致惜币心理。在经济体制变革中,改革措施一方面影响着居民的消费支出,另一方面影响到人们的思想和心态,对经济预期的不明确,对收入预期的下降,居民不得不少支出、多储蓄,以备未来不时之需。精打细算,以积极节流被动开源方式来抵御收入预期的下降。经济周期性波动,预期收入下降从而导致需求不足。 4、消费模式未与时代同步。国人穷怕了,节俭的消费习惯根深蒂固,消费模式表现为传统社会中的低收入低消费,量入为出的特征。在改革开放中,随着收入增加,消费未得到较快增长,储蓄却大幅上涨,随着经济总量扩大,高储蓄明显影响消费率的提高,对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前几年,虽然央行连续七次大幅度减息,但居民储蓄有增无减,生活的简朴往往成为低收入低消费的合理借口。生产上的浪费和重复建设,也使居民消费水平难以提高。 5、非理性投资不利消费增加。重复建设、盲目建设、低水平低效益项目十分严重,投资结构不合理和建设项目效益差,造成企业普遍严重亏损,职工下岗人数增加,收入增长缓慢。 6 、商品、服务不能满足消费需求。国内市场上,中、低档商品占主体,高档较少,与

房地产税改革的政策背景(DOC)

房地产税改革的政策背景,也是现在亟待解决的问题, 1.现行房地产税收体系不合理,税收制度不完善 房地产领域的税种设置主要涉及房地产开发、流转和保有阶段。房产保有税是很多国家地方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但我国现行房地产税体系存在“重开发和流转,轻保有”的问题。房地产开发、流转环节税目多、税负重,保有环节仅有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整体税负偏轻。2012 年,我国地方财政税收收入为47319 亿元,其中房产税为1372. 5 亿元,城镇土地使用税为1541. 7 亿元,两者合计占比仅为6. 2%。与之相较,仅开发、流转环节的土地增值税与契税之和占比就达11. 8%,还未考虑涉房涉地的营业税、所得税等。由此可见税负分布的不合理。另外,从微观的企业层面来看,开发环节的税负还是较高的。开发、流转环节税负畸重与保有环节税负畸轻并存的局面,致使房地产税负中的间接税比重偏高而直接税比重偏低,一定程度上推高了房价,加剧市场不平衡。(财产税是直接税,不可转嫁) 2.土地财政 数据提示:2013年地方政府性基金收入决算表显示,土地出让金收入决算数为39073亿元,是预算数的152.6%。地方政府的土地出让金收入再创历史之最。 近日,财政部公布了2013年全国财政决算情况,列出公共财政、政府性基金、国有资本经营的收入和支出等23张决算表。包括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收入(下称“土地出让金收入”)在内的详细财政数据也一一出炉。 地方政府土地出让金在2011年达到3.1万亿元顶峰,2012年降至2.7万亿元,2013年再猛增1.2万亿元。 对此,财政部的解释是,主要是土地出让合同成交价款增加较多。这也意味着,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度再次回升。 3.地方财政收入缺失

文化因素对消费者的影响

文化因素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 <一>文化因素包括:文化、亚文化、社会阶层。文化因素对消费者行为产生着广泛的影响。 (1)文化因素 文化因素是影响消费者需求的最基本因素。每个人都处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之中,接受着共同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风俗习惯等。因此,文化因素对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有着强烈的影响。文化不仅影响人们对特定商品的购买,还作用于消费者信息搜集和价值判断,即文化以多种方式作用于个人购买决策。 (2)社会阶层 依据消费者的职业、收入、价值倾向等因素,可以将消费者划归为不同的阶层。2001年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阶层研究课题组经过三年的调查研究,公布了当代中国的五大社会等级和十大社会阶层的研究报告。如下表所示。 表1-1 中国社会阶层表 阶层特征比重(%) 1 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 2.1 2 经理人员阶层 1.5 3 私营企业主阶层0.6 4 专业技术人员阶层 5.1 5 办事人员阶层 4.8 6 个体工商户阶层 4.2 7 商业服务员工阶层12.0 8 产业工人阶层22.6 9 农业劳动者阶层54.0 10 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者阶层 3.1 不同社会阶层的人,他们的经济状况、价值观念、兴趣爱好、生活方式、消费特点闲暇活动、接受大众传播媒体等各不相同。这些都会直接影响他们对商品、

品牌、商店、购买习惯和购买方式。工薪阶层的消费者通常从实用角度评价商品,而中上阶层则更看重产品的风格和时尚。因此,社会阶层观点可以被应用于市场细分和产品定位。企业营销要关注社会阶层的划分情况,针对不同的社会阶层爱好要求,通过适当的信息传播方式,在适当的地点,运用适当的销售方式,提供适当的产品和服务。 (3)亚文化 亚文化是在较大文化内与其他群体共存的一个群体,其成员具有的共同信仰、特征或经历等,能提供更为具体的认同感,如民族文化、宗教文化、种族文化和区域文化等。对企业开展营销活动而言,最重要的亚文化中包括民族与种族文化,因为许多消费者都强烈认同自己身上所具有的遗传特质,并受到体现这些特质的产品的影响。 ①民族文化。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存在着不同的民族,而民族文化在预测消费 者购买习惯、消费偏好时是非常重要的参考依据。例如,有的民族对于某些动物、花鸟、图案敬若神明,视为高贵,而某些民族则可能正好相反,视其为丧气或禁忌。这种差异对市场分析、细分市场等企业营销活动都很有帮助。 ②宗教文化。世界上存在着许多不同的宗教,不同的宗教信仰有不同的文化 倾向和戒律,从而形成对商品不同的偏好和禁忌,使分属不同宗教群体的消费者在购买行为和消费习惯上表现出各自的特征。企业应充分了解现实及潜在消费者的宗教信仰,制定适合其特点的营销策略,满足其消费需求。 ③种族文化。各个种族都有自己独特的生活习惯和文化传统,他们的购买行 为各不相同。 ④区域文化。不同的区域不同的地理特征、气候特点赋予了人们不同的体质 和性格。例如,我国北方人体格魁梧,性格豪爽,而南方人则相对身材灵巧,性格细腻。这种差异自然会在商品购买过程中表现出不同的消费决策模式。 <二>文化差异能够影响消费者购买决策程序的各个阶段。 ①文化差异会影响消费者的价值观念,也就是对认知需求有重要影响。如:一些地区文化一般比较重视看得见摸得着的固定资产,而另一些地区文化对精神层面

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因素

作业:自学《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因素》的内容完成小论文。 要求:字数不限,但不能缺失内容; 具体内容按下列提纲撰写; 两个人一组,自由组合; 格式:正文宋体、小四,段前、段后为0,行间距20。 杨老师邮箱:yyanling73@https://www.360docs.net/doc/7916588871.html, 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因素 消费者市场上不同的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是不同的。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差异?市场营销专家总结了四方面的因素。 一、文化因素 文化、亚文化和社会阶层等文化因素,对消费者的行为具有最广泛和最深远的影响。 (一)文化 何为文化? 举例说明文化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 (二)亚文化 何为亚文化?包括哪几类? 举例说明亚文化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 (三)社会阶层 什么是社会阶层?依据什么来划分? 我国对社会阶层研究状况?把我国社会划分为几个阶层? 不同的社会阶层在消费者行为上表现出哪些方面的不同? 二、社会因素 消费者购买行为也受到诸如参照群体、家庭、社会角色与地位等一系列社会因素的影响。 (一)参照群体 什么是参照群体? 参照群体的分类? 参照群体对消费者的影响方式有哪些? 参照群体在营销中的如何运用? (二)家庭 家庭决策的类型有哪些? 家庭中五种不同的角色? (三)社会角色与地位

社会角色与地位如何影响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举例说明。 三、心理因素 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心理因素包括需要和动机、感觉和知觉、信念和态度、学习。 (一)需要和动机 不需要做答,课题已讲授。 (二)感觉和知觉 什么是感觉和知觉? 知觉的三个特性或知觉的过程? 营销人员如何利用知觉的三个特性或知觉的过程? (三)学习 学习的过程是什么样的? 对企业营销来说,学习理论的实际价值是什么?或者说企业在开展营销活动过程中如何利用消费者的学习理论? (四)信念和态度 什么是信念和态度?它们对消费者购买行为有什么影响? 四、个人因素 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会受到个人外在特征的影响,特别是受其年龄和家庭生命周期、职业、经济能力、生活方式、个性及自我概念的影响。 (一)年龄 不同年龄的消费者购买行为有什么不同? (二)家庭生命周期 什么是家庭生命周期? 典型的家庭生命周期通常包括几个阶段?不同阶段购买行为有什么特点? (三)职业 不同职业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有什么区别或特点? (四)经济能力或经济收入 不同经济能力对于购买行为有什么影响? (五)生活方式 不同生活方式的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有什么区别?或者说有什么不同的特点? 中国消费者生活方式有何变化?(了解社会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族”,内容可以不写在论文里。) (六)个性

影响消费者行为的因素

影响消费者行为的因素 【】影响消费者行为的因素 由于消费者行为研究的对象是干变万化的人的行为,不可能有通用的最佳模式,所以市场营销人员应根据不同的情景采取不同的对策。某一具体的购买决策模式是否能在所有情况下都行之有效?其实,购买决策是一个动态过程,而且购买决策的有效行为会随着消费者的特点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因为消费者是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通过与营销人员、产品的交互作用去完成某一特定目标的消费行为的。这一行为可用公式表示: B=f(P,E) 其中,B——消费者行为,P——个人因素,E——环境因素(个人以外的社会、文化环境等因素)

消费者行为是因变量,个人因素和环境因素是自变量,即B 是P、E 的函数。这说明,消费者行为既受到个人需要、认知、学习、态度等心理因素和年龄、生活方式、自我形象、个性等个人因素的影响,也会受到家庭、参照群体、社会阶层和文化因素等影响。 文化因素 文化是人类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美学、习俗、语言文字以及人作为社会成员所获得的其他能力和习惯的总称。文化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是一种历史现象的沉淀;同时,文化又是动态的,处于不断的发生变化之中。 文化一般由两部分组成 第一,全体社会成员共同的基本核心文化; 第二,具有不同价值观、生活方式及风俗习惯的亚文化。

价值观念 价值观念是指人们对社会生活中各种事物的态度和看法。不同的文化背景,人们的价值观念相差很大。市场的流行趋势都会受到价值观念的影响。企业在制定促销策略时应该将产品与目标市场的文化传统尤其是价值观念联系起来。例如,美国人希望得到个人最大限度的自由,追求超前享受,人们在购买住房、汽车等时,既可分期,又可向银行贷款支付。而在我国,人们则习惯攒钱买东西,人们购买商品往往局限于货币支付能力的范围内。 物质文化 物质文化由技术和经济构成,它影响需求水平、产品的质量、种类、款式,也影响着这些产品的生产与销售方式。一个国家的物质文化对市场营销具有多种意义。例如,电动剃须刀、多功能食品加工机等小电器,在发达国家已经完全被接受,而在某些贫困国家不仅看不到或没人要,而且往往被视为一种奢移与浪费。

信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信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信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采纳率:57%11级2013.05.16 一、信用缺失使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长期以来,信用缺失是我国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屡见不鲜的事实和日趋 严重的问题,它以经济领域为辐射中心,向其它领域扩散,并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在经济领域,集中表现在有的生产经营者对消费者的欺骗上,他们采取偷梁换柱、偷工减料等种种手法以次充好、以假当真,不惜以损害消费者的利益为代价换取“低成本”,甚至“零成本”生产,以牟取暴利。同时有的销售者,为了拓展销售利润空间,实现自身经济利益,在经济活动中放任假货通行,甚至知假卖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从而造成假烟、假酒、假药等假冒伪劣商品泛滥漠视人民生命安全的恶性事件屡屡发生。在金融领域,恶意贷款和有意拖欠不还或故意逃债等现象造成金融秩序混乱。虚假广告,不履行承诺,严重损害消费者利益。政治领域,存在着政治造假,瞒上欺下,贪污腐败等为官为利不为民的现象。具体表现在,有的当权者不为民造福、谋利,喜欢摆花架子,做表面文章,“掺水数字”、“面子项目”、“政绩工程”、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浮夸造假的工作作风日趋严重,一些官员实事做得少,缺乏基本的求实精神。政治领域的信用缺失与政治腐败相互助长,成为

政治腐败的一大症结。文化领域也存在信用缺失现象。不少书商和出版社为牟取暴利而置法律道德于不顾,肆意抄袭、剽窃、盗版他人作品,造成文化市场鱼目混珠、良莠不齐的混乱局面。学术界也净土不再,学术腐败。学术界诚信求真精神面临挑战。在名利的诱惑和驱动下,各种假文凭,假证书也随处可见。二、信用缺失对我国经济的消极影响信用:多是指在生产、分配、消费等经济活动中所有市场主体必须遵守的诚实无欺和社会生活中的言行一致,不危害他人,不正当获得的道德规范。是市场经济的一个基本构成要素,我们不能设想,没有了商业票据、银行票据、政府债券和信用卡及按揭等,现实中的市场经济仍能正常进行。 1.信用做为支付手段的功能被极大削弱,使经济运行受阻 市场经济实际上是以契约为基础的信用经济,人们之所以能有序地进行商品交易,是基于经济人之间的彼此信任。但是面对大量的失信现象,为了防范风险,越来越多的企业僵持在“钱不到帐不发货”,“收不到货不给钱”的尴尬局面,许多企业宁愿放弃大量的订单和客户,也不采取信用结算方式。交易方式向现金交易,以货易货的方式退化,极大地降低了商品流通的效率和资金使用效率。 2.加大了交易成本,降低了经济运行效率。在市场经济活中,由于各部门、各企业生产不同商品的周期长短不一,资金周转的情况各不相同,客观上产生商品赊购赊销以及资金借贷要求。

关于推进我国房产税改革的思考

关于推进我国房产税改革的思考 我国新一轮的房产税试点改革已蓄势待发。但目前我国的房产税改革在征税范围、技术支持等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在当前的社会经济环境和技术水平下,我国房产税改革应谨慎试点,不宜加速全面推行。同时提出推进我国房产税改革的相关建议。 标签房产税改革;存在问题;相关建议 2011年1月,上海、重庆两地个人住房征收房产税试点正式启动,拉开了国内房产税改革的序幕。今年下半年,有关房产税试点扩围的消息频出,各方推测第二轮房产税改革试点工作将在今年年底或明年初启动。房产税改革扩容似乎已箭在弦上。 然而,房产税改革不仅仅是时间进程问题,更重要的是与之相配套的法律、制度保证及技术水平的跟进。如果改革只是一味追求进度,而缺乏经济、社会和法律基础的有力支撑,必然会导致改革失败,造成严重后果。我们必须正视当前房产税改革所面临的诸多问题。 一、当前房产税改革试点存在的问题 目前已有的沪渝两个房产税改革试点方案各有侧重,但两者均存在一定不足之处。对现阶段房产税改革试点存在的问题和困难进行分析,将有助于今后更好地把握改革方向,以顺利推进我国房产税改革。 (一)房产税定位问题 改革必须明确最终目标,只有明确房产税改革的目标,才能对其进行清晰的定位,进而制定科学合理的政策。房产税改革究竟是定位于完善我国房产税制体系,调节财富分配,实现社会公平;还是定位于配合短期房地产调控,抑制对住房的投资投机需求。这一点是政策制定者必须明确的。如果对房产税改革的定位不清晰,极易导致政策制定的短视行为,造成相关阶层的利益受损,改革政策不具有可持续性,改革初衷被扭曲。 (二)房产税征税范围问题 现有沪渝两地的试点方案在征税对象的覆盖面上都比较单一。上海的试点方案只对新购住房征收房产税,重庆试点方案虽有对高端存量房征税,但真正涉及的房产数量十分有限。一些学者和专家认为现有政策都主要针对增量住房,而对大量的存量住房并未产生实质性的影响,这样的政策有失社会公平,也限制了房产税作用地发挥,他们主张将更多的存量房住宅也纳入房产税的征收范围;同时业界一批专业人士和学者则认为鉴于我国的经济社会形势,不具备全面征收房产税的条件,他们主张房产税征收应主要针对高档别墅和高端住宅。面对各方不同

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因素的分析

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影响因素的分析 一.引言 消费者购买行为是指最终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所谓最终消费者是指以消费为目的的购买商品或服务的个人或家庭。所有这些最终消费者构成了消费者市场。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受一系列相关因素影响的连续行为,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因素非常复杂,多种多样。这些因素有时独立地,有时又相互交织地影响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和购买行为,由于消费者行为的对象是干变万化的人的行为,不可能有通用的最佳模式,那么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因素究竟有哪些呢? 二.影响因素 市场营销刺激因素由四“P”组成:产品、价格、分销和促销。其他刺激因素主要存在于购买环境之中,包括:经济、技术、政治和文化等因素的影响。消费者行为既受到个人需要、认知、学习、态度等心理因素和年龄、生活方式、自我形象、个性等个人因素的影响,也会受到家庭、社会阶层、参照群体和文化因素等影响。

(一)文化因素 文化是人类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美学、习俗、语言文字以及人作为社会成员所获得的其他能力和习惯的总称。文化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是一种历史现象的沉淀;同时,文化又是动态的,处于不断的发生变化之中。包括: 1.文化 文化是引发人类愿望和行为的最根本原因。 不同年龄段的消费者购物行为明显存在差距,青少年一般购物在于求新求奇,但他们也会更多的参考一下价格,他们更多喜欢在专卖店够买衣物(价格不算贵但衣服比较时尚,展示个性),中年人一般在职场更多的会选择职业装,或比较显示地位的休闲装,老人更多的会比较想穿出"青春活力"会在挑选衣物时更细心,仔细. 2.亚文化

亚文化包括民族、宗教、种族和地域等。亚文化为其成员带来更明确的认同感和集体感。许多亚文化构成了重要的细分市场。 3.社会阶层 社会阶层是在一个社会中具有相对的同质性和稳定性的群体,他们按等级排列,每个阶层成员具有类似的价值观、兴趣爱好和行为方式。社会阶层不仅受收入影响,也受其他因素如职业、教育和财产等的影响。在一些社会系统中,各阶层具有特定的作用和特定的社会地位。 (二)社会因素 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同样也受到诸如小群体、家庭以及社会角色与地位等一系列社会因素的影响。 1.群体 一个人的消费行为受到许多参考群体的影响。直接影响的群体称为会员群体,包括家庭、朋友、邻居、同事等主要群体和宗教组织、专业组织和同业工会等次级群体。崇拜群体是另一种参考群体。

房产税改革方案分析

房产税改革方案分析 ——基于房产税功能视角 摘要:从分析房产税的基本功能入手,挖掘现行房产税存在的弊端,指出了房产税改革的必要性。对现已出台的四套改革方案进行分析比较,就改革围绕的重点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最后得出一个相对合理的方案。关键词:房产税;功能;改革方案 在完善财税制度改革的背景下,面对居高不下的房价,国家逐步搁浅征收物业税的想法,取而代之的是对现行房产税进行改革。中共中央明确把研究推进房地产税改革纳入了今年制定的“十二五计划”,并初步出台了四套改革方案,预计不久的将来在某些城市进行试点实施。 一、房产税及房产税改革功能分析 (一)房产税内涵 房产税,又称房屋税,是国家以房产作为课税对象向产权所有人征收的一种财产税。我国现行产税设立于1986年,是以房产为征税对象,按照房屋的计税余值或出租房屋的租金收入向房屋产权人征收的一种税,征税范围为城市、县城、建制镇和工矿区的营利性房屋,对于非营利性的住房一律免征。计税方法有两种:一是按照房屋原值一次减除10~30%后乘以1.2%计算缴纳,也称从价计征;二是出租房屋按租金收入的12%计算缴纳,也称从租计征。 (二)房产税改革功能分析 近年来,我国房地产市场发展迅速,政府为了稳定持续疯涨的房价出台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房产税作为与住房相关的税种,其征收方向与力度直接影响

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与政策的执行效果。政府面对高房价已无能为力,消费者满心希望房产税的改革能成为房价调控的“杀手锏”,但在笔者看来,房产税开征并不能带来房价的直线下降,它的基本功能应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提高地方政府财政收入 税收是公共收入的主要形式,房产税作为财产税的一种,理应成为地方政府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政府税收少且征收难度大,为了完成并没有减少的公共事务,地方政府只有依靠土地收益来解决财政问题。如进行房产税改革,对非营利性住房开征保有税,地方政府便可获得大量稳定的税源收入,逐渐摆脱对土地财政的过度依赖。据统计,1998年房改以来我国共售出商品房约55亿平方米,若按现价重新评估约值28万亿,如按1%的税率征收房产税,地方税收将年增2800亿,大幅度提高政府财政收入。 2、调节居民收入分配,缩小社会贫富差距 国家征税的目的是利用这一公共收入对社会资源进行第二次分配,从而调整居民收入差距,房产税的征收自然也具有这一功能。 在目前的状态下,房产已成为重要的财富杠杆,社会基本分为有多处房产阶层、有一处房产阶层和无房产阶层。由于工作收入相对房价来说一般较低,房子资产往往演变成有房者可以拥有更多的财富,长此以往贫富差距将进一步加剧。住房的房产税开征将会加大持房者的税负成本,抑制投资投机性购房者的需求,使得更多真正的刚性需求者买到房产,缩小社会贫富差距。 3、影响住房供求关系 开征房产税在一定程度上会降低人们购买房屋的欲望,导致市场需求下降;税收增加了住房持有成本,持房者将会对成本和收益进行审慎权衡,导致一部分炒房者被迫抛售房源,增大市场供应。这样一来,市场上原有的供求关系被打破,短期内会出现供略大于求的状态。而投资购房比例的多少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房产税对供求关系的影响大小,若某区域内投资购房比例够大,房产税改革执行力度够好,房产税开征确实还会在短期内给价格带来一定的下行压力。但从长期来看,房产税改革给房地产市场带来的影响主要还是住房供求关系的波动。

论传统文化与价值观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一)

论传统文化与价值观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一) 摘要:消费观的养成不仅受到收入水平、物价水平以及生活环境等因素的制约,而且受到传统文化与价值观的影响。在对消费行为的研究中,传统文化与价值观对消费行为产生的影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文章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的分析入手,介绍了中国传统文化与价值观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于消费者行为产生的影响,目的在于提醒消费者注视传统文化价值观对消费行为的影响,并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关键词:价值观;义利关系;消费行为 消费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消费观的形成,不仅受到收入水平、物价水平等因素的影响,而且受到每个人所处的家庭和社会经济环境以及民族传统文化、个人文化素质、宗教信仰等非经济因素的影响。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并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而伟大的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这些传统文化与价值观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一、中国文化的特征 文化是指人们通过社会实践活动,适应、利用、改造世界客体而逐步实现自身价值的过程。任何一种文化的产生,都离不开特定的自然条件和社会历史条件,中华民族在悠久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积淀和形成了自己独特而伟大的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这些悠久的历史文化对当代中国文化以及中国人的行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历史的角度分析,当代中国文化仍然具有浓厚的传统历史文化持色。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有许多不同的概括: 张岱年将中国文化的特征归纳为4点:天人合一;以人为本;刚健自强;以和为贵。 梁漱溟在《中国文化要义》一书中对中国文化特征的总结为:“自私自利,此指身家念重、不讲公德、一盘散沙、不能合作、缺乏组织能力,对国家及公共团体缺乏责任感,徇私废公及贪私等。勤俭,此指习性勤俭、刻苦耐劳、孜孜不倦、好节省以至于吝啬、极有实利主义实用主义之精神等。爱讲礼貌,此一面指繁文缛节、虚情客套、重形式、爱面子以至于欺伪;一面亦指宁牺牲实利而要面子,为争一口气而倾家荡产等。和平文弱,此指温顺和平、耻于用暴、重文轻武、文雅而不免纤弱、特喜调和妥协;中庸及均衡、不为己甚、适可而止等。知足自得,此指知足安命,有自得之趣,贫而乐、乐而无怨、安分守己、尽人事听天命、恬然而爱好自然风景、少以人力胜天之想等……” 近些年的研究对中国文化的特征又增加了一些新的概括:一是中国文化注重人文主义精神,不像西方文化那样依附于神学独断;二是中国文化注重和谐和中庸;不像西方文化追求分别与对抗;三是中国文化富于安土乐天的情趣,不像西方文化那样追求冒险和刺激。 特定的历史、地理环境造就特定的文化,总结以上观点可以将中国文化的特征概括为:以道德修养为立国之本;以中庸为处世之道;以耕读为传家之法;以经学为治学之宗;以利义合一为价值取向;以意会为思维方式。 二、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对消费行为的影响 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就是中华民族在一定历史时期内形成并被广泛持有的居于主导地位的一些基本的价值观念。在对中国文化特点的讨论中,许多思想就涉及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如在天人关系上的以人为本,人际交往的以和为贵,还有自私自利、知足自得、诚实信用等。本文将介绍其中一些重要价值原则和观念,这些观念很大程度上影响我们现在的消费行为和习惯。 (一)勤俭与知足自得的品质 中国传统文化中存在“存天理,灭人欲”的价值原则,因此,在家庭和个人消费上强调节欲勤俭,主张精打细算,量入为出,反对奢侈浪费,反对及时行乐的生活态度,从而使收人变化对购买决策具有迅速和直接的影响。勤俭,一直是中国历史上消费观的主线,而奢侈只是作为一种伴随品而存在。由于古代生产力较为落后,又由于天灾人祸等因素造成产品的缺乏,

对我国房产税改革的思考与建议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7916588871.html, 对我国房产税改革的思考与建议 作者:何嘉琦 来源:《经济师》2014年第04期 摘要:2011年1月,上海市和重庆市作为试点城市率先开始房产税改革,开始对部分居民征收住房房产税。房产税对于抑制房价、调节收入分配差距、健全地方税制体系、调节地方政府收入结构均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它目前的改革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从税制角度看,税制难以真实反映收入水平,计税依据也尚欠合理;从操作角度看,征税系统不完善,缺乏相应的房地产估价人才;从目标角度看,难以很快实现降低房价的预期。文章阐述了以上问题,并提出了扩大征税对象、完善征管系统、改良计税依据、培养估价人才、引导资本流向等五方面建议。 关键词:房产税改革房价土地财政 中图分类号:F810.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4)04-121-02 2013年2月20日,温家宝同志研究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继续做好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会议确定了五项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的政策措施,即“新”国五条。其中第二条“坚决抑制投机性购房”措施中明确了细则:“总结个人住房房产税改革试点城市经验,加快推进扩大试点工作。”这表明,继上海、重庆之后,房产税改革试点有扩围趋势,房价上涨较快的一线城市和部分热点省会城市极有可能被纳入试点范围,如北京、深圳等。毫无疑问,这一细则又将房产税改革的话题推至风口浪尖,一时众口纷纭,大家争议颇多。房产税到底该不该改革以及在改革过程中又会存在哪些问题等,已成为学术界研究和探讨的重要话题。 一、推进房产税改革的重要意义 房产税,又称房屋税,是指国家以房屋为征税对象,对产权所有人征收的一种财产税,是政府稳定收入来源之一。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不断改革和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传统的房产税制逐渐呈现出一些弊端。2011年1月,上海、重庆两市经国务院批准,颁布对部分个人住房征 收房产税试点暂行办法,率先展开了房产税改革。房产税改革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不可忽视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遏制投资性购房。当前,房价问题依然是社会上热议最多的问题,而房价的居高不下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存在大量投机性购房。过热的房地产投资会使房价不断升高,同时升高了人们对房价的预期,从而又加大投机,如此形成正反馈。这种正反馈会拉大居民贫富差距,持续下去将最终导致房地产泡沫破灭,对经济乃至社会产生巨大影响。房产税改革的目的之一就是通过扩大征税范围,提高住房持有成本,从而降低住房作为投资品的价值。在对住房征税的情况

早茶文化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

关于早茶文化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的调查报告 历史背景: 早茶源于清代同治、光绪年间,如今成为广东人一种通常的社交方式。 广东人喜欢饮茶,尤其喜欢去茶馆饮早 茶。早在清代同治、光绪年间,就有“二 厘馆”卖早茶。广东的茶馆有早茶、午 茶和夜茶三市,以饮早茶的最多。茶楼 的早市清晨四点左右开门。茶客坐定, 服务员前来请茶客点茶和糕点,廉价的 谓“一盅二件”,一盅指茶,二件指点 心。配茶的点心除广东人爱吃的干蒸马蹄糕、糯米鸡等外,近年还增加了西式糕点。 广东人饮早茶,有的是当作早餐的,一般都是全家老小围坐一桌,共享天伦之乐。有的喝完早茶即去上班,有的则以此消闲。消闲族大多为街 坊退休老人,他们一般来得最早,离去最迟,从 早上茶馆开门可以一直坐到早茶“收档”。这类 茶客不去豪华酒家、高档茶楼或宾馆,而到就近街 边经济实惠的小茶馆。如去高档茶楼,人均消费 可以和酒宴差不多。“请早茶”也是广东人一种 通常的社交方式。 陶陶居现址在第十甫,是广州饮食业中的老字 号之一。陶陶居已有近百年的历史。清末时维新 变法的领军人物康有为,在广州讲学时,就常光临陶陶居,并题写了“陶陶居”三个字。 问题认知: 消费者认识到自己有某种需要时,是其决策过程的开始,这种需要可能是由内在的生理活动引起的,也可能是受到外界的某种刺激引起的。

谈及广东的传统文化,早茶是其中浓墨重彩的一笔。每逢周末或假日,广东人便扶老携幼,或约上三五知己,齐聚茶楼“叹早茶”。“叹”在广东话中是享受的意思,由此可见,喝早茶在广东人的心目中是一种愉快的消遣,在这个层面上来说与其他娱乐活动并无二致。广东人上茶楼,蕴涵着对精神生活的需求。 消费者信息来源: 消费者购买行为中的信息来源通常有商业来源、个人来源、大众来源、经验来源。 商业来源,主要是商业广告,这种信息来源告诉消费者信息,让消费者知道有其存在,然而这往往不是消费者购买行为的最终决定因素。 个人来源,大众来源和经验来源,朋友或者熟人之间的口头相传是消费者选择茶楼的重要信息来源,而对于有经验的消费者来说,经验也是其信息的主要来源。 消费者类型: 消费者类型大体上可以分为消遣时间型、重视家庭型、商务型、交流沟通型。 ①消遣时间型:这一类大多数都是本土的老人家,他们深受本土的岭南文化中的早茶文化熏陶,一来方便,价格实惠,早点正宗的地方是他们消费最佳选择。 ②重视家庭型:广东人一到周末就会一家大小出去喝早茶,以便增进家庭感情和减轻压力,一个环境舒适,早点美味,因为是家庭活动,能方便小孩活动的茶楼会是他们的选择。 ③商务型:商务人士,实际上就是生意人,他们早茶消费的目的是利用早茶文化的休闲舒适氛围来谈生意。他们会选择一个环境舒适安静,服务态度好,早点美味多样,价格较高以便凸显档次的场所。 ④交流沟通型:广东人热情好客,喜欢结交朋友,现今有许多年轻人都会在茶楼里聚会。他们会选择环境舒适安静,早点,服务和环境都能凸显档次的场所。消费者购买决策阶段: 消费者对商品信息进行比较和评选后,已形成购买意愿,然而从购买意图到决定购买之间,还要受到两个因素的影响:

论超前消费对经济的影响

论超前消费对经济的影响 随着社会与经济的双重发展,超前消费开始在我国掀起一股热潮,大到买房买车,小到买手机家电,甚至于买衣服都可以采取分期付款的方式.这在传统上似乎与中国有所不符,但是不可否定的是这种花明天的钱过今天的生活的生活方式以慢慢取代我们的传统.这种超前的消费方式对我国的经济又什么影响呢? 在对待超前消费上明显存在两派完全对立的观点.一派认为,超前消费能拉动内需,促进经济的增长;另一派认为,超前消费会导致市场的紊乱,致使经济快速的下跌. 首先我们来分析超前消费对经济的促进方面的影响,首先我们应该明确知道超前消费就是消费增长速度超过GDP增长速度,个人消费超过其收入增长速度.用我们的话来说就是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有人认为发展经济应该鼓励超前消费,因为在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特点就是需求的不合理,投资增长需求远远快于消费的增长速度,而且这种矛盾似乎在短期得不到很好的协调.所以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扩大内需,拉动经济,提高居民的购买水平.而要达到这种结果,一味的要富人去消费是远远不够的,一味的吸引国外的投资也是很难达到的,所以我们就应该把目光放在国内的消费人群,把我们潜在的目标消费者变为实际上的消费者,但是对于那些没有购买能力的人我们就只能通过为其提供把其购买欲变为现实的资本.在现在这个大环境下,买房买车似乎成为身份地位以及婚姻的必备条件,对于刚步入社会的年轻人来说,这也是一种无形的压力,如果我们不鼓励超前消费很可能会带来一系列的社会原因,比如犯罪和婚龄上升.在经济上超前消费可以促进消费者的购买欲,激励其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加努力,这样在无形之中也提高了我国工作者的水平,一旦我们贷款或者用分期付款的方式进行购买,无可厚非的我们就需要工作,这样我们就会进到自己的最大努力去保全自己的工作,而不是像现在这样懒散. 其次在居民幸福指数上,由于超前消费在很大程度上能给我国居民带来幸福感,对于不敢想象的事物通过超前消费我们可以过上梦寐以求的生活,这能很好的改善生活状况,这往往是普通人群奋斗一生要达到的目标,在有能力过上这种生活的前提下为什么不早早的享受了.在另一方面,如果在万不得已需要某种生活必须品的情况下,超前消费甚至是生活上的救命稻草.所以有人认为经济的发展需要鼓励超前消费,只要我们好好规范我们的信用卡制度,我们还是鼓励超前消费的. 但是有人认为超前消费不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增长.他们认为投资是经济增长的源泉,一旦鼓励超前消费,消费品就会随着储蓄率而降低.极易导致消费需求的疲软又会使生产长期处于停滞状态.而且如果超前消费一旦风行,在发生矛盾是就很难通过刺激消费来度过难关. 并且在一定的方面超前消费是对物质超前的使用,无形之中我们就消耗掉了下一代的有限资源,致使环境的恶化,所以我们应该遵循物质发展的规律不要越级,可能有人会拿我国与美国相比,不可否定的是美国超前消费是在一定程度上为美国的消费做了一定的贡献,但是应该想到的是我国的国情与美国不同,在一个13亿人口与3亿人口相比下,我们可以想象,如果我们有10%的消费者采取超前消费,其中又有10%的人因无法还贷而造成生活上的窘迫这样我们就算是没有达到为人民方便的目的了.再次我国的信用制度还不够完善,一旦有人因为一些特殊情况而忘记了还贷这样就会对其信用造成影响,很可能因此给他的生活带来一定的副作用,而且对于那种没有抱负的啃老族,月光族.超前消费无非是助长其懒惰气焰.其次美国的次贷危机很大程度就是因为超前消费造成的无法偿还,而进一步致使美国政府在财政上的激励与刺激政策,但是这似乎对改善经济没有一点作用,在习惯超前消费时我们很容易滋生感性消费,过度消费与冲动消费.见到喜欢的就买不管有没有实际作用,见到别人有的东西就想买,见到想买的东西就多买.这样不是把我们的消费者培养成为一种不理性的动物了吗?这样真的有利于社会的发展吗?一旦社会没能取得发展又何以要求经济的增长呢. 还有就是在超前消费给我们带来幸福感后,我们又何以去填补这个洞呢?于是乎我们就成

中国房地产税制改革

中国房地产税制改革 一、我国现行房地产税费的情况 我国的现行的房地产税是以房产和土地为课税对象,向房屋和土地的所有权人和使用权人征收的税赋。这里所说的房产包括城市、县城、建制镇和工矿区范围内的应税房产。因此,我国现行房地产税主要包括城市房地产税,耕地占用税,城镇土地使用税,涉及房屋建设、房屋出租、物业管理的营业税和营业附加税,房产税,涉及土地使用和土地使用权或房产转让交易的土地增值税、契税和所得税,涉及企业所得的所得税、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以及其他产生合约的印花税等。这些税赋的法律依据主要是1986年9月15日国务院正式发布并于1986年10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房产税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房产税暂行条例》)(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于1951年8月颁布的《城市房地产税暂行条例》已于2009年1月1日起废止)。另外,我国还有一些涉及房地产方面的行政性收费,主要包括土地出让金、大市政配套费、四源费、防洪费、集资费等。 其中,几种主要税种的课税对象、计税依据、税率和分别是: 1、房产税:房产税是以房产为课税对象,以房屋的价值和租金收入为计税依据,向房屋产权所有人征收的一种地方税。 房产税课税对象的范围包括投入生产经营活动(自用或出租),给所有权人带来了收益的房地产。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房产税和车船使用税几个业务问题的解释与规定》((87)财税地字3号)、《》()、《》(),“房产”是以房屋形态表现的财产。房屋是指有屋面和围护结构(有墙或两边有柱),能够遮风避雨,可供人们在其中生产,工作,学习,娱乐,居住或储藏物资的场所。凡在房产税征收范围内的具备房屋功能的地下建筑,包括与地上房屋相连的地下建筑以及完全建在地面以下的建筑、地下人防设施等,均应当依照有关规定征收房产税。独立于房屋之外的建筑物,如围墙、烟囱、水塔、变电塔、油池油柜、酒窖菜窖、酒精池、糖蜜池、室外游泳池、玻璃暖房、砖瓦石灰窑以及各种油气罐等,不属于房产。加油站罩棚不属于房产,不征收房产税。 房产税的计税依据是从价计征和从租计征,其中从价计征是按照房产原值一次减除10%-30%后的余值计算缴纳,税率为%,应纳税额=应税房产原值×(1-扣除比例)×%;从租计征是以房产租金收入计算缴纳,税率为12%,应纳税额=租金收入×12%。 2、耕地占用税:对占用耕地(包括国家所有和集体所有的耕地)建房或从事其他非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