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共同性内斜视治疗

合集下载

同视机斜视训练方法

同视机斜视训练方法

同视机斜视训练方法
同视机斜视训练方法是一种常用的治疗斜视的方法,主要包括闪烁刺激法、动态刺激法和辐辏训练等。

这些方法可以通过同视机来实现,同视机是一种大型眼科光电仪器,可以诊断异常视网膜对应、主客观斜视角、后像、弱斜视等眼科疾病。

下面我们来具体了解一下这些训练方法。

1. 闪烁刺激法
闪烁刺激法主要通过交替点灭灯光来抑制眼前的画片亮度,从而训练患者的同时知觉,建立起正常的视网膜对应。

这种方法适用于儿童近视性弱视、远视性弱视、屈光不正性弱视等疾病。

2. 动态刺激法
动态刺激法包括捕捉法、进出法和侧向运动法,可以训练双眼的协调运动,克服眼球运动的轻度非共同性。

这些方法可以通过同视机中的画片运动来实现。

3. 辐辏训练
辐辏训练是一种融合功能训练,需要将两张画片融合,镜筒需要做慢速的辐辏运动,两只眼睛也跟着做辐辏运动。

通过重复训练,集合性融合范围会逐渐扩大,有助于眼睛的恢复。

除了上述方法外,同视机还可以用于斜视检查。

同视机检查常规包括了解病人的一般情况,避免出现诊断方面的错误。

医生可以通过主观检查和客观检查来判断患者是否存在双眼视,以及斜视度的变化规律和眼球运动功能。

总之,同视机斜视训练方法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斜视的方法,可以通过闪烁刺激法、动态刺激法和辐辏训练等来实现。

共同性斜视的治疗方法

共同性斜视的治疗方法

共同性斜视的治疗方法共同性斜视是指双眼无法同时凝视到同一点,造成视觉图像重叠或错位的一种眼球运动障碍。

它是儿童和成人中最常见的眼肌疾病之一。

共同性斜视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矫正光学异常、强化视觉功能、弱化异常眼肌活动以及手术矫正等多种手段。

下面将详细介绍共同性斜视的治疗方法。

一、矫正光学异常矫正光学异常是共同性斜视治疗的基础。

部分共同性斜视患者的斜视可能是由屈光参差引起的。

正常的视觉问题,如远视或近视,离焦或散光,都会影响到眼球的调节力度和眼位的控制,从而导致斜视的发生和加重。

因此,通过后天调节矫正屈光参差可以有效地改善斜视。

1.配戴眼镜或隐形眼镜:配戴合适的眼镜或隐形眼镜可以矫正和纠正屈光参差。

远视者应佩戴凸透镜,近视者应佩戴凹透镜。

正确矫正屈光参差可使斜视减轻或消失。

2.视物距离和角度调整:正确调整视物的距离和角度有助于改善斜视。

在做近视工作时,适当调整眼球的角度和距离,减轻眼肌劳损,有助于改善斜视。

二、强化视觉功能共同性斜视患者的内源性活动障碍主要表现为对于应有的视觉目标的伴随追踪反应耗能过多,因而在用眼过程中出现转位现象或出现不正常水平横向移动动作。

对视觉功能的训练可以改善这一情况,具体方法如下:1.视觉扩展训练:通过运用特定的视觉刺激和运动训练,提高患者通过眼球运动来寻找和跟踪物体的能力,强化患者的观察和追踪能力。

2.双眼视觉技巧训练:通过双眼合作的游戏和训练,改善患者的双眼协调和深度感知能力,使两只眼睛能够协调工作,增加立体视觉。

3.视觉追踪训练:通过移动或改变物体位置,在特定的时间内进行视觉追踪,提高双眼追踪物体的能力,增强眼球肌肉的控制和协调性。

三、弱化异常眼肌活动共同性斜视患者常伴随着肌肉力量不平衡,具体表现为一些眼肌过于紧张或过于松弛。

因此,弱化异常眼肌活动能够帮助斜视患者恢复正常的眼球运动。

1.药物治疗:葡萄糖酸钙、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等药物可以减轻眼肌痉挛,放松肌肉,改善斜视。

怎样诊断和治疗共同性斜视

怎样诊断和治疗共同性斜视

【诊断】1.病史:注意发病年龄、家族史,有无早产、产伤或外伤,产后高热抽搐史,常见斜视的眼别,内斜或外斜,病情变化等。

2.检查:(1) 眼部前后段检查,注意有无先天发育异常及其他眼的器质性病变。

(2) 视力及屈光状态检查,青少年应用1%阿托品眼膏充分散瞳检影,并注意散瞳前后的眼位变化。

(3) 斜视度检查,可使用角膜映光法与遮盖试验,视野弧测量法,三棱镜中和法测量第一眼位,向上和向下方注视的斜视度,以及注视6米,30厘米目标时的斜视度。

(4) 检查并记录眼前段改变,黄斑位置与注视性质。

(5) 同视机测量主觉斜角与他觉斜角,并了解双眼视网膜对应情况及双眼视功能。

(6) 依据上述检查及病史,确定斜视的性质、类型、明确诊断。

【治疗】1.强调早期治疗的必要性。

2.矫正屈光不正,内斜远视者及外斜近视者应戴足度矫正眼镜,反之,则给予低度矫正镜,戴镜后须定期复查(一般三个月至半年复查一次),了解视力及天津眼科医院眼位的改变,并须每一年散瞳检影一次,调整眼镜度数。

3.弱视治疗:伴有弱视者应尽早进行弱视治疗(详见“弱视”节)。

4.手术治疗:(1) 非调节性,先天性共同性斜视应尽早手术治疗,以争取恢复双眼视功能。

(2) 部分调节性斜视者在戴镜及弱视治疗后,视力达正常或双眼接近正常后,仍有偏斜可采用手术治疗。

(3) 手术前应反复、多项检查,准确测定斜视度,做好手术设计,并估计到术后复视出现的可能性。

每眼每次手术的直肌不能超过两条以免导致眼前段缺血。

必要时采用直肌睫状前血管分离保留术。

【治愈标准】1.功能治愈:双眼视力(或矫正视力)正常,双眼位正常,眼球运动无障碍,双眼视功能正常(Ⅲ级视功能完善)。

2.美容治愈:双眼位正常,双眼球运动无障碍,视力正常或有一眼视力低下,无双眼单视功能。

原发性共同性内斜视的科普知识PPT

原发性共同性内斜视的科普知识PPT

介绍原发性共同性内斜视
原因和发病机制:目前对于原发性共同 性内斜视的确切原因尚不清楚,可能与 遗传因素以及神经肌肉的发育异常有关 。
原发性共同性内斜视的治疗 方法
原发性共同性内斜视的治疗方法
视觉训练:通过眼球运动训练、视觉追 踪训练等方法,帮助患者恢复正常的眼 球运动功能。 晶体矫正:配合适当的眼镜或隐形眼镜 ,帮助患者更好地矫正视力问题。
预防和日常护理
维持良好的姿势:保持正确的坐姿和站 姿,避免长时间低头或歪着头睡觉等不 良姿势。
常见问题与解答
常见问题与解答
原发性共同性内斜视能治愈吗?治疗的 效果如何呢? 原发性共同性内斜视会遗传吗?需要注 意哪些问题呢?
常见问题与解答
有没有预防原发性共同性内斜视的方法 呢?如何预防呢?
谢谢您的观赏 聆听
原发性共同性内斜视的 科普知识PPT
目录 介绍原发性共同性内斜视 原发性共同性内斜视的治疗方法 预防和日常护理 常见问题与解答
介绍原发性共同性内斜视
介绍原发性共同性内斜视
什么是原发性共同性内斜视:原发性共 同性内斜视是一种常见的眼球运动障碍 ,眼睛在向内看的过程中存在随动上翻 的现象。
症状和特征:原发性共同性内斜视通常 出现在婴幼儿期,表现为眼睛向内斜视 ,眼球无法自由移动,并伴有头部姿势 异常等特征。
原发性共同性内斜视ຫໍສະໝຸດ 治疗方法手术治疗:对于症状较严重的患者,手 术矫正可能是一种可行的选择,手术包 括调整眼外肌的位置或功能等。
预防和日常护理
预防和日常护理
定期眼科检查:定期到眼科进行检查, 及早发现和治疗问题。 注意用眼卫生:避免长时间盯着电子屏 幕,保持适当的用眼间隙,避免眼部疲 劳和干涩等问题。

儿童斜视的矫正方法

儿童斜视的矫正方法

儿童斜视的矫正方法斜视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眼科疾病,也被称为异视或斜视。

儿童斜视是指眼睛在注视物体时无法保持正常对准,导致出现眼睛偏斜或双眼无法同时看向同一目标的情况。

这种视觉问题会影响孩子的学习、社交和日常生活。

本文将介绍儿童斜视的矫正方法,帮助家长和医生更好地应对这一问题。

一、眼贴治疗眼贴治疗是治疗儿童斜视的一种常见方法。

通过遮盖正常视力较好的眼睛,迫使患有斜视的眼睛主动工作,从而促进斜视眼睛的视功能恢复。

这种治疗方法可以训练眼睛的调节能力和视觉功能,减轻或纠正斜视。

在使用眼贴治疗时,要根据医生的建议和指导来正确使用,并定期复查以调整治疗计划。

二、眼镜矫正眼镜矫正是另一种常见的儿童斜视矫正方法。

适当的眼镜可以纠正折射异常和屈光不正,改善视觉问题。

对于儿童斜视,眼镜能够提供更清晰、更稳定的视觉输入,帮助患儿更好地进行眼位训练和视觉发育。

眼镜的配戴要根据医生的处方和指导来进行,同时需要定期定量检查,并及时调整。

三、视力训练视力训练在儿童斜视的矫正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视力训练是通过一系列的眼球运动、眼睛协调和注意力训练来提高视觉功能和调节能力的方法。

这种训练可以帮助儿童斜视的患者恢复眼部肌肉的平衡,提高视野的范围和清晰度。

视力训练一般由专业的医生或视觉治疗师指导,需要坚持进行,并定期复查以评估疗效。

四、手术矫正对于一些严重或无效的儿童斜视病例,手术矫正可能是必要的。

手术矫正斜视可以通过调整眼肌的紧张度和力量来达到对准目标的目的。

手术的方式和方法因个体差异而异,需要由专业的医生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决定。

完成手术后,患儿通常需要进行一段时间的康复训练和复查。

五、辅助治疗除了上述被广泛采用的方法外,一些辅助治疗也可以用于儿童斜视的矫正。

例如,视觉辅助设备和眼球运动训练器等。

这些辅助工具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进行眼球运动训练和视觉训练,促进双眼之间的协调和平衡。

使用这些辅助治疗设备时,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操作和管理。

六、家庭护理和关怀家庭护理和关怀在儿童斜视矫正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共同性斜视常见的并发症有哪些,怎么根治!

共同性斜视常见的并发症有哪些,怎么根治!

/
共同性斜视常见的并发症有哪些,怎么根治!
共同性斜视常见的并发症
弱视、屈光不正、屈光参差
共同性斜视有什么并发症
一、并发病症
最常见的并发症是斜视性弱视(strabismic amblyopia),斜视性弱视是指眼球无器质性病变,由于眼位偏斜而产生的不能矫正的视功能低下。

眼位偏斜后,视觉中枢主动抑制斜眼视觉功能,抑制的结果造成黄斑部视功能发育停滞,形成弱视,有的虽不产生抑制,但是形成视网膜异常对应(anomalous retinal correspondence,ARC),即健眼黄斑与斜眼黄斑外的视网膜成分建立新的对应关系,黄斑以外的视网膜成分的视功能是低下的,视网膜异常对应的结果也形成弱视,特别是在婴幼儿时期发生的斜视,由于视网膜及视中枢功能尚未充分发育,即产生了抑制和异常视网膜对应,更容易导致弱视的形成,即使这些斜视患儿有屈光不正,也不能通过配镜来提高视力,弱视的严重程度与斜视的发病年龄,持续时间,治疗早晚等因素密切相关,先天性斜视,单眼斜视,持续时间长又未正确治疗的斜视,易形成重度弱视,临床上见到的单眼重度弱视的患者,多是由于斜视或屈光参差所致,有些家长认为斜视不影响孩子的全身发育,仅仅是影响外观,甚至有些医生也认为斜视应在成人后再进行手术矫正,这些观点都是错误的,其忽略了斜视能导致弱视这一后果,使患者错过了弱视治疗的大好时机,成人后弱视的治疗即使有效,也是十分困难的,尤其是单眼重度弱视,遮盖健眼后,患者就不能正常工作和学习,治疗很难坚持下去,因此应不断强调斜视性弱视的早期治疗的重要性,防止弱视发生,可致复枧,眼性眩晕,影响正常工作和生活。

文章来自:39疾病百科 /gtxxs/bfbz/。

儿童共同性内斜视手术疗效分析

儿童共同性内斜视手术疗效分析

中国医药指南2008年9月第6卷第17期G u i de of C hi n aM ed i ci n e,S ept em be r2008,V06,N o.17儿童共同性内斜视手术疗效分析张正梅袁宏坤【关键词】共同性内斜视;手术中图分类号:R777.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194(2008)17_0083-旬2共同性内斜在儿童斜视中最为常见,此类斜视患儿常伴有不同程度的远视、弱视、异常视网膜对应及旁中心注视,早期给于正球镜矫正及正确掌握手术时机非常重要。

为使患儿眼位尽早得到矫正,早日恢复双眼单视功能,我们对58例14岁以下的儿童共同性内斜进行了手术治疗,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对象与方法本文58例共同性内斜视儿童.男30例.女28例.年龄3—14岁,平均7岁,发病年龄<l岁者3例,其中婴儿性内斜4例.以2~3岁发病者最多占79.31%,部分解节内斜视38例,非调节内斜视16例。

所有患儿术前用1%阿托品散瞳验光,配戴全矫镜半年以上.有弱视者行弱视治疗至双眼视力相似、不低于两行或弱视治愈。

病例选择标准如下.1.1全部患儿均为远视性屈光不正,远视屈光度在+2.00D S以下者l l例,+2.25D S~+3.00D S39例,+3.25D S一+6.00D S8例。

斜视度+10’一+25‘者17例,+25‘一+50。

者36倒。

>+50。

者5例。

矫正视力>O.6.1.2用角膜映光加遮盖去遮盖法确定内斜视存在,以三棱镜加遮盖法测定33cm及6m的斜视角,测戴全矫远视镜6m远的内斜视度数.1.3用天津N O:305~380型同视机行双眼视功能检查,采用1.~3’中心型各级相应画片.1.4手术矫正后为了排除眼位对双眼视觉的影响,所选患者的手术效果均为治愈,即术后眼位一直保持正位或欠矫、过矫<10。

或5‘,其欠矫者给于全矫配镜,过矫者给于欠矫配镜。

l。

5A C/A比值及融合力测定检查时患儿戴全矫远视镜,采用同视机法测定A C/A。

共同性斜视护理PPT课件

共同性斜视护理PPT课件

E
B 发育异常:眼球发育过程中 出现异常
D 外伤:眼部外伤导致斜视
共同性斜视护理
护理原则
早期发现,早期 治疗
定期检查,及时 调整
保持眼部卫生, 避免感染
加强眼部锻炼, 提高视力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 惯,避免过度用眼
加强营养补充, 提高免疫力
护理措施
01
定期检查:定期进行眼科检查, 监测斜视程度和视力变化
03
视觉训练:进行视觉训练,提高 双眼协调能力和立体视觉
05
健康教育:向患者及家属普及斜 视知识,提高自我护理能力
02
矫正眼镜:根据医生建议,佩 戴合适的矫正眼镜
04
手术治疗:根据病情,选择合 适的手术治疗方案
护理效果评估
斜视度数改善 眼位矫正 斜视复发率降低
双眼视觉功能恢复 患者满意度提升
斜视治疗方法
注意用眼卫生
治疗效果评估
01
改善视力:提高视力,减少 视力模糊和重影
03
改善立体视觉:提高立体视 觉能力,有助于日常生活和 运动
05
提高生活质量:斜视治疗可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增强自 信心和社交能力
02
改善外观:矫正眼位,使眼 睛外观恢复正常
04
预防弱视:斜视可能导致弱 视,及时治疗可预防或减轻 弱视程度
斜视预防:定期检查视力,注意用 01 眼卫生,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斜视康复:及时就医,遵循医嘱, 02 进行康复训练
心理辅导:关注患者心理状态,给 03 予关爱和支持
家庭护理:家长参与,共同关注孩 04 子视力健康,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谢谢
斜视预防与康复
预防措施
康复训练
01
眼部肌肉训练:通过眼部肌肉训练,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儿共同性内斜视发病早,是儿童最常见的斜视类型,对双眼视觉发育影响严重。

其治疗的目的是使双眼视轴成为正位视,建立正常的视网膜对应关系,达到双眼单视功能的恢复与再建。

同时,也是美观的需要。

1临床资料本组22例患者中,男13例,女9例。

≤1岁者6例,1—4岁者13例,4岁以上者3例,所有患儿都是有共同性内斜视的明确诊断后来诊。

2临床表现本病以小儿双眼注视目标时,一眼的视线偏离目标为其临床特点。

共同性内斜视为逐渐发生发展,家长常不能确定发病时间。

两眼平视前方时,眼球偏于跟裂的内侧,经常斜视的一眼其视力常显著减退,不复视,无眼球运动障碍,无头昏及代偿性倾斜头位。

眼科检查可出现眼位偏斜,视力减退,屈光不正,三棱镜遮盖法和角膜映光法可测出患儿的斜视度>+10。

3治疗方法揉睛明穴200次,揉攒竹穴100次,揉鱼腰穴‘100次,揉瞳子髂穴’100次。

揉球后穴100次,抹眼眶50次(两拇指分别沿患儿的眼眶自内向外抹动,上下眼眶各50次),拿合谷穴5次(用拇指与食、中指对称用力,拿捏患儿的合谷穴。

)拿风池穴5次,揉肝俞100次。

患儿每天治疗1次,2周为1个疗程。

斜视的推拿疗法斜视俗称“斗鸡眼”、“斜白眼”,是指双眼在注视目标时,一眼的视线偏离目标,斜视有内斜、外斜、上斜、下斜等多种,分共转性斜视和麻痹性斜视两类,以共转性内斜视最常见。

【概述】斜视俗称“斗鸡眼”、“斜白眼”,是指双眼在注视目标时,一眼的视线偏离目标,斜视有内斜、外斜、上斜、下斜等多种,分共转性斜视和麻痹性斜视两类,以共转性内斜视最常见。

共转性内斜视多见于学龄前儿童,主要由于某一对拮抗肌的力量不平衡引起,逐渐发生,眼球运动无影响。

但两眼视力往往差别较大,经常斜视的一眼,其视力常显著减退,时间长久后出现弱视。

麻痹性斜视大多与中枢神经系统的病变有关,常骤然发生,复视和高度头昏是其主要的自觉症状。

按摩主要治疗共转性斜视,通过手法以解痉松肌,调节筋脉,明目祛风。

对麻痹性斜视,按摩仅作辅助治疗。

【按摩疗法】(1)取坐位,用拇指抹眼眶周围5分钟,再用中指指腹端按揉攒竹、睛明、承泣、瞳子髎、鱼腰、球后(眶下缘外1/4与内3/4交界处)、丝竹空穴各1分钟。

(2)取坐位,按上法内斜延长按揉睛明穴达2分钟;外斜延长按揉瞳子髎穴达2分钟;上斜延长球后穴按揉时间达2分钟;下斜延长鱼腰穴按揉时间达2分钟。

(3)取坐位,家人用拇指、示(食)指、中指拿风池、合谷穴各1分钟中医推拿治疗知识:斜视推拿治疗来源:青年人() 2010/7/21 12:04:39 【青年人:中国教育考试第一门户】资料下载教材购买斜视即眼位偏斜,是指两眼的视线有偏斜,不能同时指向同一目标,以致外界的物象不能落在两眼视网膜对应点上,表现为一眼向前直视,另眼斜向一侧的异态。

临床上以内斜视和外斜视为多见。

【病因病机】根据病因等,斜视可分为共同性斜视、麻痹性斜视和特殊类型斜视。

根据眼位偏斜方向,斜视则可分为内、外、上、下斜视。

1.若小儿为先天性远视,则即使在看较远物体时,也会有聚合反应,频繁的聚合动作,造成眼内直肌痉挛肥大,引起内斜视。

2.若小儿为先天性近视,则即使在看较近物体时,也不产生聚合反应,由于缺乏聚合动作的刺激,造成眼内直肌肌力不足,引起外斜视。

3.若支配眼外肌的颅神经麻痹时,由于眼外肌力丧失,可引起麻痹性斜视。

4.若小儿先天性屈光不正或眼轴过长、过短,导致某一眼外肌的过度使用或使用不足而发生肌力平衡障碍,则产生共同性斜视。

【诊断】本病以小儿双眼注视目标时,一眼的视线偏离目标为其临床特点。

麻痹性斜视者可骤然发生,一侧斜视多见,伴有复视、头晕、眼球运动障碍、代偿性倾斜头位。

共同性斜视者为逐渐发生、发展,家长常不能确定发病时间。

两眼平视前方时,眼球偏于眼裂的内或外侧。

经常斜视的一眼其视力常显著减迟,但无复视、眼球运动障碍。

无头昏及代偿性倾斜头位。

【治疗】治则:舒筋解痉,滋肝明目。

部位及取穴:眼眶部、颈部、背部膀胱经第一侧线、腰骶部;睛明、瞳子髎、鱼腰、球后、四白、合谷、风池、天柱、肝俞、肾俞。

手法:一指禅推法、按揉法、抹法、拿法、揉法、擦法。

操作:(1)基本操作:用一指禅推法从一侧攒竹起,沿上眼眶向外,随后沿下眼眶向内,绕眼眶呈“∞”型推动,如此反复8~10遍;用拇指指端按揉睛明、瞳子髎、鱼腰、球后、四白,每穴1~2分钟;抹眼周5~8次;拇指按揉双侧合谷各20次;用中指指端揉风池、天柱,每穴1~2分钟;用拇指按揉法在颈椎的两侧做缓缓的按揉,由上向下,往返5~8遍;用一手拇指和食、中指拿风池30次;用揉法作用于背部膀胱经第一侧线的腧穴上,重点在肝俞、肾俞,3~5分钟;最后用全掌擦法作用于腰骶部,以透热为度。

(2)辨证治疗1)内斜视者,重点按揉睛明。

2)外斜视者,重点按揉瞳子髎.3)上斜视者,重点按揉球后。

4)下斜视者,重点按揉鱼腰。

【自我推拿保健】用拇指按揉睛明、鱼腰、球后、瞳子髎、丝竹空等穴,每穴2~3分钟,每日1~2次。

【调护】1.慎起居,避风寒,以减轻症状,减少或避免本病的发生。

2.注意休息,不要用眼疲劳,以免加重症状。

【按语】1.对麻痹性斜视患者须查明引起麻痹的原因,对已有明确诊断并估计病情无恶化倾向的麻痹性斜视患者,才可用推拿作为辅助治疗。

2.推拿可以消除眼疲劳,改善斜视症状,但是临床上应考虑综合治疗,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小儿内斜视的按摩治疗 2008-11-18 13:41:49 中华眼科在线儿童内斜视的危害性首先是外观的影响,这也是使患者就医的主要动机。

斜视影响双眼视觉功能,严重者没有良好的立体视力。

立体视力是只有人类和高等动物才具有的高级视觉功能,是人们从事精细工作的先决条件之一。

如没有良好的立体视觉,看任何物体都将是一个平面,没有深度和远度;大部分斜视患者都同时患有弱视。

由于斜视患者长期一只眼注视,另一只眼将造成废用性视力下降或停顿发育,日后即便戴合适的眼镜,视力也不能达到正常;在儿童时期患上斜视还会影响全身骨骼的发育,如先天性麻痹斜视会使颈部肌肉挛缩和脊柱发生病理性弯曲,及面部发育不对称。

儿童内斜视的治疗中药治法:平肝熄风,活血通络钩藤12 防风10 天麻12 杭白菊15 当归9 茯神10 丹参12 川芎9 淮山15 白术15 丝瓜络10 黄芪18 法夏10 红花6常用的按摩治疗手法:(1)患儿坐或仰卧,家长以拇指搭腹从印堂穴开始,先沿一侧眼周轻轻揉动1~3分钟。

然后如法操作另一侧。

(2)以食指和中指指端,同时置于双侧睛明穴上,非顺时针旋转,反复操作1分钟。

(3)以两手拇指指腹,同时按揉双侧鱼腰穴1分钟。

(4)以两手中指指腹,同时按揉双侧太阳穴1分钟。

(5)以两手食指指腹,同时按揉双侧四白穴1分钟。

(6)拿捏合谷穴15~30次。

(7)患儿仰卧双眼闭合,家长以两手拇指桡侧面从睛明穴开始,向太阳穴轻抹50次。

操作时不要触及眼。

(8)患儿俯卧,家长以指按揉肝俞、肾俞穴各1分钟。

来源:健康网推拿治疗小儿共同性内斜视22例《哈尔滨医药》 2000年第4期哈尔滨市第一医院姜淑云摘要:推拿治疗小儿共同性内斜视,疗程二周。

结果:1岁内患儿6例,治愈6例;1-4岁者13例,治愈6例、显效3例、无效1例;4岁以上者3例,仅1例好转,2例无效。

提示:早期推拿治疗小儿内斜视效果显著。

关键词:推拿、小儿共同性内斜视小儿共同性内斜视发病早,是儿童最常见的斜视类型,对双眼视觉发育影响严重。

其治疗的目的,是使双眼视轴成为正位视,建立正常的视网膜对应关系,达到双眼单视功能的恢复与再建。

同时,也是美观的需要。

1、临床资料本组22例患者中,男孩13例,女9例。

≤1岁者6例,1-4岁者13例,4岁以上3例。

所有患儿都是有共同性内斜视的明确诊断后来诊。

2、临床表现本病以小儿双眼注视目标时,一眼的视线偏离目标为其临床特点。

共同性内斜视为逐渐发生发展,家长常不能确定发病时间。

两眼平视前方时,眼球偏于眼裂的内侧,经常斜视的一眼,其视力常显著减退;不复视,无眼球运动障碍,无头昏及代偿性倾斜头位。

眼科检查可出现眼位偏斜、视力减退、屈光不正,三棱镜遮盖法和角膜映光法可测出患儿的斜视度>+10△。

3、治疗方法揉睛明穴200次,揉攒(cuán) 竹穴100次,揉鱼腰穴100次,揉瞳子髎(liáo) 穴100次,揉球后穴100次,抹眼眶50次(两拇指分别沿患儿的眼眶自内向外抹动,上下眼眶各50次),拿合谷穴5次(用拇指与食、中指对称用力,拿捏患儿的合谷穴),拿风池穴5次,揉肝腧(shù) 100次。

患儿每天治疗1次,2周为1个疗程。

4、治疗结果a) 疗效标准1)痊愈:眼正位或斜视度≤+10△,视力正常;2)显效:内斜度较治疗前明显减轻,症状明显好转,视力较治疗前明显提高;3)好转:内斜度较治疗前略有减轻,症状略有好转;4)无效:症状无明显好转。

b) 结果本组22例病人中,痊愈12例,显效3例,好转4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86.4%。

5、讨论与体会近年来,许多研究结果表明人类的双眼视觉在婴儿期就开始发育。

此时期内任何异常的视觉经历,特别是由视轴不平行引起的异常视网膜对应或一眼抑制,均可能使尚未发育完善的双眼视觉停顿。

立体视觉功能发育的敏感期究竟多长,还不十分清楚。

目前普遍认为此期从生后数月开始,一直延续到6-9岁,但最重要的时期是1-3岁。

因此,对于低龄儿童共同性内斜视应予积极治疗,去除阻碍双眼视觉发育的因素,让孩子有一双健康的眼睛。

以往西医对于共同性内斜视除戴镜矫正视力外,早期斜视矫正术有时为首选治疗措施,但矫正不当还要进行第二次手术矫正。

本研究结果表明:中医的推拿在治疗小儿共同性内斜视方面有明显的疗效。

睛明穴、攒(cuán)竹穴及肝腧(shù)属于足太阳膀胱经腧穴,“足太阳膀胱经起于目内眦(zì)…”即说明通过经络与眼相连。

睛明穴区下有眼轮匝(zā)肌和内直肌,浅层有滑车神经和内眦动脉,深层有动眼神经并有滑车上下神经和动脉穿过。

攒竹穴内有眼轮匝肌,浅层有滑车上神经,深层有额动脉分支。

瞳子髎(liáo)穴和风池穴是足少阳胆经的腧穴,“足少阳胆经起于目外眦……”说明通过经络与眼相连。

瞳子髎穴下有眼轮匝肌和三叉神经的眼神经分布。

四白穴下有眼轮匝肌和眶下孔,有眶下神经、动脉经过。

鱼腰穴、太阳穴和球后穴为常用的经外奇穴。

奇穴者,神奇之意也。

鱼腰穴下有眼轮匝肌和眶上神经分布,太阳穴区有支配眼肌的动脉分布,球后穴区有眼轮匝肌、眶下神经干、下直肌、下斜肌、眼神经和动眼神经分布。

合谷穴为手阳明大肠经腧穴,“头面合谷收”。

主治头面、五官疾病。

对于这些腧穴运用推拿手法操作,对于疏通眼部经络,改善眼部的血液供应,促进小儿眼部肌肉的发育和神经的调节有明显的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