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性斜视PPT课件
合集下载
共同性斜视科普宣传PPT课件

谢谢您的观 赏聆听
共同性斜视是一种眼球位置不 正常的疾病。 眼球的方向无法同时对准一个 目标。
什么是共同性斜视
可能造成双视、单视等问题。
共同性斜视的 症状
共同性斜视的症状
双视:看到一个物体时,却看 到两个。 倾斜头部:为了调整视力障碍:眼球位置的变化可导致 视力隐藏或恶化。
共同性斜视的 治疗方法
共同性斜视的治疗方法
矫正眼镜:通过配戴特制的矫 正眼镜来纠正斜视。 要求使用眼罩:在斜视矫正过 程中,使用眼罩可以帮助弱化 非斜视眼的作用。
共同性斜视的治疗方法
手术治疗:对于严重的共同性斜视,手 术是一种有效治疗方法。 视觉训练:通过定向视觉训练来增强双 眼的协调能力。
预防共同性斜 视的方法
预防共同性斜视的方法
注意眼睛的用眼卫生,避免过 度用眼。 经常做眼部按摩和眼保健操。
预防共同性斜视的方法
定期进行眼部检查,及早发现斜视问题 。
结语
结语
共同性斜视虽然对生活造成了 影响,但通过科学的治疗和预 防方法,可以减少问题的发生 。
希望本课件能提供对共同性斜 视疾病的基本了解和帮助。谢 谢大家!
共同性斜视科普宣传PPT 课件
目录 引言 什么是共同性斜视 共同性斜视的症状 共同性斜视的治疗方法 预防共同性斜视的方法 结语
引言
引言
欢迎大家参加本次科普宣传活 动! 共同性斜视是一种常见的眼部 疾病。
引言
本课件将为大家介绍共同性斜视的基本 知识和治疗方法。
什么是共同性 斜视
什么是共同性斜视
《共同性斜视》PPT课件

整理ppt
15
斜视矫正手术疗法
手术目的:1、建立双眼单视功能:双眼视 轴平行,正常视网膜对应,视双眼单视功 能的先决条件。2、改善外观。
手术适应证:1、>15△,超过融合克服的 范围。2、矫正屈光不正。3、非调节性斜 视。4、弱视治愈,双眼视力平衡。5、废 用性的斜视。
手术时机:尽早矫正双眼视轴,有利于视 觉功能和身体发育。
整理ppt
13
检查方法
方法:角膜映光和三棱镜 距离:33cm和6m 小儿不会查视力的,用拇指分别遮盖,观 察单眼注视时角膜映光点是否在中心,强 光是否引起缩瞳。 阿托品散瞳验光。
整理ppt
14
非手术疗法
屈光矫正:阿托品散瞳远视全矫,近视欠 矫。 近视性屈光不正应全部矫正 有弱视的,可用遮盖或健眼点阿托品,当 患儿可以交替注视时手术矫正眼位。
整理ppt
18
对于内斜的人,看远看近斜度都较大,没 有双眼视,可以做双MR减弱,MR后徙的 最大量5mm
调节性内斜视应在足矫3月,在手术残余的 斜度,术后降度数。
整理ppt
19
手术量: 外斜视:LR后徙一条15, △
双后徙5-8mm 20-40 △ LR后徙6-8mm+MR截除3-7mm25-50 △
3、解剖学说:某一眼外肌发育过度或发育不全、眼致肌力不平衡而产生斜视。譬如内斜可能由于内直 肌发育过强或外直肌发育不良或两者同时存在而引起。
4、遗传学说:临床上常见在同一家族中有许多人患 有共同性斜视。
整理ppt
4
共同性斜视的检查与诊断
详细询问病史(询问斜视出现的时间,与预后有关 出现早,预后差,反之;间歇的还是恒定的,间歇 的预后好;有无诱因、外伤、高烧史、治疗史), 有无家族史,
共同性斜视健康教育PPT课件

共同性斜视健 康教育PPT课
件
目录 知识背景 影响与症状 健康教育与预防 治疗选项 心理健康关怀 生活贴士 结语
知识背景
知识背景
什么是共同性斜视? - 共同性斜视是一种眼睛的
视觉障碍,双眼无法同时对准 同一个目标。
知识背景
主要原因 - 眼外肌协调问题 - 视觉中枢不协调
影响与症状
影响与症状
治疗选项
眼肌训练 - 提升眼外肌协调能力 - 增强视觉中枢控制
心理健康关怀
心理健康关怀
建立自信心 - 强调个体特点 - 鼓励积极面对挑战
心理健康关怀
寻求支持 - 家庭、朋友的理解 - 心理专业人士的帮助
பைடு நூலகம்
生活贴士
生活贴士
保持良好生活习惯 - 充足睡眠 - 均衡饮食
生活贴士
避免长时间用眼 - 视频、电脑使用 - 适当安排户外活动
视力问题 - 双眼视力差异 - 远近视力模糊
影响与症状
眼睛不适 - 眼干涩 - 频繁眨眼
健康教育与预 防
健康教育与预防
眼保健操 - 缓解眼外肌疲劳 - 提升眼部血液循环
健康教育与预防
保持正确用眼姿势 - 阅读距离与角度 - 定时休息
治疗选项
治疗选项
矫正性眼镜 - 矫正视力差异 - 帮助眼睛协调
结语
结语
共同性斜视影响眼健康,但通 过合适的保健、治疗和心理关 怀,可以有效改善生活质量。
教育与预防是关键,同时也要 关注个体的心理需求。
谢谢您的观 赏聆听
件
目录 知识背景 影响与症状 健康教育与预防 治疗选项 心理健康关怀 生活贴士 结语
知识背景
知识背景
什么是共同性斜视? - 共同性斜视是一种眼睛的
视觉障碍,双眼无法同时对准 同一个目标。
知识背景
主要原因 - 眼外肌协调问题 - 视觉中枢不协调
影响与症状
影响与症状
治疗选项
眼肌训练 - 提升眼外肌协调能力 - 增强视觉中枢控制
心理健康关怀
心理健康关怀
建立自信心 - 强调个体特点 - 鼓励积极面对挑战
心理健康关怀
寻求支持 - 家庭、朋友的理解 - 心理专业人士的帮助
பைடு நூலகம்
生活贴士
生活贴士
保持良好生活习惯 - 充足睡眠 - 均衡饮食
生活贴士
避免长时间用眼 - 视频、电脑使用 - 适当安排户外活动
视力问题 - 双眼视力差异 - 远近视力模糊
影响与症状
眼睛不适 - 眼干涩 - 频繁眨眼
健康教育与预 防
健康教育与预防
眼保健操 - 缓解眼外肌疲劳 - 提升眼部血液循环
健康教育与预防
保持正确用眼姿势 - 阅读距离与角度 - 定时休息
治疗选项
治疗选项
矫正性眼镜 - 矫正视力差异 - 帮助眼睛协调
结语
结语
共同性斜视影响眼健康,但通 过合适的保健、治疗和心理关 怀,可以有效改善生活质量。
教育与预防是关键,同时也要 关注个体的心理需求。
谢谢您的观 赏聆听
共同性斜视ppt课件

共同性斜视
定义:
共同性斜视是指双眼视轴 分离,但无神经及肌肉的器质 性病变。
【主要特征】 1.一眼正位,非注视眼偏向鼻侧或颞侧 2.各诊断眼位斜视角大致相等; 3.第一、二斜视角大致相等; 4.眼球向各方向运动正常; 5.无复视、恶心、呕吐症状及代偿头位。
第一节 共同性内斜视
一、先天性(婴幼儿性)内斜视 (congenital or infantile esotropia) 【主要特征】 1) 6个月龄前发生的恒定性内斜视; 2) 内斜视角较大(30△~50△以上)且稳定; 3) 凭一般临床检查方法难以发现中枢神经系统 异常。
1.知觉性外斜视〈sensory exotropia〉
【主要特征】 1) 双眼视力有较大差异,用视力良眼注视; 2) 斜视恒定在知觉障碍眼,斜视角随年龄增 长有略加大的趋势; 3) 可有正常视网膜对应,但是融合不良; 4) 少合并垂直斜视; 5) 手术仅能达到美容效果。
2.连续性外斜视(consecutive exotropia)
非调节性内斜视是指6个月后发生的、与 调节无关的内斜视,占儿童共同性内斜视的 1/3。
【临床分型及特征】
1.基本型内斜视(basic esotropia)
1)与调节因素无关; 2)无明显屈光异常; 3)远、近斜视角大致相同,+30 △ ~+70 △ 4)发病年龄为6月以后,通常为儿童期; 5)需排除中枢神经系统病变。
分类:
基本型:视远与视近的斜视角基本相等AC/A值正 常; 2) 集合不足型:视近斜视角大于视远(≥15 △ ), AC/A值低; 3) 分开过强型:视远斜视角比视近大(≥15 △ ), 视远斜视角仍大于视近,AC/A高。 4) 假性分开过强型:临床上该型少见,表现与分开过 强型相似,即视远斜视角比视近大15 △ ,但遮盖 一眼一定时间后则相等。
定义:
共同性斜视是指双眼视轴 分离,但无神经及肌肉的器质 性病变。
【主要特征】 1.一眼正位,非注视眼偏向鼻侧或颞侧 2.各诊断眼位斜视角大致相等; 3.第一、二斜视角大致相等; 4.眼球向各方向运动正常; 5.无复视、恶心、呕吐症状及代偿头位。
第一节 共同性内斜视
一、先天性(婴幼儿性)内斜视 (congenital or infantile esotropia) 【主要特征】 1) 6个月龄前发生的恒定性内斜视; 2) 内斜视角较大(30△~50△以上)且稳定; 3) 凭一般临床检查方法难以发现中枢神经系统 异常。
1.知觉性外斜视〈sensory exotropia〉
【主要特征】 1) 双眼视力有较大差异,用视力良眼注视; 2) 斜视恒定在知觉障碍眼,斜视角随年龄增 长有略加大的趋势; 3) 可有正常视网膜对应,但是融合不良; 4) 少合并垂直斜视; 5) 手术仅能达到美容效果。
2.连续性外斜视(consecutive exotropia)
非调节性内斜视是指6个月后发生的、与 调节无关的内斜视,占儿童共同性内斜视的 1/3。
【临床分型及特征】
1.基本型内斜视(basic esotropia)
1)与调节因素无关; 2)无明显屈光异常; 3)远、近斜视角大致相同,+30 △ ~+70 △ 4)发病年龄为6月以后,通常为儿童期; 5)需排除中枢神经系统病变。
分类:
基本型:视远与视近的斜视角基本相等AC/A值正 常; 2) 集合不足型:视近斜视角大于视远(≥15 △ ), AC/A值低; 3) 分开过强型:视远斜视角比视近大(≥15 △ ), 视远斜视角仍大于视近,AC/A高。 4) 假性分开过强型:临床上该型少见,表现与分开过 强型相似,即视远斜视角比视近大15 △ ,但遮盖 一眼一定时间后则相等。
共同性斜视的科普知识PPT课件

检查和诊断
检查和诊断
斜视检查:医生会通过观察眼 睛的对齐情况和进行一系列的 眼部测试来确认斜视。
诊断共同性斜视:眼科专家可 以根据斜视的性质和眼肌的活 动性来确诊共同性斜视。
检查和诊断
检查其他问题:医生可能还会检查视力 和其他与斜视相关的问题。
治疗方法
治疗方法
眼部肌肉训练:通过一系列的 眼部运动和训练,可以帮助改 善共同性斜视的症状。 眼罩疗法:在一只眼睛上戴上 罩子,以促使斜视眼进行强化 训练。
共同性斜视的科普知识 PPT课件
目录 引言 检查和诊断 治疗方法 手术 生活中的建议 结论
引言
引言
什么是共同性斜视: 共同性斜 视是一种常见的儿童斜视病, 通常由于眼睛对齐错误导致的 。
共同性斜视的原因:共同性斜 视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包括 眼肌功能异常或大脑控制问题 。
引言
共同性斜视的症状:常见症状包括眼睛 不对齐、双视、视力模糊等。
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某些药物可以用于治疗与共 同性斜视相关的眼肌问题。
手术
手术
手术治疗:在严重病例中,手 术可能是治疗共同性斜视的最 佳选择。
手术程序:手术通常包括调整 眼球肌肉的位置或长度,以实 现对齐效果。
生活中的建议
生活中的建议
视力保护:使用适当的眼睛保护措施, 如佩戴太阳镜和防护眼镜。 定期眼科检查:定期进行眼科检查以及 注意眼睛的变化和异常情况。
生活中的建议
眼部保健:保持良好的眼部卫 生,避免长时间暴露在电子设 备屏幕前。
结论
结论
共同性斜视是一种常见的儿童斜视病, 但可以通过合适的治疗方法获得帮助。
早期诊断和治疗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和预 防并发症的发生。
共同性斜视的科普知识PPT

预防共同性斜视的方法
**如有眼部不适或视力问题,应及时就 医咨询专业医生的意见**
谢谢您的观赏 聆听
治疗共同性斜视的方法
**治疗共同性斜视的首要目标是恢复或 改善受累眼睛的正常视觉功能** **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眼肌训练、眼镜 矫正、视觉训练和手术矫正等**
治疗共同性斜视的方法
**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 生的建议进行选择和调整**
预防共同性斜视的方法
预防共同性斜视的方法
**共同性斜视的预防主要包括注意眼睛 卫生、保持良好的用眼习惯和定期进行 眼部检查等** **经常休息、远离电子屏幕、保持充足 的睡眠有助于预防共同性斜视的发生**
共同性斜视的原因
共同性斜视的原因
**共同性斜视可能与眼球肌肉调节不协 调有关,导致眼球无法同时注视一个物 体** **共同性斜视可能与神经系统发育异常 、遗传因素以及眼球肌肉缺陷等有关**
共同性斜视的原因
**共同性斜视的具体原因尚不完全清楚 ,要进一步研究和诊断才能确定**
治疗共同性斜视的方法
斜视的定义和分类
**共同性斜视分为外斜视和内斜视两种 主要类型**
外斜视的特点和症状
外斜视的特点和症状
**外斜视是指眼球向外侧偏斜,受累的 眼睛无法与正常眼同时注视同一物体** **外斜视会导致受累眼睛看起来偏转向 外,常伴有眼球疼痛、头痛、双视(两 个图像重叠)等症状**
外斜视的特点和症状
**外斜视可能影响视觉功能和深感知能 力,严重者需及时就医治疗**
内斜视的特点和症状
内斜视的特点和症状
**内斜视是指眼球向内侧偏斜,受累的 眼睛无法与正常眼同时注视同一物体** **内斜视会导致受累眼睛看起来偏转向 内,常伴有眼球疼痛、头痛、双视(两 个图像重叠)等症状**
共同性斜视的科普知识课件

预防共同性斜视:注意保护眼 部健康,避免长时间使用电子 产品,保持正确的用眼姿势等 。
治疗共同性斜视:眼罩疗法、 视觉康复、眼肌手术等都是常 见的治疗方法。
预防和治疗共同性斜视
眼肌手术的注意事项:手术前需仔细检 查并选择正规医院和医生进行手术,手 术后需要注意休息和恢复。
结论
结论
共同性斜视是一种常见的眼部 问题,可以通过有效的预防和 治疗来缓解。
随着科技的发展,治疗共同性 斜视的方法也在不断更新和改 进,患者需要及时寻求专业的 医疗帮助。
谢谢您的观 赏聆听
共同性斜视的 原因
共同性斜视的原因
共同性斜视的原因:影响眼部 协调的神经、肌肉和组织的疾 病和病变等可导致共同性斜视 。
共同性斜视的症状:主要症状 包括双重影像、视觉模糊包 括眼罩疗法、眼肌手术等。
预防和治疗共 同性斜视
预防和治疗共同性斜视
共同性斜视的科普知识 课件
目录 介绍斜视 共同性斜视的原因 预防和治疗共同性斜视 结论
介绍斜视
介绍斜视
什么是斜视:斜视是一种常见 的眼部问题,在两眼未能协作 时出现。 斜视的症状:主要症状包括双 重影像、视觉模糊、头痛等。
介绍斜视
斜视的类型:共同性斜视是最常见的类 型,其次是独眼斜视、混合性斜视等。
治疗共同性斜视:眼罩疗法、 视觉康复、眼肌手术等都是常 见的治疗方法。
预防和治疗共同性斜视
眼肌手术的注意事项:手术前需仔细检 查并选择正规医院和医生进行手术,手 术后需要注意休息和恢复。
结论
结论
共同性斜视是一种常见的眼部 问题,可以通过有效的预防和 治疗来缓解。
随着科技的发展,治疗共同性 斜视的方法也在不断更新和改 进,患者需要及时寻求专业的 医疗帮助。
谢谢您的观 赏聆听
共同性斜视的 原因
共同性斜视的原因
共同性斜视的原因:影响眼部 协调的神经、肌肉和组织的疾 病和病变等可导致共同性斜视 。
共同性斜视的症状:主要症状 包括双重影像、视觉模糊包 括眼罩疗法、眼肌手术等。
预防和治疗共 同性斜视
预防和治疗共同性斜视
共同性斜视的科普知识 课件
目录 介绍斜视 共同性斜视的原因 预防和治疗共同性斜视 结论
介绍斜视
介绍斜视
什么是斜视:斜视是一种常见 的眼部问题,在两眼未能协作 时出现。 斜视的症状:主要症状包括双 重影像、视觉模糊、头痛等。
介绍斜视
斜视的类型:共同性斜视是最常见的类 型,其次是独眼斜视、混合性斜视等。
《共同性斜视》PPT课件

02
03
视力检查
评估患者的裸眼视力和矫 正视力,了解视力状况。
眼位检查
观察患者眼球位置是否正 常,判断是否存在斜视。
眼球运动检查
检查患者眼球运动是否正 常,以及各方向运动幅度 是否对称。
特殊检查方法
眼球运动肌电图
通过电生理方法检测眼球运动的 神经传导功能,了解眼外肌的功 能状态。
眼底照相
通过照相设备对眼底进行拍摄, 观察眼底视网膜和血管的形态, 了解视神经和视网膜的健康状况 。
临床表现
总结词
共同性斜视的典型表现为双眼无法同时注视同一目标,出现视轴分离现象。患者 可能伴有视力下降、复视等症状。
详细描述
共同性斜视的临床表现多样,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和类型不同,可能出现的症状 也不同。常见的症状包括双眼无法同时注视同一目标、视轴分离、视力下降、复 视等。此外,患者还可能出现头痛、眩晕等全身症状。
03
共同性斜视的治疗
非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
使用散瞳剂、缩瞳剂等药物,缓解眼 部肌肉紧张,改善斜视症状。
眼镜或隐形眼镜矫正
对于屈光不正引起的斜视,通过配戴 眼镜或隐形眼镜矫正视力,改善斜视 状况。
视觉训练
针对眼部肌肉进行训练,提高双眼协 调能力和聚焦能力。
手术治疗
手术目的
通过手术矫正眼位,改善 外观,恢复双眼单视功能 。
02
共同性斜视的诊断与检查
诊断标准与流程
诊断标准
根据患者的病史、症状、体征以及相 关检查结果,判断是否存在共同性斜 视。
诊断流程
医生首先询问患者病史,观察患者眼 部症状,进行常规眼科检查,如视力 、眼位、眼球运动等。如有需要,进 一步进行特殊检查,如眼球运动肌电 图、眼底照相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特点及诊断】
1.无明显屈光不正。 2.看远看近斜视角相等,发病时斜视角比先天性内斜度 小,发病早期呈间歇性,时有复视。 3.斜视度逐渐增加,是一种神经原性因素所致的内斜, 非机械性因素,在全麻下内斜消失或呈外斜位,牵拉试 验阴性。 4.外伤、疾病、情绪波动等诱因导致内斜的发生。
调节性内斜视: 屈光调节性内斜视:远视眼 非屈光调节性内斜视:调节与集合之间
(AC/A) 的一种异常联合运动,与屈光不正无关
11
• 调节性斜视是
• 调节与集合关系不协调,
• 如远视→过度调节↘
•
↘过度集合→调节性内斜视
12
• 如近视→少用调节---↘
•
↘集合力也减弱→外斜视
13
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 (完全调节性内斜视)
19
较多见,可能与调节因素+解剖因素有关 临床表现:多在1~3岁发病
戴远视镜矫正后,内斜视变小 但仍残留部分内斜
20
部 分 调 节 性 内 斜
21
【 治疗 】
戴矫正眼镜以获得最佳视力,矫正部分内斜。 治疗弱视,训练双眼视。 待双眼视力比较平衡时,剩余的内斜行手术 矫正。
22
非屈光调节性内斜视
14
中高度远视性屈光不正引起 多在2-5岁时发病
注意力集中或看近物时出现 戴远视镜矫正后双眼正位
15
16
【治疗】
一旦发现,尽快麻痹睫状肌检影验 光配镜,按检影的屈光度给眼镜处方, 全矫配镜,必要时继续麻痹睫状肌, 散瞳下戴眼镜。
治疗弱视。 双眼视功能训练。
17
【注意事项】
定期复查眼位,尤其是散瞳下戴镜的患 儿,根据斜视的变化调整更换眼镜度数, 预防出现调节麻痹性外斜视。
6
1、眼外肌本身及它的支配神经均无器质性病 变而发生的眼位偏斜
2、在向各不同方向注视或更换注视眼时, 其偏斜度均相等
3、病因是多方面的,与眼部解剖,神经支配,调 节与屈光,神经系统的发育以及家族遗传等有关
4、分类:内斜视,外斜视,上斜视
7
共同性斜视的分类
• 先天性与后天性 • 原发性与继发性
(知觉障碍、术矫正不足和过矫正等) • 交替性与单眼性 • 间歇性与恒定性
性或恒定性偏斜状态时,则称为显斜.
4
共同性斜视 非共同性斜视(麻痹性斜视) 特殊类型斜视:如眼外肌广泛纤维化综合 症,Duane眼球后退综合症,垂直后退综合症等.
5
【 共同性斜视概述 】
共同性斜视在任何注视方向斜 视角均无变化,眼球运动无异常, 第一斜视角基本等于第二斜视角, 向上、向下注视时斜视角之差<10Δ。
(集合过强性调节性内斜视)
【临床表现】
1.本型内斜视与屈光因素无关。是调节/调节性集合的不 正常比例所引起,即单位的调节引起过高的调节性集合 所致,又称高AC/A型内斜视。 2.验光戴镜矫正远视后,视远双眼可以正位,视近仍内 斜>10△以上。 3.屈光不正可以是近视、正视、远视,以中度的远视多 见。 4.看近内斜度大于看远内斜度,一般>10△以上。 5.AC/A比值高。 6.可伴有弱视。
23
无或有远视性屈光不正 甚至近视眼
戴远视性矫正眼镜后内斜度数不变
24
【治 疗】
戴双焦点眼镜:上镜为检影的屈光度,看远目标用; 下镜是在上镜度数基础上增加+2.50—+3.00DS的屈光度, 看近目标用,以达到控制眼位的目的。
强缩瞳剂:用于不易配戴双光镜者。开始以最强的浓 度滴眼,每日双眼一次,观察眼位如有效6周后,降低眼 药水的浓度及用药次数,维持正位视。
【临床特征及诊断】 由于远视性屈光不正没有得到矫正,过度使用调节引起的集合过
强,加上融合性分开功能不足所致。多为中高度远视 2—5岁为好发年龄,斜视角常在20△--30△ 。 发病初期,内斜呈间歇性,与情绪有关系,多在视近物或哭闹、
注意力不集中时出现。 经矫正屈光不正戴眼镜后,内斜视消失呈正位。 AC/A比值正常。
8
1.调节性内斜视 完全调节性内斜视 部分调节性内斜视
2.非调节性内斜视 先天性 后天获得性
3.继发性内斜视 知觉性内斜 外斜矫正术后继发性内斜 残余性内斜
9
【概述】
1. 调节性内斜是共同性内斜视的常见类型。
2. 是由于过度使用调节引起调节性集合过量, 或者单位调节诱发过量的集合所致。
10
正常眼:双眼协调运动,调节与集合必须保持 协调一致
1
内 斜 视 外斜视
2
斜视定义
• 两眼不能同时注视同一目标 一眼视轴指向目标 另一眼的视轴偏离目标
3
正位眼:当眼球运动系统处于完全平衡状态
时,即使融合功能受到干扰,例如遮挡一眼,眼球 仍能维持功能性第一眼位而不出现偏斜者
隐斜:双眼的眼位表现有偏斜倾向,但可通过
正常的融合机理而得到控制
显斜:如融合机理失去控制,使双眼处于间歇
每半年至一年验光一次,根据斜视弱视 的变化更换眼镜。
调节性内斜视戴镜矫正既有效又简单, 不应该手术。
18
部分调节性内斜视(失代偿性 调节性内斜)
部分调节性内斜视一方面是由于调节因素引起, 另一方面则是解剖异常所致。因此矫正后内斜好转
但不能完全正位。 部分调节性内斜视可能是先天性内斜视随年龄 增加,调节因素的增加转化而来。也可能是完全调 节性内斜视治疗不及时,失代偿所致。
球震颤,并有代偿头位。
27
【 治疗 】
早期手术矫正内斜是预防弱视发生的重要 手段,主张在生后6个月到2岁前行手术,以 获得功能性治愈的机会。
28
后天获得性内斜视
【概述】出生后6个月直到儿童时期发生的非
调节性内斜视,开始为间歇性,发展缓慢,如 果治疗及时,双眼单视功能可以恢复,愈后好。
29
基本内斜视:
常用药
毛果芸香碱:1% 3次/天。
同时治疗弱视,并行双眼视训练,增加分开性融合的 范围以抵消内斜视。
பைடு நூலகம்
当上述方法效果不好或者出现眼位回退时,可行手术 治疗。
25
发病年龄:出生6个月就表现出明显得偏斜
斜视度:各个方向的偏斜角基本相等 不受调节的影响 偏斜角度一般较大(大于40度)
屈光不正:一般呈轻度远视
26
眼球运动:内转呈亢进,外转不足,为了鉴别 真假外直肌麻痹可用娃娃头试验。
弱视:如果是交替注视,弱视发生机会少,若 为单眼注视则非注视眼很易发生弱视。
伴发病:
分离性垂直性偏斜(DVD):其发病率在先天性内 斜视病人中占46—90%。
下斜肌功能亢进:发病率高达78%。 眼球震颤:Hiles报告30%的先天性内斜视有旋转性眼
1.无明显屈光不正。 2.看远看近斜视角相等,发病时斜视角比先天性内斜度 小,发病早期呈间歇性,时有复视。 3.斜视度逐渐增加,是一种神经原性因素所致的内斜, 非机械性因素,在全麻下内斜消失或呈外斜位,牵拉试 验阴性。 4.外伤、疾病、情绪波动等诱因导致内斜的发生。
调节性内斜视: 屈光调节性内斜视:远视眼 非屈光调节性内斜视:调节与集合之间
(AC/A) 的一种异常联合运动,与屈光不正无关
11
• 调节性斜视是
• 调节与集合关系不协调,
• 如远视→过度调节↘
•
↘过度集合→调节性内斜视
12
• 如近视→少用调节---↘
•
↘集合力也减弱→外斜视
13
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 (完全调节性内斜视)
19
较多见,可能与调节因素+解剖因素有关 临床表现:多在1~3岁发病
戴远视镜矫正后,内斜视变小 但仍残留部分内斜
20
部 分 调 节 性 内 斜
21
【 治疗 】
戴矫正眼镜以获得最佳视力,矫正部分内斜。 治疗弱视,训练双眼视。 待双眼视力比较平衡时,剩余的内斜行手术 矫正。
22
非屈光调节性内斜视
14
中高度远视性屈光不正引起 多在2-5岁时发病
注意力集中或看近物时出现 戴远视镜矫正后双眼正位
15
16
【治疗】
一旦发现,尽快麻痹睫状肌检影验 光配镜,按检影的屈光度给眼镜处方, 全矫配镜,必要时继续麻痹睫状肌, 散瞳下戴眼镜。
治疗弱视。 双眼视功能训练。
17
【注意事项】
定期复查眼位,尤其是散瞳下戴镜的患 儿,根据斜视的变化调整更换眼镜度数, 预防出现调节麻痹性外斜视。
6
1、眼外肌本身及它的支配神经均无器质性病 变而发生的眼位偏斜
2、在向各不同方向注视或更换注视眼时, 其偏斜度均相等
3、病因是多方面的,与眼部解剖,神经支配,调 节与屈光,神经系统的发育以及家族遗传等有关
4、分类:内斜视,外斜视,上斜视
7
共同性斜视的分类
• 先天性与后天性 • 原发性与继发性
(知觉障碍、术矫正不足和过矫正等) • 交替性与单眼性 • 间歇性与恒定性
性或恒定性偏斜状态时,则称为显斜.
4
共同性斜视 非共同性斜视(麻痹性斜视) 特殊类型斜视:如眼外肌广泛纤维化综合 症,Duane眼球后退综合症,垂直后退综合症等.
5
【 共同性斜视概述 】
共同性斜视在任何注视方向斜 视角均无变化,眼球运动无异常, 第一斜视角基本等于第二斜视角, 向上、向下注视时斜视角之差<10Δ。
(集合过强性调节性内斜视)
【临床表现】
1.本型内斜视与屈光因素无关。是调节/调节性集合的不 正常比例所引起,即单位的调节引起过高的调节性集合 所致,又称高AC/A型内斜视。 2.验光戴镜矫正远视后,视远双眼可以正位,视近仍内 斜>10△以上。 3.屈光不正可以是近视、正视、远视,以中度的远视多 见。 4.看近内斜度大于看远内斜度,一般>10△以上。 5.AC/A比值高。 6.可伴有弱视。
23
无或有远视性屈光不正 甚至近视眼
戴远视性矫正眼镜后内斜度数不变
24
【治 疗】
戴双焦点眼镜:上镜为检影的屈光度,看远目标用; 下镜是在上镜度数基础上增加+2.50—+3.00DS的屈光度, 看近目标用,以达到控制眼位的目的。
强缩瞳剂:用于不易配戴双光镜者。开始以最强的浓 度滴眼,每日双眼一次,观察眼位如有效6周后,降低眼 药水的浓度及用药次数,维持正位视。
【临床特征及诊断】 由于远视性屈光不正没有得到矫正,过度使用调节引起的集合过
强,加上融合性分开功能不足所致。多为中高度远视 2—5岁为好发年龄,斜视角常在20△--30△ 。 发病初期,内斜呈间歇性,与情绪有关系,多在视近物或哭闹、
注意力不集中时出现。 经矫正屈光不正戴眼镜后,内斜视消失呈正位。 AC/A比值正常。
8
1.调节性内斜视 完全调节性内斜视 部分调节性内斜视
2.非调节性内斜视 先天性 后天获得性
3.继发性内斜视 知觉性内斜 外斜矫正术后继发性内斜 残余性内斜
9
【概述】
1. 调节性内斜是共同性内斜视的常见类型。
2. 是由于过度使用调节引起调节性集合过量, 或者单位调节诱发过量的集合所致。
10
正常眼:双眼协调运动,调节与集合必须保持 协调一致
1
内 斜 视 外斜视
2
斜视定义
• 两眼不能同时注视同一目标 一眼视轴指向目标 另一眼的视轴偏离目标
3
正位眼:当眼球运动系统处于完全平衡状态
时,即使融合功能受到干扰,例如遮挡一眼,眼球 仍能维持功能性第一眼位而不出现偏斜者
隐斜:双眼的眼位表现有偏斜倾向,但可通过
正常的融合机理而得到控制
显斜:如融合机理失去控制,使双眼处于间歇
每半年至一年验光一次,根据斜视弱视 的变化更换眼镜。
调节性内斜视戴镜矫正既有效又简单, 不应该手术。
18
部分调节性内斜视(失代偿性 调节性内斜)
部分调节性内斜视一方面是由于调节因素引起, 另一方面则是解剖异常所致。因此矫正后内斜好转
但不能完全正位。 部分调节性内斜视可能是先天性内斜视随年龄 增加,调节因素的增加转化而来。也可能是完全调 节性内斜视治疗不及时,失代偿所致。
球震颤,并有代偿头位。
27
【 治疗 】
早期手术矫正内斜是预防弱视发生的重要 手段,主张在生后6个月到2岁前行手术,以 获得功能性治愈的机会。
28
后天获得性内斜视
【概述】出生后6个月直到儿童时期发生的非
调节性内斜视,开始为间歇性,发展缓慢,如 果治疗及时,双眼单视功能可以恢复,愈后好。
29
基本内斜视:
常用药
毛果芸香碱:1% 3次/天。
同时治疗弱视,并行双眼视训练,增加分开性融合的 范围以抵消内斜视。
பைடு நூலகம்
当上述方法效果不好或者出现眼位回退时,可行手术 治疗。
25
发病年龄:出生6个月就表现出明显得偏斜
斜视度:各个方向的偏斜角基本相等 不受调节的影响 偏斜角度一般较大(大于40度)
屈光不正:一般呈轻度远视
26
眼球运动:内转呈亢进,外转不足,为了鉴别 真假外直肌麻痹可用娃娃头试验。
弱视:如果是交替注视,弱视发生机会少,若 为单眼注视则非注视眼很易发生弱视。
伴发病:
分离性垂直性偏斜(DVD):其发病率在先天性内 斜视病人中占46—90%。
下斜肌功能亢进:发病率高达78%。 眼球震颤:Hiles报告30%的先天性内斜视有旋转性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