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9 简单机械

合集下载

《简单机械》 讲义

《简单机械》 讲义

《简单机械》讲义一、什么是简单机械简单机械是我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常见的工具,它们能够帮助我们更轻松地完成各种任务。

简单机械并不是复杂的高科技设备,而是一些结构相对简单,但却非常实用的工具。

简单机械主要包括杠杆、滑轮、斜面、轮轴和螺旋等。

这些机械通过改变力的大小、方向或作用点,让我们能够用较小的力来完成原本需要较大力才能完成的工作。

二、杠杆杠杆是一种简单机械,它由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动组成。

杠杆有三个重要的点:支点、动力作用点和阻力作用点。

根据杠杆的动力臂和阻力臂的长短关系,杠杆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省力杠杆,动力臂大于阻力臂。

比如撬棍,我们用较小的力就能撬起较重的物体。

第二类是费力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

例如钓鱼竿,虽然我们需要用较大的力,但却能让鱼钩移动更远的距离。

第三类是等臂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

天平就是一个典型的等臂杠杆,它能帮助我们准确地测量物体的质量。

杠杆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剪刀可以根据不同的用途设计成省力或费力杠杆。

开瓶器是省力杠杆,能轻松打开瓶盖。

三、滑轮滑轮是一个周边有槽,可以绕着装在框子里的轴转动的轮子。

定滑轮的轴固定不动,它不省力,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比如旗杆顶部的滑轮,能让我们轻松地将国旗升到旗杆顶部。

动滑轮的轴随物体一起移动,它能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滑轮组则是由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而成,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

起重机上常常使用滑轮组来吊起重物。

四、斜面斜面是一种简单机械,它是一个倾斜的平面。

使用斜面可以省力。

比如将重物推上一个斜坡比直接抬升要省力得多。

在生活中,楼梯、盘山公路等都是斜面的应用。

斜面的坡度越小,就越省力,但需要移动的距离也就越长。

五、轮轴轮轴由轮和轴组成,并且轮和轴能一起旋转。

当动力作用在轮上时,轮轴是省力的机械。

例如方向盘、门把手等。

当动力作用在轴上时,轮轴是费力的机械,比如自行车的飞轮。

六、螺旋螺旋是一种特殊的斜面。

常见的螺旋有螺丝、螺母等。

中考科学总复习:专题19《简单机械》ppt课件

中考科学总复习:专题19《简单机械》ppt课件

F1>F2 费力、省 距离 F1=F2 不省力也 不费距离
缝纫机踏板、起 重臂、人的前 臂、理发剪刀、 钓鱼竿
天平,定滑轮
5.力臂的画法 要正确画出杠杆上各力的力臂,明确力臂的概念 是关键。画法可按以下几步完成 (1)首先在杠杆的示意图上,确定支点O。 (2)画出动力作用线和阻力作用线,必要时要用虚 线将力的作用线延长。 (3)过支点向力的作用线作垂线,即从支点到力的 作用线的垂直距离就是力臂。
(1)该汽车的前后轮对地面的压强是否相同?为什 么? (2)该汽车是否超载,通过分析计算说明理由。 解析:(1)前轮对地面的压强小于后轮对地面的压 强。 理由:因为前后轮对地面的受力面积相同,前轮 对地面的压力小于后轮对地面的压力,所以前轮对地 面的压强小于后轮对地面的压强。
(2)方法一:以汽车前轮为支点建立杠杆模型,示 意图如图甲所示。
A.F1 较小 B.F2 较大 C.F1、F2、F3 的大小不能确定 D.如果将钩码提升相同的高度,那么力 F1、F2、 F3 做的功相等 答案: D

2(2014· 丽水)如图所示,杠杆OAB能绕O点转 )
动,在A点挂一重物G,为保持杠杆在水平位置平 衡,在B点分别作用的四个力中最小的是(
A.F1
专题19
简单机械
考点一
杠 杆
1.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 杠杆。力臂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而不是支点 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
2.杠杆五要素 名称 支点 动力 阻力 动力臂 阻力臂 概念 杠杆绕着转动的点 使杠杆转动的力 阻碍杠杆转动的力 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 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 字母 表示 O F1 F2 l1 l2
晓明的妈妈从超市买回一袋胡萝卜, 刘佳捡了一个最大的用细线系好挂在弹簧测力计上 (如图所示)。胡萝卜重为 2.4N,如果在系线处将胡萝 卜切成两段,则 GA 大于 GB(选填“大于”“小于”或 “等于”)。

2020年中考物理《简单机械》计算题专题训练(精选解析版) (19)

2020年中考物理《简单机械》计算题专题训练(精选解析版) (19)

2020年中考物理《简单机械》计算题专题训练191.如图所示,工人用滑轮组提升重800N的物体,物体在20s内被匀速提升工人拉力F做功的功率为150W,求:拉力F做的总功;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若克服摩擦和绳重所做的功为有用功的倍,则动滑轮的重为多少牛.2.如下图所示,是一辆汽车通过滑轮组将深井中的物体拉至井口的装置图。

已知井深12m,物体重,汽车重,汽车匀速拉绳子时的拉力,汽车受到的阻力为车重的倍。

求:将物体从井底拉至井口的过程中,汽车拉绳子的拉力对滑轮组做了多少功?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多少?保留一位小数若汽车速度,则汽车牵引力的功率为多少?3.如图所示,滑轮组提起重630N的货物,绳子的自由端拉力,重物以的速度匀速上升,不考虑绳重和摩擦,求:此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拉力做功功率当所提货物重力为930N时,绳端的拉力为多大?此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多大?4.小明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运送建材上楼,每个滑轮重,每次运送量不定。

若某次小明在内将建材匀速向上提升了,作用在钢绳端的拉力为,摩擦力及绳重忽略不计。

求:该次拉力做功的功率。

该次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保留一位小数当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时,运送的建材为多重5.如图所示,轻质硬杆K左侧与墙体相连不能水平移动,右侧与A固定;足够长的长方体滑块B置于光滑水平地面上,在滑动的过程中A始终没有掉下,且A、B间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f;在滑块B向右匀速直线运动的过程中,物体C未露出水面之前人对绳子竖直向下的拉力为,C完全离开水面之后人对绳子竖直向下的拉力为,且::2;已知,,不计绳重、滑轮与轴的摩擦,不考虑在拉动过程中C受到的阻力及露出水面后附在表面的水重,g取,求: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滑块B向右匀速直线运动的过程中,A、B间的滑动摩擦力;滑块B向右匀速直线运动的过程中,若C离开水面后,在空气中以速度匀速上升,则人做功的功率。

6.某工厂设计了一个蓄水池,水源A罐的液面高度保持不变。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简单机械》课件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简单机械》课件

了解简单机械的限制条件
了解简单机械的限制条件,避免因超 载或超速等原因而引起的安全事故, 提高机械的效率与安全性。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动滑轮的作用
动滑轮可以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 向。
04
斜面与螺旋
斜面的定义及特点
定义
斜面是一种简单机械,它由一个斜面和垂直于它的高组成。
特点
斜面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使物体沿着斜面向上或向下运动。 斜面的倾斜角度越小,所需的推力或拉力就越大。
螺旋的定义及特点
要点一
定义
螺旋是一种简单机械,它由一个螺旋体和旋转轴组成。
杠杆的分类
总结词:分类
详细描述:杠杆可以根据其功能和用途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省力杠杆,这种杠杆的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可以省力但费距离; 第二类是费力杠杆,这种杠杆的动力臂小于阻力臂,费力但省距离;第三类是等臂杠杆,这种杠杆的动力臂等于阻力臂,既 不省力也不费距离。
杠杆的平衡条件
总结词:平衡条件
详细描述: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即F1×L1=F2×L2。 这个平衡条件是指在杠杆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转动状态时,杠杆两边的力矩相等 。如果杠杆不平衡,则会产生一个加速度,使得杠杆向不平衡的方向移动。
05
简单机械的综合应 用
杠杆、滑轮、斜面与螺旋的组合应用
01
02
03
04
杠杆原理
通过杠杆的平衡条件,利用力 臂的长度来改变施加力的大小

滑轮原理
滑轮分为定滑轮和动滑轮,通 过改变力的方向或大小来达到
省力的目的。
斜面原理
通过将斜面上的物体分力到垂 直方向,以减小直接作用在水
平面上的力。
螺旋原理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简单机械》课件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简单机械》课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科学知识与技术在社会发展、生活生产中的应用价值 培养探究欲和学习科学知识的兴趣
02
教学内容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掌握杠杆的平衡条件及其应用;
了解杠杆、滑轮、轮轴、斜面等简单机械的基本结构 及工作原理;
学会使用杠杆、滑轮、轮轴、斜面等简单机械解决实 际问题。
教学内容结构
• 杠杆 • 杠杆的定义、分类及特点; • 杠杆的平衡条件及其应用。 • 滑轮 • 滑轮的定义、分类及特点; • 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的工作原理及应用。 • 轮轴 • 轮轴的定义、分类及特点; • 轮轴的工作原理及应用。 • 斜面 • 斜面的定义、分类及特点; • 斜面与水平面夹角的关系及其应用。
03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直观教学
通过观察实物、模型、图片等直观 手段,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概念和 原理。
实验教学
设计实验方案,让学生亲手操作、 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加深对科学 原理的理解。
问题式教学
通过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 、讨论和解决问题,提高科学思维 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合作学习
组织小组讨论、分工合作等活动,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协作能 力。
对于一些需要详细推导和讲解的知识点,采 用传统板书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科学原 理和计算过程。
THANKS
教学手段
使用课件
互动式教学
制作精美、简洁、条理清晰的课件,包括文 字、图片、动画、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 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理解能力。
利用教学互动平台,实现师生、生生之间的 实时互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参与度和学习效 果。
利用网络资源
传统板书
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自主探究和合作学 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能 力。

2019年苏科版中考物理专题:简单机械

2019年苏科版中考物理专题:简单机械

简单机械一.选择题1.图(a)所示的杠杆是水平平衡的。

如果在支点两侧的物体下方分别加挂一个等重的物体,如图(b)所示,则杠杆()A. 右端下沉B. 左端下沉C. 要保持平衡应将左端的物体向右移动D. 要保持平衡应在右端再加挂一个物体2.如图所示,F1=4N,F2=3N,此时物体A相对于地面静止,物体B以0.1m/s的速度在物体A表面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不计弹簧测力计、滑轮和绳子的自重及滑轮和绳子之间的摩擦)。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F2的功率为0.6WB. 弹簧测力计读数为9NC. 物体A和地面之间有摩擦力D. 如果增大F2,物体A可能向左运动3.人体中的许多部位都具有杠杆的功能。

如图是人用手托住物体时手臂的示意图,当人手托5kg的物体保持平衡时,肱二头肌收缩对桡骨所施加力的大小一定()A. 大于5kgB. 大于49NC. 小于49ND. 等于49N4.小明在水平地面上推如图所示的一只圆柱形油桶,油桶高40cm,底部直径为30cm,装满油后总重2000N.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要使底部C稍稍离开地面,他至少应对油桶施加600N的力B. 他用水平力虽没推动油桶,但他用了力,所以他对油桶做了功C. 他用水平力没推动油桶,是因为推力小于摩擦力D. 油桶匀速运动时,地面对油桶的支持力和油桶对地面的压力是平衡力5.一个斜面的高为h,长为l,该斜面的机械效率为η.现把重为G的物体沿斜面匀速向上移动,则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A.B.C.D.6.一人用200N的拉力将440N的物体沿斜面方向将它匀速拉上长5m、高2m的斜面,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斜面的机械效率为88%B.斜面对物体摩擦力为24NC.如果没有摩擦,用大小为176N的力即可达到目的D.如果物体重力增大,斜面机械效率会变大7.在“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实验中,对于钩码提升的高度h和弹簧秤移动的距离s,下面说法错误的是()A.h和s都由尺测出B.只需用尺测出h,对于已组合好的滑轮组,s可以根据测出的h算出来C.h和s都不用测出具体数值,对于已组合好的滑轮组,h和s的比值是可以知道的,而知道这个比值再结合测得的G、F就可算出ηD.h和s都不用测出具体数值,对于已组合好的滑轮组,h=ns,而知道这个关系再结合测得的G、F就可算出η8.如图所示,s=60cm,与之对应的h=30cm.现用弹簧测力计进行两次操作:(1)沿竖直方向匀速提升小车;(2)沿斜面方向匀速拉动小车,记录数据如表,分析数据有如下一些发现.其中,具有较高水平的发现是()数据操作A.沿斜面拉动时,拉力比小车的重力小B.测力计示数与移动距离近似成反比C.利用斜面可以省力,但不能少做功D.可以计算力所做的功,且两次做功近似相等9.如图,用刻度均匀的匀质杠杆进行“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每个钩码重为0.5牛)。

【中考物理】2023届第一轮复习分类专题——简单机械(提升篇)含解析

【中考物理】2023届第一轮复习分类专题——简单机械(提升篇)含解析

【中考物理】2023届第一轮复习分类专题——简单机械(提升篇)一、单选题(共7小题)1.如图所示的滑轮组中,提升重物的重力为,不计摩擦和滑轮重及G 绳重,则拉力为( )FA. B. C. D.G 8G 6G 5G 42.如图是胖子和瘦子两人用滑轮组锻炼身体的简易装置(不考虑轮重和摩擦),使用时:瘦子固定不动,胖子用力拉绳使匀速上升;(1)F A G 胖子固定不动,瘦子用力拉绳使匀速上升;(2)F B G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B.F A <GF A >F B C. D.以上说法都不对F B =2G 3.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从水中打捞一块重为,体积为的1250N 25dm 3重物。

当重物和动滑轮都还在水中时,绳子自由端的拉力为,500N取,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g 10N /kgA.重物露出水面前后,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不变B.重物露出水面前,动滑轮重力为500NC.重物露出水面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3.3%D.重物露出水面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66.7%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机械效率高的机械,做功一定快B.机械效率高的机械,做的有用功一定多C.功率大的机械,做功一定快D.功率大的机械,做功一定多5.如图所示,作用在杠杆一端且始终与杠杆垂直的力,将杠杆缓慢F 地由位置经过拉至位置,在这个过程中动力( )A B C FA.变大B.变小C.先变小后变大D.先变大后变小6.如图所示,密度、粗细均匀的木棒,一端悬挂重为的小物块(体G 积忽略不计),棒的体积浮出水面,则棒所受重力的大小为( )1nA. B. C. D.nG (n +1)G (n−1)G (n +1)G n−17.小红在探究“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高低的因素”时,提出下列假设:①机械效率可能跟动滑轮重有关②机械效率可能跟被拉物体重有关③机械效率可能跟被拉物体上升的高度有关④机械效率可能跟承重绳子的段数有关然后小婷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验证,进行对比来验证小红提出的假设,则该实验验证的假设是( )A.①B.②C.③D.④二、填空题(共7小题)8.如图,甲、乙杠杆的质量和长度均相同.分别使用甲乙杠杆将物体提升相同的高度,则在工作过程中甲、乙杠杆的机械效率相比A (选填“”、“”或“”).η甲η乙>=<9.某同学家新房装修时,在地面与窗台间放置一斜木板,将瓷砖沿木板从地面匀速拉上窗台.如图所示,已知窗台高,木板长,3m 5m 瓷砖重,沿斜面所用拉力,则此过程中所做的有用功为 ,500N 400N JN斜面的机械效率是,瓷砖与木板间的摩擦力为.O 10.如图所示,是某护城河上的一座吊桥。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简单机械》课件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简单机械》课件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简单 机械》课件
xx年xx月xx日
contents
目录
• 教学内容与目标分析 • 教学过程设计 • 教学方法与手段 • 教学评价与反馈 • 教学资源与环境利用
01
教学内容与目标分析
教学内容与目标
内容
本课件涵盖了浙教版九年级科学《简单机械》这一章节,主 要涉及杠杆、滑轮、轮轴、斜面等简单机械的原理和应用。
目标
使学生了解简单机械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掌握相关概念的内 涵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探究精神和实际操作 能力。
教材重点与难点
重点
简单机械的基本原理和实际应用,杠杆、滑轮、轮轴、斜面等简单机械的概 念和特点。
难点
运用简单机械解决实际问题,理解简单机械的组合和复杂机械的构成原理。
教学策略与手段
教师教学效果评价
教学目标明确
评价教师是否能够明确教学目标, 并围绕目标展开教学。
教学内容合适
评价教师所选取的教学内容是否符 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是否能够满足 学生的学习需求。
教学方法有效
评价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否能 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 学生的学习效果。
教学氛围良好
评价教师是否能够营造积极、和谐 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到 课堂中来。
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学生差异
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得到适合自己的学习 方式和足够的关注。
反馈调整
根据学生的学习效果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解决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提高教学 效果。
灵活应对
针对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灵活调整教学策略,积极应对突发情况,保证教学的顺利进 行。
通过实物、图片、视频等多种手段,使学生更 加直观地了解简单机械的构造和原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答案:B
3. 如图所示,小枫骑变速自行车上坡时,要想省力,后
轴的齿轮应该换用较大还是较小的?原因是什么?下列 对这两个问题回答正确的是( A.较大的,增大动力臂 B.较大的,减小阻力臂 C.较小的,增大动力臂 )
D.较小的,减小阻力臂
答案:D
4 .如图所示的情景中,所使用的工具属于费力杠杆的
是(
5.力臂的画法: 要正确画出杠杆上各力的力臂,明确力臂的概念 是关键。画法可按以下几步完成: (1)首先在杠杆的示意图上,确定支点 O。 (2)画出动力作用线和阻力作用线,必要时要用虚 线将力的作用线延长。 (3)过支点向力的作用线作垂线即从支点到力的作 用线的垂直距离就是力臂。
6.人体中的杠杆:
如图所示为钓鱼竿钓鱼的示意图,O为支
点, A 为手握鱼竿的作用点,请在图中画出鱼线对钓鱼
竿拉力F2的力臂,最小的动力F1及其力臂。
答案:

2 (2013· 宁波) 如图所示是滑动变阻器上的一个接线
柱。螺母上的棱能________手指与螺母间接触面的粗糙
程度,防止打滑;其中的螺纹是斜面的变形,斜面缠绕
专题19
简单机械
考点一


1.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杠 杆。力臂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而不是支点到 力的作用点的距离。 2.杠杆的五要素:支点 O,动力 F1,阻力 F2, 动力臂 l1,阻力臂 l2。 (1)支点 O:杠杆绕着转动的固定点。 (2)动力 F1:促使杠杆转动的力。
杆平衡条件得 F1l1=F2l2,即4G×3l=F2×2l,所以F2=
6G,则在B处应挂6个钩码。 答案:A
如图所示,保持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列操作能使弹簧测力计示
数变大的是( )
A.减少钩码的个数
B.将钩码悬挂点的位置向右移
C.保持拉力方向不变,将弹簧测力计向右移
D.保持弹簧测力计悬挂点的位置不变,使其向右倾斜 答案:D
)
答案:D
5 . (2012· 湖州 ) 如图所示这款图钉来自一位初中生的创
意,翘起部分为我们预留出施力空间。图钉作为杠杆, 其支点是( )
A.A点
B.B点
C.C点
答案:C
D.D点
6.在日常生活中,用10 N的拉力不能提起重15 N的物
体的简单机械是(
A.一个定滑轮
)
B.一个动滑轮
C.杠杆
答案:A
考点二 但能改变力的方向。


1.定滑轮的实质是等臂杠杆,特点是不能省力, 2.动滑轮的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二倍的杠杆, 特点是能省一半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费一倍的 距离。
3.使用滑轮组时,物体和动滑轮的总重由几段绳 子承担, 提起物体所用的力就是总重的几分之一, 即F 1 = (G 物+ G 动 );绳子移动的距离就是物体上升高度的 n 几倍,即 s= nh。
专题训练
19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3分)
1 .下列所示工具中,使用时不能省力但能省距离的是
(
)
A.动滑轮 答案:D
B.订书机
C.羊角锤
D.镊子
2 .如图所示是小明玩手指顶杆游戏时的情景,杆没有
倾倒是由于(
)
A.手指对杆没有做功
B.杆所受重力与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指尖受杆挤压发生形变
D.杆与手指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阻力 F2:阻碍杠杆转动的力。 (4)动力臂 l1: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5)阻力臂 l2: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3.杠杆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转动状态,称为杠杆 F1 l2 平衡。杠杆平衡条件为: F1l1= F2l2,即 = 。 F2 l1
4.杠杆的分类: (1)省力杠杆: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特点是省力但 费距离。如:撬棒,起子。 (2)费力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特点是费力但 省距离。如:船桨,镊子。 (3)等臂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特点是既不省 力也不费力。如:天平。
杠杆在生产生活中普遍使用。下列工具在
使用过程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
答案:D

3 (2013· 衢州)如图是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
)
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B处应挂与A处同样大小的钩 码个数为(
A.6个
B.4个
C.3个
D.2个
解析:设每个钩码的重力是G,杠杆每格的长度为l,由 图可知动力F1=4G,动力臂l1=3l,阻力臂l2=2l,由杠
在圆柱体上,所以使用时可以________(选填“省力”或
“省距离”);要拧紧导线,应该按______时针方向转动 螺母。
解析:本题考查摩擦和斜面在生活中的应用。增大接触 面的粗糙程度可以增大摩擦;斜面一定能省力,但不能
省距离,观察螺纹或由生活经验可知按顺时针方向转动
螺纹可旋紧。 答案:增大 省力 顺

4 (2013· 宁波)如图所示,物体G在竖直向上的拉力F )
的作用下,匀速上升0.2 m。已知G=18 N,F=10 N。
这一过程中,不能得到的结论是( A.绳子自由端上升0.4 m B.拉力F做功4 J
C.动滑轮重为2 N
D.该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90%
解析:本题以动滑轮为载体考查功、滑轮及机械效 率。动滑轮有两根绳子承担物体和动滑轮的总重, 重物 上升 0.2 m,绳子自由端上升 0.4 m,A 选项正确; W 有用=Gh=18 N× 0.2 m=3.6 J,W 总=WF=Fs= W有 10 N× 0.4 m=4 J,η= =90%,B、D 选项正确; W总
题中没说不计滑轮和绳间的摩擦及绳子的自重所做的 额外功,所以克服动滑轮重力做的额外功未知,无法求 得动滑轮的重力。故本题选 C。 答案: C
某同学设计了一种如图所示的简易电梯,
由图可知(
)
A.A是动滑轮
B.B是定滑轮
C.如果电动机向下拉动绳子,
电梯厢将上升
D.电梯厢运动的速度与电动机拉绳的速度相等 答案:C
D.斜面
7.(2013· 杭州)如图,手持10 kg物体保持平衡,此时肱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例
1 (2013· 南充)如图所示的水平杠杆中,O为支点,请
画出图中力F1和F2的力臂l1和l2。
解析:本题考查力臂的画法。沿力F1和 F2的方向画出两
力的作用线,从支点 O向力 F1 和 F2 的作用线作垂线段,
在垂线段与力F1和F2的作用线相交处标上垂足符号,用 大括号把力臂标出来,把力臂的名称写在大括号附近。 答案:如图所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