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学校德育工作计划2

德育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工作大会上的讲话精神和教育部《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为指导,以贯彻《中小学生守则》和日常行为规范和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为抓手,以培养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远大理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重点,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以各种活动为载体,坚持立德树人,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和健全人格,不断创新我校德育工作方式方法,拓宽工作途径,提高德育工作水平。

二、主要任务

(一)积极开展对中小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特别是对毕业班学生进行理想前途教育、就业教育、革命传统教育、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中国梦主题宣传教育,引导学生继承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深刻领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培养学生对党的忠诚热爱、情感认同、价值认同,不断树立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的信念和信心。

(二)以了解生活中的自然、社会常识和有关祖国的知识,保护环境,爱惜资源,养成基本的文明行为习惯,形成自信向上、诚实勇敢、有责任心等良好品质为目标,根据学生年龄特点,科学制定中小学不同年龄段的德育教育目标。

(三)加强宪法、法制宣传教育,进一步完善预防中小学生违法犯罪工作机制,留守儿童、残疾儿童、单亲子女关爱机制,有效地预防和减少中小学生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

(四)深入开展环境友好型学校、文明学校创建活动,努力搭建学生展示个性和特长的平台,大力倡导开设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丰富和提高学生的生活质量。

(五)进一步完善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教育网络,努力整合德育资源、教育力量,为中小学生健康成长创设和谐环境。

(六)继续开展德育系列活动。

1、继续开展各种主题的班队会活动。分年级有针对性的做好本学年每次班会的计划,做到主题鲜明、内容充实、形式多样,载体丰富。

2、积极参加盘锦市“最美孝心少年”评选活动。用身边的典型模范教育青少年学模范,做模范,引导青少年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在家庭孝敬父母、在学校尊敬师长、在社会谦恭待人,培育“心向党、爱劳动、有礼貌”的良好风尚。

3、继续开展重大节日、纪念日庆祝活动。以庆祝“五四”运动100周年、新中国建国70周年、西藏民主改革60年、端午节、中秋节等活动为契机,深挖这些节日、纪念日中的教育教育元素,让学生在内心深处受到启迪。

4、继续开展校外德育基地教育活动。充分利用研学旅行、社会、家庭和自然资源的教育功能,让学生走出书本和教室,开阔视野,丰富经验,增长才干。

5、继续广泛开展讲好中国故事和小小百家讲坛活动。

(七)进一步拓宽德育工作的途径。坚持课程育人、文化育人、环境育人、活动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协同育人。

三、主要措施

(一)以“文明校园”创建为载体,不断提升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1.深化行为规范养成教育

(1)继续深入贯彻落实《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把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作为德育工作的基础,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

(2)扎实抓好心理健康教育、青春期教育、法制教育、生态环保宣传教育、禁毒宣传教育、反邪教警示教育,进一步完善警校共建文明学校制度。

(3)建立奖励评比机制,积极开展文明学生、文明餐桌、文明班级等的评选活动,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2.丰富校园文化建设内涵

以环境友好型学校创建为契机,不断较强校园文化建设,提升学校文化底蕴。

(1)加强校园外部环境建设。按照《辽宁省教育厅关于校园环境艺术化》建设的要求,精心设计楼道文化、班级文化、食堂文化和寝室文化,营造浓郁的校园文化气息。

(2)以“和谐班级”“活力班级”创建为突破口,提升学生的学校归属感,优化师生关系。建立班级特色文化活动,打造班级文化的灵魂。

(3)创建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推进学生社团建设。构建读书节、文化节、科技节、体育节等活动,为学生搭建展示个性特长的平台。

(4)充分运用我镇独特的人文资源和自然资源,打造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学基地,让学生接受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传统文化的熏陶。

(5)充分利用乡村学校少年宫,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二)以实效真情德育为抓手,不断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

1.落实真情德育

(1)抓住各种重要节日、纪念日、入队、入团、入党宣誓、成人宣誓仪式等教育契机,开展“我们的节日”等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陶冶学生情操。

(2)关注弱势群体学生,做好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学生关爱工作;防范校园欺凌事件发生,关注师生的心理健康,构建和谐的校园人际关系。

(3)深入挖掘德育资源,探索“感动学生心灵”的德育活动。

2.抓实常规活动。继续开展好各项德育常规活动,通过“一周一主题”活动,以及主题读书活动、生态环保教育、主题班队会展示、科技创新等活动,为学生搭建展示自我的平台。

3.加强时政教育。进一步加强时政教育,通过时政宣传栏、校园广播、国旗下讲话、时政教育等平台,对学生进行时政教育。

4. 开展家访活动。深入开展家访活动,确保每学年每位学生至少有教师登门家访一次以上,强化重点对象的家访,改革创新家访活动形式,不断提高家访活动的实效性。

(三)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德育队伍,不断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主动性。

1.抓好学校德育实施队伍的建设

(1)继续推行全员德育,教育引导教职工牢固树立“德育为先,以人为本”、“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理念,形成良好的育人机制。进一步提高德育管理队伍的水平,形成校长、书记、政教主任、团队干部、班主任、政治课教师组成的德育工作队伍,通过理论学习、专题研讨、集中培训等途径,不断提升德育管理队伍的理论水平和管理能力。

(2)落实骨干班主任培训制度,并以点带面,做好班主任校本培训工作,培养班主任典型,为参加2020年教师节开展“十佳”优秀班主任评选活动打好基础。

(四)德育活动安排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