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义务教育课程计划表(2015年修订)
四川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四川省中小学教学实验目录(试行)》的通知-川教函〔2015〕306号

四川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四川省中小学教学实验目录(试行)》的通知
正文:
---------------------------------------------------------------------------------------------------------------------------------------------------- 四川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四川省中小学教学实验目录(试行)》的通知
川教函〔2015〕306号
各市(州)教育局:
为推进我省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有效开展实验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根据国家课程标准要求和我省实际,我们组织相关专家、一线教师编写了《四川省中小学教学实验目录(试行)》(以下简称《目录》),现印发给你们。
各级教育部门要进一步重视实验实践教学,认真组织实施《目录》,督促指导学校开齐、开足、开好实验课程,并将相关内容纳入对学校考核及评价内容,促进实验实践教学在全省学校的有效开展。
附件:四川省中小学教学实验目录(试行)
四川省教育厅
2015年5月26日——结束——。
四川省中小学课程课时安排

四川省中小学课程课时安排介绍本文档旨在提供中国四川省中小学课程的课时安排信息,帮助学生、教师和家长了解学校教学计划。
小学课程课时安排小学课程课时安排如下:- 语文:每周五节课,每节课40分钟。
- 数学:每周五节课,每节课40分钟。
- 英语:每周三节课,每节课40分钟。
- 科学:每周三节课,每节课40分钟。
- 社会:每周两节课,每节课40分钟。
- 体育:每周两节课,每节课45分钟。
- 美术:每周一节课,每节课40分钟。
- 音乐:每周一节课,每节课40分钟。
初中课程课时安排初中课程课时安排如下:- 语文:每周五节课,每节课45分钟。
- 数学:每周五节课,每节课45分钟。
- 英语:每周四节课,每节课45分钟。
- 物理:每周两节课,每节课45分钟。
- 化学:每周两节课,每节课45分钟。
- 生物:每周两节课,每节课45分钟。
- 政治:每周两节课,每节课45分钟。
- 历史:每周两节课,每节课45分钟。
- 地理:每周两节课,每节课45分钟。
- 体育:每周两节课,每节课45分钟。
- 美术:每周一节课,每节课45分钟。
- 音乐:每周一节课,每节课45分钟。
高中课程课时安排高中课程课时安排如下:- 语文:每周五节课,每节课45分钟。
- 数学:每周五节课,每节课45分钟。
- 英语:每周五节课,每节课45分钟。
- 物理:每周四节课,每节课45分钟。
- 化学:每周四节课,每节课45分钟。
- 生物:每周四节课,每节课45分钟。
- 政治:每周三节课,每节课45分钟。
- 历史:每周三节课,每节课45分钟。
- 地理:每周三节课,每节课45分钟。
- 体育:每周两节课,每节课45分钟。
- 美术:每周一节课,每节课45分钟。
- 音乐:每周一节课,每节课45分钟。
以上为四川省中小学的课程课时安排,不同学校可能会有轻微的差异。
学生、教师和家长可以根据该安排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和复习计划。
四川省中等教育课程计划表(2023年修订)

四川省中等教育课程计划表(2023年修订)课程概述本计划表旨在指导和规范四川省中等教育阶段的课程设置,以提供全面而有质量的教育。
根据最新的教育发展和需求变化,该计划表对各学科的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了修订。
教育目标1. 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包括知识、技能和价值观的培养。
2. 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思维,培养其解决问题和适应变化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以及社会责任感。
4. 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科学精神,使其能够理解和应用现代科技。
修订主要内容1. 增加新科目和选修课程,以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如计算机编程、人工智能等。
2. 更新各学科的课程内容和教材,紧跟时代的发展和最新的学术研究。
3. 强调实践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实验、实地考察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4. 加强社会实践和实践活动的组织,促进学生对社会问题的理解和解决。
课程核心要求1. 学生应掌握基础学科的核心知识和基本技能,如语文、数学、外语等。
2. 学生应培养科学思维和方法论,了解科学知识的生成过程和科学研究的基本原理。
3. 学生应具备信息素养,能够运用信息技术获取和处理信息。
4. 学生应培养良好的审美素养和体育健康意识,通过艺术和体育活动的参与提升身心素质。
考试评估1. 采用多样化的评估方式,包括笔试、实验、口试等,以全面评价学生的研究成果。
2. 引入开放性题型和探究性题目,鼓励学生思考和创新。
3. 鼓励学校和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形成性评价,关注学生的研究过程和个体差异。
教学支持1. 提供教师培训和教学资源支持,以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水平。
2. 强化学校和家庭的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研究和成长。
3. 推广优秀教学案例和教育经验,促进教学的优化和创新。
结论通过修订后的四川省中等教育课程计划表,我们将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教育资源和更优质的教学环境,培养具有综合素养和适应能力的新一代青年。
同时,我们也希望学校、教师和家庭能够共同努力,为学生的教育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指导。
四川义务教育阶段课程设置标准

四川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2015年修订)根据《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1〕21号)、《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教基〔2001〕17号)、《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发〔2007〕7号)、《教育部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教基二〔2011〕4号)、《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教基二〔2014〕4号)及《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教基〔2001〕28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培养目标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意识、生态文明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扎实的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的身心、良好的审美情趣;具有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具有中华文化底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国际视野;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为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二、课程设置的原则(一)均衡性原则根据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要求,均衡设置课程。
各门课程比例适当,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及总课时数和课时比例严格控制在国家规定的范围之内;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科知识的内在逻辑,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根据不同年龄段儿童成长的需要和认知规律,根据时代和社会发展对新型人才的要求,课程门类由低年级到高年级逐步增加。
(二)综合性原则注重学生经验,加强学科渗透,强化实践育人、综合育人。
各门课程应重视学科知识、社会生活和学生经验的整合,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缺乏整合的现象。
设置综合课程。
一至二年级设品德与生活课,三至六年级设品德与社会课,一至九年级开设相应的综合性地方课程,旨在根据学生生活范围不断扩大的实际,把课程内容逐步从家庭扩展到学校、社会,使之生活经验不断丰富,社会性逐步发展。
九年义务教育课程计划表

九年义务教育课程计划表2021年5月12日,四川省教育厅以川教〔2021〕41号印发《四川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2021年修订)》和《四川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方案(2021年修订)》。
根据《四川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2021年修订)》,四川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安排如下:四川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安排一、各学年教学时间安排全年52周:教学时间39周,寒暑假、国家法定节假日13周。
各学年39周教学时间安排:一至八年级每学年上课35周,复习考试时间2周, 学校机动时间2周,由学校视具体情况自行安排,如学校传统活动、文化节、运动会、远足等。
九年级全学年上课33周,复习考试4周(初中最后一年的第二学期毕业复习考试时间增加2周),学校机动时间2周。
二、每周活动总量每周按5天安排教学。
一、二年级周活动总量26课时;三至六年级周活动总量30课时;七至九年级周活动总量34课时;每课时以45分钟计。
三、课程计划表四川省义务教育课程计划表(2021年修订)课程设置说明1.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为国家规定的必修课,其主要内容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等。
其中,信息技术教育根据教育部的要求,结合我省实际情况,从三年级开始单独开设,每周1课时;劳动与技术教育从七年级开始开设,每周1课时;其他内容统整到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中学习。
各地应根据省教育厅的有关要求开足开好,课时必须得到保证,不得挤占或挪用。
2. 地方课程由省教育厅根据教育部关于地方课程管理与开发的指导意见统一规划(见《四川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方案(2021年修订)》);学校课程由学校根据《四川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意见》(川教〔2021〕120号)开发与管理。
3. 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各门课程普遍增加了实践活动。
学校在做学年教学安排时,应根据活动的性质和内容,统筹合理安排;各门课程均应结合本学科的特点,增强学科育人功能,全面落实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着力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四川省义务教育课程计划表(2017年修订)》

《四川省义务教育课程计划表(2017年修订)》四川省义务教育课程计划表(2017年修订)第一章总则1.1 本课程计划表是依据国家教育法律法规和教育部相关文件的要求,结合四川省实际情况制定的义务教育课程计划。
1.2 本课程计划表适用于四川省义务教育阶段各级学校,并对小学、初中的学科设置、课程内容、学时分配等做出规定。
1.3 本课程计划表将充分体现教育教学改革的要求,注重学生能力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提高。
1.4 本课程计划表实施后,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加强监管和评估,确保课程实施质量。
第二章小学课程设置2.1 小学课程设置包括语文、数学、英语、道德与法治、科学、体育、音乐、美术、信息技术、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品德与生活等学科。
2.2 小学各学科的具体内容、学时分配和教学要求详见附件一。
第三章初中课程设置3.1 初中课程设置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政治、思想品德、体育与健康、音乐、美术、信息技术等学科。
3.2 初中各学科的具体内容、学时分配和教学要求详见附件二。
第四章课程实施4.1 学校应根据本课程计划表制定具体的教学计划,并组织教师按照规定的教学要求进行教学活动。
4.2 学校应加强课程教材的选择和审定工作,确保教材与课程计划的一致性。
4.3 学校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特长,对课程进行深化和拓展,提供个性化的教学和学习机会。
4.4 学校应加强课程评价与考核,注重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避免过度应试化。
第五章附件附件一、小学各学科的具体内容、学时分配和教学要求。
附件二、初中各学科的具体内容、学时分配和教学要求。
本文涉及附件:附件一、小学各学科的具体内容、学时分配和教学要求。
附件二、初中各学科的具体内容、学时分配和教学要求。
本文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教育法律法规:国家对教育领域制定的法律和法规,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等。
教育部相关文件:教育部在教育领域制定的有关文件,包括《关于加强义务教育课程建设的意见》等。
四川省义务教育课程计划表

四川省义务教育课程计划表四川省义务教育课程计划表1. 课程目标1.1 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1.2 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1.3 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和创新能力2. 课程安排2.1 语文课程2.1.1 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2.1.2 阅读理解与鉴赏能力的培养2.1.3 写作能力的培养2.2 数学课程2.2.1 数学基本概念和运算能力的培养2.2.2 探索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2.2.3 数学推理和证明能力的培养2.3 外语课程2.3.1 培养学生基本的听说读写能力2.3.2 培养学生跨文化交流和合作能力2.3.3 培养学生外语学习的兴趣和习惯2.4 政治课程2.4.1 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和法制观念2.4.2 培养学生的国家意识和社会责任感2.4.3 培养学生的政治素养和参与能力2.5 历史课程2.5.1 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历史意识2.5.2 培养学生的历史知识和历史常识2.5.3 培养学生分析和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2.6 地理课程2.6.1 培养学生的地理基础知识和技能2.6.2 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念和空间意识2.6.3 培养学生的地理分析和问题解决能力2.7 物理课程2.7.1 培养学生的物理基本概念和实验技能2.7.2 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和科学研究能力2.7.3 培养学生的物理实践和创新能力2.8 化学课程2.8.1 培养学生的化学基本概念和实验技能2.8.2 培养学生的化学思维和科学研究能力2.8.3 培养学生的化学实践和创新能力2.9 生物课程2.9.1 培养学生的生物基本概念和实验技能2.9.2 培养学生的生物思维和科学研究能力2.9.3 培养学生的生物实践和创新能力3. 附件附件1:四川省义务教育课程计划表(详细版本)4. 法律名词及注释4.1 义务教育:指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教育,包括学前教育、小学教育、初中教育等。
4.2 素质教育:指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
四川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四川省2017-2018学年中小学教学用书目录》的通知-川教〔2017〕39号

四川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四川省2017-2018学年中小学教学用书目录》的通知正文:----------------------------------------------------------------------------------------------------------------------------------------------------四川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四川省2017-2018学年中小学教学用书目录》的通知川教〔2017〕39号各市(州)教育行政部门,新华文轩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2017年中小学教学用书有关事项的通知》(教材厅函〔2017〕2号)(以下简称《通知》)精神,我厅编制了《四川省2017-2018学年中小学教学用书目录》(以下简称《目录》),现印发给你们。
请各地按照我省中小学教学用书管理的有关规定和要求,切实做好2017年秋季和2018年春季全省普通中小学教学用书的报订、征订和供应工作。
一、《目录》内容本《目录》由《四川省2017-2018学年义务教育教学用书目录》(附件1)、《四川省2017-2018学年普通高中教学用书目录》(附件2)、《四川省2017-2018学年体育运动学校、特殊教育学校义务教育教学用书(部分)目录》(附件3)、《四川省2017—2018学年普通中小学挂图、磁带、光盘等教学资源目录》(附件4)组成。
二、义务教育阶段教学用书的报订、征订工作(一)义务教育国家课程相关学科(除《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和小学《科学》之外)仍使用《四川省2016-2017学年普通中小学教学用书目录》(川教〔2016〕50号文件印发)公布的教材。
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和小学《科学》因教育部对部分册次教材审定工作尚未最终结束,上述教材使用工作将另行通知。
(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继续按照《四川省教育厅关于做好义务教育免费教材报订工作的通知》(川教〔2009〕99号)要求,高度重视义务教育免费教材报订工作,加强领导,确保相关工作落实到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年5月12日,四川省教育厅以川教〔2015〕41号印发《四川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2015年修订)》和《四川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方案(2015年修订)》。
根据《四川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2015年修订)》,四川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安排如下:
四川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安排
一、各学年教学时间安排
全年52周:教学时间39周,寒暑假、国家法定节假日13周。
各学年39周教学时间安排:一至八年级每学年上课35周,复习考试时间2周, 学校机动时间2周,由学校视具体情况自行安排,如学校传统活动、文化节、运动会、远足等。
九年级全学年上课33周,复习考试4周(初中最后一年的第二学期毕业复习考试时间增加2周),学校机动时间2周。
二、每周活动总量
每周按5天安排教学。
一、二年级周活动总量26课时;三至六年级周活动总量30课时;七至九年级周活动总量34课时;每课时以45分钟计。
三、课程计划表
四川省义务教育课程计划表(2015年修订)
课程设置说明
1.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为国家规定的必修课,其主要内容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等。
其中,信息技术教育根据教育部的要求,结合我省实际情况,从三年级开始单独开设,每周1课时;劳动与技术教育从七年级开始开设,每周1课时;其
他内容统整到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中学习。
各地应根据省教育厅的有关要求开足开好,课时必须得到保证,不得挤占或挪用。
2. 地方课程由省教育厅根据教育部关于地方课程管理与开发的指导意见统一规划(见《四川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方案(2015年修订)》);学校课程由学校根据《四川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意见》(川教〔2010〕120号)开发与管理。
3. 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各门课程普遍增加了实践活动。
学校在做学年教学安排时,应根据活动的性质和内容,统筹合理安排;各门课程均应结合本学科的特点,增强学科育人功能,全面落实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着力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4. 一至九年级设置体育与健康课。
体育与健康课程应遵照“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强调实践特征,注重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引导学生掌握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增强学生的体能,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合作精神和交往能力等,为学生终身参加体育锻炼奠定基础,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
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法治教育、民族团结教育、生命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安全教育、生态文明教育、国防教育以及综合实际活动中的小学劳动教育等专题教育主要安排在地方课程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的内容主要渗透在相关学科和活动中进行,也可以利用地方与学校开发或选用的课开设专题教育活动。
6. 小学开设外语的起始年级一般为三年级。
有条件的地区可以从一年级开设外语,其课时从学校课程安排的课时中解决。
初中阶段开设外语课程的语种,可在英语、日语、俄语等语种中任选一种。
外国语学校或其他有条件的中小学校可以开设第二外语。
7. 遵循学生的发展的规律,根据需要,学科课程可以进行开设长短课时的探索,如小学英语可以30分钟为1节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