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籽油标准电子版-鲲华企标
《牡丹籽油》行业标准

《牡丹籽油》行业标准牡丹籽油是一种珍贵的植物油,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广泛的用途。
在牡丹籽油行业中,制定和遵守行业标准是非常重要的,可以保障产品质量,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本文将对牡丹籽油行业标准进行详细介绍,以期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参考和指导。
首先,牡丹籽油的生产标准是牡丹籽油行业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标准之一。
生产标准包括原料选取、生产工艺、产品质量等方面的规定,对生产企业的生产过程进行规范和约束,确保产品的质量稳定和安全性。
同时,生产标准也对产品的外观、气味、口感等方面进行了具体规定,以确保产品能够符合消费者的需求和期望。
其次,牡丹籽油的质量标准是衡量产品质量优劣的重要指标。
质量标准包括产品的理化指标、微生物指标、重金属指标等内容,对产品的质量进行了具体规定。
只有严格按照质量标准进行检测和评定,才能够确保产品的质量稳定和可靠。
此外,牡丹籽油的包装标准也是行业标准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包装标准包括包装材料、包装形式、标识标志等方面的规定,对产品的包装进行了具体要求。
良好的包装标准不仅可以提升产品的形象,还可以保护产品,延长产品的保质期,确保产品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不受损坏。
最后,牡丹籽油的标准化生产和管理是行业发展的关键。
只有建立完善的标准体系,加强对生产过程的监督和管理,才能够不断提升产品质量,保障消费者的权益,推动行业的健康发展。
综上所述,牡丹籽油行业标准对行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只有严格遵守行业标准,不断提升产品质量,才能够赢得消费者的信任,推动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希望全行业能够共同努力,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行业标准,为行业的繁荣做出贡献。
食用油产品标准号对照表(3篇)

第1篇一、前言食用油作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调味品,其质量直接关系到人们的健康。
为了规范食用油市场,提高食用油产品质量,我国制定了多项食用油产品标准。
本对照表旨在为广大消费者提供食用油产品标准号对照信息,帮助消费者更好地了解和选择食用油产品。
二、食用油产品标准号对照表1. 食用植物油(1)GB 11766-2007《植物油》该标准规定了食用植物油的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等要求。
(2)GB 1535-2003《植物油脂酸价和皂化值测定法》该标准规定了植物油脂酸价和皂化值的测定方法。
(3)GB 2716-201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用植物油》该标准规定了食用植物油的卫生指标、理化指标、感官要求等。
2. 花生油(1)GB 1536-2003《花生油》该标准规定了花生油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等要求。
(2)GB 2716-201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用植物油》该标准规定了花生油的卫生指标、理化指标、感官要求等。
3. 棕榈油(1)GB 23347-2009《棕榈油》该标准规定了棕榈油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等要求。
(2)GB 2716-201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用植物油》该标准规定了棕榈油的卫生指标、理化指标、感官要求等。
4. 葵花籽油(1)GB 1537-2003《葵花籽油》该标准规定了葵花籽油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等要求。
(2)GB 2716-201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用植物油》该标准规定了葵花籽油的卫生指标、理化指标、感官要求等。
5. 花生调和油(1)GB 18186-2012《花生调和油》该标准规定了花生调和油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等要求。
(2)GB 2716-201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用植物油》该标准规定了花生调和油的卫生指标、理化指标、感官要求等。
食用调和油(食品安全企业标准)

食用调和油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食用调和油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橄榄油为主要原料,添加虾青素油、香油、搅拌、灌装等工艺制成的调和油。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23347橄榄油GB8233-2008芝麻油Q/AEF0002S-2017虾青素油GB276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GB276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276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5009.1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GB5009.1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铅的测定GB/T5009.27食品中苯并(a)芘的测定GB/T5009.37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5528动植物油脂水分及挥发物含量测定GB/T6543运输包装用单瓦楞纸箱和双瓦楞纸箱GB771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4806.7-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用塑料材料及制品GB1488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GB/T18979食品中黄曲霉毒素的测定免疫亲和层析净化高效液相色谱法和荧光光度法GB2640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特丁基对苯二酚GB2805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GB2992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致病菌限量JJF1070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75号《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102号《食品标识管理规定》3要求3.1原料要求3.1.1橄榄油应符合GB23347的规定3.1.2芝麻油应符合8233-2008的规定3.1.3虾青素应符合GB Q/AEF0002S-2017的规定3.1.4以上原料均应符合GB2761、GB2762、GB2763的规定。
牡丹籽油 行业标准

牡丹籽油行业标准牡丹籽油是一种珍贵的植物油,具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和多种功效,被广泛应用于食品、保健品、化妆品等领域。
为了确保牡丹籽油的质量和安全,制定了一系列的行业标准,以规范牡丹籽油的生产、加工和销售。
本文将对牡丹籽油的行业标准进行介绍,以便相关行业从业者和消费者了解相关知识。
首先,牡丹籽油的生产标准是关键。
生产牡丹籽油的原料应选择新鲜、健康的牡丹籽,采摘后应及时进行加工,避免因存放时间过长而影响油质。
加工过程中,应采用科学的工艺流程,严格控制加工温度和时间,确保牡丹籽油的营养成分不被破坏。
此外,生产过程中应遵循相关的卫生标准,保证产品的卫生安全。
其次,牡丹籽油的质量标准至关重要。
牡丹籽油的质量主要取决于其脂肪酸成分和氧化稳定性。
脂肪酸成分的合理比例对牡丹籽油的营养价值和风味有着重要影响,因此,质量标准中应对脂肪酸成分的含量进行规定。
同时,牡丹籽油应具有良好的氧化稳定性,以保证其在储存和使用过程中不易氧化变质。
此外,还应对牡丹籽油的色泽、气味、杂质等指标进行严格控制,确保产品的品质。
最后,牡丹籽油的销售标准也是不可忽视的。
在销售过程中,应对产品的包装、标识、运输等环节进行规范,保证产品在销售过程中不受污染和损坏。
同时,销售标准还应规定产品的保质期和储存条件,提醒消费者正确保存和使用牡丹籽油,以确保产品的品质和安全。
综上所述,牡丹籽油的行业标准涉及生产、质量和销售等多个环节,对于保障产品质量和消费者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行业从业者应严格遵守相关标准,确保牡丹籽油的质量和安全,为消费者提供优质的产品。
同时,消费者在购买牡丹籽油时,也应关注产品是否符合相关标准,选择正规渠道购买,以保障自身权益。
希望本文对牡丹籽油行业标准的介绍能够对相关人士有所帮助。
食用油标准

字体大小:— - 发表于10-04-06 11:01 阅读(2641) 分类: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植物原油、食用植物油的卫生指标和检验方法以及食品添加剂、包装、标识、贮存、运输的卫生要求.本标准适用于植物原油、食用植物油,不适用于氢化油和人造奶油。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2760 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 2763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 / T 5009 .11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GB / T5009 。
12 食品中铅的测定GB / T5009 . 22 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的测定lGB / T5009 。
27 食品中苯并(a)芘的测定GB / T 5009 。
37 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 8955 食用植物油厂卫生规范GB 166296 号抽提溶剂油GB / T 17374 食用植物油销售包装GB 19641 植物油料卫生标准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 。
1植物原油virgin vegetable oil以植物油料为原料制取的原料油。
3 。
2食用植物油edible vegetable oil以植物油料或植物原油为原料制成的食用植物油脂。
4 指标要求4 . 1 原料、辅料要求4 . 1 . 1 原料应符合GB 19641 的规定。
4 .1 。
2 浸出使用的抽提溶剂应符合GB 16629 的要求及其他规定。
4 。
2 感官要求具有产品正常的色泽、透明度、气味和滋味,无焦臭、酸败及其他异味。
4 。
3 理化指标理化指标应符合表1 的规定。
5 。
1 食品添加剂质量应符合相应的标准和睛关规定。
选择牡丹籽油的三大理由

选择牡丹籽油的三大理由美国哈佛大学一项最新研究发现:不饱和脂肪对人体健康益处颇多!适当增加摄入量可有效降低死亡率,而饱和脂肪酸则堪称“健康杀手”,在所有膳食脂肪中对人体健康危害最大。
我三高患者已突破3.5亿,平均每3人中就有一位。
每年因心脑血管病死亡人数为300万,占每年总死亡病因的51%。
而幸存下来的有75%不同程度丧失劳动能力,据分析造成心脑血管疾病很主要原因是:饮食中脂类过多。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7月6日报道,哈佛大学陈曾熙公共卫生学院近期公布了一项为期30年、包括126233名参与者的健康研究报告。
研究发现,和坚持摄入饱和脂肪的研究对象相比,转而用不饱和脂肪,尤其是多不饱和脂肪作为替代品的研究对象,其整体死亡率分别降低11%和19%。
同时,因心血管疾病、癌症、神经退化性疾病以及呼吸道疾病致死的风险大幅下降。
研究人员就此建议,人们多选择不饱和脂肪,用富含不饱和脂肪的植物油代替黄油、猪油、红肉脂肪等饱和脂肪。
(该研究成果发表在最新一期《美国医学会杂志·内科学卷》双周刊上。
原标题:新媒:研究称多摄入不饱和脂肪显著降低死亡率)2011年牡丹籽油被作为新资源食品,牡丹籽油中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占油脂肪酸比例高达91.60%,其中亚麻酸、α-亚麻酸、的含量高达66.85%。
α-亚麻酸是人类生命进化过程中最基本、最核心的物质,是合成细胞膜的主要元素,对人体健康和智力水平起决定性作用。
1.家庭的健康营养油国民新资源食用油——牡丹籽油由牡丹籽提取的植物油是中国特有的木本坚果油,因其营养丰富而独特,又有医疗保健作用,被有关专家称为"世界上最好的油,"是植物油中的珍品,也是中国独有的健康保健食用油脂。
从营养功效角度出发,倡导科学膳食、健康用油,牡丹籽油首选为家庭的“健康营养油”。
2.天下父母的长寿油α-亚麻酸是人们必须的营养素之一,对人体的健康有重要的意义,其制剂也有很多医学上的治疗效果,可以预见,α-亚麻酸将在人类未来的保健和营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牡丹籽油过氧化值

牡丹籽油过氧化值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牡丹籽油是一种珍贵的植物油,它来源于牡丹花的籽仁,并且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
牡丹籽油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多种营养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炎、美白、滋养等多种功效,被誉为“液态黄金”。
过氧化值是一种衡量食用油脂在储存和加热过程中抗氧化能力的指标,是判断油脂品质好坏的重要指标之一。
过氧化值越高,说明油脂易氧化、易产生有害物质,影响油质的品质和食用安全。
本文将从牡丹籽油的营养成分和功效、过氧化值的定义和作用、过氧化值检测方法和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探讨,希望能为大家了解牡丹籽油过氧化值提供一些参考。
牡丹籽油的营养成分和功效牡丹籽油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主要成分为亚油酸、亚麻酸、油酸等,具有降血脂、抗炎、抗氧化等多种生理活性功能。
牡丹籽油还富含维生素E、胡萝卜素、磷脂、蛋白质等多种营养成分,具有保护血管、滋润肌肤、改善肝脏功能等功效,被誉为“天然的润肤霜”。
过氧化值的定义和作用过氧化值是一种衡量油脂氧化程度的指标,它反映了油脂在储存和加热过程中发生氧化反应的能力。
油脂氧化反应是一种自由基链反应,会产生过氧化物和有害物质,影响油脂的品质和食用安全,甚至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过氧化值检测方法和影响因素过氧化值的检测方法主要有加速氧化法、紫外分光光度法、碘值法等。
加速氧化法是一种常用的检测方法,通过在固定条件下使油脂氧化,然后测定氧化产物的含量来计算出过氧化值。
影响牡丹籽油过氧化值的因素有很多,主要包括油脂的种类、储存条件、加热温度和时间等。
不同种类的油脂其过氧化值也会有所不同,一般来说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越高,过氧化值也会越高。
储存条件和加热温度时间过长都会使油脂发生氧化反应,增加过氧化值。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注意选择优质的牡丹籽油,适量使用,避免长时间高温加热,避免暴晒等,尽量减少过氧化值对油质的影响。
定期对牡丹籽油的过氧化值进行检测,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处理,确保牡丹籽油的品质和食用安全。
牡丹籽油的理化指标和脂肪酸成分分析

牡丹籽油的理化指标和脂肪酸成分分析周海梅;马锦琦;苗春雨;胡吉良;杨志勇;李朴;郑美玲【期刊名称】《中国油脂》【年(卷),期】2009(034)007【摘要】用索氏提取法获得牡丹籽油,经皂化、甲酯化后用毛细管GC-MS法对其脂肪酸成分进行分析,面积归一化法计算相对含量,同时按国家标准对牡丹籽油的理化指标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牡丹籽油中共有17种脂肪酸成分,主要为亚麻酸、油酸、亚油酸等,不饱和脂肪酸占83.05%,饱和脂肪酸占14.33%;牡丹籽油的酸值(KOH)为1.784 mg/g,碘值(I)为176.2 g/100 g,皂化值(KOH)为194.4 mg/g,相对密度0.930 7.说明牡丹籽是一种良好的油料资源,适宜开发利用.【总页数】3页(P72-74)【作者】周海梅;马锦琦;苗春雨;胡吉良;杨志勇;李朴;郑美玲【作者单位】河南科技大学,法医学院,河南,洛阳,471003;河南科技大学,法医学院,河南,洛阳,471003;河南科技大学,法医学院,河南,洛阳,471003;河南科技大学,法医学院,河南,洛阳,471003;河南科技大学,法医学院,河南,洛阳,471003;河南科技大学,法医学院,河南,洛阳,471003;河南科技大学,法医学院,河南,洛阳,4710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222;TS227【相关文献】1.牡丹籽油的理化指标、卫生指标和脂肪酸组成分析 [J], 张晓;王佳雅;张丹2.永靖紫斑牡丹籽油与凤丹牡丹籽油理化性质与脂肪酸组成分析 [J], 马君义;朱建朝;盛爱霞;后春静;宋丽平3.牡丹籽油的理化指标、卫生指标和脂肪酸组成分析 [J], 张晓;王佳雅;张丹;4.对西藏不同居群野生牡丹籽油的主要脂肪酸成分分析 [J], 崔永宁;张姗姗;赵凡;格桑平措;魏小豹;薛璟祺;王顺利;张秀新;曾秀丽5.贵州地区牡丹籽油脂肪酸组成分析 [J], 周景瑞;王洪琳;张琴;马超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Q/HKS 河南省鲲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HKS0007S-2013
牡丹籽油
2013-11-21发布 2013-11-30实施
.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编写。
本标准由河南省鲲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出并起草。
本标准起草人:王金顺、常换平、王建峰。
本标准于2013年11月21日首次发布。
牡丹籽油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牡丹籽油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标签、包装、运输、贮存等。
本标准适用于以优质牡丹籽为原料,经去杂、脱壳、压榨、初滤、水化、脱酸、脱色、脱臭、精滤、灌装等工艺加工而成。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 325 包装容器钢桶
GB 2716 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
GB 4805 食品罐头内壁环氧酚醛涂料卫生标准
GB/T 5009.11 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
GB 5009.1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铅的测定
GB/T 5009.19 食品中六六六、滴滴涕、残留量的测定
GB/T 5009.22 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1的测定
GB/T 5009.37 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GB/T 5524 动植物油脂扦样
GB/T 5525 植物油脂透度、气味、滋味鉴定方法
GB/T 5526 植物油脂检验比重测定法
GB/T 5527 动植物油脂折光指数的测定
GB/T 5528 动植物油脂水分及挥发物含量测定法
GB/T 5531 粮油检验植物油脂加热试验
GB/T 5532 动植物油脂碘值的测定
GB/T 5533 粮油检验植物油脂含皂量的测定
GB/T 5534 动植物油脂皂化值的测定
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T 6543 运输包装用单瓦楞纸箱和双瓦楞纸箱
GB 7653 大豆色拉油
GB 771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GB/T 8235 亚麻籽油
GB 8955 食用植物油厂卫生规范
GB 9687 食品包装用聚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
GB 13508 聚乙烯吹塑桶
GB/T 15688 动植物油脂不溶性杂质含量的测定
GB/T 17376 动植物油脂脂肪酸甲酯制备
GB/T 17377 动植物油脂脂肪酸甲酯的气相色谱分析
GB/T 17762 耐热玻璃器具的安全与卫生要求
GB 19641 植物油料卫生标准
GB/T 20795 植物油脂烟点测定
GB/T 22460 动植物油脂罗维朋色泽测定
GB/T 2557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活性白土
JJF 1070 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
《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2005第75号《食品标识管理规定》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2009第12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公告 2011年第9号
3 要求
3.1 原辅料要求
3.1.1 牡丹籽应清洁卫生、无霉变、无杂质、无虫蛀、无污染。
3.1.2 生产用水应符合 GB 5749的规定。
3.1.3 生产助剂活性白土应符合 GB 25571的规定。
3.2 感官要求
感官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感官要求
3.3 理化指标
理化指标应符合表2规定
表2 理化指标
3.4 净含量及允许短缺量
净含量与允许短缺量应符合表3规定。
表3 净含量及允许短缺量
3.5 生产加工过程的卫生要求
应符合GB 8955的规定。
4 试验方法
4.1 感官检验
按G/T 5525规定的方法进行测定。
4.2 理化指标检验
4.2.1 色泽检验
按GB/T 22460规定的方法进行测定
4.2.2 亚油酸、亚麻酸、油酸验验
按GB/T17376 和 GB/T17377规定的方法进行测定。
4.2.3折光指数检验
按GB/T5527规定的方法进行测定。
4.2.4 相对密度检验
按GB/T 5526规定的方法进行测定。
4.2.5 碘价检验
按GB/T 5532规定的方法进行测定。
4.2.6 皂化值检验
按GB/T 5534规定的方法进行测定。
4.2.7水分及挥发物检验
按GB/T 5528规定的方法进行测定。
4.2.8 不溶性杂质检验
按GB/T 15688规定的方法进行测定。
4.2.9 酸价检验
按GB/T5009.37规定的方法进行测定。
4.2.10 过氧化值检验
按GB/T 5009.37规定的方法进行测定。
4.2.11含皂量检验
按GB/T 5533规定的方法进行测定。
4.2.12 加热试验
按GB/T 5531规定的方法进行测定。
4.2.12 烟点
按GB/T 20795规定的方法进行测定。
4.2.13 总砷检验
按GB/T 5009.11规定的方法进行测定。
4.2.14 铅检验
按GB 5009.12规定的方法进行测定。
4.2.15 黄曲霉毒素检验
按GB/T 5009.22规定的方法进行测定。
4.2.16 六六六检验
按GB/T 5009.19规定的方法进行测定。
4.2.17滴滴涕检验
按GB/T 5009.19规定的方法进行测定。
4.3 净含量及允许短缺量的测定
按JJF 1070 《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规定的方法进测定行
5 检验规则
5.1 原料入库要求
原料入库前,必须索取供货方出具的合格证明或经企业质检部门检验合格后方可入库。
5.2 组批
一次投料同一班次,同一生产线生产的同一规格包装完好产品为一批。
5.3 抽样
按照一批次总量的千分之三进行抽样,总抽样量不少于1000ml。
5.4 出厂检验
产品出厂前均由公司检验员按本标准进行批批检验,检验合格,发给合格证方可出厂。
出厂检验项目为:感官、净含量及允许短缺量、酸价、过氧化值、不溶性杂质、水分及挥发物、加热试验、冷冻试验、烟点。
5.5 型式检验
型式检验项目为本标准中规定的全部技术指标,一般情况下每半年进行一次,有下列情况之一时,
亦应进行型式检验。
a)产品定型投产时;
b)主要原料产地、供应商有变动时;
c)停产三个月以上,重新生产时;
d)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要求时。
5.6 判定
当检验项目全部符合标准所规定时,则判为合格产品。
有一项或一项以上不符合要求时,可自保留样品中或对同批产品再次随机加倍抽取样品进行复检,若结果均符合标准要求时,则判定该产品为合格产品,若仍有一项不合格时,则判定为不合格。
6 标志、标签、包装、运输、贮存、保质期
6.1 标志、标签
产品标志及标签应《食品标识管理规定》要求。
应标明:产品名称、原料、净含量、生产厂名称及地址、产品的生产日期批号、保质期、贮存方法、食用方法、产品标准代号、商标。
并有防潮、防雨、不得倒置等标志。
6.2 包装
产品的包装应采用符合国家卫生要求的钢桶、聚乙烯吹塑桶、耐热玻璃瓶包装。
钢桶质量指标应符合GB325的要求,内壁涂层卫生标准应符合 GB 4805的要求。
聚乙烯吹塑桶质量应符合GB 13508的要求,卫生标准应符合GB9687的规定。
耐热玻璃瓶应符合GB/T 17762的要求。
瓦楞纸箱符合GB/T6543的要求。
6.3 运输
产品的运输工具清洁卫生,在运输过程中应避免雨淋、日晒、搬运时应小心轻放,不得与有毒、有害、有异味等能对产品产生不良影响的物品混装运输。
6.4 贮存
产品应贮存在干燥、通风良好、清洁卫生的仓库内,必须有防鼠台,与地面距离≥10cm,离墙≥20cm,不得与有毒、有害、有异味易挥发、易腐蚀等物品同库贮存。
6.5 保质期
在上述规定条件下,产品自生产之日起,保质期为12个月。
编制说明
牡丹籽油以优质牡丹籽为原料,经去杂、脱壳、压榨、初滤、水化、脱酸、脱色、脱臭、精滤、灌装等工艺加工而成,鉴于目前尚无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的有关规定,参照GB 2716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制定本企业标准,作为组织生产,质量控制和监督检查依据。
本标准规定了牡丹籽油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标签、包装、运输、贮存等。
河南省鲲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2013年11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