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历史背景课件

合集下载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五《改革开放的历程》课件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五《改革开放的历程》课件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五《改革开放的历程》课件改革开放的历程改革开放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为了让我们更好地了解这段历史,本篇文章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介绍:改革开放的背景、改革开放的起始、经济改革、政治改革、对外开放等。

一、改革开放的背景改革开放之前,中国经历了一系列的政治运动和社会动荡,特别是在文化大革命期间,给中国社会带来了深刻的影响。

上世纪70年代,中国内外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同时国内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引起了中国共产党的高度重视。

在这种背景下,中国迫切需要进行改革开放,以实现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二、改革开放的起始1978年,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历史性的第三届全国代表大会,这次会议被认为是中国改革开放的起点。

邓小平同志在会上提出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口号,为中国的改革开放指明了方向。

三、经济改革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一系列的经济改革政策被实施,包括农村改革、城市改革、国有企业改革等。

特别是1979年农村改革的成功实施,为中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同时,中国还采取了对外开放的政策,吸引了大量的外资和技术进入中国,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

四、政治改革改革开放也带来了一系列的政治改革。

中国共产党进行了自我整风和反腐败的运动,进一步加强了党的领导能力和党风廉政建设。

政治体制的逐步改革也得到了推进,一些实质性的政治改革举措被采取,人民的民主权利得到了更好的保障。

五、对外开放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并通过与其他国家的交流和合作,推动了国际社会对中国的认识和了解。

中国的对外开放政策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来华投资、工作和生活,为中国和世界各国之间的互利合作提供了机遇。

总结:改革开放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关键一步,对中国的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通过一系列的经济改革、政治改革和对外开放,中国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就。

当然,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也面临了一些困难和挑战,但中国人民始终坚持改革开放的方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着。

改革开放课件ppt

改革开放课件ppt
中国经济在30多年间保持了年均9%以上的增长速度,创造了世界经济增 长的奇迹。
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为解决世界经济难题、推动全球经济发展提 供了重要动力和支撑。
03
改革开放的影响
对经济的影响
Hale Waihona Puke 经济增长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实现了 快速增长,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
体。
产业结构调整
改革开放推动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 级,从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转变。
04
改革开放的经验教训
坚持党的领导
总结词
党的领导是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
详细描写
在改革开放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发挥着核心领导作用,为改革提供了明确 的方向和坚强的政治保证。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确保改革沿着正确的方向 前进,实现国家繁华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
坚持实事求是
总结词
实事求是是改革开放的基本原则。
改革开放课件
汇报人: 202X-12-31
目录
• 引言 • 改革开放的历程 • 改革开放的影响 • 改革开放的经验教训 • 未来展望
01
引言
改革开放的背景
20世纪70年代末
中国面临严重的经济困难和社会问题,需要寻找新的发展道路。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
决定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外贸与外资
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出口国和吸引 外资最多的国家之一,对外贸易和 外资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对社会的影响
01
02
03
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随着经济的增长,人民生 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贫 困人口大幅减少。
社会事业发展
改革开放促进了教育、医 疗、文化等社会事业的发 展,提高了人民素养和生 活质量。

正式毛概课件-改革开放课件

正式毛概课件-改革开放课件
中国共产党是领导核心,也是改革开放事业的主心骨。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必须 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要加强党的建设,提高党员素质和组织力凝聚力战斗力。同时,要保持与人民群 众的血肉联系,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诉求,为群众谋利益、办实事。
05
CATALOGUE
未来展望与建议
继续深化改革,完善市场经济体制
推进教育、文化等领域的改革发展
总结词:教育、文化等领域的改革发展 是提升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举措。
促进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提高人民健康 水平。
加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推动中 华文化走向世界。
详细描述
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提高教育质量 和水平,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
THANKS
感谢观看
全球治理贡献
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为推动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智慧和力量。
3
地区稳定与繁荣
中国在维护地区和平稳定、促进共同发展方面发 挥着积极作用,成为地区和世界的重要稳定因素 。
04
CATALOGUE
改革开放的经验与教训
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也是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 。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实事求是,从实际情况 出发,制定符合实际的政策和措施。
社会进步
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01
随着经济的增长,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升,消费结构不断
升级。
教育与医疗事业发展
02
政府加大对教育和医疗领域的投入,提高了国民素质和健康水
平。
社会治理创新
03
加强基层民主建设和社会组织建设,推动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
能力现代化。
国际地位的提升

伟大的改革开放课件

伟大的改革开放课件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国有企业改革取得重大进展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外开放 进入新阶段
改革开放的重要成就
PART THREE
经济快速发展
国内生产总值 (GDP)快速增长
进出口贸易额显 著增加
外商直接投资 (FDI)持续流入
产业结构优化升 级,现代服务业 快速发展
社会进步和民生改善
教育事业: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建立完善的教育体系 医疗卫生:建立健全的医疗保障体系,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社会保障:实施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制度,保障人民基本生活需求 文化体育:发展文化产业,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提高全民身体素质
推动高质量发展
转变发展方式, 优化经济结构
促进区域协调发 展
推进绿色发展, 建设美丽中国
推进全面深化改 革
扩大对外开放
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 积极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
汇报人:
谢谢观看
经济的严重困境
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 经济发展停滞不前 人民生活水平下降 社会矛盾激化
改革的必要性
计划经济体制的 弊端
经济发展缓慢
人民生活水平低 下
社会矛盾尖锐
改革开放的历程
PART TWO
改革的起步
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确立改 革开放的方针
农村改革率先启动,家庭联产 承包责任制推行
城市改革逐步推开,国有企业 改革开始
国际地位的提升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参与全球治理 国际合作与交流 全球影响力增强
改革开放的未来展望
PART FOUR
全面深化改革
改革目标: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改革范围: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全面深化改革

毛概改革开放PPT课件

毛概改革开放PPT课件
19
1. 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着矛盾。社会 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 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 间的矛盾。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推 动社会主义社会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
20
2. 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具有“又相适应 又相矛盾”的特点,是在基本适应条件下 的矛盾,是在人民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矛 盾,因而不是对抗性而是非对抗性的矛盾。
17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列宁虽然提出了在社会主义 制度下,对抗消失了,矛盾还会 存在的观点,但对社会主义社会 的矛盾运动规律没有进行系统阐 述。
斯大林曾认为精神上和道义上 的一致是苏维埃社会发展的动力, 晚年他认识到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仍 然存在着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 矛盾,但没有把它当作根本性问题 提出来。
23
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初期, 由于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没有充 分展开,各种矛盾还没有充分 暴露出来,所以毛泽东对社会 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只能作最 一般的概括。
理论认识上的局限以及对 我国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缺乏科 学认识等原因,导致了实践中 的失误,结果使社会主义建设 遭受了严重挫折。
24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邓小平充分肯定了毛泽东关于社 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他 说:“关于基本矛盾,我想现在 还是按照毛泽东同志在《关于正 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 文中的提法比较好。”
25
邓小平在新的实践中丰富和 发展了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理论, 为社会主义改革提供了理论基础。 其主要内容有:
第一,判断一种生产关系和生产 力是否相适应,要从实际出发,具体 问题具体分析,主要看它是否适应当 时当地生产力的要求,能否推动生产 力发展。
第二,提出在社会主义社会依然有解放生产力的问题。 第三,把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统一起来。 第四,指出了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途径是改革。

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课件

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课件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弘扬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理念,推动建设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 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全球治理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系
全球治理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础和保障,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全球治理的目标和愿景 。
THANKS
感谢观看
改革开放的主要内容和措施
经济体制改革
01
02
03
农村改革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解放农村生产力,促进 农业发展。
城市改革
扩大企业自主权,增强企 业活力,逐步建立现代企 业制度。
对外开放
设立经济特区,引进外资 和技术,发展外向型经济 。
政治体制改革
党政分开
理顺党和政府的关系,加 强党的领导,发挥政府职 能。
02
高质量发展
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经济持续健
康发展。
03
创新与高质量发展的关系
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高质量发展是创新的重要目标,二者相
互促进。
推进全球治理体系改革,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积极参与全球治理
加强与国际社会的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推动全球治理体系的改革和完善。
01
随着经济繁荣,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贫困人口大幅减少。
教育与医疗改善
02
政府加大对教育和医疗领域的投入,提高了国民素质和健康水
平。
社会福利制度建设
03
逐步建立起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了人民的基本生活
需求。
国际地位的提升
国际影响力增强
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维护世界和平 与发展的重要力量。
国内环境的需要
经济发展瓶颈

《改革开放》教学课件

《改革开放》教学课件
人民群众的支持
改革开放的成功,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 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充分激发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人民群众 的参与和支持是改革开放的重要动力源泉。
实事求是的精神
改革开放的成功,得益于实事求是的精神。党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始终坚持从实际出发, 以问题为导向,不断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改革开放道路。实事求是的精神不仅为改革开放 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指导,也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
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
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乡镇企业迅速发展,为农村致富和逐步实现现代化奠定了 基础。
城市改革的试点与推广
经济特区的建立与试点
1980年,中央决定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 设立经济特区,作为改革开放的“试验场”。
国有企业改革
扩大企业自主权,推行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逐步实现厂长 (经理)负责制。
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为中国的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带来了翻天 覆地的变化。
课程目标
了解改革开放的历 史背景、决策过程 和主要政策措施。
探讨改革开放的经 验教训及对未来的 启示。
分析改革开放对中 国社会经济、政治 、文化等方面的影 响和变化。
学习方法
结合教材内容,引导学生回顾 和梳理改革开放的历史脉络和
对未来发展的展望与期许
01
持续推进改革
在总结改革开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未来应继续坚持改革开放的正确
方向,不断推进各项改革。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只有持
续深化改革,才能不断释放社会发展的活力。
02
创新发展
未来应注重创新发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创新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的重要动力,只有通过创新,才能实现高质量发展。同时,创新也能

改革开放ppt课件

改革开放ppt课件

农村改革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78年冬,安徽小岗村18位农民以“托孤”的方式,冒险在 土地承包责任书按下鲜红手印,这一“按”竟成了中国农村 改革的第一份宣言,它改变了中国农村发展史,掀开了中国 改革开放的序幕。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民获得了经营自主权,生产积极性 大大提高,农业生产得到大发展,农村开始富裕起来了。
地区发展不平衡
城乡和地区发展差距拉大 ,导致社会矛盾加剧。
03
改革开放的启动与 初期阶段
改革开放的决策进程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决定把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 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并提出了改革开 放的伟大决策。
会议强调,为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必须对现有的经济体制进行根本性 的改革,并进一步开放中国国门,与 世界各国进行广泛交流和合作。
教育事业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国家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普及九年义务教 育,提高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教育资源的配置更加均衡,教育公平得到更好保证,国民素 养得到大幅提升。
医疗卫生改革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医疗卫生事业取得了显著进步。国家加强医疗卫生体系建设,提高医 疗保证水平,推动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人民健康水平得 到明显提高。
续发展。
05
改革开放的影响与 成果
经济建设的巨大成绩
01
经济增长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实现了快速增长,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国
内生产总值和人均收入大幅提升,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快了产业结构调整步伐,逐步从以农 业为主向现代化工业和服务业转型。高新技术产业、绿色经济等新兴产 业蓬勃发展,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增强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跨了三大步,
1982年产粮 7.15亿公斤
如今飞出金凤凰。
1987年粮食产量比1978年增加了32%; 棉花产量比1978年增加了93.3%, 农业总产值比1978年增加了近三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
大包干,大包干,
中国农村走上了富裕路
直来直去不拐弯,
交够国家的, 留足集体的, 剩下全是自己的。 ——民间谚语
2、城市改革
1、时间:1985年 2、重点:国有企业改革 3、内容:把原来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 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对国有 企业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 权,实行经营负责制;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 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4、推挤:1992年,中共十四大决定建立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国有企业改革加快了步伐。 在大中型企业推行公司制、股份制,向建立现 代企业制度迈进;对小型企业采取改组、联合 等多种形式,加快企业的改革步伐
1、对内改革首先从 农村开始,实行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 制。 珠海 、 汕头 厦门 3、1980年建立的四个经济特区有 深圳、 、 。 后来又增设了 海南经济特区 。
4、上海浦开发区 已发展成为国际化的经济中心和金融中 心。 经济特区----- 沿海开放城市----5、对外开放的格局: 沿海经济开放区 ----- 内地 。 6、从1985年起,城市改革全面展开,重点是 国企 改革。
对 内 改 改 革 农村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国有企业改革
城市 经济特区
沿海开放城市
革 开 对 放 外
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
广州.上海等14个沿海城市
开 沿海经济开放区 放 内 地
长江.厦漳泉.珠江三角区 环渤海地区
对外开放格局:
全方位、多层次、宽领
强化
2、对外开放从 十一届三中全会 会议以后。
1980年四大经济特区
中国第一个经济特区——深圳
珠海经济特区
厦门经济特区全景 汕头经济特区
金 浦东开发区 南浦大桥 陆家嘴金融贸易区 茂 东方明珠 大 厦
1979年 决定对 粤闽两 省实行 特殊优 惠政策 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 经济特区 沿海开放城市
浦东
沿海经济开放区
珠海 海南
厦门
深圳
汕 头
1984年创业初期海尔冰箱厂原貌
2004年海尔入选世界100最具影响力品牌
1985年砸掉76台质量不合格冰箱
美国纽约海尔集团大厦
海尔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这和国 家实行什么政策有关?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 农行实行股份制
二、对外开放
1、目的:吸引侨资、外资,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 经验,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2、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①起步:1980年,我国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 福建的厦门建立四个经济特区。(注:深圳成为经济 特区的代表,对外开放的”窗口’) ②扩大:开发了广州、上海等14个沿海城市,增设了 海南经济特区,设立了上海浦东开发区(注:浦东开 发区已发展成为国际花都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 ③格局:对外开放区经济特区已从沿海向内地发展,形 成经济特区—— 沿海开放城市 —— 沿海经济开放区 —— 内地,这样一个全方位、多层次、 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1978年,小岗村大旱。原任老支书严俊昌(当时是队 长)和他的堂弟现任村长严宏昌(当时是副队长),被逼得 无路可走,只好搞起了“承包”(大包干)。 — 穷则思 变
凤阳县农业生产三年三大步
1976年产粮 0.77亿公斤 1980年产粮 5.02亿公斤 1981年产粮 6.70亿公斤
说凤阳,道凤阳,
改革鼓点先敲响,
了解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取得的伟大成就,感悟改革开 放这一伟大决策
看看我们本课要掌握什么: 1、农村改革
一、对内改革:
背景: 目的: 方式: 试点: 是指: 作用:
时间: 重点: 内容: 推进:
改 革 开 放
二、对外开放
2、城市改革
1、目的 起步: 2、对外开放格局 的形成
扩大:
格局:
一.农村改革
回忆: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经过了哪些改革?
①1950年~1952年土地改革。 ②1953年~1956年农业合作化运动。
③1958年开始人民公社化运动。
凤阳花鼓词
说凤阳,道凤阳 30 凤阳本是好地方 年 自从出了朱皇帝 前
十年倒有九年荒
凤阳地多不打粮
磙子一住就逃荒
只见凤阳女出嫁
不见新娘进凤阳
安徽凤阳小岗村 “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
股份制 7、十四大后,在大中型企业推行 公司制 、 对小型企业采取 改组、联合 等多种形式。 ,
第一步
第二步
经济特区
沿海开放城市 沿海经济开放区 内地
浦东
第三步
第四步
海南
1979年 决定对 粤闽两 省实行 特殊优 惠政策 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 经济特区 沿海开放城市
浦东
沿海经开放区
珠海 海南
厦门
深圳
汕 头
第一步
第二步
经济特区
沿海开放城市 沿海经济开放区 内地
浦东
第三步
第四步
海南
小结
一、对内改革
1.农村改革(注:改革开放首先从农村开始)
1. 背景:农村人民公社实行政社合一,在计划经济下, 农民缺少生产自主权,生产积极性不高 2.目的: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3.方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4.实质: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扩大农民 的生产自主权。 5.试点:安徽凤阳小岗村(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 6.作用:①大大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生 产得到大发展,农村开始富裕起来。②随着农业生 产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发展,农村乡镇企业 也迅速发展起来为农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 条新路。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 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 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春雷啊唤醒了长天内外,春辉啊暖透了大江两 岸 啊。 中国,中国,你迈开了气壮山河的新步伐,你迈开了气壮山河的新步 伐, 走进万象更新的春天 。 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 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春风啊吹绿了东方神州, 春雨啊滋润了华夏故园。 啊,中国,中国 你展开了一幅百年的新画卷 你展开了一幅百年的新画 卷 捧出万紫千红的春天 ④“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这里的春天是指? ⑤“有一位老人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圈”是指? ⑥“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诗篇”是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