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有房屋加层与改造

合集下载

浅谈既有建筑物的增层改造

浅谈既有建筑物的增层改造
案。



25 — 3


提高建筑 物的抗震能 馐 瀚幔 力 力 条件延长 建筑物 1 概述 随着 建设的 经济 发民 城市 建设的规 模和 速度也 的寿命。 也迅猛增长。同时六七 3 不需要重新 . 4 购置建筑用地节约土 地 量节省 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的 征地费还可减少住户 搬迁及安置 费用等能大量节约 投 资。 需求但其仍其 有一 可 用 下地基承 于像我国这样—个人口众多经济底子薄的发展中国家 来说是并 哈 实肠 。因此 地域性 § 啪 济性以及结合 理的条 下直 I 接进行I 显著。 日 房增层与改造 缓解当 搞矛盾的好 前 力法且是节 约用地的— 好办 可 氐 魈 骱 根据工j 吟 工 或相当子期建工程造价。
承载
。 但由于受’ ’ 潜
用范围。 方法适用于原承重 这种 结构与 地基基础的承 载潜力和变化自力 或经加固 , 后即 可直睽噌 房屋。 层的 增加的层 方 淄} , 所需增层数 = 誊 先 馁 优点 当 托 押 首 考虑 剖 的方
工l f f 程 科 技

浅谈既有建筑物 的增层改造
刘 江波 潘 洪峰 。
(、 1佳木斯市荣昌隆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龙江 佳木斯 1 00 、 黑' 5 0 2佳木斯大学工程维修中 黑龙江 佳木斯 1 00 4 心, 5 0) 4
摘 要: 既有建筑物的增层改造 , 是一种经济、 快捷且能缓解当前紧张的城 市用地的好方法。 本文阐述 了 既有建筑增层改造的优越性和必要性 , 以及既
有结构与新增结构的连接方法。 关键词 : 既有建筑物 ; 增层改造
5 2改变翩 力途侣 层法。 增 当房屋的基呲赇 重结构体系 不能满足加层 后承 载的要求或由 于房屋使 位置时需改变原 结构布 置 这种 方法适用于原 恨 房国 糍斟 霸 潜 力 威经曷鞴啷 理即可满矗增 约用 地又 显的经济和社会 有明 效益的 增层改造 方案是 为了 落 正确 5 案 必 蝴 以 [ j 岂与 卿 下基本 层要 求的 房屋。 接增层 同直 —样I 于这— 糕 由 方 彳 我删 蝴 题的良策。近 r L 十年来周 内外在 建 厉 : 狈4 度匕 需借 白 列 沩 其嘞 口 勺 j 层数亦 不萄匿 屠 过3 筑物 的改造 现状和技7 啪 发展很快 陬得了 著 显 4 安全可靠。 . 1 这也限制了 它的应用 范围。 另外动 文 -献提出 利用构 的} 土 象踟断礁留徽益。 蓿 撇 。 造柱 分担部分荷 载的 改变茼 载传力 途径 增层法逮 是一 2 既葡彭 到皑曲 必要 勺 性 求增层后 屑高层 建筑 种较好的增方式 但 目 前国内 对这种方法的研究还较 2 世纪8 年代以 0 0 前我国中、峨 市 , J 和乡镇中 的 程要求泌须有明 确的 少。 住宅 哄 他民 用房屋大多数足 层 抵 或屠畦 ,侥 E 计算简图. 躐即 计算方 合 法、 理的传力 路线、 可靠可 行的 构造 5 3 为减,房屋的 J 、 京J海 特大城市和其他大城市中 也大量存在 措施要充分考虑不合理因素 分 1利用有利因 素馇 当 此类 躐 。 我国 莲 随着 经济建设事业的不断发展 缄镇 ^ 潜挖、 有余地厨 旧 留 房部允过 加固 晰 要采雨缩亍 装全 点 是费碍 省 。 但需在原耀 内 部蜡没 部分I这会 圭 日 规 昕 { 蝴 题已 成为城镇巾亟 待解决的 重 无 —失。 要矛盾。 搦 £ 曾 列 洧趸 彳 层改造 醉 台 我国国 4 经济 2 合理。 增层形式时 阡 选择 勿 比 5 外套框架 . 4 增层法或称外套膳架 跃层增层改造 情'且可以 而 节约投资搬快解决住房紧张的难题更 重 较进行绦 盈 淅 , 中 作为摊 的增 案。 法。 b 5 j J 就 l 旷 层方 皱 晴 构外部增设外 套结构 椎 力墙 要的 萼 用土地列缓解 日 征 趋紧张的 城市 矛盾 甩地 ' 4 有利抗震。 6 3 在 定增层 改造方 寸 案B' 壶翻军 有 具 具有重要白口 意义。 勺 合理的 地震 精 力途径0 要的强度、 好的抗变 作月 良 形 的增层改造方法。 该方法可以 使原有房屋与增层 新建 我国 是世界 b 的发展 豉尢 中国家 党和国家正 在 性能; 平面泣 面规则整齐简单列 称避免出现过大的 外 的龟 筑槐之 翔锄堰联 系 房屋被包茁外套 J 结 挑及内 收尽l 鱼 0 度中心和 质量中心的 赢 直 有 构内夕 古 偏 具 学 构的柱基可以利用原结构加固后的基础也 力。 从我国工 业发展的 情况来 看沩 了发艮 生产以 往的 翌 『 的冈 J 度和激 分布严 防竖向冈度 j l 突变、 冈 J 二 可以在原有 基础外重新 布置这样避免了 增层部分的 荷 办是以 扩大固 产的投 定资 资新建厂旁 ] 为主从 k 造成黼 底层产生过大的应力 鸯阮 集中 或塑性变形 集中 对 载传到 房屋 影响。 用了国家建设资金。当煎国外发展生产的经验表明, 已 可能出 现的薄弱部位采 取措施提高其抗震能力- 有 应 5 外扩 5 式增层 此力 法。 怯是当 原房 基础 屋的 或承 重拇降 系不满足 增层后的承载要 求藏房屋使用 功能 得 著的 益。据 投 激 有关资料统计改建比 酋 节约 体系丧失 抗震能力及竖向 承载能 谤 喇 力 罄 选 需 加大建筑平面布置需在原房屋外围凋边允许时增 投资4啦白 i 期 5‰回 0 工 - O 投资的 速度比 房 用、 箱甥 的代用 E 有其特殊的要求。这是抗震施 诅- 司 藤的钢筋混凝士 体 右 简 构的— 种增改造 方法。 快 倍。 由此可见发展 生产不能仅 只 仅 靠新建厂威 工中的—个. 问题洇此 漏季 j 施工中应引起 鲠 t 巾阳 殳 室内增层法 对老厂的 改造也捏 # 要的' 取得事半功倍 足够的重视。 技术 爿 常必 可以 内部增层后的新荷载可 也可传 蓟新 的地基基础。内 部增层的的 特点是可充分 行业 一。 之 因此根 据我国 情贫穷落昏 的国 资金缺乏. 的殿要考虑安全防沪 保证施工的8 在 ' 顷 利进行 要尽可 利用旧内的空 间只 在室内 增加承垂 构饿硼 旧房 今岳 发展过程中 生产 搞必要的新建项目 与老厂技术 改 能缩短工期减低造价I便吨工达 到尽 力 快使用增层房 基屋 盖及夕 t 墙 勃 筑物 立面无 加固痕 因而 迩 是一 造相结合 采用 两条腿走路 的方针是发展 生产强国富民 屋提高投资效益 的目 的。 种更经济合 理的增层改造 方式常用 于对退出 使用功能 的必由之 据调查资料我国城镇现有 路。 房屋中 2 - 有 i f 4 满足限制 5 条件。 在增层岗 椭 建设单鹾提 一 的大空工业厂房或原建筑层高较大的隋 出 况。 3 其有增层改造的条件。 些限 制条 避她商贼 部门也挺 酣 这 出 串 5 . 7地 睦 法。地下增层J谄思 义 就是充分利 3 既葡龟 剖 勖 些限制条件是选择噌层结构形式的主要前提条 在选 用 地下空间' 在建筑物下部增层觌 由于 其比 较复杂且 房 屋的 增层改造过程包 括既有民用建筑和工业 择力案时直充分考虑。 应用 较少但 国 外有 建筑的噌 改造。工 层 程实践 证明既有建筑物 施行 增层 5 建筑增 既有 层改造常 用方法 少这样增层的工程实例。 改 艮走 的优龇 。 既有建筑增层改造的主要方法可采用直接增层 结束语 3 . 1通过噌层改造可以扩 舞 毪 用面移解 法、 l 改变荷载传 递增层改造法、 结构跃层 步 } 增层改造 蛆 决当前用房紧张矛舌 。 法等。当 有成熟经验时功 塞 其他行乏 效自 用 々 增层 能缓解 合理地选择 既 3 增层改造I重新进行建筑平面 2经 可 及立面的调 改造方法。 整 当 适 装修 改 善房 屋的 使用功能满足居民 生活日 益 s 直接噌层法。 1 即在原有房屋 夔 结构承重 构的连接方法是可以 达到安全可靠、 经济合理的目 标 提高的要求。 体系和平面布置直接增层的方法是直接增层时齑建结 的。 3 3旧房噌 层改造广般勇 功铡 Ⅱ 合可 定的

既有建筑的加层改造中框架柱的加固设计

既有建筑的加层改造中框架柱的加固设计

收稿 日期 :0 10 -9 2 1 -42
作者简 介 : 王
凯 (92 ) 女 , 18 . , 助理 工程 师 , 西省 建 筑设计研 究院 , 山 山西 太原
00 1 303

6 0・
第3 7卷 第 2 3期
2 1 8月 1 年 0
山 西 建 筑
保证 了生产 的正常进行 。从 整个 架柱进行加 固的主要方法有 : ) 1 增大截面加 固; ) 2 外包 钢加 固; ) 工 中没有对生产造成不利影响 , 3
据 S T A WE计 算分析 后底层 框架柱 大多需要 加 固设计 , 现 同工作 。4 汶川 地震 后对各 类建 筑的抗震 设 防标 准做 了相应 的 新 建筑抗震设计 规范》 要求教育建筑 抗震设 防类别 应不 以底层柱 K 6的加固设 计为例 加 以说 明。框架底 层柱 K 6截 面 调整 , 的《 Z Z
筑物 的使 用功能 ; ) 以重新 设计 建筑 立 面 , 增层 建筑 与新增 任何使用损坏情况 。经过现场勘测 和调查 , 3可 使 该教学 楼 已建成并使 的建筑相 协调 ;) 4 地震 区的建筑在增层 改造 时对建筑进 行抗震加 用 了 1 , 2年 外墙瓷砖饰面从 外观 看无任何 损坏 , 内墙墙面 刷灰 仅 固, 提高其抗震能力 , 延长使用年限 ; ) 并 5 可解 决旧建筑 物的渗水 有脱落现象, 其他结构构件保持完好, 梁和柱无明显可见裂缝。基 和漏水等 问题 ;) 6 可充分利用原建筑物 长期荷 载作用下 地基承载 础采用沉管灌柱桩 , 桩直径 45ml 桩长 2 基础无损坏情况。 2 i, l 5m, 力 的增 长值 , 在地基 不作 处理 或 略作处 理 的条件 下 , 直接进 行 旧 房增层 与改造 , 降低工 程造 价 ; ) 7 旧房在增 层期 间施 工时 可 以继

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发布《老旧小区既有住宅建筑扩建加层改造技术标准》的公告

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发布《老旧小区既有住宅建筑扩建加层改造技术标准》的公告

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发布《老旧小区既有住宅建筑扩建加层改造技术标准》的公告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公布日期】2020.11.27
•【字号】2020年第158号
•【施行日期】2021.03.01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建筑节能与科技
正文
关于发布《老旧小区既有住宅建筑扩建加层改造技术标准》
的公告
分享到
《老旧小区既有住宅建筑扩建加层改造技术标准》(编号为DB13(J)/T8386-2020)已经本机关审查并批准为河北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现予发布,自2021年3月1日起实施。

本标准在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门户网站()公开。

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2020年11月27日。

浅论既有房屋加层与改造

浅论既有房屋加层与改造

浅论既有房屋加层与改造面对中国的特殊形势——人多地少、经济不发达,对既有房屋的加层改造就是非常经济、可行、有效的方法。

本文介绍了房屋加层的一些情况及其一些有效的加层方法。

标签:城市老化;合理利用土地;加层改造。

一、房屋加层改造的必要性城市的老化和衰退是一种自然的经济规律和历史现象,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是在发展的同时城市的容量也不断增长,导致其原有的功能及其运转机制被破坏,整体机能下降,功能性也逐渐衰退。

从环保节能的角度出发,旧城的综合改造不是既不经济也不现实的推倒重建,而是应该立足于原有的基础,新建与改造并重。

我国是个人口大国,人多地少是我国的一个典型特点,所以当下土地利用及其住房问题就是社会的一个重要矛盾。

在人均耕地奇缺,国家经济实力有限的情况下,城市发展过程中大拆大建和占用农田的做法无疑会给国家造成不可忽略的损失。

由于土地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和人们思想意识的提高,土地的有效利用越来越得到人们的关注,因此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是城市发展中很重要的一个任务。

同时,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住房的外观、性能、舒适度等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而对既有建筑进行加层改造就是一箭双雕的好方法,既有效利用了土地又改善了现阶段的住房质量问题。

二、房屋加层改造的优越性建筑可大致分为民用建筑和工业建筑,而民用建筑是覆盖面最大分布最广的建筑。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建筑朝着更高、更好的方向发展,这就意味着之前的许多低层或多层建筑都不能符合时代的要求,但是这些建筑并没有达到使用年限,推倒就会是一种资源和人力的浪费。

我国人多地少的现状、国家对土地保护政策的束缚和我国经济水平的限制决定了我国必须对原有的低层或多层建筑尽可能进行最合理的改造利用,而不能一味采取推倒重建的方针。

结合房屋的使用现状在其原有基础上对其进行加层改造是充分利用低层或多层房屋的有效途径。

事实表明,近十多年来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许多城市都采取了对低层或多层房屋进行改造的措施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成果。

既有建筑的改造-加固设计与施工图审查

既有建筑的改造-加固设计与施工图审查

既有建筑的改造\加固设计与施工图审查【摘要】既有建筑的改造、加固设计与施工图审查,是实施改造、加固工程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随着时代的发展,此类工程正不断涌现,逐渐形成了一门新兴学科,因此,从业者的与时俱进就显得尤为重要。

笔者根据自己多年来从事设计、施工图审查方面的经验,重点列举了从事此类工程设计的五大基本原则,关注从业的思路和方法,以使改造、加固工作,得以健康、顺利地开展。

【关键词】既有建筑;安全性;鉴定;改造;加固;施工图审查前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工程建设规模空前,特别是各级各类的工业与民用建筑如雨后春笋遍及城乡。

随着国家经济的持续发展,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和转型升级,众多日趋老化、劣化的既有建筑,面临着如何适应新的产业、新的使用功能的问题。

同时,遇灾受损、年久失修的既有建筑也需要尽快得到修复并恢复使用。

既有建筑改造、加固的工作程序通常为:①可靠性检测与鉴定→②改造、加固方案选择→③改造、加固设计→④改造、加固施工组织设计→⑤改造、加固施工→⑥竣工验收。

前三项应为设计工作关注的主要内容。

近来因要求改变使用功能,加层改造、改建扩建或重新装修等原因,需作改造、加固设计的工程日渐增多。

为便于从业者科学有序地从事这方面的工作,笔者将工作中获得的一些经验和学习体会,与从事相关工作的同行们分享。

既有建筑改造、加固的意义及必要性既有建筑,《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 50292-1999中,将其定义为已建成2年以上并已投入使用的建筑物。

有学者认为将空置5年以上而未投入使用的建筑物,也可认定为既有建筑。

很显然,不同的视觉角度,也一定会得出不同的定义:就合法性而言,通过了竣工验收,取得了建筑物权证的,就是既有建筑;就功能性而言,已经建成、且具备了使用功能并投入使用的建筑物,即可认为是既有建筑;就技术性而言,笔者认为只要是作为改造、加固对象的现有建筑物,都可视作既有建筑。

包括尚未完工,也未具备使用功能的闲置多年的“烂尾楼”,这是既有建筑在特殊条件下的一种特例,也必须面对。

房屋加层改装情况汇报

房屋加层改装情况汇报

房屋加层改装情况汇报
我司近期完成了一处房屋加层改装项目,现将改装情况进行汇报如下:
一、改装背景
该项目位于市中心繁华地段,原有房屋为二层小楼,业主希望在保留原有结构的基础上,增加一层新的功能空间,以满足家庭成员的居住需求。

二、改装方案
经过与业主充分沟通和多次方案讨论,我们最终确定了将原有屋顶进行拆除,增加一层新的楼层,新楼层包括主卧室、书房和休闲阳台。

在保证结构安全的前提下,我们还对原有楼层进行了局部的空间重新布局和装修升级,以提升整体居住舒适度。

三、改装过程
在改装过程中,我们严格按照设计方案进行施工,严格控制施工质量和进度。

在拆除原有屋顶和增加新楼层时,我们采用了先进的施工技术和安全措施,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和质量。

在装修升级过程中,我们选择了环保材料和高品质装饰品,力求做到精细施工,确保整体装修效果和品质。

四、改装成果
经过近一个月的施工,我们顺利完成了房屋加层改装项目。

新增加
的楼层空间宽敞明亮,主卧室、书房和休闲阳台布局合理,功能齐全。

原有楼层的装修升级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整体风格现代简约,居住舒适度得到了明显提升。

业主对改装成果表示非常满意,对我
们的施工质量和服务态度给予了高度评价。

五、改装总结
通过这次房屋加层改装项目,我们不仅成功实现了业主的居住需求,也积累了丰富的施工经验和改装技术,为未来的项目提供了宝贵的
参考和借鉴。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秉承“质量第一,客户至上”的宗旨,为每一位业主提供更优质的改装服务,努力实现客户满
意和合作共赢。

以上就是本次房屋加层改装情况的汇报,谢谢各位的关注和支持!。

既有房屋部分加层加固改造探讨_secret

既有房屋部分加层加固改造探讨_secret

既有房屋部分加层加固改造探讨摘要:由于使用功能的改变对原有结构进行部分加层改造,结合工程实例,对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部分加层改造提供了两种不同的设计方法,并对两种方法进行了比较,为类似的工程实践提出了一种可供参考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既有房屋;加层;改造Diferent Design of Story-adding for Existing buildingAbstract:With the changes of housing function of the original buildings are often needed.Based on an engineering case,two design methords for reinforced concrete frame structure add floor reforming are proposed and compared,several conclusions are drawn,which may be references for similar reforming and rebuilding engineeringkeyword: rexisting buildings; story-adding; the rebuilding and reforminging design1.前言:在房屋建成投入使用的过程中,往往由于功能改变而要求对原建筑物进行改造,为了增加建筑面积的利用,常常对原有建筑进行加层改造,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对原有建筑加层两种方案进行比较。

2.工程概况及改造要求某商业楼,建于20世纪90年代,为一幢5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中间为采光井,基础为柱下独立基础,楼盖和屋盖均为钢筋混凝土井字梁结构,柱距7800mm。

截面尺寸:柱600mm ×600mm,主梁300mm×700mm,井字梁250mm×400mm。

1 建筑工程(新建和既有建筑加层、扩建、改建)施工许可指南

1  建筑工程(新建和既有建筑加层、扩建、改建)施工许可指南
5。审批条件
1、土地征收被依法批准,且征地(或拆迁)单位已与被征用人(或房屋被拆迁人)签订征地(或拆迁)补偿安置协议;征地(或拆迁)的各项补偿款已按征地(或拆迁)补偿安置协议的约定,足额发放给土地被征收人(或房屋被拆迁人);
2、建设项目已按规定完成了项目审批、核准或备案和规划审批、用地审批、环境影响评价、初步设计审查、招标投标等工作,具备法定开工条件:
□4、建设工程(施工、监理)合同备案资料(详见“建设工程(施工、监理)合同备案指南”),或市住建局签发的合同(施工、监理)备案凭证复印件;
□5、工程保函备案资料(详见“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保函备案指南”)或加盖市住建局备案章的保函复印件。
□6、市住建局签发的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备案凭证复印件及《东莞市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工程备案表》复印件;
(5)有满足施工需要的施工图纸及技术资料,施工图设计文件已按规定进行了审查;
(6)有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的具体措施。施工企业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中有根据建筑工程特点制定的相应质量、安全技术措施,专业性较强的工程项目编制的专项质量、安全施工组织设计,并按照规定办理了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手续;
(7)按照规定应该委托监理的工程已委托监理;
8。审批决定机关
9.审批程序
1、市住建局办事大厅1-3号窗口收验材料。
对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行政许可申请,即时作出《建设行政许可补正材料通知书》发送申请人,一次性告知申请人需澄清、补充的有关情况或文件,或对相关内容进行调整。对属于本局职权范围,材料(或补正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的行政许可申请,当场制作《建设行政许可受理通知书》,发送申请人。
□11、建设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复印件一式两份,勘察单位公章、施工图审查机构审查合格章、住建局施工图审查备案章齐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论既有房屋加层与改造
摘要:面对中国的特殊形势——人多地少、经济不发达,对既有房屋的加层改造就是非常经济、可行、有效的方法。

本文介绍了房屋加层的一些情况及其一些有效的加层方法。

关键词:城市老化;合理利用土地;加层改造。

一、房屋加层改造的必要性
城市的老化和衰退是一种自然的经济规律和历史现象,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是在发展的同时城市的容量也不断增长,导致其原有的功能及其运转机制被破坏,整体机能下降,功能性也逐渐衰退。

从环保节能的角度出发,旧城的综合改造不是既不经济也不现实的推倒重建,而是应该立足于原有的基础,新建与改造并重。

我国是个人口大国,人多地少是我国的一个典型特点,所以当下土地利用及其住房问题就是社会的一个重要矛盾。

在人均耕地奇缺,国家经济实力有限的情况下,城市发展过程中大拆大建和占用农田的做法无疑会给国家造成不可忽略的损失。

由于土地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和人们思想意识的提高,土地的有效利用越来越得到人们的关注,因此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是城市发展中很重要的一个任务。

同时,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住房的外观、性能、舒适度等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而对既有建筑进行加层改造就是一箭双雕的好方法,既有效利用了土地又改善了现阶段的住房质量问题。

二、房屋加层改造的优越性
建筑可大致分为民用建筑和工业建筑,而民用建筑是覆盖面最大分布最广的建筑。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建筑朝着更高、更好的方向发展,这就意味着之前的许多低层或多层建筑都不能符合时代的要求,但是这些建筑并没有达到使用年限,推倒就会是一种资源和人力的浪费。

我国人多地少的现状、国家对土地保护政策的束缚和我国经济水平的限制决定了我国必须对原有
的低层或多层建筑尽可能进行最合理的改造利用,而不能一味采取推倒重建的方针。

结合房屋的使用现状在其原有基础上对其进行加层改造是充分利用低层或多层房屋的有效途径。

事实表明,近十多年来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许多城市都采取了对低层或多层房屋进
行改造的措施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成果。

现列几点房屋加层改造的优越性于下:
(1)、通过加层改造,可以扩大建筑使用面积,增加单位土地面积住房的容积率,缓解当前的住房矛盾,充分利用城市空间,有效地保护耕地;
(2)、通过加层改造,可重新进行建筑平面及立面调整并对房屋进行装修,既保留了原建筑物的特色有改善了其面貌及使用功能;(3)、利用原有基础,节省了拆迁、建筑垃圾运输和征地的费用,可降低工程造价,而且审批程序也简单快捷,施工周期较短;(4)、充分利用原建筑物在长期荷载的作用下地基承载力的增长值,在地基不需要处理或做微处理的条件下直接对旧房屋进行加层改造,实现最大化的经济效益;
(5)、我国是一个地震频发的国家,加层改造把抗震与加固结合,改善了结构的受力条件,延长了建筑物的使用年限;
(6)、对于急需扩大房屋使用面积的单位,可尽量做到在不停止原有建筑使用条件的基础上直接对旧房屋进行加层改造可以获得
很好的经济效益。

三、房屋加层改造方法
既有房屋的加层与改造是一项高要求有风险的工程,在工作过程中出差错很有可能发生事故甚至毁掉原有建筑,所以在进行房屋加层与改造时要遵循其工作程序并选择合适的加层与改造方法。

通过理论研究及大量工程实践总结,技术上较成熟,国家现行规范推荐房屋加层宜采用的方法有:直接加层法、改变荷载传递加层法及外套结构加层法等三种。

1、直接加层法
直接加层法是指在原有房屋上不改变结构承重体系和平面布置、直接加层的方法。

其适用于原结构和地基基础的承载力和变形满足加层的要求;或经加固处理可直接加层的房屋。

该方法加层一般不宜超过3层并且还需按照现行国家有关标准规范对加层后地基基础、墙体结构和混凝土构件等进行承载力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验算。

直接加层法可比较充分的利用原建筑的承载能力,是扩大使用面积最经济、最方便的手段。

2、改变荷载传递加层法
原房屋的基础及承重体系不能满足加层后承载力的要求或由于房屋使用的功能要求需改变建筑平面的布置,相应需改变结构布置及其荷载传递途径的加层方法。

加高的层数不宜超过三层。

此方法又可大体分为以下两种加层方法:
(1)改变结构承重方向
原房屋为横墙承重,加层部分改为纵墙承重;相反,原房屋为纵墙承重,加层部分改为横墙承重。

还可以在加层的局部房间改变承重方向。

(2)增设新承重墙或柱
当房屋加层部分的建筑平面需要改变或原房屋的承重墙体和基础的承载力或变形条件不能满足加层荷载的设计要求时,可以增设承重墙或柱。

3、外套结构加层法
外套结构加层法是指在原房屋外增设外套结构,如框架、框架-剪力墙等,以支撑加层后的全部荷载。

外套框架加层法适用于加层层数较多、荷载较大或加层部分需要大开间时,原承重结构或地基基础难以满足过大的加层荷载。

外套框架结构可分为分离式外套框架结构体系和协同式外套受力体系两大类。

(1)分离式外套框架结构体系
原建筑结构与新外套加层结构完全脱开,独立承担各水平和竖向荷载,这种“高腿柱”外套框架不宜在地震区采用。

(2)协同式外套受力体系
原建筑结构与新外套加层结构相连接,一起承担加层部分的荷载,提高了结构整体性及横向刚度。

除规范推荐的方法还有其他比较实用和新型的方法。

1、室内加层法
室内加层法分为分离式、整体式、吊挂式和悬挑式。

(1)分离式室内加层是指在室内增加新的承重体系,四周与旧房完全脱开,这种体系不能用于抗震设防地区。

(2)整体式室内加层是指将室内新增承重结构与旧房结构连在一起共同承担荷载。

这种体系整体性好有利于抗震,但是需对旧房进行鉴定加固,梁柱节点处理较困难。

(3)吊挂式室内加层是采用吊挂式结构把増层荷载传至原建筑上一层楼盖。

具有自重轻、工期短、有利于抗震等优点,
(4)悬挑式室内加层是指用悬挑结构把荷载传至原建筑物。

与吊挂式一样是在室内不允许立柱、立墙时采用,需要对原建筑物进行大面积加固处理。

2、地下加层法
地下加层法是在原建筑物的室内地下新增楼层的加层方法,其主要有锚杆静压桩法、墩柱式法、压入桩墙法等。

3、新型加层方法
新型加层方法有结构控制加层、轻型钢结构加层和钢-钢筋混凝土组合结构加层方法,这三种方法的抗震性能都比较好。

随着新型建筑材料的研制开发,国家产业政策的改变,顺应建筑业可持续发
展的时代要求,新型加层方法将是以后加层改造的发展趋势。

四、结束语
虽然我国房屋加层改造技术已经有了一段发展历史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相对于一些发达国家我们的技术还不是很成熟,并且也没有形成一个非常正规完善的体系,这将制约其发展。

这就要求学习、从事这门行业的业内人士不断努力、精进技术向着世界水平前进。

参考文献:
[1]黄仕诚.城市建设经济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7
[2]高剑平.砖混房屋整体式外套结构加层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03.12
[3]高剑平.国内外既有房屋加层改造发展概况[n].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6年4月(第23卷第2期).
[4]《论房屋加层与改造》——张孝培
[3]高剑平、王茜.我国既有房屋加层改造工程实践和研究现状[n]. 华东交通大学学报, 2004年8月(第21卷第4期). [6]唐业清.我国旧建筑物增层纠偏技术的新进展[j].建筑结构,1997,27(11):7~9
[7]连建平.房屋加层改造方法比较分析[j].科学之友,2008年5月:153—154.
[8]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砖混结构房屋加层技术规
范.cecs78:9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