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学考研心理学笔记整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词解释

心理学导论

第一章:绪论

1、心理学

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活动规律的科学。

2、个案研究法11

是以个人或个人所组成的团体或小组为研究对象,搜集和整理有关各方面的完整的客观情况及资料,包括历史背景、测验材料、调查访问结果、评定、谈话等,从而找出被研究对象的心理特性、问题的形成和发展原因及过程的研究方法。

3、观察法16

在自然情景中对人的行为进行有目的的有计划的系统观察和记录,然后对所做记录进行分析,发现心理活动和发展的规律的方法。

4、书面调查16

是指以书面提问的形式,要求被调查者就某个或某些问题回答自己的想法。主要包括问卷调查和访问调查两种。

5、心理过程10

在心理学上,通常把认知、情绪和意志视为最基本的心理过程。认知、情绪和意志过程简称为知、情、意。

①认知过程是指个人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心智活动。它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和言语等。

②当人认识周围世界的时候,他总是以某种态度来对待它们的,心会产生一种特殊的体验。或兴奋或沉醉,或愉悦或沮丧,还有人们通常所说的喜、怒、哀、惧,以及美感、理智感、自豪感、自卑感等,产生这些心理现象的历程称为情绪过程。

③人不仅能认识世界,对事物产生某种情绪体验,而且能在自己的活动中有目的、有计划地改造世界。人在自己的活动中设置一定的目的,按计划不断地排除各种障碍,力图达到该目的的心理过程称为意志过程。

6、认知过程

个人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心智活动。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和语言等。个人对世界的认识始于感觉和知觉。

7、情绪过程

当人认识周围世界的时候,总以某种态度来对待它们,心会产生一种特殊的体验。如喜怒哀乐、美感、理智感、自豪感、自卑感等这些心理现象的历程。

8、意志过程

人在自己的活动中设置一定的目的,按计划不断地排除各种障碍,力图达到该目的的心理过程。

9、心理特征

一个人的心理活动中经常表现出来的稳定特点。

10、行为与隐行为

是一个包含动作、活动、应答、反应、运动、过程、操作等含义很广的术语。指有机体的任何可测量的反应,可分为两类:可观测的行为和隐行为。

隐行为:其实就是心理活动。如知觉、注意、思想、观念、想象、欲望、意愿等。

11、霍桑效应

是指那些意识到自己正在被别人观察的个人具有改变自己行为的倾向

12、社会助长作用10

因他人在场或与别人一起霍东阁,从而使个体的活动效率提高的现象。社会助长作用仅仅是他人在场或参与便提高个人的活动效率,而不是由于人们间有意识竞争或接受他人帮助的结果。

第二章心理的起源和本性

13、感应性

生物以自己的活动或状态的变化对外界的影响作出反应,以维持新代正常进行的能力。

14、感受性

动物不仅对有直接生物学意义的外界影响产生反应,而且还能对原先是中性的但具有信号意义的外界影响产生反应,是一种比感应性更为高级的反应能力。

15、本能行为

物种典型的、遗传的、刻板定型的行为

16、面容失认症

对熟悉的面容丧失了意识。患者各方面都正常,只是不能识别熟悉的面容,包括家庭成员和亲密朋友的面容,甚至不能识别镜中的自己。

17、进化心理学

认为人类的心理是一套信息处理的装置,这些装置是由自然选择而形成的,其目的是处理我们祖先在狩猎等生存过程中所遇到的适应问题。是一套综合了生物学、心理学和社会科学的研究思想。

18、适应器(巴斯提出)

遗传的、能稳定地发展起来的特性;是通过自然选择而形成的;在进化过程中,它们比群体中存在的其他设计特征更加有助于有机体解决生存和繁殖问题。

第三章:心理的生物基础

19、神经系统

是由巨量神经细胞形成的神经组织与结构的总称,可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

20、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

是人体神经系统的主体部分,包括脑和脊髓,其主要功能是传递、储存和加工信息,产生各种心理活动,支配与控制人的全部行为。

21、周围神经系统

从中枢神经系统发出,导向人体各部分,可分为躯体神经系统和自主神经系统。

22、神经元

即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23、分泌系统

机体对行为起重要调节作用的一个系统,由全身不同部位的多种分泌腺体和组织细胞组成。

24、遗传

亲子之间以及子代个体之间性状存在相似性,表明性状可以从亲代传递给子代的现象。第四章:心理的环境基础

25、环境

与有机体发生联系的外部世界

26、心理环境

人与人、人与物相互作用时所形成的环境

27、社会环境

是与自然环境相对的概念,是指人类生存及活动围的社会物质、精神条件的总和。广义上是包括整个社会经济文化体系,狭义仅指人类生活的直接环境,如家庭、劳动组织、学习条件和其他集体性社团等。

28、物理环境

包括自然环境诸因素外,还包括人为的物理环境因素。

29、情境

在一定场合下能被个体感知到的那一部分环境

30、生态系统理论

强调个体嵌套于相互影响的一系列环境系统中,在这些系统中,系统与个体相互作用并影响着个体发展。

31、噪声

一种非周期性的、无组织的、不定型的听觉刺激

32、社会密度

一个给定的空间里所拥有的人数,可以按每平米的人数来计算。

33、拥挤归因误差

当人们没有把注意力集中在环境中的其他人时拥挤感少一些,而把注意力集中在环境中的其他人时就感到特别拥挤。

34、文化

狭义指观念的文化,仅限于意识形态;广义是指人类社会的全部遗产,囊括社会生活的全部领域。

35、亚文化

仅为社会上一部分成员所接受的或为某一地区、某一群体特有的文化。

36、拷贝世界

是指由电视、书刊、报纸、广播、电视等大众传媒所构成的精神世界。

37、普罗透斯效应

当个体被赋予不同的角色特点时,会表现得与这些特点相一致。

38、社会影响

指运用个人或团体的社会力量在特定的方向上改变他人的观念和行为的过程。

39、从众12

个体在真实的或想象的团体压力下改变行为和观念,和多数人保持一致的倾向。心理学研究表明,当成员发现自己的意见和行为与群体不一致时,会产生紧感,促使他与群体倾向一致。

40、服从

指个体在他人的直接命令下而做出某种行为的倾向。

41、角色(社会角色)

指期望于个人的、训练个人的并鼓励他在一定社会情境中去完成某种权利、义务和责任的任何行为模式。

42、社会促进

也成社会助长,指个体完成某种活动时,由于他人在场或与他人一起活动而造成行为效率提高的现象。

43、社会懈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