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线超声电机的研究

合集下载

v形直线超声波电动机运动分析和实验

v形直线超声波电动机运动分析和实验

v形直线超声波电动机运动分析和实验V形直线超声波电动机作为一种新型的高性能的电机,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运行效率高、维护成本低等优点,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V形直线超声波电动机在机械制造、海洋工程、航天航空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文针对V形直线超声波电动机的运动特性进行了分析,并将理论分析与实验结果相结合,从而对V形直线超声波电动机的运动模型提出了改进。

1、V形直线超声波电动机简介V形直线超声波电动机是一种新型的电机,由横轴、纵轴和凸轮组成,其结构简单,体积小,运行效率高,维护成本低,因而受到人们的关注。

V形直线超声波电动机的特殊之处在于,它将横轴、纵轴和凸轮相结合,当横轴和纵轴同时运动时,凸轮可以在其上形成V形运动轨迹。

有利于提高转矩和扭矩,使超声波电动机具有较高的扭矩和转速,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海洋工程以及航天航空等领域。

2、V形直线超声波电动机的运动分析V形直线超声波电动机的运动分析是指对超声波电动机的横轴、纵轴和凸轮的运动轨迹进行分析,以及凸轮的转动方向和力学运动规律的分析。

2.1、横轴和纵轴的轨迹分析V形直线超声波电动机的横轴和纵轴同时运动,其轨迹为双曲线,横轴左右移动,纵轴上下移动,两者的运动轨迹形成U形轨迹,横轴和纵轴的交点位于U形轨迹的下端。

2.2、凸轮运动规律分析V形直线超声波电动机的凸轮随着横轴和纵轴的同时运动而旋转,形成V形轨迹,凸轮的转动方向和横轴的运动方向总是相反的,凸轮的转动速度与电机的转速成正比,且与横轴运动的最大角度成反比,即当横轴的运动角度越大,凸轮的转动速度越小。

3、V形直线超声波电动机的实验结果为验证V形直线超声波电动机的运动模型,我们进行了实验,利用高速相机拍摄分析凸轮和横轴在不同工况下的运动轨迹,结果显示,V形直线超声波电动机的横轴和纵轴的运动轨迹和理论分析的结果基本一致,且凸轮的转动方向和横轴的运动方向总是相反的,凸轮的转动速度随横轴的最大角度的变化而变化,与理论分析的结果一致。

基于面内弯曲模态直线超声电机振子研究

基于面内弯曲模态直线超声电机振子研究
第 3 卷第 6 0 期
20年17 08 2t






Voj3O No. . 6
De . 2 8 c 00
PI OELE EZ CTECTRI & AC CS OUS TOOP CS TI
文章 编 号 : 0 4 2 7 ( 0 8 0 — 6 60 1 0 — 4 4 2 0 ) 60 9 — 3
LI Re — i U nx n ~.ZHANG i- n .QI n T emi N Yo g
( .Co lg fEn ne rn 1 le e o gi e i g,Ja g iAg iu t a i n x rc lur lUn v r iy,Na c a g 3 0 4 i e st n h n 3 0 5,Ch n i a; 2 .Co l g fEn i e rn l e o g n e i g,S u h Ch n rc l u a i e st Gu n z u 51 6 2,Ch n ) e o t i a Ag iu t r lUn v r iy. a g ho 0 4 i a
Re e r h o he Ac u t r f r a Li a t a o c M o o s a c n t t a o o ne r Ulr s ni tr
Ba e n I — a nd n o s s d o n pl ne Be i g M de
Ab ta t i e r u t a o i t r b s d O h wo d fe e t i— l n e d n d s o e t n u a c u t r sr c :A l a l s n c mo o a e n t e t ifr n n p a e b n i g mo e fr ca g l ra t a o n r we e p e e td r r s n e .Th p r tn rn i l a d t e e ct to ft e wo k n i r t n mo e o h t r we e a a e o e a ig p i cp e n h x i i n o h r i g v b a i d s f r t e mo o r n — a o l z d a d d s u s d Th y a c l d l ft e r c a g lr a t a o o h t r wa s a l h d B s d o h y e n ic s e . ed n mia mo e h e t n u a c u t r f r t e mo o s e t b i e . a e n t e o s

双向运动复合材料超声直线电机的工作机理及优化的开题报告

双向运动复合材料超声直线电机的工作机理及优化的开题报告

双向运动复合材料超声直线电机的工作机理及优化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电机作为机械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能优异程度往往决定着整个机械设备的性能表现。

在现代工业领域中,电机的应用越发广泛,其对于现代工业的发展贡献巨大。

其中,直线电机是一种特殊的电机形式,它是将电力直接转化为直线运动的电动机。

近年来,随着材料科学和制造技术的发展,复合材料得到广泛应用,相应地,双向运动复合材料超声直线电机的研究逐渐被人们重视。

该型电机结构新颖,性能优异,可以广泛应用于机械设备领域,其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

二、研究目的本文的研究目的主要是探究双向运动复合材料超声直线电机的工作机理,并通过对该型电机的性能进行优化,提高其工作效率和实用性能。

三、研究方法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和实验研究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研究。

首先,通过文献资料法对该型电机的结构、工作原理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了解;其次,结合实验研究方法,通过对电机的结构优化、驱动力分析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以提高该型电机的工作效率和实用性能。

四、预期研究成果本文研究的预期成果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对双向运动复合材料超声直线电机的工作机理进行了深入探究,可以为相关人员提供更加准确的理论基础;二是通过对电机的性能进行优化,提高了其性能表现,为其在实际生产应用中的推广和应用提供了保障。

五、研究难点本文研究的难点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双向运动复合材料超声直线电机结构比较特殊,需要深入了解其工作原理;二是电机的细节问题比较多,需要对其各个环节进行深入研究,并解决可能会遇到的实验问题。

六、研究意义本文研究的意义主要有三方面:一是为电机领域的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推动了电机产业的发展;二是通过对电机的性能优化,提高了其应用场景的广泛性,可以更好地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三是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为该领域的研究打开了新的视野。

v形直线超声波电动机运动分析和实验

v形直线超声波电动机运动分析和实验

v形直线超声波电动机运动分析和实验V形直线超声波电动机无论从发展的历史,应用的领域,还是使用的结构上来说都有其独特的优势。

它的特点就是具有超声波发生器、接收器、调制器和控制器等组成,它们之间耦合,具有良好的运动灵活性和可靠性,可以作为便携式电气装置使用,非常实用。

V形直线超声波电动机是一种特殊的直线电动机,它属于一类非晶体薄膜(film)电动机,它有着强大的负载能力和运动灵活性,并且在不同的加载情况下也能保持其良好的工作性能。

它的结构包括电极、膜片、发声器、接收器和控制器等。

V形直线超声波电动机的运动分析是设计和应用的基础,其分析方法主要包括数学模型建模法、数值分析法和实验测量法。

前两种方法在研究V形直线超声波电动机时广泛使用,建模方面主要是采用传统空间结构运动方程,建立不同控制器下的运动力学特征;数值分析方面,则是通过电路模拟等相关技术,对V形直线超声波电动机的特性、稳定性、加速度等物理量进行详细分析;实验测量方面,则是通过相关计量技术,对V形直线超声波电动机的运动学特性进行定量的分析和测量。

V形直线超声波电动机的实验测量是其应用前提,涉及到诸如发声器膜片厚度、调制器结构、控制器类型等问题。

通常是在实验室中模拟V形直线超声波电动机的工作环境,采用控制反馈控制方式以及多路数据采集系统,对实验样机进行操作,同时采集数据,进行参数测量与分析,以确定V形直线超声波电动机工作状态,为今后应用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综上,V形直线超声波电动机具有结构简单、容易携带等优点,可以广泛应用于智能机器人、航天系统、便携式仪器、水泵、安全监控、精密测量和海洋科学研究等领域,不仅能够满足运动控制和定位精度的要求,还有助于更好地实现智能化系统,实现加速度、测距、方向定位等功能,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V形直线超声波电动机实验是其应用研究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实验要求控制器、电路设计、数据采集、实验装置等多方面要求的综合完善,而V形直线超声波电动机的运动分析与实验测量也是极其重要的一环,通过对其运动学特性的分析和测量,我们将能够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为V形直线超声波电动机的研究和应用提供指导和参考,更好地实现系统的智能化控制和定位功能。

新型行波直线超声电机的结构与有限元分析

新型行波直线超声电机的结构与有限元分析

第42卷第3期2022年6月振动、测试与诊断Vol.42No.3Jun.2022 Journal of Vibration,Measurement&Diagnosis新型行波直线超声电机的结构与有限元分析*杨淋1,陈亮1,2,任韦豪1,张蕉蕉1,3,唐思宇4(1.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结构力学及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16)(2.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上海,201210)(3.陆军工程大学野战工程学院南京,210007)(4.南京航达超控科技有限公司南京,211100)摘要提出了一种新型行波直线超声电机结构,该电机利用2个固有频率接近的面内弯曲模态叠加形成沿周向传播的行波,从而驱动动子做直线运动。

首先,基于有限元法建立了考虑定、动子三维接触的整机动力学模型,对定子结构尺寸进行设计;其次,通过该模型分析了定、动子之间的接触力传递过程、电机的驱动机理、电机稳定运行时驱动足的椭圆运行轨迹、电机的启停特性以及不同输入参数下电机的输出性能等动力学特性;最后,试制原理样机,搭建实验平台对电机性能进行测试。

研究结果表明:该电机工作原理可行,机械输出性能良好;所建立的有限元模型合理,使用该模型能预测电机的性能,并进一步指导电机的设计及优化。

关键词行波;直线超声电机;有限元法;动力学模型中图分类号TH111;TH122;TH113引言随着20世纪40年代压电陶瓷材料的发现,一系列基于压电陶瓷逆压电效应的压电作动器应运而生[1‑3]。

超声电机作为一种新型作动器,具有结构紧凑、断电自锁、响应速度快和定位精度高等优点,在航空航天、光学仪器和精密定位系统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4‑5]。

直线超声电机(linear ultrasonic motors,简写为LUSM)作为超声电机的重要分支,近年来得到了迅速发展。

按照驱动足上椭圆运动轨迹的形成方式,LUSM可分为单模态LUSM[6]和复合模态LUSM[7‑9]。

大推力低矮式直线超声电机的研究

大推力低矮式直线超声电机的研究
a o r n ss iabe f rt o p ts r c ur n ea ie y l w os pl a i . nd c ntola d i u t l o he c m ac t u t e a d r l tv l o c tap i ton c K e r s:i e r u ta o c m o or y wo d ln a lr s ni t ;pjz Jc iny; m ii t r e 0ee t c r nau e
其 结 构 如 图 1所 示 。
音低 , 可用 于强 磁 和真 空 环 境 等优 点 ,成 为新 型微
第3 卷第 4 2 期
2 8月 O1 0年





V o . 2 No. 13 4
A ug 2 0 . 01
PI Z ) EC E (EL TRI & AC0US ) TI CS T(0P CS
文 章 编 号 :0 42 7 2 l ) 40 2 —3 1 0 — 4 4( 0 0 0 ~ 6 20
随着机 电产业 向高精度 化发 展 , 电产 品正迅 机 速 向微 型化 和薄 型化 发 展 。在 信息 技 术 、 导体 制 半 造、 工业 检测 、 用尖端 装 备 、 军 生物 医疗 、 空航 天等 航
目前开发 的压 电直线 超声 电机横 向垂直 于直线 运 动输 出的方 向尺 寸 偏 大 , 限制 了其 在空 间 形状 尺
关 键 词 : 线 超 声 电机 ; 电 ; 型 直 压 微 中 图分 类 号 : 3 4 T 8 TN 8 ; M3 文 献标 识码 : B
Th s a c fa La g r s w-i n a t a o i o o e Re e r h o r e Th u tLo lke Li e r Ulr s n c M t r

超声电机的研究现状及其进展

超声电机的研究现状及其进展
物、医疗、航天、国防等高精尖技术领域中得到应用ꎮ 例
1 直线型超声电机的研究现状和动态
如ꎬ日本最早开发出真正达到具有商业应用价值的超声电
机ꎬ并成功引入到商业应用领域ꎬ广泛应用在相机镜头的
直线超声电机可以直接将定子的超声振动转换成动
基金项目: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资助项目( JAT201347)
适应月球表面环境要求ꎬ可精确地控制光谱仪等仪器ꎬ其
共振为核心驱动原理ꎬ利用压电陶瓷的逆压电效应将输入
换成转子(动子)做旋转(直线)运动ꎬ将定子的振动能转换
为转子(动子)的宏观能量输出ꎬ实现对负载驱动[1-2] ꎮ
与传统电磁电机相比ꎬ超声电机具有结构简单、小型轻
量、能量密度大、响应快( 毫 秒 级)、定 位 精 度 高 ( 高 分 辨
起到很重要的支撑ꎬ可满足-120 ℃ ~ 180 ℃ 的工况要求和
作用很关键ꎮ
超声电机涉及到机械、材料、控制和摩擦学等多门学
科ꎬ是微特电机和微驱动技术领域的研究热点ꎮ 因此ꎬ国
内外学者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ꎬ成功研制了多种不同驱
率)、无电磁干扰、断电自锁、可直接驱动等诸多优点ꎬ此外ꎬ
动机理、不同结构形式的超声电机ꎮ 本文针对直线型、旋
产物ꎬ涉及振动学、摩擦学、动态设计、电力电子、自动控制、
并广泛应用在精密定位平台系列产品ꎬ具有很高的分辨率
新材料和新工艺等学科的新技术ꎬ在 20 世纪得到了迅速发
公司和德国 PI 公司都开发出商业用途的直线超声电机ꎬ
和优良的启停特性ꎬ可以实现高运动精度和稳定性ꎻ我国
展ꎮ 它不像传统的电机那样利用电磁的交叉力来获得其运
和美国都将超声电机应用到航天工程ꎬ美国首先将超声电
动和力矩ꎮ 超声电机是以压电材料的逆压电效应激发定子

一种旋转—直线运动的两自由度超声波电机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一种旋转—直线运动的两自由度超声波电机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一种旋转—直线运动的两自由度超声波电机的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目前,随着机器人、智能家居以及智能移动设备等领域的普及,超声波电机在自动化领域中逐渐成为了广泛应用的一种新型驱动技术。

与传统的电机相比,超声波电机具有转矩大、效率高、响应快、精度高等优势,并且具有低电磁干扰、体积小等特点。

在机器人、智能家居等自动化应用中,超声波电机的两自由度运动可以实现机构的多种复杂运动模式,使机器人的动作更加灵活且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因此超声波电机的研究和应用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研究目标本文的研究目标是设计一种具有旋转和直线运动两自由度的超声波电机,并探索其在自动化领域中的应用。

三、研究内容1. 超声波电机原理和分类学习,选定一种适合设计的超声波电机类型;2. 设计出一种具有旋转和直线运动两自由度的超声波电机,包括结构设计、动力学分析等;3. 制造并测试设计的超声波电机,并对其性能进行评估;4. 探索超声波电机在自动化领域中的应用,如机器人、智能家居等,并进行实验验证。

四、预期成果完成本研究后,预期可以得到以下成果:1. 设计出一种具有旋转和直线运动两自由度的超声波电机,并制造成功;2. 评估设计的超声波电机性能,并分析其优缺点;3. 探索超声波电机在自动化领域中的应用,并进行实验验证。

五、研究方法本文将采取以下研究方法:1. 理论学习,学习超声波电机原理、分类和应用等相关知识;2. 结合已有研究成果和实际需求,选定一种适合自动化领域的超声波电机类型,并进行结构设计、动力学分析、特性参数计算等工作;3. 制造出设计的超声波电机,并进行性能测试和评估;4. 探索超声波电机在自动化领域中的应用,并进行实验验证。

六、研究计划本研究计划总共耗时12个月,具体安排如下:第1-3个月:学习超声波电机相关知识,选定研究方向。

第4-6个月:进行超声波电机结构设计,包括动力学分析、特性参数计算等。

第7-9个月:制造设计的超声波电机,并进行性能测试和评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直线超声电机的研究摘要:本文主要讲了直线超声电机的运动机理、分类,叙述了国内外直线超声电机的发展及研究现状。

总结了国内外直线超声电机的应用领域和前景。

关键词:直线超声电机;超声电机;直线电机0 引言超声电机是近20才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驱动装置。

它采用了与传统电磁型电机截然不同的全新原理和结构形式,不需要磁铁和线圈,利用压电材料的逆压电效应,激发某种特定形式的超声振动来将电能转换成机械能,从而获得运动和力(矩)的输出。

这种新型电机一般工作于20 kHz以上,故称为超声电机。

超声电机具有电磁电机所不具备的许多优点,如低速大扭矩、不需齿轮箱即可直接驱动负载、扭矩体积比大、结构紧凑、响应快、有静态保持力矩等,能满足宇宙飞船、人造卫星、导弹、机器人、精密仪器、医疗器械等高新技术产业对电机所提出的短、小、薄、低噪声、无电磁干扰等特殊要求。

直线超声电机是20世纪80年代初开发出来的一种新型电机,能直接产生直线运动和直接输出推力,具有控制性能好,可步进、伺服工作,容易同计算机接口相连,实现智能化和机电一体化,无需运动转换机构,可以直接驱动等优点,开发前景非常广阔。

随着超声电机应用领域的拓宽,直线超声电机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已成为国内外超声电机的研究热点。

1 直线超声电机研究现状1.1直线超声电机的驱动原理及分类直线超声电机主要由驱动振子和直线导轨(或滑块)两部分组成。

其中,驱动振子一般由压电元件和弹性体构成,其驱动原理是利用压电元件激励出弹性体的超声频域共振,并使驱动面上的质点产生椭圆运动,借助摩擦力推动驱动振子,或固定驱动振子而推动滑块前进。

电机弹性定子所驱动的移动体作直线运动,而非转子电机的旋转运动。

直线超声电机诞生至今,尚无统一的分类标准。

根据把超声振动变换为沿一定方向驱动力的方法不同,可分为行波型和驻波型两类,根据定子(动子)的工作型式不同,又可分为自行式和非自行式;根据电机的尺寸看,可从毫米级到厘米级。

由于超声电机主要是利用超卢振动来工作的,因此以其振动的特定模式(如弯曲、扭转、纵振等)为核心来进行分类,比较能反映出超声电机的特点,目前开发出的超声电机主要类型如图1所示。

图1 直线型超声电机的分类1.2国内外直线超声电机的研究现状1.2.1国外现状自80年代开始,国外一些从事超声电机技术研究的学者和科研机构就着手直线超声电机的研究。

其中,日本在这方面的研究一直走在世界前列,它掌握了世界上大多数超声电机技术发明专利,已研制出多种型式的直线超声电机。

美国、德国、法国、英国等都不甘落后,他们已经或正在投入大批的人力、物力开发超声电机,努力追赶日本。

特别是美国,MIT、Pennysyvania州立大学著名的智能材料研究所也开始从事压电材料和超声电机的研究,还有NASA设在加州理工的JPL实验室等。

在德国,有University of Paderborm,Darmstadt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等都在研究超声电机。

在英国,University of Cambridge的工程系也在对超声电机进行研究和开发,EMS公司已开始小批量生产。

在法国,有Besancon University等大学正在开发和研究超声电机。

其他,如意大利、瑞士、新加坡、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等地的大学也都相继研究和开发超声电机H1。

超声电机最早是在1973年提出来的。

1982年日本学者指田年生最早提出了行波型直线超声电机,一种是直梁式,另一种是环梁式行波型。

早期超声波直梁式直线电机如图2所示。

图2 直线行波超声电机结构图1986年日本学者上羽贞行等做出的这种电机,采用Φ20mm兰杰文振子,无负载运行,最高速度为10m/s,最大推力为0.4N,效率为3%。

研究发现行波方式不适于直线超声电机,因为圆形结构才是实现行波的天然条件。

由于行波型直线超声电机在实用上的种种不利因素,从1988年起,直线超声电机研究开发的主流转向了驻波型。

1988年日本的富川义朗等人研制了单足式驻波型直线超声电机。

实验表明,即使在很低的输入功率下/该电机也能很平稳的运动4实验测得:输入功率为0.5W 时,速度为20mm/s,推力为2N .1989年,他又提出了利用矩形板的第一阶纵向振动和第四阶弯曲振动模态的平板型直线超声电机,如图3,试验测得样机效率为20.8% 。

后来他又提出了利用第一阶纵振和第八阶弯振模态的平板型直线超声电机/试验测得样机无负载最大速度为70cm/s,最大推力为4N,该电机的最大特点是结构简单、扁平、速度快。

图3 单足式驻波型直线超声电机1991年,文献提出了一种单π型驻波直线电机,其振子由弹簧施加预应力保持与滑板接触,通过摩擦使滑板作直线运动,结构如图4所示.这种π型直线超声电机,1993年被日本SUNSYU公司应用到其X-Y定位仪上。

图4 平板型直线超声电机图5 单π型直线超声电机结构示意图从1995年至今,日本、美国、法国、韩国相继推出了各种形式的超声电机。

如2002年日本人Minoru Kuribayashi Kurosawa提出了一种低功率驱动、高效的声表面波直线电机,结构如图5所示。

主要由压电材料的基片(定子)、基片上的叉指换能器(InterdigitalTransducers简称IDT)以及在基片上运动的滑块三部分组成。

2004年,韩国的YongraeRoh等人研制出一种结构比较简的行波直线超声电机。

该电机定子由一块金属板和连接在板上的两个压电陶瓷板组成。

两块压电陶瓷用存在特定相位差的电压来激励产生不同的驻波,当两种驻波相互作用时就可以转换成行波,从而驱动动子运动,改变产生驻波的相位差就可以改变其运动方向。

同年,Lee Dong-Kynu等人研制出了一种基于振动梁的复合直线超声电机。

图6 声表面波直线超声电机工作原理最早的直线超声电机是行波型直线超声电机。

1982年日本学者指田年生提出了两种行波型直线超声电机,一种是直梁式,另一种是环梁式,分别如图7(a)和2(b)所示。

图7 波型直线超声电机直梁式由直线轨道与两端分别用于激振和吸振的兰杰文振子组成。

利用轨道中产生单一行波来驱动移动体,其驱动机理与行波旋转型USM相同,通过交换激励振子和吸收振子的功能,可以方便地改变滑块移动方向,但是由于发射端的发射振子要激励整个传动棒,只有很小的部分是用来驱动移动块,所以其效率只有3%左右,单位力密度值极小。

为了提高驱动效率,德国达姆施塔特科技大学应用力学系的Hagedorn、Seemann等人,于20世纪90年代初研制出封闭式结构的行波直线超声电机(图7(b)),并进行了进一步的理论与试验研究。

与此同时,Mhermann、W.Schinkothe等于1998年制作了利用定子环面内弯曲模态工作,用粘贴在环形梁下面直梁段处内侧的压电陶瓷激励出定子表面行波的环形行波直线超声电机。

1.2.2 国内研究现状我国对超声电机的关注始于80年代中后期,首先是由《压电与声光》杂志从介绍国外超声电机开始的。

1989年清华大学率先开展对超声电机的研究。

1993年清华大学博士生董蜀湘首先在其博士论文中提出了一种压电电流变直线步进电机,并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

该种直线电机属于非摩擦性超声直线电机。

1994年清华大学研制出步进型直线超声电机。

1996年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制成功了单梁式行波型直线超声电机,随后又研制了多种类型的直线超声电机,如1998年研制出大位移、大推力的驻波型直线超声电机。

1997年哈尔滨工业大学研制出双边驱动的双足型驻波直线超声电机。

1998年天津大学根据压电材料的逆压电效应原理,利用两块碳纤维增强塑料(CFRP)的各向异性设计出了一种复合材料的直线超声电机。

这种电机基于纤维单向排列时复合弹性材料的正交各向异性特点,利用压电振子激励复合弹性材料产生倾斜振动,通过导轨表面的反作用力推动电机移动。

当激励电压为50V时,最大速度为8mm/s,最大推力为0.5N。

同年华中理工大学研制出一种双π型压电超声波直线电机。

这种直线电机克服了单π型电机的缺点,具有支撑简单、易于加工、运行稳定的特点。

1999年南京科技大学研制出一种导轨式压电直线超声电机。

2000年胡军辉等人研制出了非接触驻波型直线超声电机。

当输入功率为2.5W 时,定子以1.4m/s的速度振动,滑块的速度为10cm/s,行程为17cm,驱动力为0.013mN,远小于定子和滑块之间的摩擦力0.5mN。

2001年上海大学研制出了一种仿生步行小型直线超声电机,该电机通过切换驱动频率便可实现直线双向运动,结构简单,体积小,适合于微型设备的驱动。

同年10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制出一种新型二自由度直线型超声电机,该电利用弯曲振动模态的陶瓷片的不同安放位置激发两个在空间上互相垂直的弯曲振动模态,得到空间上两个椭圆曲线。

当驱动振子靠重力与导轨接触时,使驱动振子获得两个自由度的直线运动,特别适用于需要二维直线驱动的场合,清华大学也在该年研制出一种变频双向直线超声波电机。

2002年江苏超声电机工程研究中心研制出了种基于矩形薄板的各向异性直线超声电机,该电机是在其矩形压电陶瓷薄板上部粘贴一矩形突起物,运动推杆和突起物的顶部通过预紧压力紧密接触,突起物通过它和运动推杆之间的摩擦力来带动运动推杆作直线运动。

2003年辽宁工学院对一类环行封闭式行波直线超声电机的定子进行了模态分析,来确定最佳的定子几何参数。

2004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对声表面波直线超声电机进行了研究[24],天津大学对各向异性复合材料直线超声电机进行了分析,陈卫山、张帆等人研制出一种新的变频驻波式直线超声电机。

此外,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首次提出了一种新型二自由度的直线超声电机引,利用振子的一阶纵向振动模态和二阶弯曲振动模态工作;随后又研制了多种类型的直线超声电机,如圆柱体弯曲型行波超声电机、纵扭复合型超声电机、驻波型自校正超声电机、基于矩形压电陶瓷薄板面内振动的直线型超声电机等。

图7为利用矩形薄板面-内振动的直线电机。

矩形压电陶瓷薄板的上部粘贴一矩形突起物,利用矩形板的一阶纵振和二阶弯曲来形成椭圆运动,运动推杆和突起物的顶部通过预压力紧密接触,突起物通过它与运动推杆之间的摩擦力来带动运动推杆作直线运动。

图8 合定子型直线超声电机清华大学研制了国内第一台由两个超声箝位器、一个驱动器、一根导轴组成的直线蠕动式超声电机,并成功应用于微细电火花加上装置的伺服进给控制系统;1994年,又在国内研制出了一种利用电流变效应来实现步进功能的新型压电步进直线型超声电机;随后又成功研制出应用于微动台的超声电机、直径为12.6mm的纵扭复合型超声电机、双定子中空环形行波超声电机、纵弯型直线电机、直径为1 mm压电柱弯曲微型超声电机、定子直径为10 mm的摇头型弯曲超声电机等,定子直径10 mm的摇头型弯曲超声电机可替换佳能相机中的相应电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