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第3周第6课时教案

合集下载

体育课表格式教案三级跳远广播体操第 3 周 第 6 课

体育课表格式教案三级跳远广播体操第  3  周  第  6  课
教 1、 三级跳远 学 2、 广播体操 内 容
体育课表格式教案三级跳远广播体操
第3周第6课
教 1、 三级跳远考核,检查学生掌握技术情况和跳跃

能力。
任 2、 通过复习广播体操第一至九节,使学生掌握动

作节奏、动作规范。 加强组织纪律,尽量达到
动作一致。
部分
教 学 内 容 、组 织 、方 法 、要 求
一 、开始部分:
1、体育委员整理队伍,检查人数,向教师报告。

2、师生问好! 3、宣布本课教学任务、整理服装、报数。

4、教学组织:成六列横队。 5、队列练习:立正 、稍息 、看齐 、报数。

次数 时间
三 分 钟

二、准备活动。环运动 5、
准 踢腿运动
30 35 40 45 50
课后小结:节奏不好。动作不整齐。
(一) 放松运动:

① 手臂放松 ② 腿部放松

③ 跳跃放松 (二) 小结本课:

(三) 宣布下次课教学内容和课外练习内容。 (四) 收拾器材:布置学生收拾器材。



4x
8分

场地器材: 练习密度预计:30 % 运动量预测:1.6
150
140
130
120
110
100
90 5 10 15 20 25
3、 体操
(一)动作名称:广播体操
(第 6 课 12分钟)
(二)教学任务:通过复习广播体操第一至九节使学生掌握动作节奏、动
作规范。

加强组织纪律,尽量达到动作一致。 (三)教学要求:动作节奏、动作规范。

(三) 教学重点:动作规范。

冀教版三年级英语上册第6课导学案

冀教版三年级英语上册第6课导学案

课题Lesson 6 Numbers 6----10学习目标1、学生能掌握six seven eight nine ten2.能正确应用进行口语交际;重点难点重点:单词one, two, three, four, five;本课的句子以及拓展运用。

难点:学生能够理解并能口头应答下列用于和句子,Good-bye、See you later、Bye,进行口语交际;教法选择讲授、练习课型新授课前准备录音机单词卡片是否采用多媒体是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时数第1课时备课总数第6课时课堂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Class openingGreeting1)Nice to meet you !见到你很高兴Nice to meet you too!见到你我也很高兴!2)How many?有多少?One , two, three, four, five。

二、New concepts1、单词six 六 seven 七 eight 八nine 九 ten十six chairs 六把椅子seven books 七本书eight rulers八把尺子nine pens 九支钢笔ten pencils 十支铅笔用英语Hello /Hi!向学生问好指着同学复习句型用教室内的实物进行数字复习老师鼓励学生用英语说说生活中用上数字出示数字six卡片并反复领读数教室内的实物用同样的方法教授其他数字单词出示词组领读强调复数单词的读音用“Hello/Hi!”回问教师根据提示进行对话练习看物体说英文数字踊跃表现反复跟读顺着数倒着数看实物跟读单词理解单词意思数班上同学数男女生反复跟读T: How many books do you have?I have seven books book.2. Make up the dialogue and check them. (适当给与奖励。

)3. Now Danny and Li Ming are speaking .What are they speak? Let’s listen.4.句子Good-bye. Bye.See you later.make a dialogue.T: Hello, how are you?S: I’m fine, thanks.T: See you later.S: See you later.三、 Class closing板书设计:Lesson 6 Numbers 6----10 six 六seven 七eight 八 nine 九 ten十Good-bye. Bye.See you later. 示范用已学句子进行练习及时肯定播放课文录音板书Goodbye Bye.边领读边做动作边说边做动作教师领读和能力强的学生进行对于示范同桌一组用已学句型进行巩固练习、表演评价听录音猜测句子意思跟读句子同桌练习编对话表演分组竞赛练习积极参与练习几组学生展示作业设置向同学和家人用英语打招呼读熟课文三会数字单词教学札记检查签阅第周,应备课时实备课时,共课时评价:时间:签查(签章):。

北师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2单元 分数混合运算第6课时 分数混合运算(三)

北师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2单元 分数混合运算第6课时 分数混合运算(三)
的几分之几
1
8
5
12
11
24
人数
15
50
55
探索新知
(2)获奖总人数占参赛总人数的几分之几?
11 1
55÷24=3
1
答:获奖总人数占参赛总人数的3。
当堂练习
此内容源于《典中点》
(易错题)典典爸爸从家开车去“江南三大名楼”之一的黄鹤楼旅
3
游,已经行驶了全程的 ,又行驶了 32 km,这时已经行驶的
几=另一部分量”列方程解答;
方法2:设总量为未知数,根据“总量
×(1-一部分量占总量的几分之几)=
另一部分量”列方程解答。
课后作业


请完成教材P29练一练第6~8题。
请完成“ ”第1、5、6题。
答:这批文艺书共有3360本。
探索新知
列出方程,解决问题。
请你检验一下结
果是否正确吧。
方法二
文艺书的本数×剩下部分所占分率=剩下的本数
解:设这批文艺书共有x本。

(1- )x =1260

x =1260

x =3360
答:这批文艺书共有3360本。
探索新知

把x=3360代入原方程中,
(1- )×3360 =1260。
经上架了12,还有 280 本没有上架,这批要上架的新
图书有多少本?
探索新知
解:设这批要上架的新图书有 x 本。

5
1- x=280
12

x=480
答:这批要上架的新图书有 480 本。
探索新知
2.阳光小学举行绘画大赛,共有360名同学参赛。
(1)把下表补充完整。

语文A版三年级上册第六课《天山的托木尔峰》教案

语文A版三年级上册第六课《天山的托木尔峰》教案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根据重点词语了解自然段的方法,能用自己的话说出2,3自然段的内容。
2、树立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
重点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
难点
理解文章内容
教具
图片
设计者
三年教师
教学设想
学生活动
备注








).谈话导入,解决部分疑难问题:
1.上一次课我们初步学习了第8课,你了解到托木尔峰是一个怎样的的地方.?
2.说说哪些词语体现了托木尔峰的奇特与壮观?
(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词语:云雾缭绕、银色的巨塔、千姿百态的冰、潺潺的流水)
3.想象这些句子描绘的美景,指导朗读。
4.学生自由朗读全文,鼓励学生读出自己的理解。
5.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三、学习积累。
1.这篇课文语言优美,语句形象生动,是一篇写景的佳作。你读完这篇课文后喜欢哪些语句呢?
一、激情导入。
今天老师要带同学们到天山做一次旅游,让我们的心灵驰骋在托木尔峰的美景之中,同学们意下如何?先看老师板书课题(老师板书课题:6天山的托木尔峰)。
二、交流关于托木尔峰的资料。
1.听老师读课文后信息窗里的内容。
2.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说说对托木尔峰的印象。
三、录像展示托木尔峰景观。
1.学生观看课件。
课件出示下列语句:
①托木尔峰上空,终年云雾缭绕,一年四季都下雪。托木尔峰像一座银色的巨塔,在蔚蓝色天空的衬托下,十分壮观。
②沿着托木尔峰起伏的山势,一条条“河流”顺谷而下。走近一看,“河”里没有水,全是冰,人们称这种“河”为冰川。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 第六课 这是谁的铅笔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 第六课 这是谁的铅笔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课文一的学习,让学生知道询问事物归属关系的方法;通过课文二的学习,让学生知道介绍事物归属关系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正确、熟练地认读“这些、铅笔、转笔刀、今天、买、文具、弟弟、那些、钢笔”九个词语,能进行简单的口语表达;认识“转、具、钢”三个生字;掌握“些、铅、笔、今、文、弟、买”七个生字;掌握句型“这些是谁的铅笔”和“那些是妹妹的钢笔和本子”,并利用句型进行口语拓展训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儿歌乐园、角色扮演、情景模拟以及拓展阅读等方式,让学生能灵活运用所学到的词语和句型,勇于实践。
教学重点:词语“这些、那些”的理解和使用;七个生字“些、铅、笔、今、文、弟、买”的认读及书写;课文内容的理解。
教学难点:两个句型“这些是谁的铅笔”“那些是妹妹的钢笔和本子”的理解和掌握。
课时教案
课题:第六课这是谁的铅笔我会写第6周第3课时
课型:演示课编写时间:年月日执行时间:年月日
教学内容:第六课这是谁的铅笔我会写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课文一的学习,让学生知道询问事物归属关系的方法;通过课文二的学习,让学生知道介绍事物归属关系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正确、熟练地认读“这些、铅笔、转笔刀、今天、买、文具、弟弟、那些、钢笔”九个词语,能进行简单的口语表达;认识“转、具、钢”三个生字;掌握“些、铅、笔、今、文、弟、买”七个生字;掌握句型“这些是谁的铅笔”和“那些是妹妹的钢笔和本子”,并利用句型进行口语拓展训练。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交流互动。教学 Nhomakorabea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1)导入
老师拿起学生桌上的文具,提问:“这是谁的文具?”对于回答正确的同学,给予表扬和奖励。
(二)学习词语“这些、铅笔、转笔刀、今天”

小学数学青岛版六年级下教案第一单元第6课时

小学数学青岛版六年级下教案第一单元第6课时

第一单元欢乐农家游第六课时教学内容:青岛版教材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信息窗3 ,第1、2个红点问题。

教材简析:该信息窗呈现了旅游团有23人,彩虹谷“十一”黄金周期间共收入115万元,以及各种票价等知识信息。

教学目标:1、理解税率、折扣的含义,知道它们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会进行这方面的简单计算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 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增强思维的深刻性。

3. 在用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百分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百分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提高学习百分数知识的兴趣。

预习学案1、阅读课本内容,把你认为重要的或不明白的用笔勾画出来。

相信通过你的细心阅读,会对纳税有更深的认识。

(1)、什么是纳税?(2)、纳税有什么意义?(3)、我知道,税收主要分为:( )、()、()和()等几类。

(4)、()叫做应纳税额,()叫做税率。

导学案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谈话:同学们,“十一”黄金周还在继续,今天我们要去的地方是彩虹谷。

彩虹谷可是有名的文化圣地,同学们中有去过的吗?谁能来给我们介绍一下?指名学生简单说一说,如果学生没有知道的,老师可以简单介绍一下。

谈话:既然彩虹谷可是有名的文化圣地,那么它的人气如何呢?让我们来看一组资料。

出示信息图,指名说出信息图中的数学信息。

理清信息后,教师直接提出问题:如果按3%的税率缴纳营业税,“十一”黄金周期间彩虹谷景区应缴纳营业税多少万元?【设计意图】由学生或老师介绍曲阜的名胜古迹创造出一个比较真实的情境,激发学生想要去了解有关信息的兴趣,但由于学生对税率等相关知识还没有一个具体、全面的了解,因此由老师直接提出问题,避免学生因提问题提不到点子上而浪费时间。

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1、解决第一个红点问题。

谈话:在老师提出的问题中,你有没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学生提出疑问,疑问大都会集中在有关纳率、税率、税额的相关知识上。

第三单元第6课时 分数除法问题(两个量的关系)(教案)数学六年级上册 青岛版

第三单元第6课时 分数除法问题(两个量的关系)(教案)数学六年级上册 青岛版

分数除法问题(两个量的关系)教学目标1.掌握“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应用题解题方法,熟练地列方程解答这类应用题。

2.用线段图表示题中的数量关系,找到题中的数量关系,列方程解决数学问题。

3.对比练习分数乘除法应用题,感知单位“1”已知和未知的解题方法的不同。

4.进一步培养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分析、推理和判断等思维能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应用题的解题方法,能熟练地列方程解答这类应用题。

教学难点:弄清题意,会用线段图的方式表示题中的数量关系。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

1.提出问题,复习旧知。

谈话: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用方程解决分数除法问题,你知道解题步骤吗?学生:读题、画线段图分析题意、找等量关系、列方程解决问题。

教师随机板书如下:2.承上启下,揭示课题。

过渡语:同学们上节课用方程解决问题时,能借助线段图分析题意,找等量关系,再列方程解决问题,相信同学们在这节课会有更出色的表现,今天我们继用方程解决问题续探索有关于分数除法的数学问题。

(板书课题:分数除法问题)二、自主学习,小组探究。

1.提出问题,明确目标。

教师出示教材第32页红点例题。

第二小组有6人,是第一小组的34。

第一小组有多少人?提出要求:读题,找出题目中的数学信息和需要解决的数学问题。

学生汇报,教师随机板书如下:第一小组:多少人?第二小组:6人,是第一小组的3 42.画线段图,分析题意,完善课题。

教师提出要求:用画线段图的方法表示你理解的题意。

需要提示:题目中第一小组和第二小组是两个独立的数量,需要画出两条线段表示两个量的关系。

(板书:两个量的关系)学生独立画图,教师巡视指导。

3.展示线段图,交流解题思路。

教师提出汇报要求:说说你画的线段图所表示的题意,说出自己的解题思路。

预设:学生画的线段图会出现两种情况一是用2条线段表示2个量的关系,如下图:教师在实物展台上展示学生的线段图,学生说出自己理解的题意,并说出解题思路。

三年级上册生命与健康教学计划与教案

三年级上册生命与健康教学计划与教案

三年级上册生命与健康教学计划与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生命的起源和生命的多样性,培养对生命的尊重和热爱。

3. 让学生了解自己的身体结构和发展变化,树立正确的身体观念。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学会互相关心、互相帮助。

二、教学内容第一单元:生命的奥秘第1课:生命的起源第2课:生命的多样性第二单元:身体健康与我第3课:人体结构第4课:生长发育与青春期第三单元:生活习惯与健康第5课:饮食与健康第6课:睡眠与健康第四单元:心理健康第7课:情绪管理第8课:心理素质与应对压力的方法第五单元:安全与急救第9课:日常生活中的安全常识第10课:急救知识与技能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问题,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具体案例,了解生命与健康的知识。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

4. 采用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安全与急救的知识和技能。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提问和讨论情况,了解学生的参与度。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实践操作能力:通过实践活动,评估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4. 单元测试:在每个单元结束后,进行单元测试,全面评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五、教学资源1. 教材:《生命与健康》三年级上册。

2. 教学辅助材料:PPT、图片、视频、案例等。

3. 实践材料:急救包、安全标志等。

4. 教学设备:电脑、投影仪、音响等。

六、教学安排第1周:生命的奥秘第1课生命的起源第2周:生命的奥秘第2课生命的多样性第3周:身体健康与我第3课人体结构第4周:身体健康与我第4课生长发育与青春期第5周:生活习惯与健康第5课饮食与健康第6周:生活习惯与健康第6课睡眠与健康第7周:心理健康第7课情绪管理第8周:心理健康第8课心理素质与应对压力的方法第9周:安全与急救第9课日常生活中的安全常识第10周:安全与急救第10课急救知识与技能七、教学注意事项1. 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和提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探究新知
学习非整亿数的改写。
1、出示:(1)359900000=()亿
①学生尝试独立完成。
②展示、交流改写方法。
学生口述,教师板书:
359900000=3.599亿(教师板书)
③归纳方法:第一,从亿位的后面点一个小数点,然后原班抄写(后面的0不用写),第二,抄写完之后在后面加一个亿字。这个过程是完整的,同学们再做题的时候要写出这样的完整过程!
78160000=0.7816亿≈0.78亿
四、总结:
对于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想法?把你的体会说出来。
板书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设计
非整亿数的改写
359900000=3.599亿
方法:第一,从亿位的后面点一个小数点,然后原班抄写(后面的0不用写),第二,抄写完之后在后面加一个亿字。
作业
设计
1.复习今天所学的知识
2、完成相关练习题
教具
数位顺序表
电化教具
课件
二次备课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把下面各数改写成以“亿”作单位的数。
6500000000 20900000000 9800000000
(1)由学生独立完成。展示个别学生的改写结果。
(2)你是怎样改写的?这样改写,原数的大小变了吗?
小结:改写整亿数,先分级,再找到亿位,然后把亿位后面的8个零去掉,改成“亿”字。
数学教案
第3周年月日第6节周节数:8
课题
非整亿数的改写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
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把非整亿的数改写成以亿为单位的数。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感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他们的学习乐趣。
教学
分析
重点
使学生掌握非整亿数的改写的方法。
难点
能够把用“万”作单位的数的改写方法迁移到改写用“亿”作单位的数。
练习:1543000000=()亿42765000000=()亿
三、巩固练习
78160000,改写成以亿做单位的数,并保留2位小数。
(1)理清题意。
(2)适当点拨。
(3)指导完成。
师生共同小结:这个数是七千八百一十六万,不到一亿,我们怎么改写成以亿做单位的数呢?方法略有不同!那就是从千万位前面点小数点,然后在最前面添加一个0,所以
课后反思(包括培优帮困、德育教育、民族团结教育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