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文言文字词解释

初中语文文言文字词解释

1. 安:1、怎么(安求其能千里也)2、养(衣食所安)

2. 卑:1、低下(非天质之卑)2、身份低微(先帝不以臣卑鄙)

3. 备: 1、周全、详尽。(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2、具备。(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口技》)

3、准备。(犹得备晨炊《石壕吏》)

4. 被:1、影响(被于来世)2、同“披”,穿(皆被绮绣)

5. 鄙:1、边境(蜀之鄙有二僧《为学》)2、鄙陋、目光短浅(肉食者鄙《曹刿论战》)3、出身鄙野(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

6. 毕:1、尽(毕力平险《愚公移山》)2、全部(群响毕绝《口技》)

7. 薄:1、迫近,接近。(薄暮冥冥《岳阳楼记》)2、轻视。(不宜妄自菲薄《出师表》)3、厚度小。(薄如钱唇《活板》)

8.策:1、马鞭。(执策而临之《马说》)2、鞭打、驱使。(策之不以其道《马说》)3、记录。(策勋十二传《木兰诗》)4、计谋。(成语“束手无策”)

9.长:cháng 1、长度。(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

舟记》)2、与“短”相对。(北市买长鞭《木兰诗》)3、长久,健康。(但愿人长久《明月几时有》)4、永远。(死者长已矣《石壕吏》)5、zhǎng,排行最大(木兰无长兄(《木兰诗》) 6、zhǎng,头领。(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陈涉世家》)10.称:1、相当、配合(称其气之小大/不能称前时之闻)2、称赞(先帝称之曰能)

11. 诚:1、诚心(帝感其诚)2、的确,实在(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3、果真(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

12. 惩:1、苦于(惩山北之塞《愚公移山》)2、惩罚

13. 驰:1、骑(愿驰千里足)2、驱车(追赶)(公将驰之)

14. 出:1、发、起(方其出海门)2、在边疆打仗(出则方叔、召虎)3、来到(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兵)4、产生(计将安出)

15. 辞:1、推辞(蒙辞以军中多务)2、语言(未尝稍降辞色)

16. 次:1、编次。(吴广皆次当行《陈涉世家》)2、旅行或行军在途中停留。(又间令吴广之次所

旁丛祠中)

17. 箪:1、用箪装着(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2、古代装饭的圆形竹筐(一箪食,一豆羹)

18. 当:1、承当,承受。(当之无愧)2、应当。(当奖率三军《出师表》)3、将要。(今当远离)4、对着,向着。(木兰当户织《木兰诗》)5、值,正在。(当时此,诸郡县苦秦吏者《陈涉世家》)6、抵挡。(“锐不可当”)

19. 道:1、道路。(会天大雨,道不通《陈涉世家》)2、道义。(伐无道,诛暴秦)3、方法。(策之不以其道《马说》)4、说,讲。(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20. 得:1、能够(二者不可得兼)2、得到、获得(故不为苟得)3、同“德”,感激(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21. 等:1、同样(等死,死国可乎/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2、诸位,表多数(公等遇雨)

22. 敌:1、攻击(恐前后受其敌《狼》)2、敌人(盖以诱敌《狼》)

23. 吊:1、凭吊(为我吊望诸君之墓)2、慰问(人皆吊之)

24. 度:1、dúo估计、推测(孤不度德量力)2、

渡过、越过(关山度若飞)

25. 端:1、画幅的右端(左手执卷端)2、正、端正(其人视端容寂)

26. 恶:1、怎么(恶能无纪)2、厌恶(所恶有甚于死者)

27. 发:1、行动、发动(四夷之所惮以不敢发)2、发射(见其发矢十中八九)3、起,被任用(舜发于畎亩之间)4、征发(发闾左�m戍渔阳九百人)5、开放(野芳发而幽香)6、发出(一时齐发,众妙毕备)7、fā,头发(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28. 凡:1、凡是(则凡数州之土壤)2、总共(凡三往)

29. 方:1、见方(方七百里)2、长方形(方以长)3、当……时候(方羲之之不可强以仕)30. 分:fēn 1、划分,分开。(今天下三分《出师表》)2、分配,分给。(必以分人《曹刿论战》)3、长度单位。(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4、fèn,职分,本分。(忠陛下之职分也《出师表》)31. 奉:1、通“俸”侍奉(为妻妾之奉)2、接受、奉行(奉命于危难之间)3、供养(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32. 否:1、同“不”没有(尊君在否)2、恶、坏(陟罚臧否)

33. 夫:1、那(予观夫巴陵胜状)2、fú,句首发语词(夫环而攻之/且夫人之学)3、丈夫(夫闻声起/罗敷自有夫)4、成年男子的通称,人(荷担者三夫)

34.扶:1、沿,顺着(便扶向路《桃花源记》)2、搀扶(出郭向扶将《木兰词》)

35. 拂1、违背、阻碍(行拂乱其所为)2、同“弼”,辅佐(入则无法家拂士)3、轻轻擦过(以手拂之)

36. 福:1、赐福、保佑(神弗福也)2、好事、有福之事(此何遽不为福乎)

37. 富:1、富丽(与仓廪府库城池苑囿之富且大)2、富有、充足,有许多(家富良马)

38. 更:1、重新(即更刮目相待)2、进而(醉则更相枕以卧)3、互相(更相庆)4、再、又(更上一层楼)5、更加(举杯销愁愁更愁)39. 苟:1、如果(苟富贵/苟慕义强仁)2、苟且(故不为苟得/苟全性命于乱世)3、且、或许,表希望(苟无饥渴)

40. 固:1、本来(固众人《伤仲永》)2、顽固、

固执(汝心之固《愚公移山》)3、一定、必定(而戍死者固十六七)4、巩固(固国不以山溪之险)5、安守,固守(君子固穷……)

41. 故:1、旧的,原来的(温故而知新/两狼之并驱如故)2、特意(桓侯谷使人问之/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3、原因,缘故(公问其故)4、所以,因此(故余虽愚)

42. 顾:1、回头看(顾野有麦场《狼》元方入门而不顾《世说新语》)2、难道(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为学》)3、看望,拜访(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43. 观:1、看(予观夫巴陵胜状)2、景色,景象(此则岳阳楼之大观)

44. 冠:1、居第一位(以才略居第一位)2、帽子(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3、男子成人礼(既加冠)

45. 光:1、发扬光大(以光先帝遗德)2、光线(仿佛若有光)

46. 归:1、归依(微斯人,吾谁与归)2、回家(太守归而游人从)

47. 过:1、经过(过秦汉之故都《上枢密韩太尉书》)2、到(及鲁肃过寻阳《孙权劝学》)3、

犯过失(人恒过)4、超过,胜过(况才之过于余者乎)

48. 好:1、美(秦氏有好女/好鸟相鸣)2、喜欢(好为梁父吟/好读书,不求甚解)3、以便、能够(好收吾骨瘴江边)

49. 号:háo 1、大叫,呼啸。(阴风怒号《岳阳楼记》)2、hào,别号。(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亭记》)3、hào,国号。(号为张楚《陈涉世家》)4、hào,号召。(号令召三老……)

50. 还:1、回家(还以与妻《乐羊子妻》)2、xuán,同“旋”,回转、掉转(还走《扁鹊见蔡桓公》)

51. 患:1、担忧、忧虑(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且人患志之不立)2、忧患(无冻馁之患)3、当作祸害、认为……是祸害(为乡人所患)52. 惠:1、恩惠(大王加惠)2、同“慧”,聪明(汝之不惠)

53. 或:1、有时(一食或尽粟一石/或王命急宣)2、有的人(或说处杀蛟/或以为死或以为亡)3、或许(或异二者之为)

54. 极:1、尽头、穷尽(此乐何极)2、尽、到(南极潇湘)3、穷尽,动词(尝极东方)4、

非常、最(初极狭)

55. 寂:1、平静(视端容寂)2、寂静(寂寥无人)

56. 加:1、更加(而山不加增)2、好处(万钟于我何加焉)3、虚夸,以少报多(弗敢加也)57. 间:1、夹杂(中间如拉崩倒之声)2、一会儿(立有间)3、参与(又何间焉)4、中间(傅说举于版筑之间)5、期间(奉命于危难之间)6、量词(宫阙万间都做了土)7、间隔,隔开(遂与外人间隔)8、暗暗地(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

58. 见:1、同“现”(路转溪头忽见)2、引见(胡不见我于王)3、召见,接见(于是见公输盘/曹刿请见)4、拜见(子墨子见王/乃入见)5、知道(见往事耳)6、看见(贵人过而见之)59. 将:1、将领,名词(则命一上将)2、率领(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3、将要(公将战)4、搀扶(出郭相扶将)5、无实义(宫使驱将惜不得)

60. 角:1、吹奏的乐器(鸣角振铃)2、吹号角(且角且走)

61. 借:1、借(每假借于人)2、依*(愿借子

杀之)3、即使(借第令毋斩)

62. 尽:1、没有了(担中肉尽/林尽水源)2、全部取得(利尽南海)3、尽量,尽可能(进尽忠言)

63. 就:1、接近、趋向(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颓然就醉)2、完成,达到3、即使

64. 居:1、过了(居十曰)2、停留(不可久居)

65. 举:1、传扬(死即举大名耳)2、发动(举大计亦死)3、被举用(管夷吾举于市)4、参加(董生举进士)5、全(举国欢庆/举世无双)66. 具:1、同“俱”,全、都(具答之)2、具有(各具情态)

67.决:1、判断(孔子不能决也)2、分别(意难决舍)3、断然(故决然舍去)

68. 绝:1、隔绝2、极点(以为妙绝《口技》)3、停止,消失(群响毕绝《口技》)4、极高的,陡峭的

69. 开:1、散开(曰出而林霏开)2、放晴(连月不开)3、打开(旁开小窗)

70. 可:1、大约(高可二黍许/潭中鱼可百许头)2、可以(珠可历历数也)

71. 苦:1、苦于(苦秦久矣)2、使……苦(苦其心志)3、愁(何苦而不平)

72. 乐:1、以……为乐(太守之乐其乐)2、使……快乐(钟鼓乐之)3、乐趣(而不知人之乐)4、欢乐、快乐(游人去而禽鸟乐也)73. 类:1、类似(绝类弥勒)2、同类(不与培�v为类/臣以王吏之攻宋为与此同类)

74. 利:1、有利的(天时不如地利)2、锐利(兵革非不坚利/怀抱利器)3、认为……有利可图(父利其然)4、物资(利尽南海)

75. 隶:1、属于(世隶耕)2、跟着(隶而从者)

76. 良:1、真,实在(良多趣味)2、善良(此皆良实)

77. 临:1、面对、对着、当着(执策而临之/把酒临风)2、来到,在(临溪而渔/临池学书)3、*近(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4、将要(故临崩寄臣以大事)

78. 鳞:1、像鱼鳞一样(鳞浪层层)2、鱼(呷浪之鳞)

79. 令:1、命令。(乃令符离人葛婴……《陈涉世家》)2、让,使。(忿恚尉,令辱之)3、指

县令。(陈守令皆不在)

80. 妙:1、奇怪(妙无一人肯泊岸)2、奇妙(以为妙绝)

81. 名:1、命名、起名(名之者谁《醉翁亭记》)2、说出(不能名其一处《口技》)3、名字(自名为罗敷《陌上桑》)

82. 谋:1、商量(陈胜吴广乃谋曰/聚室而谋)2、谋划、筹划(抑亦人谋/肉食者谋之)

83. 奇:qí 1、奇特。(明有奇巧人《核舟记》)2、奇怪,罕见。(此独根分而枝合,奇已!《峡江寺飞泉亭记》)3、jī。零数。(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

84. 骑:1、jì,骑兵(骑千余)2、马(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

85. 前:1、前面(其一犬坐于前《狼》)2、上前(狼不敢前《狼》)

86. 强:1、强悍(凶强侠气)2、有余(赏赐百千强)3、勉强(不可强以仕)4、力行(慕义强仁)5、强盛,强大(以弱为强者)6、通“僵”,僵硬(项为之强)

87. 且:1、将近(年且九十《愚公移山》)2、况且(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88. 清:1、清澈(水尤清冽/回清倒影)2、凄清、冷清清(以其境过清)

89. 情:1、实情(必以情)2、友情、交情(于是与亮情好曰密)

90. 请:1、请允许,敬辞(请献十金)2、请求(曹刿请见)3、请教(俟其欣悦,则又请焉)91. 穷:1、穷尽,动词(穷山之高而止/穷回溪/欲穷其林)2、尽头,名词(而不知其所穷)3、穷尽,形容词(乐亦无穷)4、深(穷冬烈风)5、贫穷(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92. 屈:1、委屈(猥自枉屈)2、弯曲(手指不可屈伸)

93. 去:1、走开,离去(一狼径去)2、距离(我以曰始出时去人近/西蜀之去南海。)

94. 阙:1、宫殿(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2、同“缺”,中断(略无阙处)

95. 容:1、许、让(虽席地不容闲)2、神色(视端容寂)3、容貌(花态柳情,山容水貌)

96. 乳:1、喂奶(妇抚儿乳《口技》)2、奶头(儿含乳啼《口技》)

97. 善:1、专长,名词(岂爱人之善)2、好(善哉,吾请无攻宋矣)3、擅长,动词(罗敷

善蚕桑)

98. 尚:1、尊重、推崇(而使后人尚之如此)2、还(而君前途尚可)3、尚且

99. 少:shǎo 1、一会儿(少时)2、稍微(意少舒3、不多(饮少辄醉)4、shào,年轻(陈涉少时)

100. 舍:1、学舍、书馆、房屋(至舍/屋舍俨然)2、舍弃(舍文轩而窃敝舆/便舍船,从口入)3、丢开、离去(意难决舍/故决然舍去)4、shě,施舍(舍与你的《范进中举》)

101. 射:1、射箭(尝射于家圃《卖油翁》)2、射术(尔安敢轻吾射《卖油翁》)

102. 甚:1、超过、厉害、严重(所恶莫甚于死者)2、十分(流辈甚称其贤)

103. 胜:1、取胜,胜出、超过(此时无声胜有声)2、优美、美好(予观夫巴陵胜状)3、忍受,能承受(高处不胜寒/驴不胜怒)4、尽(跨州连郡者不胜数)

104. 施:1、shī,施实。(然后施行……《出师表》)2、yì,(施施)慢步徐行的样子。(施施而行,漫漫而游《始得西山宴游记》)

105. 食:1、shí,吃。(食不饱,力不足《马说》)2、sì,通“饲”,喂养。(食之不能尽其材)106. 使:1、派(秦王使人谓安陵君)2、出使(使于秦)3、使者(使子为使)

107. 始:1、曾(未始知西山之怪特)2、才(始指异之)开始(游于是乎始)

108. 市:1、集市(东市买骏马《木兰词》)2、买(愿为市鞍马《木兰词》)

109. 恃:1、凭借、依仗(天下之所恃以无忧《上枢密韩太尉书》2、子何恃而往《为学》)110. 是:1、判断动词,是(我是鬼《宋定伯捉鬼》)2、代词这样(如是再三《宋定伯捉鬼》)111. 适:1、往(抱而适市)2、正好(而此地适与余近)3、舒适(其体不适)

112. 书:1、书写。(乃丹书帛曰《陈涉世家》)2、文字,字条。(得鱼腹中书)3、书信。(一男附书至《石壕吏》)4、文件。(军书十二卷《木兰诗》)

113. 数:1、shù,表多次。(又数刀毙之《狼》)2、shǔ,计算。(珠可历历数也《核舟记》)3、shuò,屡次。(扶苏以数谏故《陈涉世家》)114.遂:1、完成(已遂述数行)2、就、于是(遂

逐其师)3、因而(恐遂汩没)

115. 所:1、地方(欲至何所《宋定伯捉鬼》)2、“所”与“何”组成偏正词组,“哪里”“什么”(不知有何所畏忌)

116. 所以:1、用什么方法(吾知所以距子矣)2、用这些来(所以动心忍性)3、……原因(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117. 通:1、通过(初极狭,才通人)2、通晓、掌握(未能通习吏事)3、顺利、顺畅(政通人和)4、整个(通计一舟)5、通报、传达(皆俊才清称及中表亲戚乃通)6、贯通(中通外直)118. 图:1、想(不图观瀑一至于斯)2、谋取(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3、画(命工吏图而书之)

119.徒:1、仅仅、只(叶徒相似/徒以有先生也)2、光着(免冠徒跣/徒步旅行)

120. 推:1、推究、考察(推王君之心)2、推广(其亦欲推其事)

121. 屯:1、堆积(大雪屯门)2、停驻(屯大泽乡)

122. 望:1、声望(先达德隆望尊)2、看见(望桓侯而还走)

123. 为:1、以为、认为(孰为汝多知乎)2、做,制造(为学/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公输盘为我为云梯)3、是(此不为远者小)4、对、向(不足为外人道也)5、替、给(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6、刻有(为人五)7、为了(故不为苟得也)8、接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124. 谓:1、说(谓为信然)2、对(谓先主曰)3、是(太守谓谁)4、认为(予谓莲)5、商量(舍人相谓曰)6、叫做(此之谓失其本心)7、命名(太守自谓也)

125.文:1、画着文彩(皆披发纹身)2、文章(属予作文以记之)3、彩饰(舍其文轩)

126. 闻:1、听说(余闻之也久)2、名声(不能称前时之闻)

127.下:1、攻下、攻克(蕲下)2、向下(曰光下澈)3、往下走(下见小潭)

128. 鲜:1、鲜艳(芳草鲜美)2、xiǎn,少(陶后鲜有闻)

129. 贤:1、胜过、超过(贤于材人远矣《伤仲永》)2、有才能的(如此其贤《伤仲永》)130. 相:1、一起、共同(此子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2、互相(舍人相谓曰)

131. 效:1、功效、效果,名词(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2、取得成效(不效则治臣之罪)132. 屑:1、不屑指因轻视而不肯接受(乞人不屑也)2、忙碌的样子(而楼上人往来屑屑)133. 谢:1、请问(使君谢罗敷)2、道歉(长跪而谢之)3、致意(为我谢曰“明天子在上”)134. 信:1、信任(愿陛下亲之信之)2、信实(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3、确实(谓为信然/岂信然邪)4、通“伸”,伸张(欲信大义于天下)

135. 行:1、品德(性行淑均)2、行军(行收兵,比至陈)3、行列、队伍(皆次当行/行阵和睦)4、行走(行深山巨谷中)

136. 许:1、赞成(杂然相许《愚公移山》)2、答应,承认、同意(时人莫许之/遂许先帝以驱驰)3、大约的数量(高可二黍许)4、hǔ,拟声词(曳屋许许声)

137. 学:1、学问(人之为学有难易乎《为学》)2、学习(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为学》)

138. 寻:1、寻找(寻向所志《桃花源记》)2、不久(寻病终《桃花源记》)

139. 焉:1、哪里(且焉置土石)2、句末语气

词(始一反焉)

140. 艳:1、妖艳、艳丽(艳装骑驴)2、欣羡(略无慕艳意)

141. 夷:1、平(船背稍夷)2、平和、平易(言和而色夷)3、少数民族(四夷之所惮以不敢发)142. 遗:1、wèi,留给、给予(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父母岁有裘葛之遗)2、死去的人留下的(深追先帝遗诏/遗风余思)3、丢失的(得遗金一饼)

143. 已:1、停止(蒹葭采采,白露未已)2、完了、完毕(死者长已矣)3、算了,罢了(且壮士不死即已)4、已经(骨已尽矣)

144. 义:1、坚持合宜的道德、情理2、正义、仁义(舍生而取义)3、适宜、恰当(引喻失义)145. 异:1、奇异、特殊、不同(奇山异水/觉无异能者)2、认为……奇怪(父异焉/渔人甚异之)3、意外的事(久行怀思,无它异也)146. 易:1、交换(寒暑易节)2、容易(难者亦易矣)3、交易,买(易以百金)

147. 诣:去、到,去拜访(由是先主遂诣亮/及郡下,诣太守)

148. 益:1、增加(曾益其所不能)2、利益、

好处(满招损,谦受益/有所广益)3、更加、进一步(将以益治其文)4、渐渐地(益习其声)149. 意:1、心情(意少舒)2、神情、态度(意暇甚)3、情趣(醉翁之意不在酒)4、企图,想要(意将遂入以攻其后也)

150. 因:1、于是、就(因屏人曰/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2、凭借、依*(高祖因之以成帝业)3、根据、依照(罔不因势象形)4、因此(因以为号焉/而因以及乎其迹)

151. 引:1、拉,表示好感(下车引之)2、拿起(引刀趋机/丁壮者引弦而战)3、称引(引喻失义)

152. 盈:1、满(曾不盈寸)2、充满,士气正旺盛(彼竭我盈)

153. 用:1、使用、采用(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2、因此(遂用猖獗)

154. 友:1、朋友(有朋自远方来)2、友爱、亲近(琴瑟友之)

155. 余:1、剩下的、留下的(余寒犹厉)2、第一人称,我(余闻而愈悲)

156. 与:1、通“欤”疑问语气词,相当于“吗”(所识穷乏者得我与)2、给(蹴尔而与之)

人教版初中语文文言文部分字词翻译

一、通假字 [强]项为之强:通“僵”,僵硬。《童趣》[女]诲女知之乎:通“汝”,你。《论语》 [智]是知也:通“智”。《论语》[说yua]不亦说乎:通“悦”,愉快。《论语》 [裁]裁如星点:通“才”。《山市》[乌]一切乌有:通“无”。《山市》 [诎qū]公输盘诎:通“屈”,理屈。《公输》[圉]子墨子之守圉有余:通“御”,抵挡。《公输》 [距]子墨子九距之:通“拒”。《公输》[说yua]公输盘不说:同“悦”,高兴。《公输》 [争zhang]知而不争:通“诤”,直言劝告。《公输》[不]尊君在不:通“否”。《陈太丘与友期》 [转]禅则千转不穷:通“啭”,鸟叫声。《与朱元思书》[反]窥谷忘反:通“返”。《与朱元思书》 [邪]其真无马邪:通“耶”,表示疑问,相当于“吗”。《马说》[材]食之不能尽其材:通“才”。《马说》 [被]同舍生皆被绮绣:通“披”,穿。《送东阳马生序》[支]四支僵劲不能动:通“肢”。《送东阳马生序》 [具]百废具兴:通“俱”,全,皆。《岳阳楼记》[属]属予作文以记之:通“嘱”,嘱托,叮嘱。《岳阳楼记》 二、词类活用 [奔]猛浪若奔:飞奔的马。(动词作名词)《与朱元思书》[鞭]鞭数十:鞭打。(名词作动词)《童趣》[策]策之不以其道:用鞭子打。(名词作动词)《马说》[澈]日光下澈:深深透过。(形容词作谓语)《小石潭记》[东西]任意东西:往东,往西。(名词作动词)《与朱元思书》[斗]斗折蛇行:像北斗星一样。(名词作状语)《小石潭记》[故]温故而知新:旧的知识。(形容词作名词)《论语》[寒]凄神寒骨:使…感到寒冷。(形容词作动用法)《小石潭记》[坏]天雨墙坏:毁坏。(形容词作动词)《智子疑邻》[环]四面竹树环合:像环一样。(名词作状语)《小石潭记》[机变]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巧妙的方法。(动词作名词)《公输》[尽]公输盘之攻械尽:用尽。(形容词作动词)《公输》[近]近岸:靠近、接近。(形容词作动词)《小石潭记》[净]风烟俱净:消净,散净。(形容词作动词)《与朱元思书》[竞]负势竞上:争着。(动词作状语)《与朱元思书》[绝]不能绝也:杀绝,斩尽。(形容词作动词)《公输》[空]皆若空游无所依:在空中。(名词作状语)《小石潭记》[寇]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入侵,侵犯。(名词作动词)《公输》[乐]似与游者乐:嬉戏、逗乐。(形容词作动词)《小石潭记》[乐]心乐之:为…感到快乐。(形容词作动词)《小石潭记》[乐]以乐其志:使…快乐。(形容词作动用法)《五柳先生传》[楼、堂、坊]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像楼一样,像堂一样,像坊一样。(名词作副词)《山市》[满]犀兕sì麋鹿满之:充满。(形容词作动词)《公输》[邈]互相轩邈:远;争着往远处伸展。(形容词作动词)《与朱元思书》[凄]凄神寒骨:使…感到凄凉。(形容词作动用法)《小石潭记》[犬牙]犬牙差互:像狗牙一样。(名词作动用法)《小石潭记》[蛇]斗折蛇行:像蛇一样。(名词作状语)《小石潭记》[时]学而时习之:按时;时常。(名词作状语)《论语》[守圉]子墨子守圉有余:守御的办法。(动词作名词)《公输》[西]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向西。(名词作状语)《小石潭记》[息]望峰息心:使…停止、平息。(动词作动用法)《与朱元思书》

初中各篇文言文单字解释大全

初中各篇文言文单字解释大全一、七年级《世说新语》两则、1 ①《咏雪》因:凭借。 [3]拟:相比。 [2]差:大致、差不多。[1]②《陈太丘与友期》:通“否”在不[4]至:才。乃[3]:离开。舍去[2]行:约定。期[1] [5],句末语气词,表询问。....顾:回头看。[7]引:拉。[6]:丢下,舍弃。相委.《虽有嘉肴》、2困:不通, [5]道:达到极点。至 [4]旨:甘美。 [3]肴:用鱼、肉做的菜。[2]嘉:好、美。[1] .[6]理解不了。此之谓乎:表示推测。其 [8]教。:)学半oàxi(学 [7]:勉励。自强...《河中石兽》、3[4]阅:经过,过了。[3]并:一起。[2]:倒塌。ǐ)p圮([1]竟:终[5]石兽于水中:寻找。求.[10]湮:埋没。[9]非木杮:这。是[8]物理:推究。究[7])划船。oàzh棹([6]于、到底。..遂:于是。 [13]啮:侵蚀、冲刷。 [12],疯狂。颠:通“癫” [11]。耳:语气词,表示“罢了” 但:只。[14]《伤仲永》、4乞:求取,意思是花钱求仲永题诗。[4]族:聚、团结。收[3]尝:曾经。[2]耕:属于。世隶[1]..[9]之天:承受。受 [8]:语气词。众人矣 [7]称:相当。 [6],牵、引。扳:通“攀”[5]于材贤...人:胜过、超过。《孙权劝学》、5[6]于是。乃:[5]了解。往事:见[4]语气词。,“耶”通邪:[3]事务。务:[2]推托。辞:[1].更:重新。[8]过:到。[7]及:到了……的时候。《口技》、6抚摸,:抚 [5]。:通“座”满坐 [4]闻:只。但 [3]施:设置、安放。 [2]会:适逢,正赶上。[1]..是 [7]乳:喂奶。 [6]安慰。舒:伸展、松弛。 [10]少:稍微。 [9]备:全、都。毕 [8]这。:.股:大腿。 [15]袖:扬起、举起。奋[14]名:说出。[13]虽:即使。[12]曳:拉。

初中语文文言文字词解释

(按音序排列) 1. 安:1、怎么(安求其能千里也)2、养(衣食所安) 2. 卑:1、低下(非天质之卑)2、身份低微(先帝不以臣卑鄙) 3. 备: 1、周全、详尽。(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2、具备。(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口技》)3、准备。(犹得备晨炊《石壕吏》) 4. 被:1、影响(被于来世)2、同“披”,穿(皆被绮绣) 5. 鄙:1、边境(蜀之鄙有二僧《为学》)2、鄙陋、目光短浅(肉食者鄙《曹刿论战》)3、出身鄙野(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 6. 毕:1、尽(毕力平险《愚公移山》)2、全部(群响毕绝《口技》) 7. 薄:1、迫近,接近。(薄暮冥冥《岳阳楼记》)2、轻视。(不宜妄自菲薄《出师表》)3、厚度小。(薄如钱唇《活板》) 8.策:1、马鞭。(执策而临之《马说》)2、鞭打、驱使。(策之不以其道《马说》)3、记录。(策勋十二传《木兰诗》)4、计谋。(成语“束手无策”) 9.长:cháng 1、长度。(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2、与“短”相对。(北市买长鞭《木兰诗》)3、长久,健康。(但愿人长久《明月几时有》)4、永远。(死者长已矣《石壕吏》)5、zhǎng,排行最大(木兰无长兄(《木兰诗》) 6、zhǎng,头领。(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陈涉世家》) 10.称:1、相当、配合(称其气之小大/不能称前时之闻)2、称赞(先帝称之曰能) 11. 诚:1、诚心(帝感其诚)2、的确,实在(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3、果真(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 12. 惩:1、苦于(惩山北之塞《愚公移山》)2、惩罚 13. 驰:1、骑(愿驰千里足)2、驱车(追赶)(公将驰之) 14. 出:1、发、起(方其出海门)2、在边疆打仗(出则方叔、召虎)3、来到(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兵)4、产生(计将安出) 15. 辞:1、推辞(蒙辞以军中多务)2、语言(未尝稍降辞色) 16. 次:1、编次。(吴广皆次当行《陈涉世家》)2、旅行或行军在途中停留。(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17. 箪:1、用箪装着(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2、古代装饭的圆形竹筐(一箪食,一豆羹) 18. 当:1、承当,承受。(当之无愧)2、应当。(当奖率三军《出师表》)3、将要。(今当远离)4、对着,向着。(木兰当户织《木兰诗》)5、值,正在。(当时此,诸郡县苦秦吏者《陈涉世家》)6、抵挡。(“锐不可当”) 19. 道:1、道路。(会天大雨,道不通《陈涉世家》)2、道义。(伐无道,诛暴秦)3、方法。(策之不以其道《马说》)4、说,讲。(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20. 得:1、能够(二者不可得兼)2、得到、获得(故不为苟得)3、同“德”,感激(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21. 等:1、同样(等死,死国可乎/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2、诸位,表多数(公等遇雨) 22. 敌:1、攻击(恐前后受其敌《狼》)2、敌人(盖以诱敌《狼》) 23. 吊:1、凭吊(为我吊望诸君之墓)2、慰问(人皆吊之) 24. 度:1、dúo估计、推测(孤不度德量力)2、渡过、越过(关山度若飞) 25. 端:1、画幅的右端(左手执卷端)2、正、端正(其人视端容寂) 26. 恶:1、怎么(恶能无纪)2、厌恶(所恶有甚于死者) 27. 发:1、行动、发动(四夷之所惮以不敢发)2、发射(见其发矢十中八九)3、起,被任用(舜发于畎亩之间)4、征发(发闾左?m戍渔阳九百人)5、开放(野芳发而幽香)

初中语文文言文常用字词翻译

初中语文文言文常用字词翻译 文言文虚词用法 之 一、代词 1、人称代词,译作“他”、“她”、“他们” ①公与人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②陈胜佐之,并杀两尉。(《陈涉世家》) ③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论语>十则》) ④醒侯故使之问之。(《扁鹊见蔡醒公》) 2、指示代词,指代事物,译作“它”、“它们”或直译事物名称 ①学而时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 ②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狼》) ③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十则》) ④鬼问:“汝复谁?”定伯诳之。(《宋定伯捉鬼》) ⑤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狼》)二、助词: 1、结构助词,译作“的” ①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扁鹊见蔡桓公》) ②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愚公移山》) ③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岳阳楼记》) ④南面而制秦,尚何取鸡鸣狗盗之力哉?(《读孟尝君传》) ⑤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 2、结构语气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①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扁鹊见蔡桓公》) ②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扁鹊见蔡桓公》) ③虽我之死,有子存焉。(《愚公移山》) ④日月之行,若出其中。(《观沧海》) ⑤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3、语气助词,凑足音节。 ①公将鼓之。(《曹刿论战》) ②②久之,目似暝,意暇甚。(《狼》) ③③怅恨久之。(《陈涉世家》) ④顷之,贼二十余骑四面集,步行负弓矢从者百许人。(《大铁椎传》) 4、结构助词,提前宾语的标志 。①菊之爱,陶后鲜有闻。(《爱莲说》) ②何陋之有?(《陋室铭》) ③宋何罪之有?(《墨子.公输》) 而

初中语文中考必考的文言文150个实词释义

初中语文 | 中考必考的文言文150个实词释义 1、比 ①比,《说文》“密也”。本义,靠得很近。古字像两人紧贴之形。 ②引申:并列、靠近、勾结、亲密等。③比较、比拟。 ④及,等到。⑤法律术语,同“例”。比附照行的各类案例。 2、鄙 ①“鄙,边邑也。”“鄙”是“野”中的偏远部分,是和邻国接近的地区。(边疆,边远的地方。) ②见识浅陋。(庸俗,浅陋。)目光短浅(肉食者鄙) ③鄙夫;鄙人(自谦);鄙俚;鄙吝④鄙薄;鄙弃;鄙夷(轻视厌弃) ⑤卑鄙,身份低下,出身微贱。⑥比较:鄙;敝 3、兵 ①兵,《说文》“械也”。军械、武器。(本义,兵器、武器。)古字双手举斧斤形。 例:兵器;兵库;兵工厂;兵不血刃;短兵相接。铸兵。 ②士兵,手执武器的人。战士或军队。③战争、军事。 兵贵神速(军队);兵连祸结(战争);兵不厌诈(用兵作战)。兵力(作战能力) 4、病 ①病,《说文》“疾加也”。一般的病称“疾”,重病称“病”。 ②引申:凡疲劳过度、饥饿过度造成的困苦不堪、软弱无力的状态也叫“病”。 ③引申:心理状态,忧虑、担心、苦恼、困顿 比较:病;疾 5、察 C ①察,《说文》“复审也”。“察”是对已知但却知之不深,知之不详的事物进行仔细、详尽、反复的观测、考核,目的是弄清楚事物的方方面面和发展变化过程,是把事情看得一清二楚。 ②“察”有各种各样的方式,如观察、省察、体察、考察、访察、核察……,

这些“察”都为了了解真相。 ③举荐。④“察”的结果是明;“察察”是明明白白,清清楚楚。 6、彻 ①“彻”,《说文》“通也”,《小尔雅·广诂》“达也”。(通达;贯通。) ②“彻”表通时重在一通到底,是由此及彼、由外及里、从头到尾、从上到下的贯通。(深透;透彻。) ②中古之后,“彻”更广泛地用于声音、颜色、光线、温度、气味等的渗透到底上。(日光下彻;穿透) 7、乘 ①“乘,升也”。登车、坐车。②引申:驾车、驭马。 ③“乘”,趁着,引申:冒着。④欺凌,欺压。 ⑤追逐⑥计量,计算。 ⑦乘,sheng,量词。一车四马;乘车驾四马。 8、从 ①“从”是跟随在后面意思,它和行动关系密切。 ②所“从”的如果是人,跟随、跟从。 ③如果所“从”的是命令、意愿、法令、计谋……,就是顺随、照办、遵守、服从……④参与,例如:从政。 ⑤介词:由,自。⑥比较:随——从(积极主动,经过主观判断。) 9、当 ①“当”,《说文》“田相值也”。(井田制)②引申:势均力敌,互相对等。 ③两两相等,引申:两两相对,或者以一方为主对着另一方。 ④“当”,对着;面对;⑤处在。引申:占着;把着。引申:掌管,主持。 ⑥阻挡,抗拒;⑦充当;相抵消、相平衡。 ⑧适应,相当;适合,得当。 10、道 ①本义,道路。②规律,道理。 ③引申:学说、思想。(道理、主)

初中文言文常见实词解释

初中文言文常见实词解释 常见的有: 安、卑、备、被,鄙、毕、薄、踣、步、察、策.长.尝、朝、彻、称.诚.惩、驰、出.辞.次,从、错、达、旦、箪,当、道、得、等,敌,吊,度,端,定、毒、恶、发,凡,伐、犯、方、分,菲、奉、否,夫,扶.拂,福,富,负、赋、覆、更、苟,故、顾、固、观、光,归、好、号、还、惠、及、极、疾、计、加、假、间、简、见、节、竭、津、尽、进、居、举、具、聚、苦、劳、类、良、临、虑、论、漫、靡、灭、名、明、命、没、谋、难、平、期、戚、奇、强、窃、清、请、穷、秋、求、取、去、全、任、容、入、塞、上、少、舍、身、生、胜、师、实、食、使、事、是、时、属、说、素、汤、通、痛、亡、望、为、谓、闻、徙、牺、鲜、向、效、信、兴、行、形、修、徐、许、寻、业、遗、异、易、诣、益、阴、应、盈、游、余、语、喻、缘、远、阅、责、章、知、止、治、致、众、专、走、足、作、坐 部分列举:(按音序排列) 1. 安:1、怎么(安求其能千里也安得广厦千万间) 2、养(衣食所安) 2. 卑:1、低下(非天质之卑) 2、身份低微(先帝不以臣卑鄙) 3. 备: 1、周全、详尽。(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 2、具备。(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口技》) 3、准备。(犹得备晨炊《石壕吏》) 4. 被:1、影响(被于来世) 2、同“披”,穿(皆被绮绣被坚执锐) 5. 鄙:1、边境(蜀之鄙有二僧《为学》) 2、鄙陋、目光短浅(肉食者鄙《曹刿论战》) 3、出身鄙野(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 6. 毕:1、尽(毕力平险《愚公移山》) 2、全部(群响毕绝《口技》) 7. 薄:1、迫近,接近。(薄暮冥冥《岳阳楼记》) 2、轻视。(不宜妄自菲薄《出师表》) 3、厚度小。(薄如钱唇《活板》) 8. 策:1、马鞭。(执策而临之《马说》) 2、鞭打、驱使。(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3、记录。(策勋十二传《木兰诗》) 4、计谋。(成语“束手无策”) 9. 长:cháng 1、长度。(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 2、与“短”相对。(北市买长鞭《木兰诗》) 3、长久,健康。(但愿人长久《明月几时有》) 4、永远。(死者长已矣《石壕吏》) 5、zhǎng,排行最大(木兰无长兄(《木兰诗》) 6、zhǎng,头领。(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陈涉世家》)

初中语文必考的180个文言文实词释义

初中语文必考的文言文实词释义 1.安:①怎么(安求其能千里也)②养(衣食所安) 2.卑:①低下(非天质之卑)②身份低微(先帝不以臣卑鄙) 3.备:①周全、详尽。(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②具备。(一时齐发,众妙毕备)③准备。(犹得备晨炊) 4.被:①影响(被于来世)②同“披”,穿(皆被绮绣) 5.鄙:①边境(蜀之鄙有二僧)②鄙陋、目光短浅(肉食者鄙) ③出身鄙野(先帝不以臣卑鄙) 6.毕:①尽(毕力平险)②全部(群响毕绝) 7.薄:①迫近,接近。(薄暮冥冥)②轻视。(不宜妄自菲薄《出师表》)③厚度小。(薄如钱唇) 8.策:①马鞭。(执策而临之)②鞭打、驱使。(策之不以其道) ③记录。(策勋十二传)⑤计谋。(成语“束手无策”) 9.长:cháng①长度。(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②与“短”相对。(北市买长鞭)③长久,健康。(但愿人长久《明月几时有》)④永远。(死者长已矣)⑤zhǎng,排行最大(木兰无长兄)⑥zhǎng,头领。(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 10.称:①相当、配合(称其气之小大/不能称前时之闻)②称赞(先帝称之曰能) 11.诚:①诚心(帝感其诚)②的确,实在(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③果真(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

12.惩:①苦于(惩山北之塞)②惩罚 13.驰:①骑(愿驰千里足)②驱车(追赶)(公将驰之) 14.出:①发、起(方其出海门)②在边疆打仗(出则方叔、召虎) ③来到(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兵)④产生(计将安出) 15.辞:①推辞(蒙辞以军中多务)②语言(未尝稍降辞色) 16.次:①编次。(吴广皆次当行)②旅行或行军在途中停留。(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17.箪:①用箪装着(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②古代装饭的圆形竹筐(一箪食,一豆羹) 18.当:①承当,承受。(当之无愧)②应当。(当奖率三军)③将要。(今当远离)④对着,向着。(木兰当户织)⑤值,正在。(当时此,诸郡县苦秦吏者)⑥抵挡。(“锐不可当”) 19.道:①道路。(会天大雨,道不通)②道义。(伐无道,诛暴秦)③方法。(策之不以其道)④说,讲。(不足为外人道也)20.得:①能够(二者不可得兼)②得到、获得(故不为苟得)③同“德”,感激(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21.等:①同样(等死,死国可乎/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②诸位,表多数(公等遇雨) 22.敌:①攻击(恐前后受其敌《狼》)②敌人(盖以诱敌) 23.吊:①凭吊(为我吊望诸君之墓)②慰问(人皆吊之) 24.度:①dúo估计、推测(孤不度德量力)②渡过、越过(关山度若飞)

初中文言文常见字词及解释

初中文言文常见字词及其解释 文言文虚词用法 之 一、代词 1、人称代词,译作“他〞、“她〞、“他们〞 ①公与人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②陈胜佐之,并杀两尉。〔?陈涉世家?〕 ③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论语>十那么?〕 ④醒侯故使之问之。〔?扁鹊见蔡醒公?〕 2、指示代词,指代事物,译作“它〞、“它们〞或直译事物名称。 ①学而时之,不亦说乎?〔?<论语>十那么?〕 ②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狼?〕 ③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十那么?〕 ④鬼问:“汝复谁?〞定伯诳之。〔?宋定伯捉鬼?〕 ⑤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狼?〕 二、助词: 1、结构助词,译作“的〞 ①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扁鹊见蔡桓公?〕 ②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愚公移山?〕 ③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岳阳楼记?〕 ④南面而制秦,尚何取鸡鸣狗盗之力哉?〔?读孟尝君传?〕 ⑤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 2、结构语气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①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扁鹊见蔡桓公?〕 ②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扁鹊见蔡桓公?〕 ③虽我之死,有子存焉。〔?愚公移山?〕 ④日月之行,假设出其中。〔?观沧海?〕 ⑤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3、语气助词,凑足音节。 ①公将鼓之。〔?曹刿论战?〕 ②久之,目似暝,意暇甚。〔?狼?〕③怅恨久之。〔?陈涉世家?〕 ④顷之,贼二十余骑四面集,步行负弓矢从者百许人。〔?大铁椎传?〕 4、结构助词,提前宾语的标志。 ①菊之爱,陶后鲜有闻。〔?爱莲说?〕 ②何陋之有?〔?陋室铭?〕 ③宋何罪之有?〔?墨子.公输?〕 而 一、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的连词,可译为“又〞“而且〞“也〞等,有时也可不译。 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十那么?〕 ②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 ③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 2、表示承接关系的连词,译作“然后〞“就〞 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那么?〕 ②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 ③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涉世家?〕 3、表示转折关系的连词,译作“但是〞“然而〞“却〞“可是〞。 ①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十那么?〕 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爱莲说?〕 ③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马说?〕 4、表示递进关系的连词。译作“而且〞“并且〞或不译。 ①以三保勇而多艺,推为长。〔?冯婉贞?〕 ②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亭记?〕 ③敏而好学。〔?<论语>十那么?〕 5、表示修饰关系,可译为“地〞“着〞或不译。 ①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愚公移山?〕 ②吾恂恂而起,视其缶。〔?捕蛇者说?〕 ③睨之,久而不去。〔?卖油翁?〕 6、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译作“因此〞“所以〞“因而〞。

初中各篇文言文单字解释大全

初中各篇文言文单字解释大全 一、七年级 1、《世说新语》两则 ①《咏雪》 [1]差:大致、差不多。 [2]拟:相比。 [3]因:凭借。 ②《陈太丘与友期》 [1]期.行:约定。 [2]舍去.:离开。 [3]乃.至:才。 [4]在不.:通“否”,句末语气词,表询问。 [5] 相委.:丢下,舍弃。 [6]引:拉。 [7]顾:回头看。 2、《虽有嘉肴》 [1] 嘉:好、美。 [2]肴:用鱼、肉做的菜。 [3]旨:甘美。 [4]至.道:达到极点。 [5]困:不通, 理解不了。 [6]自强.:勉励。 [7]学.(xiào)学半:教。 [8]其.此之谓乎:表示推测。 3、《河中石兽》 [1]圮(pǐ):倒塌。 [2]并:一起。 [3]阅:经过,过了。 [4]求.石兽于水中:寻找。 [5]竟:终 于、到底。 [6]棹(zhào)划船。 [7]究.物理:推究。 [8]是.非木杮:这。 [9]湮:埋没。 [10]耳:语气词,表示“罢了”。 [11]颠:通“癫”,疯狂。 [12]啮:侵蚀、冲刷。 [13]遂:于是。 [14]但:只。 4、《伤仲永》 [1]世隶.耕:属于。 [2]尝:曾经。 [3]收.族:聚、团结。 [4]乞:求取,意思是花钱求仲永题诗。 [5]扳:通“攀”,牵、引。 [6]称:相当。 [7]众人矣.:语气词。 [8]受.之天:承受。 [9]贤.于材 人:胜过、超过。 5、《孙权劝学》 [1]辞:推托。 [2]务:事务。 [3]邪:通“耶”,语气词。 [4]见.往事:了解。 [5]乃:于是。 [6] 及:到了……的时候。 [7]过:到。 [8]更:重新。 6、《口技》 [1]会:适逢,正赶上。 [2]施:设置、安放。 [3]但.闻:只。 [4]满坐.:通“座”。 [5]抚:抚摸, 安慰。 [6]乳:喂奶。 [7]是:这。 [8]毕.备:全、都。 [9]少:稍微。 [10]舒:伸展、松弛。 [11]曳:拉。 [12]虽:即使。 [13]名:说出。 [14]奋.袖:扬起、举起。 [15]股:大腿。 [16]几:几乎。 7、《短文两篇》

初中文言文常用字注释

初中文言文常用字注释 安:①安宁,安定;②稳定,稳固;③安逸,安乐;④安心;⑤安放,设置;⑥疑问代词。 什么,什么地方;⑦怎么,哪里 比:①并列,挨着;②副词。接连地;③勾结;④及,等到;(①~④旧读bì)⑤顺从,和 顺;⑥比较。⑦比喻 鄙:①周代基层行政区划,五百户为鄙;②边疆,边缘的地方;③庸俗,浅陋;④看不起, 轻视;⑤谦词。谦称自己。 兵:①兵器,武器;②军事,战争;③军队 并:①合并,吞并;②一起,一并;(除③外,其余念bìng)③bǐng。通“屏”(摒)。抛弃;④古地名,在今山西太原一带。⑤并行,并列;⑥一起,一齐;⑦bàng(棒)。依傍,沿着; z?ng ⑦dǎo 单位,一夜分五更,每更约二小时 孤:①幼年死去父亲;②孤独,孤单;③封建时代侯王对自己的谦称;④辜负股:①大腿;②不 等腰直角三角形中构成直角的较长的边。③量词 故:①事,事故;②旧,与“新”相对;③原因,缘故;④副词。故意;⑤副词。通“固”; ⑥连词。所以,因此。 固:①坚固,特指地形险要和城郭坚固;②鄙陋;③副词。本来;④通“故”。连词。顾:①回头看;②探望,拜访;③关心,照顾;④副词。表示轻微的转折,相当于“而”、 “不过”;⑤副词。反而,却; 观:①仔细看;②观赏;③给人看,显示;④认识,看法;⑤guàn(贯)国:①国家;②周代诸侯国及汉以后侯王的封底、食邑;③国都,京城;躬:①身体,引出“亲自”的意思。

规:①圆规,画圆形的工具;②法度,准则;③规划,谋划;④告诫;⑤kuī。通“窥”, 窥测; 归:①女子出嫁;②返回;③归还;④归附,归属;⑤归趋,归宿;⑥kuì(溃)。通“馈”, 赠送; 过:①走过,经过;②胜过,超越;③错误,过失;④访,探望;⑤量词好:①容貌美,引出“善,好”的意思;②友好;③hào。喜欢,喜爱;④hào。古代圆形 有空的钱币或玉器,孔外叫“肉”,孔内叫“好”; 号:①háo。大声喊叫;②宣称,称;③号令,命令;④称号; 河:①黄河的专称;②银河; 恨:①遗憾,不满意 会:①回合,聚会;②相和,符合;③时机,机会;④领悟。理解;⑤副词。正好,恰巧; 平时;⑧用于“有顷”、“久之”、“顷之”等前面,表示相隔一段时间,意义较虚; 举:①举起,抬起;②推荐。推举;③举动;④攻下,占领;⑤全; 具:①准备,背板;②饭食,酒肴;③全,都;④陈述;⑤器械,器具;⑥才能;⑦量词绝:①断,断绝;②极,非常;③超越,超过;④横渡,横穿; 可:①可以;②合宜,适合;③大约,约计;④正,当;⑤【可汗(ka hán)】我国古代 鲜卑、突厥、回纥等少数名族的君长的称号; 怜:①怜悯,同情;②恋爱,爱惜;寇:①劫掠,入侵;②盗匪; 类:①种类;②类似,像;③大抵,大致; 临:①从高处往低处看;②降临;③面对;④对着书画范本摹仿学习(后起之意);⑤lìn, 哭吊; 名:①名字,名称;②名义,名分;③名声,名望;

初中文言文常用词翻译

初中文言文常用词翻译 1. 安:1、怎么(安求其能千里也) 2、养(衣食所安) 2. 卑:1、低下(非天质之卑) 2、身份低微(先帝不以臣卑鄙) 3. 备: 1、周全、详尽。(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 2、具备。(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口技》) 3、准备。(犹得备晨炊《石壕吏》) 4. 被:1、影响(被于来世) 2、同“披”,穿(皆被绮绣) 5. 鄙:1、边境(蜀之鄙有二僧《为学》) 2、鄙陋、目光短浅(肉食者鄙《曹刿论战》) 3、出身鄙野(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 6. 毕:1、尽(毕力平险《愚公移山》) 2、全部(群响毕绝《口技》) 7. 薄:1、迫近,接近。(薄暮冥冥《岳阳楼记》) 2、轻视。(不宜妄自菲薄《出师表》) 3、厚度小。(薄如钱唇《活板》) 8. 策:1、马鞭。(执策而临之《马说》) 2、鞭打、驱使。(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3、记录。(策勋十二传《木兰诗》) 4、计谋。(成语“束手无策”)9. 长:cháng 1、长度。(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 2、与“短”相对。(北市买长鞭《木兰诗》) 3、长久,健康。(但愿人长久《明月几时有》) 4、永远。(死者长已矣《石壕吏》) 5、zhǎng,排行最大(木兰无长兄(《木兰诗》) 6、zhǎng,头领。(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陈涉世家》) 10. 称:1、相当、配合(称其气之小大/不能称前时之闻)2、称赞(先帝称之曰能) 11. 诚:1、诚心(帝感其诚)2、的确,实在(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3、果真(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 12. 惩:1、苦于(惩山北之塞《愚公移山》) 2、惩罚 13. 驰:1、骑(愿驰千里足) 2、驱车(追赶)(公将驰之) 14. 出:1、发、起(方其出海门) 2、在边疆打仗(出则方叔、召虎) 3、来到(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兵) 4、产生(计将安出) 15. 辞:1、推辞(蒙辞以军中多务) 2、语言(未尝稍降辞色) 16. 次:1、编次。(吴广皆次当行《陈涉世家》) 2、旅行或行军在途中停留。(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初中文言文常用字及注释

常用字注释 安:①安宁,安定;②稳定,稳固;③安逸,安乐;④安心;⑤安放,设置;⑥疑问代词。 什么,什么地方;⑦怎么,哪里 比:①并列,挨着;②副词。接连地;③勾结;④及,等到;(①~④旧读bì)⑤顺从,和顺;⑥比较。⑦比喻 鄙:①周代基层行政区划,五百户为鄙;②边疆,边缘的地方;③庸俗,浅陋;④看不起,轻视;⑤谦词。谦称自己。 兵:①兵器,武器;②军事,战争;③军队 并:①合并,吞并;②一起,一并;(除③外,其余念bìng)③bǐng。通“屏”(摒)。抛 弃;④古地名,在今山西太原一带。⑤并行,并列;⑥一起,一齐;⑦bàng(棒)。依傍,沿着;⑧合并,兼并; 策:①竹制的马鞭子;②竹杖,拐杖;③成编的竹简;④帝王对臣下封土、授爵或免官的文书;⑤策问。⑥计策,计谋;⑦古代占卜用的蓍草。; 诚:①真心,不虚伪;②确实,的确;③表示假设,相当于现代汉语“果真”; 乘:①驾车,驱马拉车;②登,升;③趁着,凭借;④压服,欺压;⑤追逐;⑥计量,计算;⑦shèng(剩)。春秋时晋国史书叫做“乘”;⑧shèng(剩)。量词; 从:①跟随;②顺从,听从;③参与;④由,自;⑤堂房亲属;⑥副,与“正”相对;⑦ zòng(纵)。南北方向。⑧zòng(纵)。放纵,纵容;⑨【从容】1.不慌不忙,2.怂恿,鼓动人做坏事; 殆:①危险;②近于;③副词。大概,恐怕;④通“怠”。懒惰; 道:①路;②规律,道理;③指道家,道教;④主张,思想,学说;⑤从,由;⑥说,讲; ⑦dǎo(导)。引导;⑧dǎo。通,疏导;(⑦、⑧后写作“导”)⑨量词;⑩古代行政区域名;堵:①古代建筑墙的单位 而:①第二人称代词。你,你的;②连词。表示前后两个词或词组之间的并列、转折、相 承等关系。③连词。连接状语和中心语;④连词。连接主语和谓语,含有“如果”或“却”的意思;⑤语气词。用于句末表示感叹;⑥如,像; 凡:①凡是,表示概括;②总共,一共;③平凡,平常; 方:①方;②古代代称面积的用于,“方十里”即纵横十里;③方向,方位;④地的代称;

初中语文文言文字词解释

(按音序排列) 1. 安:1、怎么(安求其能千里也) 2、养(衣食所安) 2.卑:1、低下(非天质之卑)2、身份低微(先帝不以臣卑鄙) 3. 备: 1、周全、详尽。(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2、具备。(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口技》)3、准备。(犹得备晨炊《石壕吏》) 4.被:1、影响(被于来世)2、同“披”,穿(皆被绮绣) 5. 鄙:1、边境(蜀之鄙有二僧《为学》)2、鄙陋、目光短浅(肉食者鄙《曹刿论战》) 3、出身鄙野(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 6. 毕:1、尽(毕力平险《愚公移山》)2、全部(群响毕绝《口技》) 7. 薄:1、迫近,接近。(薄暮冥冥《岳阳楼记》)2、轻视。(不宜妄自菲薄《出师表》)3、厚度小。(薄如钱唇《活板》) 8.策:1、马鞭。(执策而临之《马说》) 2、鞭打、驱使。(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3、记录。(策勋十二传《木兰诗》) 4、计谋。(成语“束手无策”) 9.长:cháng 1、长度。(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2、与“短”相对。(北市买长鞭《木兰诗》)3、长久,健康。(但愿人长久《明月几时有》) 4、永远。(死者长已矣《石壕吏》) 5、zhǎng,排行最大(木兰无长兄(《木兰诗》) 6、zhǎng,头领。(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陈涉世家》) 10.称:1、相当、配合(称其气之小大/不能称前时之闻)2、称赞(先帝称之曰能) 11.诚:1、诚心(帝感其诚)2、的确,实在(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3、果真(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 12. 惩:1、苦于(惩山北之塞《愚公移山》)2、惩罚 13.驰:1、骑(愿驰千里足) 2、驱车(追赶)(公将驰之) 14. 出:1、发、起(方其出海门)2、在边疆打仗(出则方叔、召虎)3、来到(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兵)4、产生(计将安出) 15.辞:1、推辞(蒙辞以军中多务) 2、语言(未尝稍降辞色) 16. 次:1、编次。(吴广皆次当行《陈涉世家》)2、旅行或行军在途中停留。(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17. 箪:1、用箪装着(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2、古代装饭的圆形竹筐(一箪食,一豆羹)18. 当:1、承当,承受。(当之无愧)2、应当。(当奖率三军《出师表》)3、将要。(今当远离) 4、对着,向着。(木兰当户织《木兰诗》)5、值,正在。(当时此,诸郡县苦秦吏者《陈涉世家》)6、抵挡。(“锐不可当”) 19. 道:1、道路。(会天大雨,道不通《陈涉世家》)2、道义。(伐无道,诛暴秦)3、方法。(策之不以其道《马说》)4、说,讲。(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20. 得:1、能够(二者不可得兼)2、得到、获得(故不为苟得) 3、同“德”,感激(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21. 等:1、同样(等死,死国可乎/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2、诸位,表多数(公等遇雨) 22. 敌:1、攻击(恐前后受其敌《狼》) 2、敌人(盖以诱敌《狼》) 23.吊:1、凭吊(为我吊望诸君之墓)2、慰问(人皆吊之) 24. 度:1、dúo估计、推测(孤不度德量力)2、渡过、越过(关山度若飞) 25. 端:1、画幅的右端(左手执卷端)2、正、端正(其人视端容寂) 26.恶:1、怎么(恶能无纪)2、厌恶(所恶有甚于死者) 27. 发:1、行动、发动(四夷之所惮以不敢发)2、发射(见其发矢十中八九) 3、起,被任用(舜发于畎亩之间) 4、征发(发闾左�m戍渔阳九百人)5、开放(野芳发而幽香)6、

初中语文常用文言文词语解释(140个)

初中文言文常用词语总结 安 ①怎么安求其能千里也。(《马说》) ②养衣食所安。(《曹刿论战》) 比 ①等到比至陈。(《陈涉世家》) ②类比每自比于管仲。(《隆中对》) ③靠近其两膝相比者。(《核舟记》) 鄙 ①鄙陋、目光短浅肉食者鄙。(《曹刿论战》) ②见识短浅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 兵 ①兵士行收兵。(《陈涉世家》) ②兵器,武器兵甲已足。(《出师表》) 并一起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狼》) 策 ①马鞭执策而临之。(《马说》) ②鞭打、驱使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③记录策勋十二转(《木兰诗》) 诚 ①果真诚如是。(《隆中对》) ②的确,实在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 ③诚心帝感其诚。(《愚公移山》) 乘 ①[shèng] 量词,古时一车四马叫“乘”车六七百乘。(《陈涉世家》) ②坐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从 ①跟随从先人还家。(《伤仲永》) 隶而从者。(《小石 潭记》) 战则请从。(《曹刿论战》) ②由,自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小石潭记》) ③顺从,听从小惠未徧,民弗从也。《曹刿论战》) ④堂房亲属赠从弟。(《赠从弟》) 旦 ①日出的时候;早晨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木兰诗》) ②第二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陈涉世家》) 殆 ①有害思而不学则殆。(《〈论语〉十则》) ②大概此殆天之所以资将军。(《隆中对》) 道 ①道路会天大雨,道不通。(《陈涉世家》) ②道义伐无道。(《陈涉世家》) ③方法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④说,讲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堵墙环堵萧然。(《五柳先生传》) 而 ①表并列关系,不译中峨冠而多髯者。(《核舟记》) ②表承接关系,然后、接着温故而知新。(《〈论语〉十则》) ③表递进关系,而且望之蔚然而深秀者。(《醉翁亭记》) ④表转折关系,但是、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马 说》) ⑤表修饰关系,地、着(或不译) 久而乃和:(《送东阳马生序》) ⑥既而儿醒:时间副词词尾,不译(《口技》) 凡 ①凡是凡所应有。(《口技》) ②总共凡三往,乃见。(《隆中对》) 方 ①当……时方其远处海门。(《观潮》) 1

初中文言文单字解释总结

2.余:人称代词,我。 3.忆:回忆。 4.稚:幼小。 5.张目:张大眼睛。 6.明察秋毫:形容视力好。秋毫,鸟类到了秋天,重新生出来的非常纤细的羽毛。后用来比喻最细微的事物。 7.藐:小。 8.细:仔细。 9.故:所以 10.物外:这里指超出事物本身以外。 11.私:私下里,暗暗地。 12.于:在。 13.则:那么,就。 14.或:有时。 15.项为之强(jiāng):脖子因此变僵了。项:颈(jìng),脖颈(gěng)。强,通“僵”,僵硬的意思。 16.素:未染色的。素帐:未染色的帐子。(或白色的帐子) 17.徐:慢慢地。 18.以:用。 19.使:让。 20.而:并且。 21.作:当做。 22.观:景观。 23.唳(lì )鸟鸣。 24.为之:因此。 25.怡然:安适、愉快的样子。然,……的样子。 26.以……为……:把……比作……。 27.怡然:安适、愉快的样子。怡然自得:形容安适愉快而满足的样子。 28.兴:兴致。 29..盖:原来 30.虾(há)蟆:癞蛤蟆。在古文中,“虾”相当于“蛤”(但在考试中一般不会出现) 31.方:正。 32.鞭:名词动用,用鞭子抽打 33.之:代词,它指虾蟆。 34.驱:驱赶。 35.庞然大物:体积庞大的东西(后来引申为外表上强大而实际很虚弱的东西)

37.林:森林 38.怡然自得:安适愉快而满足的样子。 39.私拟作:(我)暗暗把他们比作。 1.伤:哀伤,叹息 2.金溪:地名,现在江西金溪 3.民:平民百姓 4.世:世代 5.隶:属于 6.耕:耕田 7.生:生长到 8.年:岁 9.未:不;没有 10.尝:曾经 11.识:认识 13.书具:书写的工具(笔、墨、纸、砚等)。 13.忽:忽然 14.啼:出声地哭 15.求:要 14.异:对……感到诧异(意动用法) 17.焉:他,代指仲永 18.借旁近:就近借来。旁近,附近,这里指邻居 19.与:给 20.即:立即,立刻 21.书:书写,写 22.并:并且 23.自:自己 24.为:题写 25.名:名字 26.其:这 27.以:把 28.养:奉养,赡养 29.收族:团结宗族。收:聚,团结 30.为:当做,作为 31.意:主旨(中心,或文章大意) 32.传:传送 33.一:全 34.观:观看

初中必背文言文注释(语文版)

论语六则孔子春秋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二)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三)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四)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五)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六)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木兰诗乐府诗集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三峡郦道元北魏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3),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至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注解: (1)自:在,此处有“在”之意。三峡:指长江上游重庆、湖北两省间的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三峡全长实际只有四百多里。 (2)略无:完全没有。阙:通“缺”,空缺 这里是中断。 (3)嶂(à):直立像屏障的山峰。 (4)自非:如果不是。 (5)亭午:正午。夜分:半夜。 (6)曦(xī):日光,这里指太阳。 (7)夏水襄陵:夏天江水漫上了山陵。襄,漫上。陵,山陵。襄陵:漫上山陵。 (8)沿:顺流而下(的船)。溯(sù):逆流而上(的船)。 (9)或:有时。王命:皇帝的圣旨。宣:宣布,传达。 (10)朝发白帝:早上从白帝城出发。白帝:城名,在重庆奉节东。朝:早晨 (12)虽:即使。奔:飞奔的马。御风:驾着风。 (13)不以:不如。此句谓和行船比起来,即使是乘奔御风也不被认为是(比船)快。或认为“以”当是“似”之误。(见清赵一清《水经注刊误》)疾:快。 (14)素湍:白色的急流。素:白色的。绿潭:碧绿的潭水。 (15)回清倒影:回旋着清波,倒映出山石林木的倒影。 (16)绝巘(yǎn)(写作“山献”):极高的山峰。绝:极。巘:山峰,山顶。 (17)悬泉:悬挂着的泉水。飞漱:飞泻冲荡。漱:冲荡。 (18)清荣峻茂:水清,树茂,山高,草盛。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