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课《印度的殖民化和印度人民的抗英斗争》教案(二)华东师大版

合集下载

九年级历史上册《殖民地人民的抗争》教案、教学设计

九年级历史上册《殖民地人民的抗争》教案、教学设计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点
1.殖民地人民的抗争历程及其历史意义。
2.世界史上重要抗争事件的时间、地点、经过及其影响。
3.殖民地人民抗争的原因、策略和成果。
(二)教学难点
1.帮助学生理解殖民地人民抗争的复杂性和多样性,避免简单化、片面化理解。
2.引导学生深入分析抗争事件背后的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
2.各组进行课堂汇报,分享学习成果。
四、情感教育
1.教师通过讲解、案例分析,引导学生理解殖民地人民抗争的精神内涵。
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激发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
五、课堂小结
1.教师引导学生梳理所学知识,形成知识体系。
2.学生总结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提出改进措施。
六、课后作业
1.设计富有思考性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2.列出至少三个亚非拉地区的殖民地抗争事件,分析其抗争策略和影响。通过对比分析,总结殖民地人民抗争的共同点和特点。
3.结合所学内容,思考殖民地人民抗争对当代世界的启示。要求撰写一篇不少于300字的感悟文章,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考。
4.设计一份关于殖民地人民抗争的图表,内容包括时间、地点、主要事件和影响。要求图表设计美观、清晰,便于他人理解。
5.阅读拓展资料,了解一个感兴趣的及个人的感悟。
作业要求:
1.学生需按时完成作业,注意书写规范,保持卷面整洁。
2.作业完成后,认真检查,确保内容完整、准确。
3.家长协助督促孩子完成作业,关注孩子的学习进度和思考过程。
4.教师在批改作业时,关注学生的思考深度和观点表达,给予及时的反馈和指导。
3.分组合作,交流分享: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针对特定抗争事件进行深入研究,然后进行课堂汇报,促进生生之间的交流与分享。

第21课 印度的殖民化和印度人民的抗英斗争教学设计与反思

第21课 印度的殖民化和印度人民的抗英斗争教学设计与反思
模板
基本信息
课题
华东师大版第七单元第21课印度的殖民化和印度人民的抗英斗争
作者及工作单位
江西省上饶市余干县康山初中
黄志刚
教材分析
本课属第七单元殖民扩张和殖民地人民的抗争。第七单元主要讲述西方殖民者对亚非拉国家和地区的殖民扩张和掠夺,以及灾难深重的亚非拉人民不断起而抗争,而本课就是亚非拉中亚洲的代表。通过学习本课要能讲述英国殖民者克莱武在印度疯狂掠夺的史实,认识殖民扩张和掠夺是英国最早成为资本主义工业强国的重要条件之一。同时,要能概述章西女王领导反抗殖民统治斗争的主要事迹,体会殖民地国家和人民反抗殖民侵略的正义性。本单元与第六单元同属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派生范畴,对本单元的学习,能深入体会近代资本主义原始积累,充满着血腥气味和肮脏的东西,它极大地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在给亚非拉国家和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的同时带来了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为资本主义统治的巩固与扩大及其在世界范围内确立起到了重要作用,即是本课与本单元在教材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A、十三行B、印度公司C、美国公司D、东印度公司
5、章西女王之所以被称为印度的民族英雄,是因为【】
A、她是印度的一位封建王公
B、她保住了章西的位置
C、她领导印度民族起义,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者
D、她使章西地区免受英国的殖民统治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814年——1835年,印度输入英国的棉布从125万匹跌到30多万匹。而同一时期中,英国输入印度的棉纺织业品由不足100万码增加到5100万码以上……往日工业发达和人口稠密的城市,如卡达遭受到了毁灭性破产。人口从1827年的15万人锐减到3万人……印度总督本丁克承认:“悲惨的情况在商业史上时无与伦比的,棉纺织工人的白骨使印度平原都白成一片了。”

九年级历史上册5.2殖民地的反抗教案中图版

九年级历史上册5.2殖民地的反抗教案中图版

第 2 课殖民地的抗争[教课目的]1、知识与能力目标:经过本课学习,使学生理解,欧洲资本主义发展早期的资来源始累积,与罪恶的奴隶贸易和残忍的殖民打劫亲密有关,西方殖民者“三角贸易”和英国在印度的殖民打劫,都是最有力的证明。

认识:西班牙、葡萄牙在拉丁美洲的殖民统治,英国在印度的殖民统治,激起殖民地人民抗争殖民统治和殖民打劫的斗争,19 世纪迸发了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运动和印度的民族大起义。

2、感情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经过本课的学习和研究指引学生初步学会运用历史和现实联系的思想方法,来剖析思虑拉丁美洲和亚洲长久落伍的原由,激发学生奋发图强的民族责任感。

[ 要点和难点 ]要点:“三角贸易”和英国对印度的殖民打劫;玻利瓦尔、章西女王。

难点:英国对印度殖民打劫的结果和影响;殖民地人民抗争殖民统治的原由。

[ 教课方法 ] 运用启迪式和问题目标教课法。

[ 教课过程 ]一、导入新课:指引学生回首上一课内容,而后发问:“新航路开拓此后,西欧哪些国家开始走上对外殖民扩充的道路?”学生回答后再问:“欧洲殖民者在美洲的主要殖民打劫方式有哪些?”“这些殖民掠夺方式给美洲带来了什么样结果和影响?”学生回答后,老师重申:因为大量当地印第安人受到屠戮,致使美洲殖民者的栽种园劳动力紧缺,而后引出奴隶“三角贸易”这个主题。

二、解说新课:(一)罪恶的“三角贸易” :1)是罪恶的奴隶贸易的背景,2)是罪恶的奴隶“三角贸易”的简单经过,三是罪恶的奴隶贸易给西方殖民者带来的影响。

学习本目时,可连环设问,层层递进,最后指引学生揭露奴隶贸易的实质,就是血腥的资本累积。

指引学生阅读课文《“ 三角贸易”表示图》,而后发问:“西欧的奴隶商贩们是怎样进行‘三角贸易’的,请联合地图加以说明” 。

学生回答后,老师重申,一趟“三角贸易” ,西方奴隶商贩能够赢利数倍,所以,西方殖民者你追我赶,奴隶贸易几百年不衰,资本主义发展最快的英国更是青出于蓝。

请同学思虑:“几百年的奴隶贸易对非洲,对欧洲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 同学回答后,老师进一步重申,奴隶贸易为欧洲累积了巨额资本,推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但却给非洲大陆带来了长久的贫穷,以此打破本课难点。

2021年九年级历史上册《殖民地人民的抗争》教案 新人教版

2021年九年级历史上册《殖民地人民的抗争》教案 新人教版

2021年九年级历史上册《殖民地人民的抗争》教案新人教版课型:新授教学模式:三环节合作探究教具:多媒体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西班牙、葡萄牙在拉丁美洲的殖民统治,英国在印度的殖民统治,激起殖民地人民反抗殖民统治和殖民掠夺的斗争,19世纪爆发了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运动和印度的民族大起义。

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印度民族大起义和拉丁美洲独立战争爆发的原因,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正确分析历史现象的基本方法和能力;通过引导学生学习和概述章西女王和玻利瓦尔领导反抗殖民统治斗争的主要事迹,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辩证的观点,分析和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认识历史人物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杰出影响和作用,其爱国主义优秀品质,值得学习和推崇。

通过本课的学习和探究引导学生初步学会运用历史和现实联系的思维方法,来分析思考拉丁美洲和亚洲长期落后的原因,激发学生发奋图强的民族责任感。

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请同学们看课题,思考殖民地人民为什么抗争,抗争什么?学生:预习课文,自主学习。

注意本课两大内容的共同之处。

(二)教师引领,自学探究:一、印度民族英雄——章西女王展示:看“英国对印度等地的侵略”示意图思考:这反映出印度的一种什么形势?学生:这反映印度三分之二的土地已经被英国侵占,印度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

展示:材料1 1757年,克莱武指挥军队侵占了孟加拉。

他放手让部下抢劫,自己一人就抢走价值23万英镑的金银财宝。

材料2 为了满足英国国内工业的需要,英国殖民当局要求印度农民多种棉花,少种粮食。

英国把印度的棉花加工成布匹再返销印度,印度的手工棉纺织业原来很发达,开始印度的手摇纺车毕竟竞争不过英国的纺织机器。

······英国驻印度的一个总督也不得不承认:“悲惨的境况在商业史上是从未有过的。

棉织工人的白骨使印度平原都白成一片了。

”思考:对比以上两则材料,说明英国对印度的剥削方式发生了什么改变?原因是什么?对印度造成了什么影响?(对比分析——由直接掠夺变为掠夺原材料、倾销商品。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9课 古老印度的抗争教案2 北师大版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9课 古老印度的抗争教案2 北师大版
贪婪的殖民者
—英国
侵略机构
代表物
对英国的影响
其他侵略者
对印度的
自学指导二请同学们参照自学指导开始自学,先用5分钟看课本P50-51(“顽强而悲壮的反抗”)内容。
顽强而悲壮的反抗
时间
根本原因
导火线
领导阶级
主力
结果
影响
4、课堂小结
史地结合,回顾印度文明辉煌的过去,引入新课。
利用历史图片,历史史料从中获取有效的历史信息,养成探究式学习方法。
列表归纳概括印度民族大起义,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二、展示学习目标。
1、知道英国对印度的殖民掠夺给英国和印度带来的影响。认识殖民扩张和掠夺是英国最早成为资本主义工业强国的重要条件之一
2、知道1857—1859年印度民族大起义爆发的原因及章西女王的主要事迹。
三、探究新知。
自学指导一请同学们参照自学指导开始自学,先用5分钟时间看P48-49(“贪婪的殖民者”)内容,熟记重点知识。
过程与
方法
查找相关资料,了解古印度的文明史,比较东西方文明的差异,认识东西方文明在交融碰撞时,古老印度受到西方现代文明的冲击。
阅读课文,了解17―18世纪英国对印度的殖民侵略和掠夺的情况,认识英国的殖民扩张给印度和英国带来的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英国殖民掠夺的史实,认识殖民扩张的本质。
通过讲述章西女王的英勇事迹,体会殖民地国家和人民反抗殖民侵略的正义性和合理性,初步形成历史正义感和反对侵略、热爱和平的历史责任感。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
重点
知道英国对印度进行了侵略扩张的史实,了解印度人民顽强而悲壮的反抗英军的史实,概述章西女王的英勇事迹,培养学生初步形成历史正义感和热爱和平的观念。

2021年九年级历史上册第课《印度的殖民化和印度人民的抗英斗争》教案(二)华东师大版

2021年九年级历史上册第课《印度的殖民化和印度人民的抗英斗争》教案(二)华东师大版

2021年九年级历史上册第课《印度的殖民化和印度人民的抗英斗争》教案(二)华东师大版2021年九年级历史上册第21课《印度的殖民化和印度人民的抗英斗争》教案(二)华东师大版【学习提示】学习本课,应从英国征服印度、印度民族大起义两个方面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关于英国征服印度,要求学生了解17—18世纪英国对印度的侵略活动、英国殖民者对印度的殖民统治、殖民者克莱武在印度疯狂掠夺的史实、殖民掠夺的影响。

关于印度民族大起义要求学生知道1857---1859年印度民族达起义爆发的原因,概述章西女王领导反抗殖民统治斗争的主要事迹。

【课文撷英】本课的基本概念和重点语句:【重点精析】1、如何理解亚洲革命风暴的双重性质?亚洲革命风暴总的来说具有反对殖民主义和反封建主义的双重性质。

为了反抗资本主义列强的殖民掠夺,亚洲各国人民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反对殖民主义的民族解放运动;西方殖民侵略者为了维护自己的殖民统治,竭力要保留当地落后的封建关系,并与当地封建势力相勾结。

而亚洲许多国家的封建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也甘愿同殖民者相勾结。

因此,在有的国家里,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交织在一起,使得这些国家的斗争同时具有反封建主义的性质。

2、工业革命前后,列强对外侵略扩张的目的、方式和结果有什么不同?①工业革命前,列强对外侵略的目的是掠夺财富,积累资本。

方式主要是赤裸裸的掠夺。

结果是大量金银财富流入列强国内。

②工业革命后,列强对外掠夺的目的是强占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方式主要以经济军事入侵相结合,抢占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结果使资本主义在世界确立了统治地位,把世界各地都囊括进了资本主义的世界体系之中。

【疑难点拨】印度民族大起义的原因:①英国殖民者在印度采取高压手段进行统治,大肆掠夺,造成印度社会经济状况急剧恶化,引起印度社会各阶层的普遍不满。

(根本原因)②印度土兵由于备受民族压迫和宗教歧视,以及生活待遇的恶劣,反英情绪不断高涨,建立了许多秘密组织,进行反英活动。

第21课 印度的殖民化和印度人民的抗英斗争 教案02

第21课 印度的殖民化和印度人民的抗英斗争 教案02

第21课印度的殖民化和印度人民的抗英斗争【内容标准】1、讲述英国殖民者克莱武在印度疯狂掠夺的史实,认识殖民扩张和掠夺是英国最早成为资本主义工业强国的重要条件之一。

2、概述章西女王领导反抗殖民统治斗争的主要事迹,体会殖民地国家和人民反抗殖民侵略的正义性。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识记章西女王领导的印度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史实。

分析殖民扩张和掠夺是英国最早成为资本主义工业强国的重要条件之一2、过程与方法:以讲述为主的教学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殖民扩张与掠夺的野蛮性和残酷性。

【教学要点】重点:英国对印度的殖民统治。

难点:印度民族大起义。

【导入新课】复习上一课时重点知识导入。

【新课探究】一、英国征服印度1、开始时间:17世纪2、机构:东印度公司东印度公司介绍:17~19世纪中期英国对东方(主要是对印度和中国)进行商业垄断贸易和殖民扩张的组织。

全称对东印度群岛贸易的英国商人联合公司。

总部设在伦敦。

英国东印度公司成立于1600年,由伦敦一群冒险家和商人组成,逐渐发展成为拥有军队、军舰,以及在印度具有宣战、媾和等特权的集政治、商业和军事为一体的强权组织。

3、人物:克莱武4、过程:17世纪初,英国开始侵入印度。

1757年,克莱武率领英军通过普拉西战役,占领孟加拉省,标志印度开始沦为英国的殖民地。

18世纪末,英国对殖民地征服步伐加快。

19世纪中期,基本控制整个印度。

5、影响:①英国在印度掠夺了巨额财富,发展国内经济;同时也为英国工业生产提供了巨大的海外市场,进一步刺激了工业的发展,促使英国迅速成长为资本主义工业强国。

②英国的殖民统治给印度带来了贫穷和灾难.二、印度民族大起义1857年-1859年印度反英民族大起义讨论明确:(1)原因:英国在印度实行疯狂的殖民掠夺和残酷的殖民统治。

详细讲述:①英国殖民者在印度采取高压手段进行统治,大肆掠夺,造成印度社会经济状况急剧恶化,引起印度社会各阶层的普遍不满。

(根本原因)②印度土兵由于备受民族压迫和宗教歧视,以及生活待遇的恶劣,反英情绪不断高涨,建立了许多秘密组织,进行反英活动。

第1课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 教案

第1课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  教案

努力奋斗的愿望!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19世纪在拉丁美洲和印度相继爆发的反抗斗争,去认识殖民地人民反抗殖民侵略与扩张斗争的正义性和寻求民族独立的合理性。

讲授新课一、拉丁美洲独立运动(一)殖民统治下的拉丁美洲拉丁美洲指今天美国以南的所有美洲地区。

这一地区从16世纪初开始成为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地,以西班牙和葡萄牙语为主要官方语言,而这两种语言都属拉丁语系,因此,这一地区又被称为“拉丁美洲”。

到19世纪初,拉丁美洲的绝大部分地区仍处于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统治下(除巴西是葡萄牙的殖民地以外,其余地区基本上处于西班牙的殖民统治下)(二)背景(原因)18世纪末19世纪初,在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下,拉丁美洲地区掀起了一场反抗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运动,起义烽火燃遍了北起墨西哥、南到阿根廷的广大地区。

(三)领导者(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1.在南美洲北部地区:玻利瓦尔;2.在南美洲南部地区:圣马丁(三)过程在南美洲北部地区,玻利瓦尔解放黑人奴隶,承诺胜利后分给起义士兵土地。

大批印第安人、黑人和混血种人参加起义部队。

1819年,玻利瓦尔率领队伍,克服艰难险阻,越过常年积雪的板书设计教学总结通过学习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和印度民族大起义的背景,我们知道殖民掠夺和压迫是殖民地人民抗争的根本原因;学习的过程中,我们认识了三位民族英雄:玻利瓦尔、圣马丁和章西女王。

他们为争取民族独立不屈不挠、奋勇抗争、坚持到底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和印度民族大起义都沉重打击了殖民统治,表现出反抗殖民压迫,争取民族解放的决心和勇气。

教学反思本节课教学通过使用历史图片、文字材料创设情境,激发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课堂效率。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通过历史问题的讨论,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增强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加强学生之间的沟通,激发学生探讨问题、解决问题的欲望。

但在基础知识的掌握方面,学生对以往知识遗忘的较多,比如在问到“印度民族大起义的同时期,中国也发生了类似的运动(太平天国运动)时,大多数学生都不能正确回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年九年级历史上册第21课《印度的殖民化和印度人民的抗英
斗争》教案(二)华东师大版
【学习提示】
学习本课,应从英国征服印度、印度民族大起义两个方面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关于英国征服印度,要求学生了解17—18世纪英国对印度的侵略活动、英国殖民者对印度的殖民统治、殖民者克莱武在印度疯狂掠夺的史实、殖民掠夺的影响。

关于印度民族大起义要求学生知道1857---1859年印度民族达起义爆发的原因,概述章西女王领导反抗殖民统治斗争的主要事迹。

【课文撷英】
本课的基本概念和重点语句:
【重点精析】
1、如何理解亚洲革命风暴的双重性质?
亚洲革命风暴总的来说具有反对殖民主义和反封建主义的双重性质。

为了反抗资本主义列强的殖民掠夺,亚洲各国人民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反对殖民主义的民族解放运动;西方殖民侵略者为了维护自己的殖民统治,竭力要保留当地落后的封建关系,并与当地封建势力相勾结。

而亚洲许多国家的封建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也甘愿同殖民者相勾结。

因此,在有的国家里,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交织在一起,使得这些国家的斗争同时具有反封建主义的性质。

2、工业革命前后,列强对外侵略扩张的目的、方式和结果有什么不同?
①工业革命前,列强对外侵略的目的是掠夺财富,积累资本。

方式主要是赤裸裸的掠夺。

结果是大量金银财富流入列强国内。

②工业革命后,列强对外掠夺的目的是强占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方式主要以经济军事入侵相结合,抢占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结果使资本主义在世界确立了统治地位,把世界各地都囊括进了资本主义的世界体系之中。

【疑难点拨】
印度民族大起义的原因:
①英国殖民者在印度采取高压手段进行统治,大肆掠夺,造成印度社会经济状况急剧恶化,引起印度社会各阶层的普遍不满。

(根本原因)
②印度土兵由于备受民族压迫和宗教歧视,以及生活待遇的恶劣,反英情绪不断高涨,建立了许多秘密组织,进行反英活动。

③1857年,密拉特城85名土兵因公开拒绝使用涂有猪油牛脂的子弹遭到逮捕,激起了印度军民的愤怒。

(直接原因)
【基础训练】
一、选择题(将正确选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英国对印度的殖民统治开始于()
A、14世纪
B、15世纪
C、17世纪
D、18世纪
2.19世纪中期,印度民族大起义中成为起义领导者的是()
A、农民
B、封建王公
C、资产阶级
D、印度皇帝
3.1857—1859年印度民族大起义中最杰出的女英雄是()
A、章西女王
B、杜桑·卢维杜尔
C、伊达尔哥
D、印度皇帝
二、填空题
4.17世纪开始殖民活动的英国负责对印度等亚洲国家殖民侵略的公司是。

5.从18世纪中期开始,英国对印度发动侵略战争,当时率领军队侵占孟加拉的殖民头子是。

6.1857—1859年的印度民族起义,反对的是国的殖民统治,起义席卷了印度中心地区的许多地方,一些、、加入到起义队伍之中,成为起义的领带者。

其中成为印度人民歌颂的民族女英雄。

三、填图析图
7.下图人物是。

四、材料解析
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不列颠的侵略打碎了印度的手织机,毁掉了它的手纺车。

英国起先是把印度的棉织品撤出了欧洲市场,然后是向印度斯坦输出棉纱,最后是英国的棉织品泛滥于这个棉织品的故乡。

……不列颠的蒸汽机和科学在印度斯坦全境彻底摧毁了农业和制造业的结合。

————马克思
材料二:英国在印度斯坦造成社会革命完全是受其卑鄙的利益所驱使,而且谋取这些利益的方式也很愚蠢。

……英国不管干了多少罪行,它造成这个革命毕竟是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

————马克思
请回答:
①从材料一可看出印度社会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②怎样理解材料二中马克思的结论?
五、问答题
9.克莱武在印度进行掠夺的事实,说明了英国殖民者的本性怎样?
10. 印度民族大起义爆发前夕,一个英国驻印度的总督说:“棉织工人的白骨使印度平原都白成一片了。

”由此可见,这场起义爆发的原因是什么?
【拓展提高】
11.你能想起和章西女王同时期中国发生了什么类似的大事吗?结果怎么样?
12.马克思《不列颠在印度的统治》摘录:“不列颠入侵者打碎了印度的手织机,毁掉了它的手纺车……不列颠的蒸汽机和科学在印度斯坦全境彻底摧毁了农业和制造业的结合。


组织学生思考:欧洲殖民者的侵略活动对人类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哪些作用?
【史林采风】
章西女王
拉克希米·巴依(1835—1858)是中印度北部章西土邦的女王,亦称章西女王。

她是1857~1859年印度民族大起义的领导者之一。

拉克希米·巴依生于贝拿勒斯。

儿童时就学会了骑马、射箭。

1842年,年仅8岁的她嫁给了章西土王,成为章西王后。

1853年她的丈夫去世,没有留下儿子,她以章西女王的身份,开始执政。

英国殖民当局以章西王绝了男嗣为借口,兼并了章西的领土,还抢走了章西王留下的大部分财产。

章西女王义愤填膺,当着英国殖民官吏的面说:“我决不放弃我的章西!”1857年5月印度民族大起义开始后,章西女王也于6月初在章西发动起义。

起义胜利后,拉克希米·巴依再度登上章西的王位。

1858年3月,英国殖民当局在集中兵力攻下德里、勒克瑙后,向章西进攻。

章西女王担任了起义
军的总指挥,在城内东奔西走,组织反击。

4月,章西城被攻陷,女王经人劝说,连夜突围,到外地坚持斗争。

在瓜廖尔根据地,女王自愿担任了东门的防守任务。

在战斗中,女王被英国骑兵包围,她毫无惧色,独自一人还击包围她的敌人。

一个英国骑兵从后面向女王的头上砍了一刀,女王的头部受了伤,但她仍骑在马上挥舞佩刀。

前面的敌人又向她的胸部砍了一刀,女王头部胸部鲜血直流,还是用尽最后一点力气把前面那个敌人砍翻在地。

章西女王牺牲时年仅23岁。

第21课印度的殖民化和印度人民的抗英斗争
一、选择题
1.C 2.B 3.A
二、填空题
4.英国东印度公司 5.克莱武 6.王公贵族土邦地主章西女王
三、填图析图
7.章西女王
四、材料解析题
8.①自然经济逐渐解体,印度开始沦为英国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市场,被纳入英国资本主义殖民经济体系。

工业革命大大增强了资产阶级征服世界的能力。

②英国的殖民扩张及统治给印度人民带来了苦难和贫困,同时在客观上冲击了这些地区落后的社会经济体制,传播了资本主义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破坏了殖民地原有的自然经济,引起了经济的深刻变化,充当了历史发展的不自觉的工具。

五、问答题、拓展提高题
9.①他率军侵占孟加拉,不但放手让部下抢劫,而且自己独吞价值25万英镑的金银财宝。

事后他居然后悔自己当时抢得太少,国会居然还认为他“对国家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予以表彰。

②这说明了英国殖民者的本性贪婪无耻。

10.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后,进一步加紧对印度的经济剥削和政治统治,印度社会民不聊生,人们被迫奋起抗争。

11.提示:太平天国运动,失败了。

12.①“三角贸易”和殖民掠夺是欧洲殖民者的主要侵略活动方式,是资本主义初期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途径。

这些侵略活动使得大量的财富流入欧洲,为欧洲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资金;但是也给非洲和印度等国家和地区带来了无穷的灾难。

②“三角贸易”和殖民侵略实际上也是人类历史上不同文明之间的一次冲撞和整合,这个过程与古代战争一样,既有残酷野蛮的一面,也有传播先进科技文化成果的一面。

由于人类文明是人类智慧和良知的结晶,随着它的发展脚步,人类不同文明之间的整合应当越来越倾向于和平交融的方式。

40831 9F7F 齿y22609 5851 塑38430 961E 阞31901 7C9D 粝27352 6AD8 櫘26905 6919 椙 22971 59BB 妻40385 9DC1 鷁25650 6432 搲(38068 94B4 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