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社会学第1阶段练习题

合集下载

大学城市社会学考试(习题卷1)

大学城市社会学考试(习题卷1)

大学城市社会学考试(习题卷1)第1部分:单项选择题,共17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1.[单选题]美国城市化开始于19世纪中后期,到( )基本实现了城市化。

A)20世纪20年代B)20世纪30年代C)20世纪40年代D)20世纪50年代答案:A解析:2.[单选题]美国社会学家( )认为,城市本身就是一种生活方式,是城市社会学的研究对象A)沃思B)帕克C)韦伯D)拉约尔答案:A解析:3.[单选题]( )将整个国家所有的人口都界定为城市人口。

A)美国B)新加坡C)德国D)英国答案:B解析:4.[单选题]新城市社会学理论是1981年由美国社会学家( )所提出的。

A)帕克B)韦伯C)拉约尔D)纽曼答案:A解析:5.[单选题]一般认为,现代郊区化起源于( )。

A)20世纪初期B)20世纪中叶C)20世纪末期D)21世纪初期答案:B解析:6.[单选题]德国社会学家齐美尔对现代社会中人们的心理特点进行了归纳,下列哪项是不正确的?A)理性B)极强的时间观念C)个人主义D)集体主义答案:D解析:7.[单选题]城市化水平达到( )的时候,一个传统的乡村社会基本达到现代城市水平A)20%B)50%C)60%D)75%答案:B解析:8.[单选题]从实践来看,我国目前的社区建设大多以基层( )作为操作单位。

A)法定社区B)自然社区C)整体社区D)局部社区答案:B解析:9.[单选题]一般认为,现代的郊区化起源于( ),其实质是城市人口流向郊区,中心区的人口增长低于人口迁出的过程。

A)20世纪初B)20世纪中叶C)20世纪晚期D)21世纪初答案:B解析:10.[单选题]( )的《济贫法》和德国的《汉堡福利制度》使得社会救助工作制度化、科学化,开启了以社会救助为目标的社区建设。

A)英国B)法国C)美国D)挪威答案:A解析:11.[单选题]下列选项不属于社区的构成要素的是:A)具有一定时间持续性和地域性连带的社会组织单位B)社区意味着一种结构、一种意识和一种秩序C)社区是一套完整的组织网络系统D)社区经济基础答案:D解析:12.[单选题]( )突发公共事件是指较小范围内的公共安全、政治稳定和社会经济秩序造成严重危害或威胁,已经或可能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事件。

《城市社会学》题集

《城市社会学》题集

《城市社会学》题集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1.城市社会学作为社会学的一个分支,主要关注哪个领域的研究?( )A. 城市经济发展规律B. 城市居民的心理状态C. 城市中人类社会活动及其与社会结构、环境的相互关系D. 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答案:C2.下列哪位学者提出了著名的“同心圆模型”,用以描述城市空间结构?( )A. 马克思B. 韦伯C. 伯吉斯D. 杜尔凯姆答案:C3.城市化进程中,哪种现象描述了人口从农村地区向城市地区迁移的过程?( )A. 逆城市化B. 再城市化C. 人口城市化D. 城乡一体化答案:C4.在城市社会分层中,哪个阶层通常拥有较高的社会地位、经济收入和职业声望?( )A. 上层阶级B. 中产阶级C. 下层阶级D. 工人阶级答案:A5.下列哪项不属于城市社区的基本功能?( )A. 社会控制B. 社会服务C. 社会整合D. 经济生产(注:此选项指的是社区作为直接经济生产单位的功能,而非社区内经济活动)答案:D6.城市社会学中的“社会运动”通常指的是什么?( )A. 城市居民的日常休闲活动B. 城市居民为了特定目标而进行的集体行动C. 城市中的体育运动D. 城市中的文化交流活动答案:B7.下列哪项是描述城市社会空间分异的一个主要因素?( )A. 城市居民的年龄分布B. 城市居民的性别比例C. 城市居民的收入水平D. 城市居民的民族构成答案:C8.在城市规划与发展中,哪种理念强调城市发展与环境保护、社会公平的协调?( )A. 经济发展优先B. 可持续发展C. 城市化速度最大化D. 城市规模扩张答案:B9.下列哪项是城市社会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领域,涉及城市居民如何利用城市空间和设施进行日常活动?( )A. 城市经济学B. 城市地理学C. 城市时间地理学D. 城市生态学答案:C(注:此处“城市时间地理学”是借用时间地理学的概念,强调时间在城市居民活动中的重要性,虽非标准术语,但用于本题中以增加题目多样性)10.下列哪项不属于城市社会问题的范畴?( )A. 城市贫困B. 城市犯罪C. 城市住房紧张D. 城市绿化率高 (注:此选项为反向选项,描述的是城市环境的积极面)答案:D二、填空题(共7小题,每题3分,共21分)1.城市社会学起源于______世纪末至______世纪初的欧美国家,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发展而逐渐形成。

社会学:城市社会学必看题库知识点(题库版)

社会学:城市社会学必看题库知识点(题库版)

社会学:城市社会学必看题库知识点(题库版)1、单选在城市的起源上,认为商品经济发展和商品交换导致城市出现的是()。

A、防御说B、集市说C、私有制说D、地利说正确答案:B2、问答题结合实际谈谈我国推进公共参与(江南博哥)城市行政管理的意义。

正确答案:A、公众参与是城市行政管理现代化的需要。

B、公众参与是一种新的城市行政管理概念。

C、公众参与有利于提高城市行政管理的效率。

D、公众参与城市行政管理是保证公众利益的有效途径。

值得注意的是,公众参与城市行政管理不能一蹴而就,必须与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与文化背景相适应。

3、名词解释代内流动正确答案:指一个人一生中在职业和地位方面的水平的或垂直的流动。

4、问答题城市生态问题的表现有?正确答案:1)城市人口膨胀2)城市气候特殊化3)城市供水紧张4)城市“热岛现象”普遍5)城市环境污染严重6)城市绿化锐减5、多选城市发展指标的功能有()A、反映规划B、规划管理和调控C、预测D、比较和评价正确答案:A, B, C, D6、问答题建国后我国城市化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正确答案:1949-1957年城市化起步阶段;1958-1960年爆发性的工业化引起超高速城市化阶段;1961-1965年工业调整时期第一次逆城市化阶段;1966-1976年工业化停滞时期的第二次逆城市化阶段;1977年至今改革开放之后的高速城市化阶段。

7、问答题简述转型期我国城市代际流动的六大特点?正确答案:(1)城镇范围内代际流动的比率相当高,传统上的“子承父业”有了极大的改变,高达60%~70&的人从事着与父辈不同的职业;(2)城市中流动总趋势呈向上流动,即从事脑力型职业的人数比重越来越大,而从事体力型职业的人数比重越来越小;(3)各社会阶层在社会流动上各有其特征;(4)工人阶层的流动存在很大的问题,其代际间的世袭率很高,而流入率很低;(5)各阶层子代的流动机会是不平等的;(6)流动中出现无序和越轨。

城市社会学第1阶段练习题

城市社会学第1阶段练习题

精品文档第一阶段练习题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城市社会学》分)(总分100考试科目:第一章至第三章考试层次:批次:学习中心(教学点)身份证号:学号:专业:得分:姓名:一、单项选择题分)分,共20(每题2 。

)1、沃思认为城市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城市生活方式、城市社会问题 D、城市化 B、城市社会关系 CA )。

2、卡斯特分析城市过程的核心概念是(D、社会空间 B、集体消费 C、环境感知A、产业全球化)的趋势。

3、城市发展以一定的地域为基础的城市群的共同发展,这体现了( D、生态化、集群化 C、知识化A、国际化 B )趋势。

4、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体现了城市发展的(、知识化生态化 DA、集群化 B、分散化 C、。

、西美尔着重研究了城市的()5 、社会规范、社会心理 DA、社会团结 B、社会整合 C )。

6、城市社会学基本完成了创立阶段的标志( B、涂尔干的理论发展A、芝加哥学派对城市理论的发展 D、滕尼斯的理论发展C、韦伯的理论发展。

)7、蕴含城市社会学端倪,第一个采用农村——城市连续统一体模式的是(滕尼斯的礼俗社会与法理社会A.涂尔干的机械团结与有机团结 B. 韦伯的合理性与非理性西美尔的都市与现代性 D.C. )、在伯吉斯的同心圆模型中,位于城市中央的是( 8 中心商业区 D.工人住宅带 C.贫民区 B.A.中产阶级住宅带)应用到城市分析中。

9、列斐伏尔将(、社会学范畴 C、政治学范畴、心理学范畴 D BA、经济学范畴)的关系有着深刻的洞解。

、凯文·林奇对城市空间与(10精品文档.精品文档A、地理环境B、经济发展C、人类行为D、科学技术二、多项选择题分)102分,共(每题1、在城市社会学研究中,常用的定性分析法有()。

A、系统分析法B、比较分析法C、定量分析法D、社会分析法2、下列反映我国近代城市发展特点的是()。

A.工商业城市与传统城市并存的二元结构B.具有浓厚的殖民地半殖民C.城市发展不平衡D.城市畸形发展3、下列正确反映中国封建社会城市发展特点的表述有()A.城市发展由北向南移动B.城市的商业职能突出C.城市体系完整,但功能分化不明显D.以封建统治为依托4、城市社会学常用的资料搜集方法有()A.问卷法B.访谈法C.观察法D.文献法5、从城市社会学学科本身来看,城市社会学有两大方法论传统是()A.实证主义B.理性主义C.反实证主义D.马克思主义三、填空题分)102(每题分,共)的关系。

城市社会学复习题课后练习题

城市社会学复习题课后练习题

3.城市生态城市社会学研究的方法体系。

(P22)个案研究与理论研究相结合统计资料与现场观测资料相结合对比研究与定位研究结合数理模型分析新技术应用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结合4.近代中国城市发展有哪些特点?(P17)工业城市与传统城市并存的二元结构城市发展具有浓厚的殖民地半殖民地色彩城市发展不平衡城市发展畸形5.现代城市发展的趋势? P42(1)国际化(2)集群化(3)分散化(4)生态化(5)人本化(6)知识化6、如何理解列斐伏尔所谓“空间是被生产出来的”的观点?列斐伏尔是城市政治经济学的重要代表人物,代表作《空间的生产》认为城市发展过程和其他生产过程一样,都是资本主义体系的产物,他将一直以来人们关注空间中事物的生产,转向“空间本身的生产”。

(2分)列斐伏尔断言“空间是社会的产物”,“空间从来就不是空洞的,他总蕴含着某种意义”。

(其一,物理的自然空间正在消失,自然只被视为质料,不同的社会制度的生产力已经用它来塑造各自特定的空间;其二,任何一个社会,任何一种生产方式,都会生产出它自身的空间;其三,理论复制了空间生产的过程;其四,如果空间是被生产的,如果有一个生产过程,我们就涉及到“历史”。

列斐伏尔空间理论的另一个重点关乎空间与国家的关系。

他确信在城市空间生产过程中,国家政治权利主导一切。

(1分)他还用“抽象空间”与“社会空间”一对概念说明空间问题上资本、国家与社会的复杂关系,并认为抽象空间与社会空间的冲突是社会的基本矛盾。

(1分)关于空间与行为的关系,列斐伏尔相信这是一个双重过程:空间塑造与影响行为,空间又是行为建构的结果,因为人们会改变空间以适应他们自己的需要。

7、根据新城市主义的观点,空间尺度与社会交往是怎样的关系?答:新城市主义是建筑与规划之间中主张复兴传统社区空间格局的运动。

城市环境的设计要满足一下要求:a、尺度要小,所有场所都可步行抵达;b、要有适当尺度的公共场所,以便人们有机会参与更大范围内的公共性活动或表达和维护他们的社群利益;c、社区的格局是混合型的,以便满足居民的购物、娱乐、学习、交往、接受公共服务等多方面的需要;d、居民与工作机会应该保持合理比例,原则上愿意工作的居民可得到的工作岗位在比例上是平衡的;e、创造有利于人们直接交往的人文环境;f、要有鲜明的街区建筑。

《城市社会学》练习题库参考答案

《城市社会学》练习题库参考答案

华中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城市社会学》练习测试题库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城市生态系统2.生活方式3.经验、事实4.法理社会5.适应城市6.城市研究中心7.防御说、私有制说、阶级说、集市说、地利说8.阳城9.行会组织10.长安11.城市12.城市地域13.库利14.工业布局理论15.房租、扇形理论16.生产力、经济基础、上层建筑17.霍曼斯、布劳、蒂鲍特、凯利18.开放性、流动性、流动性、复杂性、异质性19.霍夫曼系数20.集中型、扩散型21.发生阶段、发展阶段、成熟阶段22.附属型阶段、半独立型阶段、独立型阶段23.经济型、旅游型、公务型、探访型24.人口构成、产业结构、家庭构成、生活方式25.综合性、地区性、预见性、社会性26.雅典宪章27.自然、文化、社会组织28.物、人29.市长——议会制、市委员会制、市经理制30.法律手段、行政手段、经济手段二、简答题:1.城市社会学的主要研究课题是什么?答:中国城市化问题,城市流动人口问题,城市效益问题,城市中下作用问题,城市现代化问题,城市环境问题,城市生活方式问题,城乡关系问题,城市社会发展指标问题,城市管理问题。

2.当代西方城市社会学有哪些流派?答:市场化学派,亚社会学派,生存学派,生态综合体学派,经济学派,环境学派,技术学派,价值取向学派,社会权利学派。

3.早期城市的主要特征是什么?答:规模,人类早期城市有比过去各种聚落更多,更密集的人口;出现了非农人口;农业剩余产品的征收;有象征意义的公共建筑;已有文学和数学;产生应用科学;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工;雕塑艺术;远距离贸易;居民角色地缘关系取代了血缘关系。

4.我国封建社会城市发展的特点是什么?答:城市发展由北向南移动;城市行政职能突出;全国自上而下建立了较为完整的城市系统;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上,以封建统治为依托。

5.现在城市发展的规律有哪些?答:不同规模、不同功能的城市同时并存的规律;城市有单一功能向多功能、由封闭到开放的规律;城市和区域相互依存、彼此推动的规律;城市与乡村相互促进、共同繁荣的规律;城市人口规模与城市承载能力、城市建设与经济建设相适应的规律。

大学社会学:城市社会学试题及答案(最新版)

大学社会学:城市社会学试题及答案(最新版)

1、单项选择题德国经济史学家松巴特提出了(),强调连结城市各中心地的重要交通干线的作用。

A、增长极理论B、发展轴理论C、都市带理论D、成长三角理论本题解析:暂无解析2、问答题现代城市发展的趋势?(2)集群化(3)本题解析:(1)国际化(2)集群化(3)分散化(4)生态化(5)人本化(6)知识化3、名词解释城市文化融合本题解析:是指在城市文化传播过程中不同城市文化系统或文化元素之间相互借鉴、吸收、调整和适应的过程,具体表现为文化分化、文化整合和文化适应三个过程。

4、多项选择题我国城市社会学恢复以来,主要在以下领域中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

A、城市化研究B、城市社会问题C、城市规划研究D、城市生态与生态城市建设本题解析:暂无解析5、名词解释城市制度文化本题解析:又称中间层的城市文化。

是通过城市规范与制度体系现出来的文化形式。

6、填空题城市规划最终要通过()来实现。

本题解析:各项工程建设7、多项选择题下列属于社会空间方法理论要点的是()。

A、空间因素与社会因素同等重要B、空间因素不能作为独立的分析因素引入城市研究C、社会因素决定了人们与空间的关系D、在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上应用空间方法本题解析:暂无解析8、问答题城市有哪些生态过程?本题解析:把城市看作是一种永恒变动、不断调整的现象。

对空间利用方面不断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与结果进行分析是人类生态学的重要内容。

在既定城市中,群体或机构内部的自然关系的改变称之为“空间的流动性”,而引起这些变化的现实条件则属于生态过程。

生态过程包括浓缩与离散、集中与分散、隔离、侵入与接替。

9、填空题生态经济尘世的核心内容是()。

本题解析:全面发展10、问答题概念:城市性、城市生活方式、城市文化模式。

本题解析:⑴城市性:人类居住在城市地域共同体内形成的生活方式和特征。

⑵城市生活方式:①生态角度:人口基础、技术和生态秩序组成的物理结构。

②组织的观点:社会结构的特点,一系列的社会机构以及社会联系的一个典型的社会组织系统。

城市社会学第1阶段练习题

城市社会学第1阶段练习题

考试科目:《城市社会学》第一章至第三章(总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芝加哥学派认为城市社会学得研究对象就是()。

A、城市生态系统 B、城市社会问题C、城市化 D、城市社会关系2、( )开创城市社会问题研究得先河。

A、沃思B、默顿 C、涂尔干 D、帕克3、在城市社会学理论发展中出现得两个占主导地位得流派就是(),20世纪40年代后合流被几个结构功能主义学派取而代之。

A、人类生态学与社区学派B、芝加哥学派与马克思学派C、城市化学派与亚社会学派D、经济学派与环境学派4、下列学派中着重研究城市对人文生态及社会结构得影响,探讨农村社会向城市社会转变得过程与形态得就是( ).A、亚社会学派B、城市化学派C、生存学派D、经济学派5、下列学派中主张把人视为自然界得组成部分,认为人在城市时间与空间中得位置就是由城市中得各种亚文化因素决定得就是().A、生存学派B、经济学派C、亚社会学派 D、技术学派6、主张采用自然科学得方法解释客观得社会事实得就是( )。

A、人本主义学派B、实证主义学派C、历史唯物主义 D、辩证唯物主义7、在城市得起源上,认为商品经济发展与商品交换导致城市出现得就是( ).A、防御说B、集市说C、私有制说D、地利说8、城市产生得经济原因就是( ).A、生产力得发展B、商品生产与商品交换C、自然条件 D、社会条件9、城市发展得中心转移到“人得发展”上,以人为中心、全面满足人得需求成为现代城市发展得最高准则,体现了城市( )得发展趋势.A、国际化B、分散化C、人本化D、知识化10、沃思把城市特有得生活方式称为()。

A、现代性B、城市性C、异质性D、合理性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城市社会学与社会学得关系就是()。

A、一般与特殊得关系B、指导与被指导得关系C、相邻学科 D、城市社会学就是社会学得分支学科2、下列能反映城市社会学研究特点得就是()。

A、研究对象得整体性B、研究视角得动态性C、研究成果得应用性 D、研究主体得多元性3、我国城市社会学恢复以来,主要在以下领域中取得了丰硕得研究成果:( ).A、城市化研究B、城市社会问题C、城市规划研究D、城市生态与生态城市建设4、沃思描述了城市得基本特征包括()A、正规得控制机构B、次属关系C、生态专业化D、反社会行为增加5、下列属于社会空间方法理论要点得就是( ).A、空间因素与社会因素同等重要B、空间因素不能作为独立得分析因素引入城市研究C、社会因素决定了人们与空间得关系D、在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上应用空间方法三、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注重城市空间尺度与社会交往得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试科目:《城市社会学》第一章至第三章(总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芝加哥学派认为城市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

A、城市生态系统
B、城市社会问题
C、城市化
D、城市社会关系
2、()开创城市社会问题研究的先河。

A、沃思
B、默顿
C、涂尔干
D、帕克
3、在城市社会学理论发展中出现的两个占主导地位的流派是( ),20世纪40年代后合流被几个结构功能主义学派取而代之。

A、人类生态学与社区学派
B、芝加哥学派与马克思学派
C、城市化学派与亚社会学派
D、经济学派与环境学派
4、下列学派中着重研究城市对人文生态及社会结构的影响,探讨农村社会向城市社会转变的过程和形态的是()。

A、亚社会学派
B、城市化学派
C、生存学派
D、经济学派
5、下列学派中主张把人视为自然界的组成部分,认为人在城市时间和空间中的位置是由城市中的各种亚文化因素决定的是()。

A、生存学派
B、经济学派
C、亚社会学派
D、技术学派
6、主张采用自然科学的方法解释客观的社会事实的是()。

A、人本主义学派
B、实证主义学派
C、历史唯物主义
D、辩证唯物主义
7、在城市的起源上,认为商品经济发展和商品交换导致城市出现的是()。

A、防御说
B、集市说
C、私有制说
D、地利说
8、城市产生的经济原因是()。

A、生产力的发展
B、商品生产与商品交换
C、自然条件
D、社会条件
9、城市发展的中心转移到“人的发展”上,以人为中心、全面满足人的需求成为现代城市发展的最高准则,体现了城市()的发展趋势。

A、国际化
B、分散化
C、人本化
D、知识化
10、沃思把城市特有的生活方式称为()。

A、现代性
B、城市性
C、异质性
D、合理性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城市社会学与社会学的关系是()。

A、一般与特殊的关系
B、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
C、相邻学科
D、城市社会学是社会学的分支学科
2、下列能反映城市社会学研究特点的是()。

A、研究对象的整体性
B、研究视角的动态性
C、研究成果的应用性
D、研究主体的多元性
3、我国城市社会学恢复以来,主要在以下领域中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

A、城市化研究
B、城市社会问题
C、城市规划研究
D、城市生态与生态城市建设
4、沃思描述了城市的基本特征包括()
A、正规的控制机构
B、次属关系
C、生态专业化
D、反社会行为增加
5、下列属于社会空间方法理论要点的是()。

A、空间因素与社会因素同等重要
B、空间因素不能作为独立的分析因素引入城市研究
C、社会因素决定了人们与空间的关系
D、在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上应用空间方法
三、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
1、()注重城市空间尺度与社会交往的关系。

2、林奇相信()对人有交换作用。

3、()第一次提出要从关心空间中的生产转向空间的生产。

4、当代英国社会学家吉登斯在对空间的分析中引入了()的概念。

5、邓肯的()模型可以缩写为POET。

四、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有机团结
2、社区学派
3、定性分析法
4、礼俗社会
5、城市生态过程
五、简答题(每题8分,共40分)
1、在沃思看来,作为生活方式的城市性的特质有哪些?
2、西美尔描绘的都市人“个体心性”的图景是什么?
3、简述当代城市发展的主要特点。

4、近代中国城市发展由哪些特点?
5、根据新城市主义的观点,空间尺度与社会交往是怎样的关系?
附: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A
2、C
3、A
4、B
5、C
6、B
7、B
8、B
9、C 10、B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ABD
2、ABC
3、ABCD
4、ABCD
5、ACD
三、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
1、新城市主义
2、环境
3、列斐伏尔
4、场所
5、生态复合
四、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有机团结是以分工为基础建立起来的社会联系,人们从事不同的职业,相互依存,形成一个整体。

2、社区学派更关心城市社会组织、生活方式以及社会对心理的影响等问题。

社区学派认为,社区包括心理和地理两层含义:心理含以上的社区是指具有共同利益的一群人;地理含义上的社区是居住在同一地域的一群人。

3、定性分析法是指人们运用各种逻辑方法通过思维发现知识的基本方法。

4、滕尼斯认为,在礼俗社会,人们有共同的利益和生活目标,亲属关系、邻里关系、朋友关系等自然的社会关系支配一切,大家共同劳动,团结互助,亲密无间,由共同的语言和传统维系在一起,有共同的善恶观念,具有强烈的认同感。

5、芝加哥学派代表人物帕克把城市看做一个有机体,城市过程如同生物为生存而适应或改变环境的生态过程。

五、简答题(每题8分,共40分)
1、答:1)存在复杂的社会分工;2)有较高的地域和社会流动性;3)人与人之间存在明显的功能依靠;4)人与人的交往具有匿名性,是角色之间的互动;5)社会、文化上的差异导致城市正式控制机构的发达。

2、答:个人在都市世界不断强化的内为刺激下,形成了理智远胜于感情的心性特征。

为了应付都市的各种刺激,都市人变得理智、聪明、工于心计。

西美尔研究了都市居民独有经历、态度、行为以及都市环境与人们精神体验之间的关系,归纳出都市人的心理特征:理智性、极强的时间观念、崇尚因果关系、个性化和书院花的个。

都市人在精神上是自由的,但是与这种自由相伴而生的是孤独和失落的情感。

3、答:当代城市发展的主要特点是:世界城市化进程加速,但发展不平衡;城市结构发生变化;城市功能趋向动态性、综合性;城市问题日趋严重。

4、答:1)工商业城市与传统城市并存的二元结构;2)城市发展具有浓厚的殖民地半殖民地色彩;3)城市发展不平衡;4)城市畸形发展。

5、答:在新城市主义眼中,所有的设计理念都指向促进日常际遇、人际交往、社群互动的目标,指向有助于培育和发展社会沟通网络和社区归属感,敢言之,指向一个人文性的空间尺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