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师大《城市社会学》练习测试题库及答案

合集下载

《城市社会学》题集

《城市社会学》题集

《城市社会学》题集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1.城市社会学作为社会学的一个分支,主要关注哪个领域的研究?( )A. 城市经济发展规律B. 城市居民的心理状态C. 城市中人类社会活动及其与社会结构、环境的相互关系D. 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答案:C2.下列哪位学者提出了著名的“同心圆模型”,用以描述城市空间结构?( )A. 马克思B. 韦伯C. 伯吉斯D. 杜尔凯姆答案:C3.城市化进程中,哪种现象描述了人口从农村地区向城市地区迁移的过程?( )A. 逆城市化B. 再城市化C. 人口城市化D. 城乡一体化答案:C4.在城市社会分层中,哪个阶层通常拥有较高的社会地位、经济收入和职业声望?( )A. 上层阶级B. 中产阶级C. 下层阶级D. 工人阶级答案:A5.下列哪项不属于城市社区的基本功能?( )A. 社会控制B. 社会服务C. 社会整合D. 经济生产(注:此选项指的是社区作为直接经济生产单位的功能,而非社区内经济活动)答案:D6.城市社会学中的“社会运动”通常指的是什么?( )A. 城市居民的日常休闲活动B. 城市居民为了特定目标而进行的集体行动C. 城市中的体育运动D. 城市中的文化交流活动答案:B7.下列哪项是描述城市社会空间分异的一个主要因素?( )A. 城市居民的年龄分布B. 城市居民的性别比例C. 城市居民的收入水平D. 城市居民的民族构成答案:C8.在城市规划与发展中,哪种理念强调城市发展与环境保护、社会公平的协调?( )A. 经济发展优先B. 可持续发展C. 城市化速度最大化D. 城市规模扩张答案:B9.下列哪项是城市社会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领域,涉及城市居民如何利用城市空间和设施进行日常活动?( )A. 城市经济学B. 城市地理学C. 城市时间地理学D. 城市生态学答案:C(注:此处“城市时间地理学”是借用时间地理学的概念,强调时间在城市居民活动中的重要性,虽非标准术语,但用于本题中以增加题目多样性)10.下列哪项不属于城市社会问题的范畴?( )A. 城市贫困B. 城市犯罪C. 城市住房紧张D. 城市绿化率高 (注:此选项为反向选项,描述的是城市环境的积极面)答案:D二、填空题(共7小题,每题3分,共21分)1.城市社会学起源于______世纪末至______世纪初的欧美国家,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发展而逐渐形成。

华中师范大学《城市社会学》在线作业-0003

华中师范大学《城市社会学》在线作业-0003

华师《城市社会学》在线作业-0003
伴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严格执行,我国于()年已经步入了老龄化社会。

A:1995
B:2000
C:2005
D:2010
参考选项:B
城市社会学是以()为研究对象,研究城市社会的构成与发展规律及其良性运行与和谐发展的一门社会学分支学科。

A:城市社会问题
B:城市社会整体
C:城市
D:城市社会
参考选项:B
1981年国际建筑师联合会通过的()确立了建筑—人—环境的整体概念。

A:《华沙宣言》
B:《雅典宣言》
C:《马丘比丘宪章》
D:《环境与发展宣言》
参考选项:A
社会学家()描绘了都市人个体心性的图景。

A:西美尔
B:滕尼斯
C:涂尔干
D:韦伯
参考选项:A
结构性失业是指()。

A:生产过程变化或技术发展所造成的一部分在业劳动者失去职业。

B:工人不愿意接受现有的报酬或劳动条件,自愿放弃就业。

C:由于社会有效需求不足而导致的对劳动力需求不足,失业者愿意降低报酬仍然无法找到工作而形成的失业。

D:劳动者与劳动自愿无法实际有效地结合。

参考选项:A
()的建设是我国传统城市建设的最高成就。

A:汉长城
B:唐长安城
C:明清北京城
1。

华中师大《城市社会学》练习测试题库及答案

华中师大《城市社会学》练习测试题库及答案

华中师大《城市社会学》练习测试题库及答案华中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城市社会学》练习测试题库及答案(加粗红色字体为2013下新增题目)一、填空题1.芝加哥学派认为城市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

2.美国社会学家路易斯·沃斯认为城市是一种。

3.城市社会学是一门实证科学,它建立在和的基础上。

4.滕尼斯认为的城市社会是。

5.齐美尔指出:个人必须学会。

6.帕克建立了美国第一个。

7.城市起源学说主要有、、、、。

8.传说中我国最早的城市是。

9.中世纪欧洲城市社会结构发现了变化,内部出现了。

10.唐朝时期,是全国最大的商业中心。

11.美国学者吉斯特和费瓦说工业革命使主宰了世界。

12. 是指城市坐落在地球表面的位置以及实际范围。

13.货运中转理论是由美国社会学家提出的。

14. 是由德国学者韦伯提出的,它侧重于解释工业活动的布局。

15.霍伊特根据变化,提出,用于解释城市地域结构变迁。

16.马克思运用社会结构理论对社会进行宏观分层,确立了、、三层次的格局。

17.宏观结构主义的代表人物有、、和。

18.城市社会结构的主要特点是、、、、。

19.消费资料工业净产值与生产资料资料工业净产值之比叫。

20.根据城市化的方向可以把城市化分为城市化和城市化。

21.城市化过程大致要经历、和。

22.卫星城市发展一般会经历三个阶段即、、。

23.城市人口流动的类型主要有、、、。

24.影响城市住宅问题社会因素主要包括、、、。

25.城市规划的主要特点是、、、。

26.1933年国际现代建筑协会制定了一个城市规划大纲叫。

27.社会文化论认为环境包括、、。

28.城市管理既是对的管理,也是对的管理。

29.现在世界各国采用的行政体制主要有、、。

30.城市经济管理的主要手段是、和。

31.均质运动是城市地域在职能分化中、的过程中,是城地域形成一种结构性的职能地域体系。

32.城市生态系统主要有、、、等四项基本功能。

33.与传统城市相比,生态城市有以下特点:、、、、。

2023年秋华师城市社会学在线作业新编

2023年秋华师城市社会学在线作业新编

春秋华师《都市社会学》在线作业一、单项选择题(共20 道试题,共40 分。

)1. 都市生态系统由人口、组织、技术与()四大要素构成。

A. 生态B. 文化C. 环境D. 科学对旳答案:2. ()是指一种人在同一社会阶层内旳横向流动。

A. 自由流动B. 垂直流动C. 水平流动D. 构造性流动对旳答案:3. 小区自治旳基础是()。

A. 民意调查B. 公众参与D. 座谈会对旳答案:4. ()旳都市规划规定从人们日益增长旳需求出发,进行都市规划与设计。

A. 以人为本B. 可持续发展C. 协调发展D. 效益最大化对旳答案:5. 恩格尔系数属于都市发展指标体系中旳()。

A. 经济指标B. 社会指标C. 生态环境指标D. 人口指标对旳答案:6. 都市规划旳制定机构大体可分为征询机构、规划机构、决策机构和审议机构四个部分。

其中属于临时性机构旳是()。

A. 征询机构B. 规划机构C. 决策机构对旳答案:7. 都市规划旳编制程序是()。

A. 资料分析-调查-确定目旳-确定草案-确定方案B. 调查-确定目旳-资料分析-确定草案-确定方案C. 确定草案-调查-确定目旳-资料分析-确定方案D. 调查-确定目旳-确定草案-资料分析-确定方案对旳答案:8. 下列搭配不对旳旳是()。

A. 滕尼斯:人类生态学B. 涂尔干:机械团结和有机团结C. 西美尔:都市与现代化D. 韦伯:都市共同体对旳答案:9. ()提出可以从三个维度来划分社会层次,即财富—经济原则,威望—社会原则,权利—政治原则。

A. 韦伯B. 马克思C. 孔德D. 帕森斯对旳答案:10. 如下不属于都市流感人口旳消极影响旳是()。

A. 加重了都市承担B. 增长了管理难度C. 使都市基础设施不堪重负D. 缩小了城镇差异对旳答案:11. 1981年国际建筑师联合会通过旳()确立了建筑—人—环境旳整体概念。

A. 《华沙宣言》B. 《雅典宣言》C. 《马丘比丘宪章》D. 《环境与发展宣言》对旳答案:12. 根据都市化旳空间构造,可将都市化划分为()。

社会学:城市社会学必看题库知识点(题库版)

社会学:城市社会学必看题库知识点(题库版)

社会学:城市社会学必看题库知识点(题库版)1、单选在城市的起源上,认为商品经济发展和商品交换导致城市出现的是()。

A、防御说B、集市说C、私有制说D、地利说正确答案:B2、问答题结合实际谈谈我国推进公共参与(江南博哥)城市行政管理的意义。

正确答案:A、公众参与是城市行政管理现代化的需要。

B、公众参与是一种新的城市行政管理概念。

C、公众参与有利于提高城市行政管理的效率。

D、公众参与城市行政管理是保证公众利益的有效途径。

值得注意的是,公众参与城市行政管理不能一蹴而就,必须与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与文化背景相适应。

3、名词解释代内流动正确答案:指一个人一生中在职业和地位方面的水平的或垂直的流动。

4、问答题城市生态问题的表现有?正确答案:1)城市人口膨胀2)城市气候特殊化3)城市供水紧张4)城市“热岛现象”普遍5)城市环境污染严重6)城市绿化锐减5、多选城市发展指标的功能有()A、反映规划B、规划管理和调控C、预测D、比较和评价正确答案:A, B, C, D6、问答题建国后我国城市化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正确答案:1949-1957年城市化起步阶段;1958-1960年爆发性的工业化引起超高速城市化阶段;1961-1965年工业调整时期第一次逆城市化阶段;1966-1976年工业化停滞时期的第二次逆城市化阶段;1977年至今改革开放之后的高速城市化阶段。

7、问答题简述转型期我国城市代际流动的六大特点?正确答案:(1)城镇范围内代际流动的比率相当高,传统上的“子承父业”有了极大的改变,高达60%~70&的人从事着与父辈不同的职业;(2)城市中流动总趋势呈向上流动,即从事脑力型职业的人数比重越来越大,而从事体力型职业的人数比重越来越小;(3)各社会阶层在社会流动上各有其特征;(4)工人阶层的流动存在很大的问题,其代际间的世袭率很高,而流入率很低;(5)各阶层子代的流动机会是不平等的;(6)流动中出现无序和越轨。

大学社会学:城市社会学试题及答案(最新版)

大学社会学:城市社会学试题及答案(最新版)

1、单项选择题德国经济史学家松巴特提出了(),强调连结城市各中心地的重要交通干线的作用。

A、增长极理论B、发展轴理论C、都市带理论D、成长三角理论本题解析:暂无解析2、问答题现代城市发展的趋势?(2)集群化(3)本题解析:(1)国际化(2)集群化(3)分散化(4)生态化(5)人本化(6)知识化3、名词解释城市文化融合本题解析:是指在城市文化传播过程中不同城市文化系统或文化元素之间相互借鉴、吸收、调整和适应的过程,具体表现为文化分化、文化整合和文化适应三个过程。

4、多项选择题我国城市社会学恢复以来,主要在以下领域中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

A、城市化研究B、城市社会问题C、城市规划研究D、城市生态与生态城市建设本题解析:暂无解析5、名词解释城市制度文化本题解析:又称中间层的城市文化。

是通过城市规范与制度体系现出来的文化形式。

6、填空题城市规划最终要通过()来实现。

本题解析:各项工程建设7、多项选择题下列属于社会空间方法理论要点的是()。

A、空间因素与社会因素同等重要B、空间因素不能作为独立的分析因素引入城市研究C、社会因素决定了人们与空间的关系D、在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上应用空间方法本题解析:暂无解析8、问答题城市有哪些生态过程?本题解析:把城市看作是一种永恒变动、不断调整的现象。

对空间利用方面不断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与结果进行分析是人类生态学的重要内容。

在既定城市中,群体或机构内部的自然关系的改变称之为“空间的流动性”,而引起这些变化的现实条件则属于生态过程。

生态过程包括浓缩与离散、集中与分散、隔离、侵入与接替。

9、填空题生态经济尘世的核心内容是()。

本题解析:全面发展10、问答题概念:城市性、城市生活方式、城市文化模式。

本题解析:⑴城市性:人类居住在城市地域共同体内形成的生活方式和特征。

⑵城市生活方式:①生态角度:人口基础、技术和生态秩序组成的物理结构。

②组织的观点:社会结构的特点,一系列的社会机构以及社会联系的一个典型的社会组织系统。

社会学:城市社会学题库三

社会学:城市社会学题库三

社会学:城市社会学题库三1、单选沃思把城市特有的生活方式称为()。

A、现代性B、城市性C、异质性D、合理性正确答案:B2、问答题试述城市社会学与社会学及城市学科群的关系。

正确答案:城市社会学是社会学中(江南博哥)最早的分支学科之一。

3、问答题现代城市发展的趋势?正确答案:(1)国际化(2)集群化(3)分散化(4)生态化(5)人本化(6)知识化4、多选城市生态系统由()等子系统组成。

A、城市居民系统B、自然环境系统C、社会环境系统D、经济系统正确答案:A, B, C5、多选沃思描述了城市的基本特征包括()A、正规的控制机构B、次属关系C、生态专业化D、反社会行为增加正确答案:A, B, C, D6、填空题当代英国社会学家吉登斯在对空间的分析中引入了()的概念。

正确答案:场所7、问答题论述当前中国城市经济结构的特点。

正确答案:城市经济结构是城市经济的组成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内在形式和方式。

由于人类的一切经济活动体现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所以,城市经济结构是城市生产关系结构下面又分别包含着低一级系统的结构。

其中,城市生产力结构可分为产业结构、产品结构、技术结构、投资结构、就业结构、经济组织结构等,城市生产关系结构可分为所有制结构、分配结构、消费结构等。

8、名词解释城市社会问题正确答案:是指在城市中存在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严重失调或冲突现象,又称城市问题。

9、单选下列关于城市发展模式描述错误的是()。

A、城市发展模式是一个复杂的整体模式B、城市发展模式具有多样性C、城市发展模式各国有统一的模式D、城市发展模式具有阶段性和动态性正确答案:C10、填空题研究城市生态系统的目的是谋求()。

正确答案:城市的可持续发展11、问答题城市地域变动的形式有哪些?正确答案:城市地域的变动明显表现出两种特性和景观:⑴结节性与结节地域:指城市地域中某些地段对人口流动、物质能量交换产生的集聚作用。

城市社会学题库及答案

城市社会学题库及答案

城市社会学题库及答案一、单选题(共10题,每题1分,共10分)1、同心圆模式的第二圈为()。

A、中产阶级居住带B、中心商业区C、由许多商业和轻工制造业以及主要由平民、移民和游民组成的居住区D、中产阶层居住带正确答案:C2、()年上半年开始,我国城镇停止了住房实物分配,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更加剧了大城市住宅空间分异的进程。

A、1996B、2000C、1999D、1998正确答案:D3、城市危机管理的重点在于应急()。

A、准备B、恢复C、处置D、预防正确答案:C4、下列关于制度型社会福利,说法不正确的是:A、可以视为一种选择性的社会福利B、是一种制度化的常态性的社会制度C、也称之为普惠型社会福利D、保障对象扩展到社会的全体公民正确答案:A5、到()年,美国的城市人口首次超过了农村人口。

A、1930B、1950C、1920D、1940正确答案:C6、下列选项不属于社区的构成要素的是:A、社区是一套完整的组织网络系统B、具有一定时间持续性和地域性连带的社会组织单位C、社区经济基础D、社区意味着一种结构、一种意识和一种秩序正确答案:C7、《劳动保险条例》的正式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开始建立。

《劳动保险条例》哪年颁布的?A、1981B、1961C、1971D、1951正确答案:D8、多核心模式是()地理学家哈里斯和乌尔曼在研究不同类型城市的地域结构时发现的。

A、美国B、日本C、德国D、法国正确答案:D9、美国城市化开始于19世纪中后期,到()基本实现了城市化。

A、20世纪40年代B、20世纪50年代C、20世纪30年代D、20世纪20年代正确答案:D10、在政府管理和政治发展中引入治理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初期。

A、20世纪60年代B、20世纪90年代C、20世纪70年代D、20世纪80年代正确答案:B二、判断题(共70题,每题1分,共70分)1、关于城市,人们认为城市是有别于农村或传统社会的代名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中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城市社会学》练习测试题库及答案(加粗红色字体为2013下新增题目)一、填空题1.芝加哥学派认为城市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 。

2.美国社会学家路易斯·沃斯认为城市是一种 。

3.城市社会学是一门实证科学,它建立在 和 的基础上。

4.滕尼斯认为的城市社会是 。

5.齐美尔指出:个人必须学会 。

6.帕克建立了美国第一个 。

7.城市起源学说主要有 、 、 、 、 。

8.传说中我国最早的城市是 。

9.中世纪欧洲城市社会结构发现了变化,内部出现了 。

10.唐朝时期, 是全国最大的商业中心。

11.美国学者吉斯特和费瓦说工业革命使 主宰了世界。

12. 是指城市坐落在地球表面的位置以及实际范围。

13.货运中转理论是由美国社会学家 提出的。

14. 是由德国学者韦伯提出的,它侧重于解释工业活动的布局。

15.霍伊特根据 变化,提出 ,用于解释城市地域结构变迁。

16.马克思运用社会结构理论对社会进行宏观分层,确立了 、 、三层次的格局。

17.宏观结构主义的代表人物有 、 、 和 。

18.城市社会结构的主要特点是 、 、 、 、 。

19.消费资料工业净产值与生产资料资料工业净产值之比叫 。

20.根据城市化的方向可以把城市化分为 城市化和 城市化。

21.城市化过程大致要经历 、 和 。

22.卫星城市发展一般会经历三个阶段即 、 、 。

23.城市人口流动的类型主要有 、 、 、 。

24.影响城市住宅问题社会因素主要包括 、 、 、 。

25.城市规划的主要特点是 、 、 、 。

26.1933年国际现代建筑协会制定了一个城市规划大纲叫 。

27.社会文化论认为环境包括 、 、 。

28.城市管理既是对 的管理,也是对 的管理。

29.现在世界各国采用的行政体制主要有 、 、 。

30.城市经济管理的主要手段是 、 和 。

31.均质运动是城市地域在职能分化中 、 的过程中,是城地域形成一种结构性的职能地域体系。

32.城市生态系统主要有 、 、 、 等四项基本功能。

33.与传统城市相比,生态城市有以下特点: 、 、 、 、 。

34.德国社会学家韦伯提出可以从三个维度: 、 、 划分社会分层。

35.代内流动研究的是社会成员个人一生中的 变化情况。

36.集中型城市化是城市化 的主要趋势,扩散型城市化则是城市化的主要形式。

二、 简答题:1.城市社会学的主要研究课题是什么?2.当代西方城市社会学有哪些流派?3.早期城市的主要特征是什么?4.我国封建社会城市发展的特点是什么?5.现在城市发展的规律有哪些?6.简述城市社会结构对城市发展的制约机制。

7.我国城市在业人口的职业结构特点是什么?8.如何理解城市化的含义。

9.发达城市国家的特点是什么?10.世界城市化的一般特点是什么?11.什么是郊区化?郊区化有哪些类型?12.建国后我国城市化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13.为什么说中国城市化是政府发动型?14.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结构不协调表现在哪些地方?15.我国城市化应该贯彻哪些原则?16.城市社会问题有什么特点?17.现代社会主要城市问题有哪些类型?18.城市社会问题治理的原则有哪些?19.我国城市流动人口具有什么特点?20.我国城市劳动就业问题有哪几种情况?21.城市规划的价值追求是什么?22.现代城市规划理论主要有哪些:23.城市管理有哪些特殊原则?24.城市社会流动的消极影响?25.当前我国城市文化建设的现实困境?26.城市贫困问题的产生主要受哪些因素的影响?27.简述地域分化的结果。

28.根据新城市社会主义的观点,空间尺度与社会交往是怎样的关系?三、 论述题1.试论城市社会学研究的意义。

2.试比较中世纪东西方城市发展的异同。

3.试论影响城市内商业区区位的因素。

4.试比较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不同。

5.试论我国城市化发展战略。

6.试论城市规划的制定程序。

7. 结合中国城市化的历史进程说明中国城市化的基本特征。

8.试述城市人口问题的主要表现及解决对策。

华中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城市社会学》练习测试题库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城市生态系统2.生活方式3.经验、事实4.法理社会5.适应城市6.城市研究中心7.防御说、私有制说、阶级说、集市说、地利说8.阳城9.行会组织10.长安11.城市12.城市地域13.库利14.工业布局理论15.房租、扇形理论16.生产力、经济基础、上层建筑17.霍曼斯、布劳、蒂鲍特、凯利18.开放性、流动性、流动性、复杂性、异质性19.霍夫曼系数20.集中型、扩散型21.发生阶段、发展阶段、成熟阶段22.附属型阶段、半独立型阶段、独立型阶段23.经济型、旅游型、公务型、探访型24.人口构成、产业结构、家庭构成、生活方式25.综合性、地区性、预见性、社会性26.雅典宪章27.自然、文化、社会组织28.物、人29.市长——议会制、市委员会制、市经理制30.法律手段、行政手段、经济手段31.保持同质、排斥异质32.生产、消费、还原再生、服务33.和谐性、高效性、持续性、整体性、区域性34.财富——经济标准、威望——社会标准、权力——政治标准35.社会地位36.初期、后期二、简答题1.城市社会学的主要研究课题是什么?答:中国城市化问题,城市流动人口问题,城市效益问题,城市中下作用问题,城市现代化问题,城市环境问题,城市生活方式问题,城乡关系问题,城市社会发展指标问题,城市管理问题。

2.当代西方城市社会学有哪些流派?答:市场化学派,亚社会学派,生存学派,生态综合体学派,经济学派,环境学派,技术学派,价值取向学派,社会权利学派。

3.早期城市的主要特征是什么?答:规模,人类早期城市有比过去各种聚落更多,更密集的人口;出现了非农人口;农业剩余产品的征收;有象征意义的公共建筑;已有文学和数学;产生应用科学;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工;雕塑艺术;远距离贸易;居民角色地缘关系取代了血缘关系。

4.我国封建社会城市发展的特点是什么?答:城市发展由北向南移动;城市行政职能突出;全国自上而下建立了较为完整的城市系统;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上,以封建统治为依托。

5.现在城市发展的规律有哪些?答:不同规模、不同功能的城市同时并存的规律;城市有单一功能向多功能、由封闭到开放的规律;城市和区域相互依存、彼此推动的规律;城市与乡村相互促进、共同繁荣的规律;城市人口规模与城市承载能力、城市建设与经济建设相适应的规律。

6.简述城市社会结构对城市发展的制约机制。

答:城市社会结构对城市发展的制约机制是:城市中各种社会群体、阶层利益的实现程度及协调状况制约着人们的社会行为;人们社会行为的状态制约着各种社会组织的活动状况及其相互关系;社会组织活动状况及其关系制约着城市的发展。

7.我国城市在业人口的职业结构特点是什么?答:体力劳动者多,脑力劳动者少。

农业劳动者比重不低,占有相当多比例。

专业技术人员比重偏低。

如果将我国城市在业人口的职业结构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农林牧渔劳动者比重较低,生产性工人和专业技术人员比重较高;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则体力劳动者比例太大,专业技术人员比重偏低。

8.如何理解城市化的含义。

答:城市化是指人口、地域、社会经济关系、生活方式由农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自然历史过程。

我们认为城市化是一个过程,它处于不断运动变化中,城市化的过程中本身就包含着这个过程所达到的任何结果。

事实上,城市化就是农村性状态向城市性转变的过程。

城市化不仅仅是指对某种城市性状态的静态描述,而是一个不断运动变化的过程,城市本身的发展及城市现代化也属于城市化的总过程,是城市化过程的扩展源。

我们强调城市化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在于承认城市化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和必然趋势。

人们既没有能力阻挡它前进,也没有能力人为地使它超越必经的各个阶段。

9.发达城市国家的特点是什么?答:发达国家城市化的历史前提是发生的商品经济;发达国家城市化的原动力是工业化;发达国家的城市化与经济发展呈正相关关系;发达国家的城市化都经历了一个由集中到分散的过程10.世界城市化的一般特点是什么?答:城市化的世界性;城市化的不平衡性;城市化的阶段性。

11.什么是郊区化?郊区化有哪些类型?答:特大城市的人口和各项职能活动,包括具有向心倾向的商业、服务业,纷纷向郊区迁移,使郊区迅速成为一个具有多项市区功能的地域综合体,这个过程就是被成为“郊区化”。

郊区化的本质就是郊区城市化,分为三种不同的类型:中心市区衰落,郊区发展迅速;中心城区停滞,郊区迅速发展;中心市区与郊区同时发展。

12.建国后我国城市化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答:1949-1957年城市化起步阶段;1958-1960年爆发性的工业化引起超高速城市化阶段;1961-1965年工业调整时期第一次逆城市化阶段;1966-1976年工业化停滞时期的第二次逆城市化阶段;1977年至今改革开放之后的高速城市化阶段。

13.为什么说中国城市化是政府发动型?答:首先,城镇的建立和发展受政府支配,形成了政治中心和经济中心两位一体的城镇网络。

其次,由于政府是城市化的主体,政府能通过各种强有力的措施来限制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的转移。

第三,这种由政府发动的城市化可以是政府采取强有力的方式从农村中积累城市化工业化所需的建设资金。

14.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结构不协调表现在哪些地方?答:首先,全国城市数量与全国总人口数量相比,城市数量太少。

其次,城市规模结构“头重脚轻”,大城市比重过高。

再次,我国城市地域分布不平衡,具有东密西疏的特点,与中国总人口的地区分布呈正相关关系。

最后,从城市的功能结构看,由于我国城市化的主要推动力来自与现代工业的发展,具有明显的“工业型城市化的特点”。

15.我国城市化应该贯彻哪些原则?答: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政府发动型机制和民间发动型相结合的原则;内涵城市化与外延城市化相结合的原则;人口城市化、农村工业化和农村生活城市化相统一的原则;“据点”发展式和“网络”发展式相结合的原则。

16.城市社会问题有什么特点?答:普遍性;特殊性;复合性;爆发性。

17.现代社会主要城市问题有哪些类型?答:城市人口问题;城市生态问题;城市就业问题;城市交通问题;城市住房问题;城市犯罪问题。

18.城市社会问题治理的原则有哪些?答:整体性原则;综合性原则;协调性原则;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

19.我国城市流动人口具有什么特点?答:数量大,增长速度快;流动性质以从事经济活动为主;季节变动趋向平缓,滞留时间延长;自主性自由性流动增多。

20.我国城市劳动就业问题有哪几种情况?答:显性劳动就业问题;隐性就业问题;结构性就业问题;间断劳动就业问题;职业选择性就业问题。

21.城市规划的价值追求是什么?答:高效益;协调;美观;现代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