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反问句陈述句的转换及六种修辞句的解析及习题

合集下载

小学语文:句式转换详解(附例题)

小学语文:句式转换详解(附例题)

注:尊敬的各位读者,本文是笔者小学资料系列的一篇,由于时间关系,如有相关问题,望各位雅正。

希望本文能对有需要的朋友有所帮助。

如果您需要其它类型的小学资料,可以关注笔者知识店铺。

由于部分内容来源网络,如有部分内容侵权请联系笔者。

小学语文:句式转换详解(附例题)一、反问句与陈述句之间的转换反问句改陈述句的方法1、将反问句中的肯定词改为否定词,或将否定词改为肯定词。

2、将反问句中的反问语气词(怎、怎么、难道等)去掉。

3、将句末的疑问助词(呢、吗等)去掉,问号改为句号。

例1:我们怎能言而无信呢?陈述句:我们不能言而无信。

(在改为陈述句时,将“能”改为“不能”,去掉“怎”,将“呢”去掉,问号改为句号。

)例2:欧阳海舍身拦惊马的英雄事迹,怎么不令我们感动呢?(同学们来改一改)陈述句改反问句的方法1、将肯定句中的肯定词(是、能、会、有等)改为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没有等).2、将否定句中的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没有等)改为肯定词(是、能、会、有等).3、在肯定词或否定词前面加上“怎么、难道”等反问语气词.4、句尾加上疑问助词“呢、吗”等,句末的句号(。

)改为问号(?)例1:雷锋叔叔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反问句:难道雷锋叔叔不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吗?例2:父母辛辛苦苦把我们养大,我们不应该伤他们的心。

(同学们来改一改)二、把字句、被字句一般句式改为把字句或被字句,不仅是形式的改变,句子的意义也有所变化。

改为把字句时,原来的主语(施动者)得到强调(放在最前边);改为被字句时,原来的宾语变为主语(受动者),被放到了强调的地位(放在最前边)。

把字句:主动者(动作行为的发出者)+把+被动者(动作行为的承受者)被字句:被动者(动作行为的承受者)+被+主动者(动作行为的发出者)例1、夕阳染红了西天。

把字句:夕阳把西天染红了。

被字句:西天被夕阳染红了。

例2、雨水淋湿了我的衣服。

把字句:雨水把我的衣服淋湿了。

被字句:我的衣服被雨水淋湿了。

小学六年级语文句式转换总结与练习和答案

小学六年级语文句式转换总结与练习和答案

小学语文句式转换总结与练习【含答案】一、反问句与陈述句反问句与陈述句有时为了表达的需要,可以把陈述句变为反问句,也可以把反问句变为陈述句,它们的意思相同,语气有所不同。

(一)反问句变陈述句1、先删去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哪里等等),有的句子可适当再加上“很”“都”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2、看句子里的有没有否定词“不”,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

3、反问语气词删去“?”变“。

”。

练习:1、我们怎能忘记老师的淳淳教导?2、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乐的歌吗?3、这里的景色这么美,怎能不使我们流连往返呢?4、这点小事,难道还要妈妈担心吗?5、大千世界,哪里没有野花的倩影呢?6.你难道没看比赛吗?7.你难道不去上体育课了吗?(反问改陈述)(二)陈述句变反问句1、先加上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哪里等等),有的句子可适当再加上“很”“都”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2、看句子里的有没有否定词“不”,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

3、反问语气词加上“。

”变“?” 。

练习:1、我们不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

2、这幅画是我们班彩颖画的。

3、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养大,我们不应该伤他们的心。

4、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不能不闻不问。

二、对话与转述的互换练习:(直接引语改间接引语)1、外公对小英说:“我告诉你,这是中国最有名的花。

”2、张强笑着对妈妈说:“李明今天生病了,我去帮他辅导功课。

”3、李老师兴奋地说:“我们班战胜了四(1)班,获得了冠军。

”4、王老师对小华说:“我把你的书包缝好了。

”5、爸爸说:“我明天要去昆明,你自己做饭吃。

”6、爸爸说:“你明天别去玩了,我带你有事去。

三、缩句1、要知道写的是什么。

2、表示时间、地点、数量、方向、环境、修饰词语(的、地、得前面的词语)都可以缩去。

3、缩句后变成:“名词+动词+名词”或“名词+动词”。

练习:1、山民的几句朴素的话包蕴着意味深长的哲理。

2、红四团取得了长征中的又一次决定性的胜利。

解析小升初语文反问句和陈述句句式转换知识点(精选1篇)

解析小升初语文反问句和陈述句句式转换知识点(精选1篇)

解析小升初语文反问句和陈述句句式转换知识点(精选1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计划、工作总结、规章制度、策划方案、演讲致辞、合同协议、条据书信、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plans, work summari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planning plans, speeche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 letter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解析小升初语文反问句和陈述句句式转换知识点(精选1篇)解析小升初语文反问句和陈述句句式转换知识点 1把反问句变成陈述句或把陈述句变为反问句时,可通过具体的练习,总结出改变句式的方法:陈述句变反问句:原句+疑问词+-不+语气词-句号+问号反问句变陈述句:原句-疑问词+不-语气词-问号+句号反问句变陈述句,去掉问号,有加强反问的语气词去掉,在变换后的陈述句中适当的地方必须加一个否定词,才与原反问句意思一致。

小学语文反问句、陈述句转换训练

小学语文反问句、陈述句转换训练
小学语文反问句、陈述句转换训练
(方法指导+少量题型)
1.陈述句:陈述一个事实或者说话人的看法的句型。
例: 柚柚和梦梦准备去公园散步。
2.反问句:反问句是修辞手法中的一种,用疑问的句式表达肯定的观点。
例: 我们怎么能浪费时间呢?
二者比较:反问的形式比一般的陈述句语气更加强烈。
3.口诀肯定变否定,否定变肯定。疑问、语气都加上,再把句号变问号。
例:鱼儿们不能离开海洋。(改为反问句)
难道鱼儿们能离开海洋吗?或者鱼儿们怎么能离开海洋呢?
例:小朋友怎么能闯红灯呢?(改为陈述句)小朋友不能闯红灯。
1.将下列陈述句改为反问句。
(1)我们上体育课很开心。
(2)在公共场合不能随地吐痰。
(3) 我们不能忘记老师的谆谆教诲。
2.将下列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1) 我们怎么能做占别人便宜的事呢?
(2) 她早上吃得太饱了,中午怎么吃得下东西呢?
(3)妈妈那么疼爱你,你怎么能让妈妈伤心呢?

小学语文反问句与陈述句换题方法与练习(含)

小学语文反问句与陈述句换题方法与练习(含)

反问句与陈说句一、反问句变陈说句1. 先删去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哪里等等);有的句子可合适再加上“很”“都”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改正确。

2.看句子里的有没有否定词“不”;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

3.反问语气词删去“?”变“。

”。

练习:(反问改陈说)1.我们怎能忘记老师的淳淳教育?我们不能够忘记老师的淳淳教育。

2.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欣的歌吗?那浪花所奏的正是一首欢欣的歌。

3.这里的景色这么美;怎能不使我们流连往返呢?这里的景色这么美;使我们流连往返。

4.这点小事;难道还要妈妈担忧吗?这点小事;不要妈妈担忧。

5.大千世界;哪里没有野花的倩影呢?大千世界;各处都有野花的倩影。

6.你难道没看比赛吗?你看了比赛。

7.你难道不去上体育课了吗?你去上体育课。

二、陈说句变反问句1.先加上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哪里等等);有的句子可合适再加上“很”“都”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改正确。

2.看句子里的有没有否定词“不”;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

3.反问语气词加上“。

”变“?”。

练习:1.我们不能够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

(我们怎么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呢?)2.这幅画是我们班彩颖画的。

(难道这幅画不是我们班彩颖画的吗?)3.父亲母亲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养大;我们不应当伤他们的心。

(父亲母亲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养大;我们怎么能伤他们的心呢?)4.对少许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不能够充耳不闻。

(对少许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怎么能充耳不闻呢?<难道我们能充耳不闻吗? >)。

小学六年级语文句式转换总结与练习和答案

小学六年级语文句式转换总结与练习和答案

小学语文句式转换总结与练习【含答案】一、反问句与陈述句反问句与陈述句有时为了表达的需要,可以把陈述句变为反问句,也可以把反问句变为陈述句,它们的意思相同,语气有所不同。

(一)反问句变陈述句1、先删去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哪里等等),有的句子可适当再加上“很”“都”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2、看句子里的有没有否定词“不”,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

3、反问语气词删去“?”变“。

”。

练习:1、我们怎能忘记老师的淳淳教导?2、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乐的歌吗?3、这里的景色这么美,怎能不使我们流连往返呢?4、这点小事,难道还要妈妈担心吗?5、大千世界,哪里没有野花的倩影呢?6.你难道没看比赛吗?7.你难道不去上体育课了吗?(反问改陈述)(二)陈述句变反问句1、先加上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哪里等等),有的句子可适当再加上“很”“都”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2、看句子里的有没有否定词“不”,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

3、反问语气词加上“。

”变“?” 。

练习:1、我们不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

2、这幅画是我们班彩颖画的。

3、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养大,我们不应该伤他们的心。

4、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不能不闻不问。

二、对话与转述的互换练习:(直接引语改间接引语)1、外公对小英说:“我告诉你,这是中国最有名的花。

”2、张强笑着对妈妈说:“李明今天生病了,我去帮他辅导功课。

”3、李老师兴奋地说:“我们班战胜了四(1)班,获得了冠军。

”4、王老师对小华说:“我把你的书包缝好了。

”5、爸爸说:“我明天要去昆明,你自己做饭吃。

”6、爸爸说:“你明天别去玩了,我带你有事去。

三、缩句1、要知道写的是什么。

2、表示时间、地点、数量、方向、环境、修饰词语(的、地、得前面的词语)都可以缩去。

3、缩句后变成:“名词+动词+名词”或“名词+动词”。

练习:1、山民的几句朴素的话包蕴着意味深长的哲理。

2、红四团取得了长征中的又一次决定性的胜利。

小学语文毕业复习之句式转换解题方法及练习题与答案

小学语文毕业复习之句式转换解题方法及练习题与答案

句式转换题是小学阶段考试必考点,但很多孩子遇到这类题简单的能做,稍微难一点就错误百出,究其原因还是对难点没有掌握,今天给大家总结句式转换中常常遇到的五个类型,一起来看吧!反问句与陈述句一、反问句变陈述句1. 我们怎能忘记老师的淳淳教导?我们不能忘记老师的淳淳教导。

2.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乐的歌吗?那浪花所奏的正是一首欢乐的歌。

3.这里的景色这么美,怎能不使我们流连往返呢?这里的景色这么美,使我们流连往返。

4. 这点小事,难道还要妈妈担心吗?这点小事,不要妈妈担心。

5.大千世界,哪里没有野花的倩影呢?大千世界,到处都有野花的倩影。

6.你难道没看比赛吗?你看了比赛。

7.你难道不去上体育课了吗?你去上体育课。

二、陈述句变反问句1.先加上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哪里等等),有的句子可适当再加上“很”“都”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1.我们不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

(我们怎么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呢?)2.这幅画是我们班彩颖画的。

(难道这幅画不是我们班彩颖画的吗?)3.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养大,我们不应该伤他们的心。

(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养大,我们怎么能伤他们的心呢?)4.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不能不闻不问。

(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怎么能不闻不问呢?<难道我们能不闻不问吗?>)直接引语与间接引语对话与转述的互换练习:1. 外公对小英说:“我告诉你,这是中国最有名的花。

”(外公对小英说,他告诉小英,这是中国最有名的花。

)2.张强笑着对妈妈说:“李明今天生病了,我去帮他辅导功课。

”(张强笑着对妈妈说,李明今天生病了,他去帮李明辅导功课。

)3. 李老师兴奋地说:“我们班战胜了四(1)班,获得了冠军。

”(李老师兴奋地说,他们班战胜了四(1)班,获得了冠军。

)4. 王老师对小华说:“我把你的书包缝好了。

”(王老师对小华说,他把小华的书包缝好了。

)5.爸爸说:“我明天要去昆明,你自己做饭吃。

小学语文反问句与陈述句互换方法和200个例句大全把反问句改为陈述句把陈述句改为反问句

小学语文反问句与陈述句互换方法和200个例句大全把反问句改为陈述句把陈述句改为反问句

一、反问句与陈述句互换技巧有时为了表达的需要,可以把陈述句变为反问句,也可以把反问句变为陈述句,它们的意思相同,语气有所不同。

(一)反问句变陈述句反问句的特征是问中有答,如果能读出句中的答案,那么答案就是反问句即将变成的陈述句。

如果不会,可以按下面的规则来变!1、先删去反问语气词(怎、怎能、怎么、难道、岂、哪里等等),有的句子可适当再加上“很、都”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2、将反问句中的肯定词(是、能、会等)改为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等);或将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等)改为肯定词(是、能、会等);再看,看反问句中有没有否定词(例如:不、无、没有)等,有的话给删去,没有的话给加上。

3、将句末的疑问助词(呢、吗等)去掉,问号改为句号。

例①:如果我们也能像水滴那样,有什么事情做不成呢?如果我们也能像水滴那样,没有什么事情做不成。

解析:先将肯定词“有什么”改为否定词“没有什么”;再将“问号”改为“句号”。

例②:我们怎能言而无信呢?我们不能言而无信。

解析:先去掉反问语气词“怎”;再将将肯定词“能”改为否定词“不能”;最后将疑问助词“呢”去掉,问号改为句号。

例③:欧阳海舍身拦惊马的英雄事迹,怎么不令我们感动呢?欧阳海舍身拦惊马的英雄事迹,令我们感动。

解析:去掉“怎么”;将“不令”改为“令”;将“呢”去掉,问号改为句号。

(二)陈述句变反问句1、先在肯定词或否定词前面加上反问语气词(怎、怎能、怎么、难道、岂、哪里等等),有的句子可适当再加上“很、都”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2、将陈述句的肯定句中的肯定词(是、能、会等)改为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等);或将陈述句的否定句中的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等)改为肯定词(是、能、会等);有的,看陈述句中有没有否定词(例如:不、无、没有)等,有的话给删去,没有的话给加上。

3、句末加上疑问助词(呢、吗等),句号改为问号。

例题(反问句改为陈述句):1、千难万险难道可以阻挡我们前进的步伐吗?2、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记呢?3、巍峨高山难道不是是英雄坚张不屈的精神象征吗?4、难道谁能否认这部电影没有教育意义吗?5、我们难道能做损人利己的事吗?6、对违法乱纪的现象,我们难道不严惩吗?7、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难道不能不使我们感到亲切、舒服吗?8、同窗六载的情谊,我们难道能忘记吗?9、战士们怎能离开自已的阵地呢?10、我们的学校,不正是在开展古诗文的诵读活动吗?11、这比山高比海深的情谊,我们怎会忘记?12、这个故事怎能不使我感动得流泪呢?13、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14、美丽的香港难道不像一颗光彩夺目的明珠?15、作为学生怎能不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呢?16、他那勤奋学习,刻苦钻研的精神,不值得大家学习吗?17、字典不正是我们的朋友吗?18、这件事怎能不让人高兴呢?19、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20、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怎能不使我们感到亲切与舒服呢?22、海边上不是还泛着白色的浪花吗?23、我们遇到困难,怎么能退缩呢?24、说出的话难道可以不算数?25、不好好学习,怎能能取得好成绩呢?26、那奔驰的列车不是我们祖国奋勇前进的象征吗?27、都是你自己找的,我怎么帮得了你的忙?28、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乐的歌吗?29、我们怎能忘记老师的谆谆教导?30、您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难道还嫌它不够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31、不耕耘怎么有收获?不学习怎会有知识?32、肺结核病人躺在床上呻吟的时候,他怎么会想到使他生病的就是那个在马路上随便吐痰的人呢?33、字典不正是我无声的朋友和老师吗?34、当你听到这段英雄事迹的时候,难道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士是最可爱的吗?你不为我们的祖国有这样的英雄而感到自豪吗?35、看到那数不清的青松白桦,谁能不向四面八方望一望呢?36、外公,这不是您最宝贵的画吗?37、白石老人看后好不吃惊,这不是自己“练笔”时扔掉的废画吗?38、这上面明明标的是本人的名字,怎么能说是你的呢?39、你们看见过这样的总理吗?40、还有比事实更能说明道理的吗?41、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42、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怎能不闻不问呢?43、十万支箭,三天怎么造得成?44、都是你自己找的,我怎么帮得了你的忙?45、居里夫人只要在专利书上签个字,所有的困难不是都可以解决了吗?46、我们怎能忘记老师的谆谆教导?47、这潮湿冰冷的地面怎么能睡呢?48、我们是学生,怎能不遵守学校的纪律呢?49、那平静的“湖面”不是被它踩碎的吗?50、小姑娘天真的心灵,不正像一个含苞欲放的花蕾吗?51、这些树叶难道不是从这棵树上飘落下来的吗?52、咱们不是早就分好了吗?20、游览了长城,我怎能不受到教育呢?53、我们没有近道,和你们走的不是一条道吗?54、这个世界上怎么没有您最想要的东西呢?55、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来呢?56、这本书真好看,怎么不叫人喜欢呢?57、那电线上停着的几个小黑点,不正是伶俐可爱的小燕子吗?58、对于浪费能源的现象,我们怎么能容忍呢?59、网络丰富多彩,怎能不让我们大家恋恋不舍呢?60、难道我们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吗?61、我们怎么不爱自己慈爱的母亲呢?62、犯了错误就不敢向老师、同学承认,这难道是一个少先队员应有的态度吗?63、作为少先队员怎能不讲文明,有礼貌呢?64、这样肮脏、零乱的地方,怎么会让人觉得舒服呢?65、这场比赛怎能让祖国再次蒙受屈辱呢?66、像桑娜那样品德高尚的人难道不值得赞扬吗?67、为了把祖国建设得更强盛,我们怎能不努力学习呢?68、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怎能不闻不问呢?69、我们现在不好好学习,长大了怎能参加祖国建设呢?70、任弼时同志不同意搬进新房子,他说,怎能以一个人牵动一个机关呢?71、沿着这条小路走,怎么不能到金明家呢?72、听到波涛的轰鸣和狂风怒号,桑娜怎么不感到心惊肉跳呢?73、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难道我们不应该努力学习吗?74、巍巍高山不是英雄坚强不屈的精神的象征吗?75、如果下面没有泉水,这么旱的天气,泥土怎么会这样湿呢?76、你用脏手随便抓东西吃,肚子怎么不会长蛔虫呢?77、登泰山看日出不是我很久以来最大的心愿吗?78、四周围黑洞洞的,难道不容易碰壁吗?79、对这种坏人坏事,我们怎能不闻不问呢?80、难道有比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更重要的事了吗?81、我们怎么会忘记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呢?82、我们怎能不把自己培养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呢?83、战士们没有离开他们的阵地,我怎能离开手术台呢?84、字典难道不是我们的良师益友吗?85、难道那条街不热闹吗?86、难道打仗就是为了多杀人吗?87、毒刑拷打算得了什么?死亡也无法叫我开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
反问
比喻
拟人
排比
夸张设问

反问改陈述句的例句
6、我们没有近道,和你们走的不是一条道吗? 7、这个世界上怎么没有您最想要的东西呢? 8、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来呢? 9、这本书真好看,怎么不叫人喜欢呢? 10、那电线上停着的几个小黑点,不正是伶俐可爱的小燕子吗 ? 答案: 6、我们没有近道,和你们走的是一条道。 7、这个世界上应该有您最想要的东西。 8、人的身躯不能从狗洞子里爬出来。 9、这本书真好看,叫人喜欢。 10、那电线上停着的几个小黑点,正是伶俐可爱的小燕子 。
14
比喻
拟人
排比
夸张
反问设问
1
写出下列句子中分别使用什么修辞手法?
1、豆大点的人也想造反。( ) 2、春天,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 ) 3、学习如钻探石油,钻得愈深,愈能找到知识的精髓。( ) 4、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 树人。( ) 5、这件事怎能不是你的错呢?( ) 6、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 7、花儿在欢笑,鸟儿在歌唱,小草在翩翩起舞。( ) 8、老师是园丁,我们是花朵。( ) 9、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 答案:1、夸张2、拟人3、比喻4、排比、5、反问6、 夸张7、拟人、排比8、比喻、排比9、比喻
12
反问
比喻
拟人
排比
夸张设问

陈述改反问句的例句
1、这幅画是我们班蔡颖画的。 2、不好好学习,自然不能取得好成绩。 3、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不能不闻不问。 4、那奔驰的列车正是我们祖国奋勇前进的象征。 5、功课没做完,不能去看电影。 6、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是真理。 答案: 1、这幅画不是我们班蔡颖画的吗? 2、不好好学习,怎能取得好成绩呢? 3、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怎能不闻不问呢? 4、那奔驰的列车不是我们祖国奋勇前进的象征吗? 5、功课没做完,怎么能去看电影呢? 6、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难道这不是真理吗。
答案:1、4、5、7、9、11、14是比喻句。 13是拟人。
3夸张
反问设问

判断下列句子是否是比喻句。
10、这个地方我似乎已到过了。( ) 11、星星像孩子的眼睛眨呀眨。( ) 12、他的性格很像他爸爸。( ) 13、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 ) 14、敌人用了燃烧弹,邱少云周围成了一片火海。( )

10
反问
比喻
拟人
排比
夸张设问

反问改陈述句的例句
1、那平静的“湖面”不是被它踩碎的吗? 2、小姑娘天真的心灵,不正像一个含苞欲放的花蕾吗? 3、这些树叶难道不是从这棵树上飘落下来的吗? 4、咱们不是早就分好了吗? 5、游览了长城,我怎能不受到教育呢? 答案: 1、那平静的“湖面”就是被它踩碎的。 2、小姑娘天真的心灵,正像一个含苞欲放的花蕾。 3、这些树叶就是从这棵树上飘落下来的。 4、咱们早就分好了。 5、游览了长城,我受到了教育。
9
反问
比喻
拟人
排比
夸张设问

反问改陈述句的方法
1、将反问句中的肯定词改为否定词,或将否定词改为肯定词。 2、将反问句中的反问语气词(怎、怎么、难道等)去掉。 3、将句末的疑问助词(呢、吗等)去掉,问号改为句号。 如:我们怎能言而无信呢? 在改为陈述句时,将“能”改为“不能”,去掉“怎”,将 “呢”去掉,问号改为句号。所改成的陈述句是:我们不能言 而无信。 又如:欧阳海舍身拦惊马的英雄事迹,怎么不令我们感动呢? 在改为陈述句时,将“不令”改为“令”,去掉“怎么”,将 “呢”去掉,问号改为句号。所改成的陈述句是:欧阳海舍身 拦惊马的英雄事迹,令我们感动。
小学语文归类复习——修辞 ( 附练习和答案)
比喻句、拟人句、排比句、夸张句、反问设问句
比喻
拟人
排比
夸张
反问设问

比喻
比喻就是打比方。 作用:可以把事物的形象描写得更生动、具体。 注意事项:打比方的双方要有共同特征。
具体的、 浅显的、 熟悉的、 形象鲜 明的事 物
抽象的、 深奥的
2
比喻
拟人
排比
夸张
夸大
夸张
缩小
7
设问
比喻
拟人
排比
夸张反问

设问
反问:先自行提出问题,再自己进行回答。 即自问自答。 作用:为了引起读者的注意或思考。
世上最帅 的人最谁?
8
反问
比喻
拟人
排比
夸张设问

反问
反问:将明确的意思用问句的形式表达出来, 即只问不答,问中有答。 作用:为了引起读者的注意或思考。
世上最帅的人 难道不是我吗?
答案:1、4、5、7、9、11、14是比喻句。 13是拟人。
4
拟人
比喻
排比
夸张
反问设问

拟人
拟人是借助想象力,把事物当作人来写。即赋 予它们人的言行、思想、感情等 作用:可以把事物的形象描写得更生动、具体。 注意事项:不能写成像什么像什么。
无生 命的 物 有生命 的人或 物
5
排比
比喻
拟人
夸张
反问设问

排比
排比:运用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结构相同或相似, 意思密切相关,语气一致的句子或词组,排成 一串。 作用:这样的句子可以加强语言的气势,表达 强烈的感情,增强语言的感染力。
6
夸张
比喻
拟人
排比
反问设问

夸张
夸张:对描写的事物有意识地加以夸大或缩小, 以突出事物的特征,表达作者的感情。 作用:引起读者的联想,加深印象。
13
反问
比喻
拟人
排比
夸张设问

陈述改反问句的例句
7、我们不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 8、没有革命先辈的流血牺牲,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9、小玲取得的优异成绩正是她勤奋学习的结果。 10、我们不能被困难吓倒。 11、你们没看见过这样的总理。 12、我的心绷紧紧的,这无法忍受。 答案: 7、我们怎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呢? 8、没有革命先辈的流血牺牲,怎么会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呢? 9、小玲取得的优异成绩不是她勤奋学习的结果吗? 10、我们怎能被困难吓倒呢? 11、难道你们见过这样的总理吗? 12、我的心绷紧紧的,这怎么能忍受呢?。
反问设问

判断下列句子是否是比喻句。
1、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动也不动。( ) 2、看他的样子,好像有什么喜事似的。( ) 3、蜻蜓在飞来飞去,小猫就像没看见似的。( ) 4、真的,再没有像马一样忠实的朋友了。( ) 5、旧上海是冒险家的乐园。( ) 6、我们要像孔繁森那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 7、春天的江南大地仿佛铺上了一块绿地毯。( ) 8、她长得很像我邻居的小妹妹。( ) 9、天无边无垠的,几朵绒毛似的白云轻轻地掠过去。(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