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卫生学》课后思考题汇总[1]

学前卫生学》课后思考题汇总[1]
学前卫生学》课后思考题汇总[1]

学前卫生学课后思考题汇总

题型:选择判断问答简答分析

第一章

1.儿童骨骼成分有什么特点对此,组织儿童活动时应注意什么

小儿的骨头就像鲜嫩的青枝,易被弯曲。其骨头的化学成分除水分以外,还有无机盐和有机物。无机盐(主要是钙盐)赋予骨骼硬度,有机物(主要是蛋白质)赋予骨骼弹性。其比例各占二分之一。所以小儿的骨头韧性强、硬度小,容易发生变形,一旦发生骨折,还可能出现折而不断的现象,称为“青枝骨折”。

①让孩子多在户外活动,运动和阳光是长骨骼的“营养素”。

②教育孩子不要从高处往硬地上跳,避免伤着骨盆。

③教育孩子坐有坐相,站有站相,预防脊柱变形。

④勿猛力牵拉孩子的手臂,以防伤着肘关节。

2.为什么要用鼻呼吸张口呼吸有什么害处

鼻是呼吸道的起始部分,是保护肺的第一道防线,鼻腔对空气起着清洁、湿润和加温的作用。

张口呼吸不利于健康。入睡鼾声大作,夜寐不宁,白天精神萎靡;用口呼吸,日久,上唇翘起,开唇露齿;因呼吸浅,肺部扩张不全,可致“漏斗胸”;吃饭时忙着喘气,则“囫囵吞枣”,日久,消化不良,多有贫血。由于营养和氧气供应不足,小儿的身心发育均受到影响。

3.儿童声带有什么特点怎样保护嗓音

幼儿声带还不够坚韧且容易疲劳,如果经常哭喊或扯着嗓子唱歌等,不注意,则声带充血肿胀、变厚,就成了“哑嗓子”,发音时失去圆润、清亮的音质;小儿音域窄。

唱歌的场所应保持空气新鲜,避免尘土飞扬,温度湿度适宜。冬季不要顶风喊叫、唱歌;夏天刚玩得挺热,不要停下来马上就吃冷食。得了伤风感冒,要多喝水、少说话,因为这时最易哑嗓子。

4.乳牙的生理功能是什么

咀嚼食物,帮助消化;

和小儿的音容笑貌有关,促进颌面部的正常发育;

有助于正常发音,使小儿口齿伶俐;

其齐整对恒牙顺利萌出有重要作用

5.为什么要特别注意保护六龄齿

1)六龄齿钙化、萌出时间最早

2)六龄齿是发挥咀嚼功能的“中坚力量”

3)六龄齿作为诊断牙颌畸形的依据

4)六龄齿对颌骨发育有重要影响

5)六龄齿是整个恒牙列中最容易患病的牙齿

6.情绪对消化功能有什么影响

人的消化功能对情绪变化十分敏感。在积极、愉快的情绪状态下,胃粘膜会充血发红,胃肠蠕动加强,消化腺分泌正常,有利于实现正常的消化功能。当处于抑郁、忧伤、失望、悲痛等不良情绪状态下时,胃粘膜因缺血而显得苍白,胃肠活动减弱,胃粘膜分泌减少,胃内酸度下降,不利于对食物的消化吸收,而如果长期愤怒、焦虑,胃液的分泌可持续升高,使胃内酸度过高,使胃液对胃粘膜的消化作用大于粘液的中和作用及粘膜的自我修复能力,由此导致消化性溃疡的发病。所以,应注意餐前心理调节;就餐时人的注意力应集中在饮食活动上;就餐的环境应干净、整洁,还可播放一些旋律优美的音乐,营造良好的氛围;就餐后同样应注意心理调节:饭后散步的作用不仅在轻微活动对胃肠功能的促进上,而且在于散步过程中人有轻松愉快的心理,饭后不可马上投入工作,应有一段心情愉快的休息时间,使胃肠能正常地完成其消化功能。

7.儿童皮肤的有什么特点怎么保护

保护功能差、调节体温的功能差、渗透作用强

①常洗澡、洗头,勤剪指甲:洗澡时把脖根、腋窝、大腿根、外阴等部位都洗干净,要避免皂沫进入幼儿眼睛;洗手时把手指头缝、指

甲缝都洗干净;理发时不要碰破头皮;指甲长了要剪短,剪指甲时,顺着手指尖剪成半圆形,剪脚趾甲,两端只需稍剪去一点,使趾甲边缘是平的;选购质地柔软、吸水性强、不掉色的衣料做内衣;不用化妆品遮盖小儿天然健美的肌肤;不佩戴各种金属饰物。

②锻炼增强机体对冷热的适应能力:空气、阳光和水是三件宝,经常带小儿在户外活动,可以改善皮肤的血液循环,增强体温调节能力,

遇到冷热的刺激反应灵敏,使体温保持相对的恒定;在室内也可以利用冷空气进行锻炼;幼儿从夏天开始就可用冷水洗脸、洗手;冬天仍然坚持用冷水洗脸,作为锻炼;晚上用温水洗以更好地清洁皮肤。

③凡盛过有毒物品的容器要妥善处理,绝不能让小儿弄到手,拿着玩;在皮肤上涂拭药物也要注意药物的浓度和剂量,不得过量。

8.在幼教中,如何利用优势原则、镶嵌式活动原则、动力定型举例说明

幼儿神经系统发育具有容易兴奋、容易疲劳的特点,所以

在教小儿干什么事,或学习什么的时候,要想方设法引起小儿的兴趣(优势原则)

小儿干一件事情坚持不了多久,因此需要经常变换活动内容、方式,使小儿不觉疲劳(镶嵌式活动原则)

养成好的生活习惯,吃喝拉撒睡玩,妥善安排,建立起生活节奏,习惯成自然(动力定型)

9.新生儿的睡眠和觉醒分为几种状态

深睡、浅睡、瞌睡、活动觉醒、安静觉醒、哭

10.影响儿童体格发育的因素是什么

遗传因素;营养;体育运动和劳动;生活制度;疾病;环境:生活环境、其他环境因素,如季节、大气、噪音等

第二章

1.儿童热能消耗在哪几方面和成人有什么区别

基础代谢、摄取食物排泄废物、生长发育、从事劳动和活动

基础代谢高;随着儿童长大,所需热能增加,如供应不足,儿童会感到疲乏;生长发育所需热能是儿童特有的

2.蛋白质的生理意义

构造新细胞、新组织;修补组织;调节生理功能;供给能量

3.脂肪、碳水化合物、无机盐的生理意义

脂肪:储存能量、保护机体、构成组织的成分、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提供必需氨基酸、增进食欲

碳水化合物:(可吸收部分)提供热能、构成组织、维持神经系统的生理功能、合成肝糖元和肌糖元、有抗生酮作用、减少蛋白质的消耗无机盐:调节细胞通透性,酸碱平衡,维持正常渗透压,神经肌肉兴奋性。

4.哪些因素可影响钙的吸收利用

有利:维生素D是促进钙吸收的主要因素,乳糖也可促进改的吸收,氨基酸与钙结合形成可溶性钙,故膳食中蛋白质供给充足有利于改的吸收利用。

不利:摄入过多的脂肪,可因大量脂肪酸与钙结合成不溶性皂化物,使钙自粪便排出。谷类及谷类外皮中含有植酸,与钙可结合成不溶性植酸盐,使钙的吸收率降低。一些蔬菜如园叶菠菜等含草酸多,草酸与钙形成不溶性草酸钙,不利于钙的吸收。在选择供钙食物时,不能只考虑钙的含量,还应注意其草酸含量。

5.铁、锌、碘的生理意义

铁:铁大部分存在于红细胞中,是组成血红蛋白的原料,参与体内氧的运输和利用。机体缺铁,可患缺铁性贫血。

锌:参与多种酶的合成,在维持机体正常代谢中起着重要作用;锌还参与细胞内核酸及蛋白质的合成,与生长发育密切相关;体内胶原和角蛋白的合成也必须有锌,因此锌对维持头发、皮肤的健康有重要作用。总之,锌对促进儿童生长,保持正常味觉,促进创伤愈合以及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均有重要作用。

碘:是构成甲状腺素的原料,碘的生理功能是通过甲状腺素来实现的,甲状腺素对细胞代谢的调节有重要作用,对集体的正常生长发育有直接影响。

6.什么是胡萝卜素有什么生理意义

维生素A原

胡萝卜素在体内转化为维生素A(视黄醇)后发挥其生理作用,维生素A与正常视觉有密切关系,与上皮细胞的正常形成有关,还能促进正常的生长发育,提高机体免疫力。

7.为什么提倡母乳喂养

出生头4-6个月,母乳是最好的食物和饮料;母乳喂养可使婴儿少得病;母乳的成分更有利于脑的发育;母乳喂养可给与婴儿更多的母爱;哺婴,对母亲也有益。

8.为婴儿添加辅食的目的和原则是什么

补充乳类的不足;增加营养以促进生长发育;为断奶做准备。

加辅食的量由少到多;食物由稀到稠,从流质到半流质,再到固体食物;食物由细到粗;增加食物品种,要习惯了一种再加另一种;添加新的辅食要在婴儿健康消化功能正常时。

9.《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内容是什么对幼儿膳食有什么指导意义

1)食物多样,谷类为主,粗细搭配2)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

3)每天吃奶类、大豆或其制品4)常吃适量的鱼、禽、蛋和瘦肉

5)减少烹调油用量,吃清淡少盐膳食6)食不过量,天天运动,保持健康体重

7)三餐分配要合理,零食要适当8)每天足量饮水,合理选择饮料

9)如饮酒应限量10)吃新鲜卫生的食物

切忌“食物圈”过于狭窄,品种单调,主食,五谷杂粮搭配着吃;副食,每样菜量少些,种类多些,勤着变换;由于水果含无机盐较少,且水果吃多了会影响摄取其他食物,所以蔬菜水果不宜互代,儿童应该多吃水果和蔬菜;儿童正在长身体,需要优质蛋白质和钙质作为长身体的原料,常喝牛奶有益于他们的生长发育。由于肥肉和荤油含饱和脂肪酸多,给儿童配膳要以植物油为主;儿童的进食量要适度,以保持适宜的体重;口味形成在儿时,为儿童配膳要使他们的口味有益于健康;生长发育中的儿童不应喝酒;为儿童配膳,在采购、烹调、储存过程中都要注意食物的新鲜卫生,还要严防食物中毒;引导儿童用好零用钱;多吃糖有增加龋齿的危险,尤其是儿童不应吃太多的糖和含糖食品。

10.如何培养幼儿的良好饮食习惯

按时定位进食,食前有准备;饮食定量,控制零食;不偏食;注意饮食卫生和就餐礼貌;从家庭做起:“家庭食物圈”以科学为指导,安排好正餐以外的“点心”,创造和谐的餐桌气氛。

第三章

1.什么是出生缺陷主要病因是什么

新生儿刚出世就有疾病:①胚胎在母体子宫内就具有的疾病或损伤;②胎儿娩出时在产道中得到的疾病或损伤

遗传因素(由于生殖细胞核内的遗传物质——染色体或其上的基因有缺陷导致的,如白化、血友)和环境因素(主要指影响子宫内环境的因素,包括孕期受到放射线、感染、药物、环境化学物的作用等)

2.新生儿抚触对其身心健康有什么好处

婴儿抚触产生的生理和心理效用,可以解除“皮肤饥渴”,避免出现烦躁不安、睡眠不稳、体重增长缓慢等现象

3.如何预防佝偻病

预防先天性佝偻病:孕妇要经常晒太阳,饮食要含钙丰富;提倡母乳喂养,及时添加辅食;多晒太阳;补充维生素D

4.如何预防缺铁性贫血

注意孕母的营养,多吃含铁丰富的饮食;合理喂养婴儿,自出生后满3个月,添加含铁丰富的辅食,注意纠正幼儿偏食的习惯;及时治疗各种感染性疾病;有钩虫病,要进行驱虫治疗;早产儿、双胎儿可补充铁剂。

5.龋齿的病因

口腔中细菌的破坏作用;牙面牙缝中的食物残渣;牙齿结构上的缺陷:牙釉质发育不良、牙齿排列不齐

6.为什么斜视可导致弱视

因斜视引起复视(视物成双)和视觉紊乱,使患儿感到极不舒适,为了消除这种不适,视中枢就主动抑制由斜视眼传入的视觉冲动,该眼视功能长期被抑制,就形成弱视。

7.常用的物理降温法有哪些

头部冷敷:把小毛巾折叠成几层,放在冷水里浸湿,拧成半干以不滴水为度,敷在前额,每5--10分钟换一次毛巾。也可以用热水袋灌进凉水或小冰块,作成冰枕,枕在头后。也可将冷湿毛巾放在腋窝、肘窝、腘部、腹股沟(大腿根)等大血管通过的地方。若冷敷时发生寒战、面色发灰,停止冷敷。

酒精擦拭::酒精容易挥发,能比较快地使体内热量放散。可将70%的酒精或白酒加一倍水,把小毛巾浸泡在里面,擦拭颈部两侧、腋下、肘部、腘部等处。擦拭时注意避风,以免着凉。

8.对腰部受伤者如何进行现场急救

严禁伤者弯腰、走动,也不得搀扶、抱持伤者使腰部弯曲,应由数名救护者动作一致地托住伤者的肩胛、腰和臀部,将伤者“滚”到木板上,伤者俯卧,用宽布带将其身体固定在木板上。运送过程中,要尽量平稳。

9.骨折的现场急救原则是什么

限制伤肢再活动,避免断骨再刺伤周围组织,减轻疼痛。

10.如何处理鼻出血

1)安慰孩子不要紧张,安静坐着

2)头略低,张口呼吸

3)止血后,2-3小时内不要做剧烈运动

4)出血较多时,可用脱脂棉卷塞入鼻腔,填塞紧些才能止血

5)鼻出血仍不止,立即去医院处理

6)如果平时常发生鼻出血,而且皮肤上常有瘀斑,小伤口出血也不易止住,应去医院做全面检查。

第四章

1.什么是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基础免疫、加强免疫

非特异性免疫:(先天免疫)是生来具有的免疫系统,是人类在种系进化中,长期与病原微生物斗争而发展、完善的一种生理功能。不针对某一种病原微生物的,而是对多种病原微生物有防御作用。包括①皮肤黏膜的屏障作用②吞噬细胞和体液的防御作用③血脑屏障作用

特异性免疫:当抗原(细菌、病毒等)进入人体后可激发人体的免疫细胞产生一系列反应,最终产生抗体,有很强的针对性。

基础免疫:选择几种对小儿威胁较大的传染病的疫苗,在短期内,有计划地对小儿进行预防接种,使小儿获得对这些传染病的特异性免疫力,并为今后的免疫打下基础。

加强免疫:进行基础免疫后,机体获得相当强的免疫力。经过一定时间,免疫力逐渐下降,当下降到一定程度时,重复接种一次,就很容易使免疫力再度提高,以巩固免疫效果。

2.传染病的特性

有病原体:病原体是指周围环境中能使人感染疾病的微生物;

有传染性:病原体经过一定的途径进入易感者体内,使之感染发病;

有免疫性:传染病痊愈后,人体对该传染病有了抵抗能力,产生不感受性;

病程发展有一定的规律性:潜伏期、前驱期、症状明显期、恢复期

3.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

传染源:⑴ 病人⑵ 病原携带者⑶ 受感染的动物;

传染途径:(1)空气飞沫传播(2)食物传播(3)水源传播(4)土壤传播(5)日常生活接触传播(6)虫媒传播(7)直接接触传播(8)医源性传播(9)母婴传播;

易感者

4.预防传染病的主要措施

“三早”: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切断传染途径;保护易感儿:(1)增强儿童体质,提高非特异性免疫能力(2)预防接种

6.流行性感冒、腮腺炎、手足口病的症状

流行性感冒:①潜伏期为数小时至一二日。起病急,寒战、头痛、咽痛、乏力、眼结膜充血;

②以胃肠道症状为主者,可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

③以肺炎症状为主者,发病1-2日后即出现咳嗽、气促、气喘、发绀等症状

④部分病儿有明显的精神症状,如嗜睡、惊厥等

⑤婴幼儿常并发中耳炎。

腮腺炎:①起病急,有发烧、畏寒、头痛、食欲不振等表现。

②1-2天后腮腺肿大。肿大以耳垂为中心,边缘不清,有轻度压痛。张口或咀嚼时感到腮腺部位胀痛,尤其吃硬的或酸的食物时疼痛加剧。

③经4-5天后腮肿消退

手足口病:①潜伏期4-6日。最先出现轻微的症状,如发烧、全身不适、咳嗽、咽痛等;

②在指(趾)背面、侧缘、手掌、足跖,尤其是指(趾)甲周围,有时在臀部、躯干、四肢发生红色斑丘疹,很快发展成水疱;

③口腔内在舌、硬腭、颊粘膜、齿龈上发生水疱,破溃后形成浅在的糜烂,可因疼痛影响进食;

④一般于8-10天水疱干涸,病愈。

7.如何预防蛔虫病

积极治疗蛔虫病,以减少散播虫卵的机会;改善环境卫生,讲究饮食卫生、个人卫生

8.如何根治蛲虫病

避免重复感染;培养个人卫生习惯;勤换衣服、勤晒被褥;驱虫药有驱虫灵、肠虫清等,药量遵医嘱

9.甲型肝炎和乙型肝炎传播途径的区别

甲型肝炎:病毒存在于病人的粪便中,粪便污染食物、饮水,经口造成污染;由于水源受到污染,泥蚶(han)、牡蛎等水产品有浓缩并贮存甲型肝炎病毒的能力,食上述被污染的水产品可造成爆发性的甲型肝炎流行。

乙型肝炎:病毒存在于病人的血液中,病人的唾液、乳汁等体液中带有病毒。含有乙型肝炎病毒的极微量的血液就可造成污染。可通过输血、注射血制品、共用针头等途径传播;由于病人的唾液和鼻咽分泌物中带有病毒,所以日常生活密切接触,公用牙刷、食具,也是重要的传播途径。

10.灾后易爆发哪些传染病和寄生虫病

甲型病毒性肝炎、戊型病毒性肝炎、血吸虫病、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

第五章

1.什么是健康的整体观

应从生物、社会和心理因素来综合认识疾病与健康,这就是新的医学模式“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2.什么是健康教育

以卫生科学为主要内容,以健康为目标的教育

3.评价生长发育的主要指标

①生长发育形态指标:身长、体重、头围、胸围

②生长发育生理功能指标:握力和背脊力(骨骼肌肉系统)、肺活量(呼吸系统)、脉搏和血压(心血管系统)

4.如何测量体重、身长、头围、胸围P190

体重:①按体重增长的倍数来计算②按体重增长的速度来计算③按公式推算

身长(3岁以下为身长):①按身高增长的倍数来计算②按身高增长的速度来计算③按公式推算

头围:新生儿平均头围34厘米,周岁时45厘米,2岁时47厘米,三四岁两年共长1.5厘米,以后则增长更少

胸围:胸围在生后第一年增长最快,共增加12厘米,第二年增加3厘米,以后每年约增加1厘米

5.婴幼儿心理健康的主要指标

智力发展正常;情绪稳定,情绪反应适度;乐于与人交往,人际关系融洽;行为统一和协调;性格特征良好

7.如何矫治习惯性阴部摩擦

查找诱因、彻底矫治:转移兴奋:或轻声呼唤,或改变其体位,也可用乐曲、玩具;不要让幼儿过早起床,或醒后不起床;衣着勿过暖,内裤不要太紧;讲究卫生,经常清洗外阴幼儿园要组织幼儿参加各种游戏、活动;家长要安排好幼儿的一日生活,让孩子生活愉快。

第六章

1.做好卫生保健工作的意义

是托幼园所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是实现托幼园所教养目标和管理目标的重要方面,是促进婴幼儿身心和谐发育的保证,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使集体生活的婴幼儿健康成长。

3.安排好幼儿的一日生活有何意义执行一日生活日程时的注意事项

意义:1)保护儿童神经系统的正常发育;2)保护消化系统的正常功能;3)便于更好地安排教育活动

注意事项:1)坚持执行;2)保教结合;3)家园同步;4)个别照顾;5)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4.集体幼儿膳食应达到哪些卫生要求

1)符合儿童的营养需要;2)适合儿童的消化能力;3)促进食欲;4)清洁卫生

5.制定儿童食谱的原则

1)执行膳食计划所拟定的食品种类和数量;2)注意季节变化,冬季多用高热量食物,夏季可多用清淡凉爽的食物;

3)食谱所列的烹调法和食物应该适合儿童的消化能力;4)品种多样化,并能促进食欲;

5)注意观察儿童接受食物的情况,必要时作调整;6)每周更换食谱

6.在集体儿童机构管理传染病的主要环节是什么

(一)管理传染源;(二)切断传染途径;(三)保护易感者

7.环境污染对儿童健康有什么影响

空气污染:对呼吸道粘膜的刺激作用;对眼结膜的刺激作用;降低机体免疫力;引起变态反应性疾病

噪音污染: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损伤听觉器官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