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4.1《天气与气候》

合集下载

七年级地理(上)第一节《天气和气候》课件湘教版

七年级地理(上)第一节《天气和气候》课件湘教版

温带大陆性气候
总结词
四季分明,降水较少
详细描述
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洲内陆地区,夏季炎热干燥;冬季寒冷干燥。全年降水量较少,气候干 燥。
04 天气和气候的影响因素
纬度因素
总结词
纬度因素对气候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不同纬度地区接收到的太 阳辐射量不同,导致气温、降水等气候要素的差异。
详细描述
随着纬度的升高,太阳辐射的入射角度减小,地面单位面积 上接收到的太阳辐射量逐渐减少,导致气温逐渐降低。同时 ,不同纬度地区的气压带和风带也会有所不同,进一步影响 降水等气候要素的分布。
气象预报
气象部门通过分析气象数据和卫星云图,发布天 气预报,为公众提供未来天气信息。
经验判断
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和观察到的现象,如动物行 为、天空颜色等,进行经验判断。
如何应对不同的天气和气候?
准备衣物
根据当地气候特点准备适当的衣物,如夏季穿轻薄透气的衣物, 冬季穿保暖的衣物。
调整出行
在恶劣天气下,如暴雨、大风等,应尽量避免外出或采取相应的防 护措施。
大小和位置等都需要考虑当地的气候特点。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七年级地理(上)第一节《天气和气 候》课件湘教版
contents
目录
• 课程导入 • 天气系统 • 气候类型 • 天气和气候的影响因素 • 实践与应用
01 课程导入
什么是天气和气候?
天气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短时间(如一天内)在某一特定地点 所经历的大气状况,包括温度、降水、 风速、风向等。
气候
天气和气候的区别与联系
热带气旋(台风)
台风结构
解释台风的内部结构,包括风眼、 螺旋云带、台风眼壁等。

湘教版初中地理七上4.1《天气和气候》 课件 (共30张PPT)

湘教版初中地理七上4.1《天气和气候》 课件   (共30张PPT)

炎热干燥
4.春旱多风沙,夏热多暴雨,8.风起云涌,电闪雷鸣
秋短晴朗,冬季干寒 5.今夜到明天晴转多云,局
9.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10.昨夜雨疏风骤,满地落花
飞走
部有雷雨,南风2-3级
电视 报纸
收音 电脑
手机
地面接收站
传送
输出
卫星云图
气象卫星 拍摄
计算机处理
传送
地球
风云二号气象卫星云图 2014年 11月 24日
下列词语中哪些是描述天气的?
阴转多云 秋高气爽 四季如春
冬暖夏凉 和风细雨 雷电交加
晴空万里 终年高温 风和日丽
天气与气候的区别
时间 大气状况
天气 短时间 多变的
气候 长时间 较稳定
下列描述是天气还是气候
1.风和日丽
6.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2.昆明四季如春
7.非洲撒哈拉沙漠地区终年
3.暴风骤雨
回家后请继续收集家人、街坊邻居的金点 子,给长沙市市长写一封建议信吧!
空气质量
中国部分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日报
城市 污染
指数
北京
155
哈尔滨
107
长沙
300
深圳
46
重庆
98
24小时空气质量日报
首要污染物 空气质量级别 空气质量状况
可吸入颗粒物

中度污染
可吸入颗粒物

轻度污染
可吸入颗粒物

重度污染
可吸入颗粒物


可吸入颗粒物


北京和上海
天安门
天安门
全国遭遇52年以来最严重的雾霾天气!
5
6
7

湘教版七上4.1天气和气候共27张PPT

湘教版七上4.1天气和气候共27张PPT

我们可以从哪些途径了解天气情况?
看云识天气
? 还有呢
打电话(12121) 听收音机
看报纸等
上网
看电视
卫星云图
卫星云图是气象卫星拍摄的地球大气图像
绿色—— 陆地
.卫星云图的判读
蓝色—— 海洋
白色—— 云雨区,颜色越白表示云层越厚,为阴雨天 黄色 —— 代表沙尘暴现象
常见的天气符号
注意区分:
SS S S
浮尘 扬尘 沙尘暴 强沙尘暴
小雨 中雨 大雨
暴雨
雷雨
下面符号表示什么天气?
小雨转中雨
从左向右读
记忆大闯关:
天气符号
风向 风力
风的来向 风的强弱
什么是风杆、风尾、风旗?
分组画风向标。 第一组 西南风 10级 第二组 东风 6级 第三组 西北风 2级 第四组 东北风12级
空气质量
人类的哪些活动影响了空气质量?
A.晴天 B.阴雨天 C.多云转晴 D.晴转 多云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第四章 世界的气候
第一节 天气与气候
学习目标
1、会区分描述天气和气候的语言,并能正确 描述某时天气状况和某地的气候特征。 2、能识别常用天气符号和看懂简单天气图。 3、知道空气质量日报基本内容,说出人类对 空气质量的影响及应采取的措施。 4、能举例说明天气和气候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对于大气环境持有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
不稳定,多变
晴、雨、气温高、 风力大等
相对稳定
炎热干旱、湿润多雨、 冬暖夏凉等
请尝试着判断下列各项哪些是对天气的描述,哪些是对气 候的描述?
(1)狂风暴雨 (天气) (2)多云转晴 (天气) (3)四季如春 (气候) (4)冬冷夏热 (气候) (5)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天气) (6)乌云密布 (天气) (7)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气候) (8)风和日丽 (天气)

4.1 天气和气候(课件)七年级地理上册(湘教版)

4.1 天气和气候(课件)七年级地理上册(湘教版)
多变 相对稳定
天、日、夜、天气 季月年、气候、春夏秋冬
下列词语描述的是天气还是气候
1.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2.南宁夏长冬短 3.赤道地区终年炎热 4.昆明四季如春5.东边日出西边雨 6.夏季多雨7.“雷公”先唱歌,有雨也不多
B
2.(2023·四川)某校计划举行郊游活动,同学们查询了近期天气状况如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周一空气质量较好,适宜郊游 B.周二阴天,空气质量较好,风力较强C.周三小雨,西北风6级 D.周四气温日较差最大,注意增减衣物
D
(2023·山东)冬去春来,广东当地清晨经常雾海茫茫,这是由于冷空气走后,暖湿气流迅速反攻,致使气温回升,空气湿度加大,这样的天气当地人称为“回南天”。据此完成3-4小题。3.该天气现象发生期间,天气预报中可能出现的天气符号是( )A. B. C. D. 4.受此天气现象影响,当地网购量增加的商品可能有( )A.电风扇 B.洗衣机 C.加湿器 D.除湿机
悉尼 雷雨,最高气温30°C,最低气温20°C
纽约 多云,最高气温4°C,最低气温零下2°C
东京 晴,最高气温16°C,最低气温11°C
结合课本P70活动4,预报天气。
(1)空气质量的高低,与空气中所含污染物(烟尘、有害气体、可吸入颗粒物等)的数量有关。 (2)空气污染指数是反映空气被污染的程度,指数越大,空气污染越严重。
西风4级
西南风10级
东风6级
南风8级
西北风2级
东北风12级
最后一站请同学们分组讨论并预报天气,看看哪个组预报的既快又准?随着环境问题的不断出现,空气质量日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空气污染如何表示呢…………
活动三:阅读课本P69-70及相关资料,小组合作探究找出以下问题的答案,并预报天气:1.结合生活实际,我们要从哪些方面预报城市的天气状况呢?完成课本P70活动4的城市天气预报。2.阅读课本P69,找出什么是空气污染指数?指数大小的含义是什么?3.结合材料找出造成空气污染的来源有哪些?我们应该怎么做来减轻空气污染呢?

湘教版七年级上地理课程第四章第一节《天气和气候》教案

湘教版七年级上地理课程第四章第一节《天气和气候》教案

教案:天气和气候【教学内容】本课时内容对应教材P67-P70。

主要包含“天气”、“气候”、“天气预报和常用天气符号”等内容。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天气与气候的概念及其区别。

2.掌握并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

3.能够解读简单的天气预报信息,理解其对日常生活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1.通过案例分析,理解天气变化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2.通过小组合作,识别并解释天气符号。

3.运用多媒体资源,模拟天气预报播报,提升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地理思维能力。

2.增强学生对环境保护的认识,了解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挑战。

3.激发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培养探究精神。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天气与气候的概念及其区别。

•常用天气符号的识别与应用。

•天气预报的基本解读及其对日常生活的影响。

教学难点:•理解气候的复杂性及其对地理环境的长期影响。

•运用天气符号和天气预报信息,分析特定地区的天气状况。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包含天气符号、天气预报视频、气候类型图片等)。

•常用天气符号卡片。

•学生预习材料(天气与气候的基本概念、天气预报的基本要素等)。

•小组合作学习任务单。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情境导入:播放一段不同天气下的生活场景视频,如晴天下的户外活动、雨天中的行人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场景有什么不同?它们与什么有关?”从而引出天气的话题。

•明确目标:简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即了解天气与气候、掌握天气符号、解读天气预报。

二、新知讲授(20分钟)1. 天气与气候(10分钟)•概念讲解:通过PPT展示,讲解天气与气候的定义及其区别。

强调天气是短时间的大气状况,而气候是长时间的大气平均状况。

•案例分析:选取一两个典型案例,如“北京的一年四季天气变化”或“南极洲的寒冷气候”,分析天气与气候对当地生活和环境的影响。

2. 常用天气符号(5分钟)•展示符号:利用多媒体展示常见的天气符号,如晴天、多云、雨天、雪天、雷阵雨等。

地理七年级上湘教版4.1天气和气候课件

地理七年级上湘教版4.1天气和气候课件
利用图表展示观测数据的 变化趋势和分布特征,如 绘制气温曲线图、降水量 柱状图等。
相关分析
探讨不同气象要素之间的 相关关系,如气温与湿度 的关系、风向与风速的关 系等。
05
应对不同天气和气候条件
预防措施和应对策略
针对极端天气事件制定应急计划
01
包括疏散路线、紧急避难所和救援资源的准备。
加强气象监测和预警系统
连续观测
对某一气象要素进行连续不断 的观测,并记录数据变化,如 连续记录风向风速变化。
自动记录
使用自动气象站等设备进行自 动观测和记录,实现数据的实 时更新和存储。
分析天气现象数据
01
02
03
统计分析
对观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计算平均值、极值、标准 差等统计量,以揭示天气 现象的规律和特征。
图表分析
影响
候变化的关系

影响及责任
对气候变化的措施
THANK YOU
感谢聆听
垂直地带性
随着海拔高度的变化,气候类型出现垂直分异。
影响气候形成因素
太阳辐射
纬度位置决定太阳辐射的强弱,进而影响气候的 冷暖。
下垫面状况
海陆分布、地形起伏、洋流等因素对气候的形成 和变化有重要影响。
大气环流
大气环流是形成各种气候类型和天气变化的主要 因素。
人类活动
人类活动通过改变下垫面状况、排放温室气体等 方式影响气候变化。
温带海洋性气候
全年温和湿润,主要分布在南北 纬40°-60°的大陆西岸。
温带大陆性气候
冬冷夏热,年温差大,降水集中, 四季分明,主要分布在南北纬 30°-60°的大陆内部。
气候类型分布规律
02
01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4.1天气和气候(共22张PPT)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4.1天气和气候(共22张PPT)

安 静
人感到有一股寒意,看来气温降了不少

, 馆 长
2.在亚马逊雨林中,一年难见几次晴天, 但也正是在这种全年高温多雨的环境中
先 生
孕育了许多珍稀的物种
要 提
A
B
问 了
1.天气 2.气候
or
1.气候 2.天气
大 家
判断下列词句描述的是天气还是气候
◆风和日丽
天气
安 静
◆终年炎热
气候
了 ,
◆暴风骤雨
天气




你们终于回答对了,恭喜 你们,获得了许可!下面 大家就跟随我一起探索气 象馆的奥秘吧!首先欢迎 来到天气会商室,在这里 你们将会看到天气信息是 如何搜集、分析、整理、 判断并作出预报结论的。
气象专家们正器
看了这么多,同学们是不 是觉得气象馆还挺神奇的? 是的,气象馆肩负着很重 要的责任,我们工作所需 的信息大都来自于大家刚 刚看到的卫星云图,同学 们在课本中应该都学习过 卫星云图的判读,现在谁 能告诉我应该怎么判读?
第四章世界的气候
第一节 天气与气候
气象馆探秘
同学们好,欢迎大家来到
气象馆参观,我是馆长X先
生。在参观之前你们有一
些问题需要回答,只有先
前进
回答好我提出的问题才能
获得进馆的许可,否则你
们只能遗憾的原路返回了。
返回
你们准备好接受挑战了吗?
下面两段话描写的是天气还是气候?
大 家
1.没过多久,雨停了,一阵阵风吹过,让
馆 长
◆四季如春
气候
先 生
◆阴转多云
天气
还 有
◆雨过天晴
天气
问 题

湘教版地理七上4.1天气与气候 课件(共21张PPT)

湘教版地理七上4.1天气与气候 课件(共21张PPT)
天气的特点 : 天气现象的突出特点是多变。
03 什么是气候
课程讲解
04 气候的特点
课程讲解
天气与气候的概念与区别
天气
气候
某个地方距离地表较近 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
概 念 的大气层在短时段内的 平均状况,它具有相
具体状态
对的稳定性
区 别 1.短时间的 2.多变的
1.较长时间 2.变化不大
课堂练习
下列描述是天气还是气候
首要污染物 可吸入颗粒物 可吸入颗粒物 可吸入颗粒物
--可吸入颗粒物 -可吸入颗粒物
空气质量级别 Ⅱ Ⅱ Ⅱ Ⅰ Ⅰ Ⅱ Ⅰ Ⅱ
空气质量状况 良 良 良 优 优 良 优 良
课程讲解
空气质量日报 据报道,我市端午节5个点位PM2.5的日均值22微克/米3,均达 到了一级。市环境监测中心专家表示,今明两天,我市PM2.5日均 浓度值预计也将维持在较低水平。
思考探究
请同学们想想,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从哪些地方可以获得 有关天气的信息呢?
电视、手机短信、网络、QQ、报纸 请同学们回想一下,我们在看天气预报时都会出现哪些 内容呢?或者说天气预报都会播报出哪些东西呢?
阴晴、气温、降水、风等
课程讲解
2 天气预报----常用的符号
01 什么是天气预报?
气象工作者通过对卫星云图、气温、降水、风力等 天气资料的分析,发布将要出现的天气状况,主要包 括气温、阴睛、降水可能性、降水的强度、风向和风 力大小、空气的能见度等,这就是天气预报。
课程讲解
常见的天气预报形式(一)----电视天气预报 卫星云图 绿色:表示陆地
白色:表示云区 云的颜色越白表示云 层越厚。
蓝色:表示海洋
常用的符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气与气候》
气候是人类生存的重要自然条件之一。

它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是非常显著的,尤其对农业生产来说,它是一种取之不尽的自然资源。

本节主要讲述了天气和气候两个不同的概念及其区别,以“当你清晨背起书包走出家门最先感受的是什么?”为切入点,用身边的问题引起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联系实际的学习习惯,体现课改中学习身边的地理知识,引导学生归纳出天气的概念。

之后又附有天气符号、卫星云图以及相关图片,可以帮助学生轻松掌握天气预报的知识,更能培养学生读图识图的能力。

“小活动”题目的设计也是结合实际,让学生了解天气与生活的关系,反映了当前课改的提倡的“学习有用的地理”。

教材的最后还提供了大气环境检测的阅读材料,这种贴近生活的知识,对于引导学生关注当前大气环境质量、关注健康、增强环保意识都有重要作用。

2.识别天气预报中常见的天气符号所表示的天气现象。

3.初步学会阅读天气预报中的卫星云图和城市天气预报图的技能。

4.了解空气质量对人类的影响,
培养学生认识人类生产、生活与天气、气候的关系,使学生逐步树立保护大气环境的意识。

1.
“天气”和“气候”的区别;学会阅读卫星云图和简单的天气预报图。

2.综合分析卫星云图和天气预报图
课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我有个问题想要请教同学们,这个寒假我要到海南去出差,可我为带什么服装犯了愁,哪个同学能帮帮我,给我参谋一下?(生答略)。

你去过海南吗?(生答略)。

那你怎么知道我需要带单衣去呢?(生答略)。

恩,是热带,气候四季炎热。

我打算2月1日出发去海南,在去之前,我买好了车票,准备好了必需品,还要关注一下什么?哪个同学能帮帮我?(生答略)。

好,我知道了,还要关注天气预报。

天气和气候与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因此探讨气候的变化规律,对人类是很重要的,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与每个人密切相关的天气和气候。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学习任务(一)天气和气候的概念与区别。

1.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P57页第一、二两框天气、气候,解决以下问题:
(1)对比分析天气和气候的概念和区别。

(2)下列词语中哪些描述的是天气,哪些描述的是气候?除此之外你还能举出哪些描述天气和气候的成语或诗句?
风和日丽暴风骤雨四季如春阴转多云
(3)“三国演义”中草船借箭的经典故事,是利用了当地有利的天气还是气候?
2.小组交流:以小组为单位交流以上问题并提出疑难。

3.合作探究:
【探究问题】天气与气候有什么区别?
【教师精讲点拨】从天气和气候的概念入手,从各自反映的大气状况的时间长短及变化大小分析,联系日常生活中描述天气和气候的语句理解。

【探究结论】
天气气候
1、短时间的
2、多变的
1、较长时间(多年的)
2、变化不大(相对定)
学习任务(二)天气预报和常用天所符号
1、自主学习:
阅读P57第三框天气预报和常用天所符号解决以下问题:
(1)天气预报的内容包括哪些方面?
(2)回想你观看的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节目并读图4-2,说一说卫星云图中的白色、绿色、蓝色各有什么含义?
(3)记住图4-1中的主要天气符号,绘制你最喜欢或是最难识别的天气符号。

(4)读图4-3,以天气预报员的身份,预报世界主要城市的天气状况。

(5)教材P59活动第二题,下列天气符号所代表的天气与图中人们所介绍的活动是否妥当?
2、小组交流:以小组为单位交流以上问题并提出疑难。

3、合作探究:
【探究问题】卫星云图中的白色、绿色、蓝色各有什么含义?天气符号中风力、风向怎样表示?
【教师精讲点拨】播放大家都比较熟悉的天气预报视频让学生对这部分知识有个感性的认识【探究结论】绿色:代表陆地,有绿色的地区,说明该地区天气晴朗。

蓝色:代表的是海洋。

白色:代表云雨区,白色程度越浓,代表降水量越大。

一般用带尾羽的箭矢来表示风向风力,箭矢所指方向为风的去向;尾羽的数目和形状表示风力,如3根尾羽表示6级风,4根尾羽表示7级风,尾羽呈三角旗状,则表示风力为8级或8级以上。

通过以上讨论,我们知道了天气的变化与人类有密切的关系。

所以,观察天气,努力探究天气变化的秘密,掌握天气变化的规律,是非常重要的。

学习任务(三)P59阅读材料
1、自主学习:阅读我国部分城市空气质量预报图,总结空气污染指数、空气质量级别和空气质量状况之间有什么关系?
2、小组交流:以小组为单位交流。

结论:空气污染指数越高,空气质量级别越高,空气质量状况越差。

三、学以致用,拓展延伸:
人类的哪些活动影响了空气的质量?我们如何改变这种状况?
(学生讨论,教师点评)
四、总结梳理归纳方法:
天气与气候
1、区分描述天气与气候的语言
2、能正确描述某时的天气状况,了解天气特征
3、能正确描述某地的气候特征
4、了解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
天气预报
1.能看懂并通过简单的天气图,判断某地可能出现的天气情况
2.能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

3.培养学生阅读图和地理分析能力
大气环境质量
知道空气质量日报的基本内容,了解人类活动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及应采取的措施。

天气与生活
能举例说明天气和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对于大气环境持有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五、巩固练习,达标检测:
见综合能力训练68-70页。

六、附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学后反思】
1、我学习后的总体评价(很好、加好、一般、较差):。

2、我学到的主要知识和技能:
3、我学到的主要方法:
4、我还存在的疑难问题是:
【教后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