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A会计外币折算
注会全书极简汇总:外币折算篇

注会全书极简汇总:外币折算篇一、外币交易处理原则1、交易发生日外币交易在初始确认时,采用“交易发生日”的“即期汇率”或“即期汇率的近似汇率”将外币金额折算为本位币金额。
收到投资者以外币投入的资本,不得采用合同约定汇率和即期汇率的近似汇率,而应采用“交易日即期汇率”折算(不产生外币资本折算差额)。
2、资产负债表日及结算日(1)货币性项目:包括:持有至到期投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债权)、应付职工薪酬、长期应收款以“当日即期汇率”折算,产生的汇兑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借:财务费用——汇兑差额贷:应收账款——美元【金额:美元×汇率】(2)非货币性项目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股权)、存货、预收预付账款、应交税费以“交易发生日的即期汇率”折算,不改变其记账本位币金额。
二、特殊会计处理1、货币兑换银行当日的美元(买入价:1美元=6.05元人民币)(中间价:1美元=6.06元人民币)(卖出价:1美元=6.07元人民币)将100万美元到银行兑换为人民币,分录:借:银行存款—人民币(100×6.05)605财务费用 1贷:银行存款—美元(100×6.06)606以人民币购买100万美元,分录:借:银行存款—美元(100×6.06)606财务费用 1贷:银行存款—人民币(100×6.07)607注:注意银行的外币买入价、中间价、卖出价的差别。
2、以外币购入存货,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存货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成本,属于非货币性项目,期末折算采用“交易日的即期汇率”可变现净值,属于货币性项目,期末折算采用“当日的即期汇率”3、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货币性项目,汇兑差额计入“财务费用”交易性金融资产:汇率的变动和股市的变动,不进行区分,计入“投资收益”。
当期损益= 数量×当日外币价格×当日汇率- 期初余额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计入“其他综合收益”三、外币财报折算1、资产负债表资产、负债项目:采用“资产负债表日”的即期汇率;所有者权益(除“未分配利润”)项目:采用“发生时”的即期汇率;未分配利润项目:倒挤出来,不折算。
CPA注册会计师会计分章节知识点及习题第二十一章外币折算

CPA注册会计师会计分章节知识点及习题第二十一章外币折算本章内容较少,结构比较清晰,思路比较简单,难度不大。
历年考试分值不高,通常以客观题的形式出现,与借款费用、报表折算等结合以主观题的形式出现。
知识点:记账本位币的确定【提示】当上述因素中第一和第二种情况的币种不同时,结合第三种情况的币种来判断。
记账本位币变更的会计处理企业因经营所处的主要经济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确需变更记账本位币的,应当采用变更当日的即期汇率将所有项目折算为变更后的记账本位币。
由于采用同一即期汇率进行折算,因此,不会产生汇兑差额。
知识点:外币交易的会计处理【例题·计算分析题】乙股份有限公司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对外币交易采用交易日的即期汇率折算。
20×7年6月1日,将50 000美元到银行兑换为人民币,银行当日的美元买入价为1美元=7.55元人民币,中间价为1美元=7.60元人民币。
有关会计分录如下:借:银行存款——人民币(50 000×7.55)377 500财务费用 2 500贷:银行存款——美元(50 000×7.6)380 000【例题·计算分析题】乙股份有限公司的记账本位币为人民币,对外币交易采用交易日的即期汇率折算。
20×7年3月3日,从境外丙公司购入不需要安装的设备一台,设备价款为250 000美元,购入该设备当日的即期汇率为1美元=7.6元人民币,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6%,款项尚未支付,增值税以银行存款支付。
相关会计分录如下:借:固定资产——机器设备(250 000×7.6)1 900 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304 000贷:应付账款——丙公司(美元) 1 900 000银行存款304 000期末调整或结算1.货币性项目2.非货币性项目【提示】企业为购建或生产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而借入的专门借款为外币借款时,在借款费用资本化期间内,由于外币借款在取得日、使用日及结算日的汇率不同而产生的汇兑差额,应当予以资本化,计入固定资产成本。
注会会计第二十一章外币折算备考攻略

第二十一章外币折算
本章近三年考试平均分值4分左右,分数适中,属于不太重要章节。
本章近三年均以客观题形式考察。
客观题主要考察外币交易事项的会计处理以及外币报表折算差额的计算等内容。
主要考点包括:①外币交易的会计处理;②外币财务报表折算。
②资产负债表日货币性项目的折算和非货币性项目的折算;③外币财务报表折算特殊项目的处理等。
需要注意的是:期末汇兑损益与外币报表折算差额的区分。
本章近三年考题情况
本章主要知识点。
注会会计-第25讲_外币折算、租赁

第二十一章外币折算本章近三年考点无主要内容第一节记账本位币的确定第二节外币交易的会计处理第三节外币财务报表折算第一节记账本位币的确定◇记账本位币的确定◇境外经营记账本位币的确定◇记账本位币变更的会计处理一、记账本位币的确定记账本位币,是指企业经营所处的主要经济环境中的货币。
企业通常应选择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
业务收支以人民币以外的货币为主的企业,可以按规定选定其中一种货币作为记账本位币。
但是,编报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折算为人民币。
二、境外经营记账本位币的确定三、记账本位币变更的会计处理企业因经营所处的主要经济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确需变更记账本位币的,应当采用变更当日的即期汇率将所有项目折算为变更后的记账本位币。
由于采用同一即期汇率进行折算,因此,不会产生汇兑差额。
第二节外币交易的会计处理◇汇率◇外币交易的记账方法◇外币交易的会计处理一、汇率二、外币交易的记账方法外币交易的记账方法有外币统账制和外币分账制两种。
外币统账制是指企业在发生外币交易时,即折算为记账本位币入账。
外币分账制是指企业在日常核算时分别币种记账,资产负债表日,分别货币性项目和非货币性项目进行调整;产生的汇兑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三、外币交易的会计处理(一)初始确认外币交易应当在初始确认时,采用交易发生日的即期汇率将外币金额折算为记账本位币金额;也可以采用按照系统合理的方法确定的、与交易发生日即期汇率近似的汇率折算。
企业收到投资者以外币投入的资本,应当采用交易发生日即期汇率折算,不得采用合同约定汇率和即期汇率的近似汇率折算,外币投入资本与相应的货币性项目的记账本位币金额之间不产生外币资本折算差额。
(二)期末调整或结算1.货币性项目货币性项目,是指企业持有的货币和将以固定或可确定的金额收取的资产或者偿付的负债。
例如,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长期应收款、应付账款、其他应付款、短期借款、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等。
(1)期末调整期末,将所有外币货币性项目的外币余额,按照期末即期汇率折算为记账本位币金额,并与原记账本位币金额相比较,其差额记入“财务费用——汇兑差额”等科目;【提示】期末调整汇兑差额的计算思路:①外币账户的期末外币余额=期初外币余额+本期增加的外币发生额-本期减少的外币发生额②调整后记账本位币余额=期末外币余额×期末即期汇率③汇兑差额=调整后记账本位币余额-调整前记账本位币余额(2)结算结算外币货币性项目时,将其外币结算金额按照当日即期汇率折算为记账本位币金额,并与原记账本位币金额相比较,其差额记入“财务费用——汇兑差额”科目。
注会考生学习“外币折算”应注重归纳与总结

注会考生学习“外币折算”应注重归纳与总结【摘要】本文围绕“外币折算”一章的知识点进行了归纳总结,以帮助注会考生更系统地学习和理解这一章节。
【关键词】外币交易; 汇总损益; 外币报表折算一、基本概述(一)五个概念1.外币(1)广义外币:广义外币是指除本国货币以外的他国货币,(谈广义的外币必须占在特定的国家或地区)如美国人说人民币是外币,中国人说美元是外币。
(2)狭义外币:狭义外币是指除记账本位币以外的其他货币(谈狭义的外币必须站在特定的企业)狭义的外币就是会计核算中的外币。
2.外币交易:外币交易是指以外币计价或以外币结算的交易。
(表1)3.汇率汇率是指一国货币兑换为他国货币的比例率或比价,外汇汇率由国家外汇总局确定,由中国人民银行挂牌公布。
所以又叫外汇牌价。
汇率中最基本的汇率是即期汇率,而即期汇率=(买入汇率+卖出汇率)÷2,其中买入汇率是指银行从企业买入外币时愿意支付的价格,卖出汇率是指银行卖出外币时能够接受的价格。
二者之间的数量关系为:买入汇率(买价)对于不允许开设外汇现汇账户的企业,只能开设除库存现金和银行存款以外的其他外币资产账户,这些企业取得的外币必须在当日卖给银行。
2.折合企业发生外币业务时,应当将外币按照选定的折合率折算为记账本位币记账。
3.选择企业发生外币交易业务时,应当采用交易发生日的即期汇率,将外币金额折算为记账本位币金额记账,也可以采用发生日即期汇率的近似汇率进行折算,但对于外币投入业务,只能采用交易日的即期汇率折算。
4.认定企业向银行买入、卖出外币时,所发生的汇兑损益应在兑换当日予以确认。
5.调整期末应将所有外币账户的余额,按照期末的即期汇率,折合为记账本位币,并将折合后人民币余额与调账前人民币账户余额的差额,作为汇兑损益进行会计处理。
(三)三个日期1.含义(1)交易日:交易日是指外币业务发生的日期。
(2)结算日:结算日是指货币性项目收付款项的日期。
货币性项目是指企业持有的货币和将以固定或可确定金额的货币收取的资产或偿付的负债。
CPA会计学习笔记: 第20章 外币折算

将资产负债表中所有者权益项目下列示的,与该境外经营相关的外币财务报表折算差额,自所有者权益项目转入处置当期损益,部份处置的,按处置比例转当期损益。
记账本位币变更的会计处理:企业因经营所处的主要经济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确需变更记账本位币的,应当采用变更当日的即期汇率将所有项目折算为变更后的记账本位币,折算后的金额作为新的记账本位币的历史成本。
境外经营记账本位币的确定
1.境外经营是指企业在境外的子公司,合营企业,联营企业,分支机构。境内的上述公司采用不同记账本位币的,也视同境外经营
②子公司 若是美元,则无需期末汇率调整。
若是欧元,则期末应汇率调整:
借:财务费用——汇兑差额
贷:长期应付款——欧元
(3)合并报表抵消分录
美元情况下:(按母公司美元差额)
借:财务费用——汇兑差额
贷:外币报表折算差额
欧元情况下:(按母公司欧元差额与子公司欧元差额的合并数)
借:财务费用——汇兑差额
贷:外币报表折算差额
外币交易的会计处理
初始确认
外币交易应当在初始确认时,采用交易发生日的即期汇率将外币金额折算为记账本位币金额;也可以采用按照系统合理的方法确定的、与交易发生日即期汇率近似的汇率折算。
企业收到投资者以外币投入的资本,应当采用交易发生日即期汇率折算,不得采用合同约定汇率和即期汇率的近似汇率折算,外币投入资本与相应的货币性项目的记账本位币金额之间不产生外币资本折算差额。
提示:1.未分配利润项目应当根据折算后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中的其他项目的数额计算确定。
2.其他项目指: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实收资本,股本。
2.利润表中的收入和费用项目,采用交易发生日的即期汇率折算,也可以采用即期汇率的近似汇率折算。
【BT课件】2022年CPA 会计(外币折算+财务报告)

第二十二章 外币折算
【解析】 选项A,外币预收账款→以历史成本计量的外币非货币性项目→无差额 选项B,其他债权投资→汇兑差额去向→财务费用 选项C,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汇兑差额去向→其他综合收益 选项D,外币资本→交易日即期汇率 【答案】C
9
第二十二章 外币折算
「2020年·多选·题码145805」下列各项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中,因汇率变动导致的汇兑 差额应当计入当期财务费用的有( )
A. 外币应收账款 B. 外币债券投资产Th的应收利息 C. 外币衍Th金融负债 D. 外币非交易性权益工具投资
第二十二章 外币折算
【解析】 选项A,外币应收账款→汇兑差额去向→财务费用 选项B,外币应收利息→汇兑差额去向→财务费用 选项C,外币衍Th金融负债→汇兑差额去向→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选项D,外币非交易性权益工具投资→汇兑差额去向→其他综合收益 【答案】AB
折算差额 ① 产Th的外币财务报表折算差额,在编制合并报表时,应在其他综合收益项目中列示 ② 处置境外经营时,按处置比例将折算差额转到当期损益
命题陷阱
① 外币财务报表折算不区分货币性项目和非货币性项目,统一按照上述方法进行折算 。 ② 在企业境外经营为其子公司的情况下: 母公司承担的外币报表折算差额在所有者权益项目(其他综合收益)中列示
第二十二章 外币折算
考点2:外币报表折算(10年考了7次)
资产 负债表
资产、负债项目 所有者权益项目
采用资产负债表日的即期汇率折算
未分配利润 其他项目
无需折算,通过计算得出 期末=期初+本期结转利润-本期利润分配
采用交易发Th时的即期汇率折算
利润表
收入、费用项目 采用交易发Th日的即期汇率或其近似汇率折算
cpa会计学习笔记第二十一章外币折算02

第二十一章外币折算(二)第二节外币交易的会计处理三、外币交易的会计处理【教材例21-3】乙股份有限公司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对外币交易采用交易日的即期汇率折算。
20×7年6月1日,将50 000美元到银行兑换为人民币,银行当日的美元买入价为1美元=7.55元人民币,中间价为1美元=7.60元人民币。
本例中,企业与银行发生货币兑换,兑换所用汇率为银行的买入价或卖出价,而通常记账所用的即期汇率为中间价,由于汇率变动而产生的汇兑差额计入当期财务费用。
有关会计分录如下:借:银行存款——人民币377 500(50 000×7.55)财务费用——汇兑差额 2 500贷:银行存款——美元 380 000(50 000×7.6)【例题】甲股份有限公司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对外币交易采用交易日的即期汇率折算。
20×7年6月1 日,因外币支付需要,从银行购入10 000欧元,银行当日的欧元卖出价为1欧元=11元人民币,当日的中间价为1欧元=10.7元人民币。
有关会计分录如下:借:银行存款——欧元107 000(10 000×10.7)财务费用——汇兑差额 3 000贷:银行存款——人民币110 000(10 000×11)(二)期末调整或结算外币交易期末调整或结算如下图所示:1.货币性项目货币性项目,是指企业持有的货币和将以固定或可确定的金额收取的资产或者偿付的负债。
例如,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长期应收款、应付账款、其他应付款、短期借款、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等。
货币性项目,采用资产负债表日即期汇率折算。
因资产负债表日即期汇率与初始确认时或者前一资产负债表日即期汇率不同而产生的汇兑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期末外币货币性项目调整步骤如下:(1)计算外币货币性项目外币余额;(2)用外币余额乘以资产负债表日即期汇率计算记账本位币余额;(3)上述记账本位币余额与原账面记账本位币余额的差额即为汇兑差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外币折算、单项选择题1. 国内某一外商投资企业 80%以上的营业收入来自于出口,其商品销售价格主要受美元的影2. 国内某公司以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该公司在欧盟国家设有一家子公司公司在欧洲的经营活动拥有完全的自主权,P 公司与国内母公司除投资与被投资关系外,几乎无往来交易业务发生,P 公司的产品主要在欧洲市场销售, 其一切费用开支由其自行解决,3. 企业发生外币交易时,将外币直接折算为记账本位币入账的记账方法,称为4. 汇率是指两种货币兑换的比率,企业在未来某一日交付外汇时的结算价格是)折算为变更后的记账本位币, 将折算后的金额作为新的记账本位币的历史成本。
6. 某企业将 50 000 美元存款兑换成人民币,当日美元买入价为 $1:¥6.05 ,卖出价为 $1:¥ 6.15,该外币交易按交易日即期汇率折算,该笔外币兑换时产生的汇兑损益为人民币)元。
7. 企业发生的外币交易业务,在与银行不进行货币兑换的情况下,一般以( 期汇率。
响,一般以美元进行结算,则该企业应选择( )作为记账本位币。
A.美元B.人民币 C.进口国货币 D. 欧元 P 公司, P则 P 公司应选择的记账本位币是()。
A. 美元B. 人民币C. 日元D. 欧元)。
A. 直接标价法B. 外币统账法C. 外币分账法D.间接标价法)。
A. 即期汇率B. 即期汇率的近似汇率C. 套算汇率D.远期汇率5. 企业因经营所处的主要经济环境发生重大变化,需要变更记账本位币的,应当将所有项目按( A. 变更当日的即期汇率 B. 变更当期期初的市场汇率 C. 资产负债表日的即期汇率D.按交易发生日的即期汇率A.0B. 收益 2 500C. 损失 2 500D. 损失 5 000)作为即A. 买入价B. 卖出价C.中间价 D.最高价8. 企业收到投资者投入的外币资本时, 其折算汇率为)。
A. 收到外币投资时的即期汇率B.投资合同约定的汇率 C. 收到外币投资时即期汇率的近似汇率 D.资产负债表日的即期汇率9. 国内某公司以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2013 年 12 月 31 日,库存外购商品 100 件,该商品从国外购入时的单价为 1 000 英镑,当时即期汇率为 1 英镑=10元人民币; 2013 年12月31 日,该商品市场单价降至为 900英镑,当日即期汇率是 1 英镑 =10.05 元人民币,假定不考虑增值税等相关税费。
1)2013 年 12 月 31 日,该批商品的汇兑差额为( )元人民币。
A. 95 500B. -95 500C. -5 000D. -4 5002)该批商品的汇兑差额应记入( )科目。
A. 资产减值损失B.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C. 资本公积D. 财务费用 10.国内甲公司选用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
2013年 12月 10日,以每股 1.5 美元的价格购 入乙公司股票 10 000股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当日汇率为 1 美元=6.10 元人民币,款项已 付。
2013年 12 月31 日,乙公司股票的每股市价为1.2 美元,当日汇率为 1美元=6.08 元人 民币,假定不考虑相关税费的影响。
(1)2013年 12 月31日,该公司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汇兑差额为()元人民币。
A. 18 540B.-18 540C.-3 000D.-2 400( 2)该批交易性金融的汇兑差额应记入()科目。
A. 资产减值损失B.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C. 资本公积D. 财务费用11. 外币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按公允价值确定日的即期汇率折算后的记账本位币金额与原记账本位币金额的差额,应计入( )科目。
A. 资产减值损失B.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C. 资本公积D.财务费用12. 下列各项,不属于外币货币性项目的是()。
A. 应付账款B. 交易性金融资产C. 长期应收款D.持有至到期投资13. 下列各项, 在资产负债表日折算时不产生汇兑差额的是( )。
A. 固定资产B.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C. 交易性金融资产 D. 应收账款14. 企业进行外币资产负债表折算时,下列各项中,应采用交易发生时的即期汇率折算的是)。
C. 短期借款D. 未分配利润所有者权益”项目中,不采用交易发生时的即期汇C. 盈余公积D. 未分配利润16. 某中外合资企业, 合同约定外商注册资本为 50 万美元, 分两次投入, 投资合同约定的汇率是$1:Y 6.15 。
2013年10月20日,企业收到外商第一次投入资本 30万美元,当日即期汇率$1:¥ 6.11 ; 2013年12月20日,企业收到外商第二次投入资本期汇率 $1 : ¥ 6.09 ,该企业采用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 外币业务采用外币交易发生时的即期汇率折算, 2013 年资产负债表日汇率为 $1:¥ 6.10,则 2013 年年末资产负债表中“实收 资本”项目的金额为人民币()万元。
17. 在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时所产生的外币财务报表折算差额, 正确的列示的方法是 ( )。
A. 在合并资产负债表“所有者权益”项下单独作为“外币报表折算差额”列示B. 在合并资产负债表“长期股权投资”项下单独作为“外币报表折算差额”列示C. 在合并利润表“财务费用”项下单独作为“汇兑差额”列示D. 在合并利润表“净利润”项下单独作为“外币报表折算差额”列示18. 归属少数股东的外币报表折算差额,在合并资产负债表中正确的列示方法是( )。
A. 并入外币报表折算差额项目B.并入少数股东权益A. 持有至到期投资B. 资本公积 15. 企业进行外币资产负债表折算时, 率折算的项目是( )。
A. 实收资本B. 资本公积20万美元,当日即A. 307.50B.305.50C. 305.10D.304.50C. 并入其他股东权益D. 并入未分配利润项目二、多项选择题1. 企业确定记账本位币时,应考虑的因素有( )。
A. 所选择的货币能够对企业商品和劳务销售价格起主要作用B. 所选择的货币能够对商品和劳务所需的人工、材料和其他费用产生主要影响C. 融资活动获得的资金所使用的货币D. 保存从经营活动中收取款项时所使用的货币E. 影响当期汇兑损益数额的大小2. 下列项目,属于境外经营或视同境外经营的有( )。
A. 企业在境外的子公司B. 企业在境外的合营公司C. 企业在境外的联营公司D.采用相同于企业记账本位币的境内子公司E. 采用不同于企业记账本位币的境内子公司、联营公司、合营公司 3. 判断某一实体是否是该企业境外经营的标准是()。
A. 该实体与企业的关系,是否为企业的子公司、联营公司、合营公司分支机构B. 该实体与企业是否存在相互投资C. 该实体是否在企业所在地的境外 D .该实体与企业是否执行相同的会计政策E. 该实体的记账本位币是否与企业记账本位币相同 4. 境外经营记账本位币确定时,应考虑的因素有( )。
A. 境外经营对其所从事的活动是否拥有很强的自主性B. 境外经营活动中与企业的交易是否在境外经营活动中占有较大比重C. 境外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是否直接影响企业的现金流量D. 境外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是否可以随时汇回E. 境外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是否足以偿还其现有债务和可预期的债务 5. 下列外币业务发生时, 不需要采用套算汇率折算,A. 货币性项目按期末即期汇率进行折算所产生的汇兑差额,记入“财务费用”科目而可以直接采用中国人民银行每日公布的人民币汇率的中间价作为即期汇率折算有()。
A. 美元B. 日元C.欧元D. 港元E.韩元6. 下列各项,属于货币性项目的有( )。
A. 长期借款B.应收账款C.长期应收款D.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E.存货7. 下列各项,属于非货币性项目的有 )。
A. 交易性金融资产B. 固定资产C. 无形资产D.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E.长期股权投资8. 企业在资产负债表日,对货币性项目和非货币性项目进行折算处理时,列做法正确的有)。
B.以历史成本计量的外币非货币性项目,不需要改变其原记账本位币金额,无汇兑差额C.以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的存货项目,其汇兑差额计入“资产减值损失”科目D.以公允价值计量的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汇兑差额,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E.以公允价值计量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汇兑差额,计入“资本公积”科目9.企业对境外经营的资产负债表折算时,采用资产负债表日的即期汇率折算的项目有()。
A. 存货B. 固定资产C. 应付债券D. 实收资本E. 资本公积10.企业对境外经营的资产负债表折算时,采用交易发生时的即期汇率折算的项目有()。
A. 盈余公积B. 未分配利润C. 长期股权投资D. 实收资本E. 资本公积11.企业对境外经营的利润表折算时,采用交易发生时的即期汇率或即期汇率的近似汇率折算的项目有()。
A. 营业收入B. 营业成本C. 管理费用D.营业利润E. 利润总额12.下列差额,应当计入当期“财务费用——汇兑损益”科目中的有()。
A. 兑换外币时发生的汇兑差额B. 外币“银行存款”账户期末折算差额C.外币“应收账款”账户期末折算差额D. 外币“应付账款”账户期末折算差额E.外币“交易性金融资产”账户期末折算差额三、判断题1.记账本位币是指企业经营所处的主要经济环境中的货币,我国在境内的大多数企业一般以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
()2.境外经营是指企业在境外的子公司、合营企业、联营企业、分支机构等,不包括企业境内的子公司、联营企业、合营企业或者分支机构。
()3.外币分账制是指企业发生外币交易时按原币种记账,资产负债表日应分别外币货币性项目和外币非货币性项目进行折算。
()4.即期汇率的近似汇率是按照系统合理的方法确定的与交易日即期汇率近似的汇率,通常是指当期平均汇率或加权平均汇率。
()5.企业发生涉及货币兑换交易时都应按中间价进行折算,因此,不会产生汇兑损益。
()6.企业在资产负债表日对外币财务报表折算时,只需要对外币货币性项目按资产负债表的即期汇率折算,非货币性项目不产生汇兑差额,无需进行折算。
()7.企业对境外经营财务报表进行折算前,应当调整境外经营的会计期间和会计政策,使之与企业会计期间和会计政策相一致。
()8.企业在资产负债表日对所有者权益项目的折算,一律采用发生时的即期汇率折算。
()9.外币报表折算差额是以记账本位币反映的净资产的折算差额。
()10.企业通过出售等方式处置其在境外经营中的利益,应将已列入“外币报表折算差额”中与该境外经营相关部分,从所有者权益项目中转入处置当期损益。
()四、业务核算题1.诚鑫公司为股份有限公司,记账本位币为人民币,外币业务采用交易发生日的即期汇率进行折算,按月核算汇兑差额。
2013年12月1日,有关外币账户余额如下:2013年12月发生的外币业务如下:(1)5日,出口一批商品,离岸价200万美元,货款已收存银行,当日汇率为1美元=6.080 元人民币;(2)8日,以50万美元兑换人民币,当日银行买入价为1美元=6.085人民币;卖出价为1美元=6.095元人民币;当日汇率为1美元=6.090元人民币;(3)10日,归还短期借款200万美元,当日汇率为1美元=6.084元人民币;(4)15日,进口一批工业原料,买价400万美元,当日汇率为1美元=6.080元人民币,货款暂欠,以银行存款支付进口增值税413.44万元人民币,原料验收无误入库;(5)18日,收到投资者投入资本200万美元,当日汇率为1美元=6.085元人民币;(6)20日,以350万美元归还前欠货款,当日汇率为1美元=6.085元人民币;(7)22日,以每股2美元购入B股股票10 000股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当日汇率为1美元=6.078元人民币;(8)25日,以每股2.2美元出售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的B股股票5 000股,当日汇率为1 美元=6.081元人民币;(9)28日,取得外币长期借款600万美元,当日汇率为1美元=6.084元人民币;(10)31日,本月15日进口的工业预料尚未领用,期末市价格为380万美元,当日汇率为1美元=6.10元人民币;要求:(1)编制各项经济业务的会计分录;(2)确定各外币账户的折算差额;(3)确定“财务费用一一汇兑差额”金额;(4)编制外币账户折算差额的会计分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