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环境保护局关于加快农村公路建设项目环评的紧急通知

合集下载

(整理)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试行)

(整理)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试行)

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试行)(JTJ005-96)1总则1.0.1本规范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和《交通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的有关要求制定。

1.0.2本规范适用于汽车专用公路及其它有特殊意义公路的新建、改建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

1.0.3为了加强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管理,统一评价范围、评价标准、评价内容和评价方法,保证环境影响评价质量,特制定本规范。

1.0.4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程序见附表1。

1.0.5公路建设项目环境要素识别和评价因子筛选,宜用环境影响矩阵筛选方法,见附表2。

1.0.6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和经过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文物古迹保护区、经济林带、大中城市的二级汽车专用公路,以及有特殊意义的公路,应编制《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大纲》和《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其格式和内容要求及印刷规格见附录A1、A2。

环境要素筛选认为必要时,应增设单项环境影响评价报告。

1.0.7对于公路建设规模较小,沿线环境状况比较简单的二级汽车专用公路及其它有特殊意义的公路,可只编制《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其格式和内容要求及印刷规格见附表A3。

1.0.8评价分为现状评价和预测评价,预测年限取公路竣工投入营运后第7年和第15年。

1.0.9本规范按现行国家标准编制,当新的国家标准颁布后,自动替换。

2社会环境影响评述2.1 社区发展的影响2.1.1 评述范围:应是建设项目沿线的实际影响范围。

当实际影响范围难以确定时,宜用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所规定的直接影响区域作为实际范围。

2.1.2 评述内容:社区概况、人口结构、经济发展、路线对两侧交往的阻隔等。

2.1.3 社区现状调查及影响分析2.1.3.1 调查建设项目沿线的社区划分(以县或地、市为单位)、隶属管辖、地理位置、社区面积,评述建设项目对其影响。

2.1.3.2 调查社区人口结构及影响分析1. 调查社区内的人口分布、数量、劳力、文化结构及人口自然增长率。

四川省环境保护厅关于G4216线仁寿经沐川至屏山新市(含马边支线)段高速公路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

四川省环境保护厅关于G4216线仁寿经沐川至屏山新市(含马边支线)段高速公路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

四川省环境保护厅关于G4216线仁寿经沐川至屏山新市(含马边支线)段高速公路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四川省环境保护厅•【公布日期】2015.12.08•【字号】川环审批〔2015〕529号•【施行日期】2015.12.0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环境影响评价正文四川省环境保护厅关于G4216线仁寿经沐川至屏山新市(含马边支线)段高速公路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川环审批〔2015〕529号四川仁沐高速公路有限责任公司:你单位报送的《G4216线仁寿经沐川至屏山新市(含马边支线)段高速公路环境影响报告书》(以下简称报告书)收悉。

经研究,批复如下:一、该工程位于眉山市仁寿县,乐山市井研、犍为、沐川、马边四县及宜宾市屏山县境内。

本工程包括G4216线仁寿经沐川至屏山新市高速主线和马边支线,总里程200.675km(其中仁寿经沐川至屏山新市高速主线157.275km,马边支线43.4km),其中仁寿经沐川至屏山新市高速主线中仁寿至井研段(约50.853km)为试验段,该段环境影响报告书经我厅《关于仁寿经沐川至马边高速公路试验路段仁寿至井研段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川环审批〔2013〕586号)批复,部分已进入施工阶段,但该段在施工过程中对线位进行了调整,根据《关于印发环评管理中部分行业建设项目重大变动清单的通知》(环办〔2015〕52号),该段线路变化属于重大变动,应重新报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故本次环评将该试验段建设内容一并纳入评价。

仁寿至井研试验段变更后路线全长49.88km,按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路基宽度25.5m,采用沥青砼路面;设大中桥7325.54m/33座、通道兼排水涵洞145道、人行天桥及渡槽12座、互通式立交6处、服务区1处、养护工区1处、收费站5处,不设隧道。

变更后线路横向位移超过200m的长度为27km(占原线路长度的53%),路段长度减少0.973km,桥梁长度减少3239.46m,增加通道兼排水涵洞29道,增加人行天桥及渡槽5座;取消原AK16+050处设置的仁寿服务区,在K31+000设置井研服务区;线位调整后路线穿越千佛镇东林河备用水源地准保护区,不再涉及该水源地二级保护区。

公路扩建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公路扩建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公路扩建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1.引言本报告书是对某公路扩建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成果总结和呈现。

公路扩建项目是为了满足交通需求和经济发展的要求,但与之带来的环境影响也不可忽视。

本报告旨在全面分析公路扩建对环境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以实现公路扩建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协调共存。

2. 项目概述2.1 项目背景公路扩建项目位于某地区,该地区是经济发展较为繁华的地区,人口密集,交通需求持续增长。

2.2 扩建目标本项目旨在提高道路通行能力,缓解交通拥堵情况,促进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

2.3 扩建规模公路扩建项目计划扩建长度为XX千米,包括新增XX个车道和XX座桥梁。

3. 环境影响评价方法环境影响评价方法是对公路扩建项目环境影响进行定量分析和评估的工具。

本项目采用以下方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3.1 现场调查和环境监测通过现场调查和环境监测,收集公路扩建项目前后的环境数据,包括大气、水域、土壤、噪音等参数。

3.2 数学模型分析利用数学模型对公路扩建项目的环境影响进行预测和模拟,包括交通影响、大气污染、水污染、噪音扩散等。

3.3 专家评估和公众意见征询邀请相关专家对公路扩建项目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估,并开展公众意见征询活动,听取公众对项目的关注和建议。

4. 环境影响评价结果4.1 大气环境公路扩建项目对大气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交通排放物的增加和扬尘污染的增加。

建议采取减少机动车排放、强化扬尘防护等措施来减轻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4.2 水环境公路扩建项目对水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局部水体的破坏和水污染的增加。

建议采取沉淀池、生态湿地等措施来改善水环境状况。

4.3 噪音环境公路扩建项目将对周边居民的噪音环境产生一定影响。

建议采取隔音屏障、交通限制措施等来减轻对噪音环境的影响。

4.4 社会经济影响公路扩建项目将对周边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包括促进产业发展和就业增长等。

5. 环境保护措施为了减轻公路扩建对环境的影响,提出以下环境保护措施:•在公路设计中充分考虑环境因素,减少破坏性影响;•加强交通管理,减少机动车污染排放;•建设沉淀池、生态湿地等水环境保护设施;•设置隔音屏障,控制噪音扩散范围。

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关于印发《四川省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办法》的通知

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关于印发《四川省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办法》的通知

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关于印发《四川省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公布日期】2022.04.01•【字号】•【施行日期】2022.05.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公路正文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关于印发《四川省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办法》的通知各市(州)交通运输局,厅直有关单位,厅机关有关处室:为进一步规范我省农村公路建设管理,推动“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更好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和政策文件精神,结合我省实际,厅研究制定了《四川省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办法》。

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四川省交通运输厅2022年4月1日四川省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办法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规划管理第三章设计与审批第四章施工管理第五章质量安全管理第六章工程验收第七章法律责任第八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规范农村公路建设管理,推动“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更好地服务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公路安全保护条例》《四川省农村公路条例》《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办法》《农村公路建设质量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规章,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四川省行政区域内农村公路项目新建、改建、扩建的管理,适用本办法。

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本办法所称农村公路是指纳入农村公路规划,并按照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修建的县道、乡道、村道及其所属设施,包括桥梁、隧道和渡口等。

第三条农村公路建设应当遵循政府主导、分级负责、部门协作、社会参与和安全至上、确保质量、生态环保、因地制宜原则。

第四条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村民委员会应按照《四川省农村公路条例》有关规定推进农村公路建设。

鼓励社会各界参与推进农村公路建设。

第五条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负责编制全省农村公路发展规划和投资计划,指导、监督全省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工作。

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

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

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在现代社会,公路建设是基础设施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促进经济增长、加强地区间的联系以及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公路建设项目在带来诸多好处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对周围环境产生影响。

因此,进行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就显得尤为重要。

公路建设项目可能对环境造成多方面的影响。

首先是生态方面,公路的修建可能会破坏原有的生态系统,比如占用土地、破坏植被,导致野生动物栖息地的丧失和碎片化。

这不仅影响了动植物的生存繁衍,还可能破坏生态平衡。

其次是水土流失问题。

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开挖、填方等活动,地表植被被破坏,土壤结构受到扰动,容易引发水土流失。

大量的泥沙可能会进入河流、湖泊,影响水质,甚至阻塞河道。

再者,公路建设会产生噪音污染。

施工期间的机械设备运转、运输车辆行驶等都会产生较大的噪音,对周边居民的生活、学习和休息造成干扰。

在公路投入使用后,车辆行驶产生的噪音也会长期存在。

此外,还有空气污染。

施工中的土石方作业、物料运输和堆放等会产生扬尘,而车辆运行中的尾气排放也会对空气质量造成不利影响。

环境影响评价就是要对这些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和评估。

这一过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步骤:首先是项目分析。

需要详细了解公路建设项目的规划、设计方案,包括路线走向、建设规模、施工工艺等,以确定可能产生环境影响的环节和因素。

其次是环境现状调查。

对项目所在地及周边的环境状况进行调查,包括地形地貌、气候条件、生态系统、土壤、水质、空气质量、声环境等方面,为后续的影响预测提供基础数据。

然后是影响预测。

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模型,对公路建设项目可能带来的环境影响进行定量或定性的预测,比如预测施工期间的水土流失量、运营期间的交通噪声值等。

在影响预测的基础上,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根据相关的法律法规和环境标准,对预测结果进行评估,判断项目是否符合环保要求。

如果存在不符合的情况,需要提出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和建议。

四川省环境保护厅关于中江-龙泉输气管道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川环审批〔2016〕42号

四川省环境保护厅关于中江-龙泉输气管道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川环审批〔2016〕42号

四川省环境保护厅关于中江-龙泉输气管道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正文:----------------------------------------------------------------------------------------------------------------------------------------------------四川省环境保护厅关于中江-龙泉输气管道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川环审批〔2016〕42号四川省天然气管道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你公司报送的《中江-龙泉输气管道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以下简称“报告书”)收悉。

经研究,现批复如下:一、中江-龙泉输气管道工程,由干线及连通线组成,其中:干线起于中江首站,止于龙泉末站,全长69.2km,途经中江县、金堂县、新都区、青白江区及龙泉驿区,并扩建中江首站(新增过滤分离装置、清管发球装置、气田水罐(30m3)及放空装置(H=20m)、综合用房等),新建云绣脱水分输站(位于干线起点起约45.2km处,设置三甘醇脱水装置、收球装置、发球装置、气田水罐(30m3)及放空装置(H=20m)等),并在新建龙泉末站(设置过滤分离装置、收球装置、气田水罐及放空装置等),路线中设置5座阀室;连通线起于云绣脱水分输站,止于石金线云绣阀室(其它工程已建,留有接口),全长6.7km,均位于金堂县境内。

工程总输气规模200×104m3/d,输气压力4.0MPa,所属天然气为净化气,采用干气输送方式。

工程总投资35403.89万元,其中环保投资1831.91万元。

该工程属《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修正)》中鼓励发展的“原油、天然气、液化天然气、成品油的储运和管道输送设施及网络建设”类。

项目选址和管线选线位于德阳市的中江县及成都市的金堂县、新都区、青白江区及龙泉驿区境内,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颁发了《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选字第510000201500130号),四川省国土资源厅出具了用地预审意见(川国土资规〔2015〕77号)。

JTJ005-96 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

JTJ005-96 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
2.3基础设施的影响
2.3.1 评述范围:交通设施评述范围为《可行性研究报告》给定的建设项目直接影响区域,其余项目评述范围为《可行性研究报告》提供的路中心两侧各200米范围内。
2.3.2 评述内容:交通设施、通讯设施、水利排灌设施及电力设施。
2.3.3 基础设施现状调查及影响分析
2.3.3.1 交通、通讯设施
1.0.4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程序见附表1。
1.0.5公路建设项目环境要素识别和评价因子筛选,宜用环境影响矩阵筛选方法,见附表2。
1.0.6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和经过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文物古迹保护区、经济林带、大中城市的二级汽车专用公路,以及有特殊意义的公路,应编制《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大纲》和《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其格式和内容要求及印刷规格见附录A1、A2。环境要素筛选认为必要时,应增设单项环境影响评价报告。
2社会环境影响评述
2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1社区发展的影响
2.1.1 评述范围:应是建设项目沿线的实际影响范围。当实际影响范围难以确定时,宜用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所规定的直接影响区域作为实际范围。
2.1.2 评述内容:社区概况、人口结构、经济发展、路线对两侧交往的阻隔等。
2.1.3 社区现状调查及影响分析
2.1.3.1 调查建设项目沿线的社区划分(以县或地、市为单位)、隶属管辖、地理位置、社区面积,评述建设项目对其影响。
1.0.7对于公路建设规模较小,沿线环境状况比较简单的二级汽车专用公路及其它有特殊意义的公路,可只编制《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其格式和内容要求及印刷规格见附表A3。
1.0.8评价分为现状评价和预测评价,预测年限取公路竣工投入营运后第7年和第15年。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关于公路建设环境影响评价中环境噪声适用标准有关问题的复函-环函[1999]46号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关于公路建设环境影响评价中环境噪声适用标准有关问题的复函-环函[1999]46号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关于公路建设环境影响评价中环境噪声适用标准有关问
题的复函
正文:
----------------------------------------------------------------------------------------------------------------------------------------------------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关于公路建设环境影响评价
中环境噪声适用标准有关问题的复函
(环函[1999]46号1999年2月10日)
江苏省环保局:
你局《关于公路建设环境影响评价中环境噪声适用标准的请示》(苏环然[1998]64号)收悉。

经研究,现函复如下:
目前,我国对非城市区域公路(包括高速公路,一、二、三级公路)未规定噪声排放限值标准,因此,在环境影响评价中,对公路两侧评价范围内所涉及的学校、医院、居民集中的村镇执行的环境标准,可参考如下标准执行:
一、对公路两侧评价范围内的居民集中建筑群,临路第一排建筑物前可参考《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中四类标准执行。

二、对公路两侧评价范围内特殊敏感建筑,如学校的教室,可依据《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J118-18)中一般教室内允许噪声标准(二级)≤50分贝,参照《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测量方法》(GB/T14623),室内外(开窗条件)噪声相差10分贝的规定,对学校的教室室外昼间可暂按60分贝要求。

依据(GBJ118-18)中,病房室内允许噪声标准(一级)≤40分贝,(三级)≤50分贝。

对医院病房室外昼
间可暂按60分贝要求,夜间按50分贝要求。

——结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