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安吉县上墅私立高级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 Word版缺答案

合集下载

浙江省安吉县上墅私立高级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

浙江省安吉县上墅私立高级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

上墅私立高中2014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二年级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每题3分,共60分)1.以下关于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D )A.摩擦起电是因为电荷的转移,感应起电是因为产生电荷B.摩擦起电是因为产生电荷,感应起电是因为电荷的转移C.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的物体必定是都产生了电荷D.不论是摩擦起电还是感应起电,都是电荷的转移2.关于元电荷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B )A.元电荷就是电子 B.元电荷是表示跟电子所带电荷量相等的电荷量C.元电荷就是质子 D.物体所带的电荷量不可能是元电荷的整数倍3.下面关于点电荷的说法正确的是( D )A.只有体积很小的带电体才可看做点电荷 B.只有做平动的带电体才可看做点电荷C.只有带电荷量很少的带电体才可看做点电荷 D.点电荷所带电荷量可多可少4.半径相同的两个金属球A、B(可以看作点电荷)带有相等的电荷量,相隔一定距离,两球之间相互吸引力的大小是F,今让第三个半径相同的不带电的金属小球先后与A、B两球接触后移开,这时A、B两球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的大小是(A)A.F/8 B、F/4 C、3F/8 D、3F/45.电场强度的定义式E=F/q,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B )A.电场中某点电场强度的大小与电荷在该点所受的电场力成正比,与电荷的电量成反比B.放在电场中某点的电荷所受电场力大小与电荷的电量成正比C.若将放在电场中某点的电荷改为-q,则该点的电场强度大小不变,方向与原来相反D.若取走放在电场中某点的电荷,则该点的电场强度变为零6、如图所示,表示一个电场中a、b、c、d四点分别引入试探电荷,测得试探电荷所受的电场力跟电荷量间的函数关系图象,那么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C )A.该电场是匀强电场B.a、b、c、d四点场强大小关系是:Ea>Eb>Ec>EdC.这四点场强大小关系是Ed>Ea>Eb>Ec场源是正电荷D.无法判断a、b、c、d四点场强大小关系7、图中a、b是两个点电荷,它们的电荷量分别为Q1、Q2,MN是ab连线的中垂线,P是中垂线上的一点.下列哪种情况不能使P点场强方向指向MN的左侧( B )A.Q1、Q2都是正电荷,且Q1<Q2 B.Q1是正电荷,Q2是负电荷,且Q1>|Q2|C.Q1是负电荷,Q2是正电荷,且|Q1|<Q2 D.Q1、Q2都是负电荷,且|Q1|>|Q2|8、.如图所示,正电荷q在电场力作用下由p向Q做加速运动,而且加速度越来越大,那么可以断定,它所在的电场是图中哪能一个?( )9.在电场中将一带电量q=-1×10-9C 的电负荷从A 点移至B 点时,电场力做正功2×10-6J ,若将该电荷从A 点移至C 点,则需克服电场力做功3×10-6J ,则BC 间的电势差大小为: ( D )A .1000VB .2000VC .3000VD .5000V10.如图1-12所示点电荷电场中,将检验电荷从A 点分别移到以点电荷为中心的同一圆周上的B 、C 、D 、E 各点,则电场力做的功 ( D )A .从A 到B 做功最多.B .从A 到C 做功最多.C .从A 到E 做功最多.D .做功一样多.11.如图所示,a 、b 、c 是一条电场线上的三点,电场线的方向由a 到c ,a 、b 间距离等于b 、c 间距离,用φa 、φb 、φc 和E a 、E b 、E c 分别表示a 、b 、c 三点的电势和场强,可以判定 (A )A .φa >φb >φ cB .E a >E b >E cC .φa –φb =φb –φ cD .E a = E b = E c12.如图所示,M 、N 两点分别放置两个等量种异电荷,A为它们连线的中点,B 为连线上靠近N 的一点,C 为连线的中垂线上处于A 点上方的一点,在A 、B 、C 三点中 (C )A .场强最小的点是A 点,电势最高的点是B 点B .场强最小的点是A 点,电势最高的点是C 点C .场强最小的点是C 点,电势最高的点是B 点D .场强最小的点是C 点,电势最高的点是A 点13.关于电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D )A. 由C =Q /U 可知.电容器的电容与它的带电量、两板间电压有关.B. 电容器带电量多,说明它容纳电荷的本领大.C .由Q =CU 可知,当U 增大时.Q 可以无限增大.D. 两个相互靠近彼此绝缘的人,虽然不带电,但它们之间有电容.14. 两个电容,两极板间的电势差之比为2:3,带电量之比为3:2,则C 1/C 2等于(D )A.2:3 B .3:2 C .4:9 D. 9:415. 将一个平行板电容器接上电源后再切断电源.然后使两极板间的距离增大一些,则关于电容器两极的电压U 和两极间的场强E 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U 增大,E 增大,B.U 增大,E 不变C.U 不变,E 减小,D.U 减小,E 减小.16.如图所示,实线表示匀强电场的电场线.一个带正电荷的粒子以某一速度射入匀强电场,只在电场力作用下,运动的轨迹如图中的虚线所示,a 、b 为轨迹上的两点.若a 点电势为фa ,b 点电势为фb ,则(C)A.场强方向一定向左,且电势фa >фbB.场强方向一定向左,且电势фa <фbC.场强方向一定向右,且电势фa >фbD.场强方向一定向右,且电势фa <фb17.一个带正电的质点,电量q =2.0×10-9库,在静电场中由a 点移到b 点,在这过程中,除电场力外,其他力作的功为6.0×10-5焦,质点的动能增加了8.0×10-5焦,则a 、b 两点间的电势差U a -U b 为( )。

浙江省安吉县上墅私立高级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pdf

浙江省安吉县上墅私立高级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pdf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7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盎(àng)司 扒(pá)窃? 一打(dá)笔 锃(zèng)光瓦亮 B.薄(bò)荷? 找茬(chá) 炸(zhá)酱面? ?量(liáng)体裁衣 C.处(chǔ)方? 淬(cuì)炼 ?潜(qián)规则 ?霓裳(shāng)羽衣 D.龋(jù)齿 眼睑(jiǎn)? ?牛皮癣(xuǎn) ?丢车(jū)保帅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是( ?) ? A.搬入新居后,孩子经常剧烈咳嗽,扁桃体发炎,且久治不愈;盛先生因而怀疑房子装修污染所致,经专业机构检测,发现原凶竟是甲醛超标三倍的地板。

B.面对突如其来的冰雪灾情,电力、交通、公安等系统的干部职工恪尽职守,顽强拼搏,用自己的勇气、毅力和奉献精神,诠释着“责任”这沉甸甸的字眼。

C.哪些传统是可以与现代文明并行不背的,哪些又是打着“传统文化”的幌子,实际要摧毁现存一切文明规则的:这些我们都必须洞察。

D.欧洲某些国家经济萧条,财政入不敷出,失业率高居不下,在这样的状况下,承诺将在短时间内增强国力、改善民生无异于天方夜谈。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上海基础教育从PISA(即国际学生评估项目)中得到的不仅仅是“全球领先”的排名,而是继续发挥自己的教育优势,让所有学生获得更优质的教育的信心。

B.同学中哪家生活困难,谁睡眠不好,作为班长的李曼都一清二楚,正因为她咸吃萝卜淡操心,有一副90后孩子少有的热心肠,所以深得大家赞赏。

C.与大型百货商店相比,超市里的商品同样林林总总,而顾客在超市选购物品时更为自由从容,更需要具有对商品质量辨别的能力。

D.语速适中,抑扬顿挫,是教师讲课的语言艺术,倘若教师在课堂上总是快人快语,就会使学生的“耳朵”跟不上教师的“嘴巴”,教学效果受到影响。

浙江省安吉县上墅私立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无答案)

浙江省安吉县上墅私立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无答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1.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为(各物理量均采用国际单位制单位),则该质点() A、第内的位移是B、前内的平均速度是C、任意相邻的内位移差都是D、任意内的速度增量都是2.一物体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其通过连续两段相等位移△x所用的时间分别为t1和t2则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A. B. C. D.3. 如图所示,石拱桥的正中央有一质量为的对称楔形石块,侧面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若接触面间的摩擦力忽略不计,则石块侧面所受弹力的大小为()A、B、C、D、mgsin4.如图甲所示,斜面固定在地面上,倾角37°(sin37°=0.6),质量1kg的滑块从斜面底端沿斜面向上滑行,斜面足够长,该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8。

该滑块所受摩擦力F f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是图乙中的(取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5.一只质量为m的蚂蚁,在半径为R的半球形碗内爬行,爬到距碗底高的A点停下来,再也爬不上去。

设碗内每处的摩擦系数相同,那么碗内的摩擦系数为( )A.B.C.D.6.链球运动是使用双手进行投掷的竞赛项目。

我们可以把投掷的过程简化如下,运动员双手紧握链条的一端,另一端拴一重球,绕竖直轴做圆周运动。

在转速不断增大的过程中,某时刻突然松手,链球沿水平飞出。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松手前链条的拉力总是与球的速度方向垂直B.松手时球在重力和离心力作用下向外飞出C.球飞出后在空中运动时间与松手时球的速率无关D.球飞出的水平距离仅由松手时球的速率决定7. 如图示,有5000个质量均为m的小球,将它们用长度相等的轻绳依次连接,再将其左端用细绳固定在天花板上,右端施加一水平力使全部小球静止。

若连接天花板的细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45°。

则第2013个小球与2014个小球之间的轻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的正切值等于( )A. B.C.D.二、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0分)8.质量为m的物体由静止开始以2g的加速度竖直向下运动,下降的高度为h,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的势能减少2mghB.物体的机械能保持不变C.物体的动能增加2mghD.物体的机械能增加mgh9. t = 0时,甲乙两汽车从相距70km的两地开始相向行驶,它们的v-t图象如图所示。

浙江省安吉县上墅私立高级中学 高中物理-动量守恒定律测试题

浙江省安吉县上墅私立高级中学 高中物理-动量守恒定律测试题

浙江省安吉县上墅私立高级中学高中物理-动量守恒定律测试题一、动量守恒定律选择题1.如图所示,内壁光滑的半圆形的圆弧槽静止在光滑水平地面上,其左侧紧靠固定的支柱,槽的半径为R。

有一个可视为质点的小球,从槽的左侧正上方距槽口高度为R处由静止释放,槽的质量等于小球的质量的3倍,重力加速度为g,空气阻力忽略不计,则下列关于小球和槽的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A.小球运动到槽的底部时,槽对地面的压力大小等于小球重力的5倍B.小球第一次离开槽后能沿圆弧切线落回槽内C.小球上升的最大高度为(相对槽口)RD.小球上升的最大高度为(相对槽口)1 2 R2.如图所示,长木板A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质量为m=4kg的小物体B以水平速度v0=2m/s滑上原来静止的长木板A的表面,由于A、B间存在摩擦,之后A、B速度随时间变化情况如图乙所示,取g=10m/s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木板A获得的动能为2JB.系统损失的机械能为2JC.A、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D.木板A的最小长度为2m3.某研究小组通过实验测得两滑块碰撞前后运动的实验数据,得到如图所示的位移—时间图象.图中的线段a、b、c分别表示沿光滑水平面上同一条直线运动的滑块Ⅰ、Ⅱ和它们发生正碰后结合体的位移变化关系.已知相互作用时间极短,由图象给出的信息可知()A.碰前滑块Ⅰ与滑块Ⅱ速度大小之比为5∶2B.碰前滑块Ⅰ的动量大小比滑块Ⅱ的动量大小大C.碰前滑块Ⅰ的动能比滑块Ⅱ的动能小D.滑块Ⅰ的质量是滑块Ⅱ的质量的1 64.水上飞行运动使用的是一种叫“喷射式悬浮飞行器”的装置,也称为“喷水飞行背包”,它通过向下喷射高压水柱的方式将操控者托举在水面上空,利用脚上喷水装置产生的反冲动力,让你可以在水面之上腾空而起,另外配备有手动控制的喷嘴,用于稳定空中飞行姿态.如图所示运动员在水上做飞行运动表演.他操控喷射式悬浮飞行器将水带竖直送上来的水反转180°后向下喷出,令自己悬停在空中.已知运动员与装备的总质量为100 kg,两个圆管喷嘴的直径均为10cm,已知重力加速度大小g=10m/s2,水的密度ρ=1.0×103kg/cm3,则喷嘴处喷水的速度大约为A.3.0 m/s B.5.4 m/sC.8.0 m/s D.10.2 m/s5.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有大小相同的A、B两球在同一直线上运动.两球质量关系为m B=2m A,规定向右为正方向,A、B两球的动量均为6kg·m/s,运动中两球发生碰撞,碰撞后A球的动量增量为-4kg·m/s,则()A.左方是A球,碰撞后A、B两球速度大小之比为2:5B.左方是A球,碰撞后A、B两球速度大小之比为1:10C.右方是A球,碰撞后A、B两球速度大小之比为2:5D.右方是A球,碰撞后A、B两球速度大小之比为1:106.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木板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木板左端固定一轻质挡板,一根轻弹簧左端固定在挡板上,质量为m的小物块从木板最右端以速度v0滑上木板,压缩弹簧,然后被弹回,运动到木板最右端时与木板相对静止。

浙江省安吉县上墅私立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

浙江省安吉县上墅私立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

一、单项选择题(共25小题,共50分)1、“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

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

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

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

”此主张最有可能出自下列哪一本著作?()A.《道德经》B.《论语》C.《墨子》D.《韩非子》2、春秋战国时期,各种思想流派纷呈。

如“行一不义,杀一不辜,而得天下,皆不为也”;“今小为非,则知而非之;大为非攻国,则不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

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辩乎?”;“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于礼”;请按顺序指出它们所属派别依次为()A.儒、法、道、墨B.墨、儒、道、法C.、儒、墨、道、法D.法、墨、儒、道3、汉武帝“独尊儒术”、李贽批判孔子、康有为尊孔子为改革先师、袁世凯“尊孔复古”、新文化运动中“打倒孔家店”、“文革”中的“批林批孔”、当前的“孔子热”,既是一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反映,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孔子的命运。

以下各项中,能够用来解释孔子“命运”的比较科学的观点是;()A.“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B.“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C.“历史就是过去的人和事”D.“历史就是今昔无休止的对话”4、达尔文进化论对近代中国产生了巨大影响。

康有为把进化论与中国的传统思想相结合;严复在翻译进化论著作《天演论》时突出“优胜劣败”、“适者生存”等危机思想:陈独秀用进化论研究伦理道德和文学,这反映了近代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对进化论的态度是()A.中学为体,西学为用B.与时俱进,发展创新C.西学东渐,全盘接受D.借其要义,用以发挥5、林则徐在《拟喻英吉利国王檄》中曾说:“窃喜贵国王深明大义,感激天恩。

是以天朝柔怀绥远,倍加优礼,贸易之利,垂二百年,该国所以富庶,赖有此也。

……况如茶叶大黄,外国所不可一日无也。

……又外国之呢羽毕叽,非得中国丝斤,不能成织。

……外国所必须者,曷可胜数,而外来之物,皆不过以供玩好,可有可无,既非中国要需,何难闭关绝市”。

浙江省安吉县上墅私立高级中学 高中物理-全反射测试题

浙江省安吉县上墅私立高级中学 高中物理-全反射测试题

浙江省安吉县上墅私立高级中学高中物理-全反射测试题一、全反射选择题1.如图所示,一束光从空气中射向折射率n=2的某种玻璃的表面,i表示入射角,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c=3×108m/s,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当i>45°时会发生全反射现象B.无论入射角是多大,折射角r都不会超过45°C.欲使折射角r=30°应以i=45°的角度入射D.当入射角tani=2时,反射光线跟折射光线恰好垂直E.光在该玻璃中的传播速度v=1.5×108m/s2.如图所示,只含黄光和紫光的复色光束PO,从空气中沿半径方向射入玻璃半圆柱后,一部分光沿OA方向射出,另一部分光沿OB方向射出。

则()A.OA为黄光,OB为紫光B.OA为紫光,OA为黄光C.OA为黄光,OB为复色光D.OA为紫光,OB为复色光3.如图所示,在等边三棱镜截面ABC内,有一束单色光从空气射向其边界上的E点,已知该单色光入射方向与三棱镜边界AB的夹角为θ=30º,该三棱镜对该单色光的折射率为3,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该单色光在AB边界发生全反射B.该单色光从空气进入棱镜,波长变长C.该单色光在三棱镜中的传播光线与底边BC平行D.该单色光在AC边界发生全反射4.a、b两种单色光以相同的入射角从空气斜射向平行玻璃砖,界面MN与PQ平行,光路如图所示.关于a 、b 两种单色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玻璃砖中a 光的传播速度小于b 光的传播速度B .a 、b 两种单色光从玻璃砖射向空气时,两单色光可能不平行C .若增大从空气射入玻璃时的入射角,a 、b 两种单色光在PQ 界面可能发生全反射D .该玻璃砖对a 光的折射率小于b 光的折射率 5.如图所示两细束单色光平行射到同一个三棱镜上,经折射后交于光屏上的同一个点M 。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如果a 为蓝色光,则b 可能为红色光B .在该三棱镜中b 色光的传播速率比a 光的传播速率小C .棱镜射向空气中a 色光的临界角比b 色光的临界角大D .a 光的折射率小于b 光折射率6.如图所示,AOB 是截面为扇形的玻璃砖的横截面图,其顶角θ=75°,今有一束单色光线在横截面内从OA 的中点E 沿垂直OA 的方向射入玻璃砖,一部分光线经AB 面反射后恰好未从OB 面射出,不考虑多次反射作用,则玻璃砖的折射率为( )A 3B 2C .62D 5 7.如图所示,将透明长方体放在空气中,矩形ABCD 是它的一个截面,将a 、b 两种单色细光束射入到P 点,入射角为45θ︒=,12AP AD =,若a 光折射后恰好射至AD 面上,b光从CD 面射出,则( )A .在介质中b 光比a 光速度大B .a 光在介质中的折射率52n = C .若要a 光束在AD 面上发生全反射,角θ的范围应满足42ππθ<≤D .改变入射角θ的大小,b 光一定可以从AD 面射出 8.如图所示,由某种透明介质制成的长直细圆柱体置于真空中.某种单色光在介质中传输,经过多次全反射后从右端射出.若以全反射临界角传输的光线刚好从右端以张角2θ出射,则此介质的折射率为( )A .1sin 2θ+B .1cos2θ+C .21cos θ+D .21sin θ+9.如图为一玻璃球过球心的横截面,玻璃球的半径为R ,O 为球心,AB 为直径,来自B 点的光线BM 在M 点射出,出射光线平行于AB 。

浙江省安吉县上墅私立高级中学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2016学年第1学期期末考试高一物理试卷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72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是()A.前3秒、最后3秒、第3秒末、第3秒内都是指时间间隔B.出租汽车收费标准为1.60元/公里,其中的“公里”说的是位移C.在800m跑比赛中,不同跑道的运动员跑完全程的路程相同,位移也相同D.研究高铁从杭州开往北京的平均速度时,这列高铁可看成质点2、下列物理量中, 属于矢量的是()A.质量 B.加速度C.温度D.路程3、下列关于加速度和速度的说法错误的是()A.物体运动的加速度等于0,而速度却在增加B.两物体相比,一个物体的速度变化量大,而加速度却比较小C.物体具有向东的加速度,而速度的方向却向西D.物体做直线运动,后一阶段的加速度比前一阶段小,但速度却比前一阶段大4、一辆汽车在教练场上沿着平直道路行驶,以x表示它对于出发点的位移。

如图为汽车x-t图象,则下列正确的是()Array A.汽车离出发点最远距离为750mB.汽车前10s的加速度为3m/s2C.汽车在10s至20s内做匀速直线运动D.第40s末汽车返回到出发点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的几何中心,且位置固定不变B.只要物体间互相接触,就一定有弹力的作用C.摩擦力的方向可以和物体运动的方向一致,也可以和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反D.重力是产生弹力、摩擦力的原因6、如果两个力彼此平衡,则它们()A.可能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B.必不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C.必是同种性质的力 D.不一定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7、下面关于力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B.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C.如果一个物体是受力物体,那么它必定同时也是施力物体D.力可以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A B CD8、如图所示,a 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所有的接触面均固定且光滑,则a 物体只受到一个弹力作用的图是( )9、一只玻璃瓶,下列情况下玻璃瓶没有受摩擦力的是( )A .瓶子静止在倾斜的桌面上B .瓶子被握在手中,瓶口朝上C .瓶子压着一张纸条,扶住瓶子把纸条抽出D .瓶子压在木板上,让瓶子和木板一起在粗糙的水平桌面上匀速直线运动10、有三个共点力F 1、F 2、F 3作用于某一点,其合力为零。

浙江省安吉县上墅私立高级中学 高中物理-光的干涉 衍射测试题

浙江省安吉县上墅私立高级中学 高中物理-光的干涉 衍射测试题一、光的干涉 衍射 选择题1.如图所示,在透明均匀介质内有一球状空气泡,一束包含a 、b 两种单色光的细光束从介质射入气泡,A 为入射点,之后a 、b 光分别从C 点、D 点射向介质.已知光束在A 点的人射角i=30°,a 光经过气泡的偏向角θ=45°,CD 弧所对圆心角为3°,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A .b 光经过气泡的偏向角为42°B .介质对a 光的折射率大于3C .a 光的频率小于b 光的频率D .b 光从该介质射向空气的全反射临界角的正弦值为012sin51E.若a 、b 两单色光分别通过同一双缝干涉装置,则b 光在屏上产生的条纹的间距大2.如图所示,一束可见光a 从玻璃砖射向空气,分成b 、c 两束单色光。

单色光b 和c 相比较。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相同条件下进行双缝干涉实验,b 光的干涉条纹间距较大B .真空中b 光的波长较小C .玻璃砖中b 光的速度较小D .从玻璃射向空气发生全反射时,b 光的临界角较小3.在双缝干涉实验中,以白光为光源,在屏幕上观察到了彩色干涉条纹,若在双缝中的一缝前放一红色滤光片(只能透过红光),另一缝前放一绿色滤光片(只能透过绿光),已知红光与绿光的频率、波长均不相等,这时( ).A .只有红色和绿色的双缝干涉条纹,其他颜色的双缝干涉条纹消失B .红色和绿色的双缝干涉条纹消失,其他颜色的双缝干涉条纹仍然存在C .任何颜色的双缝干涉条纹都不存在,但屏上仍有光亮D .屏上无任何光亮4.明代学者方以智在《阳燧倒影》中记载:“凡宝石面凸,则光成一条,有数棱则必有一面五色”,表明白光通过多棱晶体折射会发生色散现象.如图所示,一束复色光通过三棱镜后分解成两束单色光a 、b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若增大入射角i ,则b 光最先消失B .在该三棱镜中a 光波速小于b 光C .若a 、b 光通过同一双缝干涉装置,则屏上a 光的条纹间距比b 光宽D .若a 、b 光分别照射同一光电管都能发生光电效应,则a 光的遏止电压高5.如图所示的双缝干涉实验,用绿光照射单缝S 时,在光屏P 上观察到干涉条纹.要得到相邻条纹间距更大的干涉图样,可以A .增大S 1与S 2的间距B .减小双缝屏到光屏的距离C .将绿光换为红光D .将绿光换为紫光6.如图所示,半径为R 的特殊圆柱形透光材料圆柱体部分高度为2R ,顶部恰好是一半球体,底部中心有一光源s 向顶部发射一束由a 、b 两种不同频率的光组成的复色光,当光线与竖直方向夹角θ变大时,出射点P 的高度也随之降低,只考虑第一次折射,发现当P 点高度h 降低为122R +时只剩下a 光从顶部射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在此透光材料中a 光的传播速度小于b 光的传播速度B .a 光从顶部射出时,无a 光反射回透光材料C .此透光材料对b 1042+D .同一装置用a 、b 光做双缝干涉实验,b 光的干涉条纹较大7.激光陀螺仪是很多现代导航仪器中的关键部件,广泛应用于民航飞机等交通工具。

浙江省安吉县上墅私立高级中学 高中物理-光的折射测试题

浙江省安吉县上墅私立高级中学高中物理-光的折射测试题一、光的折射 选择题1.如图所示,两束单色光a 、b 从水下射向A 点后,光线经折射合成一束光c 进入空气,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在水中a 光的临界角比b 光的临界角大B .在水中a 光的速度比b 光的速度大C .a 光的频率比b 光的频率大D .b 光的折射率比a 光的折射率大2.如图所示,是声波从介质Ⅰ进入介质Ⅱ的折射情况,由图判断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入射角大于折射角,声波在介质Ⅰ中的波速大于它在介质Ⅱ中的波速B .入射角大于折射角,Ⅰ可能是空气,Ⅱ可能是水C .入射角小于折射角,Ⅰ可能是钢铁,Ⅱ可能是空气D .介质Ⅰ中波速v 1与介质Ⅱ中波速v 2满足:1221sin sin v v θθ= 3.现有由同一种材料制成的一个透明工艺品,其切面形状图如图所示。

其中,顶部A 为矩形形状,高CM =L ,边长CD =d ,底部B 为等边三角形。

现让一束单色光线从B 部分MH 边的中点O 1表面处沿竖直方向射入,光线进入B 后发现折射光线恰好与B 部分的HM ′平行且经过MM ′,最后从A 部分的CD 边上某点O 处射出,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c 。

则( )A.光在工艺品中传播的速度3 3 cB.光在工艺品中传播的速度3 cC.光在工艺品中传播的时间43 L d+D.光在工艺品中传播的时间232L dc+4.某同学用插针法测量平行玻璃砖折射率的实验图景如图所示。

他按正确的方法插了大头针a、b、c、d。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实验中,入射角应适当大些B.该同学在插大头针d时,使d挡住a、b的像和cC.若入射角太大,光会在玻璃砖内表面发生全反射D.该实验方法只能测量平行玻璃砖的折射率5.如图,在水中有一厚度不计的薄玻璃片制成的中空三棱镜,里面是空气,一束光A从棱镜的左边射入,从棱镜的右边射出时发生了色散,射出的可见光分布在a点和b点之间,则错误的是()A.从a点射出的是红光,从b点射出的是紫光B.从a点射出的是紫光,从b点射出的是红光C.从a点和b点射出的都是红光,从ab中点射出的是紫光D.光在ab面上可能发生全反射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图甲是一束复色光进入水珠后传播的示意图,其中a束光在水珠中传播的速度一定大于b束光在水珠中传播的速度B.图乙是一束单色光进入平行玻璃砖后传播的示意图,当入射角i逐渐增大到某一值后不会再有光线从bb′面射出C.图丙是双缝干涉示意图,若只减小屏到挡板间的距离L,两相邻亮条纹间距离将减小D.图丁是用干涉法检测工件表面平整程度时得到的干涉图样,弯曲的干涉条纹说明被检测的平面在此处是凸起的7.如图所示,把由同种材料(玻璃)制成的厚度为d的立方体A和半径为d的半球体B分别放在报纸上,从正上方(对B来说是最高点)竖直向下分别观察A、B中心处报纸上的字,下面的说法正确的是().A.看到A中的字比B中的字高B.看到B中的字比A中的字高C.看到A、B中的字一样高D.A中的字比没有玻璃时的高,B中的字和没有玻璃时的一样8.如图所示,两块相同的玻璃等腰三棱镜ABC和A’B’C’置于空气中,AC//A’C’.由红光和蓝光组成的细光束平行于BC面从P点射入,通过两棱镜后,从a、b两点射出.对于从a、b 射出的这两束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从a点射出的为蓝光,从b点射出的为红光B.从a、b两点射出的两束光不平行C.从a、b两点射出的两束光仍平行,且平行于BCD.在玻璃中从a点射出的光的传播速度比从b点射出的光的传播速度大9.把用相同玻璃制成的厚度为d的正方体a和半径亦为d的半球体b,分别放在报纸上,且让半球的凸面向上.从正上方分别观察a、b中心处报纸上的字,下列的观察记录正确的是()A.a中的字比b中的高B.b中的字比a中的高C.一样高D.a中的字较没有玻璃时高,b中的字和没有玻璃时一样10.公园里灯光喷泉的水池中有处于同一深度的若干彩灯,在晚上观察不同颜色彩灯的深度和水面上被照亮的面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红灯看起来较浅,红灯照亮的水面面积较小B.红灯看起来较深,红灯照亮的水面面积较小C.红灯看起来较浅,红灯照亮的水面面积较大D.红灯看起来较深,红灯照亮的水面面积较大11.如图所示,一束单色光从空气入射到棱镜的AB面上,经AB和AC两个面折射后从AC 面进入空气。

浙江省安吉县上墅私立高级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扫描版)

2014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物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3分,共39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4.250 V, -6×10-4 J(或减少6×10-4 J); 15. >,>;16. 1100 W,8Ω。

17. 4.8KΩ, 2.35×10-6 C.18.20 V/m,30°。

(3)保温电热丝消耗的电功率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2分)22.(11分)解答:(1)+q 与-q 在C 点产生的电场强度大小相等,有E 1=E 2=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又因为△ABC 为等边三角形,易知E 1、E 2的夹角是120°,所以二者的合场强为E C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2分)方向竖直向下-------------(1分)(2)小球到达最低点C 时 有F N -mg -E C =m v 20R----(2分)F N =mg +m v 20R +k QqL 2 ----------------------(1分)(3)小球由最高点M 运动到C 的过程中,由动能定理得mgR +U MC Q =12mv 20 -------------------------(3分) 可得MC 两点的电势差为U MC =12Q(mv 20-2mgR ) 又等量异种电荷中垂线上的电势相等,即C 、D 两点电势相等为零 ----(1分) 故M 点的电势为φM =U MC =12Q (mv 20-2mgR ) ---------------------(1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墅私立高中2014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
高三年级物理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
1.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x 与时间t 的关系为2
5t t x +=(各物理量均采用国际单位制单位),
则该质点( ) A 、第s 1内的位移是m 5
B 、前s 2内的平均速度是s m 6
C 、任意相邻的s 1内位移差都是m 5
D 、任意s 1内的速度增量都是s m 2
2.一物体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其通过连续两段相等位移△x 所用的时间分别为t 1和t 2
则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 ) A .
1212122()()x t t t t t t ∆-+ B. 121212()()x t t t t t t ∆-+ C. 1212122()()x t t t t t t ∆+- D.
121212()
()x t t t t t t ∆+-
3. 如图所示,石拱桥的正中央有一质量为m 的对称楔形石块,侧面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α,若接触面间的摩擦力忽略不计,则石块侧面所受弹力的大小为( )
A 、
αsin 2mg
B 、
α
cos 2mg
C 、αtan 2
1
mg
D 、mgsin α
4.如图甲所示,斜面固定在地面上,倾角37°(sin37°=0.6),质量1kg 的滑块从斜面底端沿斜面向上滑行,斜面足够长,该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8。

该滑块所受摩擦力F f 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是图乙中的(取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 )
5.一只质量为m 的蚂蚁,在半径为R 的半球形碗内爬行,爬到距碗底高R )2
3
1(-的A 点停下来,再也爬不上去。

设碗内每处的摩擦系数相同,那么碗内的摩擦系数为( )
A .
21 B .2
3 C .231-
D .3
3
6.链球运动是使用双手进行投掷的竞赛项目。

我们可以把投掷的过程简化如下,运动员双手紧握链条的一端,另一端拴一重球,绕竖直轴做圆周运动。

在转速不断增大的过程中,某时刻突然松手,链球沿水平飞出。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松手前链条的拉力总是与球的速度方向垂直
B .松手时球在重力和离心力作用下向外飞出
C .球飞出后在空中运动时间与松手时球的速率无关
D .球飞出的水平距离仅由松手时球的速率决定
7. 如图示,有5000个质量均为m 的小球,将它们用长度相等的轻绳依次连接,再将其左端用细绳固定在天花板上,右端施加一水平力使全部小球静止。

若连接天花板的细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45°。

则第2013个小球与2014个小球之间
的轻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的正切值等于( )
A.50002989 B .20132987 C .2089
2011
D .50002987
二、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8.质量为m 的物体由静止开始以2g 的加速度竖直向下运动,下降的高度为h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物体的势能减少2mgh
B.物体的机械能保持不变
C.物体的动能增加2mgh
D.物体的机械能增加mgh
9. t = 0时,甲乙两汽车从相距70km 的两地开始相向行驶,它们的
v-t 图象如图所示。

忽略汽车掉头所需时间。

下列对汽车运动状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在第1小时末,乙车改变运动方向
B .在第2小时末,甲乙两车相距10km C. 乙车运动加速度的大小总比甲车的大 D .在第4小时末,甲乙两车相遇
10. 如图示,木箱内有一竖直放置的弹簧,弹簧上方有一物块,木箱静止时
弹簧处于压缩状态且物块对箱顶有压力。

若在某一段时间内,物块对箱顶刚好无压力,则在此段时间内,木箱的运动状态可能为( ) A .加速下降 B .加速上升 C .减速上升 D .减速下降
11.如图所示,人用绳通过定滑轮拉住质量为m 的物体,若人的质量为
M ,且M > m ,当人拉着绳向右跨出一步后,人和物仍保持静止,下 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地面对人的摩擦力减小
B .地面对人的摩擦力增加
C .人对地面的作用力增大
D .人对地面的压力减小
12.如图所示,一根细线下端拴一个小球,线的上端固定在金属块Q 上,Q 放在有光滑小
孔的水平桌面上,小球在某一水平面内作匀速圆周运动(圆锥摆)。

现使小球改到一个更高一些的水平面上作匀速圆周运动(图中P′位置),金属块Q 始终静止在桌面上,则后一种情况与原来相比较,下面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 A .Q 受到桌面的支持力变大 B .Q 受到桌面的静摩擦力变大 C .小球运动的加速度变大 D .小球运动的角速度变大
三、实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空格2分,共计20分)
1
22013 2014 5000 4999 F
450
13.接在50Hz交流电源上的打点计时器,在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打出一条纸带。

图中相邻两个计数点的时间间隔是0.1s,但第3个计数点没有画出。

由图数据可求得:该物体的加速度为m/s2,打第3个记数点时该物体的速度为m/s
14. 如图是“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获得的一条纸
带,O、A、B、C、D和E为纸带上六个计数点。

(1)OD间的距离为;
(2)右图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出的s-t2图线(s为各计数
点至同一起点的距离),则由此图可算出加速度为
_________m/s2(保留三位
....有效数字).
15. 如下图示,某同学将力传感器固定在小车上,然后把绳的一端固定在传感器的挂钩上,用来测量绳对小车的拉力。

探究在小车及传感器总质量不变时,加速度跟它们所受拉力的关系的实验中,根据所测数据在坐标系中作出了如图所示的a-F图象。

(1)图象不过坐标原点的原因是
(2)本实验中是否仍需要细沙和桶的总质量远小于小车和传感器的总质量
(3)由图象求出小车和传感器的总质量为kg。

16. 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的实验时: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字母代号)
A.为了平衡摩擦力,实验中可以将长木板的左端适当垫高,使小车拉着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自由下滑时能保持匀速运动
B.每次实验中橡皮筋的规格要相同,拉伸的长度要一样
C.可以通过改变橡皮筋的条数来改变拉力做的功
D.可通过改变小车的质量来改变拉力做功的数值
E.实验中要先释放小车再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
F.通过纸带来测定小车加速过程中获得的最大速度
G.通过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来测定小车加速过
程中获得的平均速度
(2)在实验中,我们用1条、2条、3条…同样的橡皮筋进行1次、2次、3次…实验。


果橡皮筋拉伸的长度都相等,那么每次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可记作W、2W、3W…对每次打出的纸带进行处理,求出小车每次最后匀速运动时的速度v,记录数据见下表:
功W 0W 2W 3W 4W 5W 6W
v/(m·s-1)0 1.00 1.41 1.73 2.00 2.24 2.45
据以上数据,在答卷上的坐标纸中作出W-v2图像。

(3) 根据(2)题中的图像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四、计算题(共3小题,共39分)
17.一物体由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匀加速下滑,最初的3秒内的位移为L1,最后3秒内的位移为L2,若L2-L1=6米,L1∶L2=3∶7,求斜面的长度为多少?
18. 动车组列车由几节自带动力的车厢(动车)加几节不带动力的车厢(拖车)编成一组,
它将动力装置分散安装在多节车厢上。

某动车组由8节车厢连接而成,每节车厢质量均为m=20t,其中第1节、第3节、第6节、第8节是带动力的,每节动车可以提供P0=750kW 的额定功率。

设动车组在平直路面上行驶,每节动车在行驶中的输出功率相同,每节车厢受到的阻力恒为重力的0.025倍(g取10m/s2)。

求:
(1)动车组行驶所能达到的最大速度;
(2)当动车组以加速度a=0.5m/s2加速行驶时,第3节动车对第4节车的作用力大小;
(3)若动车组以额定功率启动,经400s时间加速后以最大速度匀速行驶,则整个加速过程中所通过的路程为多少?
19. 滑板运动是一项陆地上的“冲浪运动”,有很强的观赏性与趣味性。

下坡式滑行轨道可简
化为如下图所示模型:abcdf为同一竖直平面内的滑行轨道,其中ab、df两段均为倾角 =37o的斜直粗糙轨道,bc为一段半径为R=5m的光滑圆弧,圆弧与ab相切于b点,圆弧圆心O在c点的正上方。

已知ab之间高度差H1=5rn,cd之间高度差H2=2.25m,运动员连同滑板的总质量m=60kg。

运动员从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后从C点水平飞出,落在轨道上的e点,经短暂的缓冲动作后沿斜面方向下滑。

de之间的高度差H3=9 m,运动员连同滑板可视为质点,忽略空气阻力,g =10m/s2,sin37o=0.6,cos37o=-0.8 。

求:(1)运动员刚运动到c点时的速度大小;
(2)运动员(连同滑板)刚运动到c点时对轨道的压力;
(3)运动员(连同滑板)在由a点运动到b点过程中阻力对它做的功。

18.
1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