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背景下湛江水产出口业存在问题与对策分析
浅谈广东水产品出口贸易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

浅谈广东水产品出口贸易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摘要本文通过近十年广东水产品贸易数据,得出广东水产品生产与出口贸易现状,根据广东水产品生产与出口特点及出口现状,围绕水产品对外贸易存在问题,做了相应的分析,就促进广东省水产品出口提出了个人的看法。
本文通过收集近十年广东省水产品生产与出口的各项数据,进行归纳总结,找出广东省水产品生产与出口的特点与现状。
而后根据水产品特点及现状,找出制约广东水产品出口的原因,提出针对性对策。
本文一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引言,第二部分是广东水产品的发展现状,第三部分是制约广东水产品出口的原因,第四部分是针对制约水产品发展的问题,提出促进广东省水产品出口的对策建议,第五部分是对广东省水产品出口的总结。
本文主要创新体现在充分利用数据的时效性分析广东水产品出口存在问题并找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广东省水产品出口贸易对策研究一、引言(一)选题背景及意义广东省纬度低,仅次于海南省,同时拥有热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
受到纬度和气候的影响,广东省沿海地区降雨量非常多,四季的温度也相对较高。
因为靠近海边,广东省拥有很大的海域面积,总海域面积约41.9万平方公里,因此,广东省的海洋资源非常丰富种类齐全,数量繁多,相对于全国,广东省是一个海洋资源大省,出产的海洋产品品质高,再加上水产品产业链的相对完善,其所带来的经济效益是很大的。
水产品出口贸易不仅与从事水产出口产业链的参与者收益息息相关,对保障我国的国家食品安全方面也有很大的意义,水产品出口贸易发展是否顺遂,能直接对渔业发展产生极大影响。
近年来,随着广东省的经济快速发展,广东省水产品出口也呈现了波动增长的势头,作为最先开放的省份,广东省水产品发展历史比中国其他省份更长,产业链与基础设施也更加完善。
作为中国最重要的水产品出口省份之一,广东省水产品出口收入是中国对外贸易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广东省在利用水产品出口发展本省经济的过程中,也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弊端显露。
水产养殖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探究

水产养殖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探究水产养殖业是指对水生生物进行养殖的一种经济活动,其发展对于保障水产品市场供应、促进农民增收、改善水域环境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人口增长和消费水平提高,水产品需求持续增加,水产养殖业的发展也迅速壮大。
随之而来的问题也不容忽视。
本文将对水产养殖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问题分析1. 水域资源过度开发随着水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对水域资源的需求也日益增加,导致一些地区的水域资源过度开发。
一方面,原本适宜养殖的水域被过度开发,导致水产品产量下降,资源枯竭;过度开发还会影响水域生态平衡,威胁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
2. 水体污染严重水产养殖业的发展也带来了水体污染的问题。
一方面,水产养殖业对水体进行了大量的养殖投喂和排泄,直接导致水体中营养盐浓度过高,易引发水华爆发;水产养殖业也会使用农药、兽药和化肥,其中的残留物质会直接进入水体,对水生生物造成伤害。
3. 产业链不完善由于水产养殖业的发展相对较快,但其产业链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完善,导致了一些问题的出现。
首先是信息不对称问题,养殖户和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传递不畅导致了市场失衡;其次是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导致了市场竞争混乱;一些水产养殖业者的安全意识不强,质量监管薄弱,也给市场带来了一定的风险。
二、对策探讨针对水域资源过度开发的问题,需要科学合理地进行水域资源开发。
一方面,政府可以在水域资源开发上做出相应的规划,合理分配水域资源,避免过度开发;加强水域资源的保护和治理工作,确保水域生态的平衡和稳定。
也可以鼓励养殖户进行生态养殖,通过环保、绿色养殖方式来减少对水域资源的压力。
为了解决水体污染严重的问题,需要加强水体污染治理工作。
一方面,可以建立健全水产养殖业监管体系,严格限制养殖户对水体的排泄与投喂,减少水体污染源;可以加大对水体污染物的监测力度,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减少对水生生物的影响。
我国水产品出口障碍分析和措施探讨

我国水产品出口障碍分析和措施探讨我国是世界第一大水产养殖国,水产品产量达5000多万吨,产值近7000亿元。
同时,我国也是水产品贸易大国,据海关数据统计,2011年我国水产品贸易额相对2010年又有较大幅度的增长,达到258.1亿美元,同比增长26.7%。
根据世界粮农组织的数据显示,2011年全球水产品出口额达到1200亿美元,其中我国水产品出口额占比达到14.8%,从而连续10年占据世界首位。
业内专业人士预测,2012年我国水产品贸易仍将呈现增长态势,但人民币持续升值、水产品的质量安全及各种不确定风险都可能会对水产品出口带来冲击,因此必须引起我们足够的警觉和重视。
一、当前我国水产品出口现状(一)一般贸易出口居主导地位,出口价格呈快速增长态势近几年的统计数据显示,美国、欧盟、日本以及韩国仍旧是我国的主要水产品出口市场。
2011年我国水产品一般贸易出口仍然居主导地位,出口额达到124.6亿美元,同比增长32.3%;一般贸易出口量达到270.4万吨,同比增长20.5%,并且绝大多数水产品出口价格都高于往年。
跟往年类似,诸如鳗鱼、罗非鱼、大黄鱼、斑点叉尾鮰、对虾、小龙虾以及贝类等名优养殖水产品依旧在一般贸易出口品种中占据绝对优势地位。
另外,鱿鱼产品、蟹肉罐头等出口大幅增加,成为我国水产品出口的新亮点。
2011年水产品出口统计数据显示,出口价格增长较快的依次为贝类、对虾、罗非鱼、鳗鱼、大黄鱼等。
(二)加工贸易实现平稳增长,进料加工比例进一步扩大2011年,我国水产品来进料加工贸易出口量和出口额双双上升,其中出口量达到120.8万吨,同比增长10.3%,出口额达到53.3亿美元,同比增长20.9%,来进料加工贸易出口额在水产品出口总额中所占比重较上年小幅下降,但是仍然接近30%。
其中,进料加工出口额38.8亿美元,同比增长20.8%,出口量89.8万吨,同比增长8.8%;来料加工出口额14.5亿美元,同比增长21.3%,出口量30.97万吨,同比增长14.7%。
绿色壁垒对湛江水产品出口的影响分析

(J 二 湛江水产 品主要出 口市场与出 口品种 湛江水产品出口市 场主要集中在亚洲 、欧洲和北美洲市 卫生指标 、 农药残留 、 放射性残 留、 重金属含量 、 细菌含量 等指 日本 、 俄 标 的要求极为苛刻 。20 年初 , 02 欧盟就 以我国出 口对虾 中氯 场 。与湛江水 产品最为密切 的贸易伙 伴分 别是美国、
目前世界各国签订了150多项国际性或多边性的环境协定它要求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必须在进出口环境许可证基础上进行由于进出口环境许可证的审批要比一般许可证更加繁琐复杂且冠以合法名义它不属于要削减的非关税壁垒因此叉形成了一道绿色贸易壁垒
绿 色壁垒对湛江水 产品出 口的影响分新
◎李海明1 冯艳 萍
摘 要 :绿色壁 垒” “ 正在成为国际贸易非关税壁 垒中的一个对 自由贸易有较大阻力的因素, 严重的影响 了湛江农产品 , 尤其除此以外 , 还有 环保、 生态等法律法规和各种环境标志制 ( ) 一 绿色壁垒 自含义 g 度。 环境标志制度又称绿色标志制度或生态标志制度 , 它是依 绿色壁垒又称环境壁垒 , 是指在 国际 贸易领域 , 一些国家 据有 关的环境标准和规定 ,由国家指定的认证机构确认并通 以保护环境 、 维护生产和消费安全 以及人类健康为 目的 , 通过 以表 明产 品不 仅符合质量标 准 , 而且符合 立法或制定严格的强制性技术法规 ,对国外商品进 行准入 限 过颁发标志和证书 , 环境生态要求。凡无环境标志的产 品将受到价格和数量的限 制的贸易壁垒 它主要是通过技术标准 、 。 卫生检疫规定 、 商品
品 出口。 了消除 绿 色壁 垒对 湛江水产 品 出口的影 响 , 们应对 绿 色壁 垒的产 生原 因及对 湛江的水 产品 出口的影响加 以分析 , 出 了突破 为 我 提
广东省水产品出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

广东省水产品出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作者:李武歌来源:《青年时代》2016年第14期摘要:广东省发展水产业具有明显的价格优势和资源优势,但是由于绿色壁垒的阻碍,广东出口水产品曾经的优势不断弱化,出口前景不容乐观。
本文分析了广东省水产品出口贸易的发展现状及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并据此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以促进广东水产企业发展,提高水产品出口竞争力,增加广东省水产品出口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
关键词:水产品;出口贸易;对策一、广东省水产品出口现状随着中国与世界经济关系的密切,广东省水产品也慢慢走向了世界舞台而被大众接受。
广东省作为国内水产行业的重要出口省份之一,凭借其价格和资源优势,国际优势得到体现。
据海关调查显示,广东省水产品在2013年产量872.5万吨,同年度进出口总量约为6300万吨。
贸易总额约为202.6亿美元,增幅较大。
其中出口量为395.9万吨,出口额为202.6亿美元,水产品出口额首次突破200亿美元,处于贸易顺差趋势,同比增长了5.8%。
广东省水产品出口在全国水产品出口发挥作用较大,水产品总产量达872.5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13.85%;出口量54.76万吨,占全国出口总量的13.83%,出口额95.95亿美元,占全国出口总额的47.36%,其出口地位举重若轻。
但是,近年来广东水产品的出口也存在一些问题,形势不容乐观,以至于阻碍了水产品的出口。
二、广东省水产品出口贸易中面临的问题(1)出口市场及品种单一广东水产品出口的目标市场主要是欧美国家和地区以及俄罗斯、日本等地,出口格局比较集中,使得广东省的水产品出口很容易受某些国家和地区政治因素和经济形势变化的影响,容易引起同行业贸易伙伴的注意,因此也比较容易引起贸易摩擦,我国贸易摩擦发生最频繁的行业之一就是水产行业,有些国家会频繁的使用反倾销手段来限制进口。
(2)水产品出口质量安全问题广东水产品出口经营主体主要是以小规模的经营方式为主,质量安全隐患仍然是水产品出口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水产养殖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探究

水产养殖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探究水产养殖业是我国重要的农业产业之一,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的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
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水产养殖业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随着发展的速度加快,水产养殖业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本文将探讨水产养殖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1.环境污染随着水产养殖业的扩大规模和密度增大,养殖场周围的水质也越来越受到污染。
大量的养殖废水、饲料残渣和养殖动物排泄物排放到水体中,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和富氧化程度降低,进而影响水生态系统的平衡,对水域生物的生存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2.品质安全问题一些水产养殖企业为了追求利润,可能使用激素、抗生素和其他化学物质来促进生长或防病。
这些化学物质如果使用不当,可能对养殖水产品的品质和安全产生负面影响,对消费者的健康构成潜在的威胁。
3.养殖品种单一化为了追求高产量和高效益,一些养殖场往往只种植一种或者几种特定的水产养殖品种,导致了养殖品种的单一化。
这种单一化不仅容易造成疫病的传播和传染,也容易使得市场价格波动,对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
二、对策探究1.加强环保意识,推动养殖业绿色发展对于环境污染问题,我们需要加强养殖场的环保意识,鼓励养殖场采取科学的养殖方式,合理利用养殖废水和养殖动物排泄物,减少对水环境的影响。
政府可以加大对环保设施建设的投入,鼓励养殖场引进相关的环保技术和设备,提高养殖业的环保水平。
2.规范养殖品质,保障水产品品质安全为了解决养殖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应加强养殖业的监管力度,严格规范养殖品质,加强对养殖场的质量把控,提高水产养殖产品的质量检验标准,保障消费者的安全食用需求。
鼓励水产养殖企业引进生态养殖技术,推广有机养殖模式,保证水产品的品质安全。
3.多样化养殖品种,提高养殖业的抗风险能力为了避免养殖品种的单一化问题,我们可以推动养殖场发展多样化的养殖品种,鼓励种植不同种类的水产养殖,提高养殖业的抗风险能力,降低疫病传播的风险,也可以平衡市场价格波动,促进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湛江海水养殖业及水产品出口的现状与发展研究

1.2 湛江水产品出口的发展水平与贸易现状
1.2.1 水产品出口的发展水平
在我国,渔业生产有着悠久的历史,丰富的经验和传统的技术。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发展非常缓慢。新中国成立时,全国的水产品产量只有44.8万吨,人均占有量不足1千克。根据2014年最新数据,2014年上半年增加6.2%,价值21.5亿元,增长25.8%,出口量占广东省地级市之首[5]。
1.2.2 水产品的贸易现状
从总体上来看,这几年我国的水产品出口均取得可喜的成绩,据调查,2012年前半年我国的水产品出口量316.1万吨,出口额140.08亿美元,同此分别增长了22.75%和31.45%,出现了贸易顺差,比上年同期增加20.63亿美元。并且总体数据表明水产品出口中,一般贸易贸易出口优于来进料加工出口,对于主要的出口品种出口额仍然以两位数增长,保持着良好的增长劲头。然而专家们预测,未来我国水产品出口仍然存在很多不确定性,随着大多数国家国家逐步取消对日本食品的进口限制,这将使我们的出口市场份额受到严峻的挤压。其二欧美等发达经济体尚未出现经济复苏及一片良好的迹象,消费增长乏力,水产品需求难以大幅度增加。[6]综合分析判断, 未来几年我国的水产品出口会呈现小幅增长态势。进而探索部分地区的水水产品出口情况,据相关报纸报道从湛江检验检疫局获悉,在刚过去的2014年里,湛江水产品(主要是养殖水产品)出口保持持续健康增长态势,湛江辖区1—12月共出口水产品7016批,12.28万吨,货值9.88亿美元, 出口货值同比增长1.3%,养殖水产品出口量和货值均位居全国首位。在当前出口形势不利情况下,出口货值仍逆势飘红。[7]
(3) 养殖供给水依赖电力提水,池内需要配备增氧机,据数据统计,每667m*配备一台,虽耗电量大,但排水,清污,晒池较为容易方便,特别是休产期晒池能确保病毒细菌彻底被清除。
水产养殖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探究

水产养殖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探究水产养殖业是我国重要的农业产业之一,对于提供人们的食品需求和促进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在水产养殖业的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探究水产养殖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目前水产养殖业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是水质污染。
水产养殖业需要大量的水来维持养殖生态环境,但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和有机物会对周围水体产生污染。
这种污染不仅对水产动物健康有影响,还会对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破坏。
为了解决水质污染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加强水产养殖场的管理,建立科学的环境管理措施,防止废水和有机物的泄漏。
引入先进的水质处理技术,利用生物过滤和化学处理来净化废水,保证水质的良好。
应加强监测和检测工作,及时发现水质问题并进行处理。
第二,水产养殖业还存在品种单一和养殖模式陈旧的问题。
目前,我国的水产养殖主要集中在少数几个品种,如鱼类和虾类,这种品种单一的现象容易导致市场供求失衡和养殖风险。
部分养殖场还采用传统的养殖模式,没有引进先进的养殖技术。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加强品种研发和推广,引入更多适应当地水质和气候条件的新品种,丰富水产养殖的品种结构。
推广先进的养殖技术和模式,如循环水养殖、智能养殖等,提高养殖效率和质量。
水产养殖业还面临市场需求不稳定和价格波动的问题。
由于市场需求的波动和供应链的不稳定,水产养殖业的产品价格经常出现大幅度波动。
这不仅会影响养殖场的经济效益,还会导致养殖户的投资风险增加。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加强市场调研和需求预测,及时了解市场变化并调整养殖品种和规模。
加强养殖产品的品牌建设和营销推广,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增加市场竞争力。
可以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和供应链,加强农民与养殖企业之间的合作,共同应对市场的波动。
尽管水产养殖业在我国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就,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通过加强环境管理、引入先进技术、丰富品种结构、加强市场调研等对策,可以有效解决水质污染、品种单一和市场波动等问题,推动水产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融危机背景下湛江水产出口业存在问题与对策分析作者:付文平许抄军刘文琳来源:《沿海企业与科技》2010年第02期[摘要]在后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世界经济在今后很长的一段时间处于缓慢恢复状态,美欧日等发达经济体需求的减弱,对我国出口导向型企业的影响还将持续。
如何应对危机带来的风险,是我国出口导向型中小企业面临的大问题。
文章以湛江水产出口业为例,分析国际金融危机对水产出口的影响、水产出口企业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应对的策略。
[关键词]金融危机;湛江水产出口业;应对策略[基金项目]湛江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湛江外贸企业应对金融危机措施研究”(W0818)[作者简介]付文平,湛江师范学院高级经济师,经济学硕士,研究方向:国际贸易、金融企业管理,广东湛江,524048;许抄军,湛江师范学院副教授,经济学博士,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国际贸易,广东湛江,524048;刘文琳,湛江师范学院,经济学学士,研究方向:国际贸易,广东湛江,524048[中图分类号] F32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23(2010)02-0074-0005一、国际金融危机对湛江水产出口企业的影响起始于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虽然对于金融业本身的影响已经大大降低,但是其对于全球实体经济的影响还远未过去。
在过去的2009年,我国外贸出口业因此而受到很大影响,全年外贸出口22073亿美元,同比减少13.9%。
作为湛江外贸出口优势产业的水产业,近几年一直占到湛江外贸出口的30%以上。
在这场全球金融大危机的影响下,湛江水产出口也未能幸免。
2009年水产出口4.9亿美元,同比减少11%。
金融危机对湛江水产出口业的影响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水产品出口数量大幅度减少金融危机对湛江水产出口最明显的影响表现在出口订单的减少、部分出口企业运营更加困难。
金融危机使国外消费者的消费能力迅速萎缩,消费者信心指数下降。
特别是作为湛江水产品最重要的出口国之一,美国经济下滑和消费萎缩直接导致湛江出口企业订单减少,并且产品需求档次下降,对低端产品需求增加、高端产品降低。
金融危机在直接影响对美国出口的同时,还通过对欧盟、日本以及世界经济贸易产生影响,进一步减弱了对欧盟、日本和其他国家、地区的出口增长。
2009年湛江水产出口从2008年的5.6亿美元滑落到4.9亿美元,同比减少11%,逆转了持续多年的增长趋势。
(二)水产出口企业普遍亏损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由于大部分水产企业出口的主要产品技术含量低 ,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较弱 ,产品的议价能力差 ,难以通过提高产品价格转移成本上涨增加的成本。
另一方面,在国内流动性过剩等因素的影响下,水产品原材料价格呈现上升趋势,企业出口成本增加。
形成了成本上升与销售价格降低的两头挤压,造成利润空间进一步缩减、甚至亏损,经营压力增加。
水产业本身是特殊的行业,有较强的季节性,通常上半年是出口淡季,下半年才是出口旺季,且原材料主要是国内采购。
2009年上半年由于罗非鱼的收购成本上涨,造成出口亏损;另一主要产品虾产品虽然利润较高,但其旺季在7月份之后,持续时间相对较短,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出口企业的经营困难。
除了湛江国联水产公司因取得对美出口水产品零关税,在商定出口产品价格有一定优势外,其余大部分的水海产品出口企业出口价格谈判能力相对较弱,造成普遍亏损。
(三)出口货款不能及时回笼,企业资金紧张随着国际金融危机对经济实体影响的进一步加大,国外客户经济实力受到削弱,延长付款期限。
一些国家因货币对美元贬值,企业对外支付困难,部分国家甚至实行支付限制措施,导致部分企业资金紧张,出口业务无法正常运转,部分定单无法落单,出口总量不断减少。
更有甚者,因为资金链断裂造成进口方公司破产,使国内出口企业货款无法收回,出口企业坏账数量急剧增加。
二、湛江水产出口企业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分析水产出口业难抵金融危机影响,出口出现较大降幅,从一个侧面说明水产品并非生活必需品。
近几年来,湛江水产出口也一直呈增长态势,然而在2008年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出口出现减少11%。
(一)外贸需求锐减,水产出口企业呈现两极化发展在金融危机情况下,美国失业人数大增,欧元区经济增长前景趋淡,日本经济再度陷于停滞,新兴经济体增速高位回落,全球经济处于低迷状态,对我国出口造成更大的外压。
金融危机导致美国民众消费能力降低,在这样背景之下,湛江水产出口总体呈减少趋势,但其中企业呈现两极化发展的较大差异。
一些规模大、进口关税税率低的公司明显占较大优势。
例如湛江国联水产公司业务发展就比较好,所受影响较小,该公司在美国市场享受对虾进口零关税待遇,单此待遇就有上百万的收益,其他公司则显得不好。
下表以湛江最大的两家水产公司国联和恒兴为例比较两类公司的不同发展:(二)市场过于集中,过度依赖美国等发达国家从下表可以看出,湛江外贸主要出口地为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
虽然2007年之后对发达国家的出口比例有所下降,但市场份额一直处于50%左右,水产品的比例更高。
相反,对新兴市场国家的出口比例近几年都增长不大,并且在2008年出现同比减少。
水产业的国内销售更是几近空白,市场结构多年变化不大。
(三)进入门槛过低,竞争加剧,行业集中程度降低1.分散经营,行业集中程度降低。
2009年湛江市从事各类水产加工企业达253家,其中取得出口卫生注册的水产加工企业仅41家,获欧盟认证的10家,获美国HACCP认证的22家,获韩国认证的33家,获俄罗斯认证17家。
从事同一品种的出口企业数量众多,竞争激烈,低价竞销严重,容易导致量增价跌,还容易引发各种贸易摩擦问题。
年出口500万美元以上企业数量以及占全市水产出口比例近三年都呈现减少趋势,由2007年的24家和93.49%减少到2009年的17家和85.71。
企业分散经营,行业整体集群效应不强。
2.产品种类单一,加工程度低。
出口水产品种类过于集中、出口产品结构构成不合理影响湛江水产品出口贸易的进一步发展。
一方面,产品种类过于集中,湛江水产品出口主要以罗非鱼和对虾为主多样性开发不足。
以佳鸿水产公司为例,该公司出口的产品包括“条冻鲜鱼”、“冷冻二去养殖鲜鱼”、“冷冻养殖鱼片”、“冷冻裹粉虾类”、“冷冻带头虾类”、“冷冻去头虾类”、“IQF 冷冻虾仁”,总体来说只有罗非鱼和虾两个品种。
另一方面,出口产品结构构成不合理。
目前湛江水产品的加工比例仅占产量的8%左右,而在加工水产品中出口产品主要集中在初级冷冻产品类上,深加工能力十分薄弱,加工品附加值不高,湛江出口水产品至今还没有形成一个自己的优势品牌。
水产品表面上是生活必需品,实际上属于大宗食品,有很多替代产品。
3.药物残留持续,影响产品市场拓展。
水产品在养殖环节就存在药物残留问题,再加工环节很难避免,造成产品很难进入欧盟市场。
在水产业快速发展过程中,由于工业“三废”和生活污水、海上倾废的不当排放、渔业投入品的不合理适用、水产高密度养殖方式造成的自身污染和病害滋生、市场准入制度没有建立以及市场监管不严、重数量轻质量等诸多原因,导致水产品污染严重,水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突出。
(四)在金融危机背景下,贸易保护主义以各种方式影响水产出口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加剧,企业出口难度加大。
金融危机使贸易保护主义加剧,美欧经济增长前景担忧,企业销售下降、利润下降、开工不足、失业率上升,贸易保护主义开始抬头,欧美国家对华反倾销,技术性、标准性、绿色的贸易保护手段更加频繁地出现。
1.美国对中国反倾销政策对湛江水产品出口的影响。
自美国1980年首次发起对中国产品的反倾销,目前涉及众多产品,成为中美经贸关系的一个重要障碍。
美国是湛江水产品出口的主要市场之一,因此美国对中国的反倾销政策对湛江水产品出口产生直接和重大的影响。
2004年12月1日美国商务部对中国对虾反倾销调查作出终裁,湛江14家应诉企业除国联水产获得零税率外,6家企业是平均税率、1家高于平均税率,6家企业被拒绝给予平均税率而被裁定高达112.81%的惩罚性倾销税率。
2.技术性贸易壁垒。
随着贸易自由化,传统的关税壁垒正在逐渐被削弱,技术性贸易壁垒(TBT)成为国家之间贸易的重要障碍。
根据中国WTO/TBT-SPS通报咨询网()的资料统计,2006年,美国FDA2006年扣留中国的农产品及食物中,水产品扣留批次占总扣留批次的34.5%,居第一位;欧盟2006食品快速预警通报的中国农产品和食物中,水产品被预警通报的批次占总批次的15.9%,仅次于花生,居第二位;中国出口到日本的农产品及食物中,水产品扣留批次占总扣留批次的33.2%,居第一位。
由此可见,中国水产品贸易受到技术性贸易壁垒限制的形势严峻。
湛江国联主要向美国出口对虾、鱼类等水产品,2006年出口额约1亿美元。
从2007年7月1日起至8月1日,陆续有五批水产品在美国海关通关时全部被扣留下来检测。
湛江国联董事长李忠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时说:“这五类必检水产品每类检测费用要花大约6000多美元,如果一个货柜中有这五类产品,单检测费就要花3万美元。
此外,在检测过程中货品不能通关,停留在码头及租仓库等场地费用也由企业来承担。
一个货柜的货值往往不到100万美元,批批检测大幅增加成本,企业已无利润可赚。
”3.发达国家失业大幅度增加,加强了贸易保护主义。
这场金融危机,使美国的失业人口已超过10%以上,创下美国政府于1967 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美国民主党上台,贸易保护主义的倾向会更加突出。
2009年2月17日,美国总统奥巴马签署了总额为7870亿美元的经济刺激计划,其中的“买美国货”条款,进一步恶化了中国对美国的出口环境。
三、湛江水产出口发展的应对建议在后金融危机影响持续的情况下,湛江的水产品出口相对其他产品仍有一定优势。
国际市场需求减弱,首先将影响高档产品的需求,水产品价格属于中低档,并且是一般的生活消费品。
在美国等地属物美价廉商品,深受当地消费者喜爱。
因此,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由经济乏力导致的国内消费者收入预期不稳定和需求下降的情况下,这些国家居民对水产品的需求可能还会增加,某种程度上可以认为是一个机遇。
另外,湛江对虾加工业内产生了国家龙头企业2家、省龙头企业6家,获省名牌产品11个,水产出口逐步迈向良性发展,无论是加工能力还是产值都是湛江重要的行业,一批企业通过HACCP、ISO9001、EU、BRC、ACC等国内外体系认证。
因此,如何帮助水产出口企业应对金融危机影响,并不断成长起来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提出如下建议:(一)多元化开发市场,实现国内国外两条腿走路从长期来看,湛江水产品出口贸易应改变过去集中在欧美日的格局,分散水产品出口流向,向东南亚、南美、非洲等地区全面发展。
有意识地开拓新兴市场,通过新兴市场的增长来弥补发达市场的下降,借助市场多元化减小金融危机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