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新技术在临床的应用进展--冯军

合集下载

超声新技术在临床的应用进展-冯军课件

超声新技术在临床的应用进展-冯军课件

+
超声探头
+
在此之前获得的 CT, MRI 或超声容积数据
容积导航(GE)
超声证实MRI上可疑骨质侵蚀病灶
CT 病灶引导在超声图像上发现相同病 灶
可疑胆管肿瘤
前列腺活检
剪切波弹性成像
超声弹性成像从最初的一维瞬时性超声弹性成像,发展到用声辐射脉冲的二 维瞬时弹性成像,以及目前的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shear wave elastrography, SWE) ,剪切波是横波,在生物体内传播速度为1~10 m/s。SWE是通过发 射声辐射叩击组织施加激励,在组织中产生足够强度的剪切波,通过达20 000帧/s的超高速成像系统捕获、追踪剪切波,使所测剪切波速度的精确度达 到1 mm/s。
外周血管病变诊断
外伤的快速诊断
超声造影优点
• 实时动态观察 • 分辨率高、无创 • 无X线辐射、无过敏 • 重复性好等优势
腔内超声
• 阴超——妇产科、阳超——前列腺 • 食道超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心脏 • 术中超声——肿瘤定位、神经导航
• 血管内超声——血管内支架
• 超声内镜——消化系统
阴超——妇产科、阳超——前列腺
超声内镜——消化系统
• 超声内镜(EUS)是将内镜和超声相结合的消化道检查技 术,将微型高频超声探头安置在内镜顶端,当内镜插入体 腔后,在内镜直接观察消化道黏膜病变的同时,可利用内 镜下的超声行实时扫描,可以获得胃肠道的层次结构的组 织学特征及周围邻近脏器的超声图像,从而进一步提高了 内镜和超声的诊断水平。
左侧正常股四头肌腱(Vs:9.8m/s)
右侧股四头肌腱炎(Vs:4.5m/s)
谢谢大家!
谐波成像技术
• 利用组织或造影剂微气泡对声波的非线性传播的特性,产生数

超声临床科研进展情况汇报

超声临床科研进展情况汇报

超声临床科研进展情况汇报超声技术作为一种无创、安全、可重复、无辐射的影像检查手段,已经在临床医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超声临床科研取得了许多重要的进展,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本文将就超声临床科研的一些最新进展进行汇报。

首先,超声在肿瘤诊断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

传统的超声检查往往只能对肿瘤的形态和大小进行初步判断,而对于肿瘤的组织学特征和血流灌注情况则了解有限。

近年来,超声造影技术的发展使得超声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得到了极大的拓展。

超声造影剂能够显著增强肿瘤的超声信号,使得肿瘤的边界更加清晰,从而提高了肿瘤的检出率和诊断准确性。

此外,超声弹性成像技术的出现也为肿瘤的诊断提供了新的手段,通过对肿瘤组织的硬度进行评估,可以更好地判断肿瘤的性质和恶性程度。

其次,超声在心血管疾病诊断方面也取得了一系列的新进展。

传统的超声心动图只能提供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信息,而对于心脏血流动力学的评估有所不足。

近年来,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心脏血流动力学的评估变得更加全面和精确。

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以清晰地观察到心脏各个腔室和瓣膜的血流情况,从而更好地判断心脏瓣膜疾病、心脏瓣膜狭窄或关闭不全等疾病的情况。

此外,超声在妇产科和儿科领域也取得了许多新的进展。

在妇产科方面,超声在孕产妇和胎儿的检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不仅可以对孕妇的子宫和附件进行检查,还可以对胎儿的生长和发育进行评估。

在儿科方面,超声在婴儿和儿童的脑部、腹部和盆腔等器官的检查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于儿童的先天性心脏病、肾脏疾病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起到了重要的辅助作用。

总的来说,超声临床科研在肿瘤诊断、心血管疾病诊断以及妇产科和儿科领域都取得了许多重要的进展,为临床医学的发展和患者的诊疗带来了新的希望。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相信超声技术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将会得到更加广泛和深入的发展。

超声医学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创新

超声医学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创新

超声医学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创新医学领域一直是科技发展的重要领域之一,而超声医学技术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医学诊断中,超声诊断技术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其应用广泛涉及人体各个器官。

目前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超声医学技术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这为人类的健康保障提供了更加可靠和精准的保障。

一、背景超声医学技术作为一种无创伤、无辐射的医学检查方法,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

作为医学领域的重要技术,超声诊断已经成为临床诊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应用范围已经涵盖了心血管、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等多个方面。

同时,在临床手术和治疗中,超声医学技术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不断的科技发展和研究创新的推动下,超声医学技术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有望为人们提供更加精准且无创的医疗诊断服务,这也将为人类的健康保障带来更加可靠和精准的保障。

二、技术进展在超声医学技术的研究和发展中,技术的不断创新和进步是必不可少的。

目前,一些先进的超声诊断技术已经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基于机器学习的超声图像分析机器学习是近年来人工智能领域中热门的研究方向。

在超声医学技术中,机器学习也被广泛应用于超声图像分析中。

通过对大量图像数据的学习和分析,机器学习可以发现超声图像中隐藏的信息和特征,帮助医生更好地作出诊断和治疗决策。

2、弹性成像技术弹性成像技术是一种利用超声波进行成像的技术,通过检测组织的弹性特性来进行诊断。

这种技术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以有效地检测和诊断许多疾病,特别是在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中表现出出色的优势。

3、纳米技术在超声医学中的应用近年来,纳米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在超声医学技术中,纳米技术也得到了应用。

目前一些研究表明,纳米颗粒可以增强超声成像的灵敏度和分辨率,特别是在肿瘤成像中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三、应用创新在超声医学技术的应用中,创新是必不可少的。

应用创新的推动将会为超声医学技术带来更多的应用场景和发展机遇。

超声成像技术的新突破与应用推广

超声成像技术的新突破与应用推广

超声成像技术的新突破与应用推广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高精度、高效率、低辐射和非侵入性诊疗技术应运而生,其中超声成像技术最为受欢迎。

它已经成为临床应用中最常用的医学成像技术,应用于肝脏、心脏、子宫等多个医学领域。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超声成像技术的新突破及其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推广。

一、新技术的突破1、三维超声成像技术传统的二维超声成像技术只能提供横切面或纵切面图像,并且在表现很多复杂组织结构时有所不足。

三维超声成像技术能够立体显示人体内部结构,通过旋转扫描,能够得到具有空间感和深度感的图像,从而为医学影像的诊断提供了更为完整和准确的信息。

2、弹性成像技术弹性成像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技术,它可以反映组织的硬度和弹性,因此有助于体内组织肿瘤等异常细胞类型早期诊断和区分。

该成像技术可以通过探头在人体特定部位施加压力,然后观察扭曲的图像而识别病理情况。

3、超音速纵波成像技术超音速纵波成像技术是一种新型的成像技术,可以用来诊断人体各种软组织的病变。

它可以通过在1000-2000 MHz范围内发射纵波,再将回波转化成图像,从而检测出人体内部的组成和功能。

二、临床应用1、心血管领域超声心血管成像技术是医学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超声成像技术,在心内外膜、心腔和血管中成像都很准确。

可以实时监测心脏的运动和心肌操作,形成高清晰度的图像,从而检测心脏疾病,如心房颤动、心室壁运动异常、瓣膜关闭不全等。

2、妇产科领域在妇产科领域,超声成像技术可以达到精确测量孕妇的胎儿大小、胎位以及胎儿的发育情况。

此外,超声检查可以用于检测出胎儿和孕妇的疾病,如孕前糖尿病、孕期高血压等。

3、泌尿生殖领域超声成像技术在泌尿生殖领域应用也非常广泛。

在前列腺、卵巢和子宫颈癌的检测中,三维超声检查可以显示更多更细微的解剖学信息。

超声成像技术还可以用于检测肾脏结石、膀胱壁肿瘤等疾病。

4、其他应用此外,超声成像技术还可以用于检测肝脏、胰腺、骨骼、关节、甲状腺以及淋巴结等。

三维超声在临床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三维超声在临床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就三 维超 声 成像 进行 综合 阐 述 。 【 关键词 1 维超 声 ; 断 ; 三 诊 进展
I 图分 类号】R 4 . 中 4 51
I 献标 识码】A 文
【 编 号】1 7 — 7 12 1 )9 0 2 — 3 文章 6 3 9 0 (0 2 1— 0 6 0
Th r g e so h e - i e so a lr s n g a h l ia p l a i n e p o r s ft r e d m n i n l t a 0 0 r p y i ci c la p i to s u n n c
n si c u a y T i p oo o o l b ev h ag t is ei lil ge n mi u g r . t l ia au sh v o t a c rc . hs rtc lc ud o s ret etre su n mu t e a lsa d mi cs rey Isci c lv e a e c t p n n l b e rv n i e r ie s sa d ftsa n r ai e.T i ril e iwst e po r s ftr e d me so a h a o o r- e n p o e n h a ds ae n eu b o t m l is hs at e rve h rg e so he - i n in u rs n ga t c l
声 更 丰 富 的诊 断信 息 田, 补 了二 维 超声 检 查 的 不 足 , 高 弥 提
了诊 断 的准 确 率 。 1三 维超 声成 像 概念 、 展历 程 与成 像原 理 、 像 过程 发 成 三 维超 声 成 像 f 3 】 称 的立 体 图像 , 维成 像 是 二 度 空 即通 二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大隐静脉曲张微创治疗中的应用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大隐静脉曲张微创治疗中的应用
当然,腔内钬激光治疗大隐静脉曲张也存在着 一些问题。 首先,如果钬激光纤维头过于接近隐股 静脉,很有可能进入股静脉,治疗中极易损伤深静 脉;其次,该手术主要是通过引起血管腔内血栓形 成,导致 一种血栓 性 闭 塞 [9],在 此 过 程 中 ,一 旦 血 栓 脱落极易造成肺栓塞,带来严重后果;第三,由于大 隐静脉走行多变,曲张部位不定,常规钬激光治疗 往往只能针对静脉主干起效, 难免会遗留其它分 支,治疗的长期效果不佳。 为此,作者针对常规治疗 的不足,应用术中超声引导,对提高手术效果提供 了很大的帮助。 ①在治疗过程中,全程应用彩色多 普勒超声监视引导,实时调整钬激光纤维头所处位 置,进行精确定位,避免损伤深静脉;②通过定位, 寻找隐股静脉瓣膜具体位置,术中通过高位阻断大 隐 静 脉 的 办 法 来 避 免 肺 栓 塞 ;③ 术 中 针 对 大 隐 静 脉 分支较多,走行多变的特点,采用超声定位,对明显 迂曲的静脉进行针对性穿刺治疗,降低了手术复发 率。 本组患者 6 个月内满意率 100%,证实了术中超 声在腔内钬激光治疗大隐静脉曲张中的作用。
·1167·
[摘 要]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大隐静脉曲张微创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42 例 下 肢 浅 静 脉 曲 张 患 者 ,共 46 条 肢
体,采用术前筛选手术患者;术中超声引导下钬激光治疗大隐静脉曲张;术后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疗效。 结果:术前彩超筛选 42
例符合手术适应证患者;术中能清晰显示钬激光纤维头位置,对局部迂曲的静脉团能进行有针对性的穿 刺 治 疗 ;术 后 随 访 1~6
本研究表明,PPC 用于治疗乙肝孕妇,患者症状 和肝功能改善明显,而且可以改善妊娠结局,对降 低围产儿发病率及病死率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中 华 医 学 会 传 染 病 与 寄 生 虫 病 学 会. 联 合 修 订 病 毒 性 肝 炎 防 治 方 案 [J]. 中 华 传 染 病 杂 志 ,2001,19(1):56- 62

超声临床应用技术进展

超声临床应用技术进展

超声临床应用技术进展
具有参考价值。

一、超声临床应用技术
超声医学是一种高科技测试手段,它使用声波技术进行体内组织结构
和功能的检查,能够快速、准确地检测到病变。

它被广泛用于临床诊断,
并有助于精准诊断及早期发现疾病及器官损伤,提高患者的适应性和治疗
效果。

早在20世纪的中期,超声已经应用于实验室诊断,而在过去的十年中,超声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已经取得了很大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临床病
症可以通过超声诊断出结果。

二、超声临床应用的技术进展
1.新型超声技术
随着超声技术的发展,传统超声技术不断改进,出现了新型超声技术,例如三维超声技术、超声晚期技术、双晶超声技术、动态超声技术等。

三维超声技术能清晰显示人体内组织及器官的三维形态,可大大提高
临床诊断效果。

而超声晚期技术可以测量出器官的血量和血流,有助于诊
断心脏结构及功能,进行血管检查,以及区分良性和恶性肿瘤等。

双晶超
声技术可以同时获取肌肉和毛细血管结构的超声检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有利于疾病的早期诊断。

动态超声技术可以实时追踪器官内的动态变化,
更好地诊断出病变。

2.分子超声。

超声心动技术临床应用进展

超声心动技术临床应用进展

超声心动技术临床应用进展【摘要】超声心动图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一门影像学技术,广泛应用于临床的诊断及治疗,三维超声心动图的重建技术较二维超声心动图更为准确,四维超声心动图能更好地了解各结构的空间关系与活动状况,血管内超声可定量评价冠脉狭窄程度及对介入治疗进行疗效评价,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有较高的分辨率,广泛地应用于心源性栓塞、感染性心内膜炎、主动脉疾病、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性心脏病。

【关键词】超声心动技术;临床应用进展超声心动图是近几十年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影像资料,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的诊断治疗,在当今心胸外科的开展中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现将有关文献进行综述如下。

1 三维超声心动图三维超声心动图是一种将计算机用于超声图像分析的新技术,根据心室的实际形态,通过连续截取不同角度的二维超声切面,然后再重建左室的立体结构,它对容量的测定,特别是病态容量的测定较二维超声心动图更为准确,其重建范围广泛,不仅重建心室心房,而且对二尖瓣、冠状动脉、先心病、心脏肿瘤等均可进行重建[1,2]。

个别研究者在对左心室容积三维重建的同时,还用伪彩色显示出三维左心室的节段收缩率,使出现收缩率异常后一目了然。

在对正常人的左室心肌节段收缩率的观察表明,大部分心肌的节段收缩率在20%以上,<5%的心肌面积仅占总面积的7.7%,主要在心尖部,而左室梗塞区有较大部分处于低收缩状态,在三维左室图像上显示为较大面积的绿色区域,其部位与心电图的MI定位基本一致。

应用三维超声心动图对局部射血分数的测定可用于临床心室局部功能的研究。

2 四维超声心动图所谓四维超声心动图是指三维超声心动图与时间参数相结合的产物,有学者称为动态三维超声心动图,它可真实地再现左室立体的、跳动的、不同角度的左室图像。

该系统不仅可提供直观逼真的左室立体动态图像,进行多角度、多时相的定性观察和分析左室内外壁各节段运动形态和几何学形状,同时还可给出反映左心室壁整体、局部、某点及其领域功能和形态的参数,对左室进行定量分析、研究有重要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谐波成像技术
• 利用组织或造影剂微气泡对声波的非线性传播的特性,产生数
倍于发射波频率的谐波。其中,二次谐波成分的强度仅次于基 波,目前主要利用二次谐波成分进行分析。
高能聚焦超声刀(HIFU)
• HIFU主要利用超声波具有穿透深度大、指向性强、聚焦性能好的特 点,通过超声发射器发射的数百束高能超声波(相当于5万台普通超
超声新技术在临床的应用进展
无锡二院超声科 冯军


超声医学作为一门成熟的学科广泛应 用于临床诊断及治疗。超声波可以观察脏 器的形态、解剖结构、血流信息及检测脏 器功能,日益为临床医师所接受。
声学理论研究的进展
+
计算机技术的进步

超声医学的多次革命
• 超声医学的二次革命 A型、M超(一维)——B型超声(二维) ——静态三维(三维)— —动态三维(四维) 黑白(灰阶)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组织多普勒超声 • 已经来临的第三次革命 超声造影技术 弹性成像 容积成像 • 即将到来的第四次革命 三维重建,3D生物打印
超声医学新技术应用
1、超声造影 2、管腔内超声 3、介入超声 4、三维超声 5、谐波技术 6、高能聚焦超声刀(HIFU) 7、其它超声新技术
超声造影
• 超声造影是指向心血管腔内、空腔脏器内以及组织内注入某种 能产生声学对比效应的物质(超声造影剂),以便清晰显示组 织结构、血流状态及病变。 • 造影剂进展+二次谐波 • 早期造影剂:CO2—微泡大,不能通过肺循环——仅适用于右 心造影,经肝动脉超声造影。 • 新型造影剂:Sonovue—直径微小(2.5um),性能稳定,经 外周静脉注射后能通过肺循环和毛细血管进行多次血循环—— 可应用于左心造影,全身大部分脏器的造影检查。
超声内镜——消化系统
超声内镜——消化系统
介入超声
• 在实时超声的监视或引导下,完成各种穿刺活检、造影以及抽 吸、插管、注药治疗等操作,可以避免某些外科手术而能达到 与手术相媲美的效果。 • 优点:实时显示、引导准确、无X线损伤、操作简便、费用低廉
三维超声
• 在二维超声的基础上,利用计算机对一系列二维图进行处理及 重建,从而构成三维图像 • 保留了二维超声优点,又显示了组织结构的立体形态、表面特 征、空间位置关系,较二维超声具有更高的空间分辨力。
临床目的:


肿瘤定性:肿瘤血流灌注的差异是良恶性肿瘤临床鉴别诊断的
一个重要特征。 微小病灶的发现:由于达到了对肿瘤微循环显影的水平,超声 造影能清晰显示微小肿瘤或其他微小占位,尤其是肝硬化或有 恶性肿瘤病史的患者。
• • •
外周血管病变的诊断:超声造影能清晰显示血管狭窄、闭塞以 及血管畸形等病变 外伤的快速诊断:外伤引起的创伤性出血,能清晰显示出血部 位和范围,亦能对手术后脏器切口处的愈合情况进行监测。 心脏功能的准确评估:能增强整个心腔的显影,评价左心功能 以及室壁节段运动功能的重要前提。
+
超声探头
+
在此之前获得的 CT, MRI 或超声容积数据
容积导航(GE)
超声证实MRI上可疑骨质侵蚀病灶
CT 病灶引导在超声图像上发现相同病 灶
可疑胆管肿瘤
前列腺活检
剪切波弹性成像
超声弹性成像从最初的一维瞬时性超声弹性成像,发展到用声辐射脉冲的二 维瞬时弹性成像,以及目前的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shear wave elastrography, SWE) ,剪切波是横波,在生物体内传播速度为1~10 m/s。SWE是通过发 射声辐射叩击组织施加激励,在组织中产生足够强度的剪切波,通过达20 000帧/s的超高速成像系统捕获、追踪剪切波,使所测剪切波速度的精确度达 到1 mm/s。
外周血管病变诊断
外伤的快速诊断
超声造影优点
• 实时动态观察 • 分辨率高、无创 • 无X线辐射、无过敏 • 重复性好等优势
腔内超声
• 阴超——妇产科、阳超——前列腺 • 食道超声——心脏 • 术中超声——肿瘤定位、神经导航
• 血管内超声——血管内支架
• 超声内镜——消化系统
阴超——妇产科、阳超——前列腺
判断肿瘤性质,实时观察治疗效果,术后评估疗效
判断肿瘤性质,实时观察治疗效果,术后评估疗效
空间分辨率高,及时发现微小病灶
提高微小病灶(尤其是<1cm的肿瘤)的显示率,最小显示病灶只为0.3cm,这对 于肝硬化或既往有恶性肿瘤病史的患者尤为重要,可以早期确诊病变从而及时争取 最佳的治疗时机。
食道超声——心脏
• 食道超声(TEE)是将超声探头置于食 道或胃内,从心脏、血管后部探测心脏、 血管后形态结构及功能改变的一种超声 显像方法。其克服了经胸超声检查的局 限性,不受肺气肿、肥胖、胸廓畸形等 因素的影响。而且由于食道探头紧邻左 房,与心脏后部结构接近,所以对经胸 探查显示不清的心脏后部结构能够清晰 显示。
SW 质控模式图 显示对病灶良好的剪切波速度估测
运用剪切波弹性成像应对 甲状腺 疾病的临床挑战
甲状腺右侧叶低回声结节(5.6x8.2mm)
VTIQ:甲状腺结节
Vs>6m/s
病理:甲状腺乳头状癌
运用剪切波弹性成像应对 肌肉 疾病的临床挑战
右侧正常跟腱(Vs:9.9m/s)
左侧跟腱炎(Vs:4.1m/s)
ARFI技术的发展:
第一代ARFI VTQ 第二代ARFI VTQ HD
ARFI技术的发展:
第三代ARLeabharlann I技术Virtual Touch™ IQ
( 鹰眼VTIQ技术 )
速度、质量、时间、位移四合一
运用剪切波弹性成像应对 乳腺 疾病的临床挑战
剪切波速度图显示肿块质硬,Vs>6.5m/s
F 43Y,左乳浸润性导管癌
左侧正常股四头肌腱(Vs:9.8m/s)
右侧股四头肌腱炎(Vs:4.5m/s)
谢谢大家!
超声内镜——消化系统
• 超声内镜(EUS)是将内镜和超声相结合的消化道检查技 术,将微型高频超声探头安置在内镜顶端,当内镜插入体 腔后,在内镜直接观察消化道黏膜病变的同时,可利用内 镜下的超声行实时扫描,可以获得胃肠道的层次结构的组 织学特征及周围邻近脏器的超声图像,从而进一步提高了 内镜和超声的诊断水平。
声机),像聚焦太阳能一样使焦点汇聚在肿瘤组织上,产生瞬间高温
(70-110度)和空化效应,使瘤组织产生不可逆的凝固性坏死。对周 围正常组织及全身则
无任何损伤和副作用,
达到不开刀、不出血、 “切除”肿瘤。
高能聚焦超声刀(HIFU)
与其它“刀”比较的技术优势
• 治疗源是射线,会产生电离辐射
• 放射线对人体的正常组织细胞损害具有累计效应,超过限制剂
量就会产生不可逆损害 • 大肿瘤放射线分布相对分散,效果不佳 • 放射治疗降低机体的免疫力
高能聚焦超声刀(HIFU)
与一般热疗机相比的技术优势:
• 治疗时无疼痛,不用麻醉。 • 对皮肤无灼伤,解除病人恐惧心理 • 适合治疗深腹部脏器肿瘤
其他超声新技术
自动乳腺全容积扫描
容积导航(GE)
位置传感系统
术中超声——肿瘤定位、神经导航
• 术中超声和神经导航通过前期影像学资料结合术中超声探头 获得实时超声图像,对毗邻功能区、较小、深在的病灶,精 确定位。
血管内超声——血管内支架、血栓
• 超声探头的微型化促使血管内超声显像及多普勒技术成为可能, 它能精确地分辨血管壁的结构改变,是迄今为止从形态学方面 活体诊断血管疾病最理想的方法,有“活体组织学”之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