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地质情况报告

水文地质情况报告
水文地质情况报告

水文地质情况报告

山西吕梁离石永宁煤业有限公司

水文地质情况汇报材料

一、矿井水文地质基本条件

山西吕梁离石永宁煤业有限公司井田位于山西省吕梁市离石区

城北街道办下安村,行政区划属吕梁市离石区城北街道办管辖,地表属晋西北黄土高原中低山区,整体地貌为西高东低的侵蚀黄土地貌,以黄土梁、峁为主,沟谷较发育。井田流域属黄河三川河水系。井田内没有常年性河流发育,仅在雨季时,沟谷中汇集雨水形成洪流,流入北川河,北川河在离石区西与东川河、南川河汇集,向西流入黄河。

井田总体构造为一轴向近南北的向斜,在此基础上局部发育次级小型的向背斜。地层倾角一般2°~8°,西缘局部倾角可达20°~24°。4号煤层采掘中井下揭露2条落差4.5m的层间正断层和7个陷落柱,无岩浆岩侵入。矿井在建设施工期间,未揭露大型隐伏地质构造。地质构造属简单类型。

(1)含水层:井田内主要含水层有奥陶系中统碳酸盐岩岩溶裂隙含水层,石炭系上统太原组砂岩裂隙夹碳酸盐岩岩溶裂隙含水层,二叠系下统山西组砂岩裂隙含水层,二叠系上下石盒子组砂岩裂隙含水层,第四系、上第三系松散层孔隙含水层等5个含水层。

其中奥陶系含水层在井田内全部被覆盖,水质为HCO3— Ca·Mg 型,水位埋深180m,推测本井田奥灰水位在805-813m。

石炭系太原组石灰岩岩溶裂隙含水层和二叠系山西组砂岩裂隙含水层对井田4号、10号主煤层的开采影响最大,据井田钻孔资料,太原组有3层石灰岩,从上到下分别是L5、K2、L1,石灰岩裂隙发育,水位标高929.44m,单位涌水量0.0047L/s·m,渗透系数0.0131m/d,水质为HCO3·SO4-Mg·Na型,矿化度0.69g/L。属弱富水性含水层。二叠系下统山西组砂岩裂隙含水层岩性以细、中、粗砂岩为主,裂隙不发育,富水性弱,单位涌水量0.008—0.022L/s·m,渗透系数0.0028—0.012m/d,水位标高955.62—980.4m,水质HCO3ˉ.SO22-—Ca2+.Mg2+.Na+型,矿化度0.696g/L。该含水层不连续,富水性差局部甚至无水。

其余三个含水层对矿井开采影响不大。

(2)隔水层:井田内主要隔水层为二叠系山西组泥岩隔水层,石炭系太原组泥岩隔水层,石炭系本溪组泥岩隔水层三层。其中山西组4号煤层以下是一套以泥岩为主的地层,井田内沉积连续、稳定,是山西组和太原组之间较好的隔水层。太原组10号煤以下晋祠砂岩以上有一组泥岩,厚10.20~32.68m,虽厚度变化较大,但层位较稳定,是较好的隔水层。本溪组为一套泥岩,粘土岩、铁铝岩为主的地层,夹薄层石灰岩和砂岩,砂岩为泥质结构,厚27.05~48.71m,平均厚32.80m,隔水性很好,是含煤地层和奥陶系之间重要的隔水层。

(3)地下水的补、径、排条件:第四系孔隙含水层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及地表水的补给,向下伏基岩风化壳含水层排泄和沿基岩侵蚀面向低标高区域排泄。基岩风化壳含水层,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及沟谷

号煤层厚度0.50~1.82m,平均厚度1.16m,导水裂隙带高度为31.21~50.47m。

5号煤层厚度0.00~1.70m,平均厚度0.85m,导水裂隙带高度为5.0~14.2m。

6号煤层厚度0.35~1.43m,平均厚度1.15m,导水裂隙带高度为10.92~16.96m。

10号煤层厚度2.46~5.46m,平均厚度4.10m,导水裂隙带高度为57.05~80.09m。

三、矿井水文地质基础资料

1、水文地质类型划分:2010年7月我矿委托山西地宝能源有限公司编制了《兼并重组整合矿井地质报告》,并由山西省煤炭工业厅做了批复,为矿井初步设计提供可靠的地质依据。

2011年6月为了进一步探明矿井水文地质情况,确定水文地质类型,指导矿井制定防治水规划及措施,我矿再次委托山西地宝能源有限公司编制了《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

为了进一步满足矿井及生产建设需要,2013年7月我矿委托山西同地源地质矿产技术有限公司进行水文补充勘探,目前报告正在编制过程中。

根据《矿井地质报告》、《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内容,我矿4、5、6、10号煤层水文地质类型均为中等。

2、矿井涌水量:4号层主要水源以顶板砂岩弱含水层为主,正常涌水量12.5m3/h,最大涌水量18.75 m3/h。6号层主要水源是顶板太原组K5石灰岩和底板K2石灰岩岩溶裂隙含水层,正常涌水量12.5m3/h,最大涌水量18.75 m3/h,。达到设计生产能力90万吨/年时,开采4号、6号煤层矿井正常涌水量900m3/d,最大涌水量

1350m3/d;开采10号煤层矿井正常涌水量1600m3/d,最大涌水量1800m3/d。目前矿井正常涌水量480m3/d,最大涌水量768m3/d。

通过对矿井涌水量与各种动态因素关系图可以看出矿井涌水量受大气降水量与奥灰水位影响不大,涌水量较为稳定;然而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在开采下组煤层时,受上组煤采空区积水,涌水量可能有所增加。

四、矿井防治水管理

(1)防治水管理机构

我矿成立了以矿长为首的防治水管理机构,根据区局“三支队伍”建设要求,成立了水害防治中心,目前我矿配备了11名防治水管理人员,其中地质专业技术人员3名,均为大专以上学历,探放水持证上岗人数18名,全部培训合格,基本实现了“人员专业化、队伍专职化、设备专用化”的防治水工作管理模式。

(2)防排水系统

矿井主排水泵型号MD85-45*5,功率110KW,共有3台,1用1备1检修,并全部实现了远程监测控制。6号煤水仓安装有MD85-45*3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