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管理学考试重点

信息管理学考试重点
信息管理学考试重点

信息管理学基础》考试重点

信息的定义

信息是事物发出的信号所包含的内容(即事物的存在方式、运动状态和相互联系特征 的一种表达和陈述,也可以说事物质存在方式和状态的自身显示) 。

信息的属性

普遍性。一切事物都同时具有信源、载体和信宿三重性。凡是有物质的地方就必然存 在着信息。

10. 强时效性。 必须与执行

的任务及环境密切相关,超越了时间界限,情况有了变化,原有的信息就 没有价值了。 信息与知识、情报

知识是通过人脑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信息,是人们对自然和社会形态与规律的认识和描 述。 知识具有社会性、语言性、积累性等基本属性。社会性是知识区别于信息的根本属性。

1. 2. 多样性。

3. 可识别性。信息在一定范围内可以被不同的主体所识别。

4. 可加工性。信息可以被汇总和组织、分析和综合、扩充和浓缩,也就是说人们可以对 信息内容进行加工处理。

5. 与载体的不可分性。信息要传递和保存,必须借助于一定的载体。

6. 对载体的独立性。绝大部分信息不会因载体形式的变化而改变其信息内容。我们将信 息内容不会因载体形式的变化而改变的信息称为第一类信息,将信息内容会因载体形 式的变化而改变的信息称为第二类信息。

7. 可传递性。 信息可通过多种渠道进行传递或交流。

8. 可共享性。 同一信息可以被很多人共同享用、同时享用。

9. 非消耗性。 信息资源是非消耗性的资源,可以多次开发,反复使用。

用户的信息需求是在特定条件下执行特定的任务时产生的,所以这些信息

情报是具有特定利用价值的动态知识。情报具有知识性、动态性和有用性等基本属性。动态性事情报区别于知识的根本属性。

信息与数据

数据是信息载体上反映信息内容且可被接受者(人或机器)识别的物理符号。这些物

理符号可以是数字、文字、图形、图像、音频、视频等。

信息与数据的关系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信息是数据所包含或反映的内容,而数据则是信息的表现形式。

信息管理的定义

信息管理就是个人或社会组织对信息进行搜集、组织、分析和提供利用的活动。

信息管理的要素

1. 信息管理的对象

信息管理的对象是信息,或者说是狭义的信息资源,而不是广义的信息资源,更不是

信息活动。信息活动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对信息活动的管理不能简称为信息管理。

2. 信息管理的主体

狭义的信息管理主体是指专职的信息管理人员和信息管理机构。广义的信息管理主体是指所有参加信息管理活动的个人和社会组织。

3. 信息管理的活动内容

信息管理不同于信息活动,是信息活动的一个子集。

从信息的角度来归纳和表述,信息管理包括信息搜集(或称信息收集)、信息组织(或称信息整序和存储)、信息研究(或称信息分析)和信息提供利用(或称信息服务)四个方面的内容。

从狭义的信息资源的角度来归纳和表述,信息管理包括信息资源配置(或称信息资源体系建设)、信息资源组织(或称信息资源整序与存储)、信息资源开发和信息资源提供利用四个方面的内容。

信息管理的性质

1. 社会性

信息管理活动是人类社会的一种特有的活动。

信息管理涉及社会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和各个部门。

信息管理受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

2. 专业性

信息管理是一种专业性很强的社会实践活动,其专业性主要表现在知识性、技术性和学术性

等方面。

3. 服务性

信息管理对信息进行搜集、组织和分析不是其最终目的,而最终目的是将搜集、组织和分析后形成的信息产品提供给信息用户利用,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

信息管理的基本任务

信息管理的基本任务就是将信息资源与信息用户联系起来,科学地管理信息资源,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的信息需。

信息管理的具体任务

1. 化分散为集中”是信息搜集的任务

2. 化无序为有序”是信息组织的任务

3. 化量大、质杂为浓缩、质优”是信息研究的任务

4. 化收藏为利用”是信息提供利用的任务

信息管理的历史沿革

1.信息源管理阶段

信息源管理阶段以信息源管理为核心,以图书馆为象征,信息管理的手段与方法以手工为主。

2.信息管理阶段

信息管理阶段以信息流的控制为核心,以计算机为工具,以自动化信息处理和信息系统建设为主要工作内容。

3.信息资源管理阶段

信息资源管理阶段强调将信息作为一种重要的资源来开发和利用,注重采用多种方法对人类社会信息过程及相关要素进行综合管理。

信息管理学的研究对象

信息管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信息管理。

信息管理学的研究内容

1.信息管理学学科理论研究

2.信息管理基本理论研究

3.信息管理技术方法研究

4.信息管理的组织管理研究

信息管理学的体系结构

信息管理学包括理论信息管理学、信息管理技术方法学和应用信息管理学。理论信息管理学包括信息管理学基础理论和信息管理学应用理论。信息管理技术方法学包括信息管理方法学和信息管理技术学。应用信息管理学包括专门信息管理学、专科信息管理学和部门信息管理学。

信息资源的定义

广义的信息资源是可以用来创造物质财务和精神财富的各种信息及其相应的人才和技术,是与信息活动相关的资源的总称。狭义的信息资源是指可供人类用来创造财富的各种信息。

信息与广义的信息资源的关系

信息与广义的信息资源之间的关系是交叉关系,交叉部分代表可用来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信息,即狭义的信息资源;信息圈中未交叉的部分代表不能用来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信息;信息资源圈中未交叉的部分代表信息人才和信息技术。

信息与狭义信息资源的关系

信息与狭义的信息资源之间的关系是包含关系,即信息包含信息资源。只有能被人类

所利用、能用来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信息才能成为信息资源。

信息资源的分布规律

1. 信息按生产者的分布规律——洛特卡定律

出现的原因:在经济社会活动中,人们所利用的信息因其生产者的构成、知识结构、社会地位、名气等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信息价值。为了更有效地利用这些信息资源,就必须研究和分析信息资源按其生产者的分布规律。

表达式:y(x)=c/xAa (其中,x是论文数量;c为某主题领域的特征常数;y(x)为写x篇论文的作者占作者总数的比例;a为参数,它在特定的学科领域是一个常数,在不同的学

科领域有波动,一般在1.2~3.5 间变化。)

反映的基本事实:任何信息资源的生产者的自然分布基本上遵循特洛卡定律。

形成机理:一个学科的发展,是以该学科是否出现新理论、新观点为条件的,并且这

些观点出现的多少与快慢,直接反映了该学科的发展速度。

应用:首先,由于特洛卡定律给出了信息生产者与生产数量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由

此掌握信息生产者的分布层次,用于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如在信息检索时,以著

者为线索进行检索,编制著者索引等;其次,洛特卡定律揭示了信息生产者的能力规律,我们可以由此判断科学劳动成果的规模,优化科学劳动组织,提高科学劳动效率,如展开杰出人物评选。

2. 信息表述中的词频分布规律——齐夫定律

表达式:f*r=c (其中,f为词的频次,r为词的等级序号,c为围绕一个中心数值上下波动的常数。)

反映的基本事实:任何和信息资源中使用的词汇的频次基本上遵循齐夫定律。

应用:编制词表、自动标引、文档组织、加权标引等

3. 专业论文在期刊中的分布规律——布拉德福定律

出现的原因:文摘杂志增长速度太快,报道过于集中而出现反复,文献过于分散而出现遗漏;为了探索文摘杂志的完整性、文献之间的内在联系。

概念:在某一时间范围内,如果将科技期刊按其刊载某学科领域文献(论文)的数量,

以递减顺序排序,然后将其分成“核心”区和另外几个区,其中每个区刊载该领域文

人2:…的关系,n 为布拉福德(论文)总量相等,那么各区的期刊数量成

i :n :n 常数, n>1.(n

约为 5)

表达式: 应用:确定核心期刊,有利于指定阅读、指定优化馆藏和期刊选购;指导动态馆藏维 护,确定读者阅读的重点范围,从而合理调整期刊类型和数量。学科常熟度比较,反 映学科之间的交叉重叠程度;判断检索工具的优劣。

信息增长规律

信息老化规律

信息用户的定义

广义的信息用户是指具有一定的信息需求和信息能力并通过信息交流活动汲取信息的 个人或团体。狭义的信息用户是指具有一定的信息需求和信息能力并通过信息机构获取信 息的个人或团体。

信息用户的必备特征:一定的信息需求、一定的信息利用能力

用户信息需求的概念

简单地说,用户的信息需求就是用户对信息的需要和要求。具体地说,用户的信息需

求就是信息用户对信息内容、数量和形式的需要和具体要求。

用户信息需求的层次

影响用户信息需求的因素

1. 环境因素:社会政治因素、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经济发达程度、社会教育水平、名族 特点和文化传

统、自然资源和地理环境

1:n:n 人2: 1. 深层信息需求,即用户的实际信息需求。

2. 中层信息需求,即用户认识到的信息需求。

3. 表层信息需求,即用户表达出的信息需求。

2.组织因素:组织的性质、组织的规模、组织的结构、组织的运作机制、组织文化

3.个人因素:用户的职业和任务、知识结构和知识水平、年龄和性别、爱好和专长、信息意识和信息能

用户的信息提问定义

用户的信息提问就是指用户在获取信息的过程中,用语言或文字将自己的信息需求向信息提供者表达出来的过程。

信息提问与信息需求的吻合程度

1. 信息提问与信息需求一致

2. 信息提问大于信息需求

3. 信息提问小于信息需求

4. 信息提问与信息需求交叉

5. 信息提问与信息需求无关

提高信息提问与信息需求吻合程度的措施

1.加强用户教育水平

2.让用户以文字形式提问

信息交流的概念

简单地说,信息交流就是人们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所进行的信息传递和反馈。具体地说,信息交流是社会活动中信息借助于某种符号系统,利用某种传递通道而实现的信息发送者和信息接受者之间的传递与反馈行为。

信息交流与信息传递、信息传播的区别

信息交流,是相互影响的双向性信息传递或信息传播。

信息传递,是指通过一定的媒体使信息从时间或空间的一点向另外一点移动的行为。信息传递的过程具有单向性。

信息传播,是指通过一定的媒体使信息从时间或空间的一点向另外多点移动的行为。信息 传播的过程具有发散性。

信息交流的构成要素

也可以称其为信息发送者或信息原来持有者,是指参与信息交流的个人和社会

能够产生、持有信息而且有可能发送、传递信息的任何个人、团体都可以成为

1. 信源, 组织。 信源。

2. 信宿 以接受并且需要信息的人称为信息用

户。

即信息接受者,或接受信息的人或物。在社会信息管理活动中,通常把一切可 3. 信道,就是信息交流的渠道、通道。它是信息交流和传递的物理过程。信道是传送信 息的

介质。

4. 信息符号,信息是通过代表食物的代码——符号来传达的。符号是一种代表思想的通 用记号

或标志,是用以表达思想、进行指挥或者表达愿望的一种标记、行为和姿态等。 符号是人类

认知和社会信息交流的基本手段。

信息传递的类型

1. 多向主动信息传递:信息发送者根据自己选择的课题对信息进行处理后传递给整个社 会或

事先没有确定的接受者。

特点:信息传递面广、服务范围大;最新信息的传递比较及时;信息传递的针对性不 强。

2. 单向主动信息传递:信息发送者根据自己选定的课题将信息主动地传递给事先确定好 的信

息接受者。

特点:针对性强;提供信息非常及时;服务对象单一、服务范围不广。

3. 多向被动信息传递:信息发送者根据广泛的接受者的要求,向他们提供信息资料的传 递。

特点:事先没有确定的接受者,只有广泛的接受者,从而服务范围较广;传递信息的 速度

较慢;信息传递具有一定的针对性。

4. 单向被动信息传递:信息发送者根据个别信息接受者提出的课题和要求而进行的信息 传

递。

特点:信息传递范围校;信息传递针对性强;信息传递的速度较慢。

信息反馈的概念

信息反馈就是指信息发送者把信息传递给信息接受者后,再将信息接受者所产生的反 应或利用后的结果返送回来,并对信息发送者的信息传递发生影响的过程。

信息反馈的作用

1. 提高信息交流的质量与效果

2. 促进信息发送者的工作和研究 对信息反馈的要求:及时、准确、适度

信息交流的基本模型

影响信息交流的因素

社会因素:政治因素、军事因素、法规因素、经济因素、科技因素、文化因素、教育 因素 语言文字因素:自然语言因素专业语言因素、检索语言因素

信息安全因素:信息污染、信息泄密、信息破坏、信息侵权、信息侵略

信息搜集的概念

有关机构和个人,根据一定的目的,将系统内外各种形态的信息采出并汇集起来的过 程。 信息搜集的程序

1. 确定搜集方针

2. 制定搜集计划

1. 2.

3. 交流过程因素:

信息发生中的因素: 信息时滞、语言的转化、形式化、干扰

信息传递中的因素: 信道容量、传输过程干扰、信息还原、传递方式

4. 信息接受中的因素: 接收需求、接收能力

5.

3. 搜集工作实施

4. 反馈用户信息

信息搜集的主要方

1. 直接观察法:无控观察法(现场记录)、有控观察法(实验方法)

2. 社会调查法:访问调查法、问卷调查法、网络调查

3. 文献法

信息组织的含

对搜集到的信息按其形式特征和内容特征有序化,然后进行重新组织与控制。

信息组织的工作内

1. 信息揭示:也称信息标引,是对信息的主要内容和其他形式特征进行选择、概括和提炼的

过程。

2. 信息描述:也称信息著录,是根据一定的管理规则和技术标准,随信息外在特征和部分内

容特征进行描述并给予记录的过程。

3. 信息序化:按照一定的方法将无序的信息组织成为有序的信息的过程。

4. 信息存储:将经过组织的信息以某种结构存储在一定的载体上或是一定的空间内。

信息组织的基本方

1. 信息揭示方法(主题分析、主体标引、主体审核)

分类法:等级体系分类法、分面组培分类法、混合式分类法

主题法:(以自然语言中的词语或规范化的词语作为揭示文献主题的标识)标题词法、单元词法、关键词法、叙词法

信息形式特征揭示方法

2. 信息描述方法

文献信息著录

MARC格式(CNMARC格式中的字段被划分为十个块)

Dublin Core 标准(3 类,15 个元数据)

3.信息序化排序方法

代码序化法、字顺序化法、时序法、地序法、重要程度序化法

4.信息储存方法

信息在载体上的储存:书序存储、随机存储、混合存储

信息实体在空间商的存储:存储空间的划分、信息实体的排列

网络信息组织的方式

1. 搜索引擎方式

2. 主题树方式

3. 图书馆编目方式

4. 数字图书馆方式

5. 虚拟图书馆方式

信息管理技术的定义

信息管理技术就是指用于信息获取、组织、处理、存储、检索、传播、传递和保障信息管理安全的现代信息技术的统称。

信息管理技术对信息管理的影响

1. 扩展信息管理社会功能

2. 变革信息管理工作模式

3. 促进信息管理流程再造

4. 提高信息管理综合效益

信息获取与处理技术

1.遥感技术

2. 计算机技术

3. 多媒体技术

4. 人工智能技术

信息组织与存储技术

1. 文件组织技术

2. 数据库技术

3. 超文本技术

4. 信息压缩技术

5. 光盘存储技术

信息检索与传播技术

1. 光盘信息检索技术

2. 联机信息检索技术

3. 因特网信息检索技术

4. 数字化信息传播技术

信息传输与安全技术

1.信息通信技术

2.计算机网络技术

3.信息安全技术

信息管理系统的概念

广义地说,信息管理系统是由信息资源、信息管理人才、信息管理技术设备、信息管

理方法等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能进行信息的收集、整序、存储、加工、传递和提供利用的有机整体。狭义地说,信息管理系统是一个利用计算机硬件和软件,利用各类分析计划、控制和决策的模型以及数据库,能够进行信息的收集、整序、存储、加工、传递和提供利用的计算机系统。

信息管理系统的分类

1. 按物理结构

集中式信息管理系统,由一台主机带若干终端,运行多用户操作系统提供多个用户使用。

分散—集中式信息管理系统,用微机或工作站执行应用软件和数据库管理软件,通过局域网与一台或几台作为整个系统的主机和信息处理交换中枢的小型机乃至大型机相连。

分布式信息管理系统,由微机、工作站充当客户机,负责执行前台功能;由一台或分散在不同地点的多台微机、工作站、小型机或大型机充当服务器,负责执行后台功能。

2. 按层次性分

国际信息管理系统、国家信息管理系统、地区信息管理系统和基础信息管理系统

3. 按对信息加工处理的深度分

业务信息处理系统,用计算机等现代信息技术帮助各单位进行一般业务处理的信息系统。

信息存储与检索系统,对一定范围内的信息集合进行选择、记录、排序与存储,以便用户采用科学手段与技术从中获取所需信息资源。

信息分析系统,是一种高层次的信息系统,它是为决策者和中层管理人员进行决策、处理管理事物的信息系统。

信息管理系统的基本结构

1.纵向的信息管理遵循Anthony 模型

战略层:由组织的高层领导者和资深管理者构成,主要负责组织目标与长远房展政策的制定。

管理层:由组织的中层领导构成,主要负责组织目标的具体实现,对组织内部各种资源进行有效的调度和利用,对组织活动进行计划和控制,制定组织的预算并对工作进度进行检查和评估。

作业层:由底层的普通员工古城,他们需要在一定的条件下有效地完成预定的工作。

2.横向的信息管理遵循树状模型

管理里是可以分层的,因此信息管理系统也可以分解为若干个子系统。

3. 纵向结构一体化系统

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

一个由人、计算机等组成的能进行信息的收集、传送、存储、维护和使用的系统,能 够实测组织的各种运行情况,并利用过去的历史数据预测未来,从组织全局的角度出发辅 助组织进行决策,利用信息控制组织的行为,帮助组织实现其规划目标。

特点:

主要考虑完成例行的信息处理业务,包括数据输入、存储、加工、输出、生产和销售 的统

计等。

以高速度低成本完成数据的处理业务,追求系统处理问题的效率。

设计系统时,强调应用科学的、客观的信息处理方法,并且系统设计要符合实际情况。 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

纵向结构:数据处理部分、分析部分、决策部分、数据库部分

信息管理人才的概念 广义地说,信息管理人才泛指具有信息管理知识和技能的所有能源。狭义地说,信息管理 人才专指在专职的信息管理机构和企业事业单位从事信息收集、组织、研究和服务等业务 工作及其管理工作的人员,不包括信息管理技术开发、信息管理学研究与教学人员。 信息管理人才的类型

1. 信息管理研究人才,指从事信息管理学理论、方法和实践活动研究的人才。 1. MIS 是一个人机结合的辅助管理系统。

2. 主要应用于结构化问题的解决。

3. 4. 5. 目标是要实现一个相对稳定的、协调的工作环境。

6. 数据信息成为系统运作的驱动力。

1. 2. 横向结构:根据管理功能的不同划分为横向的子系统

3. 纵横结构:纵向结构和横向结构的综合。

7.

2. 信息管理教育人才,指给他人传授信息管理知识和技能的人才。

3. 信息管理技术人才,指各部门、各行业从事信息管理技术开发与维护的人才。

4. 信息管理业务人才,指利用各种信息技能与信息管理系统,搜集、组织、分析和提供信息的

人才。

5. 高层信息主管CIO,负责一个公司或企业信息技术和系统的所有领域的高级官员。

信息管理人才的素质要求

1. 信息管理人才的基本素质:思想品德、职业道德、身体素质和心理品格等。

2. 信息管理人才的知识结构

3. 信息管理人才的智能结构

丰富的实践经验,信息管理专业知识,业务调控能力,一定的沟通能力,敬业精神等)

信息管理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

1. 确定信息管理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

2. 明确信息管理人才的培养目标

3. 形成多类型、多层次的信息管理人才培养体系

4. 完善信息管理专业教育课程体系

5. 实行多种形式的办学体制

信息服务业的概念

信息服务业是搜集、整理、分析、传递和提供信息服务的行业。或者说,信息服务业通常是指直接从事信息的采集、存储、加工、传递、交流,并以信息产品的形式向社会提供服务的各种行业。

信息服务业的构成

1. 从提供的信息服务业务来看,信息服务业由信息存储业、信息传播业、信息咨询业、信息传

递业、信息技术服务业、信息传授业等构成。

2.从行业的经济性质角度来看,信息服务业由公益性信息服务业和产业性信息服务业构

成。

3. 从提供的信息内容来看,信息服务业由专业型信息服务业和综合型信息服务业两大行 业构

成。

4. 从信息服务范围和对象来看,信息服务业由内部信息部门与公共信息服务部门构成。 信息服务业的特点

信息服务业的发展机制

信息服务业的发展必须有强大的发展动力:来自于社会信息需求的拓展与深化,来自

于社会信息意识的形成与增强

基本条件:信息服务技术、人才、经费

根本保证:信息服务政策、法规、管理

中国信息服务业的现状

1. 信息服务业是脑力劳动的部门

2. 信息服务业是利用信息处理工具来提供服务的特殊行业

3. 信息服务业是针对信息这一劳动对象开展服务的部门

4. 信息服务业的劳动产品是依附于各种载体上的信息

5. 信息服务业师为了满足人们精神需要的服务行业

1. 2. 信息服务业的发展必须有完善的支撑体系

3. 信息服务业的发展必须有良好的社会环境

1. 信息服务业行业较多,但发展不平衡

2. 信息服务机构类型多样,但缺乏统一管理

3. 信息服务队伍规模较大,但结构欠佳

4. 信息服务技术更新较快,但现代化程度较低

5. 信息服务部门的信息资源较为丰富,但开发利用不够

6. 信息服务市场正在形成,但发育不全

信息服务业的发展趋势

1. 网络化趋势

2. 产业化趋势

3. 集团化趋势

4. 社会化趋势

5. 国际化趋势

信息服务业的微观管理

1.信息服务机构的组织管理

2.信息服务机构的人力资源管理:

根据实际需要,科学配置信息管理人才

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和留住信息管理人才

规范用人制度,合理使用信息管理人才

完善竞争机制,充分机理信息管理人才

3. 信息服务机构的质量管理

4. 信息服务企业的经营管理

信息服务业的宏观调控

国家有关部门结合市场要素对整个信息服务业进行调控、引导及政策实施等管理活动。学习是成就事业的基石

1. 优化信息服务业的结构

2. 优化信息服务业的管理体制

3. 加强信息服务的法制建设

4. 完善信息活动的道德规范

5.培育和规范信息服务市场

6.建立有利于信息管理人才合理流动的人才市场

信息管理学基础-考研笔记.pdf

信息管理学基础 一、信息的含义 1. 本体论层次:在最为一般的意义上,亦即没有任何约束条件,我们可以将信息定义为事物存在的方式和 运动状态的表现形式。 这里的“事物”泛指存在于人类社会、思维活动和自然界中一切可能的对象。“存在方式”指事物的内部结构和外部联系。“运动”泛指一切意义上的变化,包括机械的、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思维的和社会的运动。 “运动状态”则是指事物在时间和空间上变化所展示的特征、态势和规律。在这一层次上定义的信息是最普遍 的、最广义的信息,可与物质、能量并驾齐驱,我们称其为本体论层次的信息。 2.认识论层次:在认识论层次上,我们可以将信息定义为:主体所感知或表述的事物存在的方式和运动状态。 主体所感知的是外部世界向主体输入的信息,主体所表述的则是主体向外部世界输出的信息。 3.本体论层次和认识论层次的信息的区别: 在本体论层次上,信息的存在不以主体的存在为前提,即使根本不存在主体,信息也仍然存在。在认识论层次 上则不同,没有主体,就不能认识信息,也就没有认识论层次上的信息。 认识论层次的信息概念比本体论层次的信息概念具有更为丰富的内涵。首先,作为主体的人具有感知能力,能 够感知到事物的存在和运动状态。其次,人具有理解能力,能够理解事物的存在和运动状态的特定含义。第三,人具有目的性,能够判断事物的存在方式和运动状态对其目的而言的效用价值。而且这三个方面是相互依存不 可分割的。人们只有在感知了事物存在的方式和运动状态的形式,理解了它的含义,明确了它的效用之后,才 算真正掌握了这个事物的信息,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 我们把同时考虑到事物存在方式和运动状态的外在形式、内存含义和效用价值的认识论层次上的信息称为“全信息”,而把仅仅考虑其中形式因素的信息称为“语法信息”,把考虑其中内容(含义)因素的信息称为“语义信息”,把考虑其中效用因素的信息称为“语用信息”。认识论层次的信息乃是同进考虑语法信息、语义信息和 语用信息的全信息。以申农为代表的信息论所研究的基本上不涉及信息的含义和效用,是纯粹的语法信息。 4.本书所研究的信息的定义:根据本书的目的,我们主要研究社会信息,即为了特定的目的产生、传递、 交流并应用于人类社会实践活动,包括一切由人类创造的语言、符号和其他物质载体表达和记录的数据、消息、经验、知识。显然,这类信息是一个庞大的体系,都属于认识论范围内的信息。自然界、生物界及机器系统的 信息,只要有人类主体介入,并服从于人类社会的特定目的,都是我们所说的社会信息。 二、数据、信息、知识及相关概念 数据、信息、知识和情报是信息与信息管理领域的起点和基石,同时这些概念和它们所代表的外延之间又存在 着极为紧密的天然的联系。 1.数据:未经整理的、可被判读的数字、文字、符号、图像、声音、样本等。是载荷或记录信息的按照一定 规则排列组合的物理符号。它可以是数字、文字、图像,也可以是声音或计算机代码。人们对信息的接收始于 对数据的接收,对信息的获取只能通过对数据背景和规则的解读。背景是接收者针对特定的信息准备,即当接 收者了解物理符号序列的规律,并知道每个符号或符号组合公认的指向性目标或含义时,便可获取一组数据载 荷的信息,亦即数据转化为信息。数据+背景=信息 2.信息:在特定情况下经过整理的、表达一定意义的数字、文字、符号、图像、声音、信号等。信息是数据 载荷的内容,对于同一信息,其数据表现形式可以多种多样。 3.知识:在信息这一原材料的基础上形成的见解、认识。是信息接收者通过对信息的提炼和推理而获得的正 确结论,是人通过信息对自然界、人类社会以及思维方式与运动规律的认识与掌握,是人的大脑通过思维重新 组合的、系统化的信息集合。知识的传输一般遵循如下模式:传输者的知识-数据-信息-接收者的知识。信息能够转化为知识的关键在于信息接收者对信息的理解能力。对信息的理解能力取决于接收者的信息与知识准备。 信息只有同接收者的个人经验、信息与知识准备结合,也就是同接收者的个人背景整合才能转化为知识。信息+经验=知识。 可以认为,数据是信息的原材料,而信息则是知识的原材料,数据涵盖范围最广,信息次之,知识最小。 4.数据、信息和知识之间的关系:不能简单理解为相交或不相交,相关或不相关,三者具有独立内涵和典

《信息管理学基础》考研重点模拟试题

考试复习重点资料(最新版) 资料见第二页 封 面 第1页

“信息管理概论”试卷 1 系别 专业 姓名 学号 得分 5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有 20 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 请在正确的答案前打“√”,本题共 20 分) 1.“信息是主体所感知或由主体表述的事物运动状态及其变化方式”这一定义属于 a 客体论的信息定义 b 主体论的信息定义 c主客体联系的信息定义 d 日常生活的信息定义 2.一个不懂英语的人看到一块标牌上写着“ No Smoking ”,他所获得的是 a 数据 b 信息 c 知识 d 情报 3.不适用于某一条信息的性质是 a 传递性 b 动态性 c 无限性 d寄载性 4.信息在描述事物时,出现了没有精确规定的界限,以至模糊不清,这称为 a 信息的模糊度 b 信息的多余度 c信息的密集度 d 无法判断 5.电视台节目的播放属于 a 收敛型信息流 b 发散型信息流 c 双轨型信息流 d 单线型信息流 6.学校属于 a 自然信息源 b 生物信息源 c 社会信息源 d 无法确定

7.图书馆管理员应读者要求为其提供所需信息,这类信息传递服务属于 a 单向主动传递 b 单向被动传递 c 多项主动传递 d 多项被动传递 8.信息资源共享效果最好的信息流形式是 a 纵向信息流 b 横向信息流 c 网状信息流 d 环状信息流 9.校园网一般属于 a WAN b LAN c MAN d 无法判断 10.只知道信息系统的输入和输出关系,但不知道实现输入/输出的结构和过程的信息系统 称为 a 黑色信息系统 b 灰色信息系统 c白色信息系统 d 均可 11.关于信息产业特征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战略型、先导型产业 b 渗透型、增殖型产业 c 高投入、低产出型产业 d 朝阳型、综合型产业12.若要查找某物品的化学分子式,可以到 中查找 a 文献数据库 b 数值数据库 c 事实数据库 d 无法确定 13.将分散的信息活动按产业化发展的要求组织起来,这称为 a信息产业化 b 产业信息化 c 经济信息化 d 社会信息化 14.国家电子信息政策属于 a 国家信息政策 b 部门信息政策 c 地区信息政策 d 无法确定 b a

信息管理学重点

结合实际的应用领域。认识和理解信息、信息管理等基本概念 信息管理研究及实践的多重视角,及不同视角的特点 信息生命周期管理的思想及方法 信息管理的发展历程及阶段划分 本章的重点包括: 1、信息交流需要具备的条件和要素; 2、信息栈的含义及功能; 3、有信息栈参与的社会代理交流的特点,及其与直接交流(无信息栈参与)的比较; 4、网络信息交流的特点,及其与传统信息交流的比较。 本章的重点包括: 1、掌握信息产生和分布中的马太效应; 2、掌握反映信息内容分布规律的两大定律:布拉德福定律和齐夫定律; 3、掌握反映信息生产者分布规律的两大定律:洛特卡定律和普赖斯定律; 4、掌握信息在时间上的分布规律,包括指数增长率和逐渐过时率(半衰期和普赖斯指数); 5、了解网络信息分布出现的新特征和新规律,并思考传统的信息分布规律在网络环境下的适用性。 本章的重点包括: 1、信息源的分类及其各自的特征;并能根据特定的信息检索任务,

对各类可利用的信息源的优缺点进行分析,为信息获取策略优化提供依据; 2、信息评价的一般指标主要有哪些;结合这些指标怎样评价和选择有价值的信息; 3、信息获取的效率指标主要有哪些;分析采全率和采准率及其二者之间的关系; 4、网络信息源及其特点,了解网络信息评价的主要指标; 5、掌握网络信息的主要获取方法。 本章的重点包括: 1、掌握信息组织的概念,理解什么是信息的外部特征和内部特征,以及信息组织的目的; 2、信息组织的两种基本思想方法(分类法和主题法)及其在网络环境下的应用和发展; 3、了解信息描述和揭示的一些主要标准,如MARC、元数据、通用标记语言; 4、掌握知识组织的含义和特征,了解知识组织的技术与方法。 本章的重点包括: 1、掌握信息检索的基本原理,分析信息检索流程与信息组织流程之间的关系; 2、了解信息检索的发展阶段及每个阶段所采用的主要技术手段特征; 3、什么是检索策略,如何根据检索命题制定优化的检索策略;

信息管理学基础(简答题)

信息管理学基础(简答题) ㈠论述我国信息化发展的进程及现状 ㈡论述信息管理工作的目标、任务及主要内容 ㈢信息组织的基本思想方法有哪些?网络信息组织的技术方法极其特征是什么? ㈣信息检索的基本原理是什么?信息检索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㈤信息系统开发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第一题:论述我国信息化发展的进程及现状 答:1、中国信息化的现状:中国政府和领导人十分重视信息业的发展和信息化建设。早在1984 年 9 月,提出的“开发信息资源, 服务四化建设”,就把信息资源的开发、信息业的发展同国家经济的发展和腾飞联系在了一起。从八十年代中期国务院批准建设国家经济信息系统以来, 10 年左右时间里, 全国已形成以中央、省、地、县( 市) 各级计划部门信息中心为骨干的信息专业队伍。连同各行业、部门的信息机构已构成较完整的信息体系。1993 年, 以“三金”工程的提出和国家经济信息化联席会议的成立为主要标志, 中国进入了第二次信息化的高潮。由于政府的重视, 中国的信息化进程正在取得令人瞩目的发展。第八个五年计划期间, 在信息通信设施方面全国新增长途光缆干线 8 万余公里, 新增局间电话 5600多万线, 电话主线用户超过4400万。公用数字数据网已联通约 1000个县市, 公用分组交换网已覆盖2000多个县市和乡镇。卫星通信方面新建了12 座地球站, 形成由 20个城市组成的卫星通信网。至 1995 年底全国已有近千座广播电台、约 700 座电视台和 700 余座有线电视台, 其中有线电视用户已近 4000万。不仅如此, 各种高新通信技术已普遍使用,异步传输模式也开始试验。在信息处理设施方面国内计算机拥有量已超过 300 万台( 套) 。信息基础设施的快速发展源于近些年的高额投入。在信息资源的开发方面, 不仅传统的信息媒体有了很大发展, 如报纸已有 1000 种、杂志已近7000种, 年出版图书已逾 10 万种。而且电子化信息资源开发也取得了较大发展。据国家计委、科委和国家信息中心去年的联合调查, 国内有一定规模可以上网服务的数据库已达1038个。在信息服务业方面, 据各方面的资料分析, 国内现有信息服务企业约 1 万家, 从业人数约 20 余万人。与 10 年前相比有了几倍至 10几倍的增长。在网络建设上, 近些年各部门、各地区的局域网以及纵向的广域专业网都在不断地完善和发展。去年的调查结果还显示国内已有电子化信息服务网络 104个。可以说, 中国信息化进程近几年确实取得了跳跃式发展。 2、中国信息化发展的进程:尽管中国信息业近年来有了较长足的进展, 但毕竟仍是起

信息管理学基础试题及答案new

2010年~2011年信息管理学基础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8分) 1社会信息化:社会信息化是指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特定现象,在这种现象出现时,人类对信息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而对物质和能源的依赖程度则相对降低。 2信息管理(广义):信息管理不单单是对信息的管理,而是对涉及信息活动的各种要素(信息,人,机器,机构等)进行合理的组织和控制,以实现信息及有关资源的合理配置,从而有效地满足社会的信息要求。 3信息交流:信息交流是不同时间或不同空间上的认知主体(人或由人组成的机构、组织)之间相互交换信息的过程。 4信息系统:信息系统是由计算机硬件、网络通讯设备、计算机软件、信息资源、信息用户和规章制度组成的以处理信息流为目的的人机一体化系统。 5信息组织:信息组织,亦称信息整序,是利用一定的规则、方法和技术对信息的外部特征和内容特征进行揭示和描述,并按给定的参数和序列公式排列,使信息从无序集合转换为有序集合的过程。

6国家信息政策:是指在一国范围内,国家或政府为解决信息管理和信息经济发展中出现的、关系和涉及到公共利益、权益、安全问题,保障信息活动协调发展而采取的有关信息产品及资源生产、流通、利用、分配以及促进和推动相关信息技术发展的一系列措施、规划、原则或指南。 二、填空题。(每空0.5分,共12分) 1、知识的传输一般遵循传输者的知识数据信息接受者 的模式。 2、信息对物质载体具有依附性。 3、“三金”工程是指金卡金关金桥三大 基础工程的简称。 4、核心信息源是马太效应优势积累的结果。 5、我们可以通过对信息源、信息的准确度信息费用 三方面的评价来判断信息是否有价值。 6、信息组织的特性是依附性、渗透性、增 效性。 7、从便于对信息管理的角度将信息源划分为记录型、 智力型、实物型、零次型。 8、信息检索的特性是相关性、逻辑性、不确定性。 9、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存的若干部分(子系统或要素)组成的具有

(完整版)信息管理学基础马费成习题重点

信息管理学基础(马费成)习题重点(精品课程) 可以有很多方式的,没有固定答案,但实际工作中,要考虑实际来选择。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途径:一是使用信息管理系统,如OA系统、档案管理系统、人事管理系统、ERP 系统等;二是利用网络平台,如局域网、门户网站、VPN网络;三是使用沟通交流平台,如BBS、电子邮件、新闻组等方式、企业qq、飞信、rss订阅等;四是将其编纂成内部刊物、出版物;五是其他方式,如利用宣传栏、宣传板宣传,甚至有的更强的在公司厕所也宣传。 第一章信息与信息管理 一、教学目的 掌握信息、信息管理等基本概念,了解信息的特征及分类,关注信息化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明确信息管理的内容及任务,掌握信息管理的沿革及发展。 二、教学内容 1.信息、信息管理等基本概念 2.信息特征、性质、分类 3.信息化的内容特征及重要作用 4.信息管理的对象、内容、目标和任务 5.信息管理的沿革与发展 三、本章重点 1.信息、信息管理等基本概念 2.信息化的层次、阶段(三个层次,四个阶段) 3.信息管理的内容任务 4.信息管理的发展历程 【重要概念】 信息知识负熵语法信息语用信息语义信息信息流社会信息化 信息社会GII “三金”工程信息管理文件管理信息资源管理知识管理【简答】 1、如何理解通讯领域信息的含义?

2、简述数据、信息、知识之间的关系。 数据+背景=信息 数据是载荷或记录物理信息的物质符号。 信息+经验=知识 信息能够转化为知识的关键取决于信息接受者对信息的理解能力 3、简述信息的特征和分类。 普遍性和客观性、广延性和无限性、共享性、时效性、不可变换性和不可组合性 对物质载体的独立性、对认识主体的相对性、传递性 分类:按性质划分:语法信息、语义信息、语用信息 4、试分述信息管理四个典型阶段。 传统管理阶段:这一阶段以信息源的管理为核心,以图书馆为象征。以文献为主要载体,以公益性服务为主要目标 技术管理阶段:这一阶段以信息流的控制为核心,以计算机为工具,以自动化信息处理和信息系统建造为主要工作内容。技术因素占主导因素 资源管理阶段 知识管理阶段 【本章知识点】 1、信息、信息管理等基本概念。 信息是事物的存在方式和运动状态的表现形式。本体论、认识论 2、信息特征、性质、分类。 3、信息化的内容特征及重要作用。 4、信息管理的对象、内容、目标和任务。 对象:广义:对涉及信息活动的各种要素进行合理的管理和控制 内容:实质就是综合采用技术的、经济的、政策的、法律的、人文的方法和手段进行控制目标:生产和开发、利用、管理机制 任务宏观: 微观 5、信息管理的沿革与发展。 传统管理阶段、技术管理阶段、资源管理阶段、知识管理阶段 第二章信息交流思考习题 一、教学目的 掌握信息交流的条件和要素、掌握信息交流传播过程的栈交流,了解信息的社会代理交

信息管理学基础习题,重点

信息管理学基础第一章信息与信息管理 一、教学目的 掌握信息、信息管理等基本概念,了解信息的特征及分类,关注信息化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明确信息管理的内容及任务,掌握信息管理的沿革及发展。 二、教学内容 1.信息、信息管理等基本概念 2.信息特征、性质、分类 3.信息化的内容特征及重要作用 4.信息管理的对象、内容、目标和任务 5.信息管理的沿革与发展 三、本章重点 1.信息、信息管理等基本概念 2.信息化的层次、阶段 3.信息管理的内容任务 4.信息管理的发展历程 【重要概念】 信息知识负熵语法信息语用信息语义信息信息流社会信息化 信息社会GII “三金”工程信息管理文件管理信息资源管理知识管理 【简答】 1、如何理解通讯领域信息的含义? 2、简述数据、信息、知识之间的关系。 3、简述信息的特征和分类。 4、试分述信息管理四个典型阶段。 【本章知识点】 1、信息、信息管理等基本概念。 2、信息特征、性质、分类。 3、信息化的内容特征及重要作用。

4、信息管理的对象、内容、目标和任务。 5、信息管理的沿革与发展。 信息管理学基础第二章信息交流思考习题 一、教学目的 掌握信息交流的条件和要素、掌握信息交流传播过程的栈交流,了解信息的社会代理交流,掌握信息传递的基本规律,理解信息交流的实现机制。 二、教学内容 1.信息交流概念、信息交流行为 2.信息交流的基本条件和要素 3.信息交流传播的模式和特征 4.信息的社会代理交流过程,信息栈和栈交流 5.信息传递的基本规律 6.信息交流的实现与障碍 三、本章重点 1.信息交流的条件要素 2.栈交流 3.信息守恒原理、信息扩散原理 4.信息交流的实现机制 【简答】 1、简述信息交流的含义与特征。 2、理解信息交流与认识过程。 3、信息交流有哪些条件和要素。 4、怎样理解信息交流与传播中的栈以及信息交流传递中的代理。 5、简述S、R、T信息守恒的含义。 6、了解信息扩散原理的内容。 7、简述两种信息变异的形式和原因。 【本章知识点】

《信息管理学基础》

第一章信息与信息管理 第一节信息得含义 【本章考点】 1、信息、全信息、社会信息得概念(2010年名词解释) 2、信息得特征 3、社会信息化得含义及层次 4、信息管理得内容及任务 5、信息管理得沿革发展 【本章重难点】 1、社会信息化 2、信息管理得目标与任务 3、信息管理得发展阶段及基本特征 【知识点详细讲解】 一、信息概念得发展 1、消息层面得信息 早期,人们对信息得理解就是很肤浅得,仅停留在字面上,把信息瞧做就是消息得同义语。这种认识甚至可以追溯到1000多年前,唐朝诗人李中曾吟出了“梦断美人沉信息,目穿长路倚楼台”得名句。诗中得“信息”就就是指音信、消息。在西文中“信息”(information)与“消息”(message)两个词汇在许多场合也就是相互通用得。 2、通信领域得信息概念 最早把信息作为科学对象来加以研究得就是在通信领域。 (1)哈特莱得开创研究 1928年,哈特莱把信息理解为选择通信符号得方式,并用选择得自由度来计量这种信息得大小。 (2)申农得负熵理论 1948年,通信专家申农以概率论为工具,阐明了通信中得一系列基本理论问题,给出了计算信源信息量与信道容量得方法与一般公式,得到一组表示信息传递重要关系得编码定理,即负熵理论,把信息定义为用来减少随机不确定性得东西。 (3)维纳得控制理论 1950年,控制论得奠基人维纳则把信息瞧做广义通信得内容,把人与外部环境交换信息得过程瞧做就是一种广义得通信过程,即泛指人与人、机器与机器、机器与自然物、人与自然物之间得信息传递与交换。维纳同样也把信息解释为负熵。 3、经济科学得信息概念 不确定性与信息之间关系得研究在20世纪40年代就受到许多经济学家得关注。这些关于信息得理解也在不断影响着其她领域得研究,例如有关风险定性得减少(信息得获取)与成本、收益联系起来,取得了突出成果。 4、信息得生物科学概念 英国生物学家W、阿思比把信息定义为“变异度”,她认为,任何一个集合包含得元素得数目以2为底得对数就就是该集合得变异度。 在生命科学领域,动物界与植物界得信号交换,甚至生命体由一个细胞传递给另一个细胞,由一个机体传递给另一个机体,也开始被瞧做就是信息得传递。例如生物体内得核酸分子(分为脱氧核糖核酸DNA与核糖核酸RNA)就就是通过自我复制,把遗传信息一代代传下去,这就就是一种重要得信息传递。 5、科技工作得信息概念 科技信息工作中信息被瞧做经验、知识与资料。诸如:“信息就是作为存贮、传递与转换得对象得知识”,“信息就是人与人之间传播着得一切符号系列化得知识”,“信息就是决策、规划、行动所需要得经验、知识与智慧”,“信息就是组织好得、能传递得资料”等等都就是有代表性得信息定义。 6、哲学中得信息概念

(精选)卫生信息管理学重点总结

一.卫生信息管理概述 1.信息的内涵 信息是客观世界中各种事物的变化和特征的反映,是客观事物之间相互作用和联系的表征,是客观事物经过感知和认识后的再现。 2.信息的特征: 客观性与普遍性 价值性与共享性 可存储性与可传输性 依附性与独立性 时效性与动态性 可加工性和再生性 3.信息的类型 (1)按照信息产生的领域划分: 生命信息、非生命信息 (2)按照知识学科门类划分: 哲学信息、自然科学信息、社会科学信息、综合性信息 (3)按照信息的传递范围划分: 公开信息、内部信息、机密信息 (4)按照信息的存在形式划分: 记录信息与非记录信息 (5)按照信息的加工深度划分: 零次信息、一次信息、二次信息、三次信息。 1)零次信息:指信息被编码化之前的存在状态,包括思维信息、体态信息、口头信息等; 2)一次信息指:以作者本人的研究工作或研制成果为依据撰写、制作、发布的信息

3)二次信息:指为了便于管理和利用大量分散无序的一次信息,信息工作者对一次信息进行整理、加工、提炼和压缩后,按照一定的方法编辑、出版或累积起来的信息; 4)三次信息:指根据一定的目的和需求,在大量利用有关一、二次信息和其他三次信息的基础上,对有关信息和知识进行综合分析、提炼、重组、概括而成的信息。 (6)按照信息的逻辑层面划分: 分为语法信息、语义信息、语用信息。 1)语法信息:是信息的第一个层次,仅客观的反映事物的存在方式和运动状态,而不揭示事物发展变化的内涵和意义; 2)语义信息:是信息的第二个层次,它是指认知主体感知或表达的事物的存在方式和运动状态的逻辑含义,不仅反映事物变化发展的状态,还揭示事物运动变化的意义; 3)语用信息:是信息的第三个层次,也是最高层次,它是指认知主体感知或表达的事物的存在方式和运动状态相对于某种目的所具有的效用。 (7)按照信息的格式划分: 结构化信息、半结构化信息、非结构化信息。 1)结构化信息:指信息可分解成多个互相关联的组成部分,各组成部分间有明确的层次结构,其使用和维护通过数据库进行管理,并有一定的操作规范; 2)非结构化信息:是指信息的形式相对不固定,常常是各种格式的文件,如电子文档、电子邮件、网页、视频文件、多媒体等; 3)半结构化信息:是指此信息中既包含结构化的信息也包含非结构化的信息。 4.信息管理的原则 服务原则,时效原则,准确原则,实用原则,经济原则,系统原则,激活原则,搜索原则。整序原则,共享原则 5.信息管理学(information management science):是一门研究人类社会信息管理活动基本规律及其应用的学科。其以信息资源与信息活动为研究对象,面向人类社会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实践活动,主要研究人类对信息资源及其开发利用活动实施有效管理的基本理论问题和实用技术方法 6.卫生信息管理的概念 广义:指对涉及卫生行业领域的信息活动和各种要素(包括信息、人、技术与设备等)进行

信息管理学基础-【考研笔记】

信息管理学基础(马费成) 一、信息的含义 1. 本体论层次:在最为一般的意义上,亦即没有任何约束条件,我们可以将信息定义为事物存在的方式和运动状态的表现形式。 这里的“事物”泛指存在于人类社会、思维活动和自然界中一切可能的对象。“存在方式”指事物的内部结构和外部联系。“运动”泛指一切意义上的变化,包括机械的、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思维的和社会的运动。“运动状态”则是指事物在时间和空间上变化所展示的特征、态势和规律。在这一层次上定义的信息是最普遍的、最广义的信息,可与物质、能量并驾齐驱,我们称其为本体论层次的信息。 2.认识论层次:在认识论层次上,我们可以将信息定义为:主体所感知或表述的事物存在的方式和运动状态。主体所感知的是外部世界向主体输入的信息,主体所表述的则是主体向外部世界输出的信息。 3.本体论层次和认识论层次的信息的区别: 在本体论层次上,信息的存在不以主体的存在为前提,即使根本不存在主体,信息也仍然存在。在认识论层次上则不同,没有主体,就不能认识信息,也就没有认识论层次上的信息。 认识论层次的信息概念比本体论层次的信息概念具有更为丰富的内涵。首先,作为主体的人具有感知能力,能够感知到事物的存在和运动状态。其次,人具有理解能力,能够理解事物的存在和运动状态的特定含义。第三,人具有目的性,能够判断事物的存在方式和运动状态对其目的而言的效用价值。而且这三个方面是相互依存

不可分割的。人们只有在感知了事物存在的方式和运动状态的形式,理解了它的含义,明确了它的效用之后,才算真正掌握了这个事物的信息,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我们把同时考虑到事物存在方式和运动状态的外在形式、内存含义和效用价值的认识论层次上的信息称为“全信息”,而把仅仅考虑其中形式因素的信息称为“语法信息”,把考虑其中内容(含义)因素的信息称为“语义信息”,把考虑其中效用因素的信息称为“语用信息”。认识论层次的信息乃是同进考虑语法信息、语义信息和语用信息的全信息。以申农为代表的信息论所研究的基本上不涉及信息的含义和效用,是纯粹的语法信息。 4.本书所研究的信息的定义:根据本书的目的,我们主要研究社会信息,即为了特定的目的产生、传递、交流并应用于人类社会实践活动,包括一切由人类创造的语言、符号和其他物质载体表达和记录的数据、消息、经验、知识。显然,这类信息是一个庞大的体系,都属于认识论范围内的信息。自然界、生物界及机器系统的信息,只要有人类主体介入,并服从于人类社会的特定目的,都是我们所说的社会信息。 二、数据、信息、知识及相关概念 数据、信息、知识和情报是信息与信息管理领域的起点和基石,同时这些概念和它们所代表的外延之间又存在着极为紧密的天然的联系。 由事实—数据—信息—知识—智能五个要素构成“信息链”。简单的说,事实是人类思想和社会活动的映射;数据是事实的数字化、编码化、序列化、结构化;信息是数据在信息媒介上的映射;知识是对信息的加工、吸收、提取和评价的结果;智能则是运用知识的能力。

信息管理学重点

信息管理学考试重点 第一章 信息管理:信息管理是在管理科学的一般原理指导下,对信息活动中的各种要素,(包括信息、人员、资金、设备、技术等,)进行科学地规划、组织、协调和控制,以充分开发和有效利用信息资源,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的信息需求。 MIS(管理信息系统):所谓MIS,主要指的是进行日常事务操作的系统。这种系统主要用于管理需要的记录,并对记录数据进行相关处理,将处理的信息及时反映给管理者的一套网络管理系统。 (管理信息系统(MIS)由于过分依赖于电子计算机这一现代化手段而忽视人的作用未能在管理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 信息资源管理(IRM) 现代意义上的信息管理,就是对信息资源及其开发利用活动的计划、组织、控制和协调。信息资源管理是整个信息管理工作的根本性的、中心性的工作。(IRM强调以信息为中心来组织各管理要素,主将信息管理中的技术、人文、经济手段相结合,实现高层次、战略型的管理。) BPR(企业过程再工程):BPR以企业过程为对象,从顾客的需求出发,对企业再思考和彻 底性的再设计。(它以信息技术的应用和人员组织的调整为手段,以求达到企业关键性能指标和业绩的巨大提高和改善,从而保证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 ERP(企业资源计划):它是基于计算机技术和管理理论的最新进展,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提供的企业整体经营解决方案。ERP是将企业所有资源进行整合集成管理,简单的说是将企业的三大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进行全面一体化管理的管理信息系统。 填空: 1.管理的基本职能包括: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 2.管理思想的发展过程也就是从科学管理的思想到信息资源管理的思想的演变过程,是管 理重心从物的管理到人本管理再到信息资源管理的变化过程。 3.BPR实现的手段是两个使能器:一个是信息技术,一个是组织。 论述: 1论述信息在管理中的作用。 信息是人类社会的宝贵资源,在管理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所谓管理,就是在认识客观对象的基础上,合理地组织、使用已有的资源以实现某种目标的活动。一般认为,管理活动的主要职能是计划、组织、沟通、指挥、协调和控制,而这些管理职能的实现都以信息的获取、传递、处理和再生为基础。不难想象,离开了信息,制定计划就失去了应有的依据,组织管理就会变得混乱无序,沟通交流将成为无稽之谈,调度指挥只能是瞎说一气,协调不知该从何做起,控制会缺乏必要的前提。 总之,离开了信息,任何管理活动都无常进行。 信息在管理中的作用之所以这么重要,不仅因为它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资源,而且还因为其它各种资源的合理配置与优化管理都需要借助信息才能实现。从这种意义上说,

信息管理学复习资料【重点】

管理信息学复习要点 第一章 科学的信息定义: 信息是对客观世界中各种事物的运动状态和变化的反映,是客观事物之间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表征,表现的是客观事物运动状态和变化的实质内容。 信息的特征 客观性普遍性不完全性依附性价值性时效性可传递性可存储性可扩散性共享性可加工性有用性 数据、信息和知识 数据是客观记录、分类和存储,它不被用来传递任何特定意义。可以是数值、字符(串)、图、声音、图像/图片等。---语法信息 信息是被组织起来、对接受者有特定意义的数据。它可能是一些接受者知道的,也可能不知道但接受者自己能解释。---语义信息 知识通过对数据的加工、提取形成的有重要应用前景、能反映过去经验、具有价值性的数据。---语用信息 信息资源的三要素: 信息生产者:是为某种目的生产信息的劳动者,包括原始信息生产者、信息加工者或信息再生产者。 信息:既是信息生产的原料,也是信息生产的产品,是信息生产者的劳动成果,对社会各种活动直接产生效用,是信息资源的目标要素。 信息技术:是能够延长或扩展人的信息能力的各种技术的总称,是对声音、图像、文字等数据和各种传感信号的信息进行收集、加工、存储、传递和利用的技术。信息技术作为生产工具,对信息收集、加工、存储与传递提供支持与保障。 在信息资源中,信息生产者是最关键的因素,因为信息和信息技术都离不开人的作用,

信息是由人生产和消费的,信息技术也是由人创造和使用的。 信息资源的特征 信息资源作为经济资源的一种,它具有经济资源的共同特征即需求性、稀缺性和对象的选择性。信息资源作为一种独立存在的资源,它也有其自身特有的特征,如可共享性、无穷无尽性和驾驭性等。 信息科学 信息科学是研究信息运动规律和应用方法的科学,是由信息论、控制论、计算机、人工智能和系统论相互渗透相互结合而成的一门新兴综合性学科。其支柱为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 信息论是信息科学的前导,是一门用数理统计方法研究信息的度量、传递和交换规律的科学。信息论的主要研究内容。 系统论是以一般系统为研究对象的理论。其创始人是美籍奥地利生物学家贝塔朗菲。系统论的主要思想。 控制论是研究控制系统的理论,其创始人是美国数学家维纳。控制论的基本原理。 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是关于信息的产生、发送、传输、接收、变换、识别、控制等应用技术的总称。其支柱为通讯技术、计算机技术和控制技术。包括信息基础技术、信息处理技术、信息应用技术和信息安全技术等。 信息管理的定义 信息管理是人们为了有效地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对信息资源进行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的社会活动。简单地说,信息管理就是人对信息资源和信息活动的管理。 信息管理的对象是信息资源和信息活动 信息管理是管理活动的一种 信息管理也是一种社会规模的管理活动

信息管理学

第二篇信息管理学概论 第一章信息管理 一、信息管理概述 (一)信息管理的概念及对象:实质就是人类综合采用技术的、经济的、政策的、法律的、人文的方法和手段对信息流进行控制,以提高信息利用效率、最大限度的实现信息效用价值为目的的一种活动。(信息管理不只是对信息的管理,而是对涉及信息活动的各种要素,如信息、人员、技术、机构等进行管理,实现各种资源的合理配置,满足社会对信息需求的过程。) (二)信息管理的视角: ①技术角度:主要研究用手工方式和计算机方式对信息进行收集、加工、处理,使之有序化存贮、便于快速检索并传递给特定的利用者。 ②经济角度:以信息的生产、流通和利用为基础的信息市场,信息产业、信息经济的形成、发展、特征和运行模式,信息资源的优化配置,信息技术的评价选择以及信息经济效益评价等方面的问题。 ③行政和法律角度:立足于政府职能,运用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对信息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着眼于解决和协调社会信息化过程中出现的新矛盾等,促进社会更充分利用信息,发挥其社会功能,为实现某种发展目标服务。 ④人文角度:立足于研究信息流控制中的道德、伦理、文化因素的影响和建设。 (三)信息管理的流程 信息生命周期管理。 二、信息管理的沿革与发展 (一)传统管理阶段:以信息源管理为核心,以图书馆为象征,同时也包含档案管理和其他文献资料管理。 (二)技术管理阶段:以信息流的控制为核心,以计算机为工具,以自动化信息处理和信息系统建造为主要工作内容。问题是拼命追求新技术,完全忽视了信息管理中其他因素的作用。 (三)资源管理阶段:概念剔除的两个背景,一是技术管理阶段纯粹的技术手段不能实现对信息的有效控制和利用;二是信息成为一种资源,迫切需要从经济角度思考问题,并对它进行优化配置和管理。带来的问题,一是网络信息的无序化扩大,二是信息污染,三是信息侵权和安全问题,四是根据需求和效率配置网上信息资源的难度更大。 (四)知识管理阶段:是一种重视与人打交道的信息管理活动,其实质是将结构化与非结构化的信息与人们利用这些信息的规则联系起来。其核心是知识的创造、应用、学习、理解和协商。其实现必须以相应的信息技术为条件。 三、信息管理的目标与任务 (一)信息管理的目标

《信息管理学基础》期末考试试题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 试卷:(B卷)考试方式:(闭)卷校区:本部 课程名称:《信息管理学基础》考试用时:120 分钟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事物存在的方式和运动状态的表现方式,这指的是_____层次的信息。 2、主体所感或表述的事物存在的方式和运动状态,这指的是_____层次论的信息。 3、布拉德福定律的两个基本要点:一是_________,形成主体来源(期刊)的有序目录;二是 指确定相关论文再主体来源中的分布规律。 4、文献的半衰期,是指某学科领域现时尚在利用的全部文献中的_______是在多长一段时间 内发表的。 5、结构化开发方法的基本思想是,在系统分析与设计阶段是_______,______。 6、《中图法》一般以_____标志大类,采用______方式标识其二级类,其余类目均采用数字 标志,所有数字按_____对待,为使号码醒目,规定______一点。 二、选择题(10分) 1、信息链中最高级别的环节是(D、智能) 2、信息分布的“富集”和“贫集”现象实际上是人类社会特有的_____机制支配结果。(B、 选择) 3、普莱斯指数,即某一学科领域内,对发展年限不超过___年的文献的引用次数与总的引用 次数之比值。(C、5) 4、信宿可以是(A、人,物,也可以包括机器) 5、信息论的创始人是(A、香农) 三、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 1、请结合实例,解释以下转化关系:数据+背景=信息,信息+经验=知识。 2、信息分布中的“核心趋势”和“集中取向”有什么不同? 3、试分析马太效应的正面作用和负面作用。 4、其夫定律。

信息管理学基础知识点(马费成、宋恩梅)

一、信息与信息管理 1、信息 信息(本体论):信息是事物存在的方式和运动状态的表现形式。 信息(认识论):主体所感知或表述的事物存在的方式和运动状态。 全信息:我们把同时考虑到事物的存在方式和运动状态的外在形式、内在含义和效用价值的认识论层次上的信息称为“全信息”。 而把仅仅考虑其中形式因素的信息称为“语法信息”,把考虑其中内容(含义)因素的信息称为“语义信息”,把其中效用因素的信息称为“语用信息”。 2、信息的特征: (1)信息存在的普遍性和客观性 (2)信息产生的广延性和无限性 (3)信息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传递性 (4)信息对物质载体的独立性 (5)信息对认识主体的相对性 (6)信息对利用者的共享性 (7)信息的不可变换性和不可组合性 (8)信息产生和利用的时效性 3、信息链、数据、信息与知识 由事实-数据-信息-知识-智能五个要素构成“信息链”。 “事实”是人类思想和社会活动的客观映射;“数据”是事实的数字化、编码化、序列化、结构化;“信息”是数据在信息媒介上的

映射;“知识”是对信息的加工、吸收、提取和评价的结果;“智能”则是运用知识的能力。 4、信息流 当信息生产出来后(产生)之后,便要流向特定的利用者,于是在信息生产者和利用者之间形成源源不断的“流”,即信息流。 5、信息管理 信息管理的实质就是人类采用技术的、经济的、政策的、法律的、人文的方法和手段对信息流进行控制,以提高信息的利用效率,最大限度地实现信息效用价值为目的的一种活动。 6、信息管理的视角 (1)从技术视角,信息管理主要研究用手工方式和计算机方式对信息进行收集、加工、处理,使之有序化存储、便于快速检索并传递给特定的利用者。这一直是信息管理研究的重点和目标。(2)从经济视角,主要研究以信息的生产、流通和利用为基础的

2016年电大管理学基础形考全部试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 下列各选项中,()属于管理的对象。 正确答案:组织资源和组织活动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说的是()的重要性。 正确答案:计划 人们常说“管理是一门艺术”,这强调的是()。 正确答案:管理的实践性 当管理者接待来访者、参加剪彩仪式等社会活动时,他行使的是()的角色。 正确答案:精神领袖 对于高层管理者来说,掌握良好的()是最为重要的。 正确答案:概念技能 泰罗科学管理理论的中心问题是()。 正确答案:提高劳动生产率 在组织中存在着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之间的一个重大的区别就是,正式组织是以()为重要标准。 正确答案:效率的逻辑 日本经济之所以能在“战后”一片废墟上迅速发展起来,起主导和关键作用的是()。 正确答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 计划工作的前提是()。 正确答案:预测 每一层级的管理者都参与组织计划的制定,这就是计划工作的()特征。 正确答案:普遍性 当外部环境具有很高的不确定性时,计划应是指导性的,同时计划期限也应该()。 正确答案:更短 选择方案就是根据评价结果,从各种可行方案中选出()的方案。 正确答案:最满意 当预测者能够得到足够的准确数据资料时,采用()是可取的方法。 正确答案:定量预测 企业目标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应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与修正,使其更好地实现企业的宗旨,这就是确定企业目标的()原则。 正确答案:权变性 目标建立过程中要注意,目标数量要适中。一般地,要把目标限制在()以内。 正确答案:5个 战略管理是以组织全局为管理对象来确定组织发展的远景和总体目标,规定组织总的行动纲领。这就是战略管理的()特征。 正确答案:全局性 战略只是规定了发展方向、目标和基本措施,为了使其得以顺利执行,必须(),以明确每一阶段的任务。 正确答案:编制具体的行动计划 就组织的发展战略形式而言,可口可乐公司采用的是()。 正确答案:密集型发展战略 海尔公司原来以生产冰箱为主,后来又引进空调生产线,这是()的发展战略。 正确答案:关联多元化 经常重复发生,能按已规定的程序、处理方法和标准进行的简单化决策,属于()。

信息管理重点完整版

信息管理重点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信息的定义 (1) 信息是用来消除未来的某种不确定性的东西信息论创始人香农的观点 (2)信息是与外界相互交换的内容控制论创始人维纳的观点 (3)信息是事物变化或差异的表现于光远的观点 (4)信息是一切事物运动的方式和状态,以及对这种方式或状态的反映和表述钟义信的观点 信息管理界的信息定义:信息是按照用户决策的需要经过加工处理的数据。 在信息管理界,信息是按照用户决策的需要经过加工处理的数据。 信息的特征 ①信息存在的依附性、普遍性与客观性 ②信息产生的主观性、加工性与可开发性 ③信息运动的储存性、传递性与共享性 ④信息利用的价值性、时效性与整体性 信息的分类 (1)按照主体的认识层次: 语法信息:事物存在方式和运动状态的外在形式(是什么形式) 语义信息:认识主体所感知或所表述的事物存在方式和运动状态的逻辑内在含义(是什么意思) 语用信息:认识主体所感知或所表述的事物存在方式和运动状态的效用价值(有什么用处) 信息管理关注的主要是语用层次上的信息现象。 (2)按信息载体和存储方式划分 文献型信息:它包括由传统介质(纸张、竹、帛)和各种现代介质(磁盘、光盘、胶卷等)记录和存储的知识信息。 实物型信息资源:由实物本身来存储和表现的知识信息。如样品、样机,本身代表一种技术信息。 (3)加工程度:从信息管理的角度看,信息按加工深度分为一次信息(原始信息)、二次信息(对原始信息加工处理后的信息)、三次信息(管理决策信息)。零次信息:是通过直接交流获得的未经过人脑进行加工和组织的信息资源。即口头传播的信息资源。获取方式:通过谈话、咨询、旁听、聚会、讲演、会议、教学、电话交流等。 一次信息:是以零次信息资源为基础,对自然状态和社会表象的信息以及大脑存储的信息进行初步加工,经过文字、图像等各种方式表达的信息资源。这类信息资源末经过系统化的组织。通常表现:讲演、手稿、日记、录音、录像、广告等,具有原创性、表达性等特点。 二次信息:是指在一次信息资源基础上,进行科学思维加工整理所得到的信息资源。如专着、论文、报告、剧本等。 三次信息:是对大量的二次信息资源进行浓缩、编排、综合而产生的系统化成果。如:科学评论、书评、各种资料汇编、信息检索工具(书目、文摘、索引)、综述、述评等。具有工具性、综合性、系统性的特征。 信息资源的内涵及功能 内涵: 狭义的理解:指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中经过加工处理的有序化并大量积累起来的有用信息的集合。如科技信息、政策法规信息、市场信息、金融信息等。

信息管理学基础笔记

信息管理学基础笔记 一、名词解释 1、信息:狭义,是用以减少不确定性的东西。广义,本体论层次:事物存在的方式和运动状态的表现形式。 认识论层次:主体所感知或表述的事物存在的方式和运动状态。 2、全信息:把同时考虑到事物存在方式和运动状态的外在形式、内在含义和效用价值的认识论层次上的信息称为“全信息”(语法信息:把仅仅考虑其中形式。因素的信息称为“语法信息” ;语义信息:把考虑其中内容(含义)因素的信息称为“语义信息” ;语用信息:把考虑其中效用因素的信息称为“语用信息”)。 3、社会信息化是指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特定现象,在这种现象出现时,人类对信息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而对物质和能源的依赖程度则相对降低。 4、信息管理(狭义)就是对信息本身的管理,即采用各种技术方法和手段(如分类、主题、代码、计算机处理等等)对信息进行组织、控制、存贮、检索和规划等,并将其引向预定目标;(广义)不单单是对信息的管理,而是对涉及信息活动的各种要素(信息、人、机器、机构等)进行合理的组织和控制,以实现信息及有关资源的合理配置,从而有效地满足社会的信息要求。 5、信息交流就是社会活动中信息交流双方借助某种符号系统,利用某种传播渠道,在不同时间和空间中实现的信息传输和交换行为。 6、知识组织是揭示知识单元(包括显性知识因子和隐形知识因子),挖掘知识关联的过程或行为,最为快捷地为用户提供有效的知识或信息。(特征:自动化、集成化、智能化)。 7、信息服务(Information?Service)通过研究用户、组织用户、组织服务,将有价值的信息传递给用户,最终帮助用户解决问题,是用不同的方式向用户提供所需信息的一项活动。 8、信息系统是由计算机硬件、网络和通讯设备、计算机软件、信息资源、信息用户和规章制度组成的以处理信息流为目的的人机一体化系统。信息系统的五个基本功能:输入、存储、处理、输出和控制。 9、国家信息政策是指在一国范围内,国家或政府为解决信息管理和信息经济发展中出现的、关系和涉及到公共利益、权益、安全问题,保障信息活动协调发展而采取的有关信息产品及资源生产、流通、利用、分配以及促进和推动相关信息技术发展的一系列措施、规划、原则或指南。 10、信息道德就是信息创造者、信息服务者和信息使用者在信息活动中普遍认同和共同遵守的符合社会一般要求的行为和伦理规范。 11、信息伦理是指人们从事信息生产、加工、分析、研究、传播、管理、开发利用等信息活动的伦理要求、伦理规范和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伦理关系。 12、信息政策是国家和社会组织为实现信息管理目标而规定的信息管理行为准则,是进行信息管理决策的指导方针,代表了国家和社会组织的基本管理思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