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气候 教案-word文档

中国的气候 教案-word文档
中国的气候 教案-word文档

教师教学实施方案(地理)

授课年级高二课题中国的气候课程类型一轮复习课时 3 上课日期年月日授课老师

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冬、夏季风分布特点及其成因,我国温度带的划分和分布。了解我国冬、夏季风的特点,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布及降水状况;理解我国东部季风区雨带的形成,并初步掌握雨带的移动规律;理解并掌握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规律;掌握我国干湿地区的划分依据及分布。初步掌握综合分析气候特征的方法,知道我国主要的气候特征及对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影响

2.进一步培养学生阅读等温线图、气温年变化曲线图、年降水量图等的技能,提高阅读和分析气候图的能力,以及运用图表分析问题的能力

导学建议重点

难点

1.我国气温分布规律及成因,降水量的时空分布规律、成因;我国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我国的气候

特征

2.气候特征的成因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气候图的分析

教学

建议

对探究内容进行知识的归纳总结,在归纳分析时,一定要注重强化对地图的使用,如我国1月平均气温图、我国7月平均气温图、我国温度带分布图、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我国干湿地区划分图等。

使知识点从图中得出,并落实到图上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

1.《导学案》《预学案》《固学案》

2.准备与中国气候相关的图片和视频,以及与中国冬季、夏季气候有关的图片和视频,查找有关中国冬、夏季风的图片或视频,以及有关中国气温差异、干湿差异的图片或视频,制作思维导图,编写课程设计,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

1.在图书馆或上网查阅中国气候相关资料,调查中国气温、干湿状况的有关情况,了解中国冬、夏季风等情况2.把在预习中碰到的问题记录下来,以供在课堂上和同学讨论或请教老师

导学过程设计

程序设计学习内容教师行为学生行为(预设)

媒体

运用

创设

情境新课导入新课

导入

上课前播放视频,介绍我国

的气候、季风,引导学生进入本

课时的探究学习当中

认真观看,积极思考问题。通过多媒体播放与

中国气候有关的视

频或图片,如寒潮、

洪水、干旱等

第一层级预习

情况

检查

分小组让学生对预习部分

中的教材知识回顾及自主预习

检测进行检查;走下讲台,查看

各小组完成情况,并进行评价

学生交叉检查预学部分的情况,

并进行得分统计,供教师评价参

PPT展示预习答案

第二层级

环节一

中国的气温

和热量带

分小组合作探究,最好是前后两

组交叉合作,指导、监督学生合

作探究

学生认真完成,与同伴互查,把

疑惑的问题记录下来,与小组讨

论,及时纠正,达到预想的预习

效果

多媒体展示1月寒冷

天气和7月高温天气

的图片或视频

1.1月我国南北温差大,等温线

密集;7月南北温差小,等温线

稀疏

可能有以下疑问:

1.中国的气温特征是什么?

2.中国的7月的最高温和1月最

展示热量带分布的

视频或图片

2.1月最低温出现在漠河;7月最高温出现在吐鲁番盆地低温出现在哪里?

3.热量带是如何分布的?

3.热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是大致是8000℃年等温线;亚热带和温带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

环节二

我国的降水和干湿

分布1.我国的降水特征:从东南沿海

向西北内陆递减,降水集中在夏

秋季节,南方雨季长、北方雨

季短

可能提出以下问题:

1.中国的降水特征是什么?

2.中国的干湿分布状况是什么?

多媒体展示我国降

水、年等降水量分

布、干湿地区分布的

图片或视频

2.降水量大于蒸发量的地区为

湿润区,反之,则是干旱区

环节三我国的气候1.我国季风气候显著,冬季风源

于亚洲内陆,夏季风源于太平洋

和印度洋

可能提出以下问题:

1.我国冬、夏季风的特点是什

么?

2.我国的气候类型有哪些?

多媒体展示我国气

候分布、季风的图片

或视频

2.气候类型多样,分布有热带季

风、亚热带季风、温带季风、温

带大陆性气候,以及高原、高山

气候

第三层级知识

运用

监督学生完成当堂练习,即《技

能应用与拓展》,要求人人达标,

可以不时抽查学生的作业情况

学生小组讨论或同桌之间互查,

将不会的问题向老师请教

PPT展示相关答案

第四层级思维

建模

归纳总结本节课的知识点和关

键词:南北气温、东西干湿、季

风气候、冬夏季温差

学生做好记录,归纳本节课的知

识点,完成好思维导图的填写

PPT展示思维导图的

构建过程

总结

概括

提升创设

总结

情境【旁白】同学们,本课时我们探

究了中国的气候和季风,重点记

忆我国的气候类型及其特点和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季风气候的

形成原因及其影响

学生认真听讲,仔细做笔记,表

现出良好的学习状态

多媒体播放轻松的

轻音乐

板书设计

第19课时中国的自然环境——气候多样、季风显著

一、南北气温差异二、地形复杂多样

1.冬季 1.分布

2.夏季 2.干湿地区

3.温度带与农作物三、季风气候显著

4.影响 1.影响因素

2.季风

3.季风区与非季风区

四、气候复杂多样

1.形成原因

2.类型

3.影响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