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线电视系统详细方案

合集下载

有线电视系统设计方案四篇

有线电视系统设计方案四篇

有线电视系统设计方案四篇篇一:有线电视系统设计方案一. 设计说明本系统依据《电缆电视广播系统技术规范》、《民用电视广播系统技术规范》、《30MHZ~1000MHZ声音和电视信号电缆分配系统技术标准》并结合本单位具体情况进行规划设计,主要包括:设备选材:选择品质优良、功能齐全、实用可靠、价格合理的系统设备,通过对系统及设备进行合理规划、配置,做到物尽其用,充份发挥系统的最佳使用效能。

实用性:本系统规划了足够数量的电视频道以提供选择。

电视频道包括卫星电视以及自办节目等多套电视节目频道。

先进性:为了满足发展需要,本系统按双向传输方式设计。

网络器材采用宽带产品。

其中放大器、分支分配器和用户终端采用“双向”产品。

兼容性:本系统可作为独立的服务区使用,系统网络不需作改造,可直接并入有线电视网络。

可靠性:为了保证系统运行可靠,除了系统前端选择优质、可靠的产品设备外,对系统传输网络进行合理的规划十分重要。

为了提高系统网络的可靠性,本系统传输系统按分区传送方式,这种方式可有效地避免因温度变化而导致系统带内高低端信号电平出现的不平衡,同时还可避免由于传输网络某部分出现故障而影响系统整体运作的情况。

二. 此外,本系统在整体布局、方便维护和操作等方面均作了综合的考虑。

三. 网络设计依据和标准:本系统网络设计依据《有线广播电视网络总体规划》设计。

系统标准按广电总局下发的标准执行。

主要标准如下:A、《30MHZ-1GHZ声音和电视信号电缆分配系统》(GB6510-86)B、《有线广播系统技术规范及电缆标准》(GY/T106-19XX)C、《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D、《有线广播电视网电缆分配网设计规范》E、《电缆分配网络施工工艺要求》F、《有线电视网络入网器材技术指标》G、《有线电视系统物理发泡聚乙烯绝缘同轴电缆入网技术条件和测量方法》H、《有线电视HFC系统技术规范》四. 系统规划1、节目源本系统电视节目包括卫星电视、自办节目两大类。

有线电视系统设计方案

有线电视系统设计方案

有线电视系统设计方案1. 介绍本文档旨在提供关于有线电视系统设计方案的详细说明。

此设计方案旨在满足客户对稳定、高质量有线电视服务的需求。

方案将包括以下几个主要部分:系统架构、硬件设备、接入技术、信号传输、用户接口等内容。

2. 系统架构有线电视系统的整体设计采用中心架构,包括以下基本组成部分:- 信源端:负责采集不同信源的电视节目信号,并将其转换为可传输的数字信号。

- 调制器: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并调制为特定频段的信号。

- 头端设备:负责接收和整理来自不同调制器的模拟信号,并将其转发至用户端。

- 用户端设备:用户通过有线电视接收器接收和解调信号,进而获取电视节目。

3. 硬件设备本设计方案涉及的硬件设备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 信源设备:采用专业的电视节目信号采集设备,确保高质量的信号获取。

- 调制器:通过先进的数字调制技术,将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并调制到特定频段。

- 头端设备:包括信号接收器、信号整理器、信号转发器等设备,确保信号传输的稳定性和高效性。

- 用户端设备:包括有线电视接收器、电视机等,用于接收和解调信号。

4. 接入技术为了满足用户对多样化、高清晰度电视节目的需求,本设计方案采用了以下接入技术:- 数字电视接入:实现对数字电视信号的接收和解调,提供更高质量的电视节目。

- IPTV接入:通过网络接入方式,将电视节目信号传输到用户终端,提供更多的节目选择,并支持互动功能。

5. 信号传输本设计方案的信号传输采用有线传输方式,确保信号传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信号传输路径包括信源端到调制器、调制器到头端设备和头端设备到用户端设备的传输。

6. 用户接口为了提供便捷的用户体验和操作方式,本设计方案提供以下用户接口:- 用于选台、切换频道的遥控器。

- 用于菜单导航和功能选择的电视机界面。

7. 总结在本文档中,我们介绍了一个有线电视系统的设计方案。

该方案旨在提供稳定、高质量的有线电视服务,满足用户对多样化、高清晰度电视节目的需求。

有线电视系统设计方案(1)

有线电视系统设计方案(1)

有线电视系统设计方案(1)有线电视系统是指将电视节目通过有线方式传送到用户家中的一种方式。

而有线电视系统的设计方案则是指在系统建设之初需要考虑的方案,包括硬件设备、软件系统、信号传输等各方面的内容。

本文将从这几个方面为大家详细介绍有线电视系统设计方案。

一、硬件设备在有线电视系统的硬件设备方面,主要包括前端设备、中心设备和用户机顶盒等三部分。

前端设备主要包括天线、放大器和解调器,用于接收卫星或地面电视信号,并将其转化为数字信号。

中心设备则包括调制器、多路复用器和流媒体服务器等部分,用于将数字信号发射到有线电视网络中,供用户接收。

最后是用户机顶盒,这是用户用于接收有线电视节目的关键设备,需要支持高清电视信号、具备互联网功能等。

二、软件系统有线电视系统的软件系统包括节目管理系统、流媒体分发系统和用户管理系统等部分。

其中,节目管理系统主要用于对电视节目进行管理和调度,包括编播计划的制定、节目源的采集、节目分类的设置等。

流媒体分发系统则负责将节目按照编排计划分发到各个终端设备上,并进行流媒体编码和解码,用户管理系统则用于处理用户服务需求。

此外,为了保证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还需要考虑数据库的备份和恢复,以及系统故障的自动检测和修复等功能。

三、信号传输由于有线电视系统覆盖的范围较大,信号传输的质量与稳定性将影响用户体验。

因此,在信号传输方面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网络拓扑的设计、链路质量的监测、通信协议的制定等。

例如,在网络拓扑的设计上,可以采用星型、环形或树形等不同的结构,提高网络的可扩展性和可靠性;在链路质量的监测上,则需要通过设备间的链路测试和信号强度的监测等方式保证信号的清晰和稳定,减少信号干扰和丢包率。

此外,还需要考虑加密和解密策略,以保证电视节目的版权和数据安全。

四、系统运维任何一个系统的设计都应该考虑到系统生命周期中的运维问题。

在有线电视系统的设计方案中,需要考虑如何确保系统的运维质量和效率,包括系统监控、故障排查、数据备份和恢复等,以确保业务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有线电视系统方案页

有线电视系统方案页

有线电视系统方案页1. 简介有线电视系统是指通过有线电视网络传输信号,向用户提供电视节目和其他广播内容的一种电视传播方式。

本文档将介绍有线电视系统的基本原理、构成要素和部署方案。

2. 有线电视系统的基本原理有线电视系统基于有线电视网络进行信号传输。

信号源经过编码和调制,通过光纤或同轴电缆输送到用户的电视终端设备。

2.1 编码与调制编码是将原始音视频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的过程。

常见的编码格式包括 MPEG-2、H.264 等。

调制是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的过程,常见的调制方式有QAM、QPSK 等。

2.2 传输介质有线电视系统的传输介质主要有光纤和同轴电缆。

光纤传输速度快、抗干扰能力强,适用于较长距离的传输;同轴电缆成本较低,适用于短距离的传输。

2.3 信号接收与解码用户的电视终端设备通过接收器接收到信号,并进行解码和解调。

解码将数字信号还原为原始的音视频信号,解调将模拟信号还原为数字信号。

3. 有线电视系统的构成要素有线电视系统主要包括以下构成要素:3.1 信号源信号源是有线电视系统的内容提供者,可以是电视台、广播公司、卫星电视等。

3.2 编码与调制设备编码与调制设备将信号源提供的音视频信号进行编码和调制,转换为适合传输的数字信号。

3.3 数据传输设备数据传输设备负责将编码与调制后的数字信号通过传输介质传输到用户端。

3.4 用户终端设备用户终端设备是用户接收和观看有线电视的设备,包括有线电视机顶盒、电视机、电脑等。

4. 有线电视系统部署方案有线电视系统的部署方案根据实际需求和网络规模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以下为一种常见的部署方案:4.1 网络规划与设计在部署有线电视系统之前,需要进行网络规划和设计。

确定信号源的数量和位置,设计传输网络的拓扑结构,选定传输介质等。

4.2 信号源接入将信号源接入系统,接入设备可以是编码与调制设备、卫星接收器等。

通过连接网络设备,将信号源的音视频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

4.3 数据传输设备部署根据网络规划设计的拓扑结构,部署数据传输设备。

有线电视系统方案

有线电视系统方案

有线电视系统方案有线电视系统是一种广播和多媒体技术,用于向用户提供电视信号、互联网服务和电视节目。

有线电视系统涉及到接受视频信号、转换信号以获得高质量的图像、存储内容以供后续使用,以及传递视频信号到用户终端。

本文将阐述有线电视系统的方案。

一、方案概述有线电视系统方案设计用于向用户提供高质量的视频节目、音频节目和数据传输服务。

本方案的主要目标是:1. 提供高效、具有成本效益的视频和音频传输服务;2. 提供多渠道的节目选择和自定义选项;3. 提供精确的信息和服务收费功能以优化业务;4. 提供简单易用的用户界面和设备。

有线电视系统利用纤维光缆、有线电视中心、视频和数据转换设备和用户终端设备来传输高质量的音像信号。

本方案提供了下列核心组件:1. 有线电视中心:有线电视中心提供视频和数据信号的接收、处理、调制和分配功能。

2. 视频和音频转换设备:视频和音频转换设备用于将信号转换为高质量的模拟或数字信号以便在有线电视中心和用户终端之间传输。

3. 用户终端设备:用户终端设备用于接收和解码有线电视中心的信号。

用户终端设备包括有线电视盒、遥控器和有网络连接的设备。

二、方案设计1. 网络拓扑有线电视系统的网络拓扑如下图所示:- 有线电视中心:有线电视中心是整个有线电视系统的核心。

它接收所有的视频和音频信号,进行处理、调制和分配,并传输信号到用户终端设备。

中心设备必须支持一定数量的频道,同时能够轻松地拓展以满足未来增长的需求。

- 视频和音频转换设备:这是一个将信号传输到有线电视中心的中间设备。

- 用户终端设备:用户终端设备包括有线电视盒、遥控器和有网络连接的设备。

有线电视盒以数字信号接收有线电视中心传输的信号,并将其变换会模拟信号以供显示。

有线电视盒还应该支持多用户帐户,色彩空间转换、分辨率调节和多路音频接口。

2. 视频和音频格式无论信号是模拟还是数字信号,它都需要经过处理以获得最佳的质量和兼容性。

视频信号应使用尽量高的分辨率和帧率以获得更好的视觉效果,音频信号应使用合适的码率和采样率以获得最好的音效。

有线电视系统施工方案

有线电视系统施工方案

有线电视系统施工方案一、项目背景有线电视系统是指通过有线电视线路来传输电视频道的系统,广泛应用于住宅小区、商业楼宇和公共场所等。

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个详细的有线电视系统施工方案,以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和良好的用户体验。

二、系统设计2.1 系统组成有线电视系统主要由以下几个组成部分构成: - 信号源:电视信号源可以是有线电视台、卫星电视台等。

- 信号采集:使用专业设备对电视信号进行采集和调试。

- 信号分配:将采集到的信号通过信号分配器分发到各个用户终端。

- 用户终端:用户通过有线电视机顶盒或电视机直接接收和观看电视节目。

2.2 系统架构有线电视系统的基本架构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 信号源接入:将各个信号源通过信号接收设备接入系统。

- 信号处理: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处理、解码和调试,确保信号质量。

- 信号分配:使用信号分配器将信号分发到各个用户端。

- 用户终端:提供用户终端设备,如有线电视机顶盒或电视机。

三、施工步骤3.1 工程准备在开始施工之前,需要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 设计施工方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施工方案的设计,包括信号源位置和接入方式、信号处理和分配方式等。

- 选购设备和材料:根据方案需求选购需要的设备和材料,如信号接收设备、信号分配器、有线电视机顶盒等。

- 调试设备:在施工前对设备进行调试,确保设备正常工作。

3.2 线路布设根据施工方案设计,进行有线电视系统线路布设。

具体步骤如下: 1. 确定信号源位置,根据信号源的类型和数量,选择合适的信号接收设备并进行安装。

2. 根据建筑结构和用户需求,规划线路布设路径,注意避免与其他线路干扰。

3. 进行线路布设,包括铺设有线电视线缆和安装信号分配器。

4. 连接信号源和信号分配器,确保信号正常传输。

3.3 设备安装在线路布设完成后,进行设备的安装和调试。

具体步骤如下: 1. 安装用户终端设备,如有线电视机顶盒或电视机。

2. 连接用户终端设备和信号分配器,确保信号正常传输。

有线电视系统设计方案

有线电视系统设计方案

有线电视系统设计方案一、引言有线电视系统设计方案是为了满足用户需求并提供高质量的电视节目内容,使用户能够享受到丰富多样的电视娱乐和信息服务。

本文将介绍一个完整的有线电视系统设计方案,包括系统架构、信号传输、内容分发和用户终端等方面。

二、系统架构1. 总体架构有线电视系统采用分布式架构,包括总控中心、传输网和用户终端。

总控中心负责节目的采集、编码、内容分发和系统监控等功能,传输网负责信号的传输,用户终端负责接收和解码电视信号。

2. 总控中心总控中心由服务器、编码设备、流媒体服务器等组成。

服务器用于存储和管理节目内容,编码设备负责对节目进行压缩编码,流媒体服务器负责将节目流发送到传输网上。

3. 传输网传输网由光纤、同轴电缆和配线箱等组成。

光纤用于长距离传输,同轴电缆用于短距离传输,配线箱用于接入用户终端。

4. 用户终端用户终端包括机顶盒、电视机和配件等。

机顶盒用于接收和解码电视信号,电视机用于显示电视节目,配件用于提供用户互动服务。

三、信号传输1. 信号源采集信号源采集包括卫星接收、有线节目源和自制节目等。

卫星接收需要安装卫星天线并利用卫星接收器接收信号,有线节目源直接从运营商获取,自制节目则需要配备专用的摄像设备。

2. 信号传输方式有线电视系统采用混合传输方式,即光纤和同轴电缆相结合。

光纤用于长距离传输,同轴电缆用于短距离传输,以保证信号传输的稳定性和高质量。

3. 信号处理信号处理包括信号调制、编码和封装等。

信号调制将数字信号转换成模拟信号,编码将信号进行压缩编码以减小传输带宽,封装将信号打包成数据流进行传输。

四、内容分发1. 节目管理节目管理包括节目采集、编辑、制作和存储等。

节目采集负责从信号源中采集节目内容,编辑负责对节目内容进行剪辑和整理,制作负责对节目进行特效和字幕等处理,存储负责将节目保存到服务器中。

2. 节目分发节目分发采用流媒体技术,将节目内容分发到用户终端。

流媒体服务器通过组播的方式将节目流发送到传输网上,并通过广播控制协议将节目信息传给用户终端。

有线电视系统设计方案

有线电视系统设计方案

有线电视系统设计方案一、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有线电视系统作为一种常见的娱乐设备,已经广泛应用于家庭、商业和公共场所的各种场景。

有线电视系统设计的合理性与先进性,直接影响着用户的观看体验和服务质量。

本文将介绍一种高效而可靠的有线电视系统设计方案,以满足用户对清晰画面、多种节目选择和良好服务的需求。

二、系统需求分析1. 清晰画面:用户希望能够观看到高清晰度的画面,以提供更真实和细腻的视觉体验。

2. 多样化的节目选择:用户期望能够获得丰富多样的节目资源,包括各种电视剧、电影、新闻、体育等。

3. 多用户支持:系统需要支持多个用户同时观看不同频道和节目,以满足整个家庭或办公场所的需求。

4. 高可靠性:系统需要稳定可靠,能够长时间运行而不出现频繁的故障或中断。

三、系统设计方案1. 基础设施建设在有线电视系统设计方案中,首先需要建设一套完善的基础设施。

这包括安装光纤或同轴电缆以传输信号,安装信号增强器以提供稳定的信号传输,以及安装适当的接入点和传输设备。

2. 信号源选择为了提供高清晰度的画面和多样化的节目选择,我们建议使用卫星信号、有线信号和IPTV等多种信号源。

通过使用多种信号源,可以获得更多的节目资源,并且能够同时满足用户对高清晰度画面的要求。

3. 信号转换和处理在有线电视系统中,信号转换和处理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我们建议使用高质量的信号转换器和处理器,以确保信号的传输质量和稳定性。

同时,对信号进行合理的处理和优化,可以提高画面质量并减少信号延迟。

4. 多用户支持为了支持多个用户同时观看不同频道和节目,我们建议使用多路分配器和多个接收器。

这样的设计可以满足家庭或办公场所中各种用户的需求,并且保证每个用户都能获得稳定可靠的信号。

5. 系统监控与维护为了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我们建议在系统中添加监控和维护功能。

这包括实时监控信号传输质量、故障自动诊断和报警、定期维护和升级等。

通过这些功能,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系统故障,确保用户获得良好的观看体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线电视系统目录第一章有线电视系统的概念 (3)第二章有线电视的特点和优点 (4)第三章有线电视系统构成 (5)3.1 接收信号源 (5)3.2 前端设备 (6)3.3 干线传输系统 (6)3.4 用户分配网络 (6)3.5 系统设计思想 (6)第四章有线电视项目概述 (7)4.1 系统概述 (7)4.2 系统设计思想 (7)第五章项目设计方案 (8)5.1系统规划 (8)5.2系统模式 (8)5.3设计依据 (8)5.4系统的指标分配 (8)5.5设备简介 (10)第一章有线电视系统的概念有线电视起源于共用天线电视系统MATV(Master Antenna Television),共用天线系统就是多个用户共用一组优质天线,以有线方式将电视信号分送到各个用户的电视系统。

有线电视系统不仅能高质量的转播当地的开路电视节目,还可以自办节目和转发卫星电视节目,并能双向传输和交换信息。

有线电视以有线闭路的形式把节目送给千家万户,所以被人们称为CATV(Cable Television)。

有线电视网一般可分为小型﹑中型和大型几种,其传送的用户数分别可以是几百户﹑几千户﹑甚至是几十万户以上。

中小型网通常采用电缆传输方式。

过去有线电视系统一般只能传输12个频道,由于技术上的进步,现在大部分的有线电视可以提供40个以上的频道,目前规范为:频带为300MHz的系统有28个频道﹑频带为450MHz的系统有 47个频道和频带为550MHz的系统有60个频道等等。

在美国一般都能传送50套以上电视节目,最大的为纽约长岛系统已将100套节目送进每个用户,而利用数字压缩技术来传输500套电视节目的系统也将开通。

先进的有线电视系统汇集了当代电子技术许多领域的新成就,包括电视﹑广播﹑微波传输﹑数字通信﹑自动控制﹑遥控遥测和电子计算计技术等,而且还将与“信息高速公路”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天上卫星传送,地面有线电视覆盖”的星网相结合的结构模式不仅成为21世纪广播电视覆盖的主要技术手段,也将构成“信息高速公路”的基础框架。

这样一来,它将改变传统的信息传递模式,打破行业界限,作到了统一规划,建立一个高频带,高速率的工友信息网络,利用多媒体技术把计算机,电视机,录音机,录像机,电话机,电传机和游戏机等融为一体,进行文字,图像,音频,视频的多功能处理。

将各种社会所需的信息服务业务纳入这个网络,从而给人们的工作,学习,卫生保健,商业购物和娱乐方式带来一次革命。

第二章有线电视的特点和优点收视节目多,图像质量好。

在有线电视系统中可以收视当地电视台开路发送的电视节目,它们包括VHF和UHF各个频道的节目。

例如:在天津地区可以收天津电视台1~3套的节目。

有线电视采用高质量信号源,保证信号源的高水平,因为用电缆传送,避免了开路发射的重影和空间杂波干扰等问题。

有线电视系统可以收视卫星上发送的我国C波段及KU波段各电视频道的节目。

例如从“亚太1A”卫星上可以收视中央电视台1~2套、浙江台、四川台、山东台等多套电视节目;从“亚卫2号”卫星KU、C波段可以收视中央卫星电视台采用数字频带压缩技术播放的四套(电影、文艺、体育、少儿农业)加密电视节目及北京、河南、青海、福建等16个省市地方电视台的节目。

有线电视系统可以收视当地有线电视台(或企业有线电视台)发送的闭路电视。

闭路电视可以播放优秀的影视片,也可以是自制的电视节目。

有线电视系统传送的距离远,传送的电视节目多,可以很好地满足广大用户看好电视的要求,当采用先进的邻频前端及数字压缩等新技术后,频道数还可大为增加。

有线电视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还可以作进一步的发展,例如电视频道数目可以不断加多,自办节目也可以不断增加,而且还可以发展双向传送功能,利用多媒体技术反图像、语言、数字、计算机技术综合成一个整体进行信息交流。

国外双向系统早已实用化,其功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保安、电子付款、医疗家庭购物、;付费电视节目可放送最新电影等,可以按月付费租用一个频道,也可按租用次数付费,用户还能点播所需节目。

付费用户装有解密器,未付费用户则无法收看。

用户可与计算中心联网,进出数据信号,实现计算机通讯。

交换电视节目。

系统工作状态监视。

第三章有线电视系统构成有线电视系统大体由以下四个主要部分组成:即信号源接收系统、前端系统、信号传输系统和分配系统。

下面是整个有线电视系统的原理方框图,表示出了各个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

3.1 接收信号源(1)卫星地面站可接收到的各个卫星电视信号,近年来国外卫星电视频道不断增多,我国卫星电视频道也日益丰富,有线电视台通常从卫星电视频道接收信号纳入系统送到千家万户。

中小型卫星地面接收站比较简单,例如用抛物面天线将卫星下行3.7~4.2GHz的电视信号经过馈源和高频头(LNB)向下变成950~2150MHz的电视信号送入卫星电视接收机即可。

(2)由当地电视台的电视塔发送的电视信号称为“开路信号”。

开路信号通常采用八木天线接收。

用作共用天线时,一般采用单频道接收天线,即一付天线专门接收某一电视频道的信号。

(3)自办电视节目信号源。

这种信号源可以是来自录像机或VCD或DVD输出的音/视频(A/V)信号;或由演播室的摄像机输出的音/视频信号;或者是由采访车的摄像机输出的音/视频信号等。

3.2 前端设备前端设备是整套有线电视系统的心脏。

由各种不同信号源接收的电视信号需经再处理成为高品质、无干扰的射频电视节目,混合以后再馈入传输网络。

3.3 干线传输系统它把来自前端的电视信号传送到分配网络,这种传输线路分为传输干线和支线。

干线可以用电缆、光缆(AM)和微波(Video-Link)三种传输方式,在干线上相应地使用干线放大器,光缆放大器和微波发送接收设备。

支线以用电缆和线路放大器为主。

3.4 用户分配网络从传输系统传来的电视信号通过干线和支线到达用户工,需用一个性能良好的分配网使各家用户的收视信号达到标准。

分配网有大有小,因用户分布情况而定,在分配网中有分支放大器、分配器、分支器和用户终端。

3.5 系统设计思想这次设计主要涉及整个系统的分配网络部分,包括整个校区教学综合楼、看台、中学食堂与教工宿舍分配网络部分,前端信号由有线电视直接接入,也可以是自办节目的播放。

第四章有线电视项目概述4.1 系统概述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原有的获取途径已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为使整个学校整体上水平,服务上档次,拟建立有线电视网络及卫星电视系统工程。

项目内容有线电视网络➢网络用户部分:采用860MHZ传输系统。

4.2 系统设计思想✧先进性:系统应能体现出现代有线电视技术发展水平,并根据未来的发展趋势,确保系统功能的可扩展性。

✧可靠性:由于系统运行是否可靠,直接影响到用户能否正常收看电视节目,所以系统设备选用知名企业生产的高性能产品。

在产品选型上我们采用了四川九州的产品,该系列产品在业内具有广泛的好评,其企业承担的有线电视项目已1600余项,施工足迹遍及31个省区。

九州公司信誉良好,以优良的工程、器材质量及良好的服务赢得了用户充分的信赖。

第五章项目设计方案5.1系统规划前端信号是有线电视信号和校园自办电视节目的接入。

有线电视节目:区有线电视信号接入。

5.2系统模式CATV系统的传输和分配网络采用树型结构,并全部采用双向预留传输方式。

其基本模式为:前端—干线—分配系统。

5.3设计依据设计时主要依据有以下几种规定:1.《有线电视广播系统技术规范(GY106—92)》2.《民用建筑电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国际报批稿)3.《声音和电视信号的电缆分配系统(GB6510—86)》4.广电部《关于有线电视现阶段网络技术体制的意见》5.4系统的指标分配根据《系统技术规范》的要求,该系统的各项技术指标应为:固定频道:Ch1~Ch56 (47~866MHz) Z1~Z43 (PAL D) Che2~E12, S1~S91 (PAL B/G)输出电平:≥113dBµV输出电平可调节范围:0 ~ -10dB (可调整)图像/伴音功率比:10dB~20dB连续可调输出阻抗:75Ω寄生输出抑制比:≥60dB图像载频准确度:≤±5KHz (VHF); ≤±10KHz (UHF)射频输出反射损耗:≥12dB (VHF带内); ≥10dB (UHF带内)视频输入电平:1.0Vp-p (对应于87.5%调制度)视频输入阻抗:75Ω微分增益:≤5% (当调制度为87.5%微分相位:≤5°(当调制度为87.5%)色度/亮度时延差:|△τ|≤45ns视频带内平坦度:≤2dB视频箝位能力:≥26dB视频调制度范围:0~90% 连续可调视频信噪比:≥45dB2T脉冲K系数K2t :≤5%音频输入电平:1Vp-p (±50KHz频偏)谐波失真:1音频频率响应:±1.5dB输入阻抗:600Ω音频信噪比:≥55dB音频预加重:50µs电源供电:AC 200V±10% 50Hz±2Hz ≤15W工作环境温度:5~40°C工作环境湿度:≤85%工作环境大气压:86~106Kpa为了保证系统技术指标的优良,应对前端、干放、分配系统以及考虑到将来使用机上变换器后对系统指标的影响等因素进行合理的分配和设计。

因多频道信号系统中,复合二次失真已成为不可忽略的因素,设计和指标分配时应考虑这一指标,CSO取54dB。

考虑机上变换器对系统的影响,系统总指标留出1dB的余量。

系统指标计算公式:单个设备载噪比(C/N)dB=Si-FdB-2.4多级相同放大器接后指标(单位:dB)C/N=(Si-F-2.4)-10Cmi+2(Sot-So)-10LgnCM=Cmi+2(Sot-So)-20LgnCSO=CSOi+2(Sot-So)-15LgnCTB=CTBi+2(Sot-So)-20Lgn注:Si:输入电平 F:输出电平Xi:单级器件指标 N:传送节目数n:级连数系统指标叠加规律:载噪比:C/N=-10LgΣ10-(C/N)i/10 i交调比:CM=-20LgΣ10-(C/N)i/20 i复合二阶差拍比:CSO=-15LgΣ10-(C/N)i/15 i复合三阶差拍比:CTB=-20LgΣ10-(C/N)i/20 I5.5设备简介GFMP833F-A型放大器◆采用860MHz宽带双向设计,采用PHILIPS放大模块,有效地提高非线性失真指标、输出能力以及降低噪声系数◆AGC自动增益控制功能(可选)◆独立均衡、衰减,均衡、衰减插片式设计,配置灵活,内置输入、输出过流指标灯,内置输入、输出监测口使用方便◆通过了“3C”认证◆宽电源设计◆按照军品级可靠性设计,选用优质元器件,出厂经过严格测试及可靠性试验,平均无故障时间超过60,000小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