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线电视系统设计方案汇总

合集下载

有线电视系统设计方案四篇

有线电视系统设计方案四篇

有线电视系统设计方案四篇篇一:有线电视系统设计方案一. 设计说明本系统依据《电缆电视广播系统技术规范》、《民用电视广播系统技术规范》、《30MHZ~1000MHZ声音和电视信号电缆分配系统技术标准》并结合本单位具体情况进行规划设计,主要包括:设备选材:选择品质优良、功能齐全、实用可靠、价格合理的系统设备,通过对系统及设备进行合理规划、配置,做到物尽其用,充份发挥系统的最佳使用效能。

实用性:本系统规划了足够数量的电视频道以提供选择。

电视频道包括卫星电视以及自办节目等多套电视节目频道。

先进性:为了满足发展需要,本系统按双向传输方式设计。

网络器材采用宽带产品。

其中放大器、分支分配器和用户终端采用“双向”产品。

兼容性:本系统可作为独立的服务区使用,系统网络不需作改造,可直接并入有线电视网络。

可靠性:为了保证系统运行可靠,除了系统前端选择优质、可靠的产品设备外,对系统传输网络进行合理的规划十分重要。

为了提高系统网络的可靠性,本系统传输系统按分区传送方式,这种方式可有效地避免因温度变化而导致系统带内高低端信号电平出现的不平衡,同时还可避免由于传输网络某部分出现故障而影响系统整体运作的情况。

二. 此外,本系统在整体布局、方便维护和操作等方面均作了综合的考虑。

三. 网络设计依据和标准:本系统网络设计依据《有线广播电视网络总体规划》设计。

系统标准按广电总局下发的标准执行。

主要标准如下:A、《30MHZ-1GHZ声音和电视信号电缆分配系统》(GB6510-86)B、《有线广播系统技术规范及电缆标准》(GY/T106-19XX)C、《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D、《有线广播电视网电缆分配网设计规范》E、《电缆分配网络施工工艺要求》F、《有线电视网络入网器材技术指标》G、《有线电视系统物理发泡聚乙烯绝缘同轴电缆入网技术条件和测量方法》H、《有线电视HFC系统技术规范》四. 系统规划1、节目源本系统电视节目包括卫星电视、自办节目两大类。

有线电视系统设计方案

有线电视系统设计方案

有线电视系统设计方案1. 介绍本文档旨在提供关于有线电视系统设计方案的详细说明。

此设计方案旨在满足客户对稳定、高质量有线电视服务的需求。

方案将包括以下几个主要部分:系统架构、硬件设备、接入技术、信号传输、用户接口等内容。

2. 系统架构有线电视系统的整体设计采用中心架构,包括以下基本组成部分:- 信源端:负责采集不同信源的电视节目信号,并将其转换为可传输的数字信号。

- 调制器: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并调制为特定频段的信号。

- 头端设备:负责接收和整理来自不同调制器的模拟信号,并将其转发至用户端。

- 用户端设备:用户通过有线电视接收器接收和解调信号,进而获取电视节目。

3. 硬件设备本设计方案涉及的硬件设备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 信源设备:采用专业的电视节目信号采集设备,确保高质量的信号获取。

- 调制器:通过先进的数字调制技术,将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并调制到特定频段。

- 头端设备:包括信号接收器、信号整理器、信号转发器等设备,确保信号传输的稳定性和高效性。

- 用户端设备:包括有线电视接收器、电视机等,用于接收和解调信号。

4. 接入技术为了满足用户对多样化、高清晰度电视节目的需求,本设计方案采用了以下接入技术:- 数字电视接入:实现对数字电视信号的接收和解调,提供更高质量的电视节目。

- IPTV接入:通过网络接入方式,将电视节目信号传输到用户终端,提供更多的节目选择,并支持互动功能。

5. 信号传输本设计方案的信号传输采用有线传输方式,确保信号传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信号传输路径包括信源端到调制器、调制器到头端设备和头端设备到用户端设备的传输。

6. 用户接口为了提供便捷的用户体验和操作方式,本设计方案提供以下用户接口:- 用于选台、切换频道的遥控器。

- 用于菜单导航和功能选择的电视机界面。

7. 总结在本文档中,我们介绍了一个有线电视系统的设计方案。

该方案旨在提供稳定、高质量的有线电视服务,满足用户对多样化、高清晰度电视节目的需求。

有线电视系统设计方案(1)

有线电视系统设计方案(1)

有线电视系统设计方案(1)有线电视系统是指将电视节目通过有线方式传送到用户家中的一种方式。

而有线电视系统的设计方案则是指在系统建设之初需要考虑的方案,包括硬件设备、软件系统、信号传输等各方面的内容。

本文将从这几个方面为大家详细介绍有线电视系统设计方案。

一、硬件设备在有线电视系统的硬件设备方面,主要包括前端设备、中心设备和用户机顶盒等三部分。

前端设备主要包括天线、放大器和解调器,用于接收卫星或地面电视信号,并将其转化为数字信号。

中心设备则包括调制器、多路复用器和流媒体服务器等部分,用于将数字信号发射到有线电视网络中,供用户接收。

最后是用户机顶盒,这是用户用于接收有线电视节目的关键设备,需要支持高清电视信号、具备互联网功能等。

二、软件系统有线电视系统的软件系统包括节目管理系统、流媒体分发系统和用户管理系统等部分。

其中,节目管理系统主要用于对电视节目进行管理和调度,包括编播计划的制定、节目源的采集、节目分类的设置等。

流媒体分发系统则负责将节目按照编排计划分发到各个终端设备上,并进行流媒体编码和解码,用户管理系统则用于处理用户服务需求。

此外,为了保证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还需要考虑数据库的备份和恢复,以及系统故障的自动检测和修复等功能。

三、信号传输由于有线电视系统覆盖的范围较大,信号传输的质量与稳定性将影响用户体验。

因此,在信号传输方面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网络拓扑的设计、链路质量的监测、通信协议的制定等。

例如,在网络拓扑的设计上,可以采用星型、环形或树形等不同的结构,提高网络的可扩展性和可靠性;在链路质量的监测上,则需要通过设备间的链路测试和信号强度的监测等方式保证信号的清晰和稳定,减少信号干扰和丢包率。

此外,还需要考虑加密和解密策略,以保证电视节目的版权和数据安全。

四、系统运维任何一个系统的设计都应该考虑到系统生命周期中的运维问题。

在有线电视系统的设计方案中,需要考虑如何确保系统的运维质量和效率,包括系统监控、故障排查、数据备份和恢复等,以确保业务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有线电视系统设计方案

有线电视系统设计方案

有线电视系统设计方案一、方案介绍:根据贵单位的需要及实际情况,该系统设计思路定位成集中供电型860MHz邻频传输系统,系统的总容量100套(PAL-D)电视信号,入户电平65±3dB,初期系统节目数量定为20套(根据需要可增加其它节目内容)。

数字卫星接收机完全符合DVB-S标准,采用意法ST处理器,具有高灵度信号接收功能;调制器采用内嵌式微机控制电路,图像中频、伴音中频、射频本振均采用PLL锁相。

二、系统设计依据:本有线电视系统以国家有关标准为依据,参考国内和研究了国内若干个城市有线电视系统的先进技术资料及经验,并结合贵单位的实际情况,设计出符合贵单位特点的有线电视系统。

系统设计的主要技术指标的依据如下:1、GY/T106-92《有线电视系统技术规范》2、GB50200-94《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3、GB/T50311-2000《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4、GB6510-86《30MHz-1GHz声音和电视信号的电缆分配系统》5、GBJ《民用建筑电缆电视工程技术规范》6、GB7401-87《彩色电视图像质量主观评价方法》三、本系统功能特点1)、向用户传输N套(PAL-D)高清晰数字卫星电视模拟信号,也可以在N套节目的基础上增加自办节目。

2)、网络通过光缆可以实行远距离传输,图像清晰、流畅。

3)、系统容量大,传输节目多。

四、广播电视系统组成及指标分配:1、系统组成系统主要由信号源、机房前端、干线传输、分配放大、同轴电缆分配网络组成。

2、指标分配:五、系统组成框图:1六、主要设备选用1、PBI-4000MUV 广播级全频道捷变式邻频调制主机 (入网证书编号:011040100427)是专业级的全频道870MHz捷变式邻频电视调制器,采用高可靠性残留边带滤波器,中频调制信号处理方式;双重PLL 频率锁定,性能稳定可靠;射频放大采用进口模块组件,非线性失真小,确保高输出电平;其带外寄生输出抑制度大于60dB(若外加频道滤波器,可大于70dB);微电脑CPU控制,可编程100个频道,两位LED频道显示;有断电记忆功能,具有频率微调功能,最大微调频率范围可达±4MHz,射频输出电平高达115dBμV,有极好的音频及视频线性度;可独立或与PBI-3000MC, 2500MB, 2000MB调制器或其它品牌的调制器组成中大型的CATV系统,尤其可用于CATV系统的扩容和节目的增加。

有线电视系统设计方案分析

有线电视系统设计方案分析

目录一、工程概述 (2)二、系统设计原则 (2)三、设计依据 (2)四、有线电视系统 (3)4.1有线电视系统简介 (3)4.2、设计方案 (4)4.2.1系统构成 (5)4.2.2电视节目的接收系统 (5)4.2.3传输分配网络系统 (6)4.2.4.系统整体设计 (7)一、工程概述本系统采用全同轴电缆传输方式,邻频传输制式,由有线电视主网光节点引入有线电视节目源,通过前端设备、传输系统、分配系统将有线电视节目信号提供给用户,前端设备、传输设备、分配设备均为双向,整个系统具备双向传输功能。

二、系统设计原则2.1可靠性原则系统的可靠性是电视系统具有的实用性前提2.2先进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的原则既保证系统设计的先进性,以保护用户的投资在十年内保持先进;又要保证系统的设计尽可能的实用。

我们选用的设备都是经过实践检验的成熟的产品,同时还要考虑系统的总体成本以及实际的地理条件。

2.3经济性的原则系统的优化设计直接决定着系统的经济性,本方案在实现先进性并保证可靠性的前提下,为客户实现最优的系统配置,保证系统的经济性。

2.4灵活扩展的原则为了使现有的系统将来能够得到充分的利用,现有的投资在将来不浪费,本系统有充分的、灵活的适应能力和可扩展能力,以便于将来系统的扩容与升级。

2.5便于维护的原则这是为了系统在使用过程中的实际需要考虑的,系统工程结束以后,应便于各种日常维护工作,能够方便的进行软件的重新配置、系统的硬件备品的更换和软件系统的升级。

三、设计依据在设计中具体引用标准如下:智能建筑设计规范 (GB/T50314-2000)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JGJ/T16-92)电子计算机房设计规范 (GB50174-93)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T50311-2000)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T50312-2000)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GA/T75—94)安全防范系统通用图形符号(GA/T74-94)有线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GB 50200-94有线电视广播系统技术规范 GY/T106-92国家CATV行业标准GY/T121-9530MHZ-1GHZ声音和电视信号的电缆分配系统 GB6510-86电网电源供电的家用和类似一般用途的电子及有关设备的安全要求GB8889—88民用建筑电缆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广播电影电视部文件:《关于有线电视现阶段网络技术体制的意见》(修订稿);四、有线电视系统4.1有线电视系统简介有线电视系统(Cable Antenna Television-CATV)是利用光纤/同轴电缆进行宽频传输的图像传输系统,该系统通过同轴电缆分配网络将电视图像信号高质量地传送到楼层各用户终端。

有线电视系统设计方案-(1)

有线电视系统设计方案-(1)

有线电视系统设计方案-(1)-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有线电视系统设计方案一、概述有线电视起源于共用天线系统MATV(Master Antenna Televison)。

随着国民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文化、教育和信息等方面的需求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和增加。

曾起过重要作用的共用天线系统已不能适应新的形势,人们不再满足于当地电视台开路播放的电视节目,而是期望实现高质量、多频道、多功能的电视转播,有线电视系统完全能够满足这些要求。

有线电视系统CATV(Cable Televison)以有线闭路形式传送电视节目,不仅能高质量地转播当地开路电视节目,还可以自办节目或转发卫星电视节目,并能双向传输和交换信息。

有线电视网具有传输频带宽、信息容量大、播出质量高等特点,一般可分为小型、中型和大型几种。

小型网通常采用电缆传输方式,特别适合于综合办公楼、大酒店等用户集中的地区。

1985年,我国为适应电视事业的不断发展,吸取了国外有益经验,制定了适合我国电视标准的30MHz~1000MHz全频道邻频传输系统(包括增补频道)。

实践证明,750MHz系统可保证大型办公楼电视系统的需要,它具有传输频率低、网络损耗小、技术成熟、性能稳定、系统容量大等优点。

但在规划、设计上需考虑技术的进步和今后发展的需要。

二、设计依据:1.《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200-942.《电视接收机确保与电缆分配系统兼容的技术要求》GB12323-903.《工业企业共用天线电视设计规范》GBJ120-884.《共用天线电视系统天线部分》GB7615-875.《30MHz~1000MHz声音和电视信号的电缆分配系统》GB6510-866.《30MHz~1GHz声音和电视信号的电缆分配系统设备与部件可行性要求和试验方法》7.东营鸿港医院弱电系统图纸三、本系统设计技术指标系统传输带宽: 750MHZ;系统前端信号输出值: 100/96dBuV;用户终端电平值: 70±5dBuV;载噪比(C/N):≥44dB;交扰互调比(CM):≥47dB;载波互调比(IM):≥58dB;完成评价等级:四级以上。

有线电视系统设计方案

有线电视系统设计方案

有线电视系统设计方案一、引言有线电视系统设计方案是为了满足用户需求并提供高质量的电视节目内容,使用户能够享受到丰富多样的电视娱乐和信息服务。

本文将介绍一个完整的有线电视系统设计方案,包括系统架构、信号传输、内容分发和用户终端等方面。

二、系统架构1. 总体架构有线电视系统采用分布式架构,包括总控中心、传输网和用户终端。

总控中心负责节目的采集、编码、内容分发和系统监控等功能,传输网负责信号的传输,用户终端负责接收和解码电视信号。

2. 总控中心总控中心由服务器、编码设备、流媒体服务器等组成。

服务器用于存储和管理节目内容,编码设备负责对节目进行压缩编码,流媒体服务器负责将节目流发送到传输网上。

3. 传输网传输网由光纤、同轴电缆和配线箱等组成。

光纤用于长距离传输,同轴电缆用于短距离传输,配线箱用于接入用户终端。

4. 用户终端用户终端包括机顶盒、电视机和配件等。

机顶盒用于接收和解码电视信号,电视机用于显示电视节目,配件用于提供用户互动服务。

三、信号传输1. 信号源采集信号源采集包括卫星接收、有线节目源和自制节目等。

卫星接收需要安装卫星天线并利用卫星接收器接收信号,有线节目源直接从运营商获取,自制节目则需要配备专用的摄像设备。

2. 信号传输方式有线电视系统采用混合传输方式,即光纤和同轴电缆相结合。

光纤用于长距离传输,同轴电缆用于短距离传输,以保证信号传输的稳定性和高质量。

3. 信号处理信号处理包括信号调制、编码和封装等。

信号调制将数字信号转换成模拟信号,编码将信号进行压缩编码以减小传输带宽,封装将信号打包成数据流进行传输。

四、内容分发1. 节目管理节目管理包括节目采集、编辑、制作和存储等。

节目采集负责从信号源中采集节目内容,编辑负责对节目内容进行剪辑和整理,制作负责对节目进行特效和字幕等处理,存储负责将节目保存到服务器中。

2. 节目分发节目分发采用流媒体技术,将节目内容分发到用户终端。

流媒体服务器通过组播的方式将节目流发送到传输网上,并通过广播控制协议将节目信息传给用户终端。

小区有线电视系统工程设计方案

小区有线电视系统工程设计方案

目录一、概述 (2)二、统设计原则 (2)三、系统设计要求 (2)四、系统设计 (2)(一)、节目资源介绍 (2)(二)、有线电视节点位置及数量 (3)(三)、系统组成 (3)(四)、分配网络 (3)(五)、技术参数 (4)有线电视系统一、概述有线电视通过电缆、放大器、均衡器、分支分配器将深圳有线电视台节目送到各用户终端盒。

保证每一个插座满足深圳有线电视台的要求输出电平在70db正负5db之间。

二、统设计原则1、适应性在保证功能的同时,CATV系统力求操作简单和维护简便。

2、安全性系统方案具有可靠的安全性。

1、经济性系统方案具有优良的性能价格比。

三、系统设计要求系统的设计、安装施工须符合国家及有关部门的政策法规。

并遵循技术先进、设备优良、经济合理和质量优良的原则。

系统的设计、安装技术要求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系统的设计、安装与本地电视网络的系统相符合,并与其发展相适应。

选用设备、电缆、元器件等必须高质量,有主管部门的检验合格证,并有实用业绩证明质量优良。

要保证设备、器材、部件、元器件的规范和互换性。

四、系统设计(一)、节目资源介绍根据心语家园小区的实际情况,建设规模和使用的高标准要求,考虑到家居和现代化信息的综合需要,结合深圳地区开路电视和卫星电视节目资源,按照政府的有关规定和中心的接收要求,系统的节目资源如下:A、深圳有线电视节目(如下表)(二)、有线电视节点位置及数量小区有188户,大部分住户分布两个信息点,根据甲方的资料统计共有376个电视信息点。

(三)、系统组成心语家园小区的CATV系统由有线电视分前端、电缆、放大器、均衡器、分支分配器、用户终端盒组成。

(四)、分配网络心语家园小区用户分配网络采用树枝结构式,主干线用HS-540同轴电缆,分支线采用75-5同轴电缆。

所有放大器、分配器、分支器、用户盒等其它有源和无源器件均选用深圳生产产品。

(五)、技术参数(1)放大器正向性能指标A、工作频带:45-750MHZB、不平度:±0.75C、工作输出电平:98dB VD、工作输入电平:72dB VE、噪音系数:≤8 dBF、标称增益:26G、增益调节范围:0-20 dBH、均衡调节范围:0-20 dBI、供电:60VAC(2)放大器反向性能指标A、工作频带:5-30MHZB、工作增益:0 dB、12 dB、24 dBC、不平度:±0.5D、噪音系数:≤10 dBE、最大输出电平:≥120 dB VF、反射损耗:≥14 dB(3)用户性能指标A、作频带:5-750MHZB、用户电平:70±5dBC、图像质量等级:5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有线电视系统
7.1 设计说明
本系统依据《电缆电视广播系统技术规范》、《民用电视广播系统技术规范》、《30MH N1000MHZ声音和电视信号电缆分配系统技术标准》并结合北京新保利大厦建设的具体情况进行规划设计。

在设计大厦的有线电视系统(CATV )时,我们注意到基于有线电视的增值服务,如INTERNET、VOD服务,要实现增值服务的一种重要技术手段是利用现有网络,实施高带宽综合信息网建设,设计时我们考虑到双向使用。

7.2 系统规划
有线电视系统(CATV )由节目源、前端部分、干线传输及分配网络等组成。

7.2.1 节目源
本系统电视节目源包括卫星电视、市有线电视网接入、自办节目三大类。

(1 )卫星电视
卫星电视频道是本系统规划传输的重要电视节目频道,卫星电视频道的规划以电视节目内容的可观性为选择重点。

目前,在我国可以接收到的广播电视通讯卫星大约有50 余颗,电视节目频道总量多达几百套以上。

在北京地区收视效果较好的广播电视卫星有:“泛美二号”、“亚太一号”、“亚太2R'、“亚洲三号”、“亚洲二号”、“帕拉帕二号”、“泰国二号”、“鑫诺一号”等。

上述卫星播出的电视节目包括了世界各国和地区的国际卫星频道(除个别非洲国家外),境外卫星频道包括有香港、台湾等地的数十套卫星电视节目,国内卫星频道包括有中央电视1~8 台、各省卫星电视频
根据上述卫星资料并结合大厦建设的实际情况,本系统拟设置卫星电视接收天线二座,分别用于接收“亚洲三号”、泛美二号卫星电视节目。

上述二个卫星播出的电视频道达百余套之多,从电视节目内容的可观性考虑,本系统精选出8 个电视频道。

(2)自办节目
本系统自办节目采用DVD播放或摄像机录制节目播放等方式。

3)接收市有线电视节目
本系统通过接入市有线电视网提供的几十套国内电视节目
722系统前端
本系统前端由卫星电视信号前端和有线电视信号前端组成
(1)卫星电视信号前端
卫星电视信号前端的信号处理方式通常采用“解调/调制”方式。

解调器包括解调接收机、解码接收机和解压接收机。

对于接收不同电视节目,应采用不同类型的解码接收机和解压接收机。

(2)有线电视频道的信号处理
本系统规划传送的有线电视频道共48套,电视信号处理方式采用滤波选频/变频方式,将所需电视频道选出后再进行中频处理,使其变为输出稳定的标准电视频道。

见下图:
7.2.3 网络传输系统
北京新保利大厦是一个面向二十一世纪的智能化大厦,其智能设计必须能接受未来信息社会的强力挑战,我们为今后双向传输的应用做了充分的准备。

(1)双向传输的频带划分
多业务有线电视网络的频谱分配方案:
在频谱最低端5-42MHz主要用于交互式信息的上行通道,48 - 550MHz用于传送模拟电视,该频带内可传送标准电视频道22套、增补频道37套、550- 650MHz主要用于传送压缩数字电视,其带宽容量为100MHz可提供120套数字电视频道(采用MPEG压缩方式。

650-750MHz带宽主要用于交互式通信的下行传输,用来开通电话和数字信息的传送。

(2)双向传输简介
电缆分配网中上行信号的传输
A、由双向干线放大器、双向分配放大器和双向滤波器,分别对上、下行信号进行放大,补偿电缆的衰减和无源元件的损耗,平衡电缆的斜率,且互不干扰。

B、用户信号至电缆分配网的传输
在系统的终端,用户可接收来自系统中心发送的任何信息,同
时,用户上行调制器将其回传的音频、视频信号,数据或话音信号再调制到各自的上行频段,然后送入双向电缆分配网。

7.3 双向传输与分配网络设计
实现系统上、下行的双向传输、目前面临要解决的问题是:上行信号的噪声积累问题、网络接口技术问题、用户接口设备问题以及系统涉及到的相关材料标准问题等。

所有这些都是双向传输的关键技术问题,也是有线电视未能规模发展的主要原因。

电视网络系统向多功能综合业务信息网方向定位是未来有线电视发展趋势,为适应发展需要,本系统网络传输部分按双向传输方式设计。

随着今后综合业务信息网发展成熟,到时用户只需增加相应的双向终端设备、便可享受综合业务信息网提供的一切服务。

系统网络满足双向传输的条件是选择具有双向放大功能的线路放
大器和具有宽带特性的双向分支分配器(5—100MHZ。

可采用正、反向信号单独放大并混合传送,并接入双向放大器。

说明:因物理发光同轴电缆不适合传输双向信号,所以我们设计使用四屏蔽同轴电缆,该电缆在广州视频宽带网已广泛应用
7.3.1布线与网络结构
A、干线
干线是指从放大器至分配器之间的同轴电缆线(这里我们不考虑有线电视进入大楼的线,这部分由相关部门实施),布防于弱电竖井中。

B、支线
支线是指从分配器至分支器和分支器至终端插座之间的同轴电缆支线主要布放于天花板内的线槽中。

用pH ■晴
有线电视网系统拓扑图
732系统接地
大楼内CATV系统的同轴电缆金属外护套,金属穿管,设备(或器件)的外露可导电部分均应相连并接地
系统所采用的屏蔽电缆应穿金属管敷设,电缆外层或金属管与建筑物的避雷带有良好的电气接地。

7.3.3 管线材料的选择
本设计布线所用管线材料为镀锌铁槽和热镀锌铁管. 本方案中选用的镀锌铁管规格全部为巾20或巾25,至于镀锌铁槽的规格,一般按线槽的横截面积线槽所包含的电缆的截面积之和*3 确定.结果如下:
水平线槽(吊顶式):100*50*1.0mm (槽宽*槽高*厚度)
干线主槽:200*300*1.5mm (槽宽*槽高*厚度)
干线水平部分线槽:100*50*1.0mm (槽宽*槽高*厚度)
由于大楼布线采用走暗线方式,考虑到对线缆保护,我们在方案设计中采用镀锌线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